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过去两年的黄金定价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过去两年的黄金定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郭磊 guolei@gf.com.cn 报告摘要 第一,黄金是全球主流的大类资产之一。从它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上世纪70年代价格中枢上行剧烈;80年代至2000年则整体偏弱;2000年之后上行趋势整体逐渐显性化,期间比较大的回撤主要在2013-2015年。以2023年底为标尺,伦敦现货黄金此前的10年、20年、30年复合回报率分别为5.6%、8.3%、5.7%。2022年底以来,黄金的价格的上行斜率变得更为陡峭,2023年、2024年(至4月12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涨幅分别为13.8%、16.4%。该如何看过去两年黄金定价的新特征? 第二,市场的理解之一是地缘政治风险的上行驱动了金价,比如俄乌冲突、中东冲突等。从测度地缘政治风险的GPR指数来看,2022-2023年其均值确实显著高于之前五年,2024年1-3月均值仍在高位(图),避险情绪的上升是黄金定价的边际影响因素之一。 第三,市场的理解之二是全球央行增加了对黄金的购买和储备。从全球央行净购黄金的数据来看,2022、2023年分别为1082吨、1037吨,显著高于之前10年512吨的年均水平。从最简单的角度理解,相关央行的目的包括战略性应对美元和欧元资产的不确定性,分散外汇储备风险。 第四,上述两个视角均有道理,应该都是过去两年黄金价格的助推因素,但应不是全部。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线索是疫后主要经济体赤字率的上行,以及赤字率中枢抬升“长期化”的预期。以美国为例,我们曾指出“财政扩张红利”是疫后美国经济绕开衰退的重要背景,2020-2021年赤字率一度高达双位数;2022-2023年回落后仍有5-6%左右。从经济学逻辑来看,一则财政扩张会助推通胀预期修复,如果同期货币政策压制名义利率,则实际利率偏低对黄金定价形成驱动。跳出固定收益视角,广义资产名义回报率在斜率上低于通胀预期时也构成类似逻辑;二则财政扩张往往伴随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对债务风险的担忧亦会对黄金定价形成驱动。 第五,从经验规律看,黄金价格与美国赤字率在历史上有较好的同步性(图),在多数历史时段均有一定解释力。比如80年代-2000年属于美国赤字率震荡下行的阶段,同期金价也比较弱;2003-2012年是美国赤字率高企的十年,同期金价也显著走高;2013年-2015年美国赤字率回落显著,对应金价回落显著;2016-2019年美国赤字率重新走高,对应金价走高;疫后的2020-2023年赤字率较疫情前进一步抬升,对应金价继续走高。 第六,理论上来说,疫后美国应处于财政扩张政策逐步退出、赤字率逐步回归正常化的阶段;但从现实来看,其退出粘性比较明显。2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2024年美国赤字占GDP的比例为5.6%,仅略低于2023年;CBO预计2025年升至6.1%,2027年逐步缩减至5.2%,而此后又会因支出增加而反弹,2034年将再度回到6.1%的水平,远高于CBO统计的过去50年(1974-2023年)均值的3.7%。这一赤字率中枢抬升长期化的预测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目前较为普遍的理解,当下对美债长端利率、黄金和一些资源型资产的定价,可能均包含着这一预期。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止美国,日本、英国、欧元区赤字率疫后亦普遍高于疫前。如果全球赤字率的上升仅被视为短期现象,那么赤字率的触顶或短期实际利率指标的触底就会逆转定价;但如果包含对中长期的预期,那么对黄金这种定价久期偏长的资产会存在显著影响,对全球央行储备结构也会存在一定影响。 第七,简言之,过去两年黄金价格的上行,主要经济体赤字率的上升及其长期化预期可能是一个关键原因;地缘政治、全球央行储备结构的变化形成共振。目前这三个线索尚未有实质性变化,从中长期来看,它们可能会继续对黄金的复合回报率形成支撑,全球赤字率的长期趋势亦值得深入研究。但短期看,有几点风险因素亦值得注意:一是对黄金定价框架的理解易于宏大叙事,全球央行净购买上升、疫后全球赤字率上行等均是近年现象,但“全球信用体系”是否有实质性变化尚无证据;二是本轮黄金价格上涨较为集中,从2022年11月初低点算起COMEX期货黄金价格已上涨45%左右;三是美联储3月就业和通胀数据偏高和降息预期延后逻辑上对黄金构成利空,但金价对此敏感度较低,对应微观交易情绪偏高。 正文 黄金是全球主流的大类资产之一。从它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上世纪70年代价格中枢上行剧烈;80年代至2000年则整体偏弱;2000年之后上行趋势整体逐渐显性化,期间比较大的回撤主要在2013-2015年。以2023年底为标尺,伦敦现货黄金此前的10年、20年、30年复合回报率分别为5.6%、8.3%、5.7%。2022年底以来,黄金的价格的上行斜率变得更为陡峭,2023年、2024年(至4月12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涨幅分别为13.8%、16.4%。该如何看过去两年黄金定价的新特征? 1972-1980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黄金价格上行幅度较大,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下同)从1971年的43美元/盎司至1980年的590美元/盎司。 1981年起,主要经济体货币紧缩引发金价下跌,此后一直至2000年前后,金价一直在偏弱的区间运行,2000年的金价较1981年下行32%。 2000年之后,黄金价格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其中2013-2015年年度回撤幅度较大。 2023以来,黄金价格上行幅度较大。这可能和2020-2022年连续三年价格变化不大有关,但即便是衡量2020-2024年(至4月12日)的五年复合涨幅,也达9.5%。 市场的理解之一是地缘政治风险的上行驱动了金价,比如俄乌冲突、中东冲突等。从测度地缘政治风险的GPR指数来看,2022-2023年其均值确实显著高于之前五年,2024年1-3月均值仍在高位,避险情绪的上升是黄金定价的边际影响因素之一。 黄金是传统的避险资产之一。如果用GPR指数观测地缘政治风险,可以在一些时段看到它对避险情绪的影响。比如2001年起地缘政治风险上行,2002-2003年金价涨幅较大。 2020、2021年GPR指数年度均值分别为77、82,2017-2021年均值为95。2022年、2023年分别为158、121,2023年10月-2024年3月均值为153。简单来看,近两年处于地缘政治风险避险情绪的偏高位。 市场的理解之二是全球央行增加了对黄金的购买和储备。从全球央行净购黄金的数据来看,2022、2023年分别为1082吨、1037吨,显著高于之前10年512吨的年均水平。从最简单的角度理解,相关央行的目的包括战略性应对美元和欧元资产的不确定性,分散外汇储备风险。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GC)数据,2011年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为481吨;2012-2021年年均512吨;2022年、2023年则分别为1082吨、1037吨。 从我国黄金储备来看(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本轮自2023年1月以来一直处于环比连续增加的趋势之下,历史上阶段性上升还包括2015年6月-2016年10月;2018年12月-2019年11月。 上述两个视角均有道理,应该都是过去两年黄金价格的助推因素,但应不是全部。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线索是疫后主要经济体赤字率的上行,以及赤字率中枢抬升“长期化”的预期。以美国为例,我们曾指出“财政扩张红利”是疫后美国经济绕开衰退的重要背景,2020-2021年赤字率一度高达双位数;2022-2023年回落后仍有5-6%左右。从经济学逻辑来看,一则财政扩张会助推通胀预期修复,如果同期货币政策压制名义利率,则实际利率偏低对黄金定价形成驱动。跳出固定收益视角,广义资产名义回报率在斜率上低于通胀预期时也构成类似逻辑;二则财政扩张往往伴随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对债务风险的担忧亦会对黄金定价形成驱动。 疫后美国经济有三大线索:一是财政扩张红利;二是制造业库存周期;三是再工业化。其中财政扩张是其绕开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2019年财年美国赤字率为4.6%;2020-2021年则分别为14.7%、11.8%。2022-2023年有所回落,分别为5.3%、6.2%。 从经济学逻辑上来说,财政扩张会同时推升实际增长率和通胀率,从而推升名义利率。但这一过程可能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需求端的其他约束因素;二是货币政策周期位置。如果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形成压制,而通胀或通胀预期起来更快,则实际利率会走低。 财政可持续性是另一相关问题。欧债危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欧洲各国逐步放松对预算的控制,扩大财政支出;2009年底开始,债务体系最脆弱的部分经济体出现了财政可持续性问题。美国疫后财政扩张虽然尚没有出现显性约束,但相关担忧一直存在。2023年8月,惠誉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2023年11月,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展望。 从经验规律看,黄金价格与美国赤字率在历史上有较好的同步性,在多数历史时段均有一定解释力。