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策略 | 3月A股投资策略概要】从春季躁动到脚踏实地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申万宏源策略 | 3月A股投资策略概要】从春季躁动到脚踏实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以下为报告文字摘要,全文具体详见申万宏源策略发布于2024年3月7日的《从春季躁动到脚踏实地——申万宏源2024年3月A股投资策略》 一、讨论两会的市场影响:单纯依靠政策催化的方向股价弹性不大,但有利于市场震荡区间下限夯实。 1. 2024年,单纯依靠政策催化的方向股价弹性不大将是常态。财政货币偏宽松,稳增长抓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三大工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布局符合预期。2024年不是没有政策发力方向,而是政策效果可能不如一些最乐观的投资者预期。 2. 稳定社会预期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市场下限的夯实。政府工作报告开篇指出“社会预期偏弱”。针对这个问题,出现了“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注重从企业和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等新表述。管理层关注预期管理,有利于托住A股市场震荡区间下限。 二、2月从超跌反弹到春季躁动,3月从春季躁动到脚踏实地。 红2月春季躁动是最经典的日历效应。1月市场发酵了非常悲观的预期,微观结构问题加剧调整幅度。2月管理层稳定资本市场对症下药,更加关注成长和小盘风格,资金压力快速缓和触发超跌反弹。叠加经济没那么差的讨论增加、新经济产业趋势密集催化(AI、机器人),新质生产力发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乐观预期等利好刺激,市场主题投资活跃至今,超跌反弹后还有春季躁动。 行情演绎至当前阶段,我们提示,短期有两个日历效应值得关注:1. 在市场对中国经济向上弹性不足有普遍认知的情况下,市场交易政策预期可能仍是“买预期,卖兑现”的,政策关键催化落地后,市场想要行情延续,可能需要看到政策效果的有效验证。2. 2月是历史上春季行情最容易发酵的时间窗口。各种主题行情、小盘股活跃、不可证伪的经济乐观预期都容易在2月发酵。而4月是A股最价值的窗口,基于年报A股一季报和3月经济数据验证,寻找景气逻辑可外推的结构主线将是市场主要矛盾。4月A股可能重新脚踏实地,3月是过渡期。 三、中周期的问题依然可以概括为:需求、供给、出海、创新在2024年改善的弹性不足。这一次我们重点讨论一下供给问题:2024年上游周期和中游制造都有供给加速释放的压力。下游新科技、新消费2021-22年是创投融资高峰期,2023年以来是融资调整期,也是供给释放期。2024年需求侧结构改善很难落实到业绩弹性上,这是2024前三季度A股总体是震荡市的基本面基础。 我们将2024年基本面问题概括为,需求、供给、出海、创新改善的弹性均不足。这一次我们重点讨论供给问题:1. 2024年上游周期和中游制造都有供给释放压力,特别是中游制造,2021-22年资本开支上行,在2024年将普遍体现为固定资产形成加速。2. 新经济也有供给问题,2020年新产业趋势和全球流动性宽松共振,是全球创投融资新一轮加速的起点。国内同样如此,2021年多个新经济领域的创投融资规模快速上行至了历史高位,包括医药、信息技术、新消费、物联网、高端装备等重点投资方向都是如此。电子、新能源的创投融资规模高点则出现在2022年。现阶段是创投融资的调整期,也是供给加速释放期,新经济领域同样是竞争加剧的。 2024年需求侧有结构性改善,政策也有定向发力,新经济主题性线索也有望此起彼伏。但由于供给释放压力普遍存在,所以能够落实到业绩向上弹性的方向是更少的。所以,2024年的基本面问题,可以最终归结到业绩向上弹性上。这是2024前三季度A股总体是震荡市的基本面基础。2025年供给释放压力放缓,创投融资调整期趋于尾声,A股有望重拾业绩向上弹性。24Q4基本面预期锚定向2025年切换,指数中枢有望抬升。 四、2月投资者问卷调查:投资者对中期问题认知客观。结构上,多数投资者看好高股息风格,对小微盘展望仍有分歧。 投资者认为,中期资产配置展望不佳是制约市场表现更重要的背景,选择增量资金缺乏、基本面弹性不足的投资者均超过一半。结构上:1. 多数投资者看好高股息风格。60%的投资者认为中期高股息将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行、市场基本面亮点不足,33%的投资者认为中期强化股东回报的资产有望重估。2. 投资者对小微盘的展望仍有分歧。47.5%的投资者认为,小微盘内部业绩和公司治理不佳的公司较多,不看好小微盘行情。但也有34.7%的投资者表示看好,将通过加强自下而上基本面筛选,对小微盘风格进行覆盖。 