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科创板股票纳入标的指数,助力芯片ETF持续上行——基金产品介绍与分析系列六十一

【光大金工|基金研究】科创板股票纳入标的指数,助力芯片ETF持续上行——基金产品介绍与分析系列六十一

作者:微信公众号【EBQuant】/ 发布时间:2020-12-0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光大金工|基金研究】科创板股票纳入标的指数,助力芯片ETF持续上行——基金产品介绍与分析系列六十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基金产品介绍与分析系列六十一 特别声明: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金融工程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发布时间:2020.12.02 胡锦瑶 | 金融工程高级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080001 021-52523685 | hujinyao@ebscn.com 江涛 | 金融工程助理分析师(联系人) 执业证书编号:S0930120070009 021-52523681 | jiangt@ebscn.com 要点 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512760.OF),于2019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其跟踪的中华交易服务芯片行业指数CNY(990001.CSI),旨在追踪中国A股市场芯片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与中国科技发展连接的桥梁。 在中美贸易争端的大背景下,强调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芯片行业作为推动5G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符合国家发展大方向,有望带动行业整体投资热情,中国的芯片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续投资机会也更加明朗,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科创板股票影响力提升,芯片行业景气度上行。 1)多指数开始纳入科创板股票。对于芯片指数而言,仅有部分芯片指数(如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纳入科创板股票,相比较没有纳入科创板股票的芯片指数而言,纳入科创板股票的指数对芯片行业的表征能力不同,投资回报率也可能不同,中华半导体芯片CNY或更具投资价值。 2)中华半导体芯片CNY走势分析:偏高估值不影响指数上行趋势。回顾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的历史走势,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目前来看,芯片行业估值偏贵,这也是今年两次较大回调的根本原因。但随着芯片行业的持续高景气度,靓丽业绩的持续兑现会逐渐消化芯片行业的较高估值。从需求端和供给端来看,行业未来发展仍值得关注。 3)芯片行业景气度上行。全球芯片行业呈现周期性,5G新需求催生创新周期;发展芯片产业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国产替代赋予成长性,自主可控加速成长属性。 中华半导体芯片CNY:收益能力强,紧跟科技芯片发展脚步。 1)行业分布:覆盖面较广、芯片行业占比较高。按照中信二级行业分类,从指数成分来看,截至2020年9月30日,成分股主要覆盖芯片行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共12个子行业。 2)成分股: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较高。指数成分股集中度较高,截至2020年9月30日,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达到57.03%,权重最高的10只成分股平均流通市值为471.36亿元,其中市值最高的韦尔股份总流通市值为887.58亿元。 3)市值分布:市值极差较小,主要集中在中、小市值。中华半导体芯片CNY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较高,市值极差较小。流通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有28只,在100到500亿元之间的有18只,500到1000亿元之间的有2只,没有流通市值大于1000亿元的股票,成分股主要集中在中、小市值股票上。 4)基本面指标:估值高于主流宽基指数。中华半导体芯片CNY与其他宽基指数相比,PE和PB相对较高。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的市盈率为91.72倍,市净率为7.38倍。 5)业绩表现:收益能力强,风险较大,全区间夏普比率表现优异。中华半导体芯片CNY与主流宽基指数的风险收益指标对比,牛市表现逐渐向好,熊市表现稍显不足,全区间夏普比率表现优异。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基金历史数据计算业绩表现及风险特征,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指数未来业绩受市场波动影响。投资行业主题基金需关注行业特有风险,具体可参照光大证券研究所对应行业团队的相关报告。 1、科创板股票影响力提升,芯片行业景气度上行 1.1、多指数开始纳入科创板股票 2020年11月27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决定于2020年12月14日调整沪深300、中证100、中证红利、上证50、上证180等指数样本,其中,沪深300、中证100、上证180、上证380将首次纳入科创板股票。