比如80年代-2000年属于美国赤字率震荡下行的阶段,同期金价也比较弱;2003-2012年是美国赤字率高企的十年,同期金价也显著走高;2013年-2015年美国赤字率回落显著,对应金价回落显著;2016-2019年美国赤字率重新走高,对应金价走高;疫后的2020-2023年赤字率较疫情前进一步抬升,对应金价继续走高。 美国赤字率在1970年为0.3%,1971-1983年是一轮走高,至1983年到了5.7%的水平;这一时段金价(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年均值观测)差不多也是1971年启动,1980年到达高点。 1984-2000年美国赤字率震荡走低,2000年只有-2.3%;同一历史时期的金价是从1981年开始,2000年到达年度低点。 2001-2010年美国赤字率震荡上行,2009和2010年分别为9.8%和8.6%;金价同期震荡上行,2012年达到年度均值高点。 后续美国赤字率又是一轮震荡下行,2015年低点为2.4%,同期金价阶段性低点;2016-2019年赤字率上升,对应金价反弹。 2020-2023年美国赤字率大幅走高;同期金价也上行更为明显。 理论上来说,疫后美国应处于财政扩张政策逐步退出、赤字率逐步回归正常化的阶段;但从现实来看,其退出粘性比较明显。2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2024年美国赤字占GDP的比例为5.6%,仅略低于2023年;CBO预计2025年升至6.1%,2027年逐步缩减至5.2%,而此后又会因支出增加而反弹,2034年将再度回到6.1%的水平,远高于CBO统计的过去50年(1974-2023年)均值的3.7%。这一赤字率中枢抬升长期化的预测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目前较为普遍的理解,当下对美债长端利率、黄金和一些资源型资产的定价,可能均包含着这一预期。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止美国,日本、英国、欧元区赤字率疫后亦普遍高于疫前。如果全球赤字率的上升仅被视为短期现象,那么赤字率的触顶或短期实际利率指标的触底就会逆转定价;但如果包含对中长期的预期,那么对黄金这种定价久期偏长的资产会存在显著影响,对全球央行储备结构也会存在一定影响。 从其他主要经济体来看,疫情期间和疫后赤字率也普遍上升。日本2015-2019年赤字率五年均值为3.2%,2020-2023年则分别为9.0%、6.2%、5.8%、5.2%,即虽然在逐步正常化,但仍明显高于疫情之前的中枢。 英国赤字率大致情况类似,2015-2019年五年均值为3.1%,2020-2023年则分别为13.0%、7.3%、4.4%、5.0%,至2023年中枢较疫情前抬升的特征仍较为明显。 德国2015-2019年赤字率均值为1.4%,2020-2022年分别为4.3%、3.6%、2.5%。 简言之,过去两年黄金价格的上行,主要经济体赤字率的上升及其长期化预期可能是一个关键原因;地缘政治、全球央行储备结构的变化形成共振。目前这三个线索尚未有实质性变化,从中长期来看,它们可能会继续对黄金的复合回报率形成支撑,全球赤字率的长期趋势亦值得深入研究。但短期看,有几点风险因素亦值得注意:一是对黄金定价框架的理解易于宏大叙事,全球央行净购买上升、疫后全球赤字率上行等均是近年现象,但“全球信用体系”是否有实质性变化尚无证据;二是本轮黄金价格上涨较为集中,从2022年11月初低点算起COMEX期货黄金价格已上涨45%左右;三是美联储3月就业和通胀数据偏高和降息预期延后逻辑上对黄金构成利空,但金价对此敏感度较低,对应微观交易情绪偏高。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出口好转超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行超预期,建筑产业链需求变化超预期,部分重要产品价格变化斜率超预期,能耗和产量调控等影响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超预期。 郭磊篇 【广发宏观郭磊】3月出口数据浅析 【广发宏观郭磊】3月物价特征及下阶段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3月PMI超预期原因探析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人民币汇率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铜与螺纹钢价格的走势背离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1-2月的经济表现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月通胀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开局增速良好有助于修正微观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2月PMI环比企稳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目前宏观面:复盘与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2月CPI有望近半年来首次转正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4年第一份PMI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3年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3年最后一份出口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CPI、PPI与名义增长中枢 【广发宏观郭磊】12月PMI数据与四季度资产走势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11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前瞻2024 【广发宏观郭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解读 【广发宏观郭磊】价格环比下行的驱动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11月出口表现 【广发宏观郭磊】PMI显示需求企稳趋势有待巩固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10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商品价格小周期调整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增速小幅回踩,手机出口显著加速 【广发宏观郭磊】原材料库存调整带来PMI短期回踩 【广发宏观郭磊】增发国债的三重意义 【广发宏观郭磊】三季度GDP增速为何超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平减指数已逐步回升 【广发宏观郭磊】9月出口表现及其对宏观面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面剪刀差 【广发宏观郭磊】8月大部分经济指标均有好转 【广发宏观郭磊】价格周期完成触底 【广发宏观郭磊】8月出口:海外PMI反弹影响下的初步改善 【广发宏观郭磊】PMI数据与宏观面逻辑 【广发宏观郭磊】从与2016年的比较看当前宏观面位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PPI和CPI底将先后形成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三条线索驱动PMI继续修复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解读年中政治局会议精神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二季度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6月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哪些价格环比已企稳,哪些还在下行 【广发宏观郭磊】重拾定价锚:2023年中期宏观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5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关注形成中的PPI底 【广发宏观郭磊】外需边际放缓凸显稳定总需求必要性 【广发宏观郭磊】稳定和扩大总需求是当前宏观面关键 【广发宏观郭磊】人民币汇率的三个定价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稳定总需求是当前经济的关键所在 【广发宏观郭磊】核心CPI大致正常 【广发宏观郭磊】对经济整体性的强调将有助于中期均衡 【广发宏观郭磊】4月PMI为何低于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一季度政治局会议解读 【广发宏观郭磊】一季度GDP增速处市场预期上限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超预期降低总量下行风险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理解偏低的通胀 【广发宏观郭磊】供求环比高斜率修复后的分化调整 【广发宏观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视角下的三个可能机会 【广发宏观郭磊】对2023年的通胀数据来说只需确认两件事情 【广发宏观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的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PMI和BCI均指向经济景气度高开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郭磊】1月通胀数据的中观细节 【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以来的五大宏观定价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PMI、BCI与同期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郭磊】万得全A疫情以来复合增速仍低于名义GDP 