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 豆粕05合约震荡收跌,豆油减仓下调-20240320
(以下内容从中银国际期货《早报 | 豆粕05合约震荡收跌,豆油减仓下调-20240320》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中银期货研究关注我哦 热点资讯 央视新闻: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设定在0%-0.1%区间,符合市场预期,为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长达8年的负利率时代正式终结。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将继续购买日本国债,规模与以前基本持平。 央视新闻:3月19日,南方大部降水停歇,开启升温通道,江南等地22日前后最高气温可达25℃左右;北方未来几天也以波动升温为主,21日至23日多地气温将创今年来新高。我国多地进入升温通道,南方迎来降水间歇期。 上海市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贴息管理指导意见(2024年版)》。鼓励合作银行建立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惠利率信贷资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重点支持网络、算力、数据、创新、终端等基础设施。 能源化工 原油: 本期原油板块小幅上行,内盘SC原油期货夜盘收涨1.17%,报638.4元/桶;SC 5-6月差呈Backwardation结构,今日收报6.2元/桶。外盘Brent原油期货收涨0.39%,报87.23美元/桶;WTI原油期货收涨0.44%,报82.52美元/桶。从国内中游需求情况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2月原油加工量小幅增长,加工原油11876万吨,同比增长3.0%。上游而言,2024年1-2月我国进口原油8831万吨,同比增长5.1%;其中2月进口原油4414万吨,同比增长8.35%。近期SC近月盘面波动较大,SC近月月差盘中一度突破20元/桶,本周大幅收窄至1元/桶附近;SC-Brent 04-JUN一度逼近5.5美元/桶,目前回调至2.5美元/桶左右。建议持续关注国内需求情绪调整,考虑到炼厂检修等因素,二季度前期SC价差结构或承受一定上方压力。 燃料油: 本期燃料油板块跟随成本端走势,FU高硫燃期货夜盘收涨1.19%,报3396元/吨;LU低硫燃期货夜盘收涨0.44%,报4555元/吨。近期外盘VLSFO月差(LU主力-次主力同期)Backwardation结构稳固,基本维持在5-10美元/桶区间,VLSFO-Brent裂解价差在10-15美元/桶区间。从需求情况来看,一季度前期新加坡船加油销量表现较好。据新加坡海事港务局(MPA)数据,2024年1月销量490.6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2.05%;其中低硫燃销量290.64万吨,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但由于春节假期前后船运市场交易清淡,2月新加坡船用油销量下滑至450.93万吨,其中低硫燃销量环比减少11.57%至257.02万吨。 聚酯产业链: PX: 上一交易日PX5月主力合约在成本端原油支撑下继续上探,PX5-9月差小幅反弹,收于-160元/吨。汽油裂解价差走阔,美国汽油库存去库速度变快,大幅超过市场预期,说明汽油需求较为健康,汽油消费旺季即将来临。近期PXN价差在盘面的强势带动下有所反弹。目前来看,调油逻辑还未启动,但根据去年情况来看,预期或将于近期转为现实。需求端PTA开工水平也处于高位,前期PX较为严重的累库格局有望改善。 PTA: 近期PTA主力合约小幅上探。PTA5-9月差继续走阔,呈Contango结构,收于-46元/吨。从供给端来看,上周年产120万吨的新疆中泰按计划检修,年产235万吨的珠海英力士2#3#装置于3月13日意外停车,开工水平小幅回落。PTA社会库存累库速度显著下降,说明PTA环节中,PTA供需环节的矛盾正在边际转好。PTA社会库存已经连续长时间累库,等待下游聚酯环节改善,改善上游库存情况还需要一定时间。 PF: 近期PF盘面表现相对PTA较弱。现货市场跌幅不如期货,PF主力基差从深度Contango结构转平。聚酯工厂部分品种的成品库存去化,如短纤库存已连续两周环比回落。下游聚酯利润和终端订单都相对去年同比转好,说明今年整体聚酯产业供需情况将好于去年。市场普遍对未来“金三银四”行情抱有期待。