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研究 12月4日最新观点:iphone12供货缺口仍然较大,IC供给与晶圆代工吃紧将延续至2021年中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太平洋证券研究 12月4日最新观点:iphone12供货缺口仍然较大,IC供给与晶圆代工吃紧将延续至2021年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12月4日早间新闻精选】 1、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座谈会强调,坚定不移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有效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2、为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防范“大而不能倒”风险。 3、据美国国防部12月3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建设科技集团(CCTC)、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CIECC)、中海油(CNOOC)、中芯国际(SMIC)被纳入“军工企业”黑名单。 4、商务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加大运力投放,支持加快集装箱回运,提高运转效率,支持集装箱制造企业扩大产能。 5、近日,恩智浦向客户表示,受卫生事件影响,恩智浦面临产品严重紧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双重影响,决定全线调涨产品价格。 6、中疾控首席艾滋病专家邵一鸣在采访中表示,中国艾滋病疫苗明年或开启III期试验。 7、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截至11月底,国家已经投放政策性玉米7000多万吨,当前正处于玉米上市高峰期,玉米供应充裕,后期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8、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健表示,预计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台,其中中国的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 9、为避免市场参与者对价格走势形成误判,中国煤炭资源网CCI指数团队决定从2020年12月3日开始暂停发布CCI5500、CCI5000、CCI4500现货日指数。 10、欧佩克及其盟友已接近达成协议,允许明年小幅增产。欧佩克+支持的妥协方案将允许明年1月增产不超过50万桶/日。 11、七连板彩虹股份公告,芯屏基金拟减持不超2%股权,如意广电拟减持不超1%股权。另外,公司称发现有关于公司涉及OLED等热点概念的不实报道,正在严肃自查。 12、碧桂园11月单月共实现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571.4亿元,较2019年11月同比减少5%。 13、比亚迪11月汽车销量5.4万辆,同比增长30.6%;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7万辆,同比增长138%。 14、万科A11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94.4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575.4亿元,同比增长5.5%。 15、中国恒大11月实现合约销售金额460.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4.3%。 16、针对海外媒体关于欧菲光被剔除出苹果相机模块供应链的消息,欧菲光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相关产品目前仍在正常生产并对苹果供货,该消息不属实。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电子】iphone12供货缺口仍然较大,IC供给与晶圆代工吃紧将延续至2021年中 本周核心观点:本周,电子行业指数下跌0.90%,307只标的中,扣除停牌标的,全周上涨的标的94只,周涨幅在3个点以上的49只,周涨幅在5个点以上的27只,全周下跌的标的212只,周跌幅在3个点以上的115只,周跌幅在5个点以上的64只。 Iphone12自10月初发布后至今,其供需与出货一直都是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方向,目前需求仍然是超出预期,但是供给无法跟上,尤其是iPhone 12 Pro供货持续处在短缺状态,且供货缺口大于iPhone 12与iPhone 12 Pro Max,iphone12的供给问题主要源于部分关键IC的持续缺货,这对整个苹果链的供应商今年的出货预期都有一定影响,毕竟任何一颗料缺货,都将导致整机无法落地,而这也是上周我们提及的看得到却“吃不到”的最大烦恼与预期无法确定的根因,当下仍维持板块“中性”评级。 另一方面,而且如苹果这般的客户都尚在不断拉货补货,先进制程领域其他芯片需求方所面临的问题毫无疑问更加严重,晶圆代工产能一路吃紧,而且近期市场又传出后端封测产能也面临卡关,产能供不应求的缺口不断扩大,下游客户overbooking的行为与排队热情至少会延续到2021年第二季度以后,以往年景中上半年的淡季现象,在2021年很可能形成鲜明反差,建议投资者关注国内三大封测龙头,如长电、通富等公司的持续超预期可能。 