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业绩综述-科创板业绩改善明显,出口链+服务业景气占优20240506
(以下内容从平安证券《【平安证券】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业绩综述-科创板业绩改善明显,出口链+服务业景气占优20240506》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平安证券策略组 魏伟/张亚婕/蒋炯楠 平安观点 整体盈利:24Q1全A非金融盈利增速边际下滑。2024Q1全A/全A非金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4.7%/-5.4%,较2023Q4下滑2.0pct/1.7pct。2023年报披露实体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占营收比重较2022年提升0.4%至12.8%。出口收入占比高的实体企业(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30%)的2024Q1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9%和9.4%。2024Q1全A非金融ROE(TTM)边际回落0.39pct至7.56%,杜邦三项均有不同程度拖累。结构上,2024Q1科创板盈利增速回升39.5pct至-1.0%,业绩改善明显,沪深300代表的大市值公司盈利表现更具韧性。 投资扩产:全A非金融资本开支增速延续回落。全A非金融的资本开支增速自2023Q2达到高点后持续回落,2024Q1录得1.7%,较2023Q4回落6.6pct,前期业绩承压对企业扩产意愿的拖累进一步凸显。 行业比较:出口链+服务消费景气占优,部分行业受益于商品涨价。2024一季报关注三条改善线索:一是受益于海外需求改善的出口链。2023年报数据计算,电子/汽车/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的海外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超20%,对应2024Q1盈利增速分别为75.2%/16.2%/10.6%/2.7%,景气或有边际改善。元件/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工程机械/半导体/白色家电/摩托车及其他/汽车零部件/商用车等二级行业出口收入占比较高,2024Q1盈利增速表现较好。二是受益于居民旅游出行修复的服务消费板块。2024Q1,社会服务、交通运输的盈利增速延续高位,分别为52.1%和25.3%。三是受益于商品涨价的部分行业。2024Q1,石油石化、贵金属、造纸的盈利增速分别为10.4%、67.2%、1933.6%,均边际改善。具体从分大类板块的视角来看,上游周期业绩分化,国际定价大宗商品和国内地产相关明显背离,石油石化、基础化工盈利增速明显改善,煤炭、钢铁、建筑材料延续深度负增。中游制造整体业绩受需求不足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拖累,2024Q1电力设备和国防军工行业盈利增速回落至-53.2%和-13.9%。下游服务消费高景气,商品消费稳健修复,2024Q1食品饮料录得16.0%的稳健盈利增速,医药生物盈利增速边际回升至-0.4%,农林牧渔亏损额收窄,纺织服饰和商贸零售盈利增速边际回落。TMT受益于电子景气度显著回升,通信的盈利增速边际改善,计算机和传媒承压。公用事业类延续高景气,但景气度边际回落,公用事业的盈利增速边际下滑超30pct至26.6%。地产金融承压,2023Q4房地产整体亏损,2024Q1扭亏但业绩仍承压;2024Q1银行盈利增速由正转负为-0.6%,非银金融盈利负增17.0%。 业绩展望:实体企业盈利修复波折,关注出口链业绩持续性。国内方面,4月制造业仍在恢复,PMI环比虽有回落但维持在扩张区间,房地产销售仍在深度调整;海外方面,一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回暖,4月美国经济数据结构上指向进口高增。国内政策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修复,4月政治局会议定调“乘势而上”,统筹研究地产优化政策,有望推动企业盈利边际改善。结构上,关注全球需求边际回暖下出口链业绩的持续性、电子代表的成长TMT周期性景气回升趋势、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对部分行业的业绩贡献。 风险提示:1)数据统计误差;2)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3)海外需求修复不及预期。 目录 一、 业绩分析:实体盈利增速边际下滑,出口链+服务消费景气较高 1.1 整体表现:24Q1实体盈利增速边际下滑,资本开支增速延续回落 截至2024年4月30日,5354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2023年年报,5358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一季报,整体披露率达99.9%,具体来看: 2024年一季度,实体企业净利润增速较2023年年报边际下滑。从宏观指标的信号来看,一是观察到PPI物价延续低迷,3月PPI同比增速为-2.8%,去年12月为-2.7%;二是一季度各项宏观指标中,出口数据表现较突出。映射到上市公司业绩上,2024Q1实体企业盈利增速较2023年年报下滑,2023Q4、2024Q1全部A股的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4.7%;全A非金融的盈利增速分别为-3.8%、-5.4%,增速环比变动+1.7pct、-1.7pct。