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交投情绪边际改善,4月基本面主导行情 | 转债策略思考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转债交投情绪边际改善,4月基本面主导行情 | 转债策略思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近期转债情绪边际改善,但是改善时间相对较短,且集中在部分券种。需求端,转债仍受长线资金青睐。考虑到当前处于基本面主导行情的4月份,关注一季度业绩占优,更可能超预期的转债标的。关注转债市场情绪修复的持续性,建议投资者继续哑铃策略进行配置,同时进行组合适当的优化。 春节后市场普遍反弹,但是转债市场反弹幅度远不及权益市场,转债整体呈现为估值收缩的现象。而过去一周转债市场成交热度有所改善,转债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 第一,转债春节后的反弹弱于正股,从结构上看,正股小市值和低评级的转债跟涨能力相对更弱。 3月以来,市值小于100亿元的正股上涨约6%,转债仅有约1%的涨幅。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可能是正股小市值转债跟涨能力弱的原因之一。3月以来,信用评级在AA-以下的转债涨幅约为2%,而对应的正股涨幅接近8%。 第二,转债走势相对疲软,反映到估值中体现为转债整体呈现为估值收缩的现象。 截止到4月3日,百元溢价率为24.1%,处于2018年以来的54%,较3月1日小幅下降。全市场余额加权转股溢价率为58.8%,处在2018年以来的98%分位数,较3月1日小幅上升。造成差异的原因是百元溢价率更加贴近股性转债估值,而余额加权溢价率主要被债性转债影响。 第三,近期转债情绪边际改善,但是改善时间相对较短,且集中在部分券种。 转债全市场换手率以及剔除当周换手率在300%以上个券的全市场换手率在过去2周同步提升。但是两者之间的差额过去5周时间持续走扩,叠加成交量前10的转债成交占比仍然约为35%,过去3年分位数为55.5%。说明转债市场的成交集中在部分个券,情绪改善有结构性现象。 第四,3月交易所披露的持有人数据中,长线资金对转债的配置力度仍在。当前纯债收益率处于相对低位,债性转债作为转债市场的主流品种,对长线资金的配置价值仍在。 3月上交所,保险机构持有可转债面值为419.07亿元,环比增加12%。社保基金持有可转债面值79.3亿元,较上月增长1.3%。信托机构持有可转债面值65.89亿元,较上月增长26.1%。深交所方面,保险机构、社保基金、信托机构降幅低于总体。 第五,转债市场的持续修复需要转债的赚钱效应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转债信心的积累或需要权益慢牛行情。2018年以来,4月份主导行情的关键因素是基本面数据。 将一季报披露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为5组,第1组为归母净利润增速处于前20%水平的转债标的。基本面数据越强劲的第1组,对应的组别正股在4月收益表现越好。同样的,正股基本面数据越强劲的2018、2020、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处于前20%水平的转债平均涨跌幅最高。 展望后市,考虑到当前处于基本面主导行情的4月份,关注一季度业绩占优,更可能超预期的转债标的。关注转债市场情绪修复的持续性,建议投资者继续哑铃策略进行配置,同时进行组合适当的优化。 具体来看,首先,对于高股息、高YTM等高质量标的,建议投资者可考虑选择正股,从而应对大盘转债余额下降的现状;其次,对于高弹性标的,继续建议固收+组合可选择转债,相对正股而言,转债本身具有较高的保护性,可以很好的应对正股的波动性;最后,考虑到纯债收益率处在低位,推荐关注高YTM转债。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改善持续性不足;债市超预期调整;海外流动性宽松节奏弱于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研报正文 01 转债策略思考 春节后市场普遍反弹,但是转债市场反弹幅度远不及权益市场,转债整体呈现为估值收缩的现象。而过去一周转债市场成交热度有所改善,转债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 第一,转债春节后的反弹弱于正股,从结构上看,正股小市值和低评级的转债跟涨能力相对更弱。3月1日以来转债跟涨能力较弱,市值小于100亿元的正股上涨约6%,转债仅有约1%的涨幅。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可能是正股小市值转债跟涨能力弱的原因之一。