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策略】业绩显微镜系列四:蜕变的工程机械行业,业绩高景气有望延续
(以下内容从长城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本篇是“业绩显微镜”系列第四篇,针对工程机械,分析最新业绩,并对其未来业绩进行展望。 本文采用申万2021年行业分类,工程机械隶属申万机械设备,以下“工程机械行业”或“行业”特指申万分类下的工程机械行业。注意“行业业绩”等类似表述特指申万工程机械行业内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业绩加总,目前行业业绩披露率超60%。 近期,工程机械指数涨势较好,年初至今,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分别上涨13.44%、28.02%、38.59%。与此同时,机构对工程机械的关注度火热,2024年一季度,机构对工程机械行业关注度大幅提升,工程机械企业的被调研次数和机构调研家数提升,其中,中联重科、徐工机械受到较多机构关注。 结论:工程机械行业已发生蜕变,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行业未来业绩有望延续高景气,推荐工程机械行业。 原因一:防御视角,行业在工程机械市场下行期内彰显极强的业绩韧性。 2023年,工程机械市场遇冷,但行业业绩高景气。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市场整体遇冷,挖机、装载机销量同比大幅下滑,因国内地产基建投资下滑,内销成为主要拖累项。然而,工程机械行业业绩高景气,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与低迷的工程机械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其原因有三,出口高景气导致企业盈利能力提升;龙头效应下行业内各优质上市企业内销受损幅度相对较小;上市企业产品种类丰富,行业抗风险能力提升,2023年传统机械产品整体遇冷,但新兴领域机械产品表现较好,尤其高空机械和叉车。 2024年一季度,挖机内销市场回暖。3月挖机内销同比大幅回正,带动一季度销量降幅缩窄。 原因二:进攻视角,行业已蜕变,全球化催生行业成长性,弱化周期性。 一带一路、出海战略下,工程机械行业已发生蜕变,周期性趋弱,成长性增强。相较过去的工程机械,行业取得较大变化。出海进程已处于蓬勃发展期,行业海外收入占比已接近50%,受国内宏观周期影响减弱;在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相较美日的工程机械行业,我国工程机械出海格局的成长性更高,更受益于增量市场,而非存量替换市场,短期看东盟,中期看欧洲。 现阶段处于周期底部,随着未来全球经济复苏,行业有望扬帆起航。全球经济复苏,将刺激工程机械行业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2024年1-3月全球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北美制造业回流、印尼基建地产拉动工程机械出口需求。国内设备更新政策或有望部分对冲工程机械内销市场下滑。海内外因素叠加下,工程机械行业有望迎来上行周期。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复苏不利风险、国际贸易争端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工程机械行业内竞争风险、行业内已披露财报的公司业绩加总与最终全披露行业业绩存在偏差的风险 1. 显微镜:工程机械行业的韧性与蜕变 1.1 市场遇冷:挖机、装载机销量下滑 工程机械市场整体遇冷,国内销量主要拖累。根据中国路面机械网,2023年工程机械市场处于调整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公布的12个设备品类中,8类产品整体销量下滑,包括挖掘机、装载机等;据协会数据,挖掘机2023年销量同比-25.4%,装载机销量同比-15.8%,主要受国内销量拖累;相较低迷的国内市场,挖机、装载机出口销量数据亮眼。 1.2 行业业绩优异:龙头效应导致行业已披露业绩逆势提升 2023年工程机械的行业业绩与上文的市场销量分化。区别于市场销量,行业业绩存在几点不同之处: 1. 龙头效应:行业内上市公司多数是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该企业在行业下行期承压能力较强。 2. 产品多样化:行业内上市企业产品种类多,不限于挖掘机、装载机。 2023全年:工程机械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行业业绩高景气。根据已披露的财报和业绩预告,截止至2024.04.09,2023年全年工程机械已披露营收增速7.5%,已披露净利润增速40.2%;其中工程机械整体贡献较大,优于工程机械器件。 原因:不同于市场,行业出口高增速,内销受损幅度小。