【广发宏观郭磊】本轮出口下行和历史上几轮周期的区别 【广发宏观郭磊】待确认的PPI底 【广发宏观郭磊】制造业投资的三因素框架 【广发宏观郭磊】12月PMI的四个特征 吴棋滢篇 【广发宏观吴棋滢】开年财政数据解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理解广义赤字率及财政的“净扩张” 【广发宏观吴棋滢】从各省预算报告前瞻全国财政预算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上海试点离岸贸易的印花税优惠政策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3年财政特征回顾与2024年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三大工程”对投资端的影响 【广发宏观吴棋滢】11月财政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10月财政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三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8月财政数据点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待新一轮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及其影响 【广发宏观吴棋滢】7月财政数据与后续两大关键线索 【广发宏观吴棋滢】6月财政数据简析 【广发宏观吴棋滢】寻找新平衡:2023年中期财政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偏弱凸显稳增长必要 【广发宏观吴棋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政策空间之一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状况约束支出强度 【广发宏观吴棋滢】从第二财政到第三财政 【广发宏观吴棋滢】当前财政状况的三个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3年财政的八大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评价2023年开年财政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吴棋滢】地方政府债务九问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2年年度财政数据的主要看点 【广发宏观吴棋滢】非税增速放缓带来什么信号 【广发宏观吴棋滢】再筑堤岸:2023年财政环境展望 贺骁束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3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2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本轮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缘何调整 【广发宏观贺骁束】12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1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0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0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9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9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8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7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7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走出低凹地:2023年中期通胀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6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6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5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5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4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4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用电量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3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2月复工情况与高频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贺骁束】聊聊春节期间的高频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贺骁束】复盘过去一年整车货运量变化与同期资产表现 【广发宏观贺骁束】第一批城市居民生活半径开始恢复 钟林楠篇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3月社融与M1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国债吗 【广发宏观钟林楠】从近期央行操作理解政策逻辑 【广发宏观钟林楠】2月社融与M1简评 【广发宏观钟林楠】货币政策新特征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2月LPR报价对股债的影响逻辑 【广发宏观钟林楠】1月社融与M1为何超预期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贷款风险溢价与利率曲线特征 【广发宏观钟林楠】超预期降准有助于提振微观预期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最新的社融与M1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新一轮PSL对经济、货币环境及资产价格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11月社融与M1增速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汇率与流动性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10月社融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新一轮化债对货币环境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9月社融尚可,年内有望继续修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降准 【广发宏观钟林楠】8月金融数据对资产定价环境的两个意义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近期流动性的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5年期LPR利率为何没有调整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非对称降息有何用意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低于预期的7月信贷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超预期的6月社融 【广发宏观钟林楠】适应新常态:2023年中期流动性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6月LPR报价的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社融数据偏低加大政策升温概率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OMO利率降息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评估存款利率下调对经济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从负债端政策到资产端政策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4月信贷情况凸显稳需求必要性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利率走势与宏观指标的背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超预期的信贷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超预期的降准 【广发宏观钟林楠】偏强信贷对资产定价环境意味着什么 【广发宏观钟林楠】中国居民部门加杠杆:空间、动能与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实际利率水平合适”该如何理解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吴棋滢】地方政府债务九问 【广发宏观钟林楠】信贷强势开局 【广发宏观钟林楠】年初以来流动性环境的三个变化 王丹篇 【广发宏观王丹】能耗目标、PPI与本轮供给侧优化 【广发宏观王丹】3月哪些行业景气在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开年企业盈利增速 