3月1日以来,信用评级在AA-以下的转债涨幅约为2%,而对应的正股涨幅接近8%。 第二,转债走势相对疲软,反映到估值中体现为转债整体呈现为估值收缩的现象。截止到4月3日,百元溢价率为24.1%,处于2018年以来的54%,较3月1日小幅下降。全市场余额加权转股溢价率为58.8%,处在2018年以来的98%分位数,较3月1日小幅上升。造成差异的原因是百元溢价率更加贴近股性转债估值,而余额加权溢价率主要被债性转债影响。 进一步分类型来看,截止到4月3日,债性转债余额加权转股溢价率为85%,处在2018年以来的97%分位数;平衡性转债余额加权转股溢价率为23%,处在2018年以来的49%分位数;股性转债余额加权转股溢价率为7%,处在2018年以来的52%分位数。 第三,近期转债情绪整体改善,但是改善时间相对较短,且集中在部分券种。过去一周转债市场成交额超过500亿元,较上周进一步走高。同时,转债全市场换手率以及剔除当周换手率在300%以上个券的全市场换手率在过去2周同步提升。但是两者之间的差额过去5周时间持续走扩,叠加成交量前10的转债成交占比仍然约为35%,过去3年分位数为55.5%。说明转债市场的成交集中在部分个券,情绪改善有结构性现象。 第四,3月交易所披露的持有人数据中,长线资金对转债的配置力度仍在。当前纯债收益率处于相对低位,债性转债作为转债市场的主流品种,对长线资金的配置价值仍在。 上交所和深交所披露的3月转债持有者结构数据。上交所方面,3月持有可转债面值为 5098.22亿元,较上月环比减少312.97亿元,降幅5.8%。深交所方面,3月持有可转债市值 3280.78亿元,较上月环比减少81亿元,降幅2.4%。 公募基金有所减持。3月上交所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面值为1523.65亿元,环比下降4.1%,降幅超过市场总体。深交所基金(未区分公募和私募)持有市值为960.6亿元,环比下降5.5%,降幅高于市场总体。 保险机构、社保基金、信托机构逆势增持。3月上交所,保险机构持有可转债面值为419.07亿元,环比增加12%。社保基金持有可转债面值79.3亿元,较上月增长1.3%。信托机构持有可转债面值65.89亿元,较上月增长26.1%。深交所方面,保险机构、社保基金、信托机构降幅低于总体。 第五,转债市场的持续修复需要转债的赚钱效应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转债信心的积累或需要权益慢牛行情。2018年以来,4月份主导行情的关键因素是基本面数据。将一季报披露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为5组,第1组为归母净利润增速处于前20%水平的转债标的。基本面数据越强劲的第1组,对应的组别正股在4月收益表现越好。同样的,正股基本面数据越强劲的2018、2020、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处于前20%水平的转债平均涨跌幅最高。 展望后市,考虑到当前处于基本面主导行情的4月份,关注一季度业绩占优,更可能超预期的转债标的。关注转债市场情绪修复的持续性,建议投资者继续哑铃策略进行配置,同时进行组合适当的优化。具体来看,首先,对于高股息、高YTM等高质量标的,建议投资者可考虑选择正股,从而应对大盘转债余额下降的现状;其次,对于高弹性标的,继续建议固收+组合可选择转债,相对正股而言,转债本身具有较高的保护性,可以很好的应对正股的波动性;最后,考虑到纯债收益率处在低位,推荐关注高YTM转债。具体方向上:1)关注高股息、高YTM等高质量标的,具体关注银行、煤炭、家电等红利标的,包括相应的正股;2)关注新质生产力中方向,具体关注TMT、计算机、汽车、机械设备等。 02 转债行情 过去一周(4月1日-4月3日)所有指数均上涨,中证500上涨1.67%,涨幅最大,上证50上证0.63%,涨幅最小。万得转债等权指数上涨0.93%,万得转债正股等权指数上涨2.13%,正股表现优于转债。 转债价格上涨,过去一周价格中位数从111.97上涨至113.44。价格处于120以下的转债比例从73.3%下降至70.2%,低价转债比例下降。 板块方面,转债对应的行业中,煤炭、基础化工、商贸零售行业平均涨幅排名前三;国防军工、电子、通信行业平均跌幅排名前三。 从个券来看,过去一周(4月1日-4月3日)540只个券(不含过去一周新上市的转债)中,上涨个券412只,下跌个券124只,持平4只。 过去一周领涨的转债为福新转债、淳中转债、耐普转债、鼎胜转债、惠城转债,涨幅分别为19.2%、14.9%、12.4%、12.1%、8.7%,分别归属基础化工、计算机、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和环保行业。 