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精选 | 农林牧渔、高端装备、新能源及电力设备
(以下内容从兴业研究《行业精选 | 农林牧渔、高端装备、新能源及电力设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饲料加工行业:在高周转低盈利环境中稳健发展 饲料加工市场规模已达万亿级。饲料加工行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之一,其行业空间目前已达到万亿规模,2023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2亿吨。分使用品类来看,畜禽饲料是我国饲料产业主要组成部分,猪禽料合计占比超86%。饲料产业链上游是饲料原料的贸易流通环节,中游是饲料加工环节,下游是养殖业。 近年来饲料加工行业政策变化:1、饲料禁抗、养殖减抗政策。饲料生产企业面临着在禁抗、无抗时代研发、生产具备较好动物保护效果的无抗饲料的考验,行业门槛有所提升。2、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政策。在高原料价格的背景下,企业需通过有效配方替代方案实现成本最优化。不具备配方优势的中小饲料企业经营压力更大。 饲料行业低毛利高周转,是现金牛业务。从行业基本经营特点来看,饲料加工行业毛利率较低,企业依靠高周转以实现超额盈利。站在ROE角度,饲料企业ROE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其较高的总资产周转率。饲料业务是现金牛业务,行业增长率低,盈利稳定。 饲料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随着2020年起原料成本上涨叠加养殖业低迷影响,中小饲料企业产能利用率低迷,行业整合趋势显著,集中度有所提升。2023年全国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共1050家,饲料产量合计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61.1%。由于饲料业务低毛利高周转的特点,需要持久经营提升营运能力,以及随着行业整合力度加大,导致饲料业务规模化门槛提升,这些业务特点都将形成饲料业务新的发展门槛,将可能的潜在进入者拦在门外。因此未来饲料行业的竞争将是头部企业之间、大型企业与中小饲料企业之间的存量竞争。 山东、广东为饲料生产大省。从区域竞争角度看,由于饲料销售半径的限制,饲料产能一般与养殖产能相匹配,区域型市场特征显著。2023年全国饲料产量超千万吨省份有13个,分别为山东、广东、广西、辽宁、河南、江苏、四川、湖北、河北、湖南、安徽、福建、江西。 营运能力和利润率是关键指标。当前环境下,饲料企业受到玉米豆粕鱼粉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带来原料成本上移波动,叠加下游养殖业低迷导致饲料需求不畅的双向积压,饲料毛利率空间收窄,考验企业的经营能力。而从长远来看,随着养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以及在禁抗、豆粕替代等政策背景下,对于饲料企业配方技术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饲料行业竞争门槛逐步提升。我们认为当前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在于构建其ROE水平的营运能力和利润率两方面。 风险提示: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下游养殖行情低迷、禁抗及豆粕减量替代政策实施、饲料产品价格战激烈。 (作者:孟林,王正行) 全球市场多方竞争,成本技术需兼备——装备出海竞争力评估 我国装备企业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如何评估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成为研判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海外市场,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经营环境将更加复杂,是否具备可在海外复制的低成本能力和能够获得产品溢价的差异化技术优势将成为长期发展的关键。以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工程机械为参考,可海外复制的低成本能力将主要来自于零部件采购的成本优势和自动化生产优势,而可溢价的技术优势则主要体现在高端产品线和盈利能力上。 我国装备企业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装备是典型的全球化产业,在全球市场具有相似的使用需求,也可以进行全球贸易,世界领先的装备企业也多为全球化经营。随着我国国内总体需求增长放缓,企业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我国装备企业也开始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2023年我国通用机械产品和特种机械产品出口规模超过2500亿美元,并且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海外竞争:产品定位在中高端,技术和成本需兼具。大部分装备生产以组装为主,进入门槛不高,性价比是我国装备企业在国内竞争的重要优势。但未来随着新兴国家品牌的崛起,人力成本和管理环境发生改变,低成本可能将不再是我国企业独有的优势。长期来看,我国装备企业在全球市场将定位于中高端市场,比欧美产品性价比高,比当地品牌质量好。中高端市场需要兼顾技术和成本,可复制的低成本与能获得产品溢价的技术将是赢得并且巩固市场份额的关键。 以工程机械为参考,低成本关注前五大供应商占比和人均产值,技术优势关注毛利率和研发费用率。工程机械属于高度全球化的产业,竞争格局也经历了多次迭代。从可海外复制的低成本能力来看,前五大供应商占比和人均产值是重要指标。工程机械原材料成本占比高,采购议价能力将是关键,前五大供应商占比反应对外依赖程度。生产效率也是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员工数量和素质依赖更低的自动化能力则成为关键,人均产值是重要参考。