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半年已过,重点化债省份有何变化?

半年已过,重点化债省份有何变化?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福固收荷语】/ 发布时间:2024-03-2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半年已过,重点化债省份有何变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化债省份有何变化? 变化一:重点化债12省在GDP、财政收入方面增幅明显。12省中有七省份同比增速跑赢全国,其中内蒙增速高达7.3%。2024年各省份公共财政收入均实现正增长,重点化债省增速更快;变化二:重点省份债务余额增速加快,负债率仍高。从债务增速来看,重点12省份增速相对较高,负债率排名均处于全国前十五,并且青海、贵州、天津、吉林和甘肃已经超过60%的警戒线;变化三:重点省份基本实现城投债净偿还,非重点省净融资规模仍高。化债后各省月度城投净融资规模均下降,但重点12省从2023年11月开始每个月均为净偿还,而非重点省除2023年12月净偿还外,仍旧保持了正融资;变化四:重点化债省份城投债压缩规模幅度不一。重点12省份中贵州和天津城投债规模压缩明显,均超过了300亿元,甘肃和重庆城投债规模不降反增。变化五:重点省份中贵州广西提前偿还规模大。2023年8月至今,非重点化债省份提前兑付1431亿元,重点十二省份提前兑付734亿元,其中贵州、广西规模更大;变化六:重点省份城投债融资成本大幅下降,信用利差快速压缩。化债以来,各省城投融资成本实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利差压缩幅度在100bps以上的有14个省份,除山东、西藏、湖南外,均为重点化债省份;变化七:各省份7%以上高收益城投债规模大幅下降。重点12省中仅有贵州、辽宁、甘肃、云南和重庆五个省仍存在高于7%的城投债、共计320亿元左右。而非重点省份仅有湖南和山东仍有高收益债,并且总规模仅有33亿元左右。 哪些区域可能成为下一化债重点?由此可见,经过半年努力,12个重点化债省份或已逐步探索出相对成熟的化债方案,基本面和城投债市场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省份间城投债估值收益率差距显著缩小,高收益城投债规模显著下降。我们认为,“一揽子化债”政策后续或在非重点化债19个省份中继续推行。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政府性债务余额较高、政府负债率高、城投债市场存续规模也较大并且化债态度较为积极的省份有四川、湖南、河北和湖北等省,猜测下一阶段化债重点可能会扩展到这些省份。建议可以关注这些区域内债务负担较重的市区,如成都市、长沙市、武汉市、株洲市等。 基本面观察 跟踪期内(2024.03.18-2024.03.22)有一家主体发生展期,为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收益率图谱 隐含评级AA+级和AA级,城投债,1-2年在2.54%-2.69%,2-3年在2.81%-2.85%;国企产业债,1-2年在2.72%-3.26%,2-3年在2.81%-3.04%;银行二永债,1-2年在2.48%-2.70%,2-3年在2.60%-2.82%。 一级市场 信用债发行量和净融资额环比增加,城投债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发行量环比增加。发行利率方面,本周信用债加权票面利率为2.79%,较上周上升12BP,城投债票面利率为3.00%,较上周上升15BP,产业债票面利率为2.74%,较上周下降2BP,城投-产业息差为25.98BP。 二级市场 本周信用债总成交量为10001.12亿元,环比上升14.02%。信用利差方面,AAA、AA+、AA级城投债信用利差较上期分别变动了0.19bps、-0.91bps和-2.92bps。成交异常方面,本周产业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56只,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48只;城投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971只,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22只。 风险提示 市场风险超预期、政策边际变化。 正文 01 化债前后各省份变化如何? 自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来已经过去近七个月,列入第一批重点化债的12个省有何新变化?若化债方案进一步在剩余省份推行,哪些省份可能率先受益,有哪些区域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一一展开。 变化一:重点化债12省在GDP、财政收入方面增幅明显 随着各省份陆续披露2023年经济财政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与2022年变化来观测各地2023年表现如何,重点与非重点省份之间是否有明显分化(根据相关报道,重点化债十二省份为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从2023年GDP总量来看,重点12省GDP规模整体排名相对较后,其中规模较高的为辽宁、重庆和云南,在3万亿元以上,宁夏和青海目前GDP规模较小暂未超过5500亿元。