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0506】【个股】爱柯迪、中公教育、中国核电、通策医疗、贵州三力、兖矿能源、国联证券、三花智控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506】【个股】爱柯迪、中公教育、中国核电、通策医疗、贵州三力、兖矿能源、国联证券、三花智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个股 爱柯迪(600933)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 2023Q4及2024Q1业绩符合预期 品类拓展+全球布局加速成长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57亿元,同比增长39.67%;实现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增长40.84%。其中,2023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3亿元,同比增长39.05%,环比增长8.30%;实现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30.94%,环比增长56.44%。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同比增长30.69%,环比微降4.70%;实现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36.92%,环比下降26.58%。公司2023Q4和2024Q1业绩整体符合我们的预期。 2023Q4及2024Q1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业务实现持续成长。收入端,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3亿元,环比增长8.30%;2024Q1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环比微降4.70%,环比表现好于国内乘用车行业。毛利率方面,公司2023Q4及2024Q1毛利率水平分别为29.41%及29.67%,环比分别+0.62/+0.26个百分点,整体稳中有升。期间费用方面,公司2023Q4期间费用率为10.71%,环比下降1.57个百分点,主要系汇兑收益带来的财务费用率降低所致;20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3.30%,环比提升2.58个百分点,主要系汇兑损失推高了财务费用率。净利润方面,公司2023Q4实现归母净利润3.16亿元,环比增长56.44%,对应归母净利率为18.33%,环比提升5.65个百分点;2024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2亿元,环比下降26.58%,对应归母净利率14.12%,环比下降4.21个百分点。 公司产品品类不断完善,产能扩张助力全球化布局。产品端:公司产品品类持续扩张,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基本实现对三电系统、汽车结构件、热管理、智能驾驶系统等的全覆盖。产能端:1、公司墨西哥一期生产基地在2023年7月开始量产,目前墨西哥二期工厂也在建设当中,计划于2025年投入生产;2、2024年1月公司公告投资建设匈牙利生产基地,拓展在车身结构件及壳体类零部件的布局;3、安徽马鞍山基地一期工厂已于2023年实现量产,二期工厂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新项目的量产进度以及下游配套客户的销量情况,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调整为11.38亿元、14.17亿元(前值为11.58亿元、15.17亿元),新增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17.42亿元,对应2024-2026年EPS分别为1.18元、1.47元、1.81元,市盈率分别为16.30倍、13.10倍、10.65倍,公司作为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龙头,产品品类加速拓展,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铝压铸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铝合金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刘力宇) 中公教育(002607) 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 关停并转、去粗取精 一季度利润显著改善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Q1季报。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36.0%至30.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亿元(2022年为-11.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亿(2022年为-11.1亿元),收入和利润均低于我们预期。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务员序列/综合序列/教师序列/事业单位序列营收分别为11.4/11.0/4.2/4.0亿元,分别同比变化-40.9%/-17.0%/-38.5%/-54.8%。2024Q1营收同比下降-14.1%至7.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0.7%至8279.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9.1%至8217.6万元,净利润增幅明显。 关停并转、去粗取精,2023年亏损收窄。2023年,公司通过关停并转、去粗取精等方式,关停了部分业绩产出低、人效比较低的网点;推进组织架构重建,促进经营管理提效,提升了人效比。2023年公司直营分支机构数同比减少29.7%至783个,员工人数同比减少50.9%至1.1万人,研发人员数同比减少48.0%至881人,授课师资人数同比减少39.4%至4565人。2023年公司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50.8%,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8.5%,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7.3%,支出端的控制取得明显成效。 人才招录培训需求广泛,供给端短期竞争加剧、长期或集中于头部机构。(1)需求端,就业压力仍然存在,相关培训需求广泛且较为刚性。2023 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1158 万,同比去年增长 82 万,青年群体就业持续承压。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 1200 万人左右”的预期目标。2024 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 3.96 万人,相比上年的计划招录人数增加了 6.74%。国考报名人数突破 300 万人,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 77:1。2024 年多省联考招录人数超过 15 万人,同比去年增长超 2%。(2)供给端,人才招录培训行业出现短暂分化。近年来疫情和政策变动影响下,头部教育机构进行人员优化,大量个人工作室或小型培训机构涌现,行业分散与竞争的加剧共同提升了培训机构的获客难度。但长期来看,受招录培训行业的季节性和培训需求的地域分散性影响,头部企业基于规模优势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对2024-2025年收入进行考核。