同日,中华证券交易服务有限公司宣布将同样在中华半导体芯片CNY中纳入科创板股票: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被纳入到其他指数的科创板股票多为与芯片行业相关的公司,被纳入主要指数将使这些公司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而这些股票同样作为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的成分股,将对中华半导体芯片CNY未来的价值提升带来更大的动力。 我们对上一次沪深300新调入成分股在今年的陆港通总股数数据进行回顾(剔除非陆港通股票“京沪高铁”),可以发现,4月30日,成分股考察期截止点之后,市场开始对成分股调整名单进行预测,之后新调入成分股的陆港通总股数开始增加。6月1日,中证指数公司正式公布指数调整名单,新调入成分股的陆港通总股数增加过程继续。6月15日,沪深300指数正式调整成分股,在此之前,市场已经对成分股调整的过度反应进行了调整,陆股通总股数明显减少,但依然相比于4月30日之前有明显增加。这一例子表明,沪股通股票进入主流指数确实能够为这些股票带来更多的北上资金流入,提升其市场关注度。 科创板纳到主流的指数里后,指数代表性同时也将进一步发挥,全面反映市场的整体情况。本次调整之所以开始纳入科创板股票,是因为科创板股票成立年限开始满足纳入主流指数要求,同时股票个数正在逐渐增加。指数通过纳入科创板股票,将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估值水平,改善基本面指标,同时使自身的行业分布更加均衡。如图16所示,今年以来,科创板有着更加优异的收益表现,通过纳入科创板股票将有助于这些指数提升自己未来的收益。 同时,对于芯片指数而言,仅有部分芯片指数(如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纳入科创板股票,这相比较没有纳入科创板股票的芯片指数而言,纳入科创板股票的指数对芯片行业的表征能力不同,投资回报率也可能不同,中华半导体芯片CNY或更具投资价值。 1.2、中华半导体芯片CNY走势分析:偏高估值不影响指数上行趋势,关注行业未来的发展 中华半导体芯片CNY成立以来市盈率基本处于63倍以上,今年2月份一度超过150倍,估值水平明显过高。今年中华半导体芯片CNY共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回调。2月份,由于新冠疫情在国内蔓延,国内权益资产整体都受到了影响,中华半导体芯片CNY在经历这一次回调后估值重新回到了100倍左右。7月份,随着美大选临近,特朗普政府加强对中国芯片行业的制压,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中华半导体芯片CNY回升的估值再度下调。目前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的估值稳定在100倍以下。 回顾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的历史走势,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上升趋势的背后原因来源于芯片行业在2020年的大创新周期带来的行业高景气度与靓丽业绩。目前来看,芯片行业估值偏贵,这也是两次较大回调的根本原因。但随着芯片行业的持续高景气度,靓丽业绩的持续兑现会逐渐消化芯片行业的较高估值。从更长周期来看,在科技不断创新的大浪潮中,短期较高的估值不会影响芯片行业未来的持续上涨趋势,从需求端来看,5G通信网络的建设、5G手机换机潮、以及计算机行业未来都会给芯片带来大量的需求;从供给端来看,美国对我国科技的封锁必将推进芯片国产替代进程,行业未来发展依然值得关注。 1.3、芯片行业景气度上行 1.3.1、全球芯片行业呈现周期性,5G新需求催生创新周期 根据光大证券研究所电子团队2019年12月8日报告《多重创新周期叠加,恰逢2020——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专题报告》所述,全球芯片行业具有周期性,下游需求和宏观环境影响着周期的起伏跌宕。从大型机、家电到PC、笔记本再到功能机、智能手机,芯片行业随着新应用新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称之为“创新周期”。 全球4G智能手机趋近饱和,新需求驱动力尚未跟上,全球芯片行业自2018Q4进入下行周期。随着5G商用逐渐落地,从2019Q3开始,全球芯片行业重新进入上行周期。虽然今年一、二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芯片销售额有所减少,但今年三季度销售额开始回升,全球芯片行业依旧处于上行周期中。 1.3.2、发展芯片产业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早在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设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科技项目(简称02专项)研发国产化设备,并于2008年开始实施。随后国家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政府给予了税收、资金、金融等全方位扶持,支持芯片产业发展的地方基金已达5000多亿。 2020年8月4日,国务院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除了财税支持,这一政策的发布还从投融资、研究开发、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等共八个方面,为进一步优化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此举是继2000年和2011年之后,国务院再次对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发展“放大招”,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能。 除此之外,目前科创板也在加速助力科技产业发展,自科创板开放申请以来,芯片和集成电路企业一直是申报的主力,未来一大批芯片企业有望登陆科创板,为中国芯片企业融资提供便捷条件。在国产替代+景气复苏+政策红利+资本助力的四大逻辑下,二级市场对芯片的关注度也将随之提升。 1.3.3、国产替代赋予成长性,自主可控加速成长属性 自2018年3月以来,前有中兴事件、后有华为事件,中美贸易摩擦的背后是科技的较量。