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单位合建“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相关板块持续躁动
(以下内容从国元证券《百余单位合建“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相关板块持续躁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消息】据财联社消息,日前,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联合百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该联盟围绕航天体系及卫星产业链下设整星、元器件、单机、运载、应用及人才培养6个子联盟。 【点评】发展商业航天,“卫星制造”是第一关。近年我国卫星制造企业利用国内工业体系开拓商业化供应链,造星成本大幅降低。 吉利旗下的时空道宇,从下单到卫星出厂28天,量产后每天可出厂1~2颗卫星,年产卫星可达500颗,成本下降大约45%。 上述的造星实力,正接近Space X的卫星工厂月产120颗、欧洲One Web平均每周8颗、未来一天2颗这一全球领先水平。 “造星”之后就是火箭发射。据悉,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虽然还在建设中,但已吸引多家国内头部商业航天企业排队等候发射,目前其一号发射工位已竣工,今年上半年将完成首次火箭发射,有望在年内实现常态化发射,全部建成后将具备一年32发的能力。同时,二号发射工位也在加紧建设中。 此外,酒泉也在规划商业航天发射示范区,未来将为商业公司提供更多通用工位。一些头部企业则获批建设自己的独立工位。 预计未来两到三年,我国商业航天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开始,卫星互联网星座将迎来高密度组网,与此同时,我国的可复用火箭技术也将迎来突破。 具体到A股市场,按照有关报告的预计,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今年将突破2.3万亿元。从企业数量来看,去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新增企业数量为113272家,同比2022年的87844家,增长了28.95%。其中,有43%为火箭制造企业,35%为卫星制造企业。如今,我国商业航天已经进入“只要有火箭、发射工位,就不缺卫星发射订单”的产业爆发期,相关板块投资机会值得长期关注。 来源:财联社、博览财经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页面所有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不构成对任何金融产品、服务的推介,请审慎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目标等相匹配的产品及服务。 中国投资者网(https://www.investor.org.cn),投资者自己的网站。 中国投资者网,知权、行权、维权、调解专业服务平台。
【消息】据财联社消息,日前,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联合百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商业航天产业技术联盟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该联盟围绕航天体系及卫星产业链下设整星、元器件、单机、运载、应用及人才培养6个子联盟。 【点评】发展商业航天,“卫星制造”是第一关。近年我国卫星制造企业利用国内工业体系开拓商业化供应链,造星成本大幅降低。 吉利旗下的时空道宇,从下单到卫星出厂28天,量产后每天可出厂1~2颗卫星,年产卫星可达500颗,成本下降大约45%。 上述的造星实力,正接近Space X的卫星工厂月产120颗、欧洲One Web平均每周8颗、未来一天2颗这一全球领先水平。 “造星”之后就是火箭发射。据悉,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虽然还在建设中,但已吸引多家国内头部商业航天企业排队等候发射,目前其一号发射工位已竣工,今年上半年将完成首次火箭发射,有望在年内实现常态化发射,全部建成后将具备一年32发的能力。同时,二号发射工位也在加紧建设中。 此外,酒泉也在规划商业航天发射示范区,未来将为商业公司提供更多通用工位。一些头部企业则获批建设自己的独立工位。 预计未来两到三年,我国商业航天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开始,卫星互联网星座将迎来高密度组网,与此同时,我国的可复用火箭技术也将迎来突破。 具体到A股市场,按照有关报告的预计,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今年将突破2.3万亿元。从企业数量来看,去年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新增企业数量为113272家,同比2022年的87844家,增长了28.95%。其中,有43%为火箭制造企业,35%为卫星制造企业。如今,我国商业航天已经进入“只要有火箭、发射工位,就不缺卫星发射订单”的产业爆发期,相关板块投资机会值得长期关注。 来源:财联社、博览财经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页面所有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不构成对任何金融产品、服务的推介,请审慎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目标等相匹配的产品及服务。 中国投资者网(https://www.investor.org.cn),投资者自己的网站。 中国投资者网,知权、行权、维权、调解专业服务平台。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