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刘翔团队|年度投资策略系列之五:面板行业 — 景气向上,Mini LED启动商业化之路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开源刘翔团队|年度投资策略系列之五:面板行业 — 景气向上,Mini LED启动商业化之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摘要 面板景气向上,Mini LED启动商业化之路,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基于赛事备货、三星产能退出和国内新产能爬坡进度因素,我们预计,2021Q1-2021Q3全球大尺寸LCD面板供需将维持紧平衡,面板价格有望保持继续上涨趋势,重点推荐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 LED开启商业化之路,TCL、小米、康佳等厂商相继发布Mini LED背光产品,三星、LG、长虹等预计2021年推出此类产品。Mini LED商业化的启动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全新活力,产业链相关公司将因此受益,包括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国星光电、瑞丰光电、木林森等。 供需错配,面板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供给端,三星、LGD战略收缩,新产线投产进入尾声,LCD的供给大幅好转。Samsung Display预计将于2021年3月关闭旗下LCD产线,LGD计划于2021年底前关停韩国本土的LCD TV面板生产线,退出产能预计占全球13.2%。国内新产线投放进入尾声,后续只有2021年华星光电和惠科的两条新产线和2022年莱宝高科的新产线,新增产能有限。需求端,经济复苏预期叠加赛事大年刺激2021年TV消费,Omdi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前15大电视品牌液晶电视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9%。供需错配,我们预计,2021Q1-2021Q3全球大尺寸LCD面板供需将维持紧平衡,面板价格有望保持继续上涨趋势。2022年,面板行业供需预计将保持平衡。 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 LED商业化启动。随着Mini LED技术的逐步成熟、成本的下降,终端厂商纷纷导入Mini LED背光产品。2020年10月22日,TCL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IGZO玻璃基板的主动式Mini-LED 142寸显示屏,小米、康佳等厂商也已发布Mini LED背光产品,三星、LG、长虹等预计2021年推出此类产品,集邦咨询预计2021年Mini LED背光电视将会达到440万台,占整体电视市场比重约2%。平板方面,苹果预计2021Q1推出12.9寸的Mini LED背光iPad Pro。LEDinside预计,到2023年,Mini LED背光产品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 Mini LED商业化的开启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全新活力。Mini LED量产在即,设备厂商先行。华腾半导体已推出了全自动测试分选机(HT7600)和全自动编带机(HT6000);K&S推出Mini LED巨量转移设备PIXALUX等等。芯片厂商加速布局Mini LED,三安光电Mini LED芯片已批量供货三星;华灿光电部分Mini LED背光芯片已经批量供应群创光电等。封装方面,国内国星光电、木林森、瑞丰光电、聚飞光电、兆驰股份、鸿利智汇等厂商都在积极扩产Mini LED产能。 风险提示:韩国三星、LGD产能退出延期;国内面板新产线爬坡进度提前;面板需求低于预期。Mini LED商业化进度低于预期。 