而芯片是信息科技产业的基石,也是中国被卡脖子的行业,自主可控引起了全社会极大的重视与反思。 过去,国内下游终端厂商发展飞速,但缺少了对上游芯片厂商的扶持;如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国内终端厂商开始将供应链向国内转移,将真正发挥出下游带动上游发展的作用,芯片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以圣邦股份为例,尽管全球芯片行业仍处于下行周期,但在国产替代驱动下,圣邦股份营收自2019Q2起大幅反转并呈现高速增长。 2、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芯片行业投资热情高涨,后续投资机会更加明朗 2.1、产品基本信息 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代码:512760.OF,场内简称“芯片ETF”),于2019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芯片ETF跟踪的中华交易服务芯片行业指数CNY(中华半导体芯片CNY,代码:990001.CSI)旨在追踪中国A股市场芯片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相关公司经营范围涵盖芯片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按照市值排序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为投资者提供与中国科技发展连接的桥梁。 以史为鉴,中国大陆正面临着半导体芯片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下,国内终端厂商开始将供应链向国内转移,将真正发挥出下游带动上游发展的作用,半导体芯片国产替代加速进行。随着运营商建网提速、终端厂商陆续发布5G手机,产业链各端加速成熟。在中美贸易争端的大背景下,强调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芯片行业作为推动5G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符合国家发展大方向,有望带动行业整体投资热情,中国的芯片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续投资机会也更加明朗,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规模和流动性:规模持续增长,流动性较好.2、基金管理人与基金经理 2019年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上市以来,基金规模从不足2亿元增长到超过150亿元,截至2020年11月30日,规模为159.27亿元。2020年以来,基金除规模快速扩张外,流动性也有较大增长,10月日均成交额为5.14亿元,11月日均成交额为8.79亿元。 2.3、跟踪情况:日均偏离度及年化跟踪误差低,紧密跟踪指数走势 从基金上市以来的数据看,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对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的跟踪情况较好。 自2019年6月12日上市以来,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的日均偏离度和跟踪误差均属于较低水平,紧密跟踪指数的走势。上市以来,基金的日均偏离度绝对值为0.0364%,其中2019年7月22日与2019年8月8日的正偏离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基金参与科创板打新,科创板上市首日基金获得高于指数的收益。若剔除以上两日的数据,上市以来的日均偏离度绝对值仅为0.0285%,年化跟踪误差为0.57%,处于市场较低水平。 2.4、基金管理人与基金经理 国泰基金成立于1998年3月,是国内首批规范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2010年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意大利忠利集团正式收购公司30%的股权,国泰基金变身为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双方就投资管理、产品研发、风险控制、基金营销等多方面展开交流与合作,加快了公司的国际化步伐。目前公司已拥有包括公募基金、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业务资格,是行业内极少数拥有“全牌照”业务资格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 截至2020年11月30日,国泰基金ETF规模820.73亿元,ETF排名位列同行业第2。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产品类别上,国泰基金均在被动指数基金细分领域位列前列。 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现任基金经理艾小军先生,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从业,拥有接近20年的量化基金投资经验,自2007年10月加入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金融工程分析师、高级产品经理和基金经理助理。艾小军先生在任管理基金数18只,在管基金总规模719.23亿元,指数产品管理经验丰富。其管理的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在2018年获得“一年期指数型金基金奖”、“一年期指数型金牛基金”,2019年获得“三年期开放式指数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等奖项。2019年5月,艾小军先生任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基金经理,截至2020年11月30日,任职以来年化回报为75.79%,同类基金排名第一。 