【华泰科技】从丰田和特斯拉看海外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进展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如果您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别忘了加“星标”! 核心观点 丰田/特斯拉中国区竞争压力较大,加速智能化和电动化布局 丰田在5/8披露FY2024(23.03-24.03)业绩,结合特斯拉最新业绩情况,我们看到:(1)需求:丰田指引下一财年总销量1095万辆,YoY-1.3%,其中HEV销量448万辆,YoY+24.5%;特斯拉目前彭博一致预期24年销量185万辆,YoY+2.5%,反映今年海外,特别是北美的混动车需求或依旧强劲;(2)竞争:据Marklines,1Q24特斯拉/丰田中国销量分别同比下滑3.6/22.1%,业绩会上我们感受到两家对中国区竞争的危机感,特斯拉继续降价/丰田指引牺牲利润加大在电动车、AI等投入。(3)电动智能化:两家均在加快纯电车型推出步伐;特斯拉积极推动FSD入华、丰田加大供应商合作布局AI领域,长期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 #1 中国区竞争:1Q24销量增速同比下滑,竞争策略存在差异 据Marklines,23年丰田/特斯拉在中国销量同比-4.9/+37.3%,1Q24销量同比下滑22.1/3.6%,国内车企带来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1)丰田:表示过去一年中国区混动汽车增长维持住了销量,但市场价格战导致合资公司利润下滑。丰田在智能化和低成本技术方面存在滞后,计划通过加强与腾讯、比亚迪的合作,以加快新车开发周期和降低成本。未来两年只能采取保守策略,等待26年重新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2)特斯拉:同样承受不小竞争压力,4月21日特斯拉全系在中国大陆地区降价1.4万元。我们看到特斯拉正在加快推出下一代车型和推进FSD入华提升其竞争力。 #2 电动化布局:丰田加大BEV/氢能等投入,特斯拉加快下一代车型推出 特斯拉将原定25年下半年推出的下一代低价车型提前到2025年初(或2024年底发布)。至于丰田,我们看到尽管过去一财年受益于混动需求强劲等因素,营业利润同比增长96%,但丰田也在积极加大在纯电产品投入。公司计划在25财年牺牲部分利润(指引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9.7%)加大在BEV、氢能、AI方面投入,并加强供应链的管理,计划在2026年实现BEV+PHEV生产150万辆的目标。对于近期市场关注的混动和纯电竞争,从丰田和特斯拉指引看尽管近两年受制于充电基础设施、能源价格等因素制约电动车海外增速或放缓,但中长期两家企业的产品策略依旧预示着电动车的重要性。 #3 智能化布局:丰田加大供应链合作,特斯拉加速FSD入华 智能化方面,我们看到两家公司:(1)同时加大投入。特斯拉近期正在不断推动北美FSD V12.3搭载率提升以及FSD入华事宜,公司宣布24年在自动驾驶等AI研发投入达到100亿美元,H100数量增加至8.5W颗。丰田同样计划在相关领域投入资本开支和研发共1.7万亿日元(约109亿美元)。(2)转向移动出行服务商。随着软件生态和AI赋能,丰田和特斯拉均指出智能化给汽车带来了除运输外在数据、能源方面更高的附加值,计划长期探索AI在移动出行领域应用,特斯拉将在今年8月8日发布其Robotaxi。 行业洞察:关注特斯拉/丰田加速智能电动化产品进度受益汽车电子零部件 我们认为丰田和特斯拉的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上提速,将进一步拉动上游相关零部件的需求。同时丰田HEV的持续高增长会继续拉动日本汽车芯片(Power、MCU、Sensing等)以及车用电机的高速增长。建议关注智能驾驶零部件和日本汽车芯片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终端市场需求不足,本研报中涉及到的未上市公司或未覆盖个股内容,均系对其客观公开信息的整理,不代表本研究团队对该公司、该股票的推荐或覆盖。 点击查看原报告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2024年5月10日发布的报告《从丰田和特斯拉看海外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进展》,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黄乐平 分析师 S0570521050001/AUZ066 张 宇 分析师 S0570523090002/BSF274 汤仕翯 联系人 S0570122080264/BUQ838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下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如果您希望第一时间收到推送,别忘了加“星标”! 