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原因、展望、影响【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人民币贬值:原因、展望、影响【国盛宏观熊园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刘新宇 博士 CFA 事件:3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接近7.3关口。 核心结论:关注央行可能的“顺势而为”,短期人民币汇率仍有压力。 1、原因看: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主因美元持续上涨;而贬到7.2以上,也可能是央行“顺势而为”。 2、走势看: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仍有压力,年内美元指数大趋势偏下行、人民币汇率有望升值,但空间均不会太大。 3、影响看:人民币贬值将导致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承压;从历史相关性来看,对A股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国债,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最弱。 报告正文: 1、近日人民币贬值原因:美元上涨是主因,也应和央行“顺势而为”有关 >美元指数上涨:3月12日至27日,美元指数由102.9上涨至104.3,涨幅达1.3%;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7.17贬至7.23,贬值幅度达0.8%。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基本完全可以被美元指数的上涨所解释。而近期美元指数之所以连续上涨,一方面是由于美国2月通胀数据超预期引发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另一方面是由于日本、瑞士、英国等央行释放了鸽派信号,尤其是瑞士央行意外实施了降息。 >汇率调控放松:2月份美元指数在接近105的水平时,人民币即期汇率仍低于7.2,这背后应是由于央行通过中间价、窗口指导等措施对汇率进行调控。而在3月22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自3月8日以来首次突破7.1,即期汇率自去年11月底以来首次突破7.2,迄今已连续4天处在7.2以上,这或许反映出7.2已不再是人民币汇率的“软约束”。实际上,离岸人民币汇率自2月以来大部分时间保持在7.2以上,3月22日更是一度达到7.28。 综上: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是由于美元指数持续上涨;而人民币汇率之所以贬到7.2以上,也可能是由于央行“顺势而为”。 2、人民币汇率后续展望:短期仍有压力,中长期有望稳步升值 >美元指数展望:年度海外策略报告中我们曾指出,2024年美国经济大概率将延续放缓,而欧洲经济可能触底回升,因此从环比角度看,美强欧弱的格局会趋于弱化,这将带动美元指数中长期下行。但考虑到美国就业和通胀韧性较强,美联储转向节奏大概率不会明显快于其他央行;与此同时,下半年美国经济可能边际企稳反弹,届时美欧经济相对表现也将趋于均衡,因此美元指数难以大幅下跌。 >人民币汇率展望:本次人民币突破7.2的“软约束”,指向短期内汇率波动将放大,不过我们认为央行仍会对汇率进行一定程度的管控,在岸和离岸的汇率价差仍在高位就是一个佐证。此外,去年四季度以来,决策当局也把稳汇率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比如:建设金融强国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强大的货币”)。倾向于认为,后续若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剧,央行仍有多种工具进行干预,例如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离岸央票等,因此不必过度悲观。在美元指数中长期下行的趋势下,人民币汇率有望稳步升值。不过,鉴于年内美元指数难大幅下跌、中美利差倒挂加深、大选年中美关系难言乐观等因素,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也会较为有限。 综上:年内美元指数大趋势偏下行、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升值,但空间均不会太大。 3、人民币贬值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承压 >股市影响:人民币贬值会令A股承压。背后的逻辑在于,人民币贬值会对股票市场的资金面和风险偏好造成压力。不过,这一表现通常在汇率持续大幅贬值时比较显著,对于短期小幅的贬值则不明显。 >债市影响:人民币贬值会带动国债收益率上行,即令债市承压。背后的逻辑在于,一方面,人民币贬值会对债券市场的资金面造成压力;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会导致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降低。 >商品影响:人民币贬值会令国内大宗商品整体承压。背后的逻辑在于,人民币贬值往往对应着美元指数上涨,而多数种类的大宗商品是由国际定价,因而其价格与美元指数高度负相关。 综上:人民币贬值会导致股市、债市和大宗商品承压;从历史相关性来看,对A股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国债,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最弱。 风险提示: 中美经济与政策、地缘冲突等因素超预期演化 ,历史经验规律失效。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分析师;穆仁文,国盛宏观分析师;朱慧,国盛宏观分析师;薛舒宁,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降息担忧暂时缓解—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点评,2024-3-21 [2]日本时隔17年加息,影响几何?,2024-3-19 [3]警惕美国“二次通胀”风险,2024-3-13 [4]2月美国就业超预期的信号—兼评黄金创新高,2024-3-9 [5]“肥尾”阶段——2024年海外宏观展望,2023-11-28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4年3月28日发布的报告《 人民币贬值:原因、展望、影响 》,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刘新宇 S0680521030002 liuxinyu@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刘新宇 博士 CFA 事件:3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持续贬值,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接近7.3关口。 