【广发宏观王丹】从3月EPMI看新兴产业产需比例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对“大规模设备更新”目标的定量分析 【广发宏观王丹】2月中观景气分布的四条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理解 【广发宏观王丹】春节假期国内宏观变化简评 【广发宏观王丹】2024年1月中观景气度观察 【广发宏观王丹】2023年企业盈利的总量及中观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1月EPMI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王丹】2023年权益行业表现的宏观和中观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从年末PMI数据看中观景气分布的六大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11月企业利润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12月EPMI 【广发宏观王丹】11月中观景气分布的四条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库存周期小幅回踩 【广发宏观王丹】11月EPMI大致平稳 【广发宏观王丹】10月中观景气度分布有哪些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三季度工业企业盈利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10月EPMI数据与短期宏观面 【广发宏观王丹】原材料和中游制造引领PMI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PPI触底带动企业利润增速修复及名义库存企稳 【广发宏观王丹】9月EPMI上行斜率加大 【广发宏观王丹】过去十年哪些产品占出口比重显著提升 【广发宏观王丹】原材料行业、计算机电子行业引领PMI边际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价格触底带来原材料类行业利润边际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从EPMI看8月经济 【广发宏观王丹】7月行业景气度的中观分布分析 【广发宏观王丹】利润降幅收窄,库存继续下移 【广发宏观王丹】7月EPMI显示产需仍淡季磨底 【广发宏观王丹】校准航向标:2023年中期中观产业链展望 【广发宏观王丹】哪些行业支撑了景气的低位初步企稳 【广发宏观王丹】名义库存进一步降至偏低水平 【广发宏观王丹】6月EPMI已低位持平 【广发宏观王丹】消费类资产超额收益时段宏观驱动历史复盘 【广发宏观王丹】景气磨底阶段的中观分布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企业库存去化加速 【广发宏观王丹】5月EPMI扣除季节性之后低位徘徊 【广发宏观王丹】4月中观景气分化进一步加剧 【广发宏观王丹】3月营收转正,盈利低位弱修复 【广发宏观王丹】复苏程度的分布:中观行业图景扫描 【广发宏观王丹】中观景气分化 【广发宏观王丹】开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偏低的原因及后续展望 【广发宏观王丹】3月EPMI显示行业修复动能有所分化 【广发宏观王丹】哪些行业在引领2月经济的修复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估算2023年GDP增速 【广发宏观王丹】2月EPMI创历史同期新高 【广发宏观王丹】1月哪些行业景气变化领先 【广发宏观王丹】复盘2022年企业盈利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大型易地搬迁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政策 【广发宏观王丹】疫情达峰后第一个宏观数据EPMI明显修复 陈嘉荔篇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核心通胀反弹原因及后续趋势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就业数据与移民影响 【广发宏观陈嘉荔】日央行转向及资产价格反应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联储态度偏鸽,基准情形是美年内三次降息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核心通胀回落趋势未变 【广发宏观陈嘉荔】如何看美国2月就业数据 【广发宏观陈嘉荔】1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的关键信息 【广发宏观陈嘉荔】春节假期海外宏观变化简评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核心通胀超预期回升的原因和展望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1月非农数据的结构特征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联储弱化3月降息预期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四季度GDP数据与其市场反应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CPI略超预期,但核心CPI继续放缓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12月非农数据与美联储利率决策 【广发宏观陈嘉荔】12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的关键信息 【广发宏观】美联储或在明年上半年启动降息 【广发宏观】美国通胀回落有利于美联储结束紧缩 【广发宏观】美国就业数据降温缓和风险资产压力 【广发宏观】美联储暂停加息叠加再融资担忧缓和 【广发宏观】美国三季度GDP数据为何偏高 【广发宏观】关于美国财政的几点认识 【广发宏观】美国通胀问题和经济问题是一体两面 【广发宏观】9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的关键信息 【广发宏观】9月非农数据继续偏强 【广发宏观】美联储进一步弱化明年降息预期 【广发宏观】美国8月通胀数据呈现出一定复杂性 【广发宏观】美国非农、PMI数据及其对宏观面的影响 【广发宏观】如何看墨西哥对美出口的较快增长 【广发宏观】2023年杰克逊霍尔经济研讨会简评 【广发宏观】7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的关键信息 【广发宏观】美国核心通胀继续小幅回落 【广发宏观】非农放缓,失业率和薪资数据仍强放缓 【广发宏观】如何看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影响 【广发宏观】美国二季度GDP数据为何偏高 【广发宏观】美联储不再把衰退当作假设情形 【广发宏观】美国6月通胀数据的新信号 【广发宏观】非农数据的三个影响 【广发宏观】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的三重信息 【广发宏观】挑战软着陆:2023年中期海外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的新信号 【广发宏观】美国通胀继续高位降温 【广发宏观】黄金定价框架和展望 【广发宏观】美国非农就业和失业率为何同时走高 【广发宏观】美联储5月会议纪要的三重信息 【广发宏观】美国4月通胀继续高位降温 【广发宏观】非农再超预期降低硬着陆概率 【广发宏观】美联储第十次加息后的暗示 【广发宏观】如何理解美国一季度GDP公布后美股的反应 【广发宏观】复盘全球科技类资产:2020-2023 【广发宏观】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的三个关键信息 【广发宏观】3月非农数据及市场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OPEC+超预期原油减产简评 【广发宏观】如何理解美国中小银行储蓄转移? 【广发宏观】美联储寻求平衡的结果就是好结果 【广发宏观】美国:通胀数据与金融稳定性的博弈 【广发宏观】非农数据、SVB及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美国此轮失业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广发宏观】美联储2月议息会议纪要解读 【广发宏观】美国1月通胀数据公布后金融市场波动有限 【广发宏观】如何理解预期的非农数据 【广发宏观】美联储继续加息后的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美国四季度GDP超预期,经济放缓速率仍可控 【广发宏观】海外宏观:年初市场最关注的几大问题 【广发宏观】美国通胀韧性+回落背景下的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强非农、弱薪资短期助推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 【广发宏观】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纪要解读 【广发宏观】美国12月议息会议要点解读 【广发宏观】最新美国通胀数据怎么看 【广发宏观】越过山丘:2023年海外宏观展望 文永恒篇 【广发宏观】数据要素化及其中长期影响 【广发宏观】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与海外经验案例的实质 【广发宏观】布局现代化:2023年中期跨周期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中等发达国家从1万到3万美元跨越的国际比较 【广发宏观】人工智能对经济的中长期影响:一个宏观框架 【广发宏观】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影响 陈礼清篇 【广发宏观陈礼清】3月以来的资产特征:大类资产配置月度展望 【广发宏观陈礼清】股市资产荒的量化体系与择时落地 【广发宏观陈礼清】资产表现特征及背后线索:大类资产配置月度展望 【广发宏观陈礼清】高分红策略的宏观逻辑与择时体系 【广发宏观陈礼清】名义GDP的周度估算 【广发宏观陈礼清】未来美债收益率若下行有利于哪些行业定价 【广发宏观陈礼清】股债性价比择时的宏观改进 【广发宏观陈礼清】M1、BCI、PPI与宏观择时 【广发宏观陈礼清】如何对GDP进行月度估算? 