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了什么货币政策信号?——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40419)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了什么货币政策信号?——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40419)

作者: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债券】/ 发布时间:2024-04-2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了什么货币政策信号?——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40419)》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申万宏源债券】金倩婧 王胜 徐亚 王哲一 摘要 本期投资提示: 债市周观点:继续维持看好Q2-Q3债市的观点不变 上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对M2、资金空转、实际利率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答,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央行所指的“资金沉淀空转”并非银行间机构加杠杆套息现象,更多是资金用途方面的问题,因此央行打击资金空转并不能指向资金面收紧。央行对资金空转现象的关注由来已久,但债市多把资金空转现象简单归为银行间机构加杠杆套息,因此在央行提及资金空转后,债市多担忧银行间资金面收紧,或者在资金面阶段性收紧时,市场也多简单归因为央行在打击资金空转现象。但本次新闻发布会央行针对资金空转问题做了具体说明,即“部分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用低成本贷款融到的钱买理财、存定期,或转贷给别的企业,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来源,这就容易形成空转和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主要针对的是信贷资源用途方面,和银行间资金面、杠杆情况关系不大,因此央行对资金空转的关注并不能简单指向资金面收紧,央行或更多通过加强监测、完善考核等方式打击资金空转现象。 (2)M2和资金沉淀空转现象无必然联系,M2增速中长期看经济和社融增速,短期看货币政策调节,2024年Q2开始M2增速预计进入震荡上行区间。2024年3月M2存量余额已正式超过300万亿元大关,由于M2代表广义货币供给,市场易把M2和资金沉淀空转现象联系在一起。但2023年二季度以来M2增速整体处于下行通道,2024年3月M2增速已下行至8.3%低位,并且2017年到2021年间M2增速长期低于社融增速,我国整体不存在“货币超发”问题。此外资金沉淀空转现象指的是资金用途方面,和总量指标M2关系不大,中长期来看伴随经济和社融增速下行,M2增速中枢预计同步下行,这也是央行指出“当前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放缓”的核心原因。但短期来看,M2受央行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影响较大,基于当前信贷疲软+物价低位的现状,短期内央行推升M2增速、扩大货币供给的动力较强,加之基数因素贡献,2024年Q2开始M2增速预计进入震荡上行区间。 (3)央行对市场所关注的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持客观态度,但央行对物价的高度关注客观存在。由于通胀数据持续性偏弱,债市认为低通胀环境下实际利率要高于名义利率,因此央行有必要继续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实际利率下行。一方面,央行指出过去关注的实际利率更多为综合融资成本,目前讨论的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是经济理论上的概念;另一方面,央行指出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也呈现结构性特征,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推动企业控产能、去库存。从这个角度看,央行对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持客观态度,仅仅结构性、阶段性的低通胀较难驱动央行大幅下调政策利率(名义利率)。此外,物价本身也是供需的体现,如果利率过低,内卷式竞争和资金空转等现象会加剧,也会导致物价进一步降低,从而陷入负循环。