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小米SU7澎湃登场,低价高配尽显诚意——小米汽车产业链动态报告(二)(倪昱婧)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汽车】小米SU7澎湃登场,低价高配尽显诚意——小米汽车产业链动态报告(二)(倪昱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汽车】小米SU7澎湃登场,低价高配尽显诚意——小米汽车产业链动态报告(二) 报告摘要 SU7定价与市场表现均超预期 3/28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召开,首款车型SU7共提供3种配置,分别为标准版、Pro、Max版本,定价为21.59万元、24.59万元、29.99万元(性能配置具备较强竞争力)。SU7目前支付5,000元即可预订(7日内可退);此外,4/30日前下定享受16,000-22,000元的选配优惠。本次发布会还对智能化和汽车渠道规划两方面进行更新。1)智能化:a)智能驾驶:小米智驾分成Pro(纯视觉方案)和Max(视觉+激光雷达方案)两个版本。两个版本都支持高速NOA、代客泊车、智能泊车功能;Max版本支持城市NOA,并计划2024/4开始公测,2024/8实现全国范围内开通。b)智能座舱:发布会上深度展示了小米人车家生态互联能力。通过AI大模型赋能,小爱同学可进行深度语意理解,沟通流畅性显著提升。2)渠道:目前覆盖29个城市,包括59家销售门店、16个限时展厅、58家服务中心。小米预计今年年底销售网络覆盖39个城市(211家销售门店)+服务网络56个城市(112家服务中心)。我们认为,1)SU7性价比优势凸显,定价与市场表现均超预期。2)根据官方公布数据,SU7订单上市27分钟内破50,000台;4月底预先交付标准版、Max版,5月底交付Pro版,我们判断实际交付表现取决于供产销的能力兑现。 流量+性价比是SU7的核心优势,月销有望冲击过万 我们认为中大型B/C级轿车市场能否走量的核心在于品牌、性价比。我们从竞争、供产销、流量等方面对SU7进行分析,1)竞争:中大型轿车市场受用户对品牌/品质追求度提升、燃油车大幅度降价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仍呈现出畅销车型以合资燃油车为主+特斯拉仍为表现最好纯电车型的特点。我们判断小米具备流量优势;此外,SU7在参数配置方面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起售价21.59万元+限时权益,具备较强的性价比优势。预计SU7具备月销过万的潜力。2)渠道+产能:小米充分掌握爬坡需要加快供产销节奏的特点,于1/22开始试生产,并在上市前即到店+上市后可开启试驾,为前期订单积累打好基础。我们认为小米仍处于渠道数量有限+产能爬坡的阶段,有望通过提升产能节奏、以及渠道的覆盖面以稳定市场表现。3)流量热度:小米通过媒体的宣传导流,制造了极高的市场讨论度(主要围绕价格、竞争)。叠加雷军以微博互动+公开演讲等形式增加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打造贴合小米品牌形象的个人IP,小米有望持续在粉丝身上进行变现。 预计2024E首款SU7销量有望落在5-10万辆的预测上限 小米前期或可依托于流量+渠道布局优势带动汽车销量爬坡,但长期销量稳定增长与车型的综合竞争力有关。我们判断,1)综合考虑SU7的产品力+订单表现,我们预计2024E首款SU7销量或落在5-10万辆预测上限。短期销量取决于供产销的能力兑现;长期销量增长来自于市场口碑转换+综合竞争力。2)预计2024E小米汽车业务的毛利率约个位数,预计年销量30-40万辆以上+毛利率爬坡至15%左右或有机会实现盈亏平衡。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风险加剧、交付节奏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 发布日期:2024-04-01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汽车】小米SU7澎湃登场,低价高配尽显诚意——小米汽车产业链动态报告(二) 报告摘要 SU7定价与市场表现均超预期 3/28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召开,首款车型SU7共提供3种配置,分别为标准版、Pro、Max版本,定价为21.59万元、24.59万元、29.99万元(性能配置具备较强竞争力)。SU7目前支付5,000元即可预订(7日内可退);此外,4/30日前下定享受16,000-22,000元的选配优惠。本次发布会还对智能化和汽车渠道规划两方面进行更新。1)智能化:a)智能驾驶:小米智驾分成Pro(纯视觉方案)和Max(视觉+激光雷达方案)两个版本。两个版本都支持高速NOA、代客泊车、智能泊车功能;Max版本支持城市NOA,并计划2024/4开始公测,2024/8实现全国范围内开通。b)智能座舱:发布会上深度展示了小米人车家生态互联能力。通过AI大模型赋能,小爱同学可进行深度语意理解,沟通流畅性显著提升。2)渠道:目前覆盖29个城市,包括59家销售门店、16个限时展厅、58家服务中心。小米预计今年年底销售网络覆盖39个城市(211家销售门店)+服务网络56个城市(112家服务中心)。我们认为,1)SU7性价比优势凸显,定价与市场表现均超预期。2)根据官方公布数据,SU7订单上市27分钟内破50,000台;4月底预先交付标准版、Max版,5月底交付Pro版,我们判断实际交付表现取决于供产销的能力兑现。 流量+性价比是SU7的核心优势,月销有望冲击过万 我们认为中大型B/C级轿车市场能否走量的核心在于品牌、性价比。我们从竞争、供产销、流量等方面对SU7进行分析,1)竞争:中大型轿车市场受用户对品牌/品质追求度提升、燃油车大幅度降价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仍呈现出畅销车型以合资燃油车为主+特斯拉仍为表现最好纯电车型的特点。我们判断小米具备流量优势;此外,SU7在参数配置方面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起售价21.59万元+限时权益,具备较强的性价比优势。预计SU7具备月销过万的潜力。2)渠道+产能:小米充分掌握爬坡需要加快供产销节奏的特点,于1/22开始试生产,并在上市前即到店+上市后可开启试驾,为前期订单积累打好基础。我们认为小米仍处于渠道数量有限+产能爬坡的阶段,有望通过提升产能节奏、以及渠道的覆盖面以稳定市场表现。3)流量热度:小米通过媒体的宣传导流,制造了极高的市场讨论度(主要围绕价格、竞争)。叠加雷军以微博互动+公开演讲等形式增加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打造贴合小米品牌形象的个人IP,小米有望持续在粉丝身上进行变现。 预计2024E首款SU7销量有望落在5-10万辆的预测上限 小米前期或可依托于流量+渠道布局优势带动汽车销量爬坡,但长期销量稳定增长与车型的综合竞争力有关。我们判断,1)综合考虑SU7的产品力+订单表现,我们预计2024E首款SU7销量或落在5-10万辆预测上限。短期销量取决于供产销的能力兑现;长期销量增长来自于市场口碑转换+综合竞争力。2)预计2024E小米汽车业务的毛利率约个位数,预计年销量30-40万辆以上+毛利率爬坡至15%左右或有机会实现盈亏平衡。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风险加剧、交付节奏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 发布日期:2024-04-01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