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天风看两会 | 两会传达了哪些重要信息?

天风看两会 | 两会传达了哪些重要信息?

作者:微信公众号【天风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0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天风看两会 | 两会传达了哪些重要信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开幕,作为观察中国政治经济走向的重要窗口,备受关注。天风研究第一时间对“两会”重要信息进行前瞻解读和及时跟踪分析,全方位带您看“两会”! 策略:新质生产力居首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1)5%的GDP增速目标设定反映“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政策主基调。整体GDP基数不断抬升、经济增长中枢下行的背景下,与去年接近的目标增速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并且考虑到今年基数效应弱于23年,维持5%的增长目标表明了稳增长的信心。稳是大局和基础,进是方向和动力。 2)宽财政是重要抓手。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均超去年,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显示出“适度加力”的财政空间。 3)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发力。2月降准和LPR的超预期的不对称降息体现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盘活存量提升效能的特征,年内降准降息仍然可期。“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的表述与23年两会“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表述相比给了货币政策更大的空间。 4)“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的表述表明地产相关政策继续宽松的主基调不会改变。 5)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居于工作任务首位。今年提出10大工作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居于首位,“科教兴国战略”居于次位,“扩大国内需求”在第三位,23年工作报告中“扩大国内需求”居于首位,“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位于第二。此外报告中产业政策着墨颇多,除新质生产力外还提到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针对数字经济提出“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而去年并未提及的统一大市场被再度强调。 6)消费与投资方面均有亮点,刺激消费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再次提及,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提出“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资金使用上提到“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统筹用好各类资金,防止低效无效投资”。报告中部分要点近期曾密集提及,包括在近期会议中被提到的“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统一大市场”。 7)结合政策导向与经济情况,“产业升级”与“发展支撑”是2024年的两大投资主线。产业升级方面,我们认为关注数字中国和制造强国两大板块,发展支撑建议关注能源安全和金融强国两大板块。 两会日历效应:2010-2023年宽基指数在两会前后平均涨幅均为正。2015、2019年涨幅最高的宽基指数峰值可以达到30%以上,均为创业板,但在早期2011、2014年,创业板在两会后出现显著走弱。最近3年(2021-2023)两会以后4周宽基指数均为“V”形态走势。两会前4周到两会后4周,行业平均涨跌幅基本为正,休闲服务、计算机、美容护理涨幅亮眼,并且两会前后风格往往延续,小盘、成长表现更佳。 风险提示:地缘冲突超预期,海外通胀持续性超预期,流动性收紧超预期。 固收:怎么看超长期国债和防空转? 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今年主要发展目标与去年基本一致。总体并未超出市场预期。 5%的目标实现并不容易。 财政方面,力度并未超预期,预算的安排总体仍然温和。中央财政有加码,地方财政受收 入和债务负担的约束,总体财政力度仍较为克制。 后续财政政策的宏观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从财政加码到数据改善需要时间过程,经济修复并非一蹴而就。超长期限国债的供给在量和价两个角度是否会影响 30 国债定价和 30-10 利差? 曲线形态,供给既然已经明确,后续重点在于需求引导,现阶段如果财政发力不改变宏观预期,那么全年角度债市的结构性压力或者说利差压力预计也有限,无非就是特定发行时点(比如某个集中发行阶段)交易时段或有影响。 资金面关键还是要看央行政策导向,目前政策语境是央行配合政府债券发行,预计资金面总体仍然可以保持平稳。至于防资金淤积空转,意味着总体资金利率仍然处于不太低的水平,比如在 OMO 之上,这对于债市意味着牛陡交易有一定难度。 总体观察两会信息,债市胜率依然较大,建议保持多头仓位,对于 30 年具体看供给落地情况,局部或有影响,总体不改变方向。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宏观政策不确定性,市场走势不确定性。 宏观: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大重点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大体符合此前市场预期,除了市场已经讨论过的问题以外,我们认为有10个重点值得关注。 重点1:GDP增长目标为何确定为5%左右? 设定较高的增长目标,一是需要,二是可能。“需要”体现在稳就业、防风险等底线思维要求之下经济增长不能快速回落,而“可能”则代表着5%可能就是中央目前认定的我国经济潜在增速水平,也是“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合理区间”。 重点 2: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对冲一般预算支出增速的放缓。 一方面,某种程度上来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弥补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放缓的缺口,控制一般支出的同时,增加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保障;另一方面,在专项债规模基本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2023年新增专项债实际发行3.96万亿元,今年安排3.9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增加了中央举债的占比,符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的要求。今后将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意味着财政支出的这种结构性调整将成为常态。 重点 3:货币政策延续货政报告基调,重结构和存量。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是对前期货政报告的再次强调,说明货币政策的大体导向没有发生变化,我们预计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将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重点,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主要抓手,总量工具的使用可能会较为谨慎。 重点 4:资本市场稳定性有待加强。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了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意味着中央可能认为当前资本市场可能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应元旦后至春节前A股的下跌。我们认为,接下来可能会加快落实证监会在2024年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加快落地,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健全有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环境”。 重点 5:以改革促发展的定力仍强。 今年有可能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深化改革的又一个重要年份。