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格林汇基金 | 漫游基金历史(三)

格林汇基金 | 漫游基金历史(三)

作者:微信公众号【格林大华期货资讯】/ 发布时间:2024-04-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格林期货《格林汇基金 | 漫游基金历史(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漫游基金历史(三) —点击了解学习— 相较于世界基金发展史,我国的基金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逐步启航,本期内容,小编将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早期基金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我国早期基金历史 1991年10月,我国的第一批投资基金:“武汉证券投资基金”和“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由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和深圳南山风险区政府批准成立。 之后在1992年有37家投资基金经有关部门批准发行。在1992年11月,我国国内第一家较为规范的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获批设立,募集资金1亿元人民币,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1993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我国第一只上市交易的投资基金。该基金的设立,在债券、股票之外又增添了一种有价证券,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证券市场,为乡镇企业筹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拉开了我国基金发展的浪潮,1993年底又有多只基金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到1997年10月,全国共有投资基金72只,共募集资金66亿元。 我国早期基金市场特点 01 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所有投资基金全部为封闭式。 02 规模小。其中,体量最大的基金是天骥基金,为5.8亿元;最小的是武汉基金第一期,仅1000万元。 03 投资范围较为集中。大多数资金投资于股票、房地产等实体行业。 04 收益水平相差悬殊。收益最高的天骥基金,收益率高达67%,最低的龙江基金收益率仅为2.4%。 在早期的基金市场存在着基金的设立、监管、托管方面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和规则、投资基金运作管理不规范,投资者权益缺乏保障等弊端。下期内容将会向大家介绍我国基金改革阶段的发展史,了解国家针对早期的弊端做了哪些改革措施,敬请期待!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为投资者教育为目的而发布, 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