2024/3/11公司发布《关于向2024年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4000万股,约占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65%。其中2024年营收触发值为32亿元、目标值为40亿元,2025年营收触发值为36.8亿元、目标值为46亿元。当营收介于触发值和目标值之间时,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为80%;当营收值高于目标值时,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为10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采取关停并转措施,我们将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从7.3/8.9亿元下调至3.7/4.4亿元,并预计2026年为5.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44/37/33倍。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规模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恶化,盈利改善慢于预期,消费市场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张良卫、周良玖、吴劲草、谭志千) 中国核电(601985) 2023年报&2024一季报点评 基荷电源业绩稳健,在建项目成长确定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 业绩稳步提升,2023年分红率35.2%。1)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749.57亿元,同增5.15%;归母净利润106.24亿元,同增17.91%;扣非归母净利润103.96亿元,同增15.07%;加权平均ROE同比提高0.85pct,至12.19%。2)2023年公司计划每股派息0.195元(含税),分红率35.2%。 核电:业绩稳健,在手项目贡献确定性成长。截至2023/12/31,公司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2023年内无新机组并网。2023年公司核电发电量 1865亿千瓦时(同增0.67%),实现营业收入634.57亿元(同增0.08%),其中售电量1745亿千瓦时(同增0.72%),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0.3637元/千瓦时(同减0.63%),2023年公司核电参与市场化比例达42.65%。截至2024/3/31,公司核电在建机组1263万千瓦,贡献确定性规模成长53%,投运节奏来看,公司预计2024-2029年分别投运121/121/139/632/129/121万千瓦。核电进入常态化核准装机空间持续释放,公司在建核电即将进入加速投产期。 新能源:维持高增,拟发行REITs赋能发展。截至2023/12/31,公司在运风电光伏机组装机容量1852万千瓦,同增44.76%。2023年公司风电/光伏发电量109/125亿千瓦时(同增66.78%/66.14%),风电实现营业收入39.27亿元(同增70.37%),风电售电量106亿千瓦时(+66.56%),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0.3691元/千瓦时(同增2.29%);光伏实现营业收入58.82亿元(同增38.92%),光伏售电量124亿千瓦时(+66.12%),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0.4762元/千瓦时(同减16.37%)。截至2024/3/31,公司新能源在建机组1426万千瓦,在建/在运规模67%。子公司中核汇能拟推动风电、光伏并表类 REITs 发行工作,发行规模不超过75 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底层资产的外部负债或并购其他新能源项目。REITs发行盘活底层资产,财务数据改善,规模维持高增。 机组大修影响单季度业绩释放。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9.88亿元,同增0.53%;归母净利润30.59亿元,同增1.18%;扣非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同增0.85%。业绩稳步提升。 管理/财务费用下降明显。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44.6%/25.9%,同比变动-1.0pct/+3.0pct,费用控制效果明显,带动净利率提升。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同减11.3%,期间费用率下降3.1pct至16.9%,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7%/10%,分别减少7.9/8.4亿元。 资本开支加大,优质核电资产贡献确定成长。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31.26亿元,同减7.65%;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17.12亿元,同增加35.28%;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23.32亿元,同增136.6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4-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14/125亿元,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增8%/10%/8%,2024-2026年PE 15/14/13倍(2024/4/30)。核电长久期优质运营资产,稀缺确定性成长赛道,公司在运项目稳定,在建项目加速投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价格波动,装机进度不及预期,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分析师 袁理、任逸轩) 通策医疗(600763) 2023年报&2024一季度点评 集采影响逐步消化,2024年增长趋势改善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47亿元(+4.70%,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5亿元(-8.72%),扣非归母净利润4.81亿元 (-8.37%)。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08亿元(+5.03%),归母净利润1.73亿元(+2.51%),扣非归母净利润1.70亿元(+4.20%)。2023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24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集采政策下种植业务收入保持增长,正畸业务略有下滑。分业务来看,2023年除了正畸业务略有下滑,其他各项业务均保持增长。其中,种植业务收入4.79亿元(+6.95%),儿科业务4.99亿元(+2.90%),修复业务4.56亿元(+6.72%),大综合业务7.56亿元(+8.34%),正畸业务4.99亿元(-3.14%)。2023年4月国家医保局种植牙集采政策全面落地,公司在全国率先落实国家种植牙集采政策,推出低价种植项目,实现以价换量。2023年,公司种植量5.3万多颗,同比增长47%,同时种植业务在大幅降价的情况下,实现约7%收入增速。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正畸业务略有下滑,其他各项业务实现个位数小幅增长。2024年下半年,随着种植业务集采降价影响同比因素消除,及正畸业务客单价有望稳定等,公司业务增长有望加速。 