过去一周领跌的转债为华体转债、商络转债、盛路转债、金钟转债、卡倍转02,跌幅分别为23.9%、16.1%、14.3%、13.0%、10.3%,分别归属电子、电子、国防军工、汽车和汽车行业。 03 转债估值 过去一周(4月1日-4月3日)余额加权计算的全市场转股溢价率下降1.77%。按照平价分类,平价处于90以下、100-110和120-130的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上升,其余平价区间的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下降。 按照偏股、平衡、偏债型转债分类,余额加权计算的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一周下降1.75%,余额加权计算的偏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一周下降0.23%,余额加权计算的平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一周上升0.59%。 板块方面,转债对应的行业中,银行、非银金融、国防军工行业转股溢价率上升幅度排名前三。 04 转债供需 过去一周(4月1日-4月3日)暂无转债上市。 过去一周转债市场成交规模较前一周上升。过去一周中证转债日均成交额534.23亿,较前一周上升。 未来一周(4月8日-4月12日)暂无转债上市。 05 05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改善持续性不足,导致市场情绪反复波动; 债市超预期调整,导致转债估值大幅下跌; 海外流动性宽松节奏弱于预期,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承压; 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文中统计的规律有效性可能下降。 < 完 > 本研究报告根据2024年4月7日已公开发布的《转债交投情绪边际改善,4月基本面主导行情》整理,如需获取完整研报,请联系对口销售。 分析师 王明路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3120006> 研究助理 陈婷婷 <执业证书编号:S1230123050014> 特别声明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固收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固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核心观点 近期转债情绪边际改善,但是改善时间相对较短,且集中在部分券种。需求端,转债仍受长线资金青睐。考虑到当前处于基本面主导行情的4月份,关注一季度业绩占优,更可能超预期的转债标的。关注转债市场情绪修复的持续性,建议投资者继续哑铃策略进行配置,同时进行组合适当的优化。 春节后市场普遍反弹,但是转债市场反弹幅度远不及权益市场,转债整体呈现为估值收缩的现象。而过去一周转债市场成交热度有所改善,转债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 第一,转债春节后的反弹弱于正股,从结构上看,正股小市值和低评级的转债跟涨能力相对更弱。 3月以来,市值小于100亿元的正股上涨约6%,转债仅有约1%的涨幅。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可能是正股小市值转债跟涨能力弱的原因之一。3月以来,信用评级在AA-以下的转债涨幅约为2%,而对应的正股涨幅接近8%。 第二,转债走势相对疲软,反映到估值中体现为转债整体呈现为估值收缩的现象。 截止到4月3日,百元溢价率为24.1%,处于2018年以来的54%,较3月1日小幅下降。全市场余额加权转股溢价率为58.8%,处在2018年以来的98%分位数,较3月1日小幅上升。造成差异的原因是百元溢价率更加贴近股性转债估值,而余额加权溢价率主要被债性转债影响。 第三,近期转债情绪边际改善,但是改善时间相对较短,且集中在部分券种。 转债全市场换手率以及剔除当周换手率在300%以上个券的全市场换手率在过去2周同步提升。但是两者之间的差额过去5周时间持续走扩,叠加成交量前10的转债成交占比仍然约为35%,过去3年分位数为55.5%。说明转债市场的成交集中在部分个券,情绪改善有结构性现象。 第四,3月交易所披露的持有人数据中,长线资金对转债的配置力度仍在。当前纯债收益率处于相对低位,债性转债作为转债市场的主流品种,对长线资金的配置价值仍在。 3月上交所,保险机构持有可转债面值为419.07亿元,环比增加12%。社保基金持有可转债面值79.3亿元,较上月增长1.3%。信托机构持有可转债面值65.89亿元,较上月增长26.1%。