目录 1、 面板:供需错配下的行业景气向上周期 1.1、 供给:韩厂转型,国内新投产线进入尾声,产能增量有限 1.2、 需求:经济复苏预期叠加赛事大年刺激2021年TV消费 1.3、 结论:面板价格上行周期有望持续到2021Q3 2、 LED:Mini LED启动商业化之路,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2.1、 Mini LED背光是LCD升级的重要方案 2.2、 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 LED商业化启动 2.3、 Mini LED量产在即,设备厂商先行 2.4、 芯片厂商加速布局Mini LED 2.5、 封装厂商积极卡位Mini LED市场 3、 投资建议 4、 风险提示 正文 1 1 面板:供需错配下的行业景气向上周期 1.1、 供给:韩厂转型,国内新投产线进入尾声,产能增量有限 三星、LGD退出大幅缩减LCD产能。国内面板厂商持续的激进投资下,2018-2019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面板价格持续下行,三星、LGD的LCD业务扩损加大。迫于盈利和竞争压力,三星和LG Display于2019年开始调整战略,积极向OLED转型。ETnews 2020年10月8日报道,LGD已经向合作伙伴和相关企业发出通告,LGD将于2021年底前关停韩国本土的LCD TV面板生产线。2020年11月22日,ETnews消息显示Samsung Display预计将于2021年3月关闭旗下LCD产线,聚焦到QD-OLED领域。三星和LGD的战略转型和退出,将大幅缩减全球LCD产能供给。 国内新产线投放进入尾声,新增产能有限。根据主要面板厂的规划,2020年是开始,国内新产线投放进入尾声。在2020年的京东方、惠科和鸿海夏普的产线投产后,后续只有2021年华星光电和惠科的两条新产线和2022年莱宝高科的新产线。基于以下两点我们判断2022年后新的产线预计也将非常有限。首先,一条新的面板产线从规划、开建到投产一般需要2年左右时间,在当前无新规划产线的情况下,可以预见2022年将不会有其他新产线投产。其次,最新的LCD产线已经从8.5代线上升为10.5代线,一条10.5代线的投资额将近500亿元,大大提高了新产线投资壁垒。 我们判断,随着韩厂的退出、国内新产线投放进入尾声,2019Q4年开始全球LCD供给状况将较2018-2019年出现大幅改善,我们预计2020-2022三年产能同比增速为-2.3%、3.3%和1.9%。 格局重塑,国内厂商进入主导地位。伴随着三星和LGD的逐步关厂,韩系厂商在LCD市场沦为了边缘角色。中国内地厂商经过这几年的大规模扩厂和整合,份额迅速提升,我们预计国内龙头厂商京东方和TCL华星当前的产能占比已经超过四成,接近50%,开始成为LCD面板领域的全球主导者。 1.2、需求:经济复苏预期叠加赛事大年刺激2021 年TV消费 经济复苏预期叠加赛事大年刺激2021年TV消费。2020年11月9日,辉瑞和BioNTech宣布两家联合研发的新冠候选疫苗在 III 期临床试验中取得重大进展,并计划在11月的第三周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紧急使用授权。新冠疫苗的问世加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在2021年强劲复苏的预期,加上奥运会和欧洲杯等大型赛事的举办,全球TV消费有望在2021年得到释放。Omdi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前15大电视品牌液晶电视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9%。全球前十大电视机制造商要求上游面板厂在原计划2021年2亿片液晶电视面板供应量能够基础上再增加10-15%。 2021年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有望增长达两英寸。首先,越来越多的中国和北美消费者倾向于大尺寸化,开始购买50英寸及以上的电视作为客厅电视。其次,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家庭来说,出于对预算的考虑,都会优先选择32英寸作为家中的第一台电视。然而,越来越多的电视OEM、ODM开始和面板厂商合作,以低价推广43英寸电视。Omdia预测,在2021年,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将从2020年的47英寸增加到2021年的49英寸,这意味着一年内将有两英寸的大幅增长。 1.3、结论:面板价格上行周期有望持续到2021Q3 基于赛事备货、三星产能退出和国内新产能爬坡进度因素,我们预计,2021Q1-2021Q3全球大尺寸LCD面板供需将维持紧平衡,面板价格有望保持继续上涨趋势。2021Q4随着备货的结束,新产能释放,整体供需有望维持平衡略宽松,价格有望在高位维持震荡。2022年全球新增产能预计有限,全年产能仅增加1.9%,需求则因为大尺寸化稳定增长,面板行业供需预计将保持平衡。 