终端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都处于历史偏低位置,企业产成品库存于本周出现主动累库迹象,说明企业对未来订单预期仍在。综合来看,聚酯产业链上游的调油预期或将于近期转为现实,下游终端消费渐有起色,改善各环节库存累库情况。然盘面结构仍处于深度Contango结构,近月合约上仓单压力仍存,认为谨慎偏多。观点仅供参考。 烯烃产业链: 甲醇: 从估值看,当周甲醇制烯烃利润于低位窄幅波动;进口利润回升到历史同期均值上方,同时中国主港与东南亚美金价差小幅下行。综合看甲醇估值略偏高。从供需看,当周国内甲醇产能利用率为83.13%,环比跌1.50%,同比仍位于高位。进口端预计一周到港量为26.25万吨;其中,外轮在统计周期内23.34万吨,内贸周期内补充2.91万吨,同比偏低。需求端,甲醇制烯烃装置产能利用率在87.38%。本周青海盐湖烯烃装置开车,其他企业装置变动不大。库存端,本周甲醇港口库存总量在73.50万吨,较上期+1.72万吨。生产企业库存49.21万吨,较上期减少6.05万吨;样本企业订单待发35.58万吨,较上期增加1.94万吨。综合看本周甲醇供需偏强。 塑料: 从估值看,聚乙烯进口利润本周窄幅波动,而线性与低压膜价差则小幅回落到均值附近,综合看塑料估值偏中性。从供需看本周聚乙烯产能利用率85.9%,较上周期下降了0.25个百分点,相比往年同期水平略偏低。从排产来看,本周线型排产比例为36.7%,环比上周抬升。综合看国内总供应压力较小。需求端聚乙烯下游制品平均开工率较前期+5.43%。其中农膜整体开工率较前期+5.09%;包装膜开工率较前期+6.29%。库存方面,上游线型库存开启季节性回落,而低压库存则仍偏高;中游社会和港口库存季节性累库近尾声,本周开启去库。下游原料库存偏低,而成品库存略下降,本周原料累库。综合看供需面偏中性。 聚丙烯: 从估值看,丙烯单体聚合利润偏低;而拉丝与共聚价差则有所上行,综合看聚丙烯估值偏中性。从供需看,本周聚丙烯国内开工率环比下降0.06%至76.25,同比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拉丝排产比例下降至22.44%。综合看国内聚丙烯供应压力偏低。需求端,本周下游综合开工上涨1.52个百分点至48.94%,较去年同期高1.03个百分点,下游中除塑编、管材行业订单情况不佳,开工延续平稳以外,注塑、CPP、PP无纺布、BOPP等开工均呈现上涨趋势。库存方面,上游两油库存偏低;煤化工库存压力进一步缓解;中游社会和港口库存将开始季节性去库,同比往年同期压力不大。下游原料库存偏低,而成品库存仍处于高位。综合看供需面偏中性。 策略上建议关注塑料正套交易机会。仅供参考。 有色金属 隔夜,LME铜收跌130美元,跌幅1.43%,LME铝收跌7美元,跌幅1.07%,LME锌收跌27美元,跌幅1.07%,LME镍收跌450美元,跌幅2.52%,LME锡收跌1470美元,跌幅5.12%,LME铅收涨7美元,涨幅0.36%。消息面: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1%,并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欧元区2月调和CPI终值同比升2.6%,预期升2.6%。印尼最大锡矿商--PT Timah Tbk的企业秘书Abdullah Umar周二表示,该公司已经获得2024年精炼锡出口配额约30,000吨。 赞比亚Chambishi铜冶炼厂已经削减了五分之一的产量,以应对全国各地电力短缺的影响。中国大型铜冶炼厂计划削减一些亏损工厂的产量,以应对原材料供应短缺。近期云南电解铝第一批复产预期落地,复产时间早于去年。最新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增0.63万吨至39.54万吨,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增0.39万吨至84.68万吨,铝棒库存减0.85万吨至24.97万吨,七地锌锭库存增1.06万吨至19.85万吨。年后金属库存回升,现货升水短期低位。美元短期持续震荡,欧美降息预计延后到6月。国内铜冶炼厂计划减产,操作建议,金属短线交易为主,铜铝远期跨期正套可继续持有。 农产品 豆粕: 昨日国内豆粕05合约震荡收跌,全国主流地区现货贸易商豆粕报价涨跌互现。美豆市场因巴西大豆快速收割而承压运行。巴西大豆收割面积已达到播种面积的63%,比前一周增加了8个百分点,略高于去年同期的62%,国内油厂大豆豆粕库存去库较快,当前豆粕价格的主导因素已由成本端转向国内,国内应关注大豆及豆粕供应兑现情况及需求提升的持续性。对于粕类市场的未来走势,仍需保持谨慎态度。随着4月份大豆到港量的大幅增加,豆粕市场持续上涨的动力可能面临不足。当前市场利多因素仍较少,情绪逐步降温后,市场或逐步回归理性。 植物油: 连盘豆油减仓,略有下调趋势,现货库存虽较上周减少,但提货情况一般。棕榈油主力合约减仓下行,盘面宽幅震荡运行。