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军工】景气先锋,军工电子黄金周期开启——E周专题#175期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信达军工】景气先锋,军工电子黄金周期开启——E周专题#175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信达证券军工团队:张润毅/应昭衍】 本报告核心观点 估值切换,积极布局军工“跨年行情”。本周(11.30-12.04)上证综指涨2.22%,创业板指数涨4.65%,国防军工指数涨3.80%,跑赢大盘1.58个百分点,排名第5/29。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建议积极布局跨年行情:1)军工“十四五”规划有望超预期,“新装备放量+国产替代加速”是支撑军工长线走牛的最核心逻辑;2)军工“基本面反转、景气上行逻辑”已在2020中报、Q3季报反复得到印证,拐点确定,上行继续,而自8月以来,军工板块震荡盘整,已消化前期涨幅过快的风险,也带来优质公司的介入良机;3)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军工跨年行情一触即发,高景气龙头将率先迎来估值切换行情,最看好上游新材料、军工电子。 嫦娥五号九天揽月,军工电子为大国赋能。1)据新华网报道,12月3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完成土壤采集与封存后正式启程返回地球,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与前苏联后第三个将月壤带回地球的国家。2)“嫦娥奔月”的背后离不开军工电子的“保驾护航”:诸多军工集团和企业此次奔月提供相关核心配套,比如,中国电科研制的遥测遥控、太阳电池阵及电机产品为嫦娥五号定位与供能;火炬电子提供的宇航级陶瓷电容器助力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等。 备战思维驱动装备升级,“内循环”加速国产替代,军工电子(尤其是被动元器件)将开启新一轮黄金周期:1)“十四五”将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期。11月26日国防部称“解放军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我们认为,大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军工电子将充分受益;2)我国电子元器件市场超2万亿,但高端品供给长期被美日韩等国外厂家垄断,我们判断未来国产替代势必提速,“军转民”将迎来历史契机;3)军工电子处于产业最上游,且下游几乎涵盖了军工全部核心领域,是军工产业风向标,订单与业绩将最先兑现,2020年前三季度军用电容器、连接器/集成电路(含红外)类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35%/18%/160%;4)被动元器件、连接器等龙头的估值吸引力提升:从2021年对应的PE看,军工行业整体PE约为60倍、新材料45-50倍、军工电子仅30-35倍。 新装备、新景气的未来“新五年”里,新材料也将是业绩与估值弹性最大的领域。1)我们判断,未来随着新装备的不断亮相和国产替代的加速推进,除了军工电子,业绩与估值弹性最大在于上游的新材料领域,背后逻辑:“一代装备一代材料”,高性能材料是实现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关键。2)根据景气高低与确定性,建议依次重点关注:碳纤维、钛合金、高温合金、石英材料、特种陶瓷材料等。 投资主线与受益标的:本周重点组合(宏达电子、西部超导、火炬电子、三角防务)。重申“装备升级+国产替代”双逻辑,看好真正能迎来“业绩高弹性+估值双提升”的戴维斯双击的优质企业,布局四大主线:1)军工新材料:西部超导(钛材+高温合金)、中简科技(碳纤维)、光威复材(碳纤维)、菲利华(石英材料);2)军工电子(元器件/芯片/半导体):宏达电子、火炬电子、鸿远电子、苏试试验、赛微电子等。3)航空制造:爱乐达、利君股份、三角防务;4)核心主机厂:中直股份、中航沈飞 风险提示:军工订单波动较大的风险;国防工业改革低于预期的风险 1、积极布局军工跨年行情,军工电子+新材料 军工风向标,产业链高景气已充分验证。军工电子产品以电子元器件为代表,主要包含被动元件和主动器件,由于其是一切电子装备、电子信息系统和武器装备控制系统的基础,也是武器装备和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各个领域,成为军工产业的“晴雨表”。 以航空(军机)产业链为例,其链覆盖从上游材料、军工电子元器件到中游机体、发动机和机载系统制造,再到整机总装的全流程。产业链景气度也由主机厂预收款、中上游订单/收入、主机厂存货再到主机厂收入层层传递。 2020年Q1-Q3四大主机厂共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618/25.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5.2%/17.9%,业绩亮眼。 2020年Q1-Q3军工电子企业共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318/3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8.8%/11.4%,其中电子元器件企业如宏达电子、火炬电子、鸿远电子、中航光电及振华科技业绩均超预期,体现高弹性特征。 聚焦估值切换,把握军工电子跨年行情。当前军工电子板块标的平均PE-TTM在45倍,对应2019-2020年估值历史百分位66%,而材料与军工整体PE-TTM分别在72倍和81倍,且2019-2020年军工电子估值普遍低于材料与军工大盘。以当前为节点切换至2021年,军工整体估值约60倍,新材料40-45倍,军工电子仅30-35倍,我们判断,相较军工电子未来业绩的高弹性与高增长,其估值依旧有上行空间,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跨年行情一触即发,军工电子等高景气赛道龙头将率先迎来估值切换,建议重点关注。 备战思维促进装备升级,开启军工电子黄金周期。“十四五”规划将武器装备列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同时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我们认为备战思维的持续演绎将带动武器装备放量爬坡,而作为武器装备的基本单元,军工电子将持续受益: 军费/装备开支增长,支撑武器装备下游需求。我国军费虽已连续四年破万亿但仍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且占GDP比重(1.2%)显著低于世界主流国家水平(2%),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符。我们判断未来我国军费开支将与国民经济协同增长,且支出将持续向装备倾斜,以弥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国防信息化提速,军工电子弯道超车。在11月26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称解放军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也已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国防部首次对此消息给予证实,预示着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已经达成。