2 LED:Mini LED启动商业化之路,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2.1、Mini LED背光是LCD升级的重要方案 Mini LED又称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是指采用数十微米级的LED晶体构成的显示屏,介于Micro LED和小间距显示之间。Micro LED是新一代显示技术,即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指在一个芯片上集成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阵列,一般将由晶粒尺寸100微米以下尺寸晶粒构成的显示屏称为Micro LED显示屏,100微米以上称之为Mini LED,点间距一般在P0.4-P1.2。小间距LED显示屏是指LED点间距在P2.5(2.5毫米)及以下的LED显示屏。 Mini LED是LCD面临OLED压力和终极显示Micro LED又存在技术瓶颈下的产物。采用Mini LED背光的LCD,可以大幅提升现有的液晶画面效果,同时成本相对比较容易控制,也有望成为市场的主流。 OLED在对比度、黑场表现、色域、响应速度、可视角度方面相较于目前LCD液晶显示均有革命性提升,但成本偏高,且因为是有机材料,还面临寿命短的问题。 Micro LED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应时间快、体积小、轻薄,还能轻易实现节能的效果,但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还未取得突破,还无法大规模商业化。 Mini LED目前主要用于LCD背光源,从性能上看,Mini LED背光显示能够以全矩阵式的方式进行分区调光,如低分辨率的黑白画面,强化显示画面的高对比度以及高分辨率,达到HDR效果,同时Mini LED的芯片尺寸又持续缩小,能增加控光区域,让画面更加细致,显示效果和厚度接近OLED,且具有省电功能。此外,由于具有异型切割特性,搭配软性基板亦可达成高曲面背光的形式,可以用于生产曲面屏。从量产上看,相比Micro LED,Mini LED技术难度更低,更容易实现量产。 2.2、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 LED商业化启动 Mini LED成本开始具备市场竞争力。随着LED打件速率的提升、Mini LED芯片价格下滑,使得采用Mini LED背光的显示器成本明显下降。集邦咨询预计,65寸4K电视若采用Mini LED背光,整个显示器模组的生产成本预估较2018年下降约5~10%。与传统LCD和OLED相比,MiniLED价格也开始具备市场竞争力。集邦咨询估计,以65寸UHD 4K电视为例,高端的侧入式背光显示器模组生产成本约在350美元;而采用被动式驱动的Mini LED背光(LED使用颗数16,000颗)的显示器模组则约在650~690美元之间;海信叠屏电视(Dual Cell)显示器模组成本约630美元左右;WOLED显示器模组成本预计在800美元以上。 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LED开启商业化之路。随着Mini LED技术的逐步成熟、成本的下降,终端厂商纷纷导入Mini LED背光产品。2020年10月22日,TCL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IGZO玻璃基板的主动式Mini-LED 142寸显示屏,小米、康佳等厂商也已发布Mini LED背光产品,三星、LG、长虹等预计2021年推出此类产品,集邦咨询预计2021年Mini LED背光电视将会达到440万台,占整体电视市场比重约2%。平板方面,苹果预计2021Q1推出12.9寸的MiniLED背光iPad Pro。LEDinside预计,到2023年,Mini LED背光产品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 Mini LED商业化的启动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全新活力。由于Mini LED市场潜力巨大,LED上中下游企业纷纷布局,设备、芯片、封装、背光模组、面板、终端品牌厂商都对该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精力,以求取得先机,占领行业制高点,这也推动了Mini LED产业驶入快速成长的车道。 2.3、Mini LED量产在即,设备厂商先行 设备是Mini LED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也是难点所在。