产地因斋月劳动力不足对精炼棕榈油恐供应不足。近月到港减少,棕榈油商业库存持续下降。盘面震荡现货成交一般,基差稳中偏弱运行。国内菜油下跌,豆系回落,马棕收涨,加籽价格涨跌不一相对坚挺,多个相关品种影响菜油相对坚挺震荡;然而较大供应成为菜油弱于豆棕难以支撑因素,菜油现货疲软,未来供应增速大于终端消费的增速,过高的供应仍是未来走弱风险。中长期看,植物油整体供应并不紧缺,投资者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对待市场可能出现的大幅波动风险。 中银期货研究员: 吕肖华[Z0002867] 刘 超[Z0011456] 周新宇[Z0012683] 谷 霄[Z0017009] 彭 程[Z0017156] 陆 茗[Z0018560] 章星昊[Z0018868] 免责声明:报告所引用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分析师力求报告内容和引用资料和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不保证该信息未经任何更新,也不保证我司作出的任何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我司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报告版权归我司所有,未获得我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发表或传播。如需引用或获得我司书面许可予以转载、刊发时,需注明出处为“中银国际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我司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师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为免生疑,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银国际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或任何其附属或联营公司的立场。我司以往报告的内容及其准确程度不应作为日后任何报告的样本或担保。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编写分析师于最初发布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 中银国际期货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点击中银期货研究关注我哦 热点资讯 央视新闻:日本央行将政策利率设定在0%-0.1%区间,符合市场预期,为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长达8年的负利率时代正式终结。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将继续购买日本国债,规模与以前基本持平。 央视新闻:3月19日,南方大部降水停歇,开启升温通道,江南等地22日前后最高气温可达25℃左右;北方未来几天也以波动升温为主,21日至23日多地气温将创今年来新高。我国多地进入升温通道,南方迎来降水间歇期。 上海市发改委等六部门:印发《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贴息管理指导意见(2024年版)》。鼓励合作银行建立上海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惠利率信贷资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重点支持网络、算力、数据、创新、终端等基础设施。 能源化工 原油: 本期原油板块小幅上行,内盘SC原油期货夜盘收涨1.17%,报638.4元/桶;SC 5-6月差呈Backwardation结构,今日收报6.2元/桶。外盘Brent原油期货收涨0.39%,报87.23美元/桶;WTI原油期货收涨0.44%,报82.52美元/桶。从国内中游需求情况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2月原油加工量小幅增长,加工原油11876万吨,同比增长3.0%。上游而言,2024年1-2月我国进口原油8831万吨,同比增长5.1%;其中2月进口原油4414万吨,同比增长8.35%。近期SC近月盘面波动较大,SC近月月差盘中一度突破20元/桶,本周大幅收窄至1元/桶附近;SC-Brent 04-JUN一度逼近5.5美元/桶,目前回调至2.5美元/桶左右。建议持续关注国内需求情绪调整,考虑到炼厂检修等因素,二季度前期SC价差结构或承受一定上方压力。 