五、核心结论:眼前的行情还只是春季躁动,3月交易政策预期“买预期,卖兑现”,业绩验证期渐行渐近,4月市场将重新脚踏实地。中期,继续提示,2024年前三季度是震荡市,24Q4基本面预期向2025年切换,指数中枢有望抬升。 六、春季躁动窗口,小盘成长主题活跃,AI算力、AI应用、机器人等有新催化的方向已兑现了显著的赚钱效应。短期小盘成长赚钱效应扩散还有一定空间,但中期行情持续依赖于进一步催化,特别是4月后可能需要国内政策与产业验证配合,行情才能持续。我们继续提示,高股息作为底仓配置正在形成共识,继续聚焦稳态高股息 + 挖掘动态高股息。 成长股行情复盘:科技成长行情的持续性,需要依赖基本面验证。初期行情通常由政策进展、技术进步、行业热点等催化驱动,并不一定需要基本面的验证;但随着时间推移和行情进展,基本面验证的重要性提高。无论是主题投资阶段,还是成长投资阶段,行情中枢如果想要抬升,基本面驱动逻辑都需要比上一轮更强劲;否则可能出现连续的大波段横盘震荡。 2024年小盘成长风格展望:分母端环境对小盘风格有利,但基本面支撑依然偏弱,小企业长大速度可能仍处于相对低位,同时后续资金供需层面的政策变化可能较多。2024年小微盘投资机会还会反复发酵,但需要择时基本面验证重要性弱、有新主题线索发酵的阶段。政策变化的可能性是客观的,在赚钱效应已明显发酵、赔率下降时,需要更多考虑风险因素。 春季躁动窗口,海外有AI和机器人产业链的强催化,国内有新质生产力发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乐观预期。短期以AI算力、AI应用、机器人,设备更新改造为主线,主题投资活跃,小盘成长活跃。从赚钱效应扩散情况看,短期市场活跃度可能还有一定持续性。小微盘本身的赚钱效应扩散也还有空间。但中期行情持续依赖于进一步催化,特别是4月后可能需要国内政策与产业验证配合,行情才能持续。 讨论中期行情结构主线,有利于小微盘行情演绎的分母端环境,同样有利于高股息。我们继续提示强调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正在成为一种思潮,这在景气趋势相对乏善可陈的环境中,可能成为投资者做底仓配置的方向。我们依然提示稳态高股息(电力、煤炭、铁路公路、运营商;消费品中也有稳态高股息,纺织服饰、食品加工、饮料乳品)和动态高股息(先进制造)是更好的方向。 风险提示:1)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外需回落超预期;2)海外地缘政治冲突;3)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房地产后续刺激政策不及预期;4)中游景气行业产能释放竞争加剧
以下为报告文字摘要,全文具体详见申万宏源策略发布于2024年3月7日的《从春季躁动到脚踏实地——申万宏源2024年3月A股投资策略》 一、讨论两会的市场影响:单纯依靠政策催化的方向股价弹性不大,但有利于市场震荡区间下限夯实。 1. 2024年,单纯依靠政策催化的方向股价弹性不大将是常态。财政货币偏宽松,稳增长抓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三大工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布局符合预期。2024年不是没有政策发力方向,而是政策效果可能不如一些最乐观的投资者预期。 2. 稳定社会预期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市场下限的夯实。政府工作报告开篇指出“社会预期偏弱”。针对这个问题,出现了“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涉企政策要注重与市场沟通、回应企业关切”“注重从企业和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等新表述。管理层关注预期管理,有利于托住A股市场震荡区间下限。 二、2月从超跌反弹到春季躁动,3月从春季躁动到脚踏实地。 红2月春季躁动是最经典的日历效应。1月市场发酵了非常悲观的预期,微观结构问题加剧调整幅度。2月管理层稳定资本市场对症下药,更加关注成长和小盘风格,资金压力快速缓和触发超跌反弹。叠加经济没那么差的讨论增加、新经济产业趋势密集催化(AI、机器人),新质生产力发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乐观预期等利好刺激,市场主题投资活跃至今,超跌反弹后还有春季躁动。 行情演绎至当前阶段,我们提示,短期有两个日历效应值得关注:1. 在市场对中国经济向上弹性不足有普遍认知的情况下,市场交易政策预期可能仍是“买预期,卖兑现”的,政策关键催化落地后,市场想要行情延续,可能需要看到政策效果的有效验证。2. 2月是历史上春季行情最容易发酵的时间窗口。各种主题行情、小盘股活跃、不可证伪的经济乐观预期都容易在2月发酵。而4月是A股最价值的窗口,基于年报A股一季报和3月经济数据验证,寻找景气逻辑可外推的结构主线将是市场主要矛盾。4月A股可能重新脚踏实地,3月是过渡期。 