但是当前央行对物价的高度关注客观存在,发布会中央行也再次强调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高度关注通胀指标特点与走势。我们继续提示增加货币供给或是央行推升物价水平回升的核心手段。 综上,虽然伴随货币政策长期处于宽松周期,利率也不断创新低,央行和债市开始关注宽松货币政策衍生出来的结构性问题。但地产进入转型期背景下信贷需求不足仍是核心与主线,虽然对结构性问题的关注会影响节奏,但较难改变方向,继续维持看好Q2-Q3债市的观点不变,Q2仍是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操作的关键窗口。 热点关注:债市震荡行情下,非法人类产品转为减持,配置力量入场——2024年3月债券托管数据点评 24年3月下旬伴随长久期利率债收益率的明显上行,债市情绪迅速转为谨慎,非法人类产品和券商均减持,银行和保险继续增持。中债登和上清所托管的存量债券持债份额方面,24年3月商业银行、保险、境外机构持债份额边际上行,非法人类产品和券商持债份额下行,债市谨慎情绪下,持债份额边际上呈现从非法人类产品向商业银行转移的格局。具体来看,3月下旬人民币汇率、特别国债等利空因素浮现,债市迎来阶段性调整,非法人类产品转为减持,非法人类产品持债份额环比下行至25.6%(24年2月为25.9%);商业银行持债份额小幅上行至56.8%(24年2月为56.4%),伴随利率债供给环比小幅转暖,加之非法人类产品转为减持,商业银行持债份额边际小幅上行。 周度(4.15-4.19)资产走势:国内债市走强,10Y美债收益率上行、报收4.62%。具体来看:(1)资金:上周资金面均衡偏松,1年期AAA同业存单震荡下行、报收2.04%,机构杠杆环比下降。(2)债市:信贷偏弱+特别国债供给压力后置+央行表态维持宽松,10Y国债收益率报收2.25%、再创阶段性新低。(3)大宗商品及原油:Comex黄金上涨1.97%,布伦特原油下跌3.06%。(4)汇率:美元指数报106.12,在岸人民币汇率报7.24。(5)权益市场:国内股市表现分化,海外股市普遍下跌。 数据来源:Wind、Choice 风险提示:资金面紧张、稳增长政策超预期等 正文 1. 债市周观点:继续维持看好Q2-Q3债市的观点不变 “牛陡”格局后,上周债市再度切换至“牛平”格局,10Y国债收益率周度下行3.0bp至2.25%,正式下破3月6日2.27%的阶段性低点,再创这一轮10Y国债收益率新低,10Y国债收益率与MLF(2.50%)倒挂幅度也正式来到-25bp的位置。短端方面,除了1年同业存单收益率继续流畅下行外,1年国债收益率继续在1.70%附近窄幅震荡,10Y-1Y、30Y-10Y国债利差均较上周小幅走平,但仍分别在50bp-60bp、15bp-20bp区间震荡,尚未走出震荡区间。虽然一季度实际GDP增长5.3%、大超市场预期,但各分项数据及3月数据整体表现一般,债市对一季度经济数据反应较为钝化,而债市利多因素则延续:(1)资金面延续宽松,R001、R007中枢分别在1.80%、1.90%左右,流动性充裕格局下债市易呈现对利多敏感、对利空钝化的状态;(2)地产销售和信贷数据持续不佳,加之央行货币政策表态宽松,债市继续强化“降息周期”定位;(3)特别国债供给时点后置,供给担忧也有所缓解。但美国经济和通胀数据韧性均持续超预期,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大幅推迟,10Y美债收益率上行至4.6%,美元指数同样明显走强至106,人民币汇率呈现小幅贬值压力,在岸人民币汇率报收7.24,中美分化再度加大,外部约束凸显。 上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对M2、资金空转、实际利率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答,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央行所指的“资金沉淀空转”并非银行间机构加杠杆套息现象,更多是资金用途方面的问题,因此央行打击资金空转并不能指向资金面收紧。央行对资金空转现象的关注由来已久,但债市多把资金空转现象简单归为银行间机构加杠杆套息,因此在央行提及资金空转后,债市多担忧银行间资金面收紧,或者在资金面阶段性收紧时,市场也多简单归因为央行在打击资金空转现象。但本次新闻发布会央行针对资金空转问题做了具体说明,即“部分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用低成本贷款融到的钱买理财、存定期,或转贷给别的企业,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来源,这就容易形成空转和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主要针对的是信贷资源用途方面,和银行间资金面、杠杆情况关系不大,因此央行对资金空转的关注并不能简单指向资金面收紧,央行或更多通过加强监测、完善考核等方式打击资金空转现象。 (2)M2和资金沉淀空转现象无必然联系,M2增速中长期看经济和社融增速,短期看货币政策调节,2024年Q2开始M2增速预计进入震荡上行区间。2024年3月M2存量余额已正式超过300万亿元大关,由于M2代表广义货币供给,市场易把M2和资金沉淀空转现象联系在一起。但2023年二季度以来M2增速整体处于下行通道,2024年3月M2增速已下行至8.3%低位,并且2017年到2021年间M2增速长期低于社融增速,我国整体不存在“货币超发”问题。此外资金沉淀空转现象指的是资金用途方面,和总量指标M2关系不大,中长期来看伴随经济和社融增速下行,M2增速中枢预计同步下行,这也是央行指出“当前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放缓”的核心原因。但短期来看,M2受央行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影响较大,基于当前信贷疲软+物价低位的现状,短期内央行推升M2增速、扩大货币供给的动力较强,加之基数因素贡献,2024年Q2开始M2增速预计进入震荡上行区间。 (3)央行对市场所关注的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持客观态度,但央行对物价的高度关注客观存在。由于通胀数据持续性偏弱,债市认为低通胀环境下实际利率要高于名义利率,因此央行有必要继续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实际利率下行。一方面,央行指出过去关注的实际利率更多为综合融资成本,目前讨论的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是经济理论上的概念;另一方面,央行指出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也呈现结构性特征,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推动企业控产能、去库存。从这个角度看,央行对扣除通胀后的实际利率持客观态度,仅仅结构性、阶段性的低通胀较难驱动央行大幅下调政策利率(名义利率)。此外,物价本身也是供需的体现,如果利率过低,内卷式竞争和资金空转等现象会加剧,也会导致物价进一步降低,从而陷入负循环。但是当前央行对物价的高度关注客观存在,发布会中央行也再次强调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高度关注通胀指标特点与走势。我们继续提示增加货币供给或是央行推升物价水平回升的核心手段。 综上,虽然伴随货币政策长期处于宽松周期,利率也不断创新低,央行和债市开始关注宽松货币政策衍生出来的结构性问题。但地产进入转型期背景下信贷需求不足仍是核心与主线,虽然对结构性问题的关注会影响节奏,但较难改变方向,继续维持看好Q2-Q3债市的观点不变,Q2仍是新一轮货币政策宽松操作的关键窗口。 2. 热点关注:债市震荡行情下,非法人类产品转为减持,配置力量入场——2024年3月债券托管数据点评 (一)24年3月债券净供给同比继续少增,利率债拖累较大,同业存单供给仍强 24年3月中债登和上清所两处合计托管量143.4万亿元、同比9.9%,债券托管量单月净增加0.8万亿元,同比(较23年3月)少增0.2万亿。分托管机构来看,24年2月中债登托管量为106.7万亿元,较24年2月环比增加0.2万亿元;上清所托管量36.7万亿元,较24年2月环比增加0.6万亿元。 一级市场:24年3月债券净供给同比继续少增,利率债拖累较大,信用债仍同比少增,同业存单供给维持偏强。23年政府债供给明显前置,23年底一万亿特别国债落地后,24年一季度政府债发行节奏相对较慢,24年3月利率债净供给5585亿元,较2月环比增加2560亿元,同比大幅少增4047亿元,24年3月利率债供给与23年同期相比仍明显偏弱,相对利好24年一季度的资金面表现;由于中债和上清所统计的信用债种类较繁杂,我们通过倒算的方法计算信用债净供给情况(即全部债券净供给减去利率债和同业存单净供给),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发酵下23年12月以来债市表现明显偏强,信用利差持续收窄,债券相比信贷性价比有所回升,产业债发行有一定会暖,但城投化债政策持续推进下城投债净融资继续萎缩,信用债(除同业存单,下同)净供给1870亿元,环比多增120亿元,但同比仍少增491亿元;跨季扰动下,24年3月隔夜和7天资金利率小幅走高,但流动性仍相对宽裕,同业存单净融资季节性大幅走弱,24年3月同业存单净供给420亿元,环比少增2739亿元,但同比仍大幅多增2274亿元,对债券总供给贡献较大。 二级市场:3月债市收益率整体延续下行格局,但节奏先下后上,3月下旬债市情绪明显谨慎。3月债市收益率下行节奏开始放缓,除了10Y国债收益率与MLF倒挂超过-20bp、进入警戒区域外,三方面利空因素扰动较大,主要集中在资金面和监管担忧上:一是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和方式暂未明确公布,债市较为担忧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集中公开发行带来的供给冲击;二是3月底人民币汇率开始向上突破7.20关键点位,由于2023年9-10月出现过“美元指数大幅反弹+国内风险偏好明显回落+人民币汇率持稳+资金面明显偏紧“情形,债市较为担忧对人民币汇率的逆周期调节会再度导致资金面收紧;三是3月上旬30Y国债收益率的大幅波动,引发对农商行交易行为的关注,监管预期有所抬头。