同时,随着战争形态加速演变,建设智能化军事体系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重大趋势。我们判断,在完成机械化建设的基础上国防信息化将有序推进,军工电子作为信息化重要环节未来必然驶入发展快车道。 “内循环”趋势加速国产替代,民用领域迎发展契机。需求侧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电子消费市场,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但供给侧长期以来被美、日、韩垄断,我国尚处第三梯队。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限制中方获取其产品与技术,叠加2020年初疫情对全球产业造成冲击,电子产品供给持续收缩,进口品涨价显著。因此我们判断,国产替代将成为我国电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半导体等核心“军转民”产业将在国产化浪潮下蓬勃发展。 新装备、新景气的未来“新五年”里,新材料也将是业绩与估值弹性最大的领域。1)我们判断,未来随着新装备的不断亮相和国产替代的加速推进,除了军工电子,业绩与估值弹性最大在于上游的新材料领域,背后逻辑: “一代装备一代材料”,高性能材料是实现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关键。2)根据景气高低与确定性,建议依次重点关注:碳纤维、钛合金、高温合金、石英材料、特种陶瓷材料等。 2、热点事件点评:助力“嫦五”逐月,军工电子为航天赋能 2.1 嫦娥五号顺利登月,“挖土”后开启返程之旅 据新华网报道,北京时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托举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呼啸升空,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3天后,嫦娥五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12月1日,嫦娥五号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并用两天时间采集月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从而带回自1976年以来的首批月球样本;12月3日,在月面“挖土”自动采集并封存了月壤样品后,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起飞前,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展示了国旗,这是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进行动态展示。 据新华网解读,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作,嫦娥五号有望实现我国航天史上多个“首次”,也是2020年最有“分量”的发射: 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作为此次任务的核心关键之一,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是嫦娥五号任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嫦娥五号探测器会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并采集月壤,实现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当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顺利软着陆在月球表面后,会采集约2千克月壤并密封封装,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地转移与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月球样品安全送回地球。 首次月面起飞上升。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壤采样封装后,上升器会进行月面点火起飞,与火箭地球发射起飞不同,由于月球表面环境复杂,给着陆器起飞带来了很大难度。此外,嫦娥五号在月面起飞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起飞时的自主定位、定姿。 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当着陆器托举上升器实现月面起飞上升后,嫦娥五号将一路驰骋,但仅依靠上升器无法实现返回地球,它需要飞至月球轨道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采集到的月壤转移到返回器。然而,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实施无人交会对接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在人类航天史上也是第一次。 首次带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当返回器带着月壤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向地球飞来,其飞行速度接近每秒11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一般从近地轨道返回的航天器速度大多为每秒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这每秒3公里的差距给航天器返回地球带来巨大难度,一旦速度过快,返回器就会一头撞向地球。对此,科研人员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方案,让返回器先是高速进入大气层初次减速,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大气层,然后再入大气层二次减速,最后返回地面,确保嫦娥五号安全顺利降落。 2.2 遥感+电力,军工电子助攻“嫦娥奔月” 据中国电科官网表述,其遥测遥控、太阳电池阵产品及多款电机产品在此次嫦娥五号蟾宫折桂任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中国航天实现从“奔月”到“揽月”保驾护航。 38万千米外遥测遥控确保嫦娥五号顺利落月。无论是着陆月球,还是组合体分离、数次轨道修正,在整个嫦娥五号任务中,都需要依托航天测控通信技术使航天飞行器在远离地球的太空,智慧地完成每一次动作变化。航天测控系统是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航天飞行器上设备和测控站设备组成,主要是对航天飞行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等)实现跟踪、遥测、遥控、测速、测距和信息传输等功能。 以嫦五任务为例,在嫦五携带的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上,都安装有接收机和测控应答机等设备,可接收和回传地面测控站发来的各种指令信号。整个飞行任务中,通过无数次这样的问候和应答,技术人员就可以得出飞行器的高度、具体位置、飞行轨迹,指导完成飞行、落月、探月、采样、返回等系列动作。 