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行情火爆,国金固收首席带来最新观点!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债市行情火爆,国金固收首席带来最新观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春节出行,零售数据超预期,节后债市将如何演绎?低利率下债市风险有哪些?本期我们邀请到国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樊信江,一起解读债市相关热点话题。 1.节后资金面怎么看? 节后资金面有望继续维持宽松,同时市场仍会交易货币宽松,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受节前央行大规模OMO净投放影响,春节假期前后资金面整体保持历史同期较低水平且波幅收窄,资金价格偏低使节后债市延续下行走势。从节前OMO投放角度来看,春节前8天OMO净投放累计规模达到近年历史高峰为2.53万亿元,较去年节前最高峰多增2000亿元以上。 节后资金回流,2月18日-2月23日节后首周逆回购到期规模达1.37万亿元,MLF到期4990亿元,但考虑到2月央行超额续作5000亿元MLF、逆回购投放5320亿元,节后首周净回笼资金为8400亿元,跨月资金会有些许紧张,但考虑到春节后复工复产需求,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 此外,1月央行降准释放中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并投放1500亿元PSL,预计节后资金压力可控。同时,2月份春节假期较长,信贷在1月份超预期下2月份表现或反映季节效应影响,政府债发行节奏当前偏慢叠加总量与结构性货币(定向降息、PSL、设备更新再贷款等)齐发力配合宽信用的情况下,节后资金面有望继续维持宽松,收紧概率较小。 2.转债是超跌反弹还是持续反转? 年前权益与转债市场呈现“深V”行情,1月26日-2月5日市场急跌,万得全A与中证转债指数跌幅分别为12.2%和2.9%。在1月社融数据超预期、5年期LPR下调25BP、“救市”预期等多方利好因素催化下,指数出现超跌反弹。 春节后一周(2.19-2.23),权益市场延续涨势八连阳,支撑转债市场持续回暖,中证转债指数于2月23日报收387.28,8日内涨幅分别达4.4%,指数处于近五年52.1%分位。 在本轮市场急跌中转债溢价率回落最低至21.9%,年后延续修复态势,平均转股溢价率回落至68.5%。 本轮修复后市场可能进入短期小幅调整,后续上涨动力依然需要观察经济数据修复及政策发力程度。当前期超跌的高YTM转债,价格贴近债底及红利投资下高分红转债仍值得重点关注,同时两会临近,市场风险偏好或提升,关注政策催化利好如超长期建设国债、设备更新贷款、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应主题行情。 3.对两会政策的展望,债市应该关注什么?——宏观政策及基本面变化 关注点1——基本面:化债对于部分省份固投增长拖累,预计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需财政&货币协同发力。 透过2024年地方两会,三个维度可以看出化债对于部分省份固投增长拖累明显: 1、从2024年目标设定角度来看,12个化债省份中9省全面下调固投目标,其中青海及云南省未在两会中提及固投目标,反映出化债省份对于2024年省内固投增速表现预期较为谨慎且具有较高不确定。 2、从2023年目标完成情况来看,12省中仅有部分省公布2023年实际固投增速,均低于目标值,且广西省2023年实际增速仅为-15.5%,与年初设定的8%差距较大;天津市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6.4%,年初目标为3%左右。 2024年宏观脉络中仍需关注严禁一边化债一边大规模投资下,重点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表现。 关注点2——财政政策:财政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三手抓 1、稳增长:财政政策进一步支持经济发展,关注超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及投向对经济支撑。 2、扩内需:地产销售、“三大工程”、促进各地设备更新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消费。当前地产销售压力突出,1-2月30城商品房周度成交面积仍持续并大幅低于历史同期表现,购房者持币观望心态较强,解除限购等政策发力改善地产销售情当前有限。内需疲弱下,促消费及财政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提供贴息将是下一阶段宽信用发力的主要方向。 