从可获得产品溢价的技术优势来看,工程机械性能参数维度多,除高端产品线和高端市场市占率是技术实力的体现外,毛利率和研发费用率是更加直观的参考。 (作者:邹刚,田溪) 产业链价格处于振荡期,行业正在出清——光伏行业2024年3月报 政策与事件:国内方面,国务院发布文件旨在推进建立风电、光伏设备退役管理机制;国家能源局计划提升配电网承载能力,分布式未来两年仍有110GW的年均装机空间。海外方面,欧盟就禁止强迫劳动产品达成临时性协议,澳大利亚计划用制造补贴加强本土清洁技术制造能力,以上两个政策对短期的供应格局影响有限。 产业链动态与生产情况:硅片价格环比降幅约5%,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环比有所回升,但难以形成连续涨价的趋势,价格正处于振荡期。开工率方面,硅料和硅片开工率环比略有回升,电池片和组件仍在持续下滑。环节间来看,硅料的尾部企业开工率明显低于平均;硅片环节中非一体化的尾部企业开工率下滑明显;电池片环节N型产能比例低的企业开工率进一步降低,其中龙头企业也受到影响,旧产线被加速淘汰。 招投标和运行情况:国内光伏利用率方面,2024年1月全国光伏利用率上涨至98%,主要由于河南、山东、陕西等装机较多的区域的利用率有所回升,但2023年12月有大量光伏装机并网,或会导致利用率阶段性下滑。国内EPC招投标方面, 2024年2月,据不完全统计,光伏EPC项目开标容量约7.3GW。集中式EPC均价约为3.12元/W,分布式EPC价格为3.27元/W,EPC价格环比变动较小,主要由于组件价格已经跌至底部,EPC价格企稳。 企业融资:光伏上市企业近期暂无新增融资计划。定增方面,目前有17家上市企业(为光伏扩产项目进行融资)的定增预案在进行中,预计融资总额约541亿元。近一个月,暂无企业发布新的定增计划。可转债方面,目前有4家上市企业(可转债发行目的为光伏扩产项目)的可转债发行预案在进行中,发行规模约186亿元。近一个月内,暂无企业公布新的可转债发行预案。 重大项目投资:一、二线企业仍有扩产规划,但不具备竞争力的项目逐渐被取消。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公告的扩产项目14起,其中国内12起,海外2起。国内方面,企业项目签约投资金额约435亿元,四个百亿级别的项目分别落在江西、山东和江苏。不同企业的产能规划分化明显,一、二线企业仍有新产能规划,但也有企业陆续叫停项目,行业持续出清。 (作者:薛博伟,王广举)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本篇合集作者: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销 售 人 员 李璐琳 13262986013 liliulin@cib.com.cn 汤 灏 13501713255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研究员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研究员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研究员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研究员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饲料加工行业:在高周转低盈利环境中稳健发展 饲料加工市场规模已达万亿级。饲料加工行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之一,其行业空间目前已达到万亿规模,2023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3.2亿吨。分使用品类来看,畜禽饲料是我国饲料产业主要组成部分,猪禽料合计占比超86%。饲料产业链上游是饲料原料的贸易流通环节,中游是饲料加工环节,下游是养殖业。 近年来饲料加工行业政策变化:1、饲料禁抗、养殖减抗政策。饲料生产企业面临着在禁抗、无抗时代研发、生产具备较好动物保护效果的无抗饲料的考验,行业门槛有所提升。2、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政策。在高原料价格的背景下,企业需通过有效配方替代方案实现成本最优化。不具备配方优势的中小饲料企业经营压力更大。 饲料行业低毛利高周转,是现金牛业务。从行业基本经营特点来看,饲料加工行业毛利率较低,企业依靠高周转以实现超额盈利。站在ROE角度,饲料企业ROE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其较高的总资产周转率。饲料业务是现金牛业务,行业增长率低,盈利稳定。 饲料行业集中度有所提升。随着2020年起原料成本上涨叠加养殖业低迷影响,中小饲料企业产能利用率低迷,行业整合趋势显著,集中度有所提升。2023年全国10万吨以上规模饲料生产厂共1050家,饲料产量合计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61.1%。由于饲料业务低毛利高周转的特点,需要持久经营提升营运能力,以及随着行业整合力度加大,导致饲料业务规模化门槛提升,这些业务特点都将形成饲料业务新的发展门槛,将可能的潜在进入者拦在门外。因此未来饲料行业的竞争将是头部企业之间、大型企业与中小饲料企业之间的存量竞争。 山东、广东为饲料生产大省。从区域竞争角度看,由于饲料销售半径的限制,饲料产能一般与养殖产能相匹配,区域型市场特征显著。2023年全国饲料产量超千万吨省份有13个,分别为山东、广东、广西、辽宁、河南、江苏、四川、湖北、河北、湖南、安徽、福建、江西。 营运能力和利润率是关键指标。当前环境下,饲料企业受到玉米豆粕鱼粉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带来原料成本上移波动,叠加下游养殖业低迷导致饲料需求不畅的双向积压,饲料毛利率空间收窄,考验企业的经营能力。而从长远来看,随着养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以及在禁抗、豆粕替代等政策背景下,对于饲料企业配方技术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等均提出了较高要求,饲料行业竞争门槛逐步提升。我们认为当前饲料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在于构建其ROE水平的营运能力和利润率两方面。 风险提示: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下游养殖行情低迷、禁抗及豆粕减量替代政策实施、饲料产品价格战激烈。 (作者:孟林,王正行) 全球市场多方竞争,成本技术需兼备——装备出海竞争力评估 我国装备企业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如何评估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成为研判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海外市场,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经营环境将更加复杂,是否具备可在海外复制的低成本能力和能够获得产品溢价的差异化技术优势将成为长期发展的关键。以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工程机械为参考,可海外复制的低成本能力将主要来自于零部件采购的成本优势和自动化生产优势,而可溢价的技术优势则主要体现在高端产品线和盈利能力上。 我国装备企业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装备是典型的全球化产业,在全球市场具有相似的使用需求,也可以进行全球贸易,世界领先的装备企业也多为全球化经营。随着我国国内总体需求增长放缓,企业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我国装备企业也开始进入全球化发展阶段。2023年我国通用机械产品和特种机械产品出口规模超过2500亿美元,并且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海外竞争:产品定位在中高端,技术和成本需兼具。大部分装备生产以组装为主,进入门槛不高,性价比是我国装备企业在国内竞争的重要优势。但未来随着新兴国家品牌的崛起,人力成本和管理环境发生改变,低成本可能将不再是我国企业独有的优势。长期来看,我国装备企业在全球市场将定位于中高端市场,比欧美产品性价比高,比当地品牌质量好。中高端市场需要兼顾技术和成本,可复制的低成本与能获得产品溢价的技术将是赢得并且巩固市场份额的关键。 以工程机械为参考,低成本关注前五大供应商占比和人均产值,技术优势关注毛利率和研发费用率。工程机械属于高度全球化的产业,竞争格局也经历了多次迭代。从可海外复制的低成本能力来看,前五大供应商占比和人均产值是重要指标。工程机械原材料成本占比高,采购议价能力将是关键,前五大供应商占比反应对外依赖程度。生产效率也是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员工数量和素质依赖更低的自动化能力则成为关键,人均产值是重要参考。从可获得产品溢价的技术优势来看,工程机械性能参数维度多,除高端产品线和高端市场市占率是技术实力的体现外,毛利率和研发费用率是更加直观的参考。 (作者:邹刚,田溪) 产业链价格处于振荡期,行业正在出清——光伏行业2024年3月报 政策与事件:国内方面,国务院发布文件旨在推进建立风电、光伏设备退役管理机制;国家能源局计划提升配电网承载能力,分布式未来两年仍有110GW的年均装机空间。海外方面,欧盟就禁止强迫劳动产品达成临时性协议,澳大利亚计划用制造补贴加强本土清洁技术制造能力,以上两个政策对短期的供应格局影响有限。 产业链动态与生产情况:硅片价格环比降幅约5%,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环比有所回升,但难以形成连续涨价的趋势,价格正处于振荡期。开工率方面,硅料和硅片开工率环比略有回升,电池片和组件仍在持续下滑。环节间来看,硅料的尾部企业开工率明显低于平均;硅片环节中非一体化的尾部企业开工率下滑明显;电池片环节N型产能比例低的企业开工率进一步降低,其中龙头企业也受到影响,旧产线被加速淘汰。 招投标和运行情况:国内光伏利用率方面,2024年1月全国光伏利用率上涨至98%,主要由于河南、山东、陕西等装机较多的区域的利用率有所回升,但2023年12月有大量光伏装机并网,或会导致利用率阶段性下滑。国内EPC招投标方面, 2024年2月,据不完全统计,光伏EPC项目开标容量约7.3GW。集中式EPC均价约为3.12元/W,分布式EPC价格为3.27元/W,EPC价格环比变动较小,主要由于组件价格已经跌至底部,EPC价格企稳。 企业融资:光伏上市企业近期暂无新增融资计划。定增方面,目前有17家上市企业(为光伏扩产项目进行融资)的定增预案在进行中,预计融资总额约541亿元。近一个月,暂无企业发布新的定增计划。可转债方面,目前有4家上市企业(可转债发行目的为光伏扩产项目)的可转债发行预案在进行中,发行规模约186亿元。近一个月内,暂无企业公布新的可转债发行预案。 重大项目投资:一、二线企业仍有扩产规划,但不具备竞争力的项目逐渐被取消。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公告的扩产项目14起,其中国内12起,海外2起。国内方面,企业项目签约投资金额约435亿元,四个百亿级别的项目分别落在江西、山东和江苏。不同企业的产能规划分化明显,一、二线企业仍有新产能规划,但也有企业陆续叫停项目,行业持续出清。 (作者:薛博伟,王广举)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本篇合集作者: ★ 点击图片购买 “兴业研究系列丛书” ★ 转 载 声 明 转载请联系market-service@cib.com.cn邮箱,我们尽快给予回复。本报告相关内容未经我司书面许可,不得进行引用或转载,否则我司保留追诉权利。 销 售 人 员 李璐琳 13262986013 liliulin@cib.com.cn 汤 灏 13501713255 tanghao@cib.com.cn 免 责 声 明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CIB Research Co.,Ltd.)(中文简称“兴业研究公司”)提供,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研究员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研究员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研究员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研究员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研究员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