在Mini LED制程中,设备是关键,点测分选、巨量转移、返修机及沉积等关键环节的设备运转速度、精度及良率直接影响着Mini LED的成本,是其大规模商用化基础。设备也是难点所在,分选机方面,目前主要采取对单颗芯片进行取放或COB打件方式,速度和精度有所不足;巨量转移设备生产过程涉及高速高精度驱动与控制、机械运动与其他很多物理化学特性的应用、光学识别与计算等,量产难度极高。测试设备的精度也是难点,以亮度指标为例,传统3颗LED芯片的测试要求偏差在3%以内,而对于Mini LED来说,3N颗芯片的测试偏差仍然需要控制在3%以内,这是很大的挑战。 设备厂商积极布局Mini LED。针对Mini LED市场的商业化,设备厂商纷纷布局。华腾半导体已推出了针对MiniLED的全自动测试分选机(HT7600)和全自动编带机(HT6000);梭特科技推出针对倒装芯片的固晶机、NST-620系列分选机以及高精度的ST-661系列排片机;K&S与合作伙伴Rohinni公司共同推出Mini LED巨量转移设备PIXALUX,其速度是市场上其他产品的10倍;ASM太平洋也推出了全自动巨量焊接产线Ocean Line等等。 2.4、芯片厂商加速布局Mini LED Mini LED背光应用大幅提升LED芯片需求。传统LCD采用侧入式背光源,单机背光源对LED灯珠需求约为30-50颗。而采用Mini LED作为背光源,单机对LED芯片需求预计将提升至10000颗以上。小米最新发布的大师电视82英寸至尊纪念版为8K(7680×4320)分辨率,具备960分区背光,共15360颗Mini LED。康佳最新发布了75英寸8K Mini LED背光电视,该产品则采用了20000多颗Mini LED,5184个背光分区。Mini LED背光应用的持续渗透将大幅提升LED芯片的需求。 芯片厂商加速布局MiniLED。三安光电Mini LED芯片已批量供货三星,公司现有产能及泉州三安半导体都有Mini LED的产能,湖北三安投资建设的Mini/Micro显示产业化项目正处于建设阶段。华灿光电部分Mini LED背光芯片已经批量供应战略合作伙伴群创光电,8月群创全球首发了55寸可卷曲AM Mini LED显示器,华灿光电是唯一的Mini RGB LED背光芯片供应商。2020H1聚灿光电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0亿元,发力Mini/Micro LED。 2.5、封装厂商积极卡位Mini LED 市场 Mini LED封装主要包括COB(Chip on Board)技术和IMD(Integrated Mounted Devices)集合封装技术两种方案。直接将LED裸芯片封装到模组基板上,然后进行整体模封,相对于传统的SMD封装,这种COB封装的全彩LED模组具有制造工艺流程少、封装成本较低、封装集成度高、显示屏的可靠性好和显示效果均匀细腻等特点,缺点是目前技术还没完全成熟,成本较高。IMD技术(N合1)是将四组或六组RGB灯珠集成封装在一个小单元中,横向和纵向分别用2颗灯珠组成的小单元,其中每颗灯珠由RGB三色芯片封装而成,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思维,集合了SMD和COB的优点,是COB封装成熟前的过渡方案。 封装厂商积极卡位Mini LED。国内国星光电、木林森、瑞丰光电、聚飞光电、兆驰股份、鸿利智汇等厂商积极扩产Mini LED产能,卡位Mini LED市场。国星光电已经实现Mini LED产品批量出货,而且Mini背光产品拥有两条技术路线可供客户选择,且进入了国内知名TV品牌厂商的供应链。木林森通过子公司木林森实业与新创企业深圳远芯合作,加码Mini背光和Mini直显领域。瑞丰光电Mini LED产品已实现中批量生产。 3 投资建议 基于赛事备货、三星产能退出和国内新产能爬坡进度因素,我们预计,2021Q1-2021Q3全球大尺寸LCD面板供需将维持紧平衡,面板价格有望保持继续上涨趋势,重点推荐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 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LED开启商业化之路,TCL、小米、康佳等厂商相继发布Mini LED背光产品,三星、LG、长虹等预计2021年推出此类产品。Mini LED商业化的启动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全新活力,产业链相关公司将因此受益,包括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国星光电、瑞丰光电、木林森等。 4 风险提示 1)韩国三星、LGD产能退出延期; 2)国内面板新产线爬坡进度提前; 3)面板需求低于预期; 4)Mini LED商业化进度低于预期。 