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央行Q1货币例会的三个“新提法”

央行Q1货币例会的三个“新提法”

作者: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研究】/ 发布时间:2024-04-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央行Q1货币例会的三个“新提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央行Q1货币例会的三个“新提法” 申万宏源宏观周报·第241期 屠强 FRM 高级宏观分析师 贾东旭 高级宏观分析师 王胜 博士 宏观研究部负责人 申万宏源宏观 主要内容 引言:与23Q4例会相比,央行Q1货币例会总体货币政策方向的表述并未发生变化,但结构上有三个“新提法”值得关注,或预示着后续货币政策具体手段的变化。 “新提法”之一:在提及降低融资成本后新增“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1)在利率的表态部分,央行在强调推动实体融资成本下降后,新增强调“同时,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2)上述变化或指向央行在暗示短期降息空间不会太大,长期收益率将影响政策对于贷款利率的设定。今年以来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背后,更多反映的是市场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而央行强调需关注经济回升过程中长期收益率的变化,意味着央行对于未来10年期等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存在预期,而在此过程中,贷款利率短期降息空间不会太大。3)实际上,理顺贷款与债券市场利率关系,也是23Q4货政报告已在强调的方向,也侧面说明债券利率会影响贷款政策利率。央行会综合考虑债券市场与贷款市场利率的息差,长期收益率的上行也会约束贷款市场降息。 “新提法”之二:数量型操作更关注结构性货币工具,有三大变化。本次央行货币例会除了对价格型工具有讨论以外,也对数量型工具有新的部署,具体有三大新变化:1)适当增加长期性结构性货币工具规模。会议首要强调“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意味着后续长期性结构性货币工具也有望新增,目前余额合计29033亿。2)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未来增量空间2590亿。截止23年底,碳减排工具额度为8000亿,余额为5410亿,仍有2590亿未投放,而本次会议强调“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意味着后续仍有释放空间。3)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合计5000亿,是前期已到期的科创与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的接续政策(两项老工具额度6000亿,余额4123亿)。 “新提法”之三:引导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表述新增“有市场需求”。1)相较于23Q4货币例会,本次会议虽然仍延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制造业的方向,但具体提法上由“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改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市场需求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上述表态旨在防止加剧产能过剩,后者也是去年以来压制通胀的核心症结。去年以来产能过剩加剧相应引发两个价格现象,其一是PPI持续走低,数据上也呈现出产能周期(固定资产周转率)影响价格周期(PPI)的规律。其二是核心商品PPI持续低于核心商品CPI。产能过剩对通胀的影响大于最终消费。上述表态也再次说明了央行促进价格水平回升的诉求,后者也恰好是今年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展望:维持上半年货币更注重结构,下半年再宽松判断。1)我们前期展望报告指出上半年货币政策已靠前发力,短期更注重结构性货币工具和存款利率降息,目前政策变化符合我们预期。我们展望报告提出两大判断,其一是货币政策上半年靠前发力已完成,后续更多为配合型操作,包括设备投资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可能新增或扩容。而本次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符合我们判断。其二是存款利率下调先于贷款利率。近期河南、陕西、山西、云南等地的多家中小银行密集发布公告,宣布下调定期存款执行利率。此次降息幅度从5个基点至45个基点不等,也基本符合我们判断。2)下半年或才存在再次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下一轮货币宽松或需等待汇率压力缓和时,也即美联储降息之后,同时也需要等待银行净息差压力缓和,因此预计贷款降息在7月之后,降准预计9月,后者是货币乘数增速同比压力较大的阶段,需要降准。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货币政策发力节奏短期不确定性。 以下为正文 周关注:货币政策新变化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于3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与23Q4例会相比,总体货币政策方向的表述并未发生变化,仍然强调“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但结构上有三个“新提法”值得关注,或预示着后续货币政策具体手段的变化。 1.1 在提及降低融资成本后新增“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 在利率的表态部分,央行在强调推动实体融资成本下降后,新增强调同时也要关注经济回升过程中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具体来看,在后续货币政策部署方面,利率部分央行仍强调“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与23Q4货币例会表态完全一致、没有变化,但在此后新增“同时,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上述变化或指向央行在暗示短期降息空间不会太大,长期收益率将影响政策对于贷款利率(实体融资成本)的设定。利率本质上是货币的价格,从中长期来看,一个经济体利率的高低与潜在经济增速对应的实体回报率(收益率)挂钩。贷款市场与债券市场虽然存在差异,但总体也遵循这一定律,因此两个市场之间利率也存在关系。而今年以来,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前者目前也下行至2.3%以下的历史低位,但这背后更多反映的是市场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而央行强调同时需关注经济回升过程中长期收益率的变化,意味着央行对于未来10年期等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存在预期,这也与今年以来出口、工业生产、PMI等经济数据向好相对应。而在长期收益率有可能上行过程中,贷款利率短期降息空间不会太大。 实际上,理顺贷款与债券市场利率关系,也是23Q4货政报告已在强调的方向。23Q4货政报告在“专栏二”部署后续利率政策的表态中,强调“是督促银行持续健全存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坚持风险定价原则,切实理顺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大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利率关系”,此外也强调“按照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要求,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这也意味着央行也在考虑长期收益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若前者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上行,则后者短期降息空间也不会太大。 1.2 数量型操作更关注结构性货币工具,有三大变化 本次央行货币例会除了对价格型工具有讨论以外,也对数量型工具有新的部署。