营收方面,2023Q4、2024Q1全部A股的累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5%、0.2%,全A非金融的累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7%、0.5%。 实体企业出口收入占比提升,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业绩表现更优。观察年报披露的海外业务收入,2023年,全A非金融的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对全部营业收入的贡献率达到12.8%,较2022年提升0.4%。以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三成的实体企业为样本,其2024Q1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9%和9.4%,显著优于全A非金融整体表现。 分板块来看,科创板盈利改善幅度最大。2024Q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证A股的累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9%/-1.4%/-1.0%/-14.5%,相较2023Q4分别变动-3.7pct/+10.8pct/+39.5pct/+11.7pct。 分指数来看,大市值公司盈利表现更具韧性。宽基指数2024Q1累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序为:沪深300(-3.5%)>中证800(-4.6%)>中证500(-13.7%)>中证1000(-15.0%),分别相较2023Q4变动-1.6pct/-1.5pct/-2.0pct/+8.0pct。总体上,沪深300指数代表的大盘股盈利增速更占优,中证1000指数盈利修复幅度较大。 盈利增速回落对应全A非金融ROE边际回落,杜邦三项均有不同程度拖累。2023Q4、2024Q1全A非金融的ROE(TTM)分别为7.94%、7.56%,2023Q4的盈利能力较三季报持平,但2024Q1较年报回落0.39pct。拆解来看,全A非金融的销售净利率(TTM)、资产周转率(TTM)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9%、61.74%和57.55%,分别较2023Q4变动-0.06pct/-0.39pct/-0.21pct。 分板块来看,大市值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具韧性。2024Q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ROE(TTM)分别为8.26%/6.22%/4.42%,主板和创业板盈利能力边际有所回落,但科创板出现边际改善。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的ROE(TTM)分别为9.67%/6.74%/4.97%,环比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沪深300代表的大市值公司盈利能力更具韧性。 全A非金融资本开支增速延续回落。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速来看实体企业的资本开支情况,全A非金融的资本开支增速自2023Q2达到高点后持续回落,2023Q4、2024Q1分别为8.3%和1.7%,分别较前期回落1.4pct和6.6pct,前期业绩承压对企业扩产意愿的拖累进一步凸显。板块对比来看,2024Q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分别为4.1%、-2.1%、6.4%,较2023Q4变动-5.8pct/+3.8pct/-8.3pct。 1.2 行业比较:出口链+服务消费景气占优,部分行业受益于商品涨价 观察2024年一季报的行业景气度变化,三条改善线索值得关注: 一是受益于海外需求改善的出口链,包括电子、机械设备、汽车、家用电器等。以2023年年报披露数据计算,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家用电器、汽车、机械设备的海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超20%,对应的2023Q4和2024Q1的盈利表现较好。2024Q1电子行业受益于全球半导体周期需求回升,盈利增速录得75.2%,增速环比提升109.1pct;2024Q1机械设备行业受益于海外制造业需求改善,盈利增速边际回升3.0pct至2.7%;汽车和家用电器2024Q1的盈利增速分别为16.2%和10.6%,延续稳健。申万二级行业中,海外业务收入规模较高且占比较高的行业包括元件、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工程机械、半导体、白色家电、摩托车及其他、汽车零部件、商用车等,2024Q1盈利增速表现较好。 二是受益于居民旅游出行修复的服务消费板块,包括社会服务、交通运输。2024年一季度部分特色城市旅游热度升温,居民旅游消费持续修复,相关行业业绩受益。2024Q1,社会服务、交通运输行业盈利增速延续高位,分别为52.1%和25.3%。二级行业中,航空机场、旅游及景区、酒店餐饮行业的盈利增速延续高位,在20%-120%之间。 三是受益于大宗商品涨价的部分行业,如石油石化、基础化工、贵金属、造纸。2024年一季度,受海外流动性扰动、地缘政治风险、需求端变动等因素影响,国际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COMEX黄金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上涨8.8%和13.0%,国内的SHFE纸浆期货价格上涨7.6%。