燃料油: 本期燃料油板块跟随成本端走势,FU高硫燃期货夜盘收涨1.19%,报3396元/吨;LU低硫燃期货夜盘收涨0.44%,报4555元/吨。近期外盘VLSFO月差(LU主力-次主力同期)Backwardation结构稳固,基本维持在5-10美元/桶区间,VLSFO-Brent裂解价差在10-15美元/桶区间。从需求情况来看,一季度前期新加坡船加油销量表现较好。据新加坡海事港务局(MPA)数据,2024年1月销量490.6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2.05%;其中低硫燃销量290.64万吨,与去年12月基本持平。但由于春节假期前后船运市场交易清淡,2月新加坡船用油销量下滑至450.93万吨,其中低硫燃销量环比减少11.57%至257.02万吨。 聚酯产业链: PX: 上一交易日PX5月主力合约在成本端原油支撑下继续上探,PX5-9月差小幅反弹,收于-160元/吨。汽油裂解价差走阔,美国汽油库存去库速度变快,大幅超过市场预期,说明汽油需求较为健康,汽油消费旺季即将来临。近期PXN价差在盘面的强势带动下有所反弹。目前来看,调油逻辑还未启动,但根据去年情况来看,预期或将于近期转为现实。需求端PTA开工水平也处于高位,前期PX较为严重的累库格局有望改善。 PTA: 近期PTA主力合约小幅上探。PTA5-9月差继续走阔,呈Contango结构,收于-46元/吨。从供给端来看,上周年产120万吨的新疆中泰按计划检修,年产235万吨的珠海英力士2#3#装置于3月13日意外停车,开工水平小幅回落。PTA社会库存累库速度显著下降,说明PTA环节中,PTA供需环节的矛盾正在边际转好。PTA社会库存已经连续长时间累库,等待下游聚酯环节改善,改善上游库存情况还需要一定时间。 PF: 近期PF盘面表现相对PTA较弱。现货市场跌幅不如期货,PF主力基差从深度Contango结构转平。聚酯工厂部分品种的成品库存去化,如短纤库存已连续两周环比回落。下游聚酯利润和终端订单都相对去年同比转好,说明今年整体聚酯产业供需情况将好于去年。市场普遍对未来“金三银四”行情抱有期待。终端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都处于历史偏低位置,企业产成品库存于本周出现主动累库迹象,说明企业对未来订单预期仍在。综合来看,聚酯产业链上游的调油预期或将于近期转为现实,下游终端消费渐有起色,改善各环节库存累库情况。然盘面结构仍处于深度Contango结构,近月合约上仓单压力仍存,认为谨慎偏多。观点仅供参考。 烯烃产业链: 甲醇: 从估值看,当周甲醇制烯烃利润于低位窄幅波动;进口利润回升到历史同期均值上方,同时中国主港与东南亚美金价差小幅下行。综合看甲醇估值略偏高。从供需看,当周国内甲醇产能利用率为83.13%,环比跌1.50%,同比仍位于高位。进口端预计一周到港量为26.25万吨;其中,外轮在统计周期内23.34万吨,内贸周期内补充2.91万吨,同比偏低。需求端,甲醇制烯烃装置产能利用率在87.38%。本周青海盐湖烯烃装置开车,其他企业装置变动不大。库存端,本周甲醇港口库存总量在73.50万吨,较上期+1.72万吨。生产企业库存49.21万吨,较上期减少6.05万吨;样本企业订单待发35.58万吨,较上期增加1.94万吨。综合看本周甲醇供需偏强。 塑料: 从估值看,聚乙烯进口利润本周窄幅波动,而线性与低压膜价差则小幅回落到均值附近,综合看塑料估值偏中性。从供需看本周聚乙烯产能利用率85.9%,较上周期下降了0.25个百分点,相比往年同期水平略偏低。从排产来看,本周线型排产比例为36.7%,环比上周抬升。综合看国内总供应压力较小。需求端聚乙烯下游制品平均开工率较前期+5.43%。其中农膜整体开工率较前期+5.09%;包装膜开工率较前期+6.29%。库存方面,上游线型库存开启季节性回落,而低压库存则仍偏高;中游社会和港口库存季节性累库近尾声,本周开启去库。下游原料库存偏低,而成品库存略下降,本周原料累库。综合看供需面偏中性。 聚丙烯: 从估值看,丙烯单体聚合利润偏低;而拉丝与共聚价差则有所上行,综合看聚丙烯估值偏中性。从供需看,本周聚丙烯国内开工率环比下降0.06%至76.25,同比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拉丝排产比例下降至22.44%。综合看国内聚丙烯供应压力偏低。需求端,本周下游综合开工上涨1.52个百分点至48.94%,较去年同期高1.03个百分点,下游中除塑编、管材行业订单情况不佳,开工延续平稳以外,注塑、CPP、PP无纺布、BOPP等开工均呈现上涨趋势。库存方面,上游两油库存偏低;煤化工库存压力进一步缓解;中游社会和港口库存将开始季节性去库,同比往年同期压力不大。下游原料库存偏低,而成品库存仍处于高位。综合看供需面偏中性。 策略上建议关注塑料正套交易机会。仅供参考。 