非重点19省份中广东和江苏位列全国规模前二,均超过12万亿元,并且全国GPD规模总量前15名均为非重点省份,仅有山西、新疆、海南和西藏四个省份GDP规模落后于重点化债省,排名较后。 从2023年GDP同比增速来看,重点12省GDP表现有所分化。其中内蒙古、宁夏、甘肃、吉林和重庆2023年GDP同比增速排名在全国前八,内蒙GDP增速甚至高达7.3%;广西和黑龙江增速较慢,为全国排名最后两省份。非重点19省份中,西藏、海南和新疆增速最高,位列全国排名前五;河南和江西增速略低,均为4.1%。 对比2022年与2023年表现来看,2023年全国各省份GDP均有所恢复、实现了正增长。其中重点十二省份在2022年仅有云南、内蒙、甘肃和宁夏四省增速是跑赢全国的(3.0%),到了2023年有七省份同比增速跑赢全国(5.2%)。非重点19省份中GDP累计同比增速跑赢全国数量从2022年的12个省份下降到了2023年的10个省份,相比而言,重点十二省份发展速度更快。 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总规模来看,重点12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规模都不算大,最高的是内蒙古约300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仅排名16,此外还有辽宁和重庆在全国排名前20。非重点19个省份中有15个省份占据了全国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规模前15名,其中广东、江苏和浙江省收入最高,均超过8600亿元、位列前三;海南和西藏财政收入规模排名靠后,均未超过1000亿元。 从总规模增速来看,2023年全国各省份都实现了正增长,这可能是因为国家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使得2022年财政收入基数较低。重点12省增速相比规模而言表现更佳,除广西外其他11省增速都处于全国前20名;其中,吉林、重庆、青海增速较高,超过15%,均处于全国排名前5。非重点省份可能自身2022年基数相对较高,因此增速放缓,西藏和新疆分别以31.7%和29.1%位列第一和第二,其次仅有四川和湖北处于增速前十。 对比2022年与2023年各省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大部分省份增速都有所提高,仅有安徽、内蒙古、山东、江西、山西和山西等省份放缓,除内蒙古外均为非重点化债省份。 变化二:重点省份债务余额增速加快,负债率仍高 从政府性债务余额来看,2023年重点12省规模相对较低,但增速有所上升。重点省份中贵州、云南和辽宁2023年政府性债务余额较大,处于1.1万亿元至1.2万亿元之间;规模最大排名前十的均为非重点化债省份,其中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和四川五个省份债务余额超过两万亿元。 从债务增速来看,重点12省份增速相对较高,天津、吉林、重庆和贵州增速排全国前四,均超过20%,非重点省份中西藏、广东、河南和湖南增速相对较快。对比2022年和2023年政府性债务余额增速变化,重点12省基本增速都加快,只有甘肃省从22年24.3%下降到23年的16.8%;非重点省份中只有江苏、湖南、安徽、海南和西藏五个省份债务余额增速是加快的。 从政府负债率来看,重点12省份2023年债务负担重于非重点省份,负债率排名均处于全国前十五,并且青海、贵州、天津、吉林和甘肃已经超过60%的警戒线,重庆是其中债务率最低的省份,为41%。非重点省份中海南、新疆、河北债务率最高,超过40%,但是在警戒线之下。与2022年相比,只有上海负债率有所下降,从19.1%降至18.7%。 变化三:重点省份基本实现城投债净偿还,非重点省净融资规模仍高 从城投净融资规模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哪些省份在推动隐债化解方面态度更为积极。自2023年7月一揽子化债政策提出以来,已经过去近8个月,从2023年8月截至2024年3月20日,全国31个省城投累计净融资规模达3811亿元。对比化债前后来看,重点12省及非重点省份月度城投净融资规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但是显然重点12省下降幅度更大,从2023年11月开始每个月就变成了净偿还,月度发行总规模都小于偿还规模;而非重点19省月度净融资规模虽有所减小,但除了2023年12月净偿还643.4亿元之外,仍旧保持了正融资。 分具体省份来看,从提出隐债化解之后的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20日,重点化债省份基本都实现了净偿还,其中天津和贵州是净偿还规模最大的两个省份,都超过了400亿元;但甘肃、广西、云南和重庆在这八个月中仍旧维持正融资,但除了重庆净融资额为375亿元之外,其他三个省份都只净融资不足23亿元,规模较小。非重点19省份中基本仍保持着正融资,只有湖南和西藏两省在八个月期间分别净偿还了180.7亿元和6.2亿元;河南、江苏和山东甚至净融资规模超过500亿元,山东省高达1312.2亿元,位居净融资规模第一。 变化四:重点化债省份城投债压缩规模幅度不一 从各省份存续城投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3月30日,重点十二省规模整体低于非重点省份。重点12省中,重庆和天津目前城投债规模较高,分别有6982亿元和3497亿元,在全国排名分别处于第七和第十三位;非重点省份整体存续城投债规模较高,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和四川均超万亿,只有西藏和海南城投债规模较小,处于全国后十,不出300亿元。 