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策略张启尧】核心资产:“集结号”已经吹响
(以下内容从兴业证券《【兴证策略张启尧】核心资产:“集结号”已经吹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前言:我们在年度策略(2023年12月10日报告《回归与破局:进阶核心资产——2024年A股策略展望》)中提出2024年核心资产主线回归。近期我们看到核心资产领涨市场,“集结号”再度吹响。为何我们看好核心资产?本轮核心资产有何新的特征?详见报告。 一、核心资产统一战线正在重塑 近期外资大幅流入、做多中国,其中4月26日陆股通净流入224.5亿元,更创下单日净流入规模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近期中国资产显著修复。假期期间港股、中概股仍大幅上涨、领跑全球。 本轮外资流入,核心资产仍是聚焦方向。行业层面上,近期北上资金主要加仓银行、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等板块。个股层面,加仓也集中在宁德时代、招商银行、迈瑞医疗、立讯精密等龙头白马。 外资入场,将与国内各类机构形成共振,核心资产“集结号”已经吹响: 1、龙头风格成为今年超额收益的重要源头。2021年初至2023年底,沪深300相对于上证综指跑输,市场对于核心资产、龙头白马的持仓也出现回落。而今年以来,上证50、沪深300已重新开始取得超额收益。更进一步的,我们统计了申万31个一级行业年初以来的涨跌幅中位数,发现各行业中市值前5大龙头股,无一例外均较行业整体表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 2、参考基金一季报,从重仓股分布看,基金持仓的集中度再次提升。我们在年度策略中对于2024年持仓“分久必合”、从“分散”到“集中”的分水岭即将出现的判断已在验证。 首先,参考历史经验,基金持仓的集中度大概每3~4年出现一次趋势性的变化。本轮公募基金的仓位集中度从2020年底见顶以来,至2023年底已连续回落3年。而当前,根据最新的2024年一季度基金季报数据,我们观察到,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市值前5/10/30/50/100的重仓股占全部重仓股持仓市值的比重分别较上一季度提升1.12 pct、1.42 pct、2.91 pct、3.06 pct、3.40pct。新一轮持仓从“分散”到“集中”、从市值下沉到聚焦龙头的转折点或已出现。 并且,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主动偏股基金前3/5/10大重仓行业持仓占比却分别较上一季度下降4.24 pct、3.16 pct、2.02 pct。个股集中度提升,而行业重仓集中度回落,显示市场更倾向于从各个行业中寻找优质龙头资产,而非聚焦某个行业赛道。 此外,从加仓个股来看,基本都集中在以各行业龙头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这些身影中,有偏红利方向的长江电力、中远海能,有受益于AI产业浪潮持续催化,以中际旭创、沪电股份等为代表、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的新动能龙头,也有出海逻辑拉动的美的、海尔等家电龙头,以及大宗商品涨价、黄金价格新高推动的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传统企业。此外,包括宁德时代、五粮液、三一重工等过去数年中表现欠佳的核心资产重点标的,今年也纷纷迎来企稳修复、甚至显著上涨。 3、ETF和险资是今年重要的边际增量资金,也带动市场进一步聚焦龙头白马、核心资产。年初以来,股票型ETF份额净增长1268亿份,带来超过3300亿元的资金净流入。这其中,沪深300指数ETF是最重要的增量来源。与此同时,截至2024年3月,保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维持两位数的增长,也带动险资继续流入。 因此,随着核心资产统一战线重塑,我们在2024年度策略中——“核心资产主线回归”的判断,也愈加清晰明朗。 二、核心资产:高胜率投资是大波动后的共识 2015年与2018年市场经历了大波动后,2016-2017年、2019-2020年市场回归基本面、回归确定性,核心资产均被赋予越来越高的确定性溢价,并最终成为各类资金的共识。 2015年下半年市场经历动荡,至2016年初流动性预期恶化引发第三波调整,期间甚至两次触及熔断。连续的大波动后,市场情绪已然到了较为悲观的位置。然而,修复的曙光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2016年初跌深反弹后,寻找中国版“漂亮50”的思潮下,价值蓝筹、权重股持续引领市场震荡上行,并最终演绎为横跨2016年、2017年的蓝筹白马、核心资产“慢牛”行情。 2018年国内遭遇“去杠杆”和金融监管收紧冲击,宏观经济承压,叠加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美联储持续加息,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但随着2018年底政策发力、经济快速修复,市场在2019年初见底回升,开启新一轮牛市。“茅指数”横空出世,代表高胜率的核心资产成为共识,开启了2019-2021年的核心资产历史级别行情。 