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全球食糖成本分析(一)国内篇
(以下内容从新湖期货《专题 | 全球食糖成本分析(一)国内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概要 2023/24榨季初始,随着广西主产区开榨,叠加前期陈糖抛售压力,糖价在短期内暴跌,形成“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之势,支撑位位于国内食糖新季成本之上。在此行情之后,我们对食糖各成本线进行了分析及汇总,包含国内市场生产成本线、原糖进口成本线、替代品进口成本线、收放储成本线以及原糖联动下的国际原糖成本支撑线。虽然长线来看,我们认为在全球贸易流预期同比逐渐转宽松叠加国内食糖恢复性增产的影响下,糖价的长线主逻辑仍维持逢高沽空不变,这些支撑最终会被一一击破,但节奏上来看,我们认为这些成本线对行情波动区间判断有指导影响,存在阶段性支撑作用,因此,我们针对全球食糖主产国的制糖成本作出一系列专题研究。 全球食糖成本分析系列专题(一)为国内篇,包含国内制糖成本、原糖进口成本、类糖替代品和国家政策线的相关成本。在供需结构中,周期变化无可避免,上升通道中,政策往往给出指引,而下降通道中,各类成本可以当做短期的支撑,我们要做的,是在大方向中把握节奏,等待时间的验证,逐一击破。 一、国内食糖成本组成 由于广西食糖产量占全国食糖产量60%以上,本部分以广西甘蔗种植成本为主展开。 国内食糖的生产成本主要分为两部分,包括种植成本和制糖成本。本文按照23/24榨季的甘蔗收购价进行计算,未包含外流甘蔗(外流甘蔗收购价普遍高于正常收购价格)。 1.种植成本 根据广西实地调研的结果,我们计算2023/24榨季甘蔗种植成本的细节如下: 图表1:国内2023/24榨季甘蔗种植成本 种植成本 地租700元/吨(自留500—600元/吨) 机耕200元/吨 人工费用150元/吨 机肥150元/包 农药打虫打草费用25元/次*一年4次 人工浇水8元/桶(260元/吨) 用肥260元/吨 机械培土200元/吨 砍工130—150元/吨。 新植蔗总成本2300-2800元/吨,新植蔗的亩产要达到4.5-5.2吨/亩,才能回本,宿根蔗成本1100元/吨。 补贴 种苗600元/亩(脱毒种苗)+机耕130元/亩+企业额外700元/亩补贴扶持。 来源:新湖期货研究所 根据以上成本,我们作出了2023/24榨季广西蔗农的种植成本及利润预期: 图表2:国内2023/24广西蔗农的种植成本及利润预期 种植成本 2300-2800元/吨 甘蔗收购价 510元/吨(亩产4.5-5.2吨/亩) 补贴 1430元/亩,换算后为约310元/吨 收入(未计算二次联动) 2962元/吨 利润 662-162元/吨 来源:新湖期货研究所 2.制糖成本 2023/24榨季甘蔗收购价上调至510元/吨,高糖蔗的收购价上调至540元/吨。据此,我们计算最终的制糖成本(未计算二次联动补价)如下: 图表3:国内2023/24广西蔗农的种植成本及利润预期 甘蔗收购价(元/吨) 510—540 出糖率 12%-13% 原料成本(元/吨) 3950—4150 辅料成本(肥料、打药)(元/吨) 100 机械成本(元/吨) 400 人工成本(元/吨) 130—150 销售成本(元/吨) 100 财务成本(元/吨) 195 其他管理费用(元/吨) 240 制糖成本(元/吨) 5115—5315 完税成本(元/吨) 5780—6005 副产品利润(糖蜜等) 300 最终成本线(减去副产品利润后) 5480—5705 来源:新湖期货研究所 3.二次结算联动 按照二次结算规定,当食糖销售价格超过6300元/吨时,将启动二次结算,联动系数6%。按照9吨甘蔗出一吨糖来计算,销售价格每提高100元/吨,蔗农可以多获得54元/吨的联动补价。 根据2月产销数据来看,本制糖期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639元/吨,同比提高了947元/吨。如果按照这个价格来算,蔗农可以获得183元/吨的联动补价,则糖厂的制糖成本需要在原基础上增加这部分二次联动带来的额外成本,约为5963-6188元/吨(不包含副产品利润)。 图表4:国内2023/24广西蔗农的种植成本及利润预期 白砂糖销售价格 (元/吨) 联动加价 (元/吨) 普通品种 (元/吨) 高糖品种 (元/吨) 6300 0 510 540 6400 6 516 546 6500 12 522 552 6600 18 528 558 6700 24 534 564 6800 30 540 570 6900 36 546 576 7000 42 552 582 7100 48 558 588 7200 54 564 594 7300 60 570 600 7400 66 576 606 来源:新湖期货研究所 二、原糖进口成本 按照每年1500万吨左右的食糖消费量来计算,2023/24榨季国内食糖产量预估在1000万吨左右,因此还需要500万吨食糖进口对国内糖供应进行补充。