2023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9%和20.32%,虽然受消费降级及种植牙集采影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区间。 坚持“区域总院+分院”扩张模式,省外并购战略开启。公司坚持在医疗资源丰富、患者教育有基础的地方发展,创设并坚持“区域总院+分院”的发展模式,在全国布局口腔医院集团。截至2023年报,公司旗下共有84家医疗机构和2133名医生,营业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开设牙椅3000台。2023年,公司口腔医疗门诊量达到335.33万人次,同比增长14%。公司在浙江省内实施双品牌战略,“杭州口腔医院”品牌覆盖杭州等九个地区、“宁波口腔医院”品牌覆盖宁波和舟山两个地区。截至2023年年底,杭州口腔医院、宁波口腔医院在浙江省内开业机构已有62家,另有10余家正在筹建中。2023年,公司在省外推进并购加盟模式,建立湖南口腔区域集团,公司省外发展开启并购扩张步伐。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种植集采政策影响及正畸业务受消费降级影响等,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由7.54/9.38亿元,下调为6.05/7.54亿元,预计2026年为9.37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为32/26/21倍。随着集采影响逐步消化,公司增长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增长提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种植牙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医院扩张或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医院盈利提升不及预期,核心医生流失风险等。 (分析师 朱国广、冉胜男) 贵州三力(603439) 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 开喉剑稳步增长 多元化布局有望持续增厚业绩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36.10%,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2.93亿元(+45.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26.21%);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20.93%),实现归母净利润5605万元(+2.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638万元(+4.95%)。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3Q1和23Q4流行疾病带动终端需求,主力品种开喉剑快速增长:2023 Q1、2023Q4,国内咽喉类疾病及流感等发病量出现大幅增加,公司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及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市场需求旺盛,2023全年,公司呼吸系统用药销量增长28.44%。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开喉剑两种剂型销售收入接近13亿元,同比增长接近20%。此外,公司开喉剑两种剂型覆盖率持续提升,公司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已经覆盖 334 个城市、2355 个县,覆盖各类终端共计 175000 余个,其中等级医院 5,500 余家,基层医疗终端 13,000余家,诊所 34,000 余家,药店等零售终端 123,000 余家。已覆盖国内超过 98%以上的儿童专科医院,同时还入选国内多部权威的儿科中成药用药指南,市场认可度高。开喉剑喷雾剂(成人型)已经覆盖 242 个城市、1539 个县,覆盖各类终端共计 84600 余个,其中等级医院 3300 余家,基层医疗终端 8400 家,诊所 35000 余家,药店等零售终端 62000 余家,已覆盖国内超过67%以上的专科医院。未来开喉剑在药店端仍有较大放量空间。 并购整合持续推进,产品矩阵持续丰富:2023年1月,公司通过控股好司特间接控股无敌制药,2023年11月,公司将汉方药业纳入合并范围,至此,公司已相继完成对德昌祥、无敌制药、汉方药业的控股,后续三力将以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和开喉剑喷雾剂为基石,汉方药业重点产品芪胶升白胶囊、黄芪颗粒、儿童回春颗粒、妇科再造胶囊等为拓展,德昌祥特色产品妇科再造丸、止嗽化痰丸等为延伸,打造多科室产品矩阵,覆盖呼吸系统类、血液类、妇科类、补益类等科室产品。2023年,汉方药业,德昌祥,好司特分别实现收入 5.7亿元(+22.58%),1.3亿元(+52.9%),3544万元。此外,公司23年组建了OTC事业部,2023 年新增开发医院渠道 700 余家;新增开发百强连锁 15 家;新增开发中小连锁药店 600 余家;新增开发第三终端 6 万余家。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已成功解决过去品种单一,集中度过高的问题。目前公司产品矩阵已经打造完成,未来在院外端有十足的潜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2023年以现金并购汉方,将形成一定的利息费用,我们将公司24-25年盈利预测由3.7/4.6亿元下调至3.5/4.2亿元,预计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9/15/13倍。同时我们看好公司对几大子公司持续整合后的业绩释放以及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后的终端持续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涨价风险,重大政策变更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 兖矿能源(600188) 稀缺持续产能增长龙头煤企 稳定高分红叠加高现货比例凸显配置价值 投资要点 外延并购+内生增长,预计公司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3年底,公司在产产能2.30亿吨/年,其中境内矿井在产产能1.21亿吨/年;境外矿井在产产能1.09亿吨/年。公司近三年外延并购与内生增长并举,产能不断扩张,2024-2025年随着万福煤矿(180万吨/年)、五彩湾煤矿煤矿(1000万吨/年)建成后,我们预期将合计新增1180万吨核定产能,届时公司核定产能为2.42亿吨/年,权益产能为1.48亿吨/年。受山东矿区煤炭资源自然衰歇以及内蒙古矿业、昊盛煤业煤矿产能爬升影响,目前公司煤矿产量低于产能,未来随着石拉乌素煤矿和营盘壕煤矿逐步增产,煤炭产能利用率有望提高。此外,公司背靠山东能源集团,截至2022年末,剔除上市公司之后,山东能源集团仍拥有煤炭资源储量177.5亿吨,开采储量56.86亿吨,核定产能9288万吨,集团煤炭资产有望逐步注入上市公司,未来公司产能扩张可期。 煤炭市场定价比例高,煤价高位增厚公司业绩。公司长协煤占比较低,2023年仅26%,而现货比例高达74%,受益于此,公司在煤价上行阶段将表现出高利润弹性。假设2024年公司全年销售均价与2023年持平,在吨煤成本没有大幅变动的情况下,我们预期2024年兖煤澳洲有望贡献归母净利润59.21亿元。此外,基于2023年公司的综合售价进行测算,我们预计24年公司境内煤炭板块贡献归母净利润约131亿元,煤炭板块总体利润约198亿元。 国际油价持续上行,煤化工盈利有望触底回升。24年以来,受OPEC+及俄罗斯减产影响,全球原油供给偏紧,原油价格中枢一路抬升并站稳80美元/桶上方。截至24年4月5日,布伦特原油现货报收93.52美元/桶,相比23年均价86.92美元/桶上涨7.59%。