研究报告信息: 刘翔(分析师) 傅盛盛(联系人) liuxiang2@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0070002 fushengshe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0070007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12月6日 法律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报告摘要 面板景气向上,Mini LED启动商业化之路,关注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基于赛事备货、三星产能退出和国内新产能爬坡进度因素,我们预计,2021Q1-2021Q3全球大尺寸LCD面板供需将维持紧平衡,面板价格有望保持继续上涨趋势,重点推荐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 LED开启商业化之路,TCL、小米、康佳等厂商相继发布Mini LED背光产品,三星、LG、长虹等预计2021年推出此类产品。Mini LED商业化的启动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全新活力,产业链相关公司将因此受益,包括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国星光电、瑞丰光电、木林森等。 供需错配,面板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供给端,三星、LGD战略收缩,新产线投产进入尾声,LCD的供给大幅好转。Samsung Display预计将于2021年3月关闭旗下LCD产线,LGD计划于2021年底前关停韩国本土的LCD TV面板生产线,退出产能预计占全球13.2%。国内新产线投放进入尾声,后续只有2021年华星光电和惠科的两条新产线和2022年莱宝高科的新产线,新增产能有限。需求端,经济复苏预期叠加赛事大年刺激2021年TV消费,Omdi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前15大电视品牌液晶电视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9%。供需错配,我们预计,2021Q1-2021Q3全球大尺寸LCD面板供需将维持紧平衡,面板价格有望保持继续上涨趋势。2022年,面板行业供需预计将保持平衡。 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 LED商业化启动。随着Mini LED技术的逐步成熟、成本的下降,终端厂商纷纷导入Mini LED背光产品。2020年10月22日,TCL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IGZO玻璃基板的主动式Mini-LED 142寸显示屏,小米、康佳等厂商也已发布Mini LED背光产品,三星、LG、长虹等预计2021年推出此类产品,集邦咨询预计2021年Mini LED背光电视将会达到440万台,占整体电视市场比重约2%。平板方面,苹果预计2021Q1推出12.9寸的Mini LED背光iPad Pro。LEDinside预计,到2023年,Mini LED背光产品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 Mini LED商业化的开启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全新活力。Mini LED量产在即,设备厂商先行。华腾半导体已推出了全自动测试分选机(HT7600)和全自动编带机(HT6000);K&S推出Mini LED巨量转移设备PIXALUX等等。芯片厂商加速布局Mini LED,三安光电Mini LED芯片已批量供货三星;华灿光电部分Mini LED背光芯片已经批量供应群创光电等。封装方面,国内国星光电、木林森、瑞丰光电、聚飞光电、兆驰股份、鸿利智汇等厂商都在积极扩产Mini LED产能。 风险提示:韩国三星、LGD产能退出延期;国内面板新产线爬坡进度提前;面板需求低于预期。Mini LED商业化进度低于预期。 