相关行业业绩受益,申万一级行业中,2024Q1,石油石化、基础化工盈利增速分别为10.4%和-13.9%,分别较2023Q4提升12.9pct和31.2pct。二级行业中,基础化工的化学原料、橡胶行业受益于供给端约束改善,2024Q1盈利增速由负转正;贵金属、造纸的2024Q1盈利增速分别为67.2%、1933.6%,增速较2023Q4显著提升。 具体从分大类板块的视角来看,2024Q1公用事业类、可选消费延续较高景气,必需消费、TMT和上游周期景气度边际改善,中游制造和金融地产的景气度边际回落。2024Q1利润增速排序来看,公用事业类(14.5%)>可选消费(11.2%)>必需消费(10.7%)>TMT(9.1%)>金融地产(-5.7%)>上游周期(-16.0%)>中游制造(-36.6%)。具体地: 上游周期:国际定价大宗商品和国内地产定价的黑色系显著背离,映射至上游周期板块业绩表现分化。2024Q1石油石化、基础化工、贵金属的盈利增速有所改善,煤炭、钢铁、建筑材料的盈利增速边际回落,处于30%-95%之间的深度负增。 中游制造:需求不足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整体业绩表现有所拖累。2024Q1,电力设备和国防军工行业盈利增速分别为-53.2%和-13.9%,较2023Q4分别下滑36.3pct和14.3pct,其中,电力设备行业主要受制于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双重挤压;机械制造受益于海外需求和国内设备更新,盈利实现正增。 下游消费:服务消费高景气受益于居民出行旅游,商品消费稳健修复。2024Q1,社会服务录得52.1%的盈利高增速。必需商品消费方面,2024Q1,食品饮料行业盈利增速维持在16.0%的稳健水平;医药生物行业盈利增速为-0.4%,较2023Q4回升19.7pct,其中化学制药二级行业盈利增速改善明显。农林牧渔行业亏损面收窄至15.1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额为41.5亿元。可选商品消费方面,汽车、家用电器受益于海外需求和部分国内居民改善型需求,业绩表现稳健,盈利增速分别为16.2%和10.6%。另外,纺织服饰、商贸零售和美容护理行业盈利增速较2023Q4出现明显回落。 TMT:业绩表现分化,电子和通信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2024Q1,电子、通信行业盈利增速分别为75.2%、7.2%,分别较2023Q4改善109.1pct和1.9pct。传媒、计算机行业盈利增速分别为-28.8%和-94.6%,增速环比均出现明显下滑。 公用事业类:整体延续高景气,但出现边际回落。2024Q1,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行业盈利增速延续高位,分别为26.6%和25.3%,但增速较2023Q4均出现边际回落。建筑装饰盈利增速由正转负,增速为-2.4%。 金融地产:房地产行业业绩仍承压,银行盈利增速由正转负。2023Q4房地产行业整体亏损306.9亿元,2024Q1房地产行业扭亏但业绩仍承压,盈利增速为-98.1%。金融服务业方面,银行业的净息差压力仍存,2024Q1盈利增速由正转负,录得-0.6%,较2023Q4回落2.0pct;非银金融的业绩受投资收益拖累和会计处理调整,净利润增速为-17.0%,较2023Q4回落2.7pct。 二、 业绩展望:企业盈利波折修复,关注出口链业绩持续性 2024年一季度实体企业盈利修复仍有波折,结构特征明显(出口/服务消费),反映实体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2024年一季度,我国GDP实际增速为5.3%,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4.3%,均较2023年四季度有所改善,但A股实体企业业绩表现边际下滑,反映当前实体需求仍不足、价格端对企业盈利仍有较大拖累。另外,企业前期投资扩产过多而需求修复不及预期,从而带来的大量折旧摊销对企业盈利也有一定拖累。结构上,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与宏观数据的指引表现基本一致,两大结构亮点:一是海外需求改善下的出口链表现较好,二是居民出行服务消费修复下相关行业的业绩延续高增。 展望后续,政策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修复,企业盈利有望边际改善。4月经济数据来看,一是房地产仍在深度调整,4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负增38.9%,降幅虽然较2-3月有所收窄,但仍处于深度负增,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延续调整;二是制造业延续恢复,4月制造业PMI录得50.4%,环比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景气扩张区间,结构上生产仍强于需求,4月PMI生产分项上行0.7pct至52.9%,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分别录得51.1%和50.6%,环比回落1.9pct和0.7pct。在此情况下,4月政治局会议研判“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强调“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房地产方面新增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产业方面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展望后续,4月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工作定调“乘势而上”,后续政策端支持实体经济修复有望持续落地,推动企业盈利边际改善。