三、中周期的问题依然可以概括为:需求、供给、出海、创新在2024年改善的弹性不足。这一次我们重点讨论一下供给问题:2024年上游周期和中游制造都有供给加速释放的压力。下游新科技、新消费2021-22年是创投融资高峰期,2023年以来是融资调整期,也是供给释放期。2024年需求侧结构改善很难落实到业绩弹性上,这是2024前三季度A股总体是震荡市的基本面基础。 我们将2024年基本面问题概括为,需求、供给、出海、创新改善的弹性均不足。这一次我们重点讨论供给问题:1. 2024年上游周期和中游制造都有供给释放压力,特别是中游制造,2021-22年资本开支上行,在2024年将普遍体现为固定资产形成加速。2. 新经济也有供给问题,2020年新产业趋势和全球流动性宽松共振,是全球创投融资新一轮加速的起点。国内同样如此,2021年多个新经济领域的创投融资规模快速上行至了历史高位,包括医药、信息技术、新消费、物联网、高端装备等重点投资方向都是如此。电子、新能源的创投融资规模高点则出现在2022年。现阶段是创投融资的调整期,也是供给加速释放期,新经济领域同样是竞争加剧的。 2024年需求侧有结构性改善,政策也有定向发力,新经济主题性线索也有望此起彼伏。但由于供给释放压力普遍存在,所以能够落实到业绩向上弹性的方向是更少的。所以,2024年的基本面问题,可以最终归结到业绩向上弹性上。这是2024前三季度A股总体是震荡市的基本面基础。2025年供给释放压力放缓,创投融资调整期趋于尾声,A股有望重拾业绩向上弹性。24Q4基本面预期锚定向2025年切换,指数中枢有望抬升。 四、2月投资者问卷调查:投资者对中期问题认知客观。结构上,多数投资者看好高股息风格,对小微盘展望仍有分歧。 投资者认为,中期资产配置展望不佳是制约市场表现更重要的背景,选择增量资金缺乏、基本面弹性不足的投资者均超过一半。结构上:1. 多数投资者看好高股息风格。60%的投资者认为中期高股息将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行、市场基本面亮点不足,33%的投资者认为中期强化股东回报的资产有望重估。2. 投资者对小微盘的展望仍有分歧。47.5%的投资者认为,小微盘内部业绩和公司治理不佳的公司较多,不看好小微盘行情。但也有34.7%的投资者表示看好,将通过加强自下而上基本面筛选,对小微盘风格进行覆盖。 五、核心结论:眼前的行情还只是春季躁动,3月交易政策预期“买预期,卖兑现”,业绩验证期渐行渐近,4月市场将重新脚踏实地。中期,继续提示,2024年前三季度是震荡市,24Q4基本面预期向2025年切换,指数中枢有望抬升。 六、春季躁动窗口,小盘成长主题活跃,AI算力、AI应用、机器人等有新催化的方向已兑现了显著的赚钱效应。短期小盘成长赚钱效应扩散还有一定空间,但中期行情持续依赖于进一步催化,特别是4月后可能需要国内政策与产业验证配合,行情才能持续。我们继续提示,高股息作为底仓配置正在形成共识,继续聚焦稳态高股息 + 挖掘动态高股息。 成长股行情复盘:科技成长行情的持续性,需要依赖基本面验证。初期行情通常由政策进展、技术进步、行业热点等催化驱动,并不一定需要基本面的验证;但随着时间推移和行情进展,基本面验证的重要性提高。无论是主题投资阶段,还是成长投资阶段,行情中枢如果想要抬升,基本面驱动逻辑都需要比上一轮更强劲;否则可能出现连续的大波段横盘震荡。 2024年小盘成长风格展望:分母端环境对小盘风格有利,但基本面支撑依然偏弱,小企业长大速度可能仍处于相对低位,同时后续资金供需层面的政策变化可能较多。2024年小微盘投资机会还会反复发酵,但需要择时基本面验证重要性弱、有新主题线索发酵的阶段。政策变化的可能性是客观的,在赚钱效应已明显发酵、赔率下降时,需要更多考虑风险因素。 春季躁动窗口,海外有AI和机器人产业链的强催化,国内有新质生产力发展,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乐观预期。短期以AI算力、AI应用、机器人,设备更新改造为主线,主题投资活跃,小盘成长活跃。从赚钱效应扩散情况看,短期市场活跃度可能还有一定持续性。小微盘本身的赚钱效应扩散也还有空间。但中期行情持续依赖于进一步催化,特别是4月后可能需要国内政策与产业验证配合,行情才能持续。 讨论中期行情结构主线,有利于小微盘行情演绎的分母端环境,同样有利于高股息。我们继续提示强调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正在成为一种思潮,这在景气趋势相对乏善可陈的环境中,可能成为投资者做底仓配置的方向。我们依然提示稳态高股息(电力、煤炭、铁路公路、运营商;消费品中也有稳态高股息,纺织服饰、食品加工、饮料乳品)和动态高股息(先进制造)是更好的方向。 风险提示:1)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外需回落超预期;2)海外地缘政治冲突;3)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房地产后续刺激政策不及预期;4)中游景气行业产能释放竞争加剧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