3、中华半导体芯片CNY投资价值分析 3.1、指数基本信息 中华交易服务芯片行业指数CNY(代码:399986.SZ,简称: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由中华证券交易服务有限公司(中华交易服务)委托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中证指数)进行编制,指数编制方案由中华交易服务以及中证指数共同确定,于2019年3月18日正式发布,以2011年12月30日为基期。 中华半导体芯片CNY旨在追踪中国A股市场芯片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成分股涵盖半导体芯片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涵盖了中国科技产业中的芯片行业相关公司,并以成分股市值进行加权,能够全面反映中国芯片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紧跟中国科技发展的脚步。 3.2、行业分布:覆盖面较广、芯片行业占比较高 按照中信二级行业分类,从指数成分来看,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的成分股主要覆盖芯片行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共12个子行业。子行业中,半导体芯片行业的数量最多,为31只,占比达到64.58%,其余子行业的个数较为平均,且都不超过三个。 从成分股流通市值分布来看,半导体芯片行业流通市值最大,且平均流通市值为198.42亿元,高于除了电源设备外的其他子行业。从各个子行业的主要成份股代表来看,中华半导体芯片CNY覆盖了芯片行业的主体公司,至截止日前尚未覆盖科创板公司。 3.3、成分股: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较高 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较高,平均流通市值不足500亿:中华半导体芯片CNY成分股集中度较高,截至2020年9月30日,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占比达到57.03%,权重最高的10只成分股平均流通市值为471.36亿元,其中总市值最高的韦尔股份总流通市值为887.58亿元。 3.4、市值极差较小,主要集中在中、小市值 中华半导体芯片CNY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较高,市值极差较小,从市值分布来看,截止2020年9月30日(目前成分股权重更新的最近日期),流通市值最大的成分股为韦尔股份,为887.58亿元;流通市值最小的为亚翔集成9.78亿元;其中流通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有28只,在100到500亿元之间的有18只,500到1000亿元之间的有2只,没有流通市值大于1000亿元的股票,成分股主要集中在中、小市值股票上。与其他主要指数的成分股平均流通市值相比,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的成分股平均流通市值介于沪深300和中证500之间,且小于科创板指。 3.5、基本面指标:估值高于主流宽基指数 作为跟踪新兴高科技产业的指数,中华半导体芯片CNY与其他宽基指数相比,PE估值相对较高。20年7月之前市盈率波动于120倍上下,7月之后有明显下降,截至11月30日,其市盈率水平为91.72倍。 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的市净率与创业板指相近,远高于中证500和沪深300。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其市净率水平为7.38倍。 3.6、业绩表现:收益能力强,风险较大,全区间夏普比率表现优异 从中华半导体芯片CNY与主要宽基指数自2015年以来的历史净值我们可以看出,在2019年以前,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的净值表现更接近于创业板指,好于其他宽基指数,2019年之后,特别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成立以来,中华半导体芯片CNY的净值表现明显优于其他指数,未来依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从中华半导体芯片CNY与主流宽基指数的风险收益指标对比来看,年化收益和夏普比率更高,波动更大,但最大回撤好于沪深300和创业板指。截至2020年11月30日,从指数风险来看,中华半导体芯片CNY波动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指数,但年化收益率相比于其他指数超额显著,所以夏普比率优于其他指数。中华半导体芯片CNY虽然年化波动率高,但基于成分股的良好发展潜力,其最大回撤优于沪深300和创业板指。 不同市场阶段表现:牛市表现逐渐向好,熊市表现稍显不足,全区间夏普比率表现优异。 对近几年按照不同的市场阶段进行划分,我们可以发现,中华半导体芯片CNY呈现在牛市表现逐渐向好,熊市表现稍显不足的趋势。最近一次牛市中,收益显著优于A股其他宽基指数,虽然波动、回撤表现略弱,综合考量风险收益,夏普比率表现不错。 风险提示 本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历史公开数据,可能的风险主要来自于: 基金历史数据:基于基金历史数据计算业绩表现及风险特征,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 指数波动:指数未来业绩受市场波动影响; 行业风险:投资行业主题基金需关注行业特有风险,具体可参照光大证券研究所对应行业团队的相关报告。 光大证券机构签约客户如需阅读完整的报告内容,请注册小程序后查看。 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参考光大金工的完整报告《科创板股票纳入标的指数,助力芯片ETF持续上行——基金产品介绍与分析系列六十一》 联系人:江涛 邮箱:jiangt@ebscn.com 电话:021-52523681 特别声明: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