太阳电池阵产品及多款电机产品为为嫦五“挖土”持续供能。太阳电池阵是维持着陆器、上升器可靠工作所需电能的主要来源,在光照区利用光生伏特作用产生电能,向探测器供电,同时给蓄电池组充电,为探测器地月转移、落月、月面起飞、交汇对接等关键过程提供电能。 此次任务中太阳电池阵的工作环境条件恶劣,月面工作温度达到146℃,且月球表面光照条件与地球轨道不同,着陆器着陆月面后太阳光入射角度与着陆点方位、太阳高度角等有关,太阳电池阵无法对日定向。为保证太阳电池阵产品自如应对,中国电科在太阳电池阵研制过程中进行了高温焊锡焊接技术攻关,设计了太阳电池片在月面高温环境下应力耐受性能的测试系统,解决了耐受300度以上温差的太阳电池阵工艺和评价等问题,为“嫦娥探月”提供源源动力。 中国电科多款电机产品在此次“挖土”环节的“敲击、钻取、抱抓、封装”等一系列流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中国电科研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攻克“月尘”、高温等难题,为探测器“锤子”提供动力,助力达成敲碎月壤的目的;在“钻取”环节,中国电科研制的加载电机、整形电机攻克技术难点,在电机体重变轻的同时,力矩增加30%以上,助力推动钻头前进;在“挖土”任务完成后,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下,三个抱爪将着陆器上升段有力“抱住”,在“封装”环节,研制的多款电机及组件,为密封封装装置盖体、返回器舱盖等提供动力源,确保月球土壤样本顺利返回地球。 3、军工(11.30-12.04)行情回顾 3.1 行业指数表现 本周(11.30-12.04)上证综指上涨2.22%,创业板指数上涨4.65%,国防军工指数上涨3.80%,跑赢大盘1.58个百分点,排名第5/29。 年初至今(01.01-12.04)上证综指上涨12.93%,创业板指数上涨51.87%,国防军工指数上涨54.21%,跑赢大盘41.28个百分点,排名第4/29。 3.2 行业个股表现 本周(11.30-12.04) 成飞集成(17.6%)领涨,中航沈飞(15.77%)、光威复材(15.37%)等个股涨幅居前。其中,核心军工版块中航沈飞(15.77%)、航天彩虹(13.68%)等股票表现较好,涨幅居前;民参军版块光威复材(15.37%)、火炬电子(13.01%)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军工概念版块成飞集成(17.6%)、中国软件(8.58%)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 2020年6月30以来(06.30-12.04)本周新余国科(312.27%)领涨,晨曦航空(219.58%)、ST抚钢(180.43%)等个股涨幅居前。其中,核心军工版块新余国科(312.27%)、洪都航空(143.09%)等股票表现较好,涨幅居前;民参军版块晨曦航空(219.58%)、ST抚钢(180.43%)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军工概念版块海南发展(132.85%)、航天机电(57.59%)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 今年以来(01.01-12.04),军工板块128个标的中跑赢上证综指(+12.93%)的标的有77个;跑赢国防军工指数(+54.21%)的标的共45个;跑赢创业板指数(+51.87%)的标的共45个。在跑赢国防军工指数的45个标的中有4个来自航天板块;17个来自航空板块;2个来自地面武器板块;3个来自船舶板块;10个来自国防信息化板块;9个来自材料及加工板块。 其中(01.01-12.04)新余国科(+340.23%)领涨,海南发展(+279.28%)、爱乐达(+255.27%)、ST抚钢(251.82%)、高德红外(209.98%)等个股涨幅居前。*ST华讯(-72.88%)、*ST航通(-65.48%)、*ST鹏起(-54.60%)等跌幅居前。 3.3 板块估值与历史走势 本周国防军工板块估值(PE-TTM)在80-82之间震荡,周五收盘PE-TTM为80.9,结合历史数据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军工板块处于估值修复的上行区间。 纵观过去十年(2010-2020),军工板块较大盘出现相对收益的时间点多集中在年初1-3月,其中2018-2020年年初军工对大盘的相对收益分别为4.2%、9.2%和8.4%。 4、“装备升级+国产替代”双逻辑布局四大主线 1)我国军费预算增长显著,装备支出将持续走高,武器装备迎来放量爬坡。 我国军费预算已连续四年破万亿,“十三五”较“十二五”期间增幅近50%。2020年我国军费预算1.27万亿元,同比增幅6.6%,已连续四年破万亿大关;这也使我国“十三五”期间军费预算总和达到6.6万亿元,相较“十一五”和“十二五”增幅分别达167%和49.5%,增长显著。 我国军费预算仅为美国四分之一,占GDP比重落后于世界主流国家,成长空间明显。据SIPRI统计,2020年美国军费预算约5.1万亿元,是我国军费预算的4倍有余;2017-2019年我国军费预算占GDP比重在1.20%-1.25%,美国和俄罗斯则分别在3.3%-3.4%和3.7%-4.2%之间,显著高于我国。我国军费相对规模落后于世界主流国家,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匹配。 我国装备费支出不断提高,未来或迎“补偿式”增长。我国军费支出由人员生活费、维持训练费和装备费组成,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统计,2010-2017年我国装备费支出由1774亿元上升至4288亿元,CAGR达13.4%; 2010年以前,我国军费维持性支出占比高,装备费支出开支不足30%,而美国长期维持在34%左右;2010年后,我国装备费支出占比不断上升,由2010年的33%上升至2017年的41%。为弥补之前的差距,我们预计今后装备费占比将继续提升。 综上所述,结合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长远目标,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军费总体开支将维持适度增长,且支出会持续向装备倾斜,以弥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国防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新型武器加速列装。信息化战争是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而国防信息化建设将有效提升军队信息化水平和作战能力,对我国构建新时代国防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防信息化产业主要涵盖军工电子、军工通信、卫星导航、雷达和信息安全五大领域, 当前我国国防信息化水平较低,与美国相比有较大差距。据《新时代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披露,目前我国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军事安全面临技术突袭和技术代差被拉大的风险。反观美军,据《美军信息化建设发展动向探析》中表述,现阶段美军在实现信息化基础上已开启了智能化进程,且军事战略重心已从反恐战争向大国竞争转变,意图保持对其他国家的技术“代差”。 