对比2023年7月23日及2024年3月30日化债前后各省债券余额变化情况,单从减少规模来看,重点12省份明显存续债规模减少更多,其中贵州和天津城投债规模减少最多,均超过了300亿元,其他重点省份中只有甘肃和重庆城投债规模变多,并且重庆大幅增加了近400亿元。非重点省份中只有湖南和西藏实现了城投债规模减少,其他省份城投债规模均增加,并且河南、江苏和山东增加规模超500亿元。从变化幅度来看,黑龙江、青海和贵州减幅最大,分别为-31.3%、-26.4%和-16.5%。 变化五:重点省份中贵州广西提前偿还规模大 化债以来,城投债的提前兑付行为与过去相比也有所提升。自2023年8月至今,全国城投债提前兑付规模合计达2162亿元,但是具体来看,反而是非重点化债省份提前兑付态度更为积极,共兑付了1431亿元,重点十二省份合计提前兑付了734亿元。分省份来看,贵州省以330亿元位居第一,甘肃、内蒙古和宁夏提前兑付规模较小,都不足5亿元,此外青海暂未出现提前兑付。相比而言,非重点19省态度更为积极,提前兑付规模前八名中除贵州外均为非重点化债省份,浙江和湖南规模均超200亿元。 变化六:重点省份城投债融资成本大幅下降,信用利差快速压缩 对比各省份化债前后城投债平均发行利率来看,重点12省融资成本显著下降。重点12省中,其中宁夏、青海、天津、云南和辽宁前后平均发行利率下降超过350bps,其他重点省份下降幅度也都在150bps以上,只有甘肃和内蒙古下降幅度较小,不足100bps;非重点省份整体下降幅度小于重点12省,山西和河南下降幅度排在前列,分别下行约196bps和158bps。 但具体来看各省3月平均发行利率,可以看到城投债市场整体中枢明显下移,平均成本最高的甘肃和黑龙江也就仅有3.8%的票面利率,其他各省平均成本已经在3.5%以下,有16个省平均发行成本甚至不到3%。 从信用利差角度来看,重点省份目前信用利差仍高,但压缩幅度大。2023年7月21日当周,信用利差最高前十省份均为重点化债省,青海和云南甚至高于500bp,另外两省内蒙古和甘肃信用利差也都在170bp以上,处于全国利差前列;非重点省份中山东、西藏和湖南等省份信用利差较高。经过本轮化债之后,各省信用利差均有所压缩,并且重点化债省份压缩幅度更为显著,有14个省份压缩幅度超100bps,其中只有山东、西藏和湖南三个省非重点化债区域,青海、云南和天津利差压缩超过350bps。截至2024年3月15日当周,信用利差最高前十省份中出现了西藏和山西两个非重点化债省份,天津、宁夏和重庆三个重点化债省份信用利差排名降出前十。 变化七:各省份7%以上高收益城投债规模大幅下降 对比各省份化债前后城投债估值收益率,高收益城投债规模显著下降(高于7%定义为高收益城投债)。重点12省中,在化债前各省均存在一定比例高收益债,而截至2024年3月20日,仅有贵州、辽宁、甘肃、云南和重庆五个省仍存在高于7%的城投债,并且规模均较小,合计共有320亿元左右。而非重点省份化债之后仅有湖南和山东仍有高收益债,并且总规模仅有33亿元左右,占各省比例都不足1%。 哪些区域可能成为下一化债重点? 经过近八个月的化债工作,各省份城投债估值收益率差距显著缩小,高收益城投债规模显著下降,但可以看出目前债务压力相对较大的重点12个化债省份仍存在一些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城投债,贵州、云南等省份收益率在5%以上的存续城投债仍多;非重点化债省份中四川、山东、湖南等省也仍有一定规模4%以上收益率债券,但大部分省份已经为收益率在2-3%之间的城投债占比最多,高票息资产已经寥寥可数。 我们在2024年3月10日发布的《化债在提速——城投首现“统借统还” 》中就建议适当提前布局重点化债省份区县级短期城投债,而经过前文可以看到贵州在本轮化债过程中态度较为积极,化债途径也较为丰富,因此中短期限存续债仍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如19汇川02、18普定债01、17普定债01和15贵阳轨道可续期债等,剩余期限在0.5年-2年,债项评级均为AA+级别,收益率在5%-7.8%之间。 经过半年努力,重点化债省份或已逐步探索出相对成熟的化债方案,我们认为,“一揽子化债”政策后续或在非重点化债19个省份中继续推开实行。经前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政府性债务余额较高、政府负债率高、城投债市场存续规模也较大并且化债态度较为积极的省份有四川、湖南、河北和湖北等省,猜测下一阶段化债重点可能会扩展到这些省份。建议可以关注这些区域内债务负担较重的市区,如成都市、长沙市、武汉市、株洲市等;具体到债券来看,22天府F2剩余期限为3.5年左右、收益率为5.63%;21金洲新城债剩余期限0.38年左右、收益率为4.18%; 19蔡生01和20蔡生01剩余期限在0.5-1年之间,收益率在4.47%-4.51%;21天易01剩余期限1.89年、收益率5.06%。 02 本周重点信用事件 信用事件方面,本周(2024.03.18-2024.03.22)有一家主体发生展期,为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3 收益率图谱 城投债:本周隐含评级AA+级和AA级的城投债,1年及以下收益率在2.40%-2.58%左右,1-2年期收益率在2.54%-2.69%左右,2-3年期收益率在2.81%-2.85%左右,3-5年期收益率在2.75%-2.95%左右。 分省份来看,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甘肃、广西、贵州等省份的部分期限城投债收益率在4%-5%左右,本周无城投债收益率在5%-5.2%之间。 