核心资产是天然的高胜率资产。大波动后市场风格迎来重塑,以高ROE/ROA/ROIC、高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高分红等为代表的高胜率资产脱颖而出,成为市场新的中长期维度下的共识方向。而核心资产、龙头白马由于行业地位或竞争格局,是天然的高胜率资产。 对于2024年,在经历年初的大波动后,高胜率资产同样开始被赋予更高确定性溢价,高胜率投资正逐步成为市场的共识。而核心资产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三、“15+3”:核心资产“新范式” 今年以来市场出现了红利、AI、出海、资源等比较鲜明的主线,但如果换个视角,从财务指标出发,我们发现“15+3”资产是今年以来市场表现最好的资产类别。根据2024年预期增速将全A分成12组,今年以来超额收益最显著的一组落在10%-15%区间,超额收益高达21.6%,这组增速区间对应的股息率为2.8%,恰好符合了15%左右增速+3%左右股息率的特征。而去年表现最强的哑铃型的两端今年以来的累计收益率并非最高,尤其是高增速的一端。高股息资产(0%-5%增速+股息率4.5%、5%-10%+股息率3.2%)表现略逊色于“15+3”,高增速资产大幅跑输,且增速越高,跑输的幅度越大。 “15+3”资产是更顺应这个时代的核心资产: 一是高质量时代,“15%增速”已属佼佼者,高景气需要向下找稳定性。过去,经济增速中枢较高,高增长并不稀缺,投资者倾向于将30%以上增速的行业定义为高景气、高增速。但随着经济从高增长向高质量转换,高增长将变得稀缺,未来对增速的要求必然会降低、但对稳定性的要求会提升,能够维持15%的长期复合增速已属佼佼者。上市公司盈利五年复合增速超过名义GDP增速三倍的数量占比基本在20%,如果未来名义GDP增长中枢在5%,那么意味着同期盈利复合增速超15%已属于佼佼者。 二是高分红时代,“3%股息率”将不再稀缺,高股息需要向上找弹性。2023年全A分红比例中位数为30.37%,较2022年的20.96%大幅提升9.41pct。且分红率提升不仅仅局限在增速较低的行业中,正在向更多行业扩散。未来随着监管引导分红率的提升,超过3%股息率的个股数量可能迎来扩容,3%提供了保底收益率。当具备一定成长性的行业同时又具备高分红的特征,其在稳定性的基础上又具备了向上的弹性。 三是高胜率投资时代,“15+3”资产隐含着较高的ROE水平和确定性的回报。在永续经营假设下,ROE=g/(1-d),维持稳定的ROE,一方面来自分子端增长率,另一方面来自分母端分红或回购。如果15%左右增速+3%左右股息率,也隐含着15%+3%*PB的ROE水平,回报率较高且稳定。兴证策略春节提出“高胜率投资:大波动后的共识”,在经历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波动后,对确定性的共同追求使得高胜率资产成为共识。“15+3”资产具备一定的成长性、又有高股息保底,隐含着较高的ROE,这类资产提供了确定性的回报率,是这个时代下天然的高胜率资产。 “15+3”资产提供了简单、明确的筛选标准,筛选条件如下(“15+3”基础上放宽): 1)中证800成分股,市值不低于300亿; 2)2024Q1、2024E、2025E净利润增速不低于10%; 3)2023年股息率不低于2.5%; 风险提示 关注经济数据波动,政策超预期收紧,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做多中国,重塑核心资产统一战线——A股策略展望》、《经济低迷、地缘动荡,今年欧洲核心资产凭何新高?——A股策略展望》、《高胜率投资:大波动后的共识——A股策略展望》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5月5日、2024年4月21日、2024年2月18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张启尧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080005 胡思雨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110003 程鲁尧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120004 张勋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070004 吴峰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20002 杨震宇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120002 研究助理:陈东元 推荐阅读 壹 2024一季报&2023年报中的四大关注点 贰 三年一“轮回”,核心资产再次吹响“集结号”——A股策略展望 叁 基金一季报的八大看点 肆 2024年一季报&2023年报业绩预披露情况梳理 伍 经济低迷、地缘动荡,今年欧洲核心资产凭何新高?——A股策略展望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其中:沪深两市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井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平台肯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 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曰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前言:我们在年度策略(2023年12月10日报告《回归与破局:进阶核心资产——2024年A股策略展望》)中提出2024年核心资产主线回归。