统计已披露年报公司的财务数据,2023年工程机械行业海外业务收入增速53.0%,国内业务收入增速-6.8%,整体营收增速9.9%;图表4显示,在已披露年报的企业中,2023年大部分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增速维持在30%以上,国内业务收入增速在-10%附近。 2024年一季度:挖机3月内销回暖,出口下滑,装载机3月出口提升,内销下滑。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内公布一季报的企业数量有限,因此我们采用市场数据。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一季度,挖掘机内销逐步回暖、降幅缩窄,但外销受高基数影响下滑,然而装载机情况相反,内销维持低迷,出口较好。 1.3 细分产品:高空、叉车销量亮眼,传统机械低迷 工程机械行业内大部分公司产品种类较多,涉及传统机械(土方、起重、路面、混凝土等)和新兴领域机械(高空、矿业、叉车、农机),以下针对产品进行拆分。 传统机械产品:整体市场遇冷,但龙头企业传统支柱业务业绩受损较小。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3年共销售挖掘机195018台,同比下降25.4%。其中国内89980台,同比下降40.8%;出口105038台,同比下降4.04%。 新兴领域机械产品:整体业绩表现较好,其中高空机械(升降工作平台、高空作业车)、工业车辆(叉车)销量亮眼。高空机械包含升降工作平台、高空作业车等。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升降工作平台共销售206531台,同比增长5.3%;其中,国内129889台,同比增长4.2%;出口76642台,同比增长7.2%。高空作业车,目前以国内销售市场为主,2023年高空作业车国内销量强劲复苏,共销售4068台,同比增长22.9%。叉车,共销售各类叉车1173773台,同比增长12%;其中,国内768368台,同比增长11.9%;出口405405台,同比增长12.1%。 1.4 行业蜕变:全球化下,周期性趋弱,成长性增强 工程机械存在全球化、周期性等特征。 全球化:出海进程已处于蓬勃发展期,行业海外收入占比已接近50%,全球市占率仍具备较大空间。现阶段,在出海进程上,工程机械企业已取得优异成绩,工程机械海外销售收入已与国内销售收入相当,且占比不断提升;2022年工程机械行业海外业务收入占比46.9%,2023年工程机械行业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预计50.1%(截止至2024.04.09,统计口径为已披露2023年业绩的企业),其中中联重科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达61.4%。纵观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供给,据KHL数据,我国企业2022年市场供给份额约为18.3%,仍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 全球化:一带一路下,我国工程机械出海格局的成长性更高,短期看东盟,中期看欧洲。工程机械行业内部分公司逐步从“产品出海”跨越到“产业出海”,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深化;例如,三一重工,2023年中报披露,目前印尼、印度和美国三大海外智能制造工厂已经投产,且其他海外工程启动建设。在“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我国目前工程机械出口格局与全球市场需求格局不同,按2022年出口金额排序,向东盟出口金额已分别超过欧盟、美国,向俄罗斯出口金额已与欧盟接近,在此格局下,我国工程机械出海能获得更多市场增量。 周期性:国内工程机械周期性趋弱,目前处于周期底部。工程机械行业总体需求量与固定资产投资额密切相关,受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具备一定的周期性;但随着国内企业出海进程已取得进展,海外收入占比接近50%,受国际市场影响,区域经济景气度存在区域差异性,国内工程机械的周期性趋弱。现阶段,工程机械国内市场已处于周期底部,并已持续两年,出口市场处于底部调整期(图14)。未来随着国内、国外经济复苏,工程机械行业有望步入上行周期。 周期性:传统机械和新兴领域机械相互配合,行业周期性趋缓,叠加一定成长性。按产品大类分,可分成传统机械和新兴领域机械,新兴领域包括高空作业平台、矿山机械、农机、环卫机械、港口机械等,相较传统机械,新兴领域机械成长性较好,但目前市场占比有限。徐工机械,新兴领域业务发展较好,2023年中报披露,战略新兴产业收入 123亿元、同比增长 44.5%,占营业收入比 23.99%,其中高空作业平台、矿山机械、叉车增速较高。 2. 望远镜:工程机械行业未来业绩或维持高景气 衍生产品“业绩望远镜”:望远镜在于展望,显微镜在于拆解和分析当下;在“业绩显微镜”的基础上,针对细分领域,提出业绩展望;相较当下业绩,未来业绩的景气程度才是股票分子端决定因素之一。 