我们判断,未来我国将不断推进国防信息化建设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新型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发与列装势必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3)“内循环”趋势加速国产替代,民用领域迎发展契机。我国在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等民用高端领域供给长期被美日韩等国外厂家垄断,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际局势日趋复杂、叠加2020年初疫情对全球产业的冲击,我们判断未来国产替代势必提速,“军转民”将迎来历史契机; 综上,我们看好真正能迎来“业绩高弹性+估值双提升”的戴维斯双击的优质企业,布局四大主线:1)军工新材料:西部超导(钛材+高温合金)、中简科技(碳纤维)、光威复材(碳纤维)、菲利华(石英材料);2)军工电子(元器件/芯片/半导体):宏达电子、火炬电子、鸿远电子、苏试试验、赛微电子等。 3)航空制造:爱乐达、利君股份、三角防务;4)核心主机厂:中直股份、中航沈飞。 5、军工行业要闻 5.1 要闻速递 【外媒:中国“奋斗者”号深潜器抵达地球最深处】 【印度外长暗示:中印谈判可能会持续数年】 【台防务部门晚间称,解放军3架运-8军机今天进入台西南空域】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需将冲突后国家的外国驻军犯罪行为绳之以法】 【美军在西太一岛屿建新基地,二战时曾从该岛发动核弹空袭】 【“超级暗夜猎手”获准起飞 新一批米-28NM武直交付俄军在即】 【俄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最新状况曝光,将在2022年进行海试】 【美国国防部:特朗普命令五角大楼从索马里撤回几乎所有美军】 5.2 国内要闻 【外媒:中国“奋斗者”号深潜器抵达地球最深处】据参考消息网12月2日报道,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1月30日发表了题为《中国潜水器抵达地球最深处》的报道称,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奋斗者”号潜水器刚刚去了地球最深的地方之一,坐底深度达到惊人的10909米。(来源:参考消息网) 【印度外长暗示:中印谈判可能会持续数年】据环球网12月03日报道,“我正在(与中方)进行谈判。这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据《印度教徒报》2日报道,印度外长苏杰生日前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度与中方的谈判正在进行中,他还暗示谈判可能会持续数年。(来源:环球网) 【台防务部门晚间称,解放军3架运-8军机今天进入台西南空域】据环球网12月4日报道,岛内绿媒“三立新闻网”刚刚消息称,台湾防务部门晚间称,今天(4日)解放军一共有3架运-8机进入台西南空域,分别为运-8反潜机、运-8技术侦察机、运-8“远程干扰机”(电子干扰机)。(来源:环球网)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需将冲突后国家的外国驻军犯罪行为绳之以法】据环球网12月5日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3日呼吁,国际社会应将冲突后国家的外国驻军犯罪行为绳之以法。当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建设和平与持续和平:安全部门改革”视频公开会。张军出席会议并阐述中方立场。他指出,安全部门改革是实现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应由当事国主导,结合当事国国情和具体情况,形成“一国一策”。(来源:环球网) 5.3 国际要闻 【美军在西太一岛屿建新基地,二战时曾从该岛发动核弹空袭】据环球网12月03日报道,据美国“动力”网站“战区”专栏12月2日报道,美国国防部正在推进在天宁岛建造一处后被空军基地的计划。该基地位于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以北约100英里(约160公里)处。报道称,目前五角大楼正致力于扩大其位于太平洋深处的机场的规模,甚至是建造新的机场,以便在发生大国冲突时能够使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是美国的战略关键,但自然灾害可能会对该地区的飞行行动造成破坏,这也是美军推动新机场计划的背后因素之一。(来源:环球网) 【“超级暗夜猎手”获准起飞新一批米-28NM武直交付俄军在即】据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俄罗斯《消息报》网站12月2日发表了题为《等到“超级暗夜猎手”:最新米-28NM的交付时间确定》的报道称,“超级暗夜猎手”获准起飞。俄国防部确定了向俄军交付米-28NM武装直升机的新版时间表。俄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年底前,俄企业应向俄空天军交付订购的98架量产机中的两架,2021年再生产3架。(来源:参考消息网) 【俄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最新状况曝光,将在2022年进行海试】据环球网12月04日报道,据俄罗斯塔斯社12月4日报道,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的一名消息人士表示,俄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将在2022年进行海上测试。“明年夏天,‘库兹涅佐夫’号海军上将号将再次停靠码头,然后在2022年开始海上试航,”该消息人士说。但他没有具体说明这艘航母在去年发生起火事故后的维修进度。“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俄罗斯唯一现役航母,该舰在结束在结束参与对叙利亚军事行动后,于2017年进行船坞维修。2018年10月30日,航母入水作业期间船坞起重机倒塌砸中船体。2019年12月12日,航母又发生火灾事故。(来源:环球网) 【美国国防部:特朗普命令五角大楼从索马里撤回几乎所有美军】据央视新闻12月5日报道,当地时间12月4日,美国国防部宣布,总统特朗普已命令五角大楼在明年年初撤出驻扎在索马里的几乎所有美军人员700人。五角大楼在一份声明中说,特朗普“已下令国防部和美国非洲司令部在2021年初将大部分人员和资产重新安置在索马里之外”。此举是在美国防部部长克里斯托弗·米勒(Christopher Miller)访问索马里之后进行的。这是特朗普从海外冲突中撤军的最新举措。11月,他不顾军事和国家安全领导人的建议,命令在1月中旬前从阿富汗撤出2000名美军,从伊拉克撤出500名美军。(来源:央视新闻) 6、选股主线与受益标的 【往期报告精选】: 【信达军工】新景气、新思维,把握军工跨年行情|E周刊#174期 【信达军工】鲲鹏“换心”,航空产业迎“新机”|E周刊#173期 【信达军工】砺剑“十四五”——于变局中开新局|E周刊#172期 【信达军工】军工电子高景气,被动元器件“主动出击”——E周专题#171期 【信达军工】装备升级+国产替代,加速推动军工电子高景气——E周专题#170期 【信达军工】商业航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E周专题#169期 【信达军工】再出发,拥抱军工高景气浪潮|E周刊#168期 【信达军工】以一知万,从成都地区调研窥探我国军工产业大发展 【信达军工】坚定拥抱军工高景气浪潮|E周刊#166期 60页重磅!2020投资策略:否极泰来,寻找景气龙头与拐点型公司 信达军工研究团队简介: 您若有志于卖方研究,并且一样才华横溢、充满斗志与激情,欢迎加盟信达军工团队!