结构上,关注三条线索: 一是关注全球需求边际回暖下的企业出海逻辑,关注出口链业绩兑现的持续性。一季度全球PMI持续回升指向全球制造业需求回暖,虽然4月美国经济数据边际回落,但结构数据显示美国进口高增,对海外供给依赖较高。2024Q1,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实体企业(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超30%),其2024Q1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9%和9.4%,显著优于全A非金融的水平。 二是关注电子代表的成长TMT周期性景气回升趋势延续。2024Q1,电子板块受益于全球半导体需求回暖,业绩表现显著改善,盈利录得高增长;通信板块受益于AI算力需求,盈利表现也有边际改善。叠加国内产业政策端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鼓励数字经济、AI技术发展,海外新技术、新产品的催化仍有望持续落地。因此,中长期来看,电子代表的成长TMT板块的产业趋势向上、政策支持加码的确定性较强,后续周期性景气回升趋势有望延续。 三是关注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对部分行业的业绩贡献。目前欧美通胀仍存粘性,全球需求出现边际回暖,但供给端的约束仍未缓解,一季度国际定价的大宗商品(油、金、铜)价格普遍上涨,增厚相关板块盈利。对于后续,继续观察海外通胀、需求端变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对供给端的扰动,关注受益于大宗商品的部分上游资源品板块。 五、风险提示 1)数据统计或有误差。报告数据全部来源于第三方数据库,或存在部分口径偏差、统计时间滞后等技术问题; 2)国内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如果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上市公司的盈利将相应遭受负面影响; 3)海外需求修复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修复不及预期或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抬升,均可能对出口贸易造成压制,进一步对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上市公司业绩形成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免责条款 平安证券 策略配置研究团队 国内策略 海外策略 投资机会 股市行情 政策风向 剖析 策略评论 【微信账号】Equity_Strategy
平安证券策略组 魏伟/张亚婕/蒋炯楠 平安观点 整体盈利:24Q1全A非金融盈利增速边际下滑。2024Q1全A/全A非金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4.7%/-5.4%,较2023Q4下滑2.0pct/1.7pct。2023年报披露实体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占营收比重较2022年提升0.4%至12.8%。出口收入占比高的实体企业(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30%)的2024Q1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9%和9.4%。2024Q1全A非金融ROE(TTM)边际回落0.39pct至7.56%,杜邦三项均有不同程度拖累。结构上,2024Q1科创板盈利增速回升39.5pct至-1.0%,业绩改善明显,沪深300代表的大市值公司盈利表现更具韧性。 投资扩产:全A非金融资本开支增速延续回落。全A非金融的资本开支增速自2023Q2达到高点后持续回落,2024Q1录得1.7%,较2023Q4回落6.6pct,前期业绩承压对企业扩产意愿的拖累进一步凸显。 行业比较:出口链+服务消费景气占优,部分行业受益于商品涨价。2024一季报关注三条改善线索:一是受益于海外需求改善的出口链。2023年报数据计算,电子/汽车/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的海外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超20%,对应2024Q1盈利增速分别为75.2%/16.2%/10.6%/2.7%,景气或有边际改善。元件/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工程机械/半导体/白色家电/摩托车及其他/汽车零部件/商用车等二级行业出口收入占比较高,2024Q1盈利增速表现较好。二是受益于居民旅游出行修复的服务消费板块。2024Q1,社会服务、交通运输的盈利增速延续高位,分别为52.1%和25.3%。三是受益于商品涨价的部分行业。2024Q1,石油石化、贵金属、造纸的盈利增速分别为10.4%、67.2%、1933.6%,均边际改善。具体从分大类板块的视角来看,上游周期业绩分化,国际定价大宗商品和国内地产相关明显背离,石油石化、基础化工盈利增速明显改善,煤炭、钢铁、建筑材料延续深度负增。中游制造整体业绩受需求不足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拖累,2024Q1电力设备和国防军工行业盈利增速回落至-53.2%和-13.9%。