近期我们看到核心资产领涨市场,“集结号”再度吹响。为何我们看好核心资产?本轮核心资产有何新的特征?详见报告。 一、核心资产统一战线正在重塑 近期外资大幅流入、做多中国,其中4月26日陆股通净流入224.5亿元,更创下单日净流入规模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近期中国资产显著修复。假期期间港股、中概股仍大幅上涨、领跑全球。 本轮外资流入,核心资产仍是聚焦方向。行业层面上,近期北上资金主要加仓银行、有色金属、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等板块。个股层面,加仓也集中在宁德时代、招商银行、迈瑞医疗、立讯精密等龙头白马。 外资入场,将与国内各类机构形成共振,核心资产“集结号”已经吹响: 1、龙头风格成为今年超额收益的重要源头。2021年初至2023年底,沪深300相对于上证综指跑输,市场对于核心资产、龙头白马的持仓也出现回落。而今年以来,上证50、沪深300已重新开始取得超额收益。更进一步的,我们统计了申万31个一级行业年初以来的涨跌幅中位数,发现各行业中市值前5大龙头股,无一例外均较行业整体表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 2、参考基金一季报,从重仓股分布看,基金持仓的集中度再次提升。我们在年度策略中对于2024年持仓“分久必合”、从“分散”到“集中”的分水岭即将出现的判断已在验证。 首先,参考历史经验,基金持仓的集中度大概每3~4年出现一次趋势性的变化。本轮公募基金的仓位集中度从2020年底见顶以来,至2023年底已连续回落3年。而当前,根据最新的2024年一季度基金季报数据,我们观察到,主动偏股型基金持股市值前5/10/30/50/100的重仓股占全部重仓股持仓市值的比重分别较上一季度提升1.12 pct、1.42 pct、2.91 pct、3.06 pct、3.40pct。新一轮持仓从“分散”到“集中”、从市值下沉到聚焦龙头的转折点或已出现。 并且,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主动偏股基金前3/5/10大重仓行业持仓占比却分别较上一季度下降4.24 pct、3.16 pct、2.02 pct。个股集中度提升,而行业重仓集中度回落,显示市场更倾向于从各个行业中寻找优质龙头资产,而非聚焦某个行业赛道。 此外,从加仓个股来看,基本都集中在以各行业龙头为代表的核心资产。这些身影中,有偏红利方向的长江电力、中远海能,有受益于AI产业浪潮持续催化,以中际旭创、沪电股份等为代表、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的新动能龙头,也有出海逻辑拉动的美的、海尔等家电龙头,以及大宗商品涨价、黄金价格新高推动的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传统企业。此外,包括宁德时代、五粮液、三一重工等过去数年中表现欠佳的核心资产重点标的,今年也纷纷迎来企稳修复、甚至显著上涨。 3、ETF和险资是今年重要的边际增量资金,也带动市场进一步聚焦龙头白马、核心资产。年初以来,股票型ETF份额净增长1268亿份,带来超过3300亿元的资金净流入。这其中,沪深300指数ETF是最重要的增量来源。与此同时,截至2024年3月,保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维持两位数的增长,也带动险资继续流入。 因此,随着核心资产统一战线重塑,我们在2024年度策略中——“核心资产主线回归”的判断,也愈加清晰明朗。 二、核心资产:高胜率投资是大波动后的共识 2015年与2018年市场经历了大波动后,2016-2017年、2019-2020年市场回归基本面、回归确定性,核心资产均被赋予越来越高的确定性溢价,并最终成为各类资金的共识。 2015年下半年市场经历动荡,至2016年初流动性预期恶化引发第三波调整,期间甚至两次触及熔断。连续的大波动后,市场情绪已然到了较为悲观的位置。然而,修复的曙光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2016年初跌深反弹后,寻找中国版“漂亮50”的思潮下,价值蓝筹、权重股持续引领市场震荡上行,并最终演绎为横跨2016年、2017年的蓝筹白马、核心资产“慢牛”行情。 2018年国内遭遇“去杠杆”和金融监管收紧冲击,宏观经济承压,叠加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美联储持续加息,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但随着2018年底政策发力、经济快速修复,市场在2019年初见底回升,开启新一轮牛市。“茅指数”横空出世,代表高胜率的核心资产成为共识,开启了2019-2021年的核心资产历史级别行情。 核心资产是天然的高胜率资产。大波动后市场风格迎来重塑,以高ROE/ROA/ROIC、高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高分红等为代表的高胜率资产脱颖而出,成为市场新的中长期维度下的共识方向。