产业债:目前民企产业债的风险收益性价比偏低,建议积极配置国企产业债。本周隐含评级为AA+级和AA级的国企产业债,1年及以下收益率在2.57%-2.92%左右,1-2年期收益率在2.72%-3.26%左右,2-3年期收益率在2.81%-3.04%左右,3-5年收益率在2.86%-3.09%左右。 分行业来看,本周家用电器0-1Y期产业债收益率最高,其中1年及以下期限收益率在2.54%-4.83%左右,1-2Y期收益率在3.00%左右。此外房地产、轻工制造、纺织服饰、商贸零售等行业收益率也排名靠前,收益率在2.58%-4.31%之间。 金融债:金融机构普通债方面,1年及以下的AA+级商业银行债和证券公司普通债,收益率分别为2.25%和2.36%;1年以上AA+级商业银行债和证券公司普通债,收益率在2.42%-2.72%之间。 金融机构次级债方面,我们整体认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较为可控,在安全性和收益上兼备,1年以上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AA+级收益率在2.48%-2.68%之间,AA级在2.59%-2.89%之间;1年以上商业银行永续债收益率AA+级收益率在2.50%-2.82%之间,AA级在2.70%-3.00%之间。 04 信用债市场回顾 4.1 一级市场 4.1.1发行规模——信用债发行量和净融资额环比增加,城投债发行量和净融资额发行量环比增加 本周信用债发行4349.87亿元,环比增加21.15%,偿还2226.94亿元,环比减少5.69%,净融资2122.93亿元,环比增加72.72%;城投债发行1763.03亿元,环比增加16.45%,偿还1106.75亿元,环比减少15.21%,净融资656.28亿元,环比增加214.55%。 分类型来看,金融债、产业债和城投债本周发行总量分别为528.4亿元、2586.8亿元和1763.03亿元。分等级来看,高等级、中等级和低等级信用债本周发行总量分别为2845.90亿元、1120.75亿元和383.22亿元,占比分别为65.42%、25.77%和8.81%。 本周信用债取消发行量环比增加。信用债取消发行总量共计199.11亿元,占信用债总发行量的4.58%,较上周取消发行总量环比减少1.29%。具体来看,本周取消发行金的债券前三名为“24中化股MTN001”,“24新中泰集MTN002”,和“24河钢集MTN004B”,取消发行金额为30亿元,20亿元以及15亿元。 4.1.2发行利率——本周加权票面利率呈上升趋势以及票面-投标下限空间呈上升趋势 本周加权票面利率呈上升趋势。本周信用债加权票面利率为2.79%,较上周上升12BP。从债券发行主体来看,城投债发行成本有所上升,产业债发行成本有所上升。本周城投债票面利率为3.00%,较上周上升15BP,产业债票面利率为2.74%,较上周上升2BP,城投-产业息差为25.98BP。 本周信用债整体票面-投标下限空间上升,投标情绪较上周有所下降,产业债票面-投标下限空间上升,城投债的票面-投标下限空间有所上升。本周信用债票面利率-投标下限为42.86BP,较上周上升1.32BP。5日平均票面利率-投标下限为36.04BP,较上周上升0.92BP。发行主体方面,产业债票面-投标下限为38.55BP,较上周下降2.81BP,城投债票面-投标下限为46.11BP,较上周上升4.41BP。评级方面,本周低等级、中等级和高等级票面-投标下限分别为47.42BP、45.71BP和39.71BP,较上周分别变动3.27BP、1.95BP和0.19BP。发行期限方面,1年以下、1-3年、3-5年和5年以上票面投标下限分别为30.51BP、41.71BP、43.98BP和52.19BP,较上周分别变动0.60BP、6.93BP、2.73BP和7.13BP。 4.1.3发行进度——本周交易所审批进度变慢,协会审批进度加快 本周交易所审批进度变慢,协会审批进度加快。本周交易所21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为342.6亿元,较上周减少962.15亿元;协会31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为371.8亿元,较上周增加302.31亿元。城投债方面,本周交易所20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337.6亿元,较上周减少312.35亿元;协会共有17只债券完成注册,完成注册规模为167.15亿元,较上周增加117.66亿元。 4.2二级市场 4.2.1成交量——信用债成交热度较上周上升 本周信用债总成交量为10001.12亿元,环比上升14.02%。债券种类方面,产业债与城投债的成交总计分别4318.03亿元和5683.09亿元,环比上升21.07%和上升9.18%。分评级来看,本周低等级、中等级和高等级产业债的总成交量分别为129.17亿元、471.03亿元和3691.18亿元,低等级、中等级和高等级城投债总成交量分别为1229.96亿元、2017.52亿元和2412.54亿元。 4.2.2信用利差——本周城投债利差大部分较上周收紧 总体来看,城投债利差绝大部分较上周收紧,AAA、AA+、AA级城投债信用利差较上期分别变动了0.19bps、-0.91bps和-2.92bps。 各行业不同评级信用利差大部分走阔。国企产业债行业大部分收窄,其中仅有采掘走阔,走阔了0.63bps,家用电器收窄了11.89bps;民企产业债行业利差大部分收窄,社会服务和农林牧渔走阔最为明显,分别走阔了33.84bps和6.64bps,电子收窄了18.69bps。 分省份来看,不同省市城投债信用利差绝大部分收紧。青海省和贵州省收紧最为明显,分别收紧了13.56bps和5.59bps。