而油价上涨为煤化工产品提供成本端支撑,受此影响,公司煤化工板块盈利有望触底回升。按照当前价格测算,24年公司煤化工板块税后净利润亏损有望收窄至7.92亿元。受益于行业供需格局改善,煤化工业务盈利有望触底反弹。 承诺最低现金分红股利,稳定经营高分红凸显配置价值。公司承诺23-25年保底现金分红为0.5元/股,并且应占扣除法定储备后净利润的约60%。此外,根据公司3月28日《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拟每股派发现金股利1.49元(含税),每股派送红股0.3股,合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110.85亿元(含税),A股分红率55%,H股分红率62%。按照2024年4月30日股价,A股股息率6.45%,H股股息率9.46%。公司目前现金流充裕稳定,有望继续维持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 盈利预测与估值:从PE估值法角度,我们预计未来3-5年内煤价高位运行,公司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商,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28、212.14和220.74亿元,EPS分别为2.67、2.85、2.97元,对应PE估值为9、8、8倍。而A股主要可比公司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广汇能源的24年PE估值均值为10倍,对应公司还有近14%的估值修复空间。再者,从股息率角度,假设2024年分红比例60%,则预测24年分红金额118.97亿元,按照2024年4月30日股价计算股息率6.92%;公司稳定经营,兼具成长和高分红属性,因此我们预期未来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公司股息率有望进一步降低至5.5%左右,则公司股价仍有近26%的上行空间。因此考虑公司兼具业绩弹性和高股息属性,因此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煤炭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煤炭产量不及预期。 (分析师 孟祥文) 国联证券(601456) 2024年一季报点评 自营承压拖累整体业绩 期待整合进程加速推进 投资要点 事件:国联证券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4Q1实现营业总收入1.73亿元,同比下降74.44%,归母净亏损2.19亿元,较23Q1由盈转亏。 重资产业务表现待提升,自营业务造成较大拖累:1)自营业务收入受制于市场行情大幅波动。2024年一季度公司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50亿元,较23Q1(3.73亿元)大幅下降,构成了公司一季度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我们预计主要系一季度市场行情大幅波动情况下公司权益自营及股权衍生品业务遭受较大负面影响。2)利息净收入由正转负。2024Q1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149%至-0.27亿元,主要系公司融资规模上升、处置其它债权投资规模下降综合所致。此外,我们预计公司两融业务规模有所收缩,造成两融利息收入不及23Q1(截至24Q1末,公司融出资金较23Q1末-4%至97亿元)。 轻资产业务情况偏中性,并表国联基金驱动资管业务收入高增:1)交投活跃度回升,经纪业务收入下滑预计系佣金率下降:2024Q1全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10,292亿元,同/环比分别+4%/+8%。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3%至1.08亿元,我们预计系佣金率同比有所下滑。2)投行业务受政策限制较大。受IPO及再融资阶段性收紧影响,2024Q1公司未有IPO及再融资发行,公司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13%至0.78亿元。3)资管业务并表国联基金,收入同比增幅较大。2024Q1,公司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350%至1.43亿元,主要系并表国联基金。 筹划收购民生控制权,整合进程正式启动:2024年4月25日,国联证券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收购民生证券,将于4月26日开市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同时公司决定终止此前定增事项并撤回申请。本次公告标志国联与民生的协同整合再次迈上新台阶,充分契合监管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的表态,国联证券有望在大幅提升体量的同时与民生证券实现优势互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一季度同比由盈转亏,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3 /8.40 / 9.87亿元(前值分别为7.65 /9.12 /10.7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0.01% /108.45% /17.52%,对应EPS分别为 0.11 /0.24 /0.28元,当前市值对应2024-2026年PB估值分别为 1.65 /1.45 /1.41倍。我们依旧看好公司后续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并驾齐驱,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市场大幅波动;2)行业监管政策趋紧;3)并购整合效果不及预期。 (分析师 胡翔、葛玉翔) 三花智控(002050) 2023年年报及2024一季报点评 汽零业务盈利高增,机器人增量可期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3年及24Q1业绩报告,营收分别同比+15%/+13%,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4%/+8%。23年/24Q1实现营收245.6亿元/64.4亿元,同比+15%/+13%;归母29.2亿元/6.5亿元,同比+14%/+8%;扣非29.2亿元/6.7亿元,同比+27%/+21%。23年/24Q1毛利率27.9%/27.1%,同比+1.8pct/+1.5pct;销售净利率分别12.0%/10.0%,同比-0.3pct/-0.7pct;期间费用率分别为12.9%/13.1%,同比+0.7/-0.5pct。 汽零业务持续高增,利润率延续改善。23年汽零板块收入99亿元,同比+32%;23年毛利率27.4%,同比+1.5pct。24Q1国内电车销量同比+31%,核心客户特斯拉/比亚迪Q1销量同比-9%/+13%,海外客户沃尔沃、通用等销量Q1也有一定程度放缓。我们预计24年汽零增长更多依靠ASP提升(标准化集成组件比例提升),全年收入有望同比+20-30%。价格方面我们预计维持正常年降,因此盈利能力有望随规模效应而持续提升(23年汽零业务归母14.3亿元,归母净利率为14%)。 传统制冷稳健增长,国内需求好于海外。23年制冷板块收入146亿元,同比+6%;23年板块毛利率28.2%,同比+2.0pct。行业层面,国内需求23年及24Q1较为旺盛,但海外因高利率抑制相关消费。公司层面,国内外电子膨胀阀等高毛利产品份额预计稳步提升。展望24年,国内家电消费延续回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持,叠加家电出海趋势,24年传统制冷收入有望同比0-10%增长。 新增长曲线机器人及储能如期推进。1)人形机器人: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公司聚焦机电执行器,全面配合客户进行产品研发、试制、迭代。2)储能:同步推进储能领域应用零部件的市场机会拓展,以及储能热管理机组开发,形成较完整的机组产品系列,并入列为头部客户配套。