有色金属 隔夜,LME铜收跌130美元,跌幅1.43%,LME铝收跌7美元,跌幅1.07%,LME锌收跌27美元,跌幅1.07%,LME镍收跌450美元,跌幅2.52%,LME锡收跌1470美元,跌幅5.12%,LME铅收涨7美元,涨幅0.36%。消息面: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1%,并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欧元区2月调和CPI终值同比升2.6%,预期升2.6%。印尼最大锡矿商--PT Timah Tbk的企业秘书Abdullah Umar周二表示,该公司已经获得2024年精炼锡出口配额约30,000吨。 赞比亚Chambishi铜冶炼厂已经削减了五分之一的产量,以应对全国各地电力短缺的影响。中国大型铜冶炼厂计划削减一些亏损工厂的产量,以应对原材料供应短缺。近期云南电解铝第一批复产预期落地,复产时间早于去年。最新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增0.63万吨至39.54万吨,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增0.39万吨至84.68万吨,铝棒库存减0.85万吨至24.97万吨,七地锌锭库存增1.06万吨至19.85万吨。年后金属库存回升,现货升水短期低位。美元短期持续震荡,欧美降息预计延后到6月。国内铜冶炼厂计划减产,操作建议,金属短线交易为主,铜铝远期跨期正套可继续持有。 农产品 豆粕: 昨日国内豆粕05合约震荡收跌,全国主流地区现货贸易商豆粕报价涨跌互现。美豆市场因巴西大豆快速收割而承压运行。巴西大豆收割面积已达到播种面积的63%,比前一周增加了8个百分点,略高于去年同期的62%,国内油厂大豆豆粕库存去库较快,当前豆粕价格的主导因素已由成本端转向国内,国内应关注大豆及豆粕供应兑现情况及需求提升的持续性。对于粕类市场的未来走势,仍需保持谨慎态度。随着4月份大豆到港量的大幅增加,豆粕市场持续上涨的动力可能面临不足。当前市场利多因素仍较少,情绪逐步降温后,市场或逐步回归理性。 植物油: 连盘豆油减仓,略有下调趋势,现货库存虽较上周减少,但提货情况一般。棕榈油主力合约减仓下行,盘面宽幅震荡运行。产地因斋月劳动力不足对精炼棕榈油恐供应不足。近月到港减少,棕榈油商业库存持续下降。盘面震荡现货成交一般,基差稳中偏弱运行。国内菜油下跌,豆系回落,马棕收涨,加籽价格涨跌不一相对坚挺,多个相关品种影响菜油相对坚挺震荡;然而较大供应成为菜油弱于豆棕难以支撑因素,菜油现货疲软,未来供应增速大于终端消费的增速,过高的供应仍是未来走弱风险。中长期看,植物油整体供应并不紧缺,投资者需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对待市场可能出现的大幅波动风险。 中银期货研究员: 吕肖华[Z0002867] 刘 超[Z0011456] 周新宇[Z0012683] 谷 霄[Z0017009] 彭 程[Z0017156] 陆 茗[Z0018560] 章星昊[Z0018868] 免责声明:报告所引用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分析师力求报告内容和引用资料和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不保证该信息未经任何更新,也不保证我司作出的任何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我司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报告版权归我司所有,未获得我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发表或传播。如需引用或获得我司书面许可予以转载、刊发时,需注明出处为“中银国际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我司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师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为免生疑,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银国际期货有限责任公司,或任何其附属或联营公司的立场。我司以往报告的内容及其准确程度不应作为日后任何报告的样本或担保。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编写分析师于最初发布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 中银国际期货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