【广发宏观陈礼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如何预测? 【广发宏观陈礼清】工业增加值如何预测?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郭磊 guolei@gf.com.cn 报告摘要 第一,黄金是全球主流的大类资产之一。从它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上世纪70年代价格中枢上行剧烈;80年代至2000年则整体偏弱;2000年之后上行趋势整体逐渐显性化,期间比较大的回撤主要在2013-2015年。以2023年底为标尺,伦敦现货黄金此前的10年、20年、30年复合回报率分别为5.6%、8.3%、5.7%。2022年底以来,黄金的价格的上行斜率变得更为陡峭,2023年、2024年(至4月12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涨幅分别为13.8%、16.4%。该如何看过去两年黄金定价的新特征? 第二,市场的理解之一是地缘政治风险的上行驱动了金价,比如俄乌冲突、中东冲突等。从测度地缘政治风险的GPR指数来看,2022-2023年其均值确实显著高于之前五年,2024年1-3月均值仍在高位(图),避险情绪的上升是黄金定价的边际影响因素之一。 第三,市场的理解之二是全球央行增加了对黄金的购买和储备。从全球央行净购黄金的数据来看,2022、2023年分别为1082吨、1037吨,显著高于之前10年512吨的年均水平。从最简单的角度理解,相关央行的目的包括战略性应对美元和欧元资产的不确定性,分散外汇储备风险。 第四,上述两个视角均有道理,应该都是过去两年黄金价格的助推因素,但应不是全部。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线索是疫后主要经济体赤字率的上行,以及赤字率中枢抬升“长期化”的预期。以美国为例,我们曾指出“财政扩张红利”是疫后美国经济绕开衰退的重要背景,2020-2021年赤字率一度高达双位数;2022-2023年回落后仍有5-6%左右。从经济学逻辑来看,一则财政扩张会助推通胀预期修复,如果同期货币政策压制名义利率,则实际利率偏低对黄金定价形成驱动。跳出固定收益视角,广义资产名义回报率在斜率上低于通胀预期时也构成类似逻辑;二则财政扩张往往伴随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对债务风险的担忧亦会对黄金定价形成驱动。 第五,从经验规律看,黄金价格与美国赤字率在历史上有较好的同步性(图),在多数历史时段均有一定解释力。比如80年代-2000年属于美国赤字率震荡下行的阶段,同期金价也比较弱;2003-2012年是美国赤字率高企的十年,同期金价也显著走高;2013年-2015年美国赤字率回落显著,对应金价回落显著;2016-2019年美国赤字率重新走高,对应金价走高;疫后的2020-2023年赤字率较疫情前进一步抬升,对应金价继续走高。 第六,理论上来说,疫后美国应处于财政扩张政策逐步退出、赤字率逐步回归正常化的阶段;但从现实来看,其退出粘性比较明显。2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2024年美国赤字占GDP的比例为5.6%,仅略低于2023年;CBO预计2025年升至6.1%,2027年逐步缩减至5.2%,而此后又会因支出增加而反弹,2034年将再度回到6.1%的水平,远高于CBO统计的过去50年(1974-2023年)均值的3.7%。这一赤字率中枢抬升长期化的预测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目前较为普遍的理解,当下对美债长端利率、黄金和一些资源型资产的定价,可能均包含着这一预期。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止美国,日本、英国、欧元区赤字率疫后亦普遍高于疫前。如果全球赤字率的上升仅被视为短期现象,那么赤字率的触顶或短期实际利率指标的触底就会逆转定价;但如果包含对中长期的预期,那么对黄金这种定价久期偏长的资产会存在显著影响,对全球央行储备结构也会存在一定影响。 第七,简言之,过去两年黄金价格的上行,主要经济体赤字率的上升及其长期化预期可能是一个关键原因;地缘政治、全球央行储备结构的变化形成共振。目前这三个线索尚未有实质性变化,从中长期来看,它们可能会继续对黄金的复合回报率形成支撑,全球赤字率的长期趋势亦值得深入研究。但短期看,有几点风险因素亦值得注意:一是对黄金定价框架的理解易于宏大叙事,全球央行净购买上升、疫后全球赤字率上行等均是近年现象,但“全球信用体系”是否有实质性变化尚无证据;二是本轮黄金价格上涨较为集中,从2022年11月初低点算起COMEX期货黄金价格已上涨45%左右;三是美联储3月就业和通胀数据偏高和降息预期延后逻辑上对黄金构成利空,但金价对此敏感度较低,对应微观交易情绪偏高。 正文 黄金是全球主流的大类资产之一。从它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上世纪70年代价格中枢上行剧烈;80年代至2000年则整体偏弱;2000年之后上行趋势整体逐渐显性化,期间比较大的回撤主要在2013-2015年。以2023年底为标尺,伦敦现货黄金此前的10年、20年、30年复合回报率分别为5.6%、8.3%、5.7%。2022年底以来,黄金的价格的上行斜率变得更为陡峭,2023年、2024年(至4月12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涨幅分别为13.8%、16.4%。该如何看过去两年黄金定价的新特征? 1972-1980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黄金价格上行幅度较大,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下同)从1971年的43美元/盎司至1980年的590美元/盎司。 1981年起,主要经济体货币紧缩引发金价下跌,此后一直至2000年前后,金价一直在偏弱的区间运行,2000年的金价较1981年下行32%。 2000年之后,黄金价格整体呈震荡上行趋势,其中2013-2015年年度回撤幅度较大。 2023以来,黄金价格上行幅度较大。这可能和2020-2022年连续三年价格变化不大有关,但即便是衡量2020-2024年(至4月12日)的五年复合涨幅,也达9.5%。 市场的理解之一是地缘政治风险的上行驱动了金价,比如俄乌冲突、中东冲突等。从测度地缘政治风险的GPR指数来看,2022-2023年其均值确实显著高于之前五年,2024年1-3月均值仍在高位,避险情绪的上升是黄金定价的边际影响因素之一。 黄金是传统的避险资产之一。如果用GPR指数观测地缘政治风险,可以在一些时段看到它对避险情绪的影响。比如2001年起地缘政治风险上行,2002-2003年金价涨幅较大。 2020、2021年GPR指数年度均值分别为77、82,2017-2021年均值为95。2022年、2023年分别为158、121,2023年10月-2024年3月均值为153。简单来看,近两年处于地缘政治风险避险情绪的偏高位。 市场的理解之二是全球央行增加了对黄金的购买和储备。从全球央行净购黄金的数据来看,2022、2023年分别为1082吨、1037吨,显著高于之前10年512吨的年均水平。从最简单的角度理解,相关央行的目的包括战略性应对美元和欧元资产的不确定性,分散外汇储备风险。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WGC)数据,2011年全球央行黄金净购买为481吨;2012-2021年年均512吨;2022年、2023年则分别为1082吨、1037吨。 从我国黄金储备来看(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本轮自2023年1月以来一直处于环比连续增加的趋势之下,历史上阶段性上升还包括2015年6月-2016年10月;2018年12月-2019年11月。 上述两个视角均有道理,应该都是过去两年黄金价格的助推因素,但应不是全部。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线索是疫后主要经济体赤字率的上行,以及赤字率中枢抬升“长期化”的预期。以美国为例,我们曾指出“财政扩张红利”是疫后美国经济绕开衰退的重要背景,2020-2021年赤字率一度高达双位数;2022-2023年回落后仍有5-6%左右。从经济学逻辑来看,一则财政扩张会助推通胀预期修复,如果同期货币政策压制名义利率,则实际利率偏低对黄金定价形成驱动。跳出固定收益视角,广义资产名义回报率在斜率上低于通胀预期时也构成类似逻辑;二则财政扩张往往伴随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对债务风险的担忧亦会对黄金定价形成驱动。 疫后美国经济有三大线索:一是财政扩张红利;二是制造业库存周期;三是再工业化。其中财政扩张是其绕开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2019年财年美国赤字率为4.6%;2020-2021年则分别为14.7%、11.8%。2022-2023年有所回落,分别为5.3%、6.2%。 从经济学逻辑上来说,财政扩张会同时推升实际增长率和通胀率,从而推升名义利率。但这一过程可能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需求端的其他约束因素;二是货币政策周期位置。如果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形成压制,而通胀或通胀预期起来更快,则实际利率会走低。 财政可持续性是另一相关问题。欧债危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欧洲各国逐步放松对预算的控制,扩大财政支出;2009年底开始,债务体系最脆弱的部分经济体出现了财政可持续性问题。美国疫后财政扩张虽然尚没有出现显性约束,但相关担忧一直存在。2023年8月,惠誉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2023年11月,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展望。 从经验规律看,黄金价格与美国赤字率在历史上有较好的同步性,在多数历史时段均有一定解释力。