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新能源车核心客户销量承压,我们下调公司24-25年归母净利润为35.3亿元/42.4亿元(前值为40.8亿元/51.2亿元),预计26年归母净利润为51.6亿元,同比+21%/+20%/+22%,对应现价PE为23x、19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上涨超预期、竞争加剧、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曾朵红、谢哲栋)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个股 爱柯迪(600933)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 2023Q4及2024Q1业绩符合预期 品类拓展+全球布局加速成长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57亿元,同比增长39.67%;实现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增长40.84%。其中,2023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3亿元,同比增长39.05%,环比增长8.30%;实现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30.94%,环比增长56.44%。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同比增长30.69%,环比微降4.70%;实现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36.92%,环比下降26.58%。公司2023Q4和2024Q1业绩整体符合我们的预期。 2023Q4及2024Q1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业务实现持续成长。收入端,2023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3亿元,环比增长8.30%;2024Q1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环比微降4.70%,环比表现好于国内乘用车行业。毛利率方面,公司2023Q4及2024Q1毛利率水平分别为29.41%及29.67%,环比分别+0.62/+0.26个百分点,整体稳中有升。期间费用方面,公司2023Q4期间费用率为10.71%,环比下降1.57个百分点,主要系汇兑收益带来的财务费用率降低所致;20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3.30%,环比提升2.58个百分点,主要系汇兑损失推高了财务费用率。净利润方面,公司2023Q4实现归母净利润3.16亿元,环比增长56.44%,对应归母净利率为18.33%,环比提升5.65个百分点;2024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2亿元,环比下降26.58%,对应归母净利率14.12%,环比下降4.21个百分点。 公司产品品类不断完善,产能扩张助力全球化布局。产品端:公司产品品类持续扩张,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基本实现对三电系统、汽车结构件、热管理、智能驾驶系统等的全覆盖。产能端:1、公司墨西哥一期生产基地在2023年7月开始量产,目前墨西哥二期工厂也在建设当中,计划于2025年投入生产;2、2024年1月公司公告投资建设匈牙利生产基地,拓展在车身结构件及壳体类零部件的布局;3、安徽马鞍山基地一期工厂已于2023年实现量产,二期工厂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新项目的量产进度以及下游配套客户的销量情况,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调整为11.38亿元、14.17亿元(前值为11.58亿元、15.17亿元),新增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17.42亿元,对应2024-2026年EPS分别为1.18元、1.47元、1.81元,市盈率分别为16.30倍、13.10倍、10.65倍,公司作为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龙头,产品品类加速拓展,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铝压铸行业竞争加剧超预期;铝合金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刘力宇) 中公教育(002607) 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 关停并转、去粗取精 一季度利润显著改善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Q1季报。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36.0%至30.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亿元(2022年为-11.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亿(2022年为-11.1亿元),收入和利润均低于我们预期。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务员序列/综合序列/教师序列/事业单位序列营收分别为11.4/11.0/4.2/4.0亿元,分别同比变化-40.9%/-17.0%/-38.5%/-54.8%。2024Q1营收同比下降-14.1%至7.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0.7%至8279.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9.1%至8217.6万元,净利润增幅明显。 关停并转、去粗取精,2023年亏损收窄。2023年,公司通过关停并转、去粗取精等方式,关停了部分业绩产出低、人效比较低的网点;推进组织架构重建,促进经营管理提效,提升了人效比。2023年公司直营分支机构数同比减少29.7%至783个,员工人数同比减少50.9%至1.1万人,研发人员数同比减少48.0%至881人,授课师资人数同比减少39.4%至4565人。2023年公司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50.8%,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8.5%,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7.3%,支出端的控制取得明显成效。 人才招录培训需求广泛,供给端短期竞争加剧、长期或集中于头部机构。(1)需求端,就业压力仍然存在,相关培训需求广泛且较为刚性。2023 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1158 万,同比去年增长 82 万,青年群体就业持续承压。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 1200 万人左右”的预期目标。2024 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计划招录 3.96 万人,相比上年的计划招录人数增加了 6.74%。国考报名人数突破 300 万人,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 77:1。2024 年多省联考招录人数超过 15 万人,同比去年增长超 2%。(2)供给端,人才招录培训行业出现短暂分化。近年来疫情和政策变动影响下,头部教育机构进行人员优化,大量个人工作室或小型培训机构涌现,行业分散与竞争的加剧共同提升了培训机构的获客难度。