另外,高通近期已经表示确实取得向华为出售4G芯片产品的许可消息,而且华为也表示将按原计划在2021年正常发布新的手机。考虑到出售荣耀所获得的资金,华为手机最糟糕的光景或许已经过去,如未来华为以高通等基带芯片业者所提供的芯片能够正常出货,而且美方拜登新政如不再延续过去特朗普的高压政策的话,2021年供应链的供应前景,或许能比坎坷的2020平坦许多。 行业聚焦:据重庆高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信息显示,重庆西永微电园SK海力士半导体(重庆)公司一外籍员工11月26日自公司经成都出境后,在境外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初步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目前,韩某某所工作的SK海力士重庆工厂暂时停产,实行全封闭管理,对所有员工进行隔离并连夜开展核酸检测。 11月23日,宁波润华全芯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全芯微电子”)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本周重点推荐个股及逻辑:我们的重点股票池标的包括:蓝思科技、春秋电子、斯迪克、韦尔股份、长电科技。 风险提示:(1)市场超预期下跌造成的系统性风险;(2)重点推荐公司相关事项推进的不确定性风险。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化工】金丹科技:丙交酯项目试车,打通可降解PLA生产关键环节 事件 2020年11月29日,公司发布丙交酯项目试车公告,截止目前,装置运行平稳,工艺路线打通,产品质量指标逐步提升。 主要观点 1.打通丙交酯生产工艺路线,实现进口替代 目前聚乳酸PLA的生产主要采用丙交酯开环聚合工艺。行业内生产丙交酯公司主要为海外NatureWorks、道达尔-科比恩和海正。前几年国内厂商买道达尔-科比恩泰国工厂的丙交酯,其泰国工厂投产了聚乳酸生产线,丙交酯开始自用不外售。由于原料短缺,聚乳酸产品成本与价格快速提升。丙交酯的进口替代成为国内聚乳酸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场空间巨大。丙交酯的化学纯度直接制约着合成聚乳酸的合成,通常要求丙交酯中游离酸浓度小于0.063%,如果丙交酯中游离酸含量过高,则不能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乳酸(Mw 10万以上),直接限制聚乳酸的应用,高分子量聚乳酸(Mw>25万)可作为高附加值的纤维、医用材料(骨螺钉等)。理论单耗1.25吨100%乳酸合成1吨丙交酯,而1吨L-丙交酯合成0.95吨的聚乳酸。丙交酯的规模化生产突破有望加速国内聚乳酸发展,突破原材料限制的天花板,快速提升可降解塑料渗透率。公司1万吨丙交酯项目试车成功,直接受益。 2.各下游需求领域快速增长,禁塑令政策推动聚乳酸加速应用 乳酸天然存在于人体之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乳酸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降解材料、工业、医药等领域。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HS Markit的统计,从全球市场范围统计,用于食品饮料领域的乳酸在2018年占整体市场的46.40%,其次为应用于聚乳酸市场占比约为37.60%。在中国目前食品饮料仍然是最大的应用领域,占70.40%。中国的聚乳酸生产及应用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消费占比仅为12.20%。目前全球聚乳酸年生产能力为24万吨,产量约为20万吨。 2020年6月14日,我们发布《行业专题:可降解塑料大有可为,重点关注明日之星》,看好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消耗购物袋400万吨、农膜246万吨、外卖包装260万吨,且随着快递、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塑料需求持续增长。而对于这些领域,特别适用可降解塑料。假设替代10%,即可新增90万吨以上可降解塑料需求。我们认为随着技术进步、规模化生产、成本下降、环保理念提升,可降解塑料未来成长空间10倍以上。 3.上下游产业链持续延伸,盈利中枢持续提升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乳酸,乳酸钠和乳酸钙,地处豫东平原,位于我国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内,乳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玉米资源丰富,有着难以复制的地域优势。目前公司具有 12.8万吨乳酸及其衍生物的生产规模,国内市场占有率 60%以上。公司40万吨淀粉项目一期、年产1万吨L-丙交酯项目、年产5万吨高光纯L-乳酸工程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公司未来 3-5 年将根据市场需求、资金状况,分步、分期建设,在现有产能基础上,完成 40 万吨淀粉和热力二期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建设 20万吨乳酸、20万吨石膏(乳酸生产过中的副产品,属于废物综合利用)、10万吨聚乳酸工程项目,盈利中枢不断提升。 