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宏观||李超】联储降息预期仍有收窄空间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商宏观||李超】联储降息预期仍有收窄空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李超/林成炜 来源: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 具体参见2024年3月21日报告《联储降息预期仍有收窄空间──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传递的信号》,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全文约1700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核心观点 本月联储议息会议对降息时点未给出增量信息,但缩表速率下调可能从5月开始。点阵图中对2024年的降息空间指引仍为75BP,但中性利率自2019年以来首次小幅上修。经济数据预测大幅上修年内GDP预期,经济预测向“不着陆”演进。 在经济具有较强韧性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年内美国二次通胀风险不可忽视可能约束年内降息空间,虽然点阵图继续给出年内75BP的降息预期,但伴随通胀压力加大未来降息空间可能进一步收窄至50BP甚至以内。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内容摘要 >>联储承认降息讨论逐步提上日程,并未纠偏市场抢跑交易的宽松预期 利率区间方面,美联储本月按兵不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继续停留在5.25%-5.5%区间。缩表方面,美联储将按950亿美元/月的原定计划继续执行。对于未来指引: 一是关于降息指引,本次议息会议并未给出增量信息。本次会议声明中指出“在联储确信通胀会持续稳定向2%回落前不会降息”,但会后问答中同样指出“年内开始降息是合适的”。 二是关于缩表调整,缩表Taper可能很快落地,但缩表终点不变意味着整体战线延长,缩表可能进入“Slower for longer”阶段。鲍威尔会后记者发布会指出将很快对缩表速度进行调整,我们认为缩表的Taper计划可能在5月议息会议中正式发布。但鲍威尔同样指出“缩表速度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缩表终点的调整,速率下调只是为了减少金融市场不必要的压力与风险”。2022年纽约联储发布的公开市场操作报告中曾指出本轮缩表的终点规划。一是联储持有的证券资产规模由2022年中的高点削减2.5万亿美元:2022年中联储持有证券资产规模最高达到8.49万亿美元,当前为7.03万亿美元,已削减1.46万亿,目前达成度不足60%。二是对应2025年银行准备金规模需降至2.37万亿美元:当前仍有3.5万亿美元,距离目标同样遥远。 本次议息会议对未来政策指引的增量信息有限,会前市场对点阵图存有年内降息空间回撤的预期,最终降息空间继续停留在75BP,相较会前预期“中性略偏鸽”。2年期美债利率在会议期间小幅下行,由4.7%下至4.6%;10年期美债利率整体在4.27%附近震荡,美股整体上行。 >>点阵图指向年内降息75BP;中性利率自2019年6月以来首次上修 点阵图方面,本月点阵图指向2024年末政策利率可能位于4.5%-4.75%区间,对应2024年75BP降息空间;与前值持平。 中性利率方面,联储本月将中性利率预期由前值2.5%上移至2.6%,自2019年6月以来首次上修中性利率;本月点阵图也指向当前联储官员对中性利率上移的认可度进一步增加。有8位联储官员支持中性利率上移,其中1位官员认为中性利率已上至3.75%,2位官员认为利率已上至3.5%。将中性利率定位在2.5%以上的官员相较前次议息会议增加1位。 经济预测方面,GDP预期大幅上修,经济预测向“不着陆”演进。本月联储将2024年GDP预期大幅上修至2.1%(前值1.4%)。失业率2024年、2025年分别对应4.0%和4.1%,年内失业率相较前值4.1%的预测小幅下修。通胀PCE方面,联储预测2024年、2025年分别对应2.4%、2.2%,对2024年的预测与前值基本持平。 >>二次通胀风险约束年内降息空间,中性利率抬升提高本轮降息终点 二次通胀风险将约束年内降息空间,我们认为虽然联储点阵图继续给出年内75BP的降息空间,但我们认为未来降息空间可能进一步回撤,年内降息幅度可能进一步收窄至50BP甚至以内。我们曾于前期报告《再通胀风险或约束降息空间》中指出“重点关注2024年美国再通胀的潜在风险。除了企业补库、薪资韧性驱动的通胀外,美国财政潜在的加码空间可能进一步提升经济韧性并加大通胀风险。” 中性利率抬升提高本轮降息终点,我们已于上文指出,当前点阵图显示联储内部对中性利率抬升的探讨逐步增加,未来有望逐步形成共识。在通胀中枢抬升、财政持续发力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可能提升的背景下,未来中性利率存在上移至3%-4%区间的可能性,这将在较大程度上约束本轮降息终点的利率下限。 >>美国经济韧性支持美股,美元和美债利率继续维持高位震荡 美股方面,虽然我们认为年内降息预期可能进一步回撤,但基本面的韧性仍将从盈利端继续支撑美股。从内生动力来看,薪资韧性支持的服务业消费、耐用品置换驱动的商品消费和补库是年内美国经济的核心支撑;从外生政策来看,拜登财政发力有望增强经济,未来重点关注以《2024年美国家庭与工人税收减免法案》为代表的增量财政法案的落地进度(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再通胀风险或约束降息空间》)。 美元和美债方面,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仍具韧性的背景下,再通胀风险驱动降息预期回撤将支撑美元和美债利率在高位震荡。 >>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超预期恶化;美联储流动性超预期恶化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往期报告回顾 点击报告标题直达↓ [1] 2024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一):外部环境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二):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三):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四):大类资产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2] 人工智能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哪个更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对货币政策影响几何?——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3] 美国财政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会影响通胀么?——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债务付息压力是否会影响财政刺激?——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两党制衡是否能限制财政扩张?——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三 [4] 2023宏观半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一):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二):通胀就业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三):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四):海外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五):大类资产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PPT)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5] 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国内防疫放松后哪些会超预期?——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欧洲的不确定性因素何时化解?——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之二【浙商宏观||李超】美联储加息何时休?——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三【浙商宏观||李超】日本央行转向紧缩了么?——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四【浙商宏观||李超】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会怎样?——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五【浙商宏观||李超】房地产如何走过过渡期?——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货币配合新机制——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七【浙商宏观||李超】当信息杠杆遭遇居民存款搬家——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八 【浙商宏观||李超】地方两会有哪些积极动作?——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九【浙商宏观||李超】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外资流入——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浙商宏观||李超】疫后重点关注年轻人消费——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一【浙商宏观||李超】如何创造性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二【浙商宏观||李超】再议超额储蓄——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三【浙商宏观||李超】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看?