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Q1持仓观察
(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公募基金Q1持仓观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摘要 公募基金2024Q1持仓信用债观察 债券市场震荡走强,公募基金持仓债券总市值小幅上升,仍处于近三年的历史高位。2024年一季度,基金公司的债券投资总市值为16.94万亿元,较2023年四季度增长了1.06万亿元,整体规模较上个季度增长6.67%。宏观经济稳步恢复,各地化债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震荡走强,新发债基的数量持续上升,多重因素导致一季度持仓债券总市值增长。 从重仓明细来看,重仓城投债、产业债和金融债规模分别环比变动0.73%、10.65%和1.01%,重仓产业债、城投债和金融债的规模均有所增强。 (1)城投债:机构配置力度略有下降,城投持仓久期中枢上移。弱区域的城投债被增持力度更大,如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持仓总市值均较上季度环比有所上升,部分区域如辽宁、海南、广西的城投债在今年一季度遭到不同程度的减持,减持幅度在30%以上;并有拉长久期的倾向,1-2年期城投债明显减持,2-3年期中短久期城投债明显增持。 (2)产业债: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综合和交通运输仍为主要重仓行业,债券规模均较上一季度有所上升;民企债券中持仓市值较大的单券为22宁德时代GN001、22华为MTN004、22奔驰财务MTN002BC;分等级和期限来看,公募基金对高评级产业债有所增持,并有缩短久期举动。 (3)金融债:金融债在信用债配置比重中小幅下降,其他金融机构次级债重仓规模环比增长明显,重仓的商业银行二永债仍以大型国有行和股份行为主;分等级和期限来看,公募基金持仓以高等级金融债为主,并有拉长久期倾向。 基本面观察 跟踪期内(2024.04.22-2024.04.26)有一家主体发生展期,为青岛世园(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主体发生实质违约,为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收益率图谱 隐含评级AA+级和AA级,城投债,1-2年在2.33%-2.47%,2-3年在2.44%-2.59%;国企产业债,1-2年在2.49%-3.17%,2-3年在2.60%-2.96%;银行二永债,1-2年在2.29%-2.52%,2-3年在2.37%-2.59%。 一级市场 信用债发行量环比增加和净融资额环比减少,城投债发行量环比增加和净融资额环比减少。发行利率方面,本周信用债加权票面利率为2.49%,较上周下降15BP,城投债票面利率为2.76%,较上周下降5BP,产业债票面利率为2.52%,较上周下降13BP,城投-产业息差为24.58BP。 二级市场 本周信用债总成交量为10627.64亿元,环比上升11.82%。信用利差方面,AAA、AA+、AA级城投债信用利差较上期分别变动了-1.86bps、-3.33bps和-4.54bps。成交异常方面,本周产业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66只,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77只;城投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057只,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26只。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超预期、政策边际变化。 正文 01 公募基金2024Q1持仓信用债观察 债券市场震荡走强,公募基金持仓债券总市值小幅上升,仍处于近三年的历史高位。2024年一季度,基金公司的债券投资总市值为16.94万亿元,较2023年四季度增长了1.06万亿元,整体规模较上个季度增长6.67%。宏观经济稳步恢复,各地化债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震荡走强,新发债基的数量持续上升,多重因素导致一季度持仓债券总市值增长。 从具体债券类型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的券种中变动最大的是企业短期融资券、国债和同业存单,市值规模较上季度分别变动了+16.22%、-15.65%和+14.36%,政策性金融债、普通金融债和企业债较上季度出现小幅上涨,可转债的持仓总市值则较前一季度下降13.12%,或因受权益市场表现低迷影响所致。 同业存单、信用债、利率债仓位均有所提升,可转债仓位下降,持仓占比变化较大。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小幅度上调利率债仓位,持仓总市值环比增加1.82%,权益市场波动加剧,加上资产荒行情下对利率债需求增强;化债行情和资产荒继续演绎之下信用债仓位有所提升;可转债仓位小幅下降或受权益市场影响。 从公募基金披露的前十大重仓的信用债明细情况来看,重仓产业债、城投债和金融债的规模均有所增强。城投债、产业债和金融债的市值规模分别为1324.25亿元、1387.40亿元和6734.65亿元,环比变化0.73%、10.65%和1.01%,其中产业债的配置力度增幅最大。 1.1 城投债:机构配置力度略有下降,城投持仓久期中枢上移 2023年四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城投债的总市值规模为1324.25亿元,占信用债总市值规模的14.02%,涉及2149只债券,持仓总市值较上季度环比下降0.73%。分个券市值来看,一季度持仓总市值和持仓总量最高的城投债是23京基投SCP002,该券的持仓市值规模和持仓总量分别为8.06亿元和800万张;季度增持最多的城投债包括23深能源SCP005、19赣高速MTN001、21青岛地铁MTN003、23鲁高速SCP007,均超300万张。 分省份来看,部分省份重仓规模变动较大,其中弱区域的城投债被增持力度更大。与2023Q4相比,各个省份的持仓规模变动程度有所分化,受益于一揽子化债政策,部分弱区域的城投债获明显增持,如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持仓总市值均较上季度环比有所上升,其中宁夏城投债获增持力度最大,市值规模增加518.82%。 