2.1 逻辑:海内外复苏 海外复苏逻辑:北美制造业回流、印尼基建地产拉动工程机械出口需求。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2024年1-3月全球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3月全球制造业PMI读数50.6,环比提升0.3;其中,俄罗斯、印尼制造业PMI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55.7和54.2,美国、中国维持在51.9和50.8。 美国市场:制造业回流刺激建筑支出。根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数据,在政策引导下,海外制造业积极回流美国,导致2023年美国制造业建筑支出同比大幅提升,月频增速普遍维持在40%以上;旺盛的生产线建筑支出能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例如挖掘机、装载机等。 印尼市场:基建地产需求有望提振工程机械出口。印尼是东南亚工程机械市场的重要一员,受益于基建和地产需求,印尼的工程机械设备需求庞大。印尼基建充分受益于其国策“迁都计划”,2022年1月18日,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法案,将首都从雅加达迁至东加里曼丹省,由于雅加达人口密度高、易出现自然灾害,因此决定迁都。地产方面,印尼住房缺口大,未来房地产建筑需求旺盛。 国内更新需求:设备更新政策或有望部分对冲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下滑。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及,更新淘汰使用超过10年以上、高污染、能耗高、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挖掘、起重、装载、混凝土搅拌、升降机、推土机等设备(车辆)。 2.2 关注度提升:一季度机构调研数量 回顾2024年一季度,机构对工程机械行业关注度大幅提升,企业的被调研次数和机构调研家数提升。其中,中联重科、徐工机械受到较多机构关注。 风险提示 1. 全球经济复苏不利风险:考虑到目前部分地区存在国际矛盾和争端,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体复苏不利或不顺畅。 2. 国际贸易争端风险:中美的贸易争端、关税或导致工程机械出口受影响。 3.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一旦工程机械行业政策发生变化,对行业未来业绩存在影响。 4. 工程机械行业内竞争风险:工程机械行业内公司众多,包括已上市和非上市企业,存在互相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的可能。 5. 行业内已披露财报的公司业绩加总与最终全披露行业业绩存在偏差的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业绩显微镜系列四:蜕变的工程机械行业,业绩高景气有望延续》 对外发布时间: 2024年4月14日 报告发布机构: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汪毅 S1070512120003 yiw@cgws.com 联系人: 简宇涵 S1070122080002 jianyuhan@cgws.com 往期报告回顾 月度金股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三月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二月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一月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十二月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十一月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十月 专题报告 关注以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投资机会 2024两会前瞻暨市场研判 日本股市上涨成因分析 策略视角下的出海投资机会之二——医药出海新旋律 出海之路:逆全球化背景下的破壁机会 当前雪球产品的主要风险点位在哪里 中观行业盈利预测模型研究——中游制造行业篇 中观行业盈利预测模型研究——周期行业篇 自上而下全A盈利预测研究 坚守杠铃策略——基金四季报重仓股分析 中国养老金数据测算以及应对策略 我国养老金体系将如何应对老龄化 长城证券研究院市场策略研究团队: 汪毅,王小琳,王正洁,丁皓晨,简宇涵,杨博文 研究员微信号: 汪毅(15000095031) 王小琳(18833550053) 王正洁(13127569759) 丁皓晨(15601751510) 简宇涵(15625136644) 杨博文(18263867287) 欢迎大家与我们微信交流! 