深交所方面,保险机构、社保基金、信托机构降幅低于总体。 第五,转债市场的持续修复需要转债的赚钱效应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转债信心的积累或需要权益慢牛行情。2018年以来,4月份主导行情的关键因素是基本面数据。 将一季报披露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为5组,第1组为归母净利润增速处于前20%水平的转债标的。基本面数据越强劲的第1组,对应的组别正股在4月收益表现越好。同样的,正股基本面数据越强劲的2018、2020、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处于前20%水平的转债平均涨跌幅最高。 展望后市,考虑到当前处于基本面主导行情的4月份,关注一季度业绩占优,更可能超预期的转债标的。关注转债市场情绪修复的持续性,建议投资者继续哑铃策略进行配置,同时进行组合适当的优化。 具体来看,首先,对于高股息、高YTM等高质量标的,建议投资者可考虑选择正股,从而应对大盘转债余额下降的现状;其次,对于高弹性标的,继续建议固收+组合可选择转债,相对正股而言,转债本身具有较高的保护性,可以很好的应对正股的波动性;最后,考虑到纯债收益率处在低位,推荐关注高YTM转债。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改善持续性不足;债市超预期调整;海外流动性宽松节奏弱于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研报正文 01 转债策略思考 春节后市场普遍反弹,但是转债市场反弹幅度远不及权益市场,转债整体呈现为估值收缩的现象。而过去一周转债市场成交热度有所改善,转债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 第一,转债春节后的反弹弱于正股,从结构上看,正股小市值和低评级的转债跟涨能力相对更弱。3月1日以来转债跟涨能力较弱,市值小于100亿元的正股上涨约6%,转债仅有约1%的涨幅。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可能是正股小市值转债跟涨能力弱的原因之一。3月1日以来,信用评级在AA-以下的转债涨幅约为2%,而对应的正股涨幅接近8%。 第二,转债走势相对疲软,反映到估值中体现为转债整体呈现为估值收缩的现象。截止到4月3日,百元溢价率为24.1%,处于2018年以来的54%,较3月1日小幅下降。全市场余额加权转股溢价率为58.8%,处在2018年以来的98%分位数,较3月1日小幅上升。造成差异的原因是百元溢价率更加贴近股性转债估值,而余额加权溢价率主要被债性转债影响。 进一步分类型来看,截止到4月3日,债性转债余额加权转股溢价率为85%,处在2018年以来的97%分位数;平衡性转债余额加权转股溢价率为23%,处在2018年以来的49%分位数;股性转债余额加权转股溢价率为7%,处在2018年以来的52%分位数。 第三,近期转债情绪整体改善,但是改善时间相对较短,且集中在部分券种。过去一周转债市场成交额超过500亿元,较上周进一步走高。同时,转债全市场换手率以及剔除当周换手率在300%以上个券的全市场换手率在过去2周同步提升。但是两者之间的差额过去5周时间持续走扩,叠加成交量前10的转债成交占比仍然约为35%,过去3年分位数为55.5%。说明转债市场的成交集中在部分个券,情绪改善有结构性现象。 第四,3月交易所披露的持有人数据中,长线资金对转债的配置力度仍在。当前纯债收益率处于相对低位,债性转债作为转债市场的主流品种,对长线资金的配置价值仍在。 上交所和深交所披露的3月转债持有者结构数据。上交所方面,3月持有可转债面值为 5098.22亿元,较上月环比减少312.97亿元,降幅5.8%。深交所方面,3月持有可转债市值 3280.78亿元,较上月环比减少81亿元,降幅2.4%。 公募基金有所减持。3月上交所公募基金持有可转债面值为1523.65亿元,环比下降4.1%,降幅超过市场总体。深交所基金(未区分公募和私募)持有市值为960.6亿元,环比下降5.5%,降幅高于市场总体。 保险机构、社保基金、信托机构逆势增持。3月上交所,保险机构持有可转债面值为419.07亿元,环比增加12%。社保基金持有可转债面值79.3亿元,较上月增长1.3%。信托机构持有可转债面值65.89亿元,较上月增长26.1%。深交所方面,保险机构、社保基金、信托机构降幅低于总体。 第五,转债市场的持续修复需要转债的赚钱效应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对转债信心的积累或需要权益慢牛行情。2018年以来,4月份主导行情的关键因素是基本面数据。将一季报披露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为5组,第1组为归母净利润增速处于前20%水平的转债标的。