部分区域如辽宁、海南、广西的城投债在今年一季度遭到不同程度的减持,减持幅度在30%以上,或是因为随着机构资金流向其他弱区域城投,这些区域的仓位对应出现下降。 省级平台和地市级平台仍是公募基金的持仓首选,国家级园区债获增持较多。具体来看,公募基金在城投债中的重仓部分仍在地市级平台和省级平台上,两者合计占比69%;与2023Q4相比,国家级园区城投债获增持增多,重仓规模环比上升14.71%。 此外,强资质区域如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的区县级城投债被重仓的规模较大,区县级城投债规模均超过30亿元、占区域持仓城投债比例均在25%以上,说明基金机构对强资质区域的城投平台下沉意愿仍更强;而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省份如甘肃、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公募基金持仓的绝大多数为省级平台的债券。 分等级和期限来看,公募基金风险偏好有一定下降,并有增长久期举动。隐含评级方面,重仓城投债以AA+级、AAA级和AA级为主,占所有持仓城投债总市值的比重分别为30.11%、24.95%和20.39%,其中,今年一季度AA-级和AAA级重仓城投债总市值相比去年四季度呈现明显的增长,季度环比变动分别为37.30%和8.54%。同时A+级和AA级的城投债受到一定幅度的减持,体现了公募基金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 分行权剩余期限来看,公募基金重仓城投债在一季度略有拉长久期的倾向,0-1年期、1-2年期和2-3年期城投债占比分别为44.42%、25.65%和20.64%,相比2023Q3分别变动+0.77个、-2.67个、+1.66个百分点,1-2年期城投债明显减持,2-3年期中短久期城投债明显增持。 1.2 产业债: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综合和交通运输行业为主要重仓行业 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产业债的总市值规模高于城投债,为1387.40亿元,占信用债总市值规模的14.69%,涉及1662只债券,前十大持仓市值较上季度环比上升10.65%。分个券市值来看,一季度持仓市值和持仓总量最高的产业债是23电网SCP010,持仓市值规模达20.43亿元,持仓总量为2030万张;分增持情况来看,22汇金MTN002、20中铁01、23晋能煤业MTN009、21国家能源MTN001、21中建材集MTN001的增持最多,均超230万张。 分企业性质来看,民企产业债的持仓规模较上季度上升0.22%,但整体市值规模仍远远小于国企产业债。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在民企产业债的持仓市值规模由62.56亿元增加至62.70亿元,增幅仅为0.22%,整体市值规模仍然较小,占产业债总市值规模约4.52%。国企产业债在一季度大幅上升,由1191.29亿元增加到1324.71亿元,季度环比增加11.20%。 民企债券中持仓市值较大的单券为22宁德时代GN001、22华为MTN004、22奔驰财务MTN002BC等,持仓市值均超4亿元;重仓民企债以非银金融、通信等行业为主。 分申万行业来看,四季度持仓产业债中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综合和交通运输行业为主要重仓行业;国家电网和招商局的债券热度有所上升。行业方面,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公募基金主要重仓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综合、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产业债,规模分别为199.43亿元、196.49亿元、189.52亿元和104.04亿元,较上一季度分别变动2.18%、0.98%、7.85%和4.57%。 行业间季度环比变动分化明显,持仓规模较2023年Q4增幅大于60%的有纺织服饰、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基础化工这四个行业,而持仓规模减少40%以上的行业有采掘、石油石化、农林牧渔。 具体到发债主体上看,国家电网、中国诚通控股、国家电投、中央汇金、招商局集团等大型央国企的债券被重仓规模较大,分别为40.20亿元、35.03亿元、34.11亿元、27.30亿元、25.99亿元;其中,国家电网、招商局、中国诚通控股的债券一季度被增持明显,环比变化为602.88%、130.66%和40.08%。 分等级和期限来看,公募基金对高评级产业债有所增持,并有缩短久期举动。隐含评级方面,重仓产业债以AA+级、AAA-级和AAA级为主,占所有持仓产业债总市值的比重分别为31.99%、22.67%和22.02%,除AA、AA(2)、AAA-和AAA级外各评级产业债的占比均有所提升,甚至出现了BB级重仓产业债,占所有持仓产业债总市值的比重为0.04%,体现了公募基金风险偏好有所下降。 分行权剩余期限来看,公募基金重仓产业债在四季度略有缩短久期的举动,0-1年期、1-2年期和2-3年期产业债占比分别为56.90%、25.56%和13.86%,相比2023Q4分别变动+6.81个、-7.28个、+0.10个百分点,0-1年期产业债获得较大幅度的增持。 1.3 金融债:金融债在信用债配置比重中已超70% 金融债在信用债中配置比重中小幅下降,一季度市值规模为6734.65亿元,较去年四季度环比上升了1.01%,占信用债总市值规模的71.29%。分个券市值来看,四季度持仓市值和持仓总量最高的金融债是21华夏银行02、22光大银行和21上海银行,市值规模均超100亿元,持仓总量分别为13158万张、10849万张和10500万张;分增持情况来看,21华夏银行02、22宁波银行二级资本债01、22中行二级资本债02A、23华夏银行债02和19平安银行二级增持最多,均超2500万张。 其他金融机构次级债重仓规模环比增长明显。具体来看,商业银行债和商业银行次级债仍是公募基金的配置重点,一季度两者的持仓市值规模分别为3085.83亿元和2779.17亿元,二者占比约87.09%;其中,商业银行债在今年一季度被基金进一步增持,持仓总市值环比增长8.25%。 公募基金重仓的商业银行二永债仍以大型国有行和股份行为主,同时持有城农商行中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徽商银行、广州农商行的二永债规模较多,重仓规模在20亿元-72亿元之间。 