核心结论:关注央行可能的“顺势而为”,短期人民币汇率仍有压力。 1、原因看: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主因美元持续上涨;而贬到7.2以上,也可能是央行“顺势而为”。 2、走势看: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仍有压力,年内美元指数大趋势偏下行、人民币汇率有望升值,但空间均不会太大。 3、影响看:人民币贬值将导致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承压;从历史相关性来看,对A股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国债,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最弱。 报告正文: 1、近日人民币贬值原因:美元上涨是主因,也应和央行“顺势而为”有关 >美元指数上涨:3月12日至27日,美元指数由102.9上涨至104.3,涨幅达1.3%;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由7.17贬至7.23,贬值幅度达0.8%。因此,人民币汇率贬值基本完全可以被美元指数的上涨所解释。而近期美元指数之所以连续上涨,一方面是由于美国2月通胀数据超预期引发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另一方面是由于日本、瑞士、英国等央行释放了鸽派信号,尤其是瑞士央行意外实施了降息。 >汇率调控放松:2月份美元指数在接近105的水平时,人民币即期汇率仍低于7.2,这背后应是由于央行通过中间价、窗口指导等措施对汇率进行调控。而在3月22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自3月8日以来首次突破7.1,即期汇率自去年11月底以来首次突破7.2,迄今已连续4天处在7.2以上,这或许反映出7.2已不再是人民币汇率的“软约束”。实际上,离岸人民币汇率自2月以来大部分时间保持在7.2以上,3月22日更是一度达到7.28。 综上: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是由于美元指数持续上涨;而人民币汇率之所以贬到7.2以上,也可能是由于央行“顺势而为”。 2、人民币汇率后续展望:短期仍有压力,中长期有望稳步升值 >美元指数展望:年度海外策略报告中我们曾指出,2024年美国经济大概率将延续放缓,而欧洲经济可能触底回升,因此从环比角度看,美强欧弱的格局会趋于弱化,这将带动美元指数中长期下行。但考虑到美国就业和通胀韧性较强,美联储转向节奏大概率不会明显快于其他央行;与此同时,下半年美国经济可能边际企稳反弹,届时美欧经济相对表现也将趋于均衡,因此美元指数难以大幅下跌。 >人民币汇率展望:本次人民币突破7.2的“软约束”,指向短期内汇率波动将放大,不过我们认为央行仍会对汇率进行一定程度的管控,在岸和离岸的汇率价差仍在高位就是一个佐证。此外,去年四季度以来,决策当局也把稳汇率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比如:建设金融强国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强大的货币”)。倾向于认为,后续若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剧,央行仍有多种工具进行干预,例如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发行离岸央票等,因此不必过度悲观。在美元指数中长期下行的趋势下,人民币汇率有望稳步升值。不过,鉴于年内美元指数难大幅下跌、中美利差倒挂加深、大选年中美关系难言乐观等因素,人民币汇率升值空间也会较为有限。 综上:年内美元指数大趋势偏下行、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升值,但空间均不会太大。 3、人民币贬值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股市、债市、大宗商品承压 >股市影响:人民币贬值会令A股承压。背后的逻辑在于,人民币贬值会对股票市场的资金面和风险偏好造成压力。不过,这一表现通常在汇率持续大幅贬值时比较显著,对于短期小幅的贬值则不明显。 >债市影响:人民币贬值会带动国债收益率上行,即令债市承压。背后的逻辑在于,一方面,人民币贬值会对债券市场的资金面造成压力;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会导致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降低。 >商品影响:人民币贬值会令国内大宗商品整体承压。背后的逻辑在于,人民币贬值往往对应着美元指数上涨,而多数种类的大宗商品是由国际定价,因而其价格与美元指数高度负相关。 综上:人民币贬值会导致股市、债市和大宗商品承压;从历史相关性来看,对A股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国债,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最弱。 风险提示: 中美经济与政策、地缘冲突等因素超预期演化 ,历史经验规律失效。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分析师;刘安林,国盛宏观分析师;穆仁文,国盛宏观分析师;朱慧,国盛宏观分析师;薛舒宁,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降息担忧暂时缓解—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点评,2024-3-21 [2]日本时隔17年加息,影响几何?,2024-3-19 [3]警惕美国“二次通胀”风险,2024-3-13 [4]2月美国就业超预期的信号—兼评黄金创新高,2024-3-9 [5]“肥尾”阶段——2024年海外宏观展望,2023-11-28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4年3月28日发布的报告《 人民币贬值:原因、展望、影响 》,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刘新宇 S0680521030002 liuxinyu@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