尽管短期内面临着较大的稳增长压力,但“强刺激”或“走老路”并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使生产要素组合更有效率、使技术进步为生产率赋能、使规模报酬递增,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重点 6:科教兴国的优先级有所提升。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是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之一,本质上是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额外突出强调,并放在扩大内需之前,充分说明了今年政策的重心仍然集中在科技创新上。 重点 7:哪些产业将受到重点支持?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了一些具体的行业,可能会是今年政策优先扶持的方向。 重点 8:提出“人工智能+”,重视 AI 的发展。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我们认为可以类比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围绕人工智能的政策支持可能会是今后多年的政策主线。 重点 9:对民间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的激励或将加大。 无论是“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还是“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都说明中央将更加重视民间资本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揭榜挂帅”就是以解决问题成效为衡量标准,能者上、智者上、谁有本事谁上的市场化激励机制。 重点 10:新型城镇化+土地改革可能是今年改革的重点内容。 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表述,基本延续了2023年12月29日国常会有关新型城镇化的内容,而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则对应于2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到的土地改革(详见报告《土地改革的重要信号——中央深改委第四次会议解读》,2024.2.24),我们认为二者的联动推进可能是今年的重点改革工作。 风险提示:政策节奏存在不确定性;海外政治、经济的波动可能会对政策的出台产生影响。 农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农业关注点有哪些? 关注点1:稳产保供 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扩大油料生产,稳定畜牧业、渔业生产能力;(3)加强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点评: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的内容,体现了政府对农业和食物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全面考虑。我们认为通过加强对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有利于稳定供给量,防止粮食及畜禽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伤农、伤民。另外,考虑到政府报告提到“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目标,我们认为有利于推动今年猪价回归到合理水平(猪价是CPI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相关标的上: 生猪板块:大猪首推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其次建议关注新希望;小猪建议重点关注:华统股份、巨星农牧、唐人神、新五丰、天康生物、神农集团,其次建议关注中粮家佳康、天邦食品、京基智农、金新农等。 肉鸡板块:白鸡方面首推圣农发展,建议关注益生股份、禾丰股份、仙坛股份;黄鸡方面建议关注温氏股份、立华股份。 动保板块:重点推荐中牧股份、科前生物、生物股份、普莱柯;建议关注瑞普生物、回盛生物。 水产及饲料:重点推荐海大集团,建议关注国联水产、天马科技、粤海饲料。 关注点2:种子&种植 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粮食重要性。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2)粮食产量目标。强化农业发展支持政策,有力开展抗灾夺丰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粮食产量预期目标是1.3万亿斤以上。(3)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主要措施包括:1)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2)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3)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4)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5)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此外,报告还强调完善粮食生产收储加工体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点评:此次报告对粮食非常重视,措施主要集中在面积和单产两方面。稳定面积的措施包括提高收购价、耕地占补平衡等均针对面积稳定、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提升单产的措施包括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政策支持下有利于种植相关公司扩大面积、提升单亩收益(特别是小麦种植相关),建议关注种植相关主体苏垦农发、北大荒;有利于种子创新相关企业加快应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例如转基因玉米种子),建议关注种业技术领先企业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荃银高科。 关注点3:农业水利 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推进国家水网建设;(2)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3)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 点评: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以及农业土地管理的内容,体现了政府对水资源和农业土地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意识,我们认为有利于相关农业水利企业在政策持续推进中的业务拓展,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大禹节水。 关注点4:农村土地 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深化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农垦、供销社等改革;(2)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3)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 点评: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农村改革、耕地保护和土地承包期延长的内容,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利益的深切关注,我们认为利好农业土地适度规模化下的农垦发展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议关注相关标的苏垦农发、北大荒。 关注点5:现代设施农业 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1)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2)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3)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点评: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旨在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我们认为相关政策有利于地方政府在保障口粮供给的情况下发展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从而提高农民收入,防止返贫现象出现,建议关注诺普信。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宏观政策不确定性,市场走势不确定性。 推荐阅读 天风看两会 | 两会传达了哪些重要信息?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