最新的市场策略观点,最新的月度股票组合,最新的机构观点汇总,欢迎关注长城宏观策略! 长城研究--宏观策略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摘要 本篇是“业绩显微镜”系列第四篇,针对工程机械,分析最新业绩,并对其未来业绩进行展望。 本文采用申万2021年行业分类,工程机械隶属申万机械设备,以下“工程机械行业”或“行业”特指申万分类下的工程机械行业。注意“行业业绩”等类似表述特指申万工程机械行业内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业绩加总,目前行业业绩披露率超60%。 近期,工程机械指数涨势较好,年初至今,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分别上涨13.44%、28.02%、38.59%。与此同时,机构对工程机械的关注度火热,2024年一季度,机构对工程机械行业关注度大幅提升,工程机械企业的被调研次数和机构调研家数提升,其中,中联重科、徐工机械受到较多机构关注。 结论:工程机械行业已发生蜕变,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行业未来业绩有望延续高景气,推荐工程机械行业。 原因一:防御视角,行业在工程机械市场下行期内彰显极强的业绩韧性。 2023年,工程机械市场遇冷,但行业业绩高景气。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市场整体遇冷,挖机、装载机销量同比大幅下滑,因国内地产基建投资下滑,内销成为主要拖累项。然而,工程机械行业业绩高景气,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与低迷的工程机械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其原因有三,出口高景气导致企业盈利能力提升;龙头效应下行业内各优质上市企业内销受损幅度相对较小;上市企业产品种类丰富,行业抗风险能力提升,2023年传统机械产品整体遇冷,但新兴领域机械产品表现较好,尤其高空机械和叉车。 2024年一季度,挖机内销市场回暖。3月挖机内销同比大幅回正,带动一季度销量降幅缩窄。 原因二:进攻视角,行业已蜕变,全球化催生行业成长性,弱化周期性。 一带一路、出海战略下,工程机械行业已发生蜕变,周期性趋弱,成长性增强。相较过去的工程机械,行业取得较大变化。出海进程已处于蓬勃发展期,行业海外收入占比已接近50%,受国内宏观周期影响减弱;在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相较美日的工程机械行业,我国工程机械出海格局的成长性更高,更受益于增量市场,而非存量替换市场,短期看东盟,中期看欧洲。 现阶段处于周期底部,随着未来全球经济复苏,行业有望扬帆起航。全球经济复苏,将刺激工程机械行业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2024年1-3月全球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北美制造业回流、印尼基建地产拉动工程机械出口需求。国内设备更新政策或有望部分对冲工程机械内销市场下滑。海内外因素叠加下,工程机械行业有望迎来上行周期。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复苏不利风险、国际贸易争端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工程机械行业内竞争风险、行业内已披露财报的公司业绩加总与最终全披露行业业绩存在偏差的风险 1. 显微镜:工程机械行业的韧性与蜕变 1.1 市场遇冷:挖机、装载机销量下滑 工程机械市场整体遇冷,国内销量主要拖累。根据中国路面机械网,2023年工程机械市场处于调整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公布的12个设备品类中,8类产品整体销量下滑,包括挖掘机、装载机等;据协会数据,挖掘机2023年销量同比-25.4%,装载机销量同比-15.8%,主要受国内销量拖累;相较低迷的国内市场,挖机、装载机出口销量数据亮眼。 1.2 行业业绩优异:龙头效应导致行业已披露业绩逆势提升 2023年工程机械的行业业绩与上文的市场销量分化。区别于市场销量,行业业绩存在几点不同之处: 1. 龙头效应:行业内上市公司多数是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该企业在行业下行期承压能力较强。 2. 产品多样化:行业内上市企业产品种类多,不限于挖掘机、装载机。 2023全年:工程机械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行业业绩高景气。根据已披露的财报和业绩预告,截止至2024.04.09,2023年全年工程机械已披露营收增速7.5%,已披露净利润增速40.2%;其中工程机械整体贡献较大,优于工程机械器件。 原因:不同于市场,行业出口高增速,内销受损幅度小。