比如80年代-2000年属于美国赤字率震荡下行的阶段,同期金价也比较弱;2003-2012年是美国赤字率高企的十年,同期金价也显著走高;2013年-2015年美国赤字率回落显著,对应金价回落显著;2016-2019年美国赤字率重新走高,对应金价走高;疫后的2020-2023年赤字率较疫情前进一步抬升,对应金价继续走高。 美国赤字率在1970年为0.3%,1971-1983年是一轮走高,至1983年到了5.7%的水平;这一时段金价(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年均值观测)差不多也是1971年启动,1980年到达高点。 1984-2000年美国赤字率震荡走低,2000年只有-2.3%;同一历史时期的金价是从1981年开始,2000年到达年度低点。 2001-2010年美国赤字率震荡上行,2009和2010年分别为9.8%和8.6%;金价同期震荡上行,2012年达到年度均值高点。 后续美国赤字率又是一轮震荡下行,2015年低点为2.4%,同期金价阶段性低点;2016-2019年赤字率上升,对应金价反弹。 2020-2023年美国赤字率大幅走高;同期金价也上行更为明显。 理论上来说,疫后美国应处于财政扩张政策逐步退出、赤字率逐步回归正常化的阶段;但从现实来看,其退出粘性比较明显。2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2024年美国赤字占GDP的比例为5.6%,仅略低于2023年;CBO预计2025年升至6.1%,2027年逐步缩减至5.2%,而此后又会因支出增加而反弹,2034年将再度回到6.1%的水平,远高于CBO统计的过去50年(1974-2023年)均值的3.7%。这一赤字率中枢抬升长期化的预测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目前较为普遍的理解,当下对美债长端利率、黄金和一些资源型资产的定价,可能均包含着这一预期。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不止美国,日本、英国、欧元区赤字率疫后亦普遍高于疫前。如果全球赤字率的上升仅被视为短期现象,那么赤字率的触顶或短期实际利率指标的触底就会逆转定价;但如果包含对中长期的预期,那么对黄金这种定价久期偏长的资产会存在显著影响,对全球央行储备结构也会存在一定影响。 从其他主要经济体来看,疫情期间和疫后赤字率也普遍上升。日本2015-2019年赤字率五年均值为3.2%,2020-2023年则分别为9.0%、6.2%、5.8%、5.2%,即虽然在逐步正常化,但仍明显高于疫情之前的中枢。 英国赤字率大致情况类似,2015-2019年五年均值为3.1%,2020-2023年则分别为13.0%、7.3%、4.4%、5.0%,至2023年中枢较疫情前抬升的特征仍较为明显。 德国2015-2019年赤字率均值为1.4%,2020-2022年分别为4.3%、3.6%、2.5%。 简言之,过去两年黄金价格的上行,主要经济体赤字率的上升及其长期化预期可能是一个关键原因;地缘政治、全球央行储备结构的变化形成共振。目前这三个线索尚未有实质性变化,从中长期来看,它们可能会继续对黄金的复合回报率形成支撑,全球赤字率的长期趋势亦值得深入研究。但短期看,有几点风险因素亦值得注意:一是对黄金定价框架的理解易于宏大叙事,全球央行净购买上升、疫后全球赤字率上行等均是近年现象,但“全球信用体系”是否有实质性变化尚无证据;二是本轮黄金价格上涨较为集中,从2022年11月初低点算起COMEX期货黄金价格已上涨45%左右;三是美联储3月就业和通胀数据偏高和降息预期延后逻辑上对黄金构成利空,但金价对此敏感度较低,对应微观交易情绪偏高。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出口好转超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行超预期,建筑产业链需求变化超预期,部分重要产品价格变化斜率超预期,能耗和产量调控等影响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对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超预期。 郭磊篇 【广发宏观郭磊】3月出口数据浅析 【广发宏观郭磊】3月物价特征及下阶段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3月PMI超预期原因探析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人民币汇率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铜与螺纹钢价格的走势背离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1-2月的经济表现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月通胀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开局增速良好有助于修正微观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2月PMI环比企稳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目前宏观面:复盘与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2月CPI有望近半年来首次转正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4年第一份PMI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3年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2023年最后一份出口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CPI、PPI与名义增长中枢 【广发宏观郭磊】12月PMI数据与四季度资产走势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11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前瞻2024 【广发宏观郭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解读 【广发宏观郭磊】价格环比下行的驱动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11月出口表现 【广发宏观郭磊】PMI显示需求企稳趋势有待巩固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10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商品价格小周期调整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增速小幅回踩,手机出口显著加速 【广发宏观郭磊】原材料库存调整带来PMI短期回踩 【广发宏观郭磊】增发国债的三重意义 【广发宏观郭磊】三季度GDP增速为何超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平减指数已逐步回升 【广发宏观郭磊】9月出口表现及其对宏观面的影响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面剪刀差 【广发宏观郭磊】8月大部分经济指标均有好转 【广发宏观郭磊】价格周期完成触底 【广发宏观郭磊】8月出口:海外PMI反弹影响下的初步改善 【广发宏观郭磊】PMI数据与宏观面逻辑 【广发宏观郭磊】从与2016年的比较看当前宏观面位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PPI和CPI底将先后形成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7月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三条线索驱动PMI继续修复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解读年中政治局会议精神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评价二季度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6月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哪些价格环比已企稳,哪些还在下行 【广发宏观郭磊】重拾定价锚:2023年中期宏观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5月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关注形成中的PPI底 【广发宏观郭磊】外需边际放缓凸显稳定总需求必要性 【广发宏观郭磊】稳定和扩大总需求是当前宏观面关键 【广发宏观郭磊】人民币汇率的三个定价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稳定总需求是当前经济的关键所在 【广发宏观郭磊】核心CPI大致正常 【广发宏观郭磊】对经济整体性的强调将有助于中期均衡 【广发宏观郭磊】4月PMI为何低于预期 【广发宏观郭磊】一季度政治局会议解读 【广发宏观郭磊】一季度GDP增速处市场预期上限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超预期降低总量下行风险 【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理解偏低的通胀 【广发宏观郭磊】供求环比高斜率修复后的分化调整 【广发宏观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宏观视角下的三个可能机会 【广发宏观郭磊】对2023年的通胀数据来说只需确认两件事情 【广发宏观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的出口 【广发宏观郭磊】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 【广发宏观郭磊】PMI和BCI均指向经济景气度高开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郭磊】1月通胀数据的中观细节 