4.盈利预测及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2亿元、2.91亿元,对应EPS 1.37元、1.77元、2.58元,PE 68.24X、53.03X、36.34X。考虑公司为全球乳酸行业第二大巨头,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打造国际化生物科技型企业,丙交酯大规模量产在即,未来成长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下滑,产品价格波动,拟建项目进度及盈利低于预期。 宇通客车:借力世界杯斩获超大订单,海外需求拐点已现【太平洋汽车白宇团队】 事件 近日,公司与卡塔尔国家运输公司签约1002台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车辆供应及服务合同,订单总金额近18亿元。 正文 1.实力斩获世界杯大单,亮相顶级赛事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凭借超强实力斩获1000台以上世界杯赛事用车订单,总订单金额18亿左右,预计从2021年4月起陆续实现交付,业绩将在2021、2022年不断体现,其中单车均价在180万左右,单车价格远超公司历史平均单价。同时作为下届世界杯赛事用车,届时将在全球观众面前亮相,有望彰显公司实力并提升全球范围内品牌影响力。 2.海外需求复苏出现拐点,新能源占比继续提升。本次海外大单的斩获作为海外需求复苏的新起点,为疫情后海外需求的新突破,同时该订单结构中新能源客车为741辆,属于目前为止国内获得海外新能源客车最大订单。此外该订单中新能源占比超过70%,结构也大幅优化,今年以来海外新能源交付逆势增长,占比已超10%,未来海外需求中新能源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3.行业底部已过,未来两年复苏可期。客车行业2017年以来已经历连续四年的调整,目前影响行业需求的不利因素不断解除,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也已持续回暖,单月销量9、10月份已连续实现正增长,行业需求有望持续回暖。此外,未来两年为新能源车补贴最后两年,新能源客车需求亦有望集中释放,海外需求随着疫情控制也将在明年加速恢复与释放,客车行业有望逐步走出底部开启两年以上复苏之势。 投资建议 公司本次所获订单可作为本轮海外需求复苏的起点,未来需求不断回暖可期,公司为客车行业优质龙头,近几年行业下滑过程中市占率稳步提升,客车行业经历四年下滑后有望迎来回暖复苏,公司未来有望随着行业回暖持续受益。我们预计2020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5亿元/16.11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客车需求不达预期, 新能源客车集中释放不达预期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目录 ◆每日重大财经 ◆行业最新观点 ◆上市公司速递 每日重大财经 【财联社12月4日早间新闻精选】 1、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座谈会强调,坚定不移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有效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2、为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防范“大而不能倒”风险。 3、据美国国防部12月3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建设科技集团(CCTC)、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CIECC)、中海油(CNOOC)、中芯国际(SMIC)被纳入“军工企业”黑名单。 4、商务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加大运力投放,支持加快集装箱回运,提高运转效率,支持集装箱制造企业扩大产能。 5、近日,恩智浦向客户表示,受卫生事件影响,恩智浦面临产品严重紧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双重影响,决定全线调涨产品价格。 6、中疾控首席艾滋病专家邵一鸣在采访中表示,中国艾滋病疫苗明年或开启III期试验。 7、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消息,截至11月底,国家已经投放政策性玉米7000多万吨,当前正处于玉米上市高峰期,玉米供应充裕,后期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8、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健表示,预计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台,其中中国的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 9、为避免市场参与者对价格走势形成误判,中国煤炭资源网CCI指数团队决定从2020年12月3日开始暂停发布CCI5500、CCI5000、CCI4500现货日指数。 10、欧佩克及其盟友已接近达成协议,允许明年小幅增产。欧佩克+支持的妥协方案将允许明年1月增产不超过50万桶/日。 