但长期来看,受招录培训行业的季节性和培训需求的地域分散性影响,头部企业基于规模优势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对2024-2025年收入进行考核。2024/3/11公司发布《关于向2024年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4000万股,约占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65%。其中2024年营收触发值为32亿元、目标值为40亿元,2025年营收触发值为36.8亿元、目标值为46亿元。当营收介于触发值和目标值之间时,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为80%;当营收值高于目标值时,公司层面解除限售比例为10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采取关停并转措施,我们将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从7.3/8.9亿元下调至3.7/4.4亿元,并预计2026年为5.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44/37/33倍。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规模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恶化,盈利改善慢于预期,消费市场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张良卫、周良玖、吴劲草、谭志千) 中国核电(601985) 2023年报&2024一季报点评 基荷电源业绩稳健,在建项目成长确定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 业绩稳步提升,2023年分红率35.2%。1)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749.57亿元,同增5.15%;归母净利润106.24亿元,同增17.91%;扣非归母净利润103.96亿元,同增15.07%;加权平均ROE同比提高0.85pct,至12.19%。2)2023年公司计划每股派息0.195元(含税),分红率35.2%。 核电:业绩稳健,在手项目贡献确定性成长。截至2023/12/31,公司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2023年内无新机组并网。2023年公司核电发电量 1865亿千瓦时(同增0.67%),实现营业收入634.57亿元(同增0.08%),其中售电量1745亿千瓦时(同增0.72%),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0.3637元/千瓦时(同减0.63%),2023年公司核电参与市场化比例达42.65%。截至2024/3/31,公司核电在建机组1263万千瓦,贡献确定性规模成长53%,投运节奏来看,公司预计2024-2029年分别投运121/121/139/632/129/121万千瓦。核电进入常态化核准装机空间持续释放,公司在建核电即将进入加速投产期。 新能源:维持高增,拟发行REITs赋能发展。截至2023/12/31,公司在运风电光伏机组装机容量1852万千瓦,同增44.76%。2023年公司风电/光伏发电量109/125亿千瓦时(同增66.78%/66.14%),风电实现营业收入39.27亿元(同增70.37%),风电售电量106亿千瓦时(+66.56%),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0.3691元/千瓦时(同增2.29%);光伏实现营业收入58.82亿元(同增38.92%),光伏售电量124亿千瓦时(+66.12%),综合上网电价(不含税)0.4762元/千瓦时(同减16.37%)。截至2024/3/31,公司新能源在建机组1426万千瓦,在建/在运规模67%。子公司中核汇能拟推动风电、光伏并表类 REITs 发行工作,发行规模不超过75 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底层资产的外部负债或并购其他新能源项目。REITs发行盘活底层资产,财务数据改善,规模维持高增。 机组大修影响单季度业绩释放。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9.88亿元,同增0.53%;归母净利润30.59亿元,同增1.18%;扣非归母净利润30.44亿元,同增0.85%。业绩稳步提升。 管理/财务费用下降明显。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44.6%/25.9%,同比变动-1.0pct/+3.0pct,费用控制效果明显,带动净利率提升。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同减11.3%,期间费用率下降3.1pct至16.9%,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7%/10%,分别减少7.9/8.4亿元。 资本开支加大,优质核电资产贡献确定成长。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31.26亿元,同减7.65%;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17.12亿元,同增加35.28%;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23.32亿元,同增136.6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4-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14/125亿元,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增8%/10%/8%,2024-2026年PE 15/14/13倍(2024/4/30)。核电长久期优质运营资产,稀缺确定性成长赛道,公司在运项目稳定,在建项目加速投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力价格波动,装机进度不及预期,核电机组运行风险。 (分析师 袁理、任逸轩) 通策医疗(600763) 2023年报&2024一季度点评 集采影响逐步消化,2024年增长趋势改善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47亿元(+4.70%,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5亿元(-8.72%),扣非归母净利润4.81亿元 (-8.37%)。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08亿元(+5.03%),归母净利润1.73亿元(+2.51%),扣非归母净利润1.70亿元(+4.20%)。2023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24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集采政策下种植业务收入保持增长,正畸业务略有下滑。分业务来看,2023年除了正畸业务略有下滑,其他各项业务均保持增长。其中,种植业务收入4.79亿元(+6.95%),儿科业务4.99亿元(+2.90%),修复业务4.56亿元(+6.72%),大综合业务7.56亿元(+8.34%),正畸业务4.99亿元(-3.14%)。2023年4月国家医保局种植牙集采政策全面落地,公司在全国率先落实国家种植牙集采政策,推出低价种植项目,实现以价换量。2023年,公司种植量5.3万多颗,同比增长47%,同时种植业务在大幅降价的情况下,实现约7%收入增速。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正畸业务略有下滑,其他各项业务实现个位数小幅增长。2024年下半年,随着种植业务集采降价影响同比因素消除,及正畸业务客单价有望稳定等,公司业务增长有望加速。 2023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9%和20.32%,虽然受消费降级及种植牙集采影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区间。 