下游服务消费高景气,商品消费稳健修复,2024Q1食品饮料录得16.0%的稳健盈利增速,医药生物盈利增速边际回升至-0.4%,农林牧渔亏损额收窄,纺织服饰和商贸零售盈利增速边际回落。TMT受益于电子景气度显著回升,通信的盈利增速边际改善,计算机和传媒承压。公用事业类延续高景气,但景气度边际回落,公用事业的盈利增速边际下滑超30pct至26.6%。地产金融承压,2023Q4房地产整体亏损,2024Q1扭亏但业绩仍承压;2024Q1银行盈利增速由正转负为-0.6%,非银金融盈利负增17.0%。 业绩展望:实体企业盈利修复波折,关注出口链业绩持续性。国内方面,4月制造业仍在恢复,PMI环比虽有回落但维持在扩张区间,房地产销售仍在深度调整;海外方面,一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回暖,4月美国经济数据结构上指向进口高增。国内政策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修复,4月政治局会议定调“乘势而上”,统筹研究地产优化政策,有望推动企业盈利边际改善。结构上,关注全球需求边际回暖下出口链业绩的持续性、电子代表的成长TMT周期性景气回升趋势、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对部分行业的业绩贡献。 风险提示:1)数据统计误差;2)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3)海外需求修复不及预期。 目录 一、 业绩分析:实体盈利增速边际下滑,出口链+服务消费景气较高 1.1 整体表现:24Q1实体盈利增速边际下滑,资本开支增速延续回落 截至2024年4月30日,5354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2023年年报,5358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一季报,整体披露率达99.9%,具体来看: 2024年一季度,实体企业净利润增速较2023年年报边际下滑。从宏观指标的信号来看,一是观察到PPI物价延续低迷,3月PPI同比增速为-2.8%,去年12月为-2.7%;二是一季度各项宏观指标中,出口数据表现较突出。映射到上市公司业绩上,2024Q1实体企业盈利增速较2023年年报下滑,2023Q4、2024Q1全部A股的累计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4.7%;全A非金融的盈利增速分别为-3.8%、-5.4%,增速环比变动+1.7pct、-1.7pct。营收方面,2023Q4、2024Q1全部A股的累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5%、0.2%,全A非金融的累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7%、0.5%。 实体企业出口收入占比提升,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业绩表现更优。观察年报披露的海外业务收入,2023年,全A非金融的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2%,对全部营业收入的贡献率达到12.8%,较2022年提升0.4%。以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三成的实体企业为样本,其2024Q1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9%和9.4%,显著优于全A非金融整体表现。 分板块来看,科创板盈利改善幅度最大。2024Q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证A股的累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9%/-1.4%/-1.0%/-14.5%,相较2023Q4分别变动-3.7pct/+10.8pct/+39.5pct/+11.7pct。 分指数来看,大市值公司盈利表现更具韧性。宽基指数2024Q1累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序为:沪深300(-3.5%)>中证800(-4.6%)>中证500(-13.7%)>中证1000(-15.0%),分别相较2023Q4变动-1.6pct/-1.5pct/-2.0pct/+8.0pct。总体上,沪深300指数代表的大盘股盈利增速更占优,中证1000指数盈利修复幅度较大。 盈利增速回落对应全A非金融ROE边际回落,杜邦三项均有不同程度拖累。2023Q4、2024Q1全A非金融的ROE(TTM)分别为7.94%、7.56%,2023Q4的盈利能力较三季报持平,但2024Q1较年报回落0.39pct。拆解来看,全A非金融的销售净利率(TTM)、资产周转率(TTM)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9%、61.74%和57.55%,分别较2023Q4变动-0.06pct/-0.39pct/-0.21pct。 分板块来看,大市值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具韧性。2024Q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ROE(TTM)分别为8.26%/6.22%/4.42%,主板和创业板盈利能力边际有所回落,但科创板出现边际改善。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的ROE(TTM)分别为9.67%/6.74%/4.97%,环比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沪深300代表的大市值公司盈利能力更具韧性。 