11、七连板彩虹股份公告,芯屏基金拟减持不超2%股权,如意广电拟减持不超1%股权。另外,公司称发现有关于公司涉及OLED等热点概念的不实报道,正在严肃自查。 12、碧桂园11月单月共实现归属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571.4亿元,较2019年11月同比减少5%。 13、比亚迪11月汽车销量5.4万辆,同比增长30.6%;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2.7万辆,同比增长138%。 14、万科A11月份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94.4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575.4亿元,同比增长5.5%。 15、中国恒大11月实现合约销售金额460.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4.3%。 16、针对海外媒体关于欧菲光被剔除出苹果相机模块供应链的消息,欧菲光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相关产品目前仍在正常生产并对苹果供货,该消息不属实。 行业最新观点 【太平洋电子】iphone12供货缺口仍然较大,IC供给与晶圆代工吃紧将延续至2021年中 本周核心观点:本周,电子行业指数下跌0.90%,307只标的中,扣除停牌标的,全周上涨的标的94只,周涨幅在3个点以上的49只,周涨幅在5个点以上的27只,全周下跌的标的212只,周跌幅在3个点以上的115只,周跌幅在5个点以上的64只。 Iphone12自10月初发布后至今,其供需与出货一直都是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方向,目前需求仍然是超出预期,但是供给无法跟上,尤其是iPhone 12 Pro供货持续处在短缺状态,且供货缺口大于iPhone 12与iPhone 12 Pro Max,iphone12的供给问题主要源于部分关键IC的持续缺货,这对整个苹果链的供应商今年的出货预期都有一定影响,毕竟任何一颗料缺货,都将导致整机无法落地,而这也是上周我们提及的看得到却“吃不到”的最大烦恼与预期无法确定的根因,当下仍维持板块“中性”评级。 另一方面,而且如苹果这般的客户都尚在不断拉货补货,先进制程领域其他芯片需求方所面临的问题毫无疑问更加严重,晶圆代工产能一路吃紧,而且近期市场又传出后端封测产能也面临卡关,产能供不应求的缺口不断扩大,下游客户overbooking的行为与排队热情至少会延续到2021年第二季度以后,以往年景中上半年的淡季现象,在2021年很可能形成鲜明反差,建议投资者关注国内三大封测龙头,如长电、通富等公司的持续超预期可能。 另外,高通近期已经表示确实取得向华为出售4G芯片产品的许可消息,而且华为也表示将按原计划在2021年正常发布新的手机。考虑到出售荣耀所获得的资金,华为手机最糟糕的光景或许已经过去,如未来华为以高通等基带芯片业者所提供的芯片能够正常出货,而且美方拜登新政如不再延续过去特朗普的高压政策的话,2021年供应链的供应前景,或许能比坎坷的2020平坦许多。 行业聚焦:据重庆高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信息显示,重庆西永微电园SK海力士半导体(重庆)公司一外籍员工11月26日自公司经成都出境后,在境外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初步判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目前,韩某某所工作的SK海力士重庆工厂暂时停产,实行全封闭管理,对所有员工进行隔离并连夜开展核酸检测。 11月23日,宁波润华全芯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全芯微电子”)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本周重点推荐个股及逻辑:我们的重点股票池标的包括:蓝思科技、春秋电子、斯迪克、韦尔股份、长电科技。 风险提示:(1)市场超预期下跌造成的系统性风险;(2)重点推荐公司相关事项推进的不确定性风险。 上市公司速递 【太平洋化工】金丹科技:丙交酯项目试车,打通可降解PLA生产关键环节 事件 2020年11月29日,公司发布丙交酯项目试车公告,截止目前,装置运行平稳,工艺路线打通,产品质量指标逐步提升。 主要观点 1.打通丙交酯生产工艺路线,实现进口替代 目前聚乳酸PLA的生产主要采用丙交酯开环聚合工艺。行业内生产丙交酯公司主要为海外NatureWorks、道达尔-科比恩和海正。前几年国内厂商买道达尔-科比恩泰国工厂的丙交酯,其泰国工厂投产了聚乳酸生产线,丙交酯开始自用不外售。由于原料短缺,聚乳酸产品成本与价格快速提升。丙交酯的进口替代成为国内聚乳酸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场空间巨大。丙交酯的化学纯度直接制约着合成聚乳酸的合成,通常要求丙交酯中游离酸浓度小于0.063%,如果丙交酯中游离酸含量过高,则不能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乳酸(Mw 10万以上),直接限制聚乳酸的应用,高分子量聚乳酸(Mw>25万)可作为高附加值的纤维、医用材料(骨螺钉等)。理论单耗1.25吨100%乳酸合成1吨丙交酯,而1吨L-丙交酯合成0.95吨的聚乳酸。丙交酯的规模化生产突破有望加速国内聚乳酸发展,突破原材料限制的天花板,快速提升可降解塑料渗透率。公司1万吨丙交酯项目试车成功,直接受益。 2.