分重点城市来看,湘潭市、银川市收紧最为明显,分别收紧了27.41bps和23.51bps;吉安市和鹰潭市走阔,分别走阔了3.84bps和3.42bps。 4.2.3成交异常——本周产业债高估值成交个券多于低估值成交,城投债高估值成交个券多于低估值成交 除去2个月以内到期、估值偏离小于100BP的债券,在信用债窄幅口径(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PPN)下,本周产业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56只,房地产和建筑装饰高估值成交个券最多,分别有76只和51只;产业债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48只,房地产和综合低估值成交个券最多,为187只和47只。 本周城投债高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1971只,建筑装饰和综合高估值成交个券最多,分别有996只和475只;城投债低估值成交债券数量为222只,建筑装饰和房地产低估值成交个券最多,为131只和26只。 4.2.4 机构行为——整体现券成交情况有所分化 从各类机构来看,在以中票、短融和企业债为口径的信用债中,基金公司及产品、国有大行及政策行、城市商业银行是本周净买入信用债成交金额变动最大的三类机构,净买入债券成交金额分别为298.69亿元、-230.95亿元和-265.65亿元,较上周同期变动了479亿元、-215.27亿元和-129.72亿元。 从主要机构成交债券期限来看,本周理财净买入1年及以下量最多,为179.39亿元,股份行净卖出最多、为-318.4亿元;1-3年信用债本周基金净买入量最多、为311.37亿元,股份行净卖出最多、119.11亿元;5年以上信用债本周保险净买入量最多、为56.95亿元,国有大行及政策行净卖出最多、为-155.43亿元。 05 风险提示 风险超预期。市场出现超预期风险事件,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债券市场 整体走势。 政策边际变化。市场政策不确定性较大,将影响市场整体情况,进而带来投资风险。 具体分析详见华福证券研究所2024年3月24日对外发布的《半年已过,重点化债省份有何变化—信用周观察20240324》 分析师:李清荷,SAC编号:S0210522080001 联系人:徐 曦,SAC编号:S0210123070079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一般声明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该等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由其发布者负责,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之后可能会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或所做出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构成对所述金融产品、产品发行或管理人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仅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以供投资者参考,但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承诺或担保。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本报告版权归“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特别声明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投资评级声明 类别 评级 评级说明 公司评级 买入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在20%以上 持有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10%与20%之间 中性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10%与10%之间 回避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介于-20%与-10%之间 卖出 未来6个月内,个股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涨幅在-20%以下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市场基准指数5%以上 跟随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介于市场基准指数-5%与5%之间 弱于大市 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低于市场基准指数-5%以下 备注: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500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另有说明的除外)。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