全A非金融资本开支增速延续回落。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增速来看实体企业的资本开支情况,全A非金融的资本开支增速自2023Q2达到高点后持续回落,2023Q4、2024Q1分别为8.3%和1.7%,分别较前期回落1.4pct和6.6pct,前期业绩承压对企业扩产意愿的拖累进一步凸显。板块对比来看,2024Q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资本开支同比增速分别为4.1%、-2.1%、6.4%,较2023Q4变动-5.8pct/+3.8pct/-8.3pct。 1.2 行业比较:出口链+服务消费景气占优,部分行业受益于商品涨价 观察2024年一季报的行业景气度变化,三条改善线索值得关注: 一是受益于海外需求改善的出口链,包括电子、机械设备、汽车、家用电器等。以2023年年报披露数据计算,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子、家用电器、汽车、机械设备的海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超20%,对应的2023Q4和2024Q1的盈利表现较好。2024Q1电子行业受益于全球半导体周期需求回升,盈利增速录得75.2%,增速环比提升109.1pct;2024Q1机械设备行业受益于海外制造业需求改善,盈利增速边际回升3.0pct至2.7%;汽车和家用电器2024Q1的盈利增速分别为16.2%和10.6%,延续稳健。申万二级行业中,海外业务收入规模较高且占比较高的行业包括元件、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工程机械、半导体、白色家电、摩托车及其他、汽车零部件、商用车等,2024Q1盈利增速表现较好。 二是受益于居民旅游出行修复的服务消费板块,包括社会服务、交通运输。2024年一季度部分特色城市旅游热度升温,居民旅游消费持续修复,相关行业业绩受益。2024Q1,社会服务、交通运输行业盈利增速延续高位,分别为52.1%和25.3%。二级行业中,航空机场、旅游及景区、酒店餐饮行业的盈利增速延续高位,在20%-120%之间。 三是受益于大宗商品涨价的部分行业,如石油石化、基础化工、贵金属、造纸。2024年一季度,受海外流动性扰动、地缘政治风险、需求端变动等因素影响,国际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COMEX黄金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上涨8.8%和13.0%,国内的SHFE纸浆期货价格上涨7.6%。相关行业业绩受益,申万一级行业中,2024Q1,石油石化、基础化工盈利增速分别为10.4%和-13.9%,分别较2023Q4提升12.9pct和31.2pct。二级行业中,基础化工的化学原料、橡胶行业受益于供给端约束改善,2024Q1盈利增速由负转正;贵金属、造纸的2024Q1盈利增速分别为67.2%、1933.6%,增速较2023Q4显著提升。 具体从分大类板块的视角来看,2024Q1公用事业类、可选消费延续较高景气,必需消费、TMT和上游周期景气度边际改善,中游制造和金融地产的景气度边际回落。2024Q1利润增速排序来看,公用事业类(14.5%)>可选消费(11.2%)>必需消费(10.7%)>TMT(9.1%)>金融地产(-5.7%)>上游周期(-16.0%)>中游制造(-36.6%)。具体地: 上游周期:国际定价大宗商品和国内地产定价的黑色系显著背离,映射至上游周期板块业绩表现分化。2024Q1石油石化、基础化工、贵金属的盈利增速有所改善,煤炭、钢铁、建筑材料的盈利增速边际回落,处于30%-95%之间的深度负增。 中游制造:需求不足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整体业绩表现有所拖累。2024Q1,电力设备和国防军工行业盈利增速分别为-53.2%和-13.9%,较2023Q4分别下滑36.3pct和14.3pct,其中,电力设备行业主要受制于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双重挤压;机械制造受益于海外需求和国内设备更新,盈利实现正增。 下游消费:服务消费高景气受益于居民出行旅游,商品消费稳健修复。2024Q1,社会服务录得52.1%的盈利高增速。必需商品消费方面,2024Q1,食品饮料行业盈利增速维持在16.0%的稳健水平;医药生物行业盈利增速为-0.4%,较2023Q4回升19.7pct,其中化学制药二级行业盈利增速改善明显。农林牧渔行业亏损面收窄至15.1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额为41.5亿元。可选商品消费方面,汽车、家用电器受益于海外需求和部分国内居民改善型需求,业绩表现稳健,盈利增速分别为16.2%和10.6%。另外,纺织服饰、商贸零售和美容护理行业盈利增速较2023Q4出现明显回落。 TMT:业绩表现分化,电子和通信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2024Q1,电子、通信行业盈利增速分别为75.2%、7.2%,分别较2023Q4改善109.1pct和1.9pct。传媒、计算机行业盈利增速分别为-28.8%和-94.6%,增速环比均出现明显下滑。 公用事业类:整体延续高景气,但出现边际回落。2024Q1,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行业盈利增速延续高位,分别为26.6%和25.3%,但增速较2023Q4均出现边际回落。建筑装饰盈利增速由正转负,增速为-2.4%。 金融地产:房地产行业业绩仍承压,银行盈利增速由正转负。