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3/24榨季截至12月累计进口食糖186.25万吨,同比增加9.12万吨,增幅5.15%,其中大部分是国际原糖10合约的交割糖,总量达到100-150万吨,但是预计最终不会流入市场,因此国内如果要保障食糖供应,预计还需要进口300-400万吨食糖,除去配额内(15%关税)的195万吨,还有200多万吨需要依靠配额外(50%关税)进口和糖浆预拌粉进口补充。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我国食糖累计进口23.07亿美元,同比下降10.00%;进口数量为397.30万吨,同比下降24.66%。进口国来看,1-12月,我国食糖进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巴西、韩国、印度、泰国、危地马拉、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古巴、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合计占我国该产品进口额的99.68%。其中,巴西是我国糖进口最主要的市场,进口额为19.18亿美元,同比下降3.21%。 1.巴西 截至3月8日,巴西原糖最新升贴水为0.20美分/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2064 RMB/$来计算,当国际原糖价格达到21美分/磅时,巴西原糖进口成本(配额内)达到5649元/吨,巴西原糖进口成本(配额外)达到7212元/吨。 目前郑糖主力合约价格波动区间在6200-6600元/吨,巴西原糖配额内进口成本相对盘面主力合约出现正价差,但巴西原糖配额外进口仍呈现内外倒挂情况。 对比主流沿岸加工厂价格来看,截至2024年3月7日,加工糖厂主流报价区间为6650-7010元/吨。对比可以看出,目前配额内进口存在利润,但是如果加工糖厂没有足够的配额内进口配额,将会继续面临亏损,难以点价买船。 图表5:巴西糖配额内外进口利润 来源:同花顺 新湖期货研究所 2.泰国 截至3月8日,泰国原糖最新升贴水为1.65美分/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2064 RMB/$来计算,当国际原糖价格达到21美分/磅时,泰国原糖进口成本(配额内)达到5746元/吨,泰国原糖进口成本(配额外)达到7343元/吨。 同样的,泰国原糖配额内进口成本相对盘面主力合约出现正价差,但泰国原糖配额外进口仍呈现内外倒挂情况。 图表6:泰国糖配额内外进口利润 来源:ANP USDA 新湖期货研究所 前期,由于内外价差过大,而国内22/23榨季食糖产量同比骤减,极度依赖进口糖的补充,配额外进口糖成本对糖价有指导作用,但是23/24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同比增加约100万吨,并且出现大量糖浆预拌粉补充,配额外进口成本对郑糖的指导作用逐渐减弱。 目前国内糖厂尚未停榨,加工糖厂即将开始进口原糖,国内加工糖厂将使用新年度配额内进口额度,而随着短期原糖价格的快速回落,配额内食糖进口成本降至国内制糖成本之下,短期来看,其对郑糖的支撑也没有太大作用。 但是长线来看,原糖进口成本对糖价有指导意义。 由于目前处于牛熊转势的过程之中,我们假设升贴水为目前最新报价,以当前汇率为准,当国际原糖跌破19美分/磅时,郑糖对应价格约在5800-5900元/吨,配额内食糖进口成本约5200元/吨,配额外食糖进口成本约6600元/吨,配额内外进口糖成本的均价和郑糖对应值接近,此价位附近进口原糖将会给加工糖厂带来利润。当国际原糖跌破12美分/磅时,配额外食糖进口成本将趋近历史糖价底部4600元/吨一线,对糖价产生一定支撑。 三、糖浆、预拌粉与糖价比价 糖浆预拌粉的进口补充了国内食糖的供应,根据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进口了181.74万吨糖浆预拌粉,折合白糖约118万吨,对2023年国内紧缺的食糖供应进行了补充。 中国糖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2022/23年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897万吨,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53万吨。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270元/吨,同比回升516元/吨。2023年9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7009元/吨。 