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泰科技】通信周报:关注6G通感/AI融合、华为Pura 70

【华泰科技】通信周报:关注6G通感/AI融合、华为Pura 70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泰证券科技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2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科技】通信周报:关注6G通感/AI融合、华为Pura 70》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观点 市场方面,上周通信(申万)指数下跌0.67%,同期上证综指上涨1.52%,深证成指上涨0.56%。上周,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召开,我们看到三大亮点:1)5G-A/6G标准分别预计于1H27和2030年冻结;2)通感融合是6G重点方向,有望在低空运行体系下发挥重要作用;3)6G通信将与AI持续深度融合发展,运营商有望发挥引领作用。另外,华为Pura 70系列于4月18日发布,首次支持双星卫星通信,有望定义行业标准并持续拉动终端卫星通信芯片需求。 周专题:关注6G通感融合/6G+AI,华为Pura 70卫星通信产业链机会 6G大会:关注6G标准冻结时间点、通感融合、6G+AI 上周,2024全球6G技术大会于4月16日至4月18日在南京举行。大会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全球6G领域思想领袖和技术先锋围绕6G愿景共识,一同探讨6G技术和业务的未来蓝图,旨在6G标准启动前推动凝练全球共识。我们看到,本次6G大会有三大亮点:1)6G标准化技术规范冻结时间将确定,5G-A/6G分别预计于1H27和2030年冻结;2)通感融合是6G重点突破方向,有望在低空运行体系下发挥重要作用;3)6G通信将与AI持续深度融合发展,运营商有望发挥引领作用。 亮点#1:3GPP预计5G-A/6G标准化技术规范将分别于1H27和2030年冻结。根据3GPP的规划,Release 21将成为第一套3GPP 6G技术规范,预计将于2030年冻结。3GPP三大部门(业务与系统SA、无线接入网RAN、核心网与终端CT)主席分别交换了意见,具体来看:1)SA方面:3GPP业务与系统(SA)全会主席Puneet Jain表示,3GPP中的6G研究项目(SI)将从Release 20开始,其中Release 20中的5G-Advanced部分预计将在2027年3月完成并冻结,而相关的ASN.1/OpenAPI标准也将在不晚于2027年6月的时间内冻结。这意味着届时(1H27)5G Advanced的技术规范和接口标准将达到稳定状态,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RAN方面:3GPP无线接入网(RAN)全会主席Wanshi Chen表示,Release 20 RAN1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一直到2027年第一季度。Release 20 RAN2/3/4则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一直持续到2027年第二季度;3)CT方面,3GPP核心网与终端(CT)全会主席Peter Schmitt表示,Release 18将是第一个5G Advanced标准规范,Release 20将收集有关6G和6G架构的初步想法,Release 21将成为首个6G标准规范。 亮点#2:通感融合是6G重点突破方向,有望在低空运行体系下发挥重要作用。本次大会的“无线通感融合”在分论坛16日拉开帷幕,各方专家针对无线通感融合提出未来发展方向:1)感知精度需提升,中国科学院尹浩院士在会上表示,无线通感融合应根据场景需求,持续提高感知的准确性、精度和效率;2)融合设计方向需要优化,针对这一点,中国移动提出网络化通感一体(SCN),采用“点簇网多维协同”系统设计方法,从点拓展到网、从网反馈于点形成闭环全局最优设计,实现通感能力-网络效率-网络质量的三角均衡;3)低空是重点应用场景,中国电信研究院6G研究中心总工佘小明表示,低空将是通感一体化网络的重要应用场景,在通感一体化网络实现路径上,可以选择多频率协调、毫米波部署,以及考虑低空和地面联合部署,实现传感精度和能力增强。 我们认为,通感融合能力的加持下,未来通信基础设施(5G/5G-A/6G/低轨)不仅能满足低空飞行器的基本通信要求,还能对现有的飞行器监视体系作出有效补充。与过去仅实现飞行器对地双向通信的系统不同,未来的通信系统将集成感知等一系列功能。