此外,与2023Q4相比,商业银行次级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和保险公司次级债的市值规模实现负增长,环比分别变动-4.89%、 -41.73%和 -21.32%,其他金融债品种均较去年四季度的持仓规模有所上升,其中其它金融机构债和其它金融机构债次级债的增幅最大,分别为8.44%和 40.86%。 分等级和期限来看,公募基金持仓以高等级金融债为主,并有拉长久期倾向。隐含评级方面,重仓金融债以AAA级、AAA-级和AA+级为主,占所有持仓金融债总市值的比重分别为10.52%、60.71%和24.36%,持仓仍以高等级金融债为主。 分行权剩余期限来看,公募基金重仓金融债在四季度略有拉长久期的倾向,0-1年期、1-2年期和2-3年期金融债占比分别为32.86%、29.25%和31.16%,相比2023Q4分别变动-0.83个、-2.87个、3.58百分点,明显增持2-3年期短久期金融债。 02 本周重点信用事件 信用事件方面,本周(2024.04.22-2024.04.26)有一家主体发生展期,为青岛世园(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主体发生实质违约,为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3 收益率图谱 城投债:本周隐含评级AA+级和AA级的城投债,1年及以下收益率在2.16%-2.34%左右,1-2年期收益率在2.33%-2.47%左右,2-3年期收益率在2.44%-2.59%左右,3-5年期收益率在2.55%-2.74%左右。 分省份来看,没有省份的城投债收益率在4%以上,贵州的城投债收益率最高,为3.98%。 产业债:目前民企产业债的风险收益性价比偏低,建议积极配置国企产业债。本周隐含评级为AA+级和AA级的国企产业债,1年及以下收益率在2.34%-2.66%左右,1-2年期收益率在2.49%-3.17%左右,2-3年期收益率在2.60%-2.96%左右,3-5年收益率在2.76%-2.91%左右。 分行业来看,本周家用电器0-1Y期产业债收益率最高,其中1年及以下期限收益率在2.26%-4.53%左右,1-2Y期收益率在2.85%左右。此外轻工制造、商贸零售和房地产行业收益率也排名靠前,收益率在2.28%-4.20%之间。 金融债:金融机构普通债方面,1年及以下的AA+级商业银行债和证券公司普通债,收益率分别为2.02%和2.12%;1年以上AA+级商业银行债和证券公司普通债,收益率在2.26%-2.54%之间。 金融机构次级债方面,我们整体认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较为可控,在安全性和收益上兼备,1年以上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AA+级收益率在2.29%-2.46%之间,AA级在2.43%-2.67%之间;1年以上商业银行永续债收益率AA+级收益率在2.36%-2.58%之间,AA级在2.52%-2.77%之间。 04 信用债市场回顾 4.1一级市场 4.1.1发行规模——信用债发行量环比增加和净融资额环比减少,城投债发行量环比增加和净融资额环比减少 本周信用债发行4821.26亿元,环比增加21.43%,偿还2519.36亿元,环比增加26.02%,净融资322亿元,环比减少83.67%;城投债发行1967.72亿元,环比增加20.11%,偿还1251.63亿元,环比增加36.08%,净融资716.09亿元,环比减少2.32%。 分类型来看,金融债、产业债和城投债本周发行总量分别为2688.0亿元、2853.5亿元和1967.72亿元。分等级来看,高等级、中等级和低等级信用债本周发行总量分别为3170.07亿元、1180.75亿元和470.43亿元,占比分别为65.75%、24.49%和9.76%。 本周信用债取消发行量环比减少。信用债取消发行总量共计47.8亿元,占信用债总发行量的0.99%,较上周取消发行总量环比减少57.48%。具体来看,本周取消发行金的债券前三名为“24中化国际SCP003”和“24南电CP004”和“24深投控MTN00A”,取消发行金额为15亿元,10亿元和7.5亿元。 4.1.2发行利率——本周加权票面利率呈下降趋势以及票面-投标下限空间呈下降趋势 本周加权票面利率呈下降趋势。本周信用债加权票面利率为2.49%,较上周下降15BP。从债券发行主体来看,城投债发行成本有所下降,产业债发行成本有所下降。本周城投债票面利率为2.76%,较上周下降5BP,产业债票面利率为2.52%,较上周下降13BP,城投-产业息差为24.58BP。 本周信用债整体票面-投标下限空间下降,投标情绪较上周有所上升,产业债票面-投标下限空间上升,城投债的票面-投标下限空间有所下降。本周信用债票面利率-投标下限为32.18BP,较上周下降0.28BP。5日平均票面利率-投标下限为37.98BP,较上周下降2.13BP。发行主体方面,产业债票面-投标下限为30.42P,较上周下降1.63BP,城投债票面-投标下限为33.47BP,较上周上升0.75BP。评级方面,本周低等级、中等级和高等级票面-投标下限分别为39.83P、32.51BP和27.27BP,较上周分别变动2.03BP、1.86BP和0.16BP。发行期限方面,1年以下、1-3年、3-5年和5年以上票面投标下限分别为24.14P、36.29BP、34.24BP和36BP,较上周分别变动1.04BP、3.37BP、1.28BP和0.36BP。 4.1.3发行进度——本周交易所审批进度变快,协会审批进度变快 本周交易所审批进度变快,协会审批进度变快。本周交易所46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为928.31亿元,较上周增加247.02亿元;协会21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为238.71亿元,较上周增加79.711亿元。城投债方面,本周交易所40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647.31亿元,较上周增加145.02亿元;协会共有15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为189.71亿元,较上周增加138.061亿元。 4.2二级市场 4.2.1成交量——信用债成交热度较上周上升 本周信用债总成交量为10627.64亿元,环比上升11.82%。债券种类方面,产业债与城投债的成交总计分别4783.66亿元和5843.98亿元,环比上升14.85%和上升9.45%。