【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以来的五大宏观定价线索 【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PMI、BCI与同期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郭磊】万得全A疫情以来复合增速仍低于名义GDP 【广发宏观郭磊】本轮出口下行和历史上几轮周期的区别 【广发宏观郭磊】待确认的PPI底 【广发宏观郭磊】制造业投资的三因素框架 【广发宏观郭磊】12月PMI的四个特征 吴棋滢篇 【广发宏观吴棋滢】开年财政数据解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理解广义赤字率及财政的“净扩张” 【广发宏观吴棋滢】从各省预算报告前瞻全国财政预算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上海试点离岸贸易的印花税优惠政策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3年财政特征回顾与2024年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三大工程”对投资端的影响 【广发宏观吴棋滢】11月财政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10月财政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三季度财政数据解读 【广发宏观吴棋滢】8月财政数据点评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待新一轮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及其影响 【广发宏观吴棋滢】7月财政数据与后续两大关键线索 【广发宏观吴棋滢】6月财政数据简析 【广发宏观吴棋滢】寻找新平衡:2023年中期财政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偏弱凸显稳增长必要 【广发宏观吴棋滢】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政策空间之一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状况约束支出强度 【广发宏观吴棋滢】从第二财政到第三财政 【广发宏观吴棋滢】当前财政状况的三个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3年财政的八大特征 【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评价2023年开年财政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吴棋滢】地方政府债务九问 【广发宏观吴棋滢】2022年年度财政数据的主要看点 【广发宏观吴棋滢】非税增速放缓带来什么信号 【广发宏观吴棋滢】再筑堤岸:2023年财政环境展望 贺骁束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3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2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本轮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缘何调整 【广发宏观贺骁束】12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1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0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10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9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9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8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7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7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走出低凹地:2023年中期通胀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6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6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5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5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4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4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用电量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3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2月复工情况与高频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贺骁束】聊聊春节期间的高频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贺骁束】复盘过去一年整车货运量变化与同期资产表现 【广发宏观贺骁束】第一批城市居民生活半径开始恢复 钟林楠篇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3月社融与M1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国债吗 【广发宏观钟林楠】从近期央行操作理解政策逻辑 【广发宏观钟林楠】2月社融与M1简评 【广发宏观钟林楠】货币政策新特征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2月LPR报价对股债的影响逻辑 【广发宏观钟林楠】1月社融与M1为何超预期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贷款风险溢价与利率曲线特征 【广发宏观钟林楠】超预期降准有助于提振微观预期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最新的社融与M1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新一轮PSL对经济、货币环境及资产价格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11月社融与M1增速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汇率与流动性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10月社融数据 【广发宏观钟林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新一轮化债对货币环境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9月社融尚可,年内有望继续修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降准 【广发宏观钟林楠】8月金融数据对资产定价环境的两个意义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近期流动性的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5年期LPR利率为何没有调整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非对称降息有何用意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低于预期的7月信贷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超预期的6月社融 【广发宏观钟林楠】适应新常态:2023年中期流动性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6月LPR报价的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社融数据偏低加大政策升温概率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OMO利率降息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评估存款利率下调对经济的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从负债端政策到资产端政策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4月信贷情况凸显稳需求必要性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利率走势与宏观指标的背离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超预期的信贷 【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超预期的降准 【广发宏观钟林楠】偏强信贷对资产定价环境意味着什么 【广发宏观钟林楠】中国居民部门加杠杆:空间、动能与影响 【广发宏观钟林楠】“实际利率水平合适”该如何理解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吴棋滢】地方政府债务九问 【广发宏观钟林楠】信贷强势开局 【广发宏观钟林楠】年初以来流动性环境的三个变化 王丹篇 【广发宏观王丹】能耗目标、PPI与本轮供给侧优化 