各下游需求领域快速增长,禁塑令政策推动聚乳酸加速应用 乳酸天然存在于人体之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乳酸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降解材料、工业、医药等领域。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HS Markit的统计,从全球市场范围统计,用于食品饮料领域的乳酸在2018年占整体市场的46.40%,其次为应用于聚乳酸市场占比约为37.60%。在中国目前食品饮料仍然是最大的应用领域,占70.40%。中国的聚乳酸生产及应用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消费占比仅为12.20%。目前全球聚乳酸年生产能力为24万吨,产量约为20万吨。 2020年6月14日,我们发布《行业专题:可降解塑料大有可为,重点关注明日之星》,看好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消耗购物袋400万吨、农膜246万吨、外卖包装260万吨,且随着快递、外卖业务的快速发展,塑料需求持续增长。而对于这些领域,特别适用可降解塑料。假设替代10%,即可新增90万吨以上可降解塑料需求。我们认为随着技术进步、规模化生产、成本下降、环保理念提升,可降解塑料未来成长空间10倍以上。 3.上下游产业链持续延伸,盈利中枢持续提升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乳酸,乳酸钠和乳酸钙,地处豫东平原,位于我国黄淮海夏播玉米主产区内,乳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玉米资源丰富,有着难以复制的地域优势。目前公司具有 12.8万吨乳酸及其衍生物的生产规模,国内市场占有率 60%以上。公司40万吨淀粉项目一期、年产1万吨L-丙交酯项目、年产5万吨高光纯L-乳酸工程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公司未来 3-5 年将根据市场需求、资金状况,分步、分期建设,在现有产能基础上,完成 40 万吨淀粉和热力二期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建设 20万吨乳酸、20万吨石膏(乳酸生产过中的副产品,属于废物综合利用)、10万吨聚乳酸工程项目,盈利中枢不断提升。 4.盈利预测及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2亿元、2.91亿元,对应EPS 1.37元、1.77元、2.58元,PE 68.24X、53.03X、36.34X。考虑公司为全球乳酸行业第二大巨头,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打造国际化生物科技型企业,丙交酯大规模量产在即,未来成长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下滑,产品价格波动,拟建项目进度及盈利低于预期。 宇通客车:借力世界杯斩获超大订单,海外需求拐点已现【太平洋汽车白宇团队】 事件 近日,公司与卡塔尔国家运输公司签约1002台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车辆供应及服务合同,订单总金额近18亿元。 正文 1.实力斩获世界杯大单,亮相顶级赛事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凭借超强实力斩获1000台以上世界杯赛事用车订单,总订单金额18亿左右,预计从2021年4月起陆续实现交付,业绩将在2021、2022年不断体现,其中单车均价在180万左右,单车价格远超公司历史平均单价。同时作为下届世界杯赛事用车,届时将在全球观众面前亮相,有望彰显公司实力并提升全球范围内品牌影响力。 2.海外需求复苏出现拐点,新能源占比继续提升。本次海外大单的斩获作为海外需求复苏的新起点,为疫情后海外需求的新突破,同时该订单结构中新能源客车为741辆,属于目前为止国内获得海外新能源客车最大订单。此外该订单中新能源占比超过70%,结构也大幅优化,今年以来海外新能源交付逆势增长,占比已超10%,未来海外需求中新能源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3.行业底部已过,未来两年复苏可期。客车行业2017年以来已经历连续四年的调整,目前影响行业需求的不利因素不断解除,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也已持续回暖,单月销量9、10月份已连续实现正增长,行业需求有望持续回暖。此外,未来两年为新能源车补贴最后两年,新能源客车需求亦有望集中释放,海外需求随着疫情控制也将在明年加速恢复与释放,客车行业有望逐步走出底部开启两年以上复苏之势。 投资建议 公司本次所获订单可作为本轮海外需求复苏的起点,未来需求不断回暖可期,公司为客车行业优质龙头,近几年行业下滑过程中市占率稳步提升,客车行业经历四年下滑后有望迎来回暖复苏,公司未来有望随着行业回暖持续受益。我们预计2020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5亿元/16.11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客车需求不达预期, 新能源客车集中释放不达预期 免责声明 1、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太平洋证券研究)为太平洋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参见太平洋证券研究院的完整报告。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