3月公布的1-2月经济数据整体表现较强,但在房地产市场数据不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债市反映较为钝化,债市关注点依旧在货币政策宽松节奏和资金节奏上。 (二)债市震荡行情下,非法人类产品转为减持,配置力量入场 24年3月下旬伴随长久期利率债收益率的明显上行,债市情绪迅速转为谨慎,非法人类产品和券商均减持,银行和保险继续增持。中债登和上清所托管的存量债券持债份额方面,24年3月商业银行、保险、境外机构持债份额边际上行,非法人类产品和券商持债份额下行,债市谨慎情绪下,持债份额边际上呈现从非法人类产品向商业银行转移的格局。具体来看,3月下旬人民币汇率、特别国债等利空因素浮现,债市迎来阶段性调整,非法人类产品转为减持,非法人类产品持债份额环比下行至25.6%(24年2月为25.9%);商业银行持债份额小幅上行至56.8%(24年2月为56.4%),伴随利率债供给环比小幅转暖,加之非法人类产品转为减持,商业银行持债份额边际小幅上行。 具体来看主要机构的3月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债券托管变动情况: (1)利率债供给环比抬升+非法人类产品减持格局下,商业银行大幅增持。从环比的角度看,3月利率债净供给较2月环比增加,同业存单净供给较2月环比减少,信用债净供给大致持平,此外债券震荡调整格局下非法人类产品大幅减持同业存单和利率债,3月商业银行债券增持规模较2月大幅增加。具体来看,3月商业银行增持债券9876亿元(前值2288亿元),地方债、国债和同业存单分别增持3233、2700和2094亿元,中票增持规模同样不低、增持1219亿元。 (2)债市震荡调整格局下非法人类产品情绪快速转为谨慎,由增持转为减持,主要减持同业存单和国债。非法人类产品债券增减持行为跟债市行情高度相关,在债市顺风行情下,非法人类产品多增持,而在债市震荡或调整格局下,非法人类产品多减持为主,比如23年11月到24年2月债市顺风行情下,非法人类产品连续四个月大幅增持,24年3月债市震荡行情下,非法人类产品快速转为减持。24年3月非法人产品减持2051亿元(24年2月增持5894亿元)。分品种来看,非法人类产品主要减持同业存单和国债,分别减持1811、646亿元,但依旧大幅增持中票、增持1249亿元。 (3)券商情绪维持谨慎,3月震荡行情下债券减持规模扩大。券商作为交易型机构,2月开始券商便开始减持债券,3月震荡行情下券商维持谨慎,3月券商减持债券488亿元(2月减持257亿元),债券减持规模环比扩大。从结构上看,券商主要减持地方债(451亿元)和同业存单(266亿元),主要增持政金债(303亿元)和中票(280亿元)。 (4)保险机构配置特征凸显、增持规模明显上行,主要增持地方债和中票。1月保险机构债券配置力量较强,进入2月、配置力量明显减弱,3月债市陷入震荡行情后,保险机构逢调整配置特征凸显,3月债券增配规模较2月环比大幅增加。3月保险增持743亿元(2月增持94亿元)。从结构上看,主要增持地方债(256亿元)和中票(241亿元),减持政金债(160亿元)。 (5)3月美债收益率明显上行、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加深,境外机构增持国内债券规模继续压降。境外机构对国内债券的投资行为主要与中美利差、人民币汇率有关,24年2月-3月美债收益率整体上行、中枢明显抬升,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再度走阔,人民币贬值压力开始浮现,境外机构对国内债券增持规模明显下降。从结构上看,境外机构主要增持同业存单(1188亿元),减持国债(833亿元)。 3.周度回顾:国内债市走强,10Y美债收益率上行、报收4.62% 周度(4.15-4.19)国内债市走强,10Y美债收益率上行、报收4.62%。具体来看: 资金面:上周资金面均衡偏松,1年期AAA同业存单震荡下行、报收2.04%,机构杠杆环比下降。上周资金面均衡偏松,各期限资金利率整体持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全周净回笼720亿元,其中逆回购净回笼20亿元,MLF净回笼700亿元。资金价格方面,R001、R007周均值分别报收1.83%、1.92%,分别较上周上行1.42bp、下行1.04bp。上周机构加杠杆意愿下降,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周均值为6.93万亿元,周度环比下行2.88%,其中隔夜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周度均值6.15万亿元,周度环比下行3.45%。 债市:信贷偏弱+特别国债供给压力后置+央行表态维持宽松,10Y国债收益率报收2.25%、再创阶段性新低。