——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四【浙商宏观||李超】2023财政预算报告怎么看?——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五【浙商宏观||李超】降准如甘霖——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六【浙商宏观||李超】拥抱“AI+”,助力长期增长——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6] 2023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一):预期全面反转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二):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三):通胀就业与汇率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四):货币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五):财政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六):产业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七):海外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八):大类资产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九):风险因素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PPT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7] 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链长制是强链补链的新机制——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新能源化成为强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不能再用盈利来预测制造业投资?——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供给短缺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转型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稳增长为什么不能看传统中观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七【浙商宏观||李超】PMI为何对指示新制造稳增长的作用更大?——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八【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的中观高频变量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九【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财税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金融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一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8] 城市更新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城市更新值得重点关注?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是地产投资的强变量——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有哪些投资类型?——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二【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可以拉动多少地产投资?——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三【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谁来干?——城市更新系列研究四【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资金从哪来?——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五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9] “新能源+”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一 【浙商策略】产业新能源化带来的价值重估——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二 【浙商电子】“新能源+”重构供应链,重视能源产业链全方位机遇——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三 【浙商化工】新能源大背景下,化工行业的“立”与“变”——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四 【浙商交运建筑】赋能、节能、产能,建筑工程行业三层次助力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五 【浙商机械】聚焦“发电端”低碳、“用电端”低碳——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六 【浙商汽车】“新能源+”驱动汽车行业迎历史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七 【浙商新材料】供需错配难解,"新能源+"金属牛市在途——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八 【浙商|计算机】“数字新能源化”的两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碳中和如何拉动国内需求?——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 【浙商通信】重视储能温控赛道高成长机会——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一 【浙商中小盘】把握时代机遇,紧抓科创北交十倍股——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二 【浙商宏观||李超】“新能源+”指数编制及其应用——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三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0] 乌克兰冲突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为何成为地缘政治的冲突焦点?──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俄乌冲突如果失控对通胀有何影响?──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从美俄对抗共性经验看资产走势──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俄罗斯面临的SWIFT制裁影响几何?──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油价高点上调,节奏基本不变——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联储政策如何推进?——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国CPI何时见顶?——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1] 公募REITs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公募REITs:掘金长坡厚雪赛道──公募REITs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Pre-REITs的价值评估:向光而行──公募REITs系列研究之二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2] 房地产税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房地产税需要关注?——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一) 【浙商宏观||李超】韩国“存量征收,阶梯税率”的房产税是怎样的?——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二)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香港地区对我国房产税试点扩大借鉴意义有限——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三)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启示?