分评级来看,本周低等级、中等级和高等级产业债的总成交量分别为131.35亿元、517.26亿元和4104.94亿元,低等级、中等级和高等级城投债总成交量分别为1312.94亿元、2036.34亿元和2475.93亿元。 4.2.2信用利差——本周城投债利差大部分较上周收紧 总体来看,城投债利差绝大部分较上周收紧,AAA级、AA+级和AA级较上周分别收窄1.86bps、3.33bps和4.54bps。 各行业不同评级信用利差大部分收窄。国企产业债行业大部分收窄,其中国防军工和采掘走阔最明显,分别走阔了1.55bps和1.35bps,通信和计算机收窄最为明显,分别收窄了17.04bps和3.43bps;民企产业债行业利差大部分收窄,基础化工和房地产走阔最明显,分别走阔了7.69bps和2.93bps,纺织服饰和轻工制造收窄最为明显,分别收窄了6.56bps和6.50bps。 分省份来看,不同省市城投债信用利差绝大部分收窄。青海省的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最为明显,收窄了16.48bps。分重点城市来看,牡丹江市的城投债信用利差走阔,走阔了5.00bps;西宁市和宜宾市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程度位居前二,分别收窄了12.45bps和12.24bps。 4.2.3成交异常——本周产业债高估值成交个券多于低估值成交,城投债高估值成交个券多于低估值成交 除去2个月以内到期、估值偏离小于100BP的债券,在信用债窄幅口径(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PPN)下,本周产业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66只,房地产和建筑装饰高估值成交个券最多,分别有79只和46只;产业债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77只,房地产和综合低估值成交个券最多,为154只和15只。 本周城投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057只,建筑装饰和综合高估值成交个券最多,分别有1008只和493只;城投债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26只,建筑装饰和房地产低估值成交个券最多,为65只和23只。 4.2.4 机构行为——整体现券成交情况有所分化 从各类机构来看,在以中票、短融和企业债为口径的信用债中,大型商业银行及政策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产品是本周净买入信用债成交金额变动最大的三类机构,净买入债券成交金额分别为-223.05亿元、-289.66亿元和508.44元,较上周同期变动了202.30亿元、-119.10亿元和-97.84亿元。 从主要机构成交债券期限来看,本周基金净买入1年及以下量最多,为321.85亿元,股份行净卖出最多、为-414.62亿元;1-3年信用债本周基金净买入量最多、为157.07亿元,证券公司净卖出最多、-169.50亿元。 05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超预期。市场出现超预期风险事件,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债券市场整体走势。 政策边际变化。市场政策不确定性较大,将影响市场整体情况,进而带来投资风险。 具体分析详见华福证券研究所2024年4月28日对外发布的《公募基金2024Q1持仓信用债观察——信用周观察 20240428》 分析师:李清荷,SAC编号:S0210522080001 联系人:徐 曦,SAC编号:S0210123070079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一般声明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该等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由其发布者负责,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之后可能会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或所做出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构成对所述金融产品、产品发行或管理人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仅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以供投资者参考,但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承诺或担保。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本报告版权归“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特别声明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投资评级声明 类别 评级 评级说明 公司评级 买入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在20%以上 持有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10%与20%之间 中性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10%与10%之间 回避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20%与-10%之间 卖出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在-20%以下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市场基准指数5%以上 跟随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介于市场基准指数-5%与5%之间 弱于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低于市场基准指数-5%以下 备注: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500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另有说明的除外)。