统计已披露年报公司的财务数据,2023年工程机械行业海外业务收入增速53.0%,国内业务收入增速-6.8%,整体营收增速9.9%;图表4显示,在已披露年报的企业中,2023年大部分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增速维持在30%以上,国内业务收入增速在-10%附近。 2024年一季度:挖机3月内销回暖,出口下滑,装载机3月出口提升,内销下滑。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内公布一季报的企业数量有限,因此我们采用市场数据。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一季度,挖掘机内销逐步回暖、降幅缩窄,但外销受高基数影响下滑,然而装载机情况相反,内销维持低迷,出口较好。 1.3 细分产品:高空、叉车销量亮眼,传统机械低迷 工程机械行业内大部分公司产品种类较多,涉及传统机械(土方、起重、路面、混凝土等)和新兴领域机械(高空、矿业、叉车、农机),以下针对产品进行拆分。 传统机械产品:整体市场遇冷,但龙头企业传统支柱业务业绩受损较小。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挖掘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3年共销售挖掘机195018台,同比下降25.4%。其中国内89980台,同比下降40.8%;出口105038台,同比下降4.04%。 新兴领域机械产品:整体业绩表现较好,其中高空机械(升降工作平台、高空作业车)、工业车辆(叉车)销量亮眼。高空机械包含升降工作平台、高空作业车等。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升降工作平台共销售206531台,同比增长5.3%;其中,国内129889台,同比增长4.2%;出口76642台,同比增长7.2%。高空作业车,目前以国内销售市场为主,2023年高空作业车国内销量强劲复苏,共销售4068台,同比增长22.9%。叉车,共销售各类叉车1173773台,同比增长12%;其中,国内768368台,同比增长11.9%;出口405405台,同比增长12.1%。 1.4 行业蜕变:全球化下,周期性趋弱,成长性增强 工程机械存在全球化、周期性等特征。 全球化:出海进程已处于蓬勃发展期,行业海外收入占比已接近50%,全球市占率仍具备较大空间。现阶段,在出海进程上,工程机械企业已取得优异成绩,工程机械海外销售收入已与国内销售收入相当,且占比不断提升;2022年工程机械行业海外业务收入占比46.9%,2023年工程机械行业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预计50.1%(截止至2024.04.09,统计口径为已披露2023年业绩的企业),其中中联重科2023年海外收入占比达61.4%。纵观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供给,据KHL数据,我国企业2022年市场供给份额约为18.3%,仍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 全球化:一带一路下,我国工程机械出海格局的成长性更高,短期看东盟,中期看欧洲。工程机械行业内部分公司逐步从“产品出海”跨越到“产业出海”,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深化;例如,三一重工,2023年中报披露,目前印尼、印度和美国三大海外智能制造工厂已经投产,且其他海外工程启动建设。在“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我国目前工程机械出口格局与全球市场需求格局不同,按2022年出口金额排序,向东盟出口金额已分别超过欧盟、美国,向俄罗斯出口金额已与欧盟接近,在此格局下,我国工程机械出海能获得更多市场增量。 周期性:国内工程机械周期性趋弱,目前处于周期底部。工程机械行业总体需求量与固定资产投资额密切相关,受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具备一定的周期性;但随着国内企业出海进程已取得进展,海外收入占比接近50%,受国际市场影响,区域经济景气度存在区域差异性,国内工程机械的周期性趋弱。现阶段,工程机械国内市场已处于周期底部,并已持续两年,出口市场处于底部调整期(图14)。未来随着国内、国外经济复苏,工程机械行业有望步入上行周期。 周期性:传统机械和新兴领域机械相互配合,行业周期性趋缓,叠加一定成长性。按产品大类分,可分成传统机械和新兴领域机械,新兴领域包括高空作业平台、矿山机械、农机、环卫机械、港口机械等,相较传统机械,新兴领域机械成长性较好,但目前市场占比有限。徐工机械,新兴领域业务发展较好,2023年中报披露,战略新兴产业收入 123亿元、同比增长 44.5%,占营业收入比 23.99%,其中高空作业平台、矿山机械、叉车增速较高。 2. 望远镜:工程机械行业未来业绩或维持高景气 衍生产品“业绩望远镜”:望远镜在于展望,显微镜在于拆解和分析当下;在“业绩显微镜”的基础上,针对细分领域,提出业绩展望;相较当下业绩,未来业绩的景气程度才是股票分子端决定因素之一。 