——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四) 【浙商宏观||李超】德国房产税意在财政创收而非地产调控——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五)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六) 【浙商宏观||李超】新加坡公有住房体制下的房产税征收力度弱——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七)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房地产泡沫破裂与房产税是否有关——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八)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3] 碳中和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碳中和系列研究(一)【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使得能源投资逐渐转化为制造业投资——碳中和系列研究(二)【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碳中和系列研究(三)【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供给侧影响几何?——碳中和系列研究(四)【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如何影响PPI和CPI?——碳中和系列研究(五)【浙商宏观||李超】中国碳中和与欧美相比有何异同?——碳中和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绿色金融是否会带来投资机会——碳中和系列研究(七)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碳中和系列研究(八)【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双控与大国关系缓和——碳中和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能源革命的指挥棒指向何方?——碳中和系列研究(十)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4] 共同富裕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收入分配改革是共同富裕重要抓手——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浙江共同富裕哪些值得关注?——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二【浙商宏观||李超】如何理解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三【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消费?——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四【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投资?——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外贸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六【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三次产业?——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七【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产业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财政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九【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十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5] 反垄断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三轮反垄断浪潮均源自生产要素垄断——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为了公平还是效率?——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的方式有哪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欧美日反垄断有什么差异?——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本轮反垄断全球如何演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措施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六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宏观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把握预期差, 关注这一个就对了!
分析师:李超/林成炜 来源: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 具体参见2024年3月21日报告《联储降息预期仍有收窄空间──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传递的信号》,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全文约1700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核心观点 本月联储议息会议对降息时点未给出增量信息,但缩表速率下调可能从5月开始。点阵图中对2024年的降息空间指引仍为75BP,但中性利率自2019年以来首次小幅上修。经济数据预测大幅上修年内GDP预期,经济预测向“不着陆”演进。 在经济具有较强韧性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年内美国二次通胀风险不可忽视可能约束年内降息空间,虽然点阵图继续给出年内75BP的降息预期,但伴随通胀压力加大未来降息空间可能进一步收窄至50BP甚至以内。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内容摘要 >>联储承认降息讨论逐步提上日程,并未纠偏市场抢跑交易的宽松预期 利率区间方面,美联储本月按兵不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继续停留在5.25%-5.5%区间。缩表方面,美联储将按950亿美元/月的原定计划继续执行。对于未来指引: 一是关于降息指引,本次议息会议并未给出增量信息。本次会议声明中指出“在联储确信通胀会持续稳定向2%回落前不会降息”,但会后问答中同样指出“年内开始降息是合适的”。 二是关于缩表调整,缩表Taper可能很快落地,但缩表终点不变意味着整体战线延长,缩表可能进入“Slower for longer”阶段。鲍威尔会后记者发布会指出将很快对缩表速度进行调整,我们认为缩表的Taper计划可能在5月议息会议中正式发布。但鲍威尔同样指出“缩表速度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缩表终点的调整,速率下调只是为了减少金融市场不必要的压力与风险”。2022年纽约联储发布的公开市场操作报告中曾指出本轮缩表的终点规划。一是联储持有的证券资产规模由2022年中的高点削减2.5万亿美元:2022年中联储持有证券资产规模最高达到8.49万亿美元,当前为7.03万亿美元,已削减1.46万亿,目前达成度不足60%。二是对应2025年银行准备金规模需降至2.37万亿美元:当前仍有3.5万亿美元,距离目标同样遥远。 本次议息会议对未来政策指引的增量信息有限,会前市场对点阵图存有年内降息空间回撤的预期,最终降息空间继续停留在75BP,相较会前预期“中性略偏鸽”。2年期美债利率在会议期间小幅下行,由4.7%下至4.6%;10年期美债利率整体在4.27%附近震荡,美股整体上行。 >>点阵图指向年内降息75BP;中性利率自2019年6月以来首次上修 点阵图方面,本月点阵图指向2024年末政策利率可能位于4.5%-4.75%区间,对应2024年75BP降息空间;与前值持平。 中性利率方面,联储本月将中性利率预期由前值2.5%上移至2.6%,自2019年6月以来首次上修中性利率;本月点阵图也指向当前联储官员对中性利率上移的认可度进一步增加。有8位联储官员支持中性利率上移,其中1位官员认为中性利率已上至3.75%,2位官员认为利率已上至3.5%。将中性利率定位在2.5%以上的官员相较前次议息会议增加1位。 经济预测方面,GDP预期大幅上修,经济预测向“不着陆”演进。本月联储将2024年GDP预期大幅上修至2.1%(前值1.4%)。失业率2024年、2025年分别对应4.0%和4.1%,年内失业率相较前值4.1%的预测小幅下修。通胀PCE方面,联储预测2024年、2025年分别对应2.4%、2.2%,对2024年的预测与前值基本持平。 >>二次通胀风险约束年内降息空间,中性利率抬升提高本轮降息终点 二次通胀风险将约束年内降息空间,我们认为虽然联储点阵图继续给出年内75BP的降息空间,但我们认为未来降息空间可能进一步回撤,年内降息幅度可能进一步收窄至50BP甚至以内。我们曾于前期报告《再通胀风险或约束降息空间》中指出“重点关注2024年美国再通胀的潜在风险。除了企业补库、薪资韧性驱动的通胀外,美国财政潜在的加码空间可能进一步提升经济韧性并加大通胀风险。” 中性利率抬升提高本轮降息终点,我们已于上文指出,当前点阵图显示联储内部对中性利率抬升的探讨逐步增加,未来有望逐步形成共识。在通胀中枢抬升、财政持续发力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可能提升的背景下,未来中性利率存在上移至3%-4%区间的可能性,这将在较大程度上约束本轮降息终点的利率下限。 >>美国经济韧性支持美股,美元和美债利率继续维持高位震荡 美股方面,虽然我们认为年内降息预期可能进一步回撤,但基本面的韧性仍将从盈利端继续支撑美股。从内生动力来看,薪资韧性支持的服务业消费、耐用品置换驱动的商品消费和补库是年内美国经济的核心支撑;从外生政策来看,拜登财政发力有望增强经济,未来重点关注以《2024年美国家庭与工人税收减免法案》为代表的增量财政法案的落地进度(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再通胀风险或约束降息空间》)。 