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摘要 公募基金2024Q1持仓信用债观察 债券市场震荡走强,公募基金持仓债券总市值小幅上升,仍处于近三年的历史高位。2024年一季度,基金公司的债券投资总市值为16.94万亿元,较2023年四季度增长了1.06万亿元,整体规模较上个季度增长6.67%。宏观经济稳步恢复,各地化债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震荡走强,新发债基的数量持续上升,多重因素导致一季度持仓债券总市值增长。 从重仓明细来看,重仓城投债、产业债和金融债规模分别环比变动0.73%、10.65%和1.01%,重仓产业债、城投债和金融债的规模均有所增强。 (1)城投债:机构配置力度略有下降,城投持仓久期中枢上移。弱区域的城投债被增持力度更大,如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持仓总市值均较上季度环比有所上升,部分区域如辽宁、海南、广西的城投债在今年一季度遭到不同程度的减持,减持幅度在30%以上;并有拉长久期的倾向,1-2年期城投债明显减持,2-3年期中短久期城投债明显增持。 (2)产业债: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综合和交通运输仍为主要重仓行业,债券规模均较上一季度有所上升;民企债券中持仓市值较大的单券为22宁德时代GN001、22华为MTN004、22奔驰财务MTN002BC;分等级和期限来看,公募基金对高评级产业债有所增持,并有缩短久期举动。 (3)金融债:金融债在信用债配置比重中小幅下降,其他金融机构次级债重仓规模环比增长明显,重仓的商业银行二永债仍以大型国有行和股份行为主;分等级和期限来看,公募基金持仓以高等级金融债为主,并有拉长久期倾向。 基本面观察 跟踪期内(2024.04.22-2024.04.26)有一家主体发生展期,为青岛世园(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主体发生实质违约,为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收益率图谱 隐含评级AA+级和AA级,城投债,1-2年在2.33%-2.47%,2-3年在2.44%-2.59%;国企产业债,1-2年在2.49%-3.17%,2-3年在2.60%-2.96%;银行二永债,1-2年在2.29%-2.52%,2-3年在2.37%-2.59%。 一级市场 信用债发行量环比增加和净融资额环比减少,城投债发行量环比增加和净融资额环比减少。发行利率方面,本周信用债加权票面利率为2.49%,较上周下降15BP,城投债票面利率为2.76%,较上周下降5BP,产业债票面利率为2.52%,较上周下降13BP,城投-产业息差为24.58BP。 二级市场 本周信用债总成交量为10627.64亿元,环比上升11.82%。信用利差方面,AAA、AA+、AA级城投债信用利差较上期分别变动了-1.86bps、-3.33bps和-4.54bps。成交异常方面,本周产业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66只,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77只;城投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057只,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26只。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超预期、政策边际变化。 正文 01 公募基金2024Q1持仓信用债观察 债券市场震荡走强,公募基金持仓债券总市值小幅上升,仍处于近三年的历史高位。2024年一季度,基金公司的债券投资总市值为16.94万亿元,较2023年四季度增长了1.06万亿元,整体规模较上个季度增长6.67%。宏观经济稳步恢复,各地化债持续推进,债券市场震荡走强,新发债基的数量持续上升,多重因素导致一季度持仓债券总市值增长。 从具体债券类型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的券种中变动最大的是企业短期融资券、国债和同业存单,市值规模较上季度分别变动了+16.22%、-15.65%和+14.36%,政策性金融债、普通金融债和企业债较上季度出现小幅上涨,可转债的持仓总市值则较前一季度下降13.12%,或因受权益市场表现低迷影响所致。 同业存单、信用债、利率债仓位均有所提升,可转债仓位下降,持仓占比变化较大。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小幅度上调利率债仓位,持仓总市值环比增加1.82%,权益市场波动加剧,加上资产荒行情下对利率债需求增强;化债行情和资产荒继续演绎之下信用债仓位有所提升;可转债仓位小幅下降或受权益市场影响。 从公募基金披露的前十大重仓的信用债明细情况来看,重仓产业债、城投债和金融债的规模均有所增强。城投债、产业债和金融债的市值规模分别为1324.25亿元、1387.40亿元和6734.65亿元,环比变化0.73%、10.65%和1.01%,其中产业债的配置力度增幅最大。 1.1 城投债:机构配置力度略有下降,城投持仓久期中枢上移 2023年四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城投债的总市值规模为1324.25亿元,占信用债总市值规模的14.02%,涉及2149只债券,持仓总市值较上季度环比下降0.73%。分个券市值来看,一季度持仓总市值和持仓总量最高的城投债是23京基投SCP002,该券的持仓市值规模和持仓总量分别为8.06亿元和800万张;季度增持最多的城投债包括23深能源SCP005、19赣高速MTN001、21青岛地铁MTN003、23鲁高速SCP007,均超300万张。 分省份来看,部分省份重仓规模变动较大,其中弱区域的城投债被增持力度更大。与2023Q4相比,各个省份的持仓规模变动程度有所分化,受益于一揽子化债政策,部分弱区域的城投债获明显增持,如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持仓总市值均较上季度环比有所上升,其中宁夏城投债获增持力度最大,市值规模增加518.82%。 部分区域如辽宁、海南、广西的城投债在今年一季度遭到不同程度的减持,减持幅度在30%以上,或是因为随着机构资金流向其他弱区域城投,这些区域的仓位对应出现下降。 