2.1 逻辑:海内外复苏 海外复苏逻辑:北美制造业回流、印尼基建地产拉动工程机械出口需求。全球经济呈现温和复苏态势,2024年1-3月全球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3月全球制造业PMI读数50.6,环比提升0.3;其中,俄罗斯、印尼制造业PMI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55.7和54.2,美国、中国维持在51.9和50.8。 美国市场:制造业回流刺激建筑支出。根据美国商务部普查局数据,在政策引导下,海外制造业积极回流美国,导致2023年美国制造业建筑支出同比大幅提升,月频增速普遍维持在40%以上;旺盛的生产线建筑支出能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例如挖掘机、装载机等。 印尼市场:基建地产需求有望提振工程机械出口。印尼是东南亚工程机械市场的重要一员,受益于基建和地产需求,印尼的工程机械设备需求庞大。印尼基建充分受益于其国策“迁都计划”,2022年1月18日,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法案,将首都从雅加达迁至东加里曼丹省,由于雅加达人口密度高、易出现自然灾害,因此决定迁都。地产方面,印尼住房缺口大,未来房地产建筑需求旺盛。 国内更新需求:设备更新政策或有望部分对冲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下滑。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及,更新淘汰使用超过10年以上、高污染、能耗高、老化磨损严重、技术落后的建筑施工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挖掘、起重、装载、混凝土搅拌、升降机、推土机等设备(车辆)。 2.2 关注度提升:一季度机构调研数量 回顾2024年一季度,机构对工程机械行业关注度大幅提升,企业的被调研次数和机构调研家数提升。其中,中联重科、徐工机械受到较多机构关注。 风险提示 1. 全球经济复苏不利风险:考虑到目前部分地区存在国际矛盾和争端,可能导致全球经济体复苏不利或不顺畅。 2. 国际贸易争端风险:中美的贸易争端、关税或导致工程机械出口受影响。 3.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一旦工程机械行业政策发生变化,对行业未来业绩存在影响。 4. 工程机械行业内竞争风险:工程机械行业内公司众多,包括已上市和非上市企业,存在互相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的可能。 5. 行业内已披露财报的公司业绩加总与最终全披露行业业绩存在偏差的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 《业绩显微镜系列四:蜕变的工程机械行业,业绩高景气有望延续》 对外发布时间: 2024年4月14日 报告发布机构: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汪毅 S1070512120003 yiw@cgws.com 联系人: 简宇涵 S1070122080002 jianyuhan@cgws.com 往期报告回顾 月度金股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三月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二月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一月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十二月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十一月 长城策略*月度金股‖十月 专题报告 关注以AI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投资机会 2024两会前瞻暨市场研判 日本股市上涨成因分析 策略视角下的出海投资机会之二——医药出海新旋律 出海之路:逆全球化背景下的破壁机会 当前雪球产品的主要风险点位在哪里 中观行业盈利预测模型研究——中游制造行业篇 中观行业盈利预测模型研究——周期行业篇 自上而下全A盈利预测研究 坚守杠铃策略——基金四季报重仓股分析 中国养老金数据测算以及应对策略 我国养老金体系将如何应对老龄化 长城证券研究院市场策略研究团队: 汪毅,王小琳,王正洁,丁皓晨,简宇涵,杨博文 研究员微信号: 汪毅(15000095031) 王小琳(18833550053) 王正洁(13127569759) 丁皓晨(15601751510) 简宇涵(15625136644) 杨博文(18263867287) 欢迎大家与我们微信交流! 最新的市场策略观点,最新的月度股票组合,最新的机构观点汇总,欢迎关注长城宏观策略! 长城研究--宏观策略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