【广发宏观王丹】3月哪些行业景气在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开年企业盈利增速 【广发宏观王丹】从3月EPMI看新兴产业产需比例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对“大规模设备更新”目标的定量分析 【广发宏观王丹】2月中观景气分布的四条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理解 【广发宏观王丹】春节假期国内宏观变化简评 【广发宏观王丹】2024年1月中观景气度观察 【广发宏观王丹】2023年企业盈利的总量及中观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1月EPMI数据简评 【广发宏观王丹】2023年权益行业表现的宏观和中观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从年末PMI数据看中观景气分布的六大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11月企业利润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12月EPMI 【广发宏观王丹】11月中观景气分布的四条线索 【广发宏观王丹】库存周期小幅回踩 【广发宏观王丹】11月EPMI大致平稳 【广发宏观王丹】10月中观景气度分布有哪些变化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看三季度工业企业盈利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10月EPMI数据与短期宏观面 【广发宏观王丹】原材料和中游制造引领PMI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PPI触底带动企业利润增速修复及名义库存企稳 【广发宏观王丹】9月EPMI上行斜率加大 【广发宏观王丹】过去十年哪些产品占出口比重显著提升 【广发宏观王丹】原材料行业、计算机电子行业引领PMI边际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价格触底带来原材料类行业利润边际改善 【广发宏观王丹】从EPMI看8月经济 【广发宏观王丹】7月行业景气度的中观分布分析 【广发宏观王丹】利润降幅收窄,库存继续下移 【广发宏观王丹】7月EPMI显示产需仍淡季磨底 【广发宏观王丹】校准航向标:2023年中期中观产业链展望 【广发宏观王丹】哪些行业支撑了景气的低位初步企稳 【广发宏观王丹】名义库存进一步降至偏低水平 【广发宏观王丹】6月EPMI已低位持平 【广发宏观王丹】消费类资产超额收益时段宏观驱动历史复盘 【广发宏观王丹】景气磨底阶段的中观分布特征 【广发宏观王丹】企业库存去化加速 【广发宏观王丹】5月EPMI扣除季节性之后低位徘徊 【广发宏观王丹】4月中观景气分化进一步加剧 【广发宏观王丹】3月营收转正,盈利低位弱修复 【广发宏观王丹】复苏程度的分布:中观行业图景扫描 【广发宏观王丹】中观景气分化 【广发宏观王丹】开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偏低的原因及后续展望 【广发宏观王丹】3月EPMI显示行业修复动能有所分化 【广发宏观王丹】哪些行业在引领2月经济的修复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估算2023年GDP增速 【广发宏观王丹】2月EPMI创历史同期新高 【广发宏观王丹】1月哪些行业景气变化领先 【广发宏观王丹】复盘2022年企业盈利数据 【广发宏观王丹】如何理解大型易地搬迁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政策 【广发宏观王丹】疫情达峰后第一个宏观数据EPMI明显修复 陈嘉荔篇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核心通胀反弹原因及后续趋势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就业数据与移民影响 【广发宏观陈嘉荔】日央行转向及资产价格反应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联储态度偏鸽,基准情形是美年内三次降息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核心通胀回落趋势未变 【广发宏观陈嘉荔】如何看美国2月就业数据 【广发宏观陈嘉荔】1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的关键信息 【广发宏观陈嘉荔】春节假期海外宏观变化简评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核心通胀超预期回升的原因和展望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1月非农数据的结构特征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联储弱化3月降息预期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四季度GDP数据与其市场反应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CPI略超预期,但核心CPI继续放缓 【广发宏观陈嘉荔】美国12月非农数据与美联储利率决策 【广发宏观陈嘉荔】12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的关键信息 【广发宏观】美联储或在明年上半年启动降息 【广发宏观】美国通胀回落有利于美联储结束紧缩 【广发宏观】美国就业数据降温缓和风险资产压力 【广发宏观】美联储暂停加息叠加再融资担忧缓和 【广发宏观】美国三季度GDP数据为何偏高 【广发宏观】关于美国财政的几点认识 【广发宏观】美国通胀问题和经济问题是一体两面 【广发宏观】9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的关键信息 【广发宏观】9月非农数据继续偏强 【广发宏观】美联储进一步弱化明年降息预期 【广发宏观】美国8月通胀数据呈现出一定复杂性 【广发宏观】美国非农、PMI数据及其对宏观面的影响 【广发宏观】如何看墨西哥对美出口的较快增长 【广发宏观】2023年杰克逊霍尔经济研讨会简评 【广发宏观】7月美联储会议纪要的关键信息 【广发宏观】美国核心通胀继续小幅回落 【广发宏观】非农放缓,失业率和薪资数据仍强放缓 【广发宏观】如何看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影响 【广发宏观】美国二季度GDP数据为何偏高 【广发宏观】美联储不再把衰退当作假设情形 【广发宏观】美国6月通胀数据的新信号 【广发宏观】非农数据的三个影响 【广发宏观】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的三重信息 【广发宏观】挑战软着陆:2023年中期海外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的新信号 【广发宏观】美国通胀继续高位降温 【广发宏观】黄金定价框架和展望 【广发宏观】美国非农就业和失业率为何同时走高 【广发宏观】美联储5月会议纪要的三重信息 【广发宏观】美国4月通胀继续高位降温 【广发宏观】非农再超预期降低硬着陆概率 【广发宏观】美联储第十次加息后的暗示 【广发宏观】如何理解美国一季度GDP公布后美股的反应 【广发宏观】复盘全球科技类资产:2020-2023 【广发宏观】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的三个关键信息 【广发宏观】3月非农数据及市场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OPEC+超预期原油减产简评 【广发宏观】如何理解美国中小银行储蓄转移? 【广发宏观】美联储寻求平衡的结果就是好结果 【广发宏观】美国:通胀数据与金融稳定性的博弈 【广发宏观】非农数据、SVB及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美国此轮失业率低的原因是什么? 【广发宏观】美联储2月议息会议纪要解读 【广发宏观】美国1月通胀数据公布后金融市场波动有限 【广发宏观】如何理解预期的非农数据 【广发宏观】美联储继续加息后的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美国四季度GDP超预期,经济放缓速率仍可控 【广发宏观】海外宏观:年初市场最关注的几大问题 【广发宏观】美国通胀韧性+回落背景下的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强非农、弱薪资短期助推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 【广发宏观】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纪要解读 【广发宏观】美国12月议息会议要点解读 【广发宏观】最新美国通胀数据怎么看 【广发宏观】越过山丘:2023年海外宏观展望 文永恒篇 【广发宏观】数据要素化及其中长期影响 【广发宏观】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与海外经验案例的实质 【广发宏观】布局现代化:2023年中期跨周期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中等发达国家从1万到3万美元跨越的国际比较 【广发宏观】人工智能对经济的中长期影响:一个宏观框架 【广发宏观】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影响 陈礼清篇 【广发宏观陈礼清】3月以来的资产特征:大类资产配置月度展望 【广发宏观陈礼清】股市资产荒的量化体系与择时落地 【广发宏观陈礼清】资产表现特征及背后线索:大类资产配置月度展望 【广发宏观陈礼清】高分红策略的宏观逻辑与择时体系 【广发宏观陈礼清】名义GDP的周度估算 【广发宏观陈礼清】未来美债收益率若下行有利于哪些行业定价 【广发宏观陈礼清】股债性价比择时的宏观改进 【广发宏观陈礼清】M1、BCI、PPI与宏观择时 【广发宏观陈礼清】如何对GDP进行月度估算? 【广发宏观陈礼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如何预测? 【广发宏观陈礼清】工业增加值如何预测?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