简历请投递至zhangry2046@qq.com 特别声明: 信达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文中出现的个股仅作为参考使用,不作为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微信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微信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信达证券军工团队:张润毅/应昭衍】 本报告核心观点 估值切换,积极布局军工“跨年行情”。本周(11.30-12.04)上证综指涨2.22%,创业板指数涨4.65%,国防军工指数涨3.80%,跑赢大盘1.58个百分点,排名第5/29。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建议积极布局跨年行情:1)军工“十四五”规划有望超预期,“新装备放量+国产替代加速”是支撑军工长线走牛的最核心逻辑;2)军工“基本面反转、景气上行逻辑”已在2020中报、Q3季报反复得到印证,拐点确定,上行继续,而自8月以来,军工板块震荡盘整,已消化前期涨幅过快的风险,也带来优质公司的介入良机;3)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军工跨年行情一触即发,高景气龙头将率先迎来估值切换行情,最看好上游新材料、军工电子。 嫦娥五号九天揽月,军工电子为大国赋能。1)据新华网报道,12月3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完成土壤采集与封存后正式启程返回地球,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与前苏联后第三个将月壤带回地球的国家。2)“嫦娥奔月”的背后离不开军工电子的“保驾护航”:诸多军工集团和企业此次奔月提供相关核心配套,比如,中国电科研制的遥测遥控、太阳电池阵及电机产品为嫦娥五号定位与供能;火炬电子提供的宇航级陶瓷电容器助力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发射等。 备战思维驱动装备升级,“内循环”加速国产替代,军工电子(尤其是被动元器件)将开启新一轮黄金周期:1)“十四五”将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期。11月26日国防部称“解放军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我们认为,大力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军工电子将充分受益;2)我国电子元器件市场超2万亿,但高端品供给长期被美日韩等国外厂家垄断,我们判断未来国产替代势必提速,“军转民”将迎来历史契机;3)军工电子处于产业最上游,且下游几乎涵盖了军工全部核心领域,是军工产业风向标,订单与业绩将最先兑现,2020年前三季度军用电容器、连接器/集成电路(含红外)类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35%/18%/160%;4)被动元器件、连接器等龙头的估值吸引力提升:从2021年对应的PE看,军工行业整体PE约为60倍、新材料45-50倍、军工电子仅30-35倍。 新装备、新景气的未来“新五年”里,新材料也将是业绩与估值弹性最大的领域。1)我们判断,未来随着新装备的不断亮相和国产替代的加速推进,除了军工电子,业绩与估值弹性最大在于上游的新材料领域,背后逻辑:“一代装备一代材料”,高性能材料是实现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关键。2)根据景气高低与确定性,建议依次重点关注:碳纤维、钛合金、高温合金、石英材料、特种陶瓷材料等。 投资主线与受益标的:本周重点组合(宏达电子、西部超导、火炬电子、三角防务)。重申“装备升级+国产替代”双逻辑,看好真正能迎来“业绩高弹性+估值双提升”的戴维斯双击的优质企业,布局四大主线:1)军工新材料:西部超导(钛材+高温合金)、中简科技(碳纤维)、光威复材(碳纤维)、菲利华(石英材料);2)军工电子(元器件/芯片/半导体):宏达电子、火炬电子、鸿远电子、苏试试验、赛微电子等。3)航空制造:爱乐达、利君股份、三角防务;4)核心主机厂:中直股份、中航沈飞 风险提示:军工订单波动较大的风险;国防工业改革低于预期的风险 1、积极布局军工跨年行情,军工电子+新材料 军工风向标,产业链高景气已充分验证。军工电子产品以电子元器件为代表,主要包含被动元件和主动器件,由于其是一切电子装备、电子信息系统和武器装备控制系统的基础,也是武器装备和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各个领域,成为军工产业的“晴雨表”。 以航空(军机)产业链为例,其链覆盖从上游材料、军工电子元器件到中游机体、发动机和机载系统制造,再到整机总装的全流程。产业链景气度也由主机厂预收款、中上游订单/收入、主机厂存货再到主机厂收入层层传递。 2020年Q1-Q3四大主机厂共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618/25.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5.2%/17.9%,业绩亮眼。 2020年Q1-Q3军工电子企业共实现收入/归母净利润318/35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8.8%/11.4%,其中电子元器件企业如宏达电子、火炬电子、鸿远电子、中航光电及振华科技业绩均超预期,体现高弹性特征。 聚焦估值切换,把握军工电子跨年行情。当前军工电子板块标的平均PE-TTM在45倍,对应2019-2020年估值历史百分位66%,而材料与军工整体PE-TTM分别在72倍和81倍,且2019-2020年军工电子估值普遍低于材料与军工大盘。以当前为节点切换至2021年,军工整体估值约60倍,新材料40-45倍,军工电子仅30-35倍,我们判断,相较军工电子未来业绩的高弹性与高增长,其估值依旧有上行空间,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跨年行情一触即发,军工电子等高景气赛道龙头将率先迎来估值切换,建议重点关注。 备战思维促进装备升级,开启军工电子黄金周期。“十四五”规划将武器装备列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同时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我们认为备战思维的持续演绎将带动武器装备放量爬坡,而作为武器装备的基本单元,军工电子将持续受益: 军费/装备开支增长,支撑武器装备下游需求。我国军费虽已连续四年破万亿但仍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且占GDP比重(1.2%)显著低于世界主流国家水平(2%),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符。我们判断未来我国军费开支将与国民经济协同增长,且支出将持续向装备倾斜,以弥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国防信息化提速,军工电子弯道超车。