省级平台和地市级平台仍是公募基金的持仓首选,国家级园区债获增持较多。具体来看,公募基金在城投债中的重仓部分仍在地市级平台和省级平台上,两者合计占比69%;与2023Q4相比,国家级园区城投债获增持增多,重仓规模环比上升14.71%。 此外,强资质区域如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的区县级城投债被重仓的规模较大,区县级城投债规模均超过30亿元、占区域持仓城投债比例均在25%以上,说明基金机构对强资质区域的城投平台下沉意愿仍更强;而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省份如甘肃、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公募基金持仓的绝大多数为省级平台的债券。 分等级和期限来看,公募基金风险偏好有一定下降,并有增长久期举动。隐含评级方面,重仓城投债以AA+级、AAA级和AA级为主,占所有持仓城投债总市值的比重分别为30.11%、24.95%和20.39%,其中,今年一季度AA-级和AAA级重仓城投债总市值相比去年四季度呈现明显的增长,季度环比变动分别为37.30%和8.54%。同时A+级和AA级的城投债受到一定幅度的减持,体现了公募基金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 分行权剩余期限来看,公募基金重仓城投债在一季度略有拉长久期的倾向,0-1年期、1-2年期和2-3年期城投债占比分别为44.42%、25.65%和20.64%,相比2023Q3分别变动+0.77个、-2.67个、+1.66个百分点,1-2年期城投债明显减持,2-3年期中短久期城投债明显增持。 1.2 产业债: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综合和交通运输行业为主要重仓行业 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产业债的总市值规模高于城投债,为1387.40亿元,占信用债总市值规模的14.69%,涉及1662只债券,前十大持仓市值较上季度环比上升10.65%。分个券市值来看,一季度持仓市值和持仓总量最高的产业债是23电网SCP010,持仓市值规模达20.43亿元,持仓总量为2030万张;分增持情况来看,22汇金MTN002、20中铁01、23晋能煤业MTN009、21国家能源MTN001、21中建材集MTN001的增持最多,均超230万张。 分企业性质来看,民企产业债的持仓规模较上季度上升0.22%,但整体市值规模仍远远小于国企产业债。2024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在民企产业债的持仓市值规模由62.56亿元增加至62.70亿元,增幅仅为0.22%,整体市值规模仍然较小,占产业债总市值规模约4.52%。国企产业债在一季度大幅上升,由1191.29亿元增加到1324.71亿元,季度环比增加11.20%。 民企债券中持仓市值较大的单券为22宁德时代GN001、22华为MTN004、22奔驰财务MTN002BC等,持仓市值均超4亿元;重仓民企债以非银金融、通信等行业为主。 分申万行业来看,四季度持仓产业债中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综合和交通运输行业为主要重仓行业;国家电网和招商局的债券热度有所上升。行业方面,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公募基金主要重仓非银金融、公用事业、综合、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产业债,规模分别为199.43亿元、196.49亿元、189.52亿元和104.04亿元,较上一季度分别变动2.18%、0.98%、7.85%和4.57%。 行业间季度环比变动分化明显,持仓规模较2023年Q4增幅大于60%的有纺织服饰、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基础化工这四个行业,而持仓规模减少40%以上的行业有采掘、石油石化、农林牧渔。 具体到发债主体上看,国家电网、中国诚通控股、国家电投、中央汇金、招商局集团等大型央国企的债券被重仓规模较大,分别为40.20亿元、35.03亿元、34.11亿元、27.30亿元、25.99亿元;其中,国家电网、招商局、中国诚通控股的债券一季度被增持明显,环比变化为602.88%、130.66%和40.08%。 分等级和期限来看,公募基金对高评级产业债有所增持,并有缩短久期举动。隐含评级方面,重仓产业债以AA+级、AAA-级和AAA级为主,占所有持仓产业债总市值的比重分别为31.99%、22.67%和22.02%,除AA、AA(2)、AAA-和AAA级外各评级产业债的占比均有所提升,甚至出现了BB级重仓产业债,占所有持仓产业债总市值的比重为0.04%,体现了公募基金风险偏好有所下降。 分行权剩余期限来看,公募基金重仓产业债在四季度略有缩短久期的举动,0-1年期、1-2年期和2-3年期产业债占比分别为56.90%、25.56%和13.86%,相比2023Q4分别变动+6.81个、-7.28个、+0.10个百分点,0-1年期产业债获得较大幅度的增持。 1.3 金融债:金融债在信用债配置比重中已超70% 金融债在信用债中配置比重中小幅下降,一季度市值规模为6734.65亿元,较去年四季度环比上升了1.01%,占信用债总市值规模的71.29%。分个券市值来看,四季度持仓市值和持仓总量最高的金融债是21华夏银行02、22光大银行和21上海银行,市值规模均超100亿元,持仓总量分别为13158万张、10849万张和10500万张;分增持情况来看,21华夏银行02、22宁波银行二级资本债01、22中行二级资本债02A、23华夏银行债02和19平安银行二级增持最多,均超2500万张。 其他金融机构次级债重仓规模环比增长明显。具体来看,商业银行债和商业银行次级债仍是公募基金的配置重点,一季度两者的持仓市值规模分别为3085.83亿元和2779.17亿元,二者占比约87.09%;其中,商业银行债在今年一季度被基金进一步增持,持仓总市值环比增长8.25%。 公募基金重仓的商业银行二永债仍以大型国有行和股份行为主,同时持有城农商行中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徽商银行、广州农商行的二永债规模较多,重仓规模在20亿元-72亿元之间。 此外,与2023Q4相比,商业银行次级债、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和保险公司次级债的市值规模实现负增长,环比分别变动-4.89%、 -41.73%和 -21.32%,其他金融债品种均较去年四季度的持仓规模有所上升,其中其它金融机构债和其它金融机构债次级债的增幅最大,分别为8.44%和 40.86%。 