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多因素强化修复行情

多因素强化修复行情

作者:微信公众号【湘财证券】/ 发布时间:2024-03-2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多因素强化修复行情》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市场回顾 上周市场指数整体震荡上行,上证指数上涨0.28%,深证成指上涨2.60%,创业板指上涨4.25%,科创50上涨0.86%。汽车、食品饮料和有色金属等行业领涨,涨幅超5%,煤炭行业出现调整,跌幅超7%。市场成交额基本维持在万亿元左右,北上资金持续净买入,在基本面和流动性改善背景下,叠加两会的积极政策预期,上证指数目前在3000点企稳。上周成长和消费风格相对占优。 后市展望 国内方面,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中,社融新增1.52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45万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0%,前值9.5%;M2同比增长8.7%,前值8.7%;M1同比增长1.2%,前值5.9%。2月社融信贷新增量同比减少,主要由于2023年的基数较高,同时受春节错位的影响。 政策方面,提振需求仍是当前重点,一方面针对房地产平稳运行的措施不断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加力推进之中;另一方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发布意味着设备更新行动将进入实施阶段,为国内当期需求不足提供助力。总体而言,在外需向好的同时,呵护内需的措施也在推进,国内经济扩张动力的改善不仅将得以延续,且有望逐步强化。 海外方面,美国2月CPI和PPI均超市场预期,2月CPI同比3.2%,高于预期值3.1%,环比0.4%,预期0.4%;核心CPI同比3.8%,预期3.7%,前值3.8%;2月PPI同比1.6%,高于预期值1.1%。美国2月就业率回升至3.9%,创两年新高,但非农就业人数新增27.5万人,就业市场整体仍具韧性。在就业形势稳固且通胀保持粘性的基础下,美国经济和通胀中长期仍有韧性,降息预期或延缓。 展望后市,持续看好“新质生产力”主题和红利资产相关投资标的。红利资产聚焦未来盈利和现金流稳定的行业,另一方面重视受益于两会政策催化的新质生产力主题,包括新型要素建设、基础软件装备、大模型应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和生物技术等。 4月即将迎来业绩验证期,持续关注景气成长类资产的持续性以及基本面预期改善的标的。 宏观展望 海外方面,2月美国就业偏弱,零售同环比反弹,建筑材料销售回暖幅度最大。能源与核心商品反弹带动2月美国通胀略超预期,劳动力、房租增速稍下行但核心服务仍有韧性,宽松预期减弱。 国内方面,2月社融不及预期,M1回落,M2持平,居民短期贷款季节性回落、企业票据融资以及政府债净发行偏弱,经济回升动能待加强。 A股 A股方面,稳增长政策持续落地下,市场站稳3000点,后续下行风险较小。在政策进一步发力、经济上行的斜率抬升之前,指数同样缺乏大幅上行的动力,后续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结构方面,中期仍看好红利板块,待拥挤度进一步回落后布局;同时继续沿着稳增长政策和产业趋势交易,推荐有色、汽车、食品饮料、医药、通信、电子、非银。 展望未来,短期政策积极发力提振信心,市场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重点关注大盘成长股的超跌反弹机会,如新能源、电子、汽车、医药等。中期维度来看,若经济预期上修,A股将步入中长期配置价值区间,重点关注宏观经济增速换挡下高股息板块的底仓价值,以及顺应产业趋势的科技成长方向。 从中期角度看,国内经济稳中修复,而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后期,但预期降息时间节点进一步推迟,港股仍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动。 我们重点关注以下方向: (1)高股息板块。通讯运营商:自由现金流稳步向好,近年来三家运营商派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数字化业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有利于电信运营商估值体系重构。煤炭企业:国内行业资本开支维持低位,供需紧张格局仍维持;长协保障了煤企盈利稳健、分红较高的特性。油气企业:未来国际油价预计整体保持中高位运行的态势,国有大型油气企业的盈利有望保持在较好水平。 (2)轨道交通板块。2024年春运客流量同比2023年增长37.9%,客运量加速修复刺激动车组采购需求。财委会提出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降低物流成本,相关政策推动轨交更新替换需求。铁路动车维修替换周期每8-10年更新升级,2024年或将开启替换周期的高峰。疫情期间,大部分动车组处于停运状态,检修的需求大幅提升。 (3)赛道板块。