而核心资产、龙头白马由于行业地位或竞争格局,是天然的高胜率资产。 对于2024年,在经历年初的大波动后,高胜率资产同样开始被赋予更高确定性溢价,高胜率投资正逐步成为市场的共识。而核心资产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三、“15+3”:核心资产“新范式” 今年以来市场出现了红利、AI、出海、资源等比较鲜明的主线,但如果换个视角,从财务指标出发,我们发现“15+3”资产是今年以来市场表现最好的资产类别。根据2024年预期增速将全A分成12组,今年以来超额收益最显著的一组落在10%-15%区间,超额收益高达21.6%,这组增速区间对应的股息率为2.8%,恰好符合了15%左右增速+3%左右股息率的特征。而去年表现最强的哑铃型的两端今年以来的累计收益率并非最高,尤其是高增速的一端。高股息资产(0%-5%增速+股息率4.5%、5%-10%+股息率3.2%)表现略逊色于“15+3”,高增速资产大幅跑输,且增速越高,跑输的幅度越大。 “15+3”资产是更顺应这个时代的核心资产: 一是高质量时代,“15%增速”已属佼佼者,高景气需要向下找稳定性。过去,经济增速中枢较高,高增长并不稀缺,投资者倾向于将30%以上增速的行业定义为高景气、高增速。但随着经济从高增长向高质量转换,高增长将变得稀缺,未来对增速的要求必然会降低、但对稳定性的要求会提升,能够维持15%的长期复合增速已属佼佼者。上市公司盈利五年复合增速超过名义GDP增速三倍的数量占比基本在20%,如果未来名义GDP增长中枢在5%,那么意味着同期盈利复合增速超15%已属于佼佼者。 二是高分红时代,“3%股息率”将不再稀缺,高股息需要向上找弹性。2023年全A分红比例中位数为30.37%,较2022年的20.96%大幅提升9.41pct。且分红率提升不仅仅局限在增速较低的行业中,正在向更多行业扩散。未来随着监管引导分红率的提升,超过3%股息率的个股数量可能迎来扩容,3%提供了保底收益率。当具备一定成长性的行业同时又具备高分红的特征,其在稳定性的基础上又具备了向上的弹性。 三是高胜率投资时代,“15+3”资产隐含着较高的ROE水平和确定性的回报。在永续经营假设下,ROE=g/(1-d),维持稳定的ROE,一方面来自分子端增长率,另一方面来自分母端分红或回购。如果15%左右增速+3%左右股息率,也隐含着15%+3%*PB的ROE水平,回报率较高且稳定。兴证策略春节提出“高胜率投资:大波动后的共识”,在经历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波动后,对确定性的共同追求使得高胜率资产成为共识。“15+3”资产具备一定的成长性、又有高股息保底,隐含着较高的ROE,这类资产提供了确定性的回报率,是这个时代下天然的高胜率资产。 “15+3”资产提供了简单、明确的筛选标准,筛选条件如下(“15+3”基础上放宽): 1)中证800成分股,市值不低于300亿; 2)2024Q1、2024E、2025E净利润增速不低于10%; 3)2023年股息率不低于2.5%; 风险提示 关注经济数据波动,政策超预期收紧,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做多中国,重塑核心资产统一战线——A股策略展望》、《经济低迷、地缘动荡,今年欧洲核心资产凭何新高?——A股策略展望》、《高胜率投资:大波动后的共识——A股策略展望》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5月5日、2024年4月21日、2024年2月18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 张启尧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080005 胡思雨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110003 程鲁尧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120004 张勋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070004 吴峰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20002 杨震宇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120002 研究助理:陈东元 推荐阅读 壹 2024一季报&2023年报中的四大关注点 贰 三年一“轮回”,核心资产再次吹响“集结号”——A股策略展望 叁 基金一季报的八大看点 肆 2024年一季报&2023年报业绩预披露情况梳理 伍 经济低迷、地缘动荡,今年欧洲核心资产凭何新高?——A股策略展望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其中:沪深两市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井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平台肯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 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曰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