分等级和期限来看,公募基金持仓以高等级金融债为主,并有拉长久期倾向。隐含评级方面,重仓金融债以AAA级、AAA-级和AA+级为主,占所有持仓金融债总市值的比重分别为10.52%、60.71%和24.36%,持仓仍以高等级金融债为主。 分行权剩余期限来看,公募基金重仓金融债在四季度略有拉长久期的倾向,0-1年期、1-2年期和2-3年期金融债占比分别为32.86%、29.25%和31.16%,相比2023Q4分别变动-0.83个、-2.87个、3.58百分点,明显增持2-3年期短久期金融债。 02 本周重点信用事件 信用事件方面,本周(2024.04.22-2024.04.26)有一家主体发生展期,为青岛世园(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主体发生实质违约,为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3 收益率图谱 城投债:本周隐含评级AA+级和AA级的城投债,1年及以下收益率在2.16%-2.34%左右,1-2年期收益率在2.33%-2.47%左右,2-3年期收益率在2.44%-2.59%左右,3-5年期收益率在2.55%-2.74%左右。 分省份来看,没有省份的城投债收益率在4%以上,贵州的城投债收益率最高,为3.98%。 产业债:目前民企产业债的风险收益性价比偏低,建议积极配置国企产业债。本周隐含评级为AA+级和AA级的国企产业债,1年及以下收益率在2.34%-2.66%左右,1-2年期收益率在2.49%-3.17%左右,2-3年期收益率在2.60%-2.96%左右,3-5年收益率在2.76%-2.91%左右。 分行业来看,本周家用电器0-1Y期产业债收益率最高,其中1年及以下期限收益率在2.26%-4.53%左右,1-2Y期收益率在2.85%左右。此外轻工制造、商贸零售和房地产行业收益率也排名靠前,收益率在2.28%-4.20%之间。 金融债:金融机构普通债方面,1年及以下的AA+级商业银行债和证券公司普通债,收益率分别为2.02%和2.12%;1年以上AA+级商业银行债和证券公司普通债,收益率在2.26%-2.54%之间。 金融机构次级债方面,我们整体认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较为可控,在安全性和收益上兼备,1年以上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AA+级收益率在2.29%-2.46%之间,AA级在2.43%-2.67%之间;1年以上商业银行永续债收益率AA+级收益率在2.36%-2.58%之间,AA级在2.52%-2.77%之间。 04 信用债市场回顾 4.1一级市场 4.1.1发行规模——信用债发行量环比增加和净融资额环比减少,城投债发行量环比增加和净融资额环比减少 本周信用债发行4821.26亿元,环比增加21.43%,偿还2519.36亿元,环比增加26.02%,净融资322亿元,环比减少83.67%;城投债发行1967.72亿元,环比增加20.11%,偿还1251.63亿元,环比增加36.08%,净融资716.09亿元,环比减少2.32%。 分类型来看,金融债、产业债和城投债本周发行总量分别为2688.0亿元、2853.5亿元和1967.72亿元。分等级来看,高等级、中等级和低等级信用债本周发行总量分别为3170.07亿元、1180.75亿元和470.43亿元,占比分别为65.75%、24.49%和9.76%。 本周信用债取消发行量环比减少。信用债取消发行总量共计47.8亿元,占信用债总发行量的0.99%,较上周取消发行总量环比减少57.48%。具体来看,本周取消发行金的债券前三名为“24中化国际SCP003”和“24南电CP004”和“24深投控MTN00A”,取消发行金额为15亿元,10亿元和7.5亿元。 4.1.2发行利率——本周加权票面利率呈下降趋势以及票面-投标下限空间呈下降趋势 本周加权票面利率呈下降趋势。本周信用债加权票面利率为2.49%,较上周下降15BP。从债券发行主体来看,城投债发行成本有所下降,产业债发行成本有所下降。本周城投债票面利率为2.76%,较上周下降5BP,产业债票面利率为2.52%,较上周下降13BP,城投-产业息差为24.58BP。 本周信用债整体票面-投标下限空间下降,投标情绪较上周有所上升,产业债票面-投标下限空间上升,城投债的票面-投标下限空间有所下降。本周信用债票面利率-投标下限为32.18BP,较上周下降0.28BP。5日平均票面利率-投标下限为37.98BP,较上周下降2.13BP。发行主体方面,产业债票面-投标下限为30.42P,较上周下降1.63BP,城投债票面-投标下限为33.47BP,较上周上升0.75BP。评级方面,本周低等级、中等级和高等级票面-投标下限分别为39.83P、32.51BP和27.27BP,较上周分别变动2.03BP、1.86BP和0.16BP。发行期限方面,1年以下、1-3年、3-5年和5年以上票面投标下限分别为24.14P、36.29BP、34.24BP和36BP,较上周分别变动1.04BP、3.37BP、1.28BP和0.36BP。 4.1.3发行进度——本周交易所审批进度变快,协会审批进度变快 本周交易所审批进度变快,协会审批进度变快。本周交易所46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为928.31亿元,较上周增加247.02亿元;协会21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为238.71亿元,较上周增加79.711亿元。城投债方面,本周交易所40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647.31亿元,较上周增加145.02亿元;协会共有15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为189.71亿元,较上周增加138.061亿元。 4.2二级市场 4.2.1成交量——信用债成交热度较上周上升 本周信用债总成交量为10627.64亿元,环比上升11.82%。债券种类方面,产业债与城投债的成交总计分别4783.66亿元和5843.98亿元,环比上升14.85%和上升9.45%。分评级来看,本周低等级、中等级和高等级产业债的总成交量分别为131.35亿元、517.26亿元和4104.94亿元,低等级、中等级和高等级城投债总成交量分别为1312.94亿元、2036.34亿元和2475.93亿元。 