上周市场预期超长期国债发行时点将滞后,加之央行表态维持宽松,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债市走强。10Y期国债收益率周度下行2.97bp,期限利差(10Y-1Y)小幅缩小、曲线走平。海外债市方面,消费维持韧性+原油价格维持高位,10Y美债收益率震荡上行、报收4.62%。美国3月零售超预期、且前值上修,消费支出维持韧性。此外中东紧张局势下,原油价格维持高位或助推“再通胀”,全年预期降息次数下降至1次甚至可能不降息,10Y美债收益率周度震荡上行12.00bp、报收4.62%。其他海外债市方面,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40bp至0.86%,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8.00bp至2.48%。 可转债:国内转债可转债表现分化,中证可转债指数、上证可转债指数分别下行0.19%、上行0.19%。 大宗商品及原油:大宗方面,黄金上涨1.97%报收2406.70美元/盎司,布伦特原油下跌3.06%报87.39美元/桶,国内定价大宗普遍上涨,南华黑色指数上涨2.56%,其中焦煤上涨5.47%、铁矿石上涨3.26%。 汇率:汇率方面,美元指数走强,上行0.09%报106.12,英镑、日元相对美元贬值,欧元相对美元升值,在岸人民币汇率报7.24,离岸人民币汇率报7.25。 股市:股市方面,国内股市表现分化,海外股市普遍下跌。上证指数上涨1.52%,深证成指数上涨0.56%,恒生指数下跌2.98%,纳斯达克指数下跌5.52%,日经225、英国富时100和德国DAX分别下跌6.21%、1.25%和1.08%,法国CAC40上涨0.14%。 往期精彩回顾 #专题报告 【专题】走进利率互换(IRS)——债券衍生品系列报告之二 【专题】大资管行业新格局,固收资产基石作用进一步上升——资管与财富系列报告之一 【专题】定量测算不同降息情形下10年美债利率的波动范围与路径——解构海外债市系列报告之一 【专题】债市走强与存单下行、曲线走陡的关系——掘金固收系列报告之八 【专题】存款利率下调是否在为央行降息做准备?——掘金固收系列报告之七 【专题】M2重回视野:论货币政策的量价关系——掘金固收系列报告之六 【专题】资产荒环境带来新的布局机会——金融债2024年投资机会 #点评 PSL:宽信用与宽货币孰占上风?——23年12月央行新增3500亿元PSL点评 除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外,重点关注科创债——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点评 消费强劲+存单上破MLF,债市怎么看?——2023年9月经济数据点评及债市观点 9月信贷偏弱后,关注资金利率向中性偏松水平回归——2023年9月金融数据和Q3央行新闻发布会点评 债市为何对降准反应平淡?——2023年8月经济数据、9月降准点评 企业信贷需求仍不足,资金面不具备持续紧张的基础——2023年8月金融数据分析及债市观点 #季度报告 业绩整体好转,增持可转债与企业债——2023年一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业绩整体下滑,增持可转债与金融债——2022年四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收益回落,杠杆降低,久期平稳——2022 年三季度货币基金季报点评 业绩差于Q2,增持国债,集中度下降——2022年三季度债券基金报告分析 #月报 关注1月“不对称”降息可能性,收益率或先下后上——国内债市观察月报(202401) 23年12月“市场化经营主体”相关表述大幅增加——信用与产品月报(202312) 12月债市会有哪些新变化?——国内债市观察月报(202312) 高票息资产供给持续收紧,城投拉久期行为明显——信用与产品月报(20231203) 月底资金有转松迹象,11月继续关注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国内债市观察月报(202311) 增发一万亿国债对城投影响几何?——信用与产品月报(202310) #周报 城农商行二永债行“下沉”行情走到哪一步了?——信用与产品周报(20240106) 1月初资金面复盘与降准时点分析——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40105) 城投提前兑付潮已来,高票息债务规模持续压降——信用与产品周报(20231223) 如果降息落地,曲线能否走陡?——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31222) 央企绿债在政策激励下或是产业债供给增量方向之一——信用与产品周报(20231216) 政策关注价格水平目标,M2下行幅度或不及预期——国内债市观察周报(20231215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