美元和美债方面,我们认为在美国经济仍具韧性的背景下,再通胀风险驱动降息预期回撤将支撑美元和美债利率在高位震荡。 >>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超预期恶化;美联储流动性超预期恶化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往期报告回顾 点击报告标题直达↓ [1] 2024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一):外部环境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二):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三):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四):大类资产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2] 人工智能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哪个更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对货币政策影响几何?——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3] 美国财政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会影响通胀么?——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债务付息压力是否会影响财政刺激?——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两党制衡是否能限制财政扩张?——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三 [4] 2023宏观半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一):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二):通胀就业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三):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四):海外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五):大类资产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PPT)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5] 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国内防疫放松后哪些会超预期?——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欧洲的不确定性因素何时化解?——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之二【浙商宏观||李超】美联储加息何时休?——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三【浙商宏观||李超】日本央行转向紧缩了么?——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四【浙商宏观||李超】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会怎样?——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五【浙商宏观||李超】房地产如何走过过渡期?——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货币配合新机制——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七【浙商宏观||李超】当信息杠杆遭遇居民存款搬家——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八 【浙商宏观||李超】地方两会有哪些积极动作?——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九【浙商宏观||李超】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外资流入——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浙商宏观||李超】疫后重点关注年轻人消费——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一【浙商宏观||李超】如何创造性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二【浙商宏观||李超】再议超额储蓄——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三【浙商宏观||李超】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看?——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四【浙商宏观||李超】2023财政预算报告怎么看?——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五【浙商宏观||李超】降准如甘霖——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六【浙商宏观||李超】拥抱“AI+”,助力长期增长——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6] 2023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一):预期全面反转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二):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三):通胀就业与汇率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四):货币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五):财政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六):产业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七):海外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八):大类资产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九):风险因素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PPT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7] 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链长制是强链补链的新机制——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新能源化成为强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不能再用盈利来预测制造业投资?——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供给短缺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转型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稳增长为什么不能看传统中观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七【浙商宏观||李超】PMI为何对指示新制造稳增长的作用更大?——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八【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的中观高频变量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九【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财税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金融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一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8] 城市更新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城市更新值得重点关注?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是地产投资的强变量——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有哪些投资类型?——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二【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可以拉动多少地产投资?——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三【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谁来干?——城市更新系列研究四【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资金从哪来?