坚持“区域总院+分院”扩张模式,省外并购战略开启。公司坚持在医疗资源丰富、患者教育有基础的地方发展,创设并坚持“区域总院+分院”的发展模式,在全国布局口腔医院集团。截至2023年报,公司旗下共有84家医疗机构和2133名医生,营业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开设牙椅3000台。2023年,公司口腔医疗门诊量达到335.33万人次,同比增长14%。公司在浙江省内实施双品牌战略,“杭州口腔医院”品牌覆盖杭州等九个地区、“宁波口腔医院”品牌覆盖宁波和舟山两个地区。截至2023年年底,杭州口腔医院、宁波口腔医院在浙江省内开业机构已有62家,另有10余家正在筹建中。2023年,公司在省外推进并购加盟模式,建立湖南口腔区域集团,公司省外发展开启并购扩张步伐。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种植集采政策影响及正畸业务受消费降级影响等,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由7.54/9.38亿元,下调为6.05/7.54亿元,预计2026年为9.37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为32/26/21倍。随着集采影响逐步消化,公司增长有望于2024年下半年增长提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种植牙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医院扩张或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医院盈利提升不及预期,核心医生流失风险等。 (分析师 朱国广、冉胜男) 贵州三力(603439) 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 开喉剑稳步增长 多元化布局有望持续增厚业绩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36.10%,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2.93亿元(+45.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26.21%);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20.93%),实现归母净利润5605万元(+2.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638万元(+4.95%)。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3Q1和23Q4流行疾病带动终端需求,主力品种开喉剑快速增长:2023 Q1、2023Q4,国内咽喉类疾病及流感等发病量出现大幅增加,公司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及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市场需求旺盛,2023全年,公司呼吸系统用药销量增长28.44%。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开喉剑两种剂型销售收入接近13亿元,同比增长接近20%。此外,公司开喉剑两种剂型覆盖率持续提升,公司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已经覆盖 334 个城市、2355 个县,覆盖各类终端共计 175000 余个,其中等级医院 5,500 余家,基层医疗终端 13,000余家,诊所 34,000 余家,药店等零售终端 123,000 余家。已覆盖国内超过 98%以上的儿童专科医院,同时还入选国内多部权威的儿科中成药用药指南,市场认可度高。开喉剑喷雾剂(成人型)已经覆盖 242 个城市、1539 个县,覆盖各类终端共计 84600 余个,其中等级医院 3300 余家,基层医疗终端 8400 家,诊所 35000 余家,药店等零售终端 62000 余家,已覆盖国内超过67%以上的专科医院。未来开喉剑在药店端仍有较大放量空间。 并购整合持续推进,产品矩阵持续丰富:2023年1月,公司通过控股好司特间接控股无敌制药,2023年11月,公司将汉方药业纳入合并范围,至此,公司已相继完成对德昌祥、无敌制药、汉方药业的控股,后续三力将以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和开喉剑喷雾剂为基石,汉方药业重点产品芪胶升白胶囊、黄芪颗粒、儿童回春颗粒、妇科再造胶囊等为拓展,德昌祥特色产品妇科再造丸、止嗽化痰丸等为延伸,打造多科室产品矩阵,覆盖呼吸系统类、血液类、妇科类、补益类等科室产品。2023年,汉方药业,德昌祥,好司特分别实现收入 5.7亿元(+22.58%),1.3亿元(+52.9%),3544万元。此外,公司23年组建了OTC事业部,2023 年新增开发医院渠道 700 余家;新增开发百强连锁 15 家;新增开发中小连锁药店 600 余家;新增开发第三终端 6 万余家。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已成功解决过去品种单一,集中度过高的问题。目前公司产品矩阵已经打造完成,未来在院外端有十足的潜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2023年以现金并购汉方,将形成一定的利息费用,我们将公司24-25年盈利预测由3.7/4.6亿元下调至3.5/4.2亿元,预计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9/15/13倍。同时我们看好公司对几大子公司持续整合后的业绩释放以及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后的终端持续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涨价风险,重大政策变更风险。 (分析师 朱国广) 兖矿能源(600188) 稀缺持续产能增长龙头煤企 稳定高分红叠加高现货比例凸显配置价值 投资要点 外延并购+内生增长,预计公司产能持续扩张。截至23年底,公司在产产能2.30亿吨/年,其中境内矿井在产产能1.21亿吨/年;境外矿井在产产能1.09亿吨/年。公司近三年外延并购与内生增长并举,产能不断扩张,2024-2025年随着万福煤矿(180万吨/年)、五彩湾煤矿煤矿(1000万吨/年)建成后,我们预期将合计新增1180万吨核定产能,届时公司核定产能为2.42亿吨/年,权益产能为1.48亿吨/年。受山东矿区煤炭资源自然衰歇以及内蒙古矿业、昊盛煤业煤矿产能爬升影响,目前公司煤矿产量低于产能,未来随着石拉乌素煤矿和营盘壕煤矿逐步增产,煤炭产能利用率有望提高。此外,公司背靠山东能源集团,截至2022年末,剔除上市公司之后,山东能源集团仍拥有煤炭资源储量177.5亿吨,开采储量56.86亿吨,核定产能9288万吨,集团煤炭资产有望逐步注入上市公司,未来公司产能扩张可期。 煤炭市场定价比例高,煤价高位增厚公司业绩。公司长协煤占比较低,2023年仅26%,而现货比例高达74%,受益于此,公司在煤价上行阶段将表现出高利润弹性。假设2024年公司全年销售均价与2023年持平,在吨煤成本没有大幅变动的情况下,我们预期2024年兖煤澳洲有望贡献归母净利润59.21亿元。此外,基于2023年公司的综合售价进行测算,我们预计24年公司境内煤炭板块贡献归母净利润约131亿元,煤炭板块总体利润约198亿元。 国际油价持续上行,煤化工盈利有望触底回升。24年以来,受OPEC+及俄罗斯减产影响,全球原油供给偏紧,原油价格中枢一路抬升并站稳80美元/桶上方。截至24年4月5日,布伦特原油现货报收93.52美元/桶,相比23年均价86.92美元/桶上涨7.59%。而油价上涨为煤化工产品提供成本端支撑,受此影响,公司煤化工板块盈利有望触底回升。按照当前价格测算,24年公司煤化工板块税后净利润亏损有望收窄至7.92亿元。受益于行业供需格局改善,煤化工业务盈利有望触底反弹。 承诺最低现金分红股利,稳定经营高分红凸显配置价值。公司承诺23-25年保底现金分红为0.5元/股,并且应占扣除法定储备后净利润的约60%。