目录 1、 面板:供需错配下的行业景气向上周期 1.1、 供给:韩厂转型,国内新投产线进入尾声,产能增量有限 1.2、 需求:经济复苏预期叠加赛事大年刺激2021年TV消费 1.3、 结论:面板价格上行周期有望持续到2021Q3 2、 LED:Mini LED启动商业化之路,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2.1、 Mini LED背光是LCD升级的重要方案 2.2、 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 LED商业化启动 2.3、 Mini LED量产在即,设备厂商先行 2.4、 芯片厂商加速布局Mini LED 2.5、 封装厂商积极卡位Mini LED市场 3、 投资建议 4、 风险提示 正文 1 1 面板:供需错配下的行业景气向上周期 1.1、 供给:韩厂转型,国内新投产线进入尾声,产能增量有限 三星、LGD退出大幅缩减LCD产能。国内面板厂商持续的激进投资下,2018-2019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面板价格持续下行,三星、LGD的LCD业务扩损加大。迫于盈利和竞争压力,三星和LG Display于2019年开始调整战略,积极向OLED转型。ETnews 2020年10月8日报道,LGD已经向合作伙伴和相关企业发出通告,LGD将于2021年底前关停韩国本土的LCD TV面板生产线。2020年11月22日,ETnews消息显示Samsung Display预计将于2021年3月关闭旗下LCD产线,聚焦到QD-OLED领域。三星和LGD的战略转型和退出,将大幅缩减全球LCD产能供给。 国内新产线投放进入尾声,新增产能有限。根据主要面板厂的规划,2020年是开始,国内新产线投放进入尾声。在2020年的京东方、惠科和鸿海夏普的产线投产后,后续只有2021年华星光电和惠科的两条新产线和2022年莱宝高科的新产线。基于以下两点我们判断2022年后新的产线预计也将非常有限。首先,一条新的面板产线从规划、开建到投产一般需要2年左右时间,在当前无新规划产线的情况下,可以预见2022年将不会有其他新产线投产。其次,最新的LCD产线已经从8.5代线上升为10.5代线,一条10.5代线的投资额将近500亿元,大大提高了新产线投资壁垒。 我们判断,随着韩厂的退出、国内新产线投放进入尾声,2019Q4年开始全球LCD供给状况将较2018-2019年出现大幅改善,我们预计2020-2022三年产能同比增速为-2.3%、3.3%和1.9%。 格局重塑,国内厂商进入主导地位。伴随着三星和LGD的逐步关厂,韩系厂商在LCD市场沦为了边缘角色。中国内地厂商经过这几年的大规模扩厂和整合,份额迅速提升,我们预计国内龙头厂商京东方和TCL华星当前的产能占比已经超过四成,接近50%,开始成为LCD面板领域的全球主导者。 1.2、需求:经济复苏预期叠加赛事大年刺激2021 年TV消费 经济复苏预期叠加赛事大年刺激2021年TV消费。2020年11月9日,辉瑞和BioNTech宣布两家联合研发的新冠候选疫苗在 III 期临床试验中取得重大进展,并计划在11月的第三周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紧急使用授权。新冠疫苗的问世加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在2021年强劲复苏的预期,加上奥运会和欧洲杯等大型赛事的举办,全球TV消费有望在2021年得到释放。Omdi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前15大电视品牌液晶电视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9%。全球前十大电视机制造商要求上游面板厂在原计划2021年2亿片液晶电视面板供应量能够基础上再增加10-15%。 2021年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有望增长达两英寸。首先,越来越多的中国和北美消费者倾向于大尺寸化,开始购买50英寸及以上的电视作为客厅电视。其次,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家庭来说,出于对预算的考虑,都会优先选择32英寸作为家中的第一台电视。然而,越来越多的电视OEM、ODM开始和面板厂商合作,以低价推广43英寸电视。Omdia预测,在2021年,液晶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将从2020年的47英寸增加到2021年的49英寸,这意味着一年内将有两英寸的大幅增长。 1.3、结论:面板价格上行周期有望持续到2021Q3 基于赛事备货、三星产能退出和国内新产能爬坡进度因素,我们预计,2021Q1-2021Q3全球大尺寸LCD面板供需将维持紧平衡,面板价格有望保持继续上涨趋势。2021Q4随着备货的结束,新产能释放,整体供需有望维持平衡略宽松,价格有望在高位维持震荡。2022年全球新增产能预计有限,全年产能仅增加1.9%,需求则因为大尺寸化稳定增长,面板行业供需预计将保持平衡。 