核心观点 丰田/特斯拉中国区竞争压力较大,加速智能化和电动化布局 丰田在5/8披露FY2024(23.03-24.03)业绩,结合特斯拉最新业绩情况,我们看到:(1)需求:丰田指引下一财年总销量1095万辆,YoY-1.3%,其中HEV销量448万辆,YoY+24.5%;特斯拉目前彭博一致预期24年销量185万辆,YoY+2.5%,反映今年海外,特别是北美的混动车需求或依旧强劲;(2)竞争:据Marklines,1Q24特斯拉/丰田中国销量分别同比下滑3.6/22.1%,业绩会上我们感受到两家对中国区竞争的危机感,特斯拉继续降价/丰田指引牺牲利润加大在电动车、AI等投入。(3)电动智能化:两家均在加快纯电车型推出步伐;特斯拉积极推动FSD入华、丰田加大供应商合作布局AI领域,长期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 #1 中国区竞争:1Q24销量增速同比下滑,竞争策略存在差异 据Marklines,23年丰田/特斯拉在中国销量同比-4.9/+37.3%,1Q24销量同比下滑22.1/3.6%,国内车企带来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1)丰田:表示过去一年中国区混动汽车增长维持住了销量,但市场价格战导致合资公司利润下滑。丰田在智能化和低成本技术方面存在滞后,计划通过加强与腾讯、比亚迪的合作,以加快新车开发周期和降低成本。未来两年只能采取保守策略,等待26年重新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2)特斯拉:同样承受不小竞争压力,4月21日特斯拉全系在中国大陆地区降价1.4万元。我们看到特斯拉正在加快推出下一代车型和推进FSD入华提升其竞争力。 #2 电动化布局:丰田加大BEV/氢能等投入,特斯拉加快下一代车型推出 特斯拉将原定25年下半年推出的下一代低价车型提前到2025年初(或2024年底发布)。至于丰田,我们看到尽管过去一财年受益于混动需求强劲等因素,营业利润同比增长96%,但丰田也在积极加大在纯电产品投入。公司计划在25财年牺牲部分利润(指引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9.7%)加大在BEV、氢能、AI方面投入,并加强供应链的管理,计划在2026年实现BEV+PHEV生产150万辆的目标。对于近期市场关注的混动和纯电竞争,从丰田和特斯拉指引看尽管近两年受制于充电基础设施、能源价格等因素制约电动车海外增速或放缓,但中长期两家企业的产品策略依旧预示着电动车的重要性。 #3 智能化布局:丰田加大供应链合作,特斯拉加速FSD入华 智能化方面,我们看到两家公司:(1)同时加大投入。特斯拉近期正在不断推动北美FSD V12.3搭载率提升以及FSD入华事宜,公司宣布24年在自动驾驶等AI研发投入达到100亿美元,H100数量增加至8.5W颗。丰田同样计划在相关领域投入资本开支和研发共1.7万亿日元(约109亿美元)。(2)转向移动出行服务商。随着软件生态和AI赋能,丰田和特斯拉均指出智能化给汽车带来了除运输外在数据、能源方面更高的附加值,计划长期探索AI在移动出行领域应用,特斯拉将在今年8月8日发布其Robotaxi。 行业洞察:关注特斯拉/丰田加速智能电动化产品进度受益汽车电子零部件 我们认为丰田和特斯拉的在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上提速,将进一步拉动上游相关零部件的需求。同时丰田HEV的持续高增长会继续拉动日本汽车芯片(Power、MCU、Sensing等)以及车用电机的高速增长。建议关注智能驾驶零部件和日本汽车芯片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终端市场需求不足,本研报中涉及到的未上市公司或未覆盖个股内容,均系对其客观公开信息的整理,不代表本研究团队对该公司、该股票的推荐或覆盖。 点击查看原报告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2024年5月10日发布的报告《从丰田和特斯拉看海外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进展》,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黄乐平 分析师 S0570521050001/AUZ066 张 宇 分析师 S0570523090002/BSF274 汤仕翯 联系人 S0570122080264/BUQ838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下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