AI浪潮带动算力需求爆发,服务器、AI芯片、光芯片、存储、PCB板等环节价值量将大幅提升。各大科技巨头积极将AI大模型应用在手机、PC、可穿戴设备等终端。 (4)消费板块。主要集中在出行赛道、口红效应消费、品牌出口,以及业绩比较优质的细分行业。 上周A股各大指数全线上涨,上证综指收于 3054.2点,上涨 0.28%;深证成指收于 9612.7点,上涨 2.60%;创业板指收于 1884 点,上涨4.25%;科创50收于808.6点,上涨0.47%。宽基指数中,上证50上涨0.04%、沪深300上涨0.71%、中证500上涨1.95%、中证1000上涨3.45%。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五的行业为汽车、食品饮料、有色金属、环保、商贸零售;跌幅前五的行业为煤炭、石油石化、家用电器、银行、公用事业。上周市场成交活跃,日均成交10334亿元,成交量处于高位,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318亿元,交投情绪有所回暖。 上周beta 因子取得明显正收益,规模因子和动量因子取得明显负收益,市场呈现中小市值风格,小市值股票优于大市值股票,高估值股票优于低估值股票。技术类因子方面,低流动性因子表现较好。上周市场交投活跃,高频T0策略有一定表现,超额收益有所表现。在近期市场强势反弹背景下,板块热点呈现快速切换的特征,日均成交量的显著增加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机会,未来alpha环境有望进一步回暖。 期权&期指 上周标的指数全线上升,其中成长风格指数涨幅领先,创业板涨幅居首,周度涨幅超4%,中证1000次之,涨幅超3%;50和300指数震荡,周度涨幅不足1%。期权市场情绪中性,大部分期权品种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较对称,500ETF、1000指数和300指数期权隐含波动率曲面呈现一定程度的左偏,虚值认沽期权隐含波动率大于虚值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上周期权隐含波动率涨跌不一,50和300期权波动率周度持平变化不大,其他期权品种波动率继续下行,其中500、1000和创业板期权隐含波动率下降较多,周度跌幅在2%到4%不等。目前,各品种隐含波动率和实际波动率均处于下行状态,隐含波动率均仍存在一定溢价,可关注实波变化适当建立波动率空头仓位,跨品种和波动率偏斜也存在一定交易机会,可关注盘中价差变化建立仓位。 大宗商品 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PPI数据成为影响本次商品价格的主因,其中风险和数据预期支撑了贵金属。全球紧缩落幕,海内外补库需求有望催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2月社融数据公布,企业中长期贷款为同期最高,城中村改造、PSL带来的房企融资,以及35号文、14号文的政策效果显现。同时国内重点领域发展预计大幅提升对铜、铝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热点主题纷现 风偏有所回暖 上周行情交织于两会余韵和主题信息推涨之间,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设备更新引导向机械、人工智能、通讯等板块的热潮。大摩研报上调宁德目标价,鼓励创新药文件引发市场对新能源、生物医药领域的额外关注。上周行情涉及以上几个板块的股票均有表现,但持续性仍待观察。风格表现上,上周微盘重新占据上风,红利衰退,内部增量资金有限,就呈现出了主题加速流转的现象。市场成交连续在万亿以上,同样的,并非实质意义上的情绪修复,而体现于增量资金不足表现出的内部腾挪。上周北向合计流入超过300亿,周一周五一首一尾都在百亿以上,也恰巧是消息密集投放的两天,资金还是逐利的,Smart Money也不例外。 消息面,国内先关注大规模设备以旧换新指引文件出台,文件合计覆盖的板块涉及“工农建交,文教医药”7个板块,辐射面很广,市场很high,但依旧需要细致跟踪观察固定资产投资节奏和关于折旧细则的阐述,阶段性的主题热炒,不宜过度乐观。全方面支持创新药文件对于融资、准入、支付各个维度都给了相对比较具体的政策支持,特别是新靶点新机制的药物,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月13日港股医药尾盘暴力拉升,第二天医药板块表现依旧亮眼,文件如果真的落实,将有助于创新药板块估值回归。海外方面,2月美国CPI数据发布,核心CPI略超预期,油价上涨占据主因,消费房租增速趋缓,通胀仍具粘性。本次数据发布降低了市场对于联储降息时间的预期,我们把降息时间预期进一步推迟至Q3。 投资方面,上周市场在各主题的促动之下总体上涨,又以中小盘科技成长遥遥领先,总量资金不变,筹码的稳定性也偏弱。我们观察到,虽然这段时间主题炒作占据盘面主导,但基本面仍旧是股票表现的必要条件,缺乏实质改善仅凭情绪热度行情并不持久。信息很多,噪音也不少,持续的深耕自下而上依旧是我们坚持的思路,我们关注的军工、电子、机械在上周表现可圈可点,无论原因是情绪推涨还是估值修复,更应该保持警惕,零和博弈背景下,犯错的成本只会更高。组合中换手略有提升,行业覆盖额外关注面板、呼吸道检测和工业气体。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