在11月26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称解放军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也已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国防部首次对此消息给予证实,预示着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已经达成。同时,随着战争形态加速演变,建设智能化军事体系已成为世界军事发展重大趋势。我们判断,在完成机械化建设的基础上国防信息化将有序推进,军工电子作为信息化重要环节未来必然驶入发展快车道。 “内循环”趋势加速国产替代,民用领域迎发展契机。需求侧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电子消费市场,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但供给侧长期以来被美、日、韩垄断,我国尚处第三梯队。2018年以来美国不断限制中方获取其产品与技术,叠加2020年初疫情对全球产业造成冲击,电子产品供给持续收缩,进口品涨价显著。因此我们判断,国产替代将成为我国电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半导体等核心“军转民”产业将在国产化浪潮下蓬勃发展。 新装备、新景气的未来“新五年”里,新材料也将是业绩与估值弹性最大的领域。1)我们判断,未来随着新装备的不断亮相和国产替代的加速推进,除了军工电子,业绩与估值弹性最大在于上游的新材料领域,背后逻辑: “一代装备一代材料”,高性能材料是实现武器装备升级换代的关键。2)根据景气高低与确定性,建议依次重点关注:碳纤维、钛合金、高温合金、石英材料、特种陶瓷材料等。 2、热点事件点评:助力“嫦五”逐月,军工电子为航天赋能 2.1 嫦娥五号顺利登月,“挖土”后开启返程之旅 据新华网报道,北京时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托举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呼啸升空,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3天后,嫦娥五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12月1日,嫦娥五号成功实施月面软着陆,并用两天时间采集月球表面的岩石和土壤,从而带回自1976年以来的首批月球样本;12月3日,在月面“挖土”自动采集并封存了月壤样品后,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起飞前,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展示了国旗,这是五星红旗第一次月表进行动态展示。 据新华网解读,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作,嫦娥五号有望实现我国航天史上多个“首次”,也是2020年最有“分量”的发射: 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作为此次任务的核心关键之一,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封装是嫦娥五号任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在这个阶段,嫦娥五号探测器会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并采集月壤,实现我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当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顺利软着陆在月球表面后,会采集约2千克月壤并密封封装,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地转移与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月球样品安全送回地球。 首次月面起飞上升。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壤采样封装后,上升器会进行月面点火起飞,与火箭地球发射起飞不同,由于月球表面环境复杂,给着陆器起飞带来了很大难度。此外,嫦娥五号在月面起飞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起飞时的自主定位、定姿。 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当着陆器托举上升器实现月面起飞上升后,嫦娥五号将一路驰骋,但仅依靠上升器无法实现返回地球,它需要飞至月球轨道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将采集到的月壤转移到返回器。然而,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实施无人交会对接不仅在我国尚属首次,在人类航天史上也是第一次。 首次带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当返回器带着月壤从38万公里外的月球向地球飞来,其飞行速度接近每秒11公里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一般从近地轨道返回的航天器速度大多为每秒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这每秒3公里的差距给航天器返回地球带来巨大难度,一旦速度过快,返回器就会一头撞向地球。对此,科研人员采用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方案,让返回器先是高速进入大气层初次减速,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大气层,然后再入大气层二次减速,最后返回地面,确保嫦娥五号安全顺利降落。 2.2 遥感+电力,军工电子助攻“嫦娥奔月” 据中国电科官网表述,其遥测遥控、太阳电池阵产品及多款电机产品在此次嫦娥五号蟾宫折桂任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中国航天实现从“奔月”到“揽月”保驾护航。 38万千米外遥测遥控确保嫦娥五号顺利落月。无论是着陆月球,还是组合体分离、数次轨道修正,在整个嫦娥五号任务中,都需要依托航天测控通信技术使航天飞行器在远离地球的太空,智慧地完成每一次动作变化。航天测控系统是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航天飞行器上设备和测控站设备组成,主要是对航天飞行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等)实现跟踪、遥测、遥控、测速、测距和信息传输等功能。 以嫦五任务为例,在嫦五携带的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上,都安装有接收机和测控应答机等设备,可接收和回传地面测控站发来的各种指令信号。整个飞行任务中,通过无数次这样的问候和应答,技术人员就可以得出飞行器的高度、具体位置、飞行轨迹,指导完成飞行、落月、探月、采样、返回等系列动作。 太阳电池阵产品及多款电机产品为为嫦五“挖土”持续供能。太阳电池阵是维持着陆器、上升器可靠工作所需电能的主要来源,在光照区利用光生伏特作用产生电能,向探测器供电,同时给蓄电池组充电,为探测器地月转移、落月、月面起飞、交汇对接等关键过程提供电能。 此次任务中太阳电池阵的工作环境条件恶劣,月面工作温度达到146℃,且月球表面光照条件与地球轨道不同,着陆器着陆月面后太阳光入射角度与着陆点方位、太阳高度角等有关,太阳电池阵无法对日定向。