基本面数据越强劲的第1组,对应的组别正股在4月收益表现越好。同样的,正股基本面数据越强劲的2018、2020、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处于前20%水平的转债平均涨跌幅最高。 展望后市,考虑到当前处于基本面主导行情的4月份,关注一季度业绩占优,更可能超预期的转债标的。关注转债市场情绪修复的持续性,建议投资者继续哑铃策略进行配置,同时进行组合适当的优化。具体来看,首先,对于高股息、高YTM等高质量标的,建议投资者可考虑选择正股,从而应对大盘转债余额下降的现状;其次,对于高弹性标的,继续建议固收+组合可选择转债,相对正股而言,转债本身具有较高的保护性,可以很好的应对正股的波动性;最后,考虑到纯债收益率处在低位,推荐关注高YTM转债。具体方向上:1)关注高股息、高YTM等高质量标的,具体关注银行、煤炭、家电等红利标的,包括相应的正股;2)关注新质生产力中方向,具体关注TMT、计算机、汽车、机械设备等。 02 转债行情 过去一周(4月1日-4月3日)所有指数均上涨,中证500上涨1.67%,涨幅最大,上证50上证0.63%,涨幅最小。万得转债等权指数上涨0.93%,万得转债正股等权指数上涨2.13%,正股表现优于转债。 转债价格上涨,过去一周价格中位数从111.97上涨至113.44。价格处于120以下的转债比例从73.3%下降至70.2%,低价转债比例下降。 板块方面,转债对应的行业中,煤炭、基础化工、商贸零售行业平均涨幅排名前三;国防军工、电子、通信行业平均跌幅排名前三。 从个券来看,过去一周(4月1日-4月3日)540只个券(不含过去一周新上市的转债)中,上涨个券412只,下跌个券124只,持平4只。 过去一周领涨的转债为福新转债、淳中转债、耐普转债、鼎胜转债、惠城转债,涨幅分别为19.2%、14.9%、12.4%、12.1%、8.7%,分别归属基础化工、计算机、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和环保行业。 过去一周领跌的转债为华体转债、商络转债、盛路转债、金钟转债、卡倍转02,跌幅分别为23.9%、16.1%、14.3%、13.0%、10.3%,分别归属电子、电子、国防军工、汽车和汽车行业。 03 转债估值 过去一周(4月1日-4月3日)余额加权计算的全市场转股溢价率下降1.77%。按照平价分类,平价处于90以下、100-110和120-130的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上升,其余平价区间的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下降。 按照偏股、平衡、偏债型转债分类,余额加权计算的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一周下降1.75%,余额加权计算的偏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一周下降0.23%,余额加权计算的平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一周上升0.59%。 板块方面,转债对应的行业中,银行、非银金融、国防军工行业转股溢价率上升幅度排名前三。 04 转债供需 过去一周(4月1日-4月3日)暂无转债上市。 过去一周转债市场成交规模较前一周上升。过去一周中证转债日均成交额534.23亿,较前一周上升。 未来一周(4月8日-4月12日)暂无转债上市。 05 05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改善持续性不足,导致市场情绪反复波动; 债市超预期调整,导致转债估值大幅下跌; 海外流动性宽松节奏弱于预期,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承压; 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文中统计的规律有效性可能下降。 < 完 > 本研究报告根据2024年4月7日已公开发布的《转债交投情绪边际改善,4月基本面主导行情》整理,如需获取完整研报,请联系对口销售。 分析师 王明路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3120006> 研究助理 陈婷婷 <执业证书编号:S1230123050014> 特别声明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固收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固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