当食糖价格和糖浆预拌粉的价差达到1500元/吨以上时,果葡糖浆的消费量明显增加,替代作用逐渐明显。 根据价格来看,随着糖价的波动,糖浆预拌粉这类类糖替代品的价格呈正相关变动。2023年糖浆预拌粉的年度均价约为3800元/吨,折算糖价约5181元/吨,较成品糖销售均价出现近2000元/吨的利润空间。 历年价格表来看,糖浆预拌粉年度均价在2020年出现过低值,约2600元/吨,折算糖价约3540元/吨,当年的成品糖平均销售价格在5200元/吨,食糖价格和糖浆预拌粉的价差约1600元/吨。随着糖价的提高,糖浆预拌粉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 如果将120万吨糖浆预拌粉折合白糖的量和国内1000万吨的食糖生产量放在一起计算成本,以2023年糖浆预拌粉的年度均价进行计算,国内食糖的成本约在5730-5900元/吨左右。 图表7:糖浆预拌粉相关数据 来源:海关数据 新湖期货研究所 四、国内食糖政策线 2023年9月中旬,时隔六年,国家再次开启抛储,竞卖数量为12.67万吨,第一批是2.67万吨,底价6500元/吨,第二批是10万吨,底价为7300元/吨。虽然最终出现了少量流拍,但是可以看出当年的食糖售价重心较高。 根据历年的抛储信息来看,抛储竞拍底价的最高价和按照底价计算的年度加权均价基本可以看做当年糖价的顶部。 图表8:国内食糖抛储相关信息 来源:商务部 新湖期货研究所 五、总结及后市观点 全球食糖成本分析系列专题(一)为国内篇,包含国内制糖成本、原糖进口成本、类糖替代品和国家政策线的相关成本。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计算,23/24榨季的制糖成本(未计算二次联动补价)为5780—6005元/吨(不包含副产品利润),如果按照当前最新售价计算二次联动补价,制糖成本约为5963-6188元/吨(不包含副产品利润)。 2.随着短期原糖价格的快速回落,短期来看,配额内食糖进口成本对郑糖的支撑没有太大作用,但是长线来看,原糖进口成本对糖价有指导意义。假设升贴水为目前最新报价,当前汇率不变,当国际原糖跌破19美分/磅时,郑糖对应价格约在5800-5900元/吨,配额内食糖进口成本约5200元/吨,配额外食糖进口成本约6600元/吨,配额内外进口糖成本的均价和郑糖对应值接近,此价位附近进口原糖将会给加工糖厂带来利润。当国际原糖跌破12美分/磅时,配额外食糖进口成本将趋近历史糖价底部4600元/吨一线,对糖价产生一定支撑。 3.按照2023年糖浆预拌粉的进口量,将其和国内食糖生产量放在一起计算成本,国内食糖的成本约在5730-5900元/吨左右。 4.抛储竞拍底价的最高价和按照底价计算的年度加权均价基本可以看做当年糖价的顶部。 在供需结构中,周期变化无可避免,上升通道中,政策往往给出指引,而下降通道中,各类成本可以当做短期的支撑,我们要做的,是在大方向中把握节奏,等待时间的验证,逐一击破。 撰稿人:新湖农产品组 陈燕杰 执业资格号:F3024535 投资咨询号:Z0012135 孙昭君 执业资格号:F3047243 投资咨询号:Z0015503 电话:0411-84807839 审核人:刘英杰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湖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许可证号32090000)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地区、国家、城市或其他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新湖期货。未经新湖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和/或调研资料,所载的全部内容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所载内容反映的是新湖期货在最初发表本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新湖期货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新湖期货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更新本报告涉及的内容并通知更新情况。新湖期货不对因投资者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新湖期货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以确保本报告涉及的内容适合于投资者,新湖期货建议投资者独自进行投资判断。本报告并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税务建议或担保任何内容适合投资者,本报告不构成给予投资者投资咨询建议。