为保证太阳电池阵产品自如应对,中国电科在太阳电池阵研制过程中进行了高温焊锡焊接技术攻关,设计了太阳电池片在月面高温环境下应力耐受性能的测试系统,解决了耐受300度以上温差的太阳电池阵工艺和评价等问题,为“嫦娥探月”提供源源动力。 中国电科多款电机产品在此次“挖土”环节的“敲击、钻取、抱抓、封装”等一系列流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中国电科研制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攻克“月尘”、高温等难题,为探测器“锤子”提供动力,助力达成敲碎月壤的目的;在“钻取”环节,中国电科研制的加载电机、整形电机攻克技术难点,在电机体重变轻的同时,力矩增加30%以上,助力推动钻头前进;在“挖土”任务完成后,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下,三个抱爪将着陆器上升段有力“抱住”,在“封装”环节,研制的多款电机及组件,为密封封装装置盖体、返回器舱盖等提供动力源,确保月球土壤样本顺利返回地球。 3、军工(11.30-12.04)行情回顾 3.1 行业指数表现 本周(11.30-12.04)上证综指上涨2.22%,创业板指数上涨4.65%,国防军工指数上涨3.80%,跑赢大盘1.58个百分点,排名第5/29。 年初至今(01.01-12.04)上证综指上涨12.93%,创业板指数上涨51.87%,国防军工指数上涨54.21%,跑赢大盘41.28个百分点,排名第4/29。 3.2 行业个股表现 本周(11.30-12.04) 成飞集成(17.6%)领涨,中航沈飞(15.77%)、光威复材(15.37%)等个股涨幅居前。其中,核心军工版块中航沈飞(15.77%)、航天彩虹(13.68%)等股票表现较好,涨幅居前;民参军版块光威复材(15.37%)、火炬电子(13.01%)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军工概念版块成飞集成(17.6%)、中国软件(8.58%)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 2020年6月30以来(06.30-12.04)本周新余国科(312.27%)领涨,晨曦航空(219.58%)、ST抚钢(180.43%)等个股涨幅居前。其中,核心军工版块新余国科(312.27%)、洪都航空(143.09%)等股票表现较好,涨幅居前;民参军版块晨曦航空(219.58%)、ST抚钢(180.43%)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军工概念版块海南发展(132.85%)、航天机电(57.59%)等个股表现较好,涨幅居前。 今年以来(01.01-12.04),军工板块128个标的中跑赢上证综指(+12.93%)的标的有77个;跑赢国防军工指数(+54.21%)的标的共45个;跑赢创业板指数(+51.87%)的标的共45个。在跑赢国防军工指数的45个标的中有4个来自航天板块;17个来自航空板块;2个来自地面武器板块;3个来自船舶板块;10个来自国防信息化板块;9个来自材料及加工板块。 其中(01.01-12.04)新余国科(+340.23%)领涨,海南发展(+279.28%)、爱乐达(+255.27%)、ST抚钢(251.82%)、高德红外(209.98%)等个股涨幅居前。*ST华讯(-72.88%)、*ST航通(-65.48%)、*ST鹏起(-54.60%)等跌幅居前。 3.3 板块估值与历史走势 本周国防军工板块估值(PE-TTM)在80-82之间震荡,周五收盘PE-TTM为80.9,结合历史数据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军工板块处于估值修复的上行区间。 纵观过去十年(2010-2020),军工板块较大盘出现相对收益的时间点多集中在年初1-3月,其中2018-2020年年初军工对大盘的相对收益分别为4.2%、9.2%和8.4%。 4、“装备升级+国产替代”双逻辑布局四大主线 1)我国军费预算增长显著,装备支出将持续走高,武器装备迎来放量爬坡。 我国军费预算已连续四年破万亿,“十三五”较“十二五”期间增幅近50%。2020年我国军费预算1.27万亿元,同比增幅6.6%,已连续四年破万亿大关;这也使我国“十三五”期间军费预算总和达到6.6万亿元,相较“十一五”和“十二五”增幅分别达167%和49.5%,增长显著。 我国军费预算仅为美国四分之一,占GDP比重落后于世界主流国家,成长空间明显。据SIPRI统计,2020年美国军费预算约5.1万亿元,是我国军费预算的4倍有余;2017-2019年我国军费预算占GDP比重在1.20%-1.25%,美国和俄罗斯则分别在3.3%-3.4%和3.7%-4.2%之间,显著高于我国。我国军费相对规模落后于世界主流国家,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匹配。 我国装备费支出不断提高,未来或迎“补偿式”增长。我国军费支出由人员生活费、维持训练费和装备费组成,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统计,2010-2017年我国装备费支出由1774亿元上升至4288亿元,CAGR达13.4%; 2010年以前,我国军费维持性支出占比高,装备费支出开支不足30%,而美国长期维持在34%左右;2010年后,我国装备费支出占比不断上升,由2010年的33%上升至2017年的41%。为弥补之前的差距,我们预计今后装备费占比将继续提升。 综上所述,结合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长远目标,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军费总体开支将维持适度增长,且支出会持续向装备倾斜,以弥补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国防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新型武器加速列装。信息化战争是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而国防信息化建设将有效提升军队信息化水平和作战能力,对我国构建新时代国防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防信息化产业主要涵盖军工电子、军工通信、卫星导航、雷达和信息安全五大领域, 当前我国国防信息化水平较低,与美国相比有较大差距。据《新时代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披露,目前我国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军事安全面临技术突袭和技术代差被拉大的风险。反观美军,据《美军信息化建设发展动向探析》中表述,现阶段美军在实现信息化基础上已开启了智能化进程,且军事战略重心已从反恐战争向大国竞争转变,意图保持对其他国家的技术“代差”。 我们判断,未来我国将不断推进国防信息化建设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新型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研发与列装势必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3)“内循环”趋势加速国产替代,民用领域迎发展契机。