——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五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9] “新能源+”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一 【浙商策略】产业新能源化带来的价值重估——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二 【浙商电子】“新能源+”重构供应链,重视能源产业链全方位机遇——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三 【浙商化工】新能源大背景下,化工行业的“立”与“变”——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四 【浙商交运建筑】赋能、节能、产能,建筑工程行业三层次助力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五 【浙商机械】聚焦“发电端”低碳、“用电端”低碳——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六 【浙商汽车】“新能源+”驱动汽车行业迎历史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七 【浙商新材料】供需错配难解,"新能源+"金属牛市在途——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八 【浙商|计算机】“数字新能源化”的两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碳中和如何拉动国内需求?——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 【浙商通信】重视储能温控赛道高成长机会——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一 【浙商中小盘】把握时代机遇,紧抓科创北交十倍股——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二 【浙商宏观||李超】“新能源+”指数编制及其应用——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三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0] 乌克兰冲突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为何成为地缘政治的冲突焦点?──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俄乌冲突如果失控对通胀有何影响?──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从美俄对抗共性经验看资产走势──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俄罗斯面临的SWIFT制裁影响几何?──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油价高点上调,节奏基本不变——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联储政策如何推进?——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国CPI何时见顶?——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1] 公募REITs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公募REITs:掘金长坡厚雪赛道──公募REITs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Pre-REITs的价值评估:向光而行──公募REITs系列研究之二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2] 房地产税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房地产税需要关注?——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一) 【浙商宏观||李超】韩国“存量征收,阶梯税率”的房产税是怎样的?——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二)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香港地区对我国房产税试点扩大借鉴意义有限——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三)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启示?——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四) 【浙商宏观||李超】德国房产税意在财政创收而非地产调控——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五)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六) 【浙商宏观||李超】新加坡公有住房体制下的房产税征收力度弱——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七)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房地产泡沫破裂与房产税是否有关——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八)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3] 碳中和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碳中和系列研究(一)【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使得能源投资逐渐转化为制造业投资——碳中和系列研究(二)【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碳中和系列研究(三)【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供给侧影响几何?——碳中和系列研究(四)【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如何影响PPI和CPI?——碳中和系列研究(五)【浙商宏观||李超】中国碳中和与欧美相比有何异同?——碳中和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绿色金融是否会带来投资机会——碳中和系列研究(七)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碳中和系列研究(八)【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双控与大国关系缓和——碳中和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能源革命的指挥棒指向何方?——碳中和系列研究(十)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4] 共同富裕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收入分配改革是共同富裕重要抓手——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浙江共同富裕哪些值得关注?——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二【浙商宏观||李超】如何理解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三【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消费?——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四【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投资?——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外贸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六【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三次产业?——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七【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产业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财政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九【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十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5] 反垄断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三轮反垄断浪潮均源自生产要素垄断——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为了公平还是效率?——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的方式有哪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欧美日反垄断有什么差异?——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本轮反垄断全球如何演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措施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六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宏观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把握预期差, 关注这一个就对了!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