概要 2023/24榨季初始,随着广西主产区开榨,叠加前期陈糖抛售压力,糖价在短期内暴跌,形成“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之势,支撑位位于国内食糖新季成本之上。在此行情之后,我们对食糖各成本线进行了分析及汇总,包含国内市场生产成本线、原糖进口成本线、替代品进口成本线、收放储成本线以及原糖联动下的国际原糖成本支撑线。虽然长线来看,我们认为在全球贸易流预期同比逐渐转宽松叠加国内食糖恢复性增产的影响下,糖价的长线主逻辑仍维持逢高沽空不变,这些支撑最终会被一一击破,但节奏上来看,我们认为这些成本线对行情波动区间判断有指导影响,存在阶段性支撑作用,因此,我们针对全球食糖主产国的制糖成本作出一系列专题研究。 全球食糖成本分析系列专题(一)为国内篇,包含国内制糖成本、原糖进口成本、类糖替代品和国家政策线的相关成本。在供需结构中,周期变化无可避免,上升通道中,政策往往给出指引,而下降通道中,各类成本可以当做短期的支撑,我们要做的,是在大方向中把握节奏,等待时间的验证,逐一击破。 一、国内食糖成本组成 由于广西食糖产量占全国食糖产量60%以上,本部分以广西甘蔗种植成本为主展开。 国内食糖的生产成本主要分为两部分,包括种植成本和制糖成本。本文按照23/24榨季的甘蔗收购价进行计算,未包含外流甘蔗(外流甘蔗收购价普遍高于正常收购价格)。 1.种植成本 根据广西实地调研的结果,我们计算2023/24榨季甘蔗种植成本的细节如下: 图表1:国内2023/24榨季甘蔗种植成本 种植成本 地租700元/吨(自留500—600元/吨) 机耕200元/吨 人工费用150元/吨 机肥150元/包 农药打虫打草费用25元/次*一年4次 人工浇水8元/桶(260元/吨) 用肥260元/吨 机械培土200元/吨 砍工130—150元/吨。 新植蔗总成本2300-2800元/吨,新植蔗的亩产要达到4.5-5.2吨/亩,才能回本,宿根蔗成本1100元/吨。 补贴 种苗600元/亩(脱毒种苗)+机耕130元/亩+企业额外700元/亩补贴扶持。 来源:新湖期货研究所 根据以上成本,我们作出了2023/24榨季广西蔗农的种植成本及利润预期: 图表2:国内2023/24广西蔗农的种植成本及利润预期 种植成本 2300-2800元/吨 甘蔗收购价 510元/吨(亩产4.5-5.2吨/亩) 补贴 1430元/亩,换算后为约310元/吨 收入(未计算二次联动) 2962元/吨 利润 662-162元/吨 来源:新湖期货研究所 2.制糖成本 2023/24榨季甘蔗收购价上调至510元/吨,高糖蔗的收购价上调至540元/吨。据此,我们计算最终的制糖成本(未计算二次联动补价)如下: 图表3:国内2023/24广西蔗农的种植成本及利润预期 甘蔗收购价(元/吨) 510—540 出糖率 12%-13% 原料成本(元/吨) 3950—4150 辅料成本(肥料、打药)(元/吨) 100 机械成本(元/吨) 400 人工成本(元/吨) 130—150 销售成本(元/吨) 100 财务成本(元/吨) 195 其他管理费用(元/吨) 240 制糖成本(元/吨) 5115—5315 完税成本(元/吨) 5780—6005 副产品利润(糖蜜等) 300 最终成本线(减去副产品利润后) 5480—5705 来源:新湖期货研究所 3.二次结算联动 按照二次结算规定,当食糖销售价格超过6300元/吨时,将启动二次结算,联动系数6%。按照9吨甘蔗出一吨糖来计算,销售价格每提高100元/吨,蔗农可以多获得54元/吨的联动补价。 根据2月产销数据来看,本制糖期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639元/吨,同比提高了947元/吨。如果按照这个价格来算,蔗农可以获得183元/吨的联动补价,则糖厂的制糖成本需要在原基础上增加这部分二次联动带来的额外成本,约为5963-6188元/吨(不包含副产品利润)。 图表4:国内2023/24广西蔗农的种植成本及利润预期 白砂糖销售价格 (元/吨) 联动加价 (元/吨) 普通品种 (元/吨) 高糖品种 (元/吨) 6300 0 510 540 6400 6 516 546 6500 12 522 552 6600 18 528 558 6700 24 534 564 6800 30 540 570 6900 36 546 576 7000 42 552 582 7100 48 558 588 7200 54 564 594 7300 60 570 600 7400 66 576 606 来源:新湖期货研究所 二、原糖进口成本 按照每年1500万吨左右的食糖消费量来计算,2023/24榨季国内食糖产量预估在1000万吨左右,因此还需要500万吨食糖进口对国内糖供应进行补充。