我国在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等民用高端领域供给长期被美日韩等国外厂家垄断,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际局势日趋复杂、叠加2020年初疫情对全球产业的冲击,我们判断未来国产替代势必提速,“军转民”将迎来历史契机; 综上,我们看好真正能迎来“业绩高弹性+估值双提升”的戴维斯双击的优质企业,布局四大主线:1)军工新材料:西部超导(钛材+高温合金)、中简科技(碳纤维)、光威复材(碳纤维)、菲利华(石英材料);2)军工电子(元器件/芯片/半导体):宏达电子、火炬电子、鸿远电子、苏试试验、赛微电子等。 3)航空制造:爱乐达、利君股份、三角防务;4)核心主机厂:中直股份、中航沈飞。 5、军工行业要闻 5.1 要闻速递 【外媒:中国“奋斗者”号深潜器抵达地球最深处】 【印度外长暗示:中印谈判可能会持续数年】 【台防务部门晚间称,解放军3架运-8军机今天进入台西南空域】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需将冲突后国家的外国驻军犯罪行为绳之以法】 【美军在西太一岛屿建新基地,二战时曾从该岛发动核弹空袭】 【“超级暗夜猎手”获准起飞 新一批米-28NM武直交付俄军在即】 【俄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最新状况曝光,将在2022年进行海试】 【美国国防部:特朗普命令五角大楼从索马里撤回几乎所有美军】 5.2 国内要闻 【外媒:中国“奋斗者”号深潜器抵达地球最深处】据参考消息网12月2日报道,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1月30日发表了题为《中国潜水器抵达地球最深处》的报道称,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奋斗者”号潜水器刚刚去了地球最深的地方之一,坐底深度达到惊人的10909米。(来源:参考消息网) 【印度外长暗示:中印谈判可能会持续数年】据环球网12月03日报道,“我正在(与中方)进行谈判。这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据《印度教徒报》2日报道,印度外长苏杰生日前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度与中方的谈判正在进行中,他还暗示谈判可能会持续数年。(来源:环球网) 【台防务部门晚间称,解放军3架运-8军机今天进入台西南空域】据环球网12月4日报道,岛内绿媒“三立新闻网”刚刚消息称,台湾防务部门晚间称,今天(4日)解放军一共有3架运-8机进入台西南空域,分别为运-8反潜机、运-8技术侦察机、运-8“远程干扰机”(电子干扰机)。(来源:环球网) 【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需将冲突后国家的外国驻军犯罪行为绳之以法】据环球网12月5日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3日呼吁,国际社会应将冲突后国家的外国驻军犯罪行为绳之以法。当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建设和平与持续和平:安全部门改革”视频公开会。张军出席会议并阐述中方立场。他指出,安全部门改革是实现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应由当事国主导,结合当事国国情和具体情况,形成“一国一策”。(来源:环球网) 5.3 国际要闻 【美军在西太一岛屿建新基地,二战时曾从该岛发动核弹空袭】据环球网12月03日报道,据美国“动力”网站“战区”专栏12月2日报道,美国国防部正在推进在天宁岛建造一处后被空军基地的计划。该基地位于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的以北约100英里(约160公里)处。报道称,目前五角大楼正致力于扩大其位于太平洋深处的机场的规模,甚至是建造新的机场,以便在发生大国冲突时能够使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是美国的战略关键,但自然灾害可能会对该地区的飞行行动造成破坏,这也是美军推动新机场计划的背后因素之一。(来源:环球网) 【“超级暗夜猎手”获准起飞新一批米-28NM武直交付俄军在即】据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俄罗斯《消息报》网站12月2日发表了题为《等到“超级暗夜猎手”:最新米-28NM的交付时间确定》的报道称,“超级暗夜猎手”获准起飞。俄国防部确定了向俄军交付米-28NM武装直升机的新版时间表。俄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年底前,俄企业应向俄空天军交付订购的98架量产机中的两架,2021年再生产3架。(来源:参考消息网) 【俄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最新状况曝光,将在2022年进行海试】据环球网12月04日报道,据俄罗斯塔斯社12月4日报道,俄罗斯联合造船集团的一名消息人士表示,俄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将在2022年进行海上测试。“明年夏天,‘库兹涅佐夫’号海军上将号将再次停靠码头,然后在2022年开始海上试航,”该消息人士说。但他没有具体说明这艘航母在去年发生起火事故后的维修进度。“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俄罗斯唯一现役航母,该舰在结束在结束参与对叙利亚军事行动后,于2017年进行船坞维修。2018年10月30日,航母入水作业期间船坞起重机倒塌砸中船体。2019年12月12日,航母又发生火灾事故。(来源:环球网) 【美国国防部:特朗普命令五角大楼从索马里撤回几乎所有美军】据央视新闻12月5日报道,当地时间12月4日,美国国防部宣布,总统特朗普已命令五角大楼在明年年初撤出驻扎在索马里的几乎所有美军人员700人。五角大楼在一份声明中说,特朗普“已下令国防部和美国非洲司令部在2021年初将大部分人员和资产重新安置在索马里之外”。此举是在美国防部部长克里斯托弗·米勒(Christopher Miller)访问索马里之后进行的。这是特朗普从海外冲突中撤军的最新举措。11月,他不顾军事和国家安全领导人的建议,命令在1月中旬前从阿富汗撤出2000名美军,从伊拉克撤出500名美军。(来源:央视新闻) 6、选股主线与受益标的 【往期报告精选】: 【信达军工】新景气、新思维,把握军工跨年行情|E周刊#174期 【信达军工】鲲鹏“换心”,航空产业迎“新机”|E周刊#173期 【信达军工】砺剑“十四五”——于变局中开新局|E周刊#172期 【信达军工】军工电子高景气,被动元器件“主动出击”——E周专题#171期 【信达军工】装备升级+国产替代,加速推动军工电子高景气——E周专题#170期 【信达军工】商业航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E周专题#169期 【信达军工】再出发,拥抱军工高景气浪潮|E周刊#168期 【信达军工】以一知万,从成都地区调研窥探我国军工产业大发展 【信达军工】坚定拥抱军工高景气浪潮|E周刊#166期 60页重磅!2020投资策略:否极泰来,寻找景气龙头与拐点型公司 信达军工研究团队简介: 您若有志于卖方研究,并且一样才华横溢、充满斗志与激情,欢迎加盟信达军工团队!简历请投递至zhangry2046@qq.com 特别声明: 信达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文中出现的个股仅作为参考使用,不作为对投资者的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微信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微信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