此外,根据公司3月28日《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告》,拟每股派发现金股利1.49元(含税),每股派送红股0.3股,合计现金分红金额达到110.85亿元(含税),A股分红率55%,H股分红率62%。按照2024年4月30日股价,A股股息率6.45%,H股股息率9.46%。公司目前现金流充裕稳定,有望继续维持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 盈利预测与估值:从PE估值法角度,我们预计未来3-5年内煤价高位运行,公司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商,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28、212.14和220.74亿元,EPS分别为2.67、2.85、2.97元,对应PE估值为9、8、8倍。而A股主要可比公司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广汇能源的24年PE估值均值为10倍,对应公司还有近14%的估值修复空间。再者,从股息率角度,假设2024年分红比例60%,则预测24年分红金额118.97亿元,按照2024年4月30日股价计算股息率6.92%;公司稳定经营,兼具成长和高分红属性,因此我们预期未来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公司股息率有望进一步降低至5.5%左右,则公司股价仍有近26%的上行空间。因此考虑公司兼具业绩弹性和高股息属性,因此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煤炭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煤炭产量不及预期。 (分析师 孟祥文) 国联证券(601456) 2024年一季报点评 自营承压拖累整体业绩 期待整合进程加速推进 投资要点 事件:国联证券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4Q1实现营业总收入1.73亿元,同比下降74.44%,归母净亏损2.19亿元,较23Q1由盈转亏。 重资产业务表现待提升,自营业务造成较大拖累:1)自营业务收入受制于市场行情大幅波动。2024年一季度公司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50亿元,较23Q1(3.73亿元)大幅下降,构成了公司一季度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我们预计主要系一季度市场行情大幅波动情况下公司权益自营及股权衍生品业务遭受较大负面影响。2)利息净收入由正转负。2024Q1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149%至-0.27亿元,主要系公司融资规模上升、处置其它债权投资规模下降综合所致。此外,我们预计公司两融业务规模有所收缩,造成两融利息收入不及23Q1(截至24Q1末,公司融出资金较23Q1末-4%至97亿元)。 轻资产业务情况偏中性,并表国联基金驱动资管业务收入高增:1)交投活跃度回升,经纪业务收入下滑预计系佣金率下降:2024Q1全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10,292亿元,同/环比分别+4%/+8%。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3%至1.08亿元,我们预计系佣金率同比有所下滑。2)投行业务受政策限制较大。受IPO及再融资阶段性收紧影响,2024Q1公司未有IPO及再融资发行,公司投行业务净收入同比-13%至0.78亿元。3)资管业务并表国联基金,收入同比增幅较大。2024Q1,公司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350%至1.43亿元,主要系并表国联基金。 筹划收购民生控制权,整合进程正式启动:2024年4月25日,国联证券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收购民生证券,将于4月26日开市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同时公司决定终止此前定增事项并撤回申请。本次公告标志国联与民生的协同整合再次迈上新台阶,充分契合监管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的表态,国联证券有望在大幅提升体量的同时与民生证券实现优势互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一季度同比由盈转亏,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3 /8.40 / 9.87亿元(前值分别为7.65 /9.12 /10.7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0.01% /108.45% /17.52%,对应EPS分别为 0.11 /0.24 /0.28元,当前市值对应2024-2026年PB估值分别为 1.65 /1.45 /1.41倍。我们依旧看好公司后续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并驾齐驱,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权益市场大幅波动;2)行业监管政策趋紧;3)并购整合效果不及预期。 (分析师 胡翔、葛玉翔) 三花智控(002050) 2023年年报及2024一季报点评 汽零业务盈利高增,机器人增量可期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3年及24Q1业绩报告,营收分别同比+15%/+13%,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14%/+8%。23年/24Q1实现营收245.6亿元/64.4亿元,同比+15%/+13%;归母29.2亿元/6.5亿元,同比+14%/+8%;扣非29.2亿元/6.7亿元,同比+27%/+21%。23年/24Q1毛利率27.9%/27.1%,同比+1.8pct/+1.5pct;销售净利率分别12.0%/10.0%,同比-0.3pct/-0.7pct;期间费用率分别为12.9%/13.1%,同比+0.7/-0.5pct。 汽零业务持续高增,利润率延续改善。23年汽零板块收入99亿元,同比+32%;23年毛利率27.4%,同比+1.5pct。24Q1国内电车销量同比+31%,核心客户特斯拉/比亚迪Q1销量同比-9%/+13%,海外客户沃尔沃、通用等销量Q1也有一定程度放缓。我们预计24年汽零增长更多依靠ASP提升(标准化集成组件比例提升),全年收入有望同比+20-30%。价格方面我们预计维持正常年降,因此盈利能力有望随规模效应而持续提升(23年汽零业务归母14.3亿元,归母净利率为14%)。 传统制冷稳健增长,国内需求好于海外。23年制冷板块收入146亿元,同比+6%;23年板块毛利率28.2%,同比+2.0pct。行业层面,国内需求23年及24Q1较为旺盛,但海外因高利率抑制相关消费。公司层面,国内外电子膨胀阀等高毛利产品份额预计稳步提升。展望24年,国内家电消费延续回暖+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持,叠加家电出海趋势,24年传统制冷收入有望同比0-10%增长。 新增长曲线机器人及储能如期推进。1)人形机器人:在仿生机器人领域,公司聚焦机电执行器,全面配合客户进行产品研发、试制、迭代。2)储能:同步推进储能领域应用零部件的市场机会拓展,以及储能热管理机组开发,形成较完整的机组产品系列,并入列为头部客户配套。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新能源车核心客户销量承压,我们下调公司24-25年归母净利润为35.3亿元/42.4亿元(前值为40.8亿元/51.2亿元),预计26年归母净利润为51.6亿元,同比+21%/+20%/+22%,对应现价PE为23x、19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上涨超预期、竞争加剧、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曾朵红、谢哲栋)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