2023Q4房地产行业整体亏损306.9亿元,2024Q1房地产行业扭亏但业绩仍承压,盈利增速为-98.1%。金融服务业方面,银行业的净息差压力仍存,2024Q1盈利增速由正转负,录得-0.6%,较2023Q4回落2.0pct;非银金融的业绩受投资收益拖累和会计处理调整,净利润增速为-17.0%,较2023Q4回落2.7pct。 二、 业绩展望:企业盈利波折修复,关注出口链业绩持续性 2024年一季度实体企业盈利修复仍有波折,结构特征明显(出口/服务消费),反映实体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2024年一季度,我国GDP实际增速为5.3%,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长4.3%,均较2023年四季度有所改善,但A股实体企业业绩表现边际下滑,反映当前实体需求仍不足、价格端对企业盈利仍有较大拖累。另外,企业前期投资扩产过多而需求修复不及预期,从而带来的大量折旧摊销对企业盈利也有一定拖累。结构上,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与宏观数据的指引表现基本一致,两大结构亮点:一是海外需求改善下的出口链表现较好,二是居民出行服务消费修复下相关行业的业绩延续高增。 展望后续,政策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修复,企业盈利有望边际改善。4月经济数据来看,一是房地产仍在深度调整,4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负增38.9%,降幅虽然较2-3月有所收窄,但仍处于深度负增,二手房出售挂牌价指数延续调整;二是制造业延续恢复,4月制造业PMI录得50.4%,环比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景气扩张区间,结构上生产仍强于需求,4月PMI生产分项上行0.7pct至52.9%,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分别录得51.1%和50.6%,环比回落1.9pct和0.7pct。在此情况下,4月政治局会议研判“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强调“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房地产方面新增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产业方面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展望后续,4月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工作定调“乘势而上”,后续政策端支持实体经济修复有望持续落地,推动企业盈利边际改善。结构上,关注三条线索: 一是关注全球需求边际回暖下的企业出海逻辑,关注出口链业绩兑现的持续性。一季度全球PMI持续回升指向全球制造业需求回暖,虽然4月美国经济数据边际回落,但结构数据显示美国进口高增,对海外供给依赖较高。2024Q1,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实体企业(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重超30%),其2024Q1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9%和9.4%,显著优于全A非金融的水平。 二是关注电子代表的成长TMT周期性景气回升趋势延续。2024Q1,电子板块受益于全球半导体需求回暖,业绩表现显著改善,盈利录得高增长;通信板块受益于AI算力需求,盈利表现也有边际改善。叠加国内产业政策端大力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鼓励数字经济、AI技术发展,海外新技术、新产品的催化仍有望持续落地。因此,中长期来看,电子代表的成长TMT板块的产业趋势向上、政策支持加码的确定性较强,后续周期性景气回升趋势有望延续。 三是关注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对部分行业的业绩贡献。目前欧美通胀仍存粘性,全球需求出现边际回暖,但供给端的约束仍未缓解,一季度国际定价的大宗商品(油、金、铜)价格普遍上涨,增厚相关板块盈利。对于后续,继续观察海外通胀、需求端变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对供给端的扰动,关注受益于大宗商品的部分上游资源品板块。 五、风险提示 1)数据统计或有误差。报告数据全部来源于第三方数据库,或存在部分口径偏差、统计时间滞后等技术问题; 2)国内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如果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上市公司的盈利将相应遭受负面影响; 3)海外需求修复不及预期。海外需求修复不及预期或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抬升,均可能对出口贸易造成压制,进一步对出口业务占比较大的上市公司业绩形成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研究所投资评级 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 免责条款 平安证券 策略配置研究团队 国内策略 海外策略 投资机会 股市行情 政策风向 剖析 策略评论 【微信账号】Equity_Strategy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