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23/24榨季截至12月累计进口食糖186.25万吨,同比增加9.12万吨,增幅5.15%,其中大部分是国际原糖10合约的交割糖,总量达到100-150万吨,但是预计最终不会流入市场,因此国内如果要保障食糖供应,预计还需要进口300-400万吨食糖,除去配额内(15%关税)的195万吨,还有200多万吨需要依靠配额外(50%关税)进口和糖浆预拌粉进口补充。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12月,我国食糖累计进口23.07亿美元,同比下降10.00%;进口数量为397.30万吨,同比下降24.66%。进口国来看,1-12月,我国食糖进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巴西、韩国、印度、泰国、危地马拉、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古巴、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合计占我国该产品进口额的99.68%。其中,巴西是我国糖进口最主要的市场,进口额为19.18亿美元,同比下降3.21%。 1.巴西 截至3月8日,巴西原糖最新升贴水为0.20美分/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2064 RMB/$来计算,当国际原糖价格达到21美分/磅时,巴西原糖进口成本(配额内)达到5649元/吨,巴西原糖进口成本(配额外)达到7212元/吨。 目前郑糖主力合约价格波动区间在6200-6600元/吨,巴西原糖配额内进口成本相对盘面主力合约出现正价差,但巴西原糖配额外进口仍呈现内外倒挂情况。 对比主流沿岸加工厂价格来看,截至2024年3月7日,加工糖厂主流报价区间为6650-7010元/吨。对比可以看出,目前配额内进口存在利润,但是如果加工糖厂没有足够的配额内进口配额,将会继续面临亏损,难以点价买船。 图表5:巴西糖配额内外进口利润 来源:同花顺 新湖期货研究所 2.泰国 截至3月8日,泰国原糖最新升贴水为1.65美分/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2064 RMB/$来计算,当国际原糖价格达到21美分/磅时,泰国原糖进口成本(配额内)达到5746元/吨,泰国原糖进口成本(配额外)达到7343元/吨。 同样的,泰国原糖配额内进口成本相对盘面主力合约出现正价差,但泰国原糖配额外进口仍呈现内外倒挂情况。 图表6:泰国糖配额内外进口利润 来源:ANP USDA 新湖期货研究所 前期,由于内外价差过大,而国内22/23榨季食糖产量同比骤减,极度依赖进口糖的补充,配额外进口糖成本对糖价有指导作用,但是23/24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同比增加约100万吨,并且出现大量糖浆预拌粉补充,配额外进口成本对郑糖的指导作用逐渐减弱。 目前国内糖厂尚未停榨,加工糖厂即将开始进口原糖,国内加工糖厂将使用新年度配额内进口额度,而随着短期原糖价格的快速回落,配额内食糖进口成本降至国内制糖成本之下,短期来看,其对郑糖的支撑也没有太大作用。 但是长线来看,原糖进口成本对糖价有指导意义。 由于目前处于牛熊转势的过程之中,我们假设升贴水为目前最新报价,以当前汇率为准,当国际原糖跌破19美分/磅时,郑糖对应价格约在5800-5900元/吨,配额内食糖进口成本约5200元/吨,配额外食糖进口成本约6600元/吨,配额内外进口糖成本的均价和郑糖对应值接近,此价位附近进口原糖将会给加工糖厂带来利润。当国际原糖跌破12美分/磅时,配额外食糖进口成本将趋近历史糖价底部4600元/吨一线,对糖价产生一定支撑。 三、糖浆、预拌粉与糖价比价 糖浆预拌粉的进口补充了国内食糖的供应,根据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进口了181.74万吨糖浆预拌粉,折合白糖约118万吨,对2023年国内紧缺的食糖供应进行了补充。 中国糖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2022/23年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897万吨,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53万吨。全国制糖工业企业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270元/吨,同比回升516元/吨。2023年9月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7009元/吨。 当食糖价格和糖浆预拌粉的价差达到1500元/吨以上时,果葡糖浆的消费量明显增加,替代作用逐渐明显。 根据价格来看,随着糖价的波动,糖浆预拌粉这类类糖替代品的价格呈正相关变动。