4.2.2信用利差——本周城投债利差大部分较上周收紧 总体来看,城投债利差绝大部分较上周收紧,AAA级、AA+级和AA级较上周分别收窄1.86bps、3.33bps和4.54bps。 各行业不同评级信用利差大部分收窄。国企产业债行业大部分收窄,其中国防军工和采掘走阔最明显,分别走阔了1.55bps和1.35bps,通信和计算机收窄最为明显,分别收窄了17.04bps和3.43bps;民企产业债行业利差大部分收窄,基础化工和房地产走阔最明显,分别走阔了7.69bps和2.93bps,纺织服饰和轻工制造收窄最为明显,分别收窄了6.56bps和6.50bps。 分省份来看,不同省市城投债信用利差绝大部分收窄。青海省的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最为明显,收窄了16.48bps。分重点城市来看,牡丹江市的城投债信用利差走阔,走阔了5.00bps;西宁市和宜宾市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程度位居前二,分别收窄了12.45bps和12.24bps。 4.2.3成交异常——本周产业债高估值成交个券多于低估值成交,城投债高估值成交个券多于低估值成交 除去2个月以内到期、估值偏离小于100BP的债券,在信用债窄幅口径(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PPN)下,本周产业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66只,房地产和建筑装饰高估值成交个券最多,分别有79只和46只;产业债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77只,房地产和综合低估值成交个券最多,为154只和15只。 本周城投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057只,建筑装饰和综合高估值成交个券最多,分别有1008只和493只;城投债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26只,建筑装饰和房地产低估值成交个券最多,为65只和23只。 4.2.4 机构行为——整体现券成交情况有所分化 从各类机构来看,在以中票、短融和企业债为口径的信用债中,大型商业银行及政策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产品是本周净买入信用债成交金额变动最大的三类机构,净买入债券成交金额分别为-223.05亿元、-289.66亿元和508.44元,较上周同期变动了202.30亿元、-119.10亿元和-97.84亿元。 从主要机构成交债券期限来看,本周基金净买入1年及以下量最多,为321.85亿元,股份行净卖出最多、为-414.62亿元;1-3年信用债本周基金净买入量最多、为157.07亿元,证券公司净卖出最多、-169.50亿元。 05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超预期。市场出现超预期风险事件,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债券市场整体走势。 政策边际变化。市场政策不确定性较大,将影响市场整体情况,进而带来投资风险。 具体分析详见华福证券研究所2024年4月28日对外发布的《公募基金2024Q1持仓信用债观察——信用周观察 20240428》 分析师:李清荷,SAC编号:S0210522080001 联系人:徐 曦,SAC编号:S0210123070079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一般声明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该等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由其发布者负责,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之后可能会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或所做出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构成对所述金融产品、产品发行或管理人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仅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以供投资者参考,但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承诺或担保。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本报告版权归“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特别声明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投资评级声明 类别 评级 评级说明 公司评级 买入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在20%以上 持有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10%与20%之间 中性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10%与10%之间 回避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20%与-10%之间 卖出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在-20%以下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市场基准指数5%以上 跟随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介于市场基准指数-5%与5%之间 弱于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低于市场基准指数-5%以下 备注: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500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另有说明的除外)。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