2 LED:Mini LED启动商业化之路,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2.1、Mini LED背光是LCD升级的重要方案 Mini LED又称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是指采用数十微米级的LED晶体构成的显示屏,介于Micro LED和小间距显示之间。Micro LED是新一代显示技术,即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指在一个芯片上集成高密度微小尺寸的LED阵列,一般将由晶粒尺寸100微米以下尺寸晶粒构成的显示屏称为Micro LED显示屏,100微米以上称之为Mini LED,点间距一般在P0.4-P1.2。小间距LED显示屏是指LED点间距在P2.5(2.5毫米)及以下的LED显示屏。 Mini LED是LCD面临OLED压力和终极显示Micro LED又存在技术瓶颈下的产物。采用Mini LED背光的LCD,可以大幅提升现有的液晶画面效果,同时成本相对比较容易控制,也有望成为市场的主流。 OLED在对比度、黑场表现、色域、响应速度、可视角度方面相较于目前LCD液晶显示均有革命性提升,但成本偏高,且因为是有机材料,还面临寿命短的问题。 Micro LED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应时间快、体积小、轻薄,还能轻易实现节能的效果,但在一些关键技术和设备上还未取得突破,还无法大规模商业化。 Mini LED目前主要用于LCD背光源,从性能上看,Mini LED背光显示能够以全矩阵式的方式进行分区调光,如低分辨率的黑白画面,强化显示画面的高对比度以及高分辨率,达到HDR效果,同时Mini LED的芯片尺寸又持续缩小,能增加控光区域,让画面更加细致,显示效果和厚度接近OLED,且具有省电功能。此外,由于具有异型切割特性,搭配软性基板亦可达成高曲面背光的形式,可以用于生产曲面屏。从量产上看,相比Micro LED,Mini LED技术难度更低,更容易实现量产。 2.2、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 LED商业化启动 Mini LED成本开始具备市场竞争力。随着LED打件速率的提升、Mini LED芯片价格下滑,使得采用Mini LED背光的显示器成本明显下降。集邦咨询预计,65寸4K电视若采用Mini LED背光,整个显示器模组的生产成本预估较2018年下降约5~10%。与传统LCD和OLED相比,MiniLED价格也开始具备市场竞争力。集邦咨询估计,以65寸UHD 4K电视为例,高端的侧入式背光显示器模组生产成本约在350美元;而采用被动式驱动的Mini LED背光(LED使用颗数16,000颗)的显示器模组则约在650~690美元之间;海信叠屏电视(Dual Cell)显示器模组成本约630美元左右;WOLED显示器模组成本预计在800美元以上。 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LED开启商业化之路。随着Mini LED技术的逐步成熟、成本的下降,终端厂商纷纷导入Mini LED背光产品。2020年10月22日,TCL发布了全球首款基于IGZO玻璃基板的主动式Mini-LED 142寸显示屏,小米、康佳等厂商也已发布Mini LED背光产品,三星、LG、长虹等预计2021年推出此类产品,集邦咨询预计2021年Mini LED背光电视将会达到440万台,占整体电视市场比重约2%。平板方面,苹果预计2021Q1推出12.9寸的MiniLED背光iPad Pro。LEDinside预计,到2023年,Mini LED背光产品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 Mini LED商业化的启动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全新活力。由于Mini LED市场潜力巨大,LED上中下游企业纷纷布局,设备、芯片、封装、背光模组、面板、终端品牌厂商都对该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精力,以求取得先机,占领行业制高点,这也推动了Mini LED产业驶入快速成长的车道。 2.3、Mini LED量产在即,设备厂商先行 设备是Mini LED大规模商业化的关键也是难点所在。在Mini LED制程中,设备是关键,点测分选、巨量转移、返修机及沉积等关键环节的设备运转速度、精度及良率直接影响着Mini LED的成本,是其大规模商用化基础。设备也是难点所在,分选机方面,目前主要采取对单颗芯片进行取放或COB打件方式,速度和精度有所不足;巨量转移设备生产过程涉及高速高精度驱动与控制、机械运动与其他很多物理化学特性的应用、光学识别与计算等,量产难度极高。