2023年糖浆预拌粉的年度均价约为3800元/吨,折算糖价约5181元/吨,较成品糖销售均价出现近2000元/吨的利润空间。 历年价格表来看,糖浆预拌粉年度均价在2020年出现过低值,约2600元/吨,折算糖价约3540元/吨,当年的成品糖平均销售价格在5200元/吨,食糖价格和糖浆预拌粉的价差约1600元/吨。随着糖价的提高,糖浆预拌粉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 如果将120万吨糖浆预拌粉折合白糖的量和国内1000万吨的食糖生产量放在一起计算成本,以2023年糖浆预拌粉的年度均价进行计算,国内食糖的成本约在5730-5900元/吨左右。 图表7:糖浆预拌粉相关数据 来源:海关数据 新湖期货研究所 四、国内食糖政策线 2023年9月中旬,时隔六年,国家再次开启抛储,竞卖数量为12.67万吨,第一批是2.67万吨,底价6500元/吨,第二批是10万吨,底价为7300元/吨。虽然最终出现了少量流拍,但是可以看出当年的食糖售价重心较高。 根据历年的抛储信息来看,抛储竞拍底价的最高价和按照底价计算的年度加权均价基本可以看做当年糖价的顶部。 图表8:国内食糖抛储相关信息 来源:商务部 新湖期货研究所 五、总结及后市观点 全球食糖成本分析系列专题(一)为国内篇,包含国内制糖成本、原糖进口成本、类糖替代品和国家政策线的相关成本。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计算,23/24榨季的制糖成本(未计算二次联动补价)为5780—6005元/吨(不包含副产品利润),如果按照当前最新售价计算二次联动补价,制糖成本约为5963-6188元/吨(不包含副产品利润)。 2.随着短期原糖价格的快速回落,短期来看,配额内食糖进口成本对郑糖的支撑没有太大作用,但是长线来看,原糖进口成本对糖价有指导意义。假设升贴水为目前最新报价,当前汇率不变,当国际原糖跌破19美分/磅时,郑糖对应价格约在5800-5900元/吨,配额内食糖进口成本约5200元/吨,配额外食糖进口成本约6600元/吨,配额内外进口糖成本的均价和郑糖对应值接近,此价位附近进口原糖将会给加工糖厂带来利润。当国际原糖跌破12美分/磅时,配额外食糖进口成本将趋近历史糖价底部4600元/吨一线,对糖价产生一定支撑。 3.按照2023年糖浆预拌粉的进口量,将其和国内食糖生产量放在一起计算成本,国内食糖的成本约在5730-5900元/吨左右。 4.抛储竞拍底价的最高价和按照底价计算的年度加权均价基本可以看做当年糖价的顶部。 在供需结构中,周期变化无可避免,上升通道中,政策往往给出指引,而下降通道中,各类成本可以当做短期的支撑,我们要做的,是在大方向中把握节奏,等待时间的验证,逐一击破。 撰稿人:新湖农产品组 陈燕杰 执业资格号:F3024535 投资咨询号:Z0012135 孙昭君 执业资格号:F3047243 投资咨询号:Z0015503 电话:0411-84807839 审核人:刘英杰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湖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许可证号32090000)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地区、国家、城市或其他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新湖期货。未经新湖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和/或调研资料,所载的全部内容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所载内容反映的是新湖期货在最初发表本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新湖期货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新湖期货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更新本报告涉及的内容并通知更新情况。新湖期货不对因投资者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新湖期货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以确保本报告涉及的内容适合于投资者,新湖期货建议投资者独自进行投资判断。本报告并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税务建议或担保任何内容适合投资者,本报告不构成给予投资者投资咨询建议。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