在具体导向上,会议仍然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继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政策主要通过结构性货币工具来落实,本次会议有三大新变化: 1)适当增加长期性结构性货币工具规模。在央行结构性货币工具箱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是“长期性工具”,截止23年底,额度依次为8100亿、18000亿、7400亿,合计33500亿,余额依次为6562亿,16551亿,5920亿,合计29033亿,而本次例会央行首要强调“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意味着后续长期性结构性货币工具也有望新增。 2)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未来增量空间2590亿。作为绿色金融的主要抓手,碳减排工具自成立以来一直是央行结构性货币工具箱中,“阶段性工具”领域规模最大的工具,截止23年底,该额度为8000亿,余额为5410亿,仍有2590亿未投放,而本次会议强调“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意味着后续仍有释放空间。 3)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合计5000亿,是前期已到期的科创与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的接续政策。2022年央行曾出台科创再贷款与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总额度6000亿,但目前已到期,两项工具余额在23年6月末达到高点4894亿,但因政策到期、目前余额下降至4123亿,处于存量被偿还的过程中。在此背景下,本次会议强调“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前期两项工具的接续。4月7日央行官网宣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金融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台账进行审核,对于在备选企业名单或项目清单内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1.3 引导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表述新增“有市场需求” 相较于23Q4货币例会,央行新增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市场需求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3Q4货币例会继续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这也延续了更早货币例会的表态。而本次会议虽然仍延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制造业的方向,但具体提法上改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市场需求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旨在引导金融机构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过程中,要更重视“有市场需求”的项目。 上述表态旨在防止加剧产能过剩,后者也是去年以来压制通胀的核心症结。去年以来工业企业产能过剩加剧,相应引发两个价格现象,其一是PPI持续走低,数据上也呈现出产能周期(固定资产周转率)影响价格周期(PPI)的规律。其二是核心商品PPI持续低于核心商品CPI。今年2月核心商品PPI(非食品生活资料)同比为-0.9%,而核心商品CPI同比同期却上行至0.7%,说明产能过剩压制工业出厂价格,但终端需求相对并不弱,支撑零售价格。 上述表态也再次说明了央行促进价格水平回升的诉求,后者也恰好是今年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次会议央行也继续强调“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促进物价温和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1.4 展望:维持上半年货币更重结构,下半年再宽松判断 我们前期展望报告指出上半年货币政策已靠前发力,短期更注重结构性货币工具和存款利率降息,目前政策变化符合我们预期。我们展望报告提出两大判断,其一是货币政策上半年靠前发力已完成,后续更多为配合型操作,包括设备投资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可能新增或扩容。而本次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符合我们判断。其二是存款利率下调先于贷款利率。近期河南、陕西、山西、云南等地的多家中小银行密集发布公告,宣布下调定期存款执行利率。此次降息幅度从5个基点至45个基点不等,也基本符合我们判断。 下半年或才存在再次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下一轮货币宽松或需等待汇率压力缓和时,也即美联储降息之后,同时也需要等待银行净息差压力缓和,因此预计贷款降息在7月之后,降准预计9月,后者是货币乘数增速同比压力较大的阶段,需要降准。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货币政策发力节奏短期不确定性。 高频经济表现:汽车销售、地产销售回落 1)商品消费:本周乘用车零售同比较上周继续回落5pct,今年以来累计同比增长13%。截至3月31日,乘用车零售同比较上周回落5pct至1%,今年累计同比增长13%。 2)服务消费:整车货运量、沪深迁徙指数下行。截止4月6日,全国整车货运量较去年农历同期下行5.4pct至1.9%;截止4月5日,京沪深迁徙趋势较去年农历同期下行2.4pct至31.8%。 3) 财政与政府消费:截至4月5日,当周国债净融资2670.11亿,当周新增0亿一般债,下周计划发行68.2亿。 4)房地产市场:地产销售有所回落,因城施策正在加码。截至4月6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月均成交面积农历同比下行3.7pct至-40.7%,分结构看,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分别下行2.0pct、3.0 pct、6.4 pct至-23.4%、-40.9%、-53.5%。多地通过购房补贴方式“降房价”,其中山东省日照市直接补贴总房款的20%。另外,多城取消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以进一步促进购房需求释放。 5)政府性基金与基建:截至4月5日,当周新增专项债48.9亿,下周计划发行153.59亿。 6)制造业投资与工业生产:高炉开工率小幅回落、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有所回升。截至3月29日,高炉开工率回落34bp至76.58%,弱于去年农历同期(82.02%)。截至3月28日,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小幅回升24bp至80.36%,强于去年农历同期(73.37%)。 7)食品价格:猪肉零售价格小幅回升,菜价、果价同比均回升。截至3月28日,猪肉零售价回升0.8%至25.2元/公斤;截至4月3日,蔬菜、水果价格分别环跌1.3%、环涨0.6%,同比分别回升0.3pct、3.5pct至-2.0%、-6.6%。 8)工业品价格:油价回升,国内钢价、煤价均回落。截至4月3日,布油周均价较上周小幅回升6.0%至91.4美元/桶,动力煤价格较上周继续回落4.6%至846.9元/吨。螺纹钢价格回落1.1%至3614元/吨。截至3月29日,美国原油产量1310万桶/日。 9)货币政策与汇率:本周逆回购余额60亿,DR007、R007均有所回落。截至4月5日,本周逆回购余额60亿,净回笼8440亿。截止4月3日,DR007(1.814%)、R007(1.979%),分别较上周回落20.0BP和43.4BP。 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小幅贬值。截止4月5日,美元指数下行0.2至104.3。截止4月3日,CNY报收7.236,CNH报收7.254,分别较上周贬值0.1%和升值0.04%。注:文中高频数据均来自CEIC。 全球宏观日历:关注中国3月贸易数据、通胀数据 内容节选自申万宏源宏观研究报告: 《央行Q1货币例会的三个“新提法”——申万宏源宏观周报·第241期》 证券分析师:屠强 贾东旭 王胜 发布日期:2024.04.07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