根据中国电信《通感一体低空网络白皮书》(2024),通感算一体化中的通信能力旨在满足低空网联飞行器多样化的通信功能,包括基础的介入、数据/指令转发、信息上报、身份标识认证等;感知能力旨在利用无线信号实现对目标无人机或环境的主动感知功能,这与监管部门的需求相吻合。通过有效提取无人机等动态目标以及环境等静态目标对无线信号的影响,低空网络能够实现对低空飞行目标的测距、测角、测速、定位、追踪等功能,进而辅助实现无人机的入侵检测、碰撞规避及远程监控。 亮点#3:6G通信将与AI持续深度融合发展,运营商有望发挥引领作用 6G与AI融合的痛点亟待解决。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尤肖虎先生发表题为“AI与6G如何和谐共生”的主题演讲,提出6G与AI的结合仍面临多项技术挑战,具体来看:1)可持续性与泛在性的相互矛盾,可持续性意味着低成本和低功耗,而泛在性的智能则意味着需要在网络中有更多的AI,也即需要更多的算力,难以做到“可持续”;2)6G网络能耗与政府绿色要求的矛盾,6G网络的能力需要至少提高一个数量级,若要维持不变的能耗,则每比特的能耗都应该要降低至少一个数量级,这对未来6G研发来说挑战很大,再加上政府承诺碳排放量需要在2030年减少一半,因此6G网络能耗难以匹配政府的绿色化要求;3)AI在6G网络中的不确定性将给网络实时可靠性带来挑战,AI通常来说是无法解释、不可预测的,如果直接将AI部署于物联网络中,可能导致网络性能不稳定。 AI凭借着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学习能力赋能6G发展。本次大会“通信与AI融合”分论坛上,各方在人工智能架构、网络架构和新场景应用等方面给出可能的发展方向:1)人工智能架构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提出要提高模型和数据的传输效率并降低功耗,设计简洁高效的分布式人工智能架构;2)网络架构方面,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唐雄燕提出6G时代需实现AI-Native,让AI内生于网络的资源层、功能层、管控层和服务层;3)场景应用方面,荣耀联合GSMA等系统阐述了6G终端的9大潜在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全息多感官娱乐、沉浸式云办公、无人自适应交通、数字孪生城市等。 我们认为,6G与AI的融合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工作需要同时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领域上有深度开发经验和参与背景的电信运营商来进行牵头。展望未来,运营商有望借助其在产业互联网、数智化、5G商用积累的行业经验,实现以下目标:1)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凸显出6G相对5G的显著优势,尤其是针对C端(以过去为鉴,C端对于5G相对4G的优势感知不够明显);2)将AI功能融入通信服务,提升服务附加价值,促进业务ARPU增长。 华为Pura 70:从“一”到“二”,关注卫星通信产业链 华为Pura 70在行业内首发双星卫星通信等功能。4月18日,华为宣布推出“HUAWEI Pura 70系列先锋计划”,Pura 70系列手机除了搭载双星卫星通信(支持天通卫星电话和双向北斗卫星消息)以外,在北斗卫星消息功能方面实现了升级,首次支持发送卫星图片消息,还可以自由编辑卫星消息、生成轨迹地图等。我们认为,华为自2023年9月发布Mate 60系列以来,持续引领卫星通信技术在手机终端上的应用,本次Pura 70系列首次支持双星卫星通信,或在一定程度上定义行业标准,带动其他品牌旗舰手机标配“卫星通信”功能,从而进一步拉动终端卫星通信芯片需求。 根据TechInsights数据,TechInisghts预计2024年华为Pura 70系列的出货量将超过1000万部。从华为所有机型来看,2024年华为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超过5000万部,市场份额有望从2023年的12%提高至2024年的19%。 5G产业链 苏州移动建成全国首个云化通感一体5G-A低空专网 据C114通信网4月18日报道,苏州移动联合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以及华为公司在苏州高新区完成的4.9GHz频段5G低空专网建设,落地通安的智慧农业无人机植保项目,是全国首个实现云化通感一体的5G低空专网项目,也是江苏省首家通感一体无人机现代农业示范园。该项目低空5G-A专网,实现“感”“算”分离,算力上云,云化通感一体,可快速规模部署,降低业务开通成本。 中国电信完成“三全”5G RedCap商用验证 据C114通信网4月17日报道,中国电信联合中国联通在浙江、贵州、广东、河南、上海等五省(市)成功完成全球首个全频段、全制式、全场景5G轻量化(RedCap)商用验证,并正式启动百城规模商用进程。