测试设备的精度也是难点,以亮度指标为例,传统3颗LED芯片的测试要求偏差在3%以内,而对于Mini LED来说,3N颗芯片的测试偏差仍然需要控制在3%以内,这是很大的挑战。 设备厂商积极布局Mini LED。针对Mini LED市场的商业化,设备厂商纷纷布局。华腾半导体已推出了针对MiniLED的全自动测试分选机(HT7600)和全自动编带机(HT6000);梭特科技推出针对倒装芯片的固晶机、NST-620系列分选机以及高精度的ST-661系列排片机;K&S与合作伙伴Rohinni公司共同推出Mini LED巨量转移设备PIXALUX,其速度是市场上其他产品的10倍;ASM太平洋也推出了全自动巨量焊接产线Ocean Line等等。 2.4、芯片厂商加速布局Mini LED Mini LED背光应用大幅提升LED芯片需求。传统LCD采用侧入式背光源,单机背光源对LED灯珠需求约为30-50颗。而采用Mini LED作为背光源,单机对LED芯片需求预计将提升至10000颗以上。小米最新发布的大师电视82英寸至尊纪念版为8K(7680×4320)分辨率,具备960分区背光,共15360颗Mini LED。康佳最新发布了75英寸8K Mini LED背光电视,该产品则采用了20000多颗Mini LED,5184个背光分区。Mini LED背光应用的持续渗透将大幅提升LED芯片的需求。 芯片厂商加速布局MiniLED。三安光电Mini LED芯片已批量供货三星,公司现有产能及泉州三安半导体都有Mini LED的产能,湖北三安投资建设的Mini/Micro显示产业化项目正处于建设阶段。华灿光电部分Mini LED背光芯片已经批量供应战略合作伙伴群创光电,8月群创全球首发了55寸可卷曲AM Mini LED显示器,华灿光电是唯一的Mini RGB LED背光芯片供应商。2020H1聚灿光电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10亿元,发力Mini/Micro LED。 2.5、封装厂商积极卡位Mini LED 市场 Mini LED封装主要包括COB(Chip on Board)技术和IMD(Integrated Mounted Devices)集合封装技术两种方案。直接将LED裸芯片封装到模组基板上,然后进行整体模封,相对于传统的SMD封装,这种COB封装的全彩LED模组具有制造工艺流程少、封装成本较低、封装集成度高、显示屏的可靠性好和显示效果均匀细腻等特点,缺点是目前技术还没完全成熟,成本较高。IMD技术(N合1)是将四组或六组RGB灯珠集成封装在一个小单元中,横向和纵向分别用2颗灯珠组成的小单元,其中每颗灯珠由RGB三色芯片封装而成,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思维,集合了SMD和COB的优点,是COB封装成熟前的过渡方案。 封装厂商积极卡位Mini LED。国内国星光电、木林森、瑞丰光电、聚飞光电、兆驰股份、鸿利智汇等厂商积极扩产Mini LED产能,卡位Mini LED市场。国星光电已经实现Mini LED产品批量出货,而且Mini背光产品拥有两条技术路线可供客户选择,且进入了国内知名TV品牌厂商的供应链。木林森通过子公司木林森实业与新创企业深圳远芯合作,加码Mini背光和Mini直显领域。瑞丰光电Mini LED产品已实现中批量生产。 3 投资建议 基于赛事备货、三星产能退出和国内新产能爬坡进度因素,我们预计,2021Q1-2021Q3全球大尺寸LCD面板供需将维持紧平衡,面板价格有望保持继续上涨趋势,重点推荐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 技术逐步成熟、成本下降,MiniLED开启商业化之路,TCL、小米、康佳等厂商相继发布Mini LED背光产品,三星、LG、长虹等预计2021年推出此类产品。Mini LED商业化的启动为整个产业链注入了全新活力,产业链相关公司将因此受益,包括三安光电、华灿光电、国星光电、瑞丰光电、木林森等。 4 风险提示 1)韩国三星、LGD产能退出延期; 2)国内面板新产线爬坡进度提前; 3)面板需求低于预期; 4)Mini LED商业化进度低于预期。 研究报告信息: 刘翔(分析师) 傅盛盛(联系人) liuxiang2@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0070002 fushengsheng@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0070007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12月6日 法律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