这标志着轻量化5G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5G轻量化技术简化了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的复杂度,能够降低网络建设和运维成本。据C114测算,RedCap可降低80%的5G eMBB模组成本(价格可下探至10美金),终端功耗较4G可降低20%,网络容量较4G可提升10倍以上。RedCap技术的商用将为工业、电力、家宽、车联网等行业应用场景带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通信解决方案,有望开启5G轻量化新篇章。 运营商集采 中国移动启动2024-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集采,共需8054台设备 据C114通信网4月18日报道,中国移动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采购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中国移动本次新型智算中心项目共将采购8054台设备,分为两个标包,标包1为7994台特定场景AI训练服务器;标包2为60台白盒以太网交换机。中标人数量方面,标包1的中标人数量可为5至7家,标包2为独家中标。 中国移动启动高端路由器和高端交换机产品新建集采 据C114通信网4月16日报道,中国移动启动2024年高端路由器和高端交换机产品新建部分公开集采。本次中国移动采购的产品为:高端路由器、BRAS设备、高端交换机,预估采购总规模为6366台,其中高端路由器2922台、BRAS设备100台、高端交换机3344台。项目总预算金额为131386.36万元。 云计算&IDC Meta发布Llama3,将开源80亿和700亿参数两个版本 据C114通信网4月19日报道,Meta宣布推出下一代大语言模型Llama 3,共有80亿和700亿参数两种版本。Meta声称,Llama 3的性能优于Claude Sonnet、Mistral Medium和GPT-3.5,主要特点如下:1)向所有人开放;2)更聪明、更安全(Llama 3树立了新的标准,显示出惊人的推理能力和更强的服从指令能力。Meta还大力强调安全、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3)即将拓展应用生态(Meta即将在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应用中整合Llama 3);4)多模态(Llama 3不只能处理文本,还能理解图片和视频)。此外,Meta表示还在训练更大的模型,拥有超过4000亿参数。 物联网&车联网&卫星互联网 全球首个NR NTN业务试点完成,中国电信全方位推进天地一体发展 据C114通信网4月17日报道,日前在浙江舟山,中国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浙江公司联合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北京捷蜂创智科技完成全球首个NR NTN业务应用试点,本次试点在岛屿数量及海岸线长度位居全国首位的浙江舟山海域开展,基于亚洲9号卫星,在10海里的商用轮渡航线上,首次实现了NR NTN面向轮渡乘客的语音及宽带互联网通信。NR NTN则是NTN技术的分支,旨在通过卫星等非地面终端实现广域覆盖和扩展移动信号的传输范围,采用5G NR框架来实现智能手机直连卫星提供更高速率数据服务和语音服务。作为手机直连宽带卫星技术标准,NR NTN是未来通信网络空天地融合演进的方向。 行情回顾 风险提示: 1.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贸易关系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贸易摩擦激化或将在短期内影响上游核心芯片供应。 2. 云厂商资本开支投入不及预期。数据中心需求同云厂商资本开支相关,若云厂商放缓资本开支投入,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将产生影响。 3. 5G发展进程不及预期。运营商及5G产业链公司与5G发展进程息息相关,若5G整体发展不及预期,则将对产业链需求造成影响。 点击查看报告原文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2024年4月21日发布的《关注6G通感/AI融合、华为Pura 70》,分析师:王兴 SAC No. S0570523070003;高名垚 SAC No. S0570523080006;,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