3、助力地方化债:2024年“防风险”仍是地方两会重点讨论及工作部署方向,其中防风险及化债具体措施主要聚集于地市级两会内容中,根据两会表述预计“政府增加化债支出”、“置换贷款”、“盘活资产”、项目“续缓停”分类实施将是2024年地方化债的主要方式。 关注点3——货币政策:总量+结构性政策双发力,降息仍可期 2023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表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五大文章”将成为未来金融支持实体的重点方向。此外,在2月8日央行发布《2023年Q4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于“逆周期调节”表述前置或反映出货币政策调控及使用更加重视经济短周期的问题。从2023年12月PSL重启,到1月支持“五大文章”领域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到本次LPR与MLF的非对称式调降,本轮货币政策凸显“重结构”的调控方式。未来或仍将推出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及促消费等结构性政策,重质重量或是今年货币政策新看点。 此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跌破1.7%,至1.69%。当前5年LPR下调后,银行息差压力或进一步加大,我们认为调降存款利率及银行负债端成本依然可期。 综上,逆周期及跨周期调节背景下,市场对于全国两会宽信用政策加码已有较为充分的预期,短期受地方债供给发力、资金面波动、政策预期债市有所波动,但波动幅度或有限,止盈盘冲击有限,长端超长端或继续交易宽松预期及3月份货币宽松。 中长期来看,债市依然回归基本面及资金面定价,关注跨月后中短端交易机会及配置价值。 固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1.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政策利好加持,REITs配置资金加速进场》 2. 《地方债供给节奏偏缓,或让位国债发行》 3.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哪些区域在真“化债”?》 4. 《固收深度报告:开门红抢跑告一段落,债市回归资金面定价》 5. 《城投新论(十七):各省理财对城投化债支持力度如何?》
春节出行,零售数据超预期,节后债市将如何演绎?低利率下债市风险有哪些?本期我们邀请到国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樊信江,一起解读债市相关热点话题。 1.节后资金面怎么看? 节后资金面有望继续维持宽松,同时市场仍会交易货币宽松,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受节前央行大规模OMO净投放影响,春节假期前后资金面整体保持历史同期较低水平且波幅收窄,资金价格偏低使节后债市延续下行走势。从节前OMO投放角度来看,春节前8天OMO净投放累计规模达到近年历史高峰为2.53万亿元,较去年节前最高峰多增2000亿元以上。 节后资金回流,2月18日-2月23日节后首周逆回购到期规模达1.37万亿元,MLF到期4990亿元,但考虑到2月央行超额续作5000亿元MLF、逆回购投放5320亿元,节后首周净回笼资金为8400亿元,跨月资金会有些许紧张,但考虑到春节后复工复产需求,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 此外,1月央行降准释放中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并投放1500亿元PSL,预计节后资金压力可控。同时,2月份春节假期较长,信贷在1月份超预期下2月份表现或反映季节效应影响,政府债发行节奏当前偏慢叠加总量与结构性货币(定向降息、PSL、设备更新再贷款等)齐发力配合宽信用的情况下,节后资金面有望继续维持宽松,收紧概率较小。 2.转债是超跌反弹还是持续反转? 年前权益与转债市场呈现“深V”行情,1月26日-2月5日市场急跌,万得全A与中证转债指数跌幅分别为12.2%和2.9%。在1月社融数据超预期、5年期LPR下调25BP、“救市”预期等多方利好因素催化下,指数出现超跌反弹。 春节后一周(2.19-2.23),权益市场延续涨势八连阳,支撑转债市场持续回暖,中证转债指数于2月23日报收387.28,8日内涨幅分别达4.4%,指数处于近五年52.1%分位。 在本轮市场急跌中转债溢价率回落最低至21.9%,年后延续修复态势,平均转股溢价率回落至68.5%。 本轮修复后市场可能进入短期小幅调整,后续上涨动力依然需要观察经济数据修复及政策发力程度。当前期超跌的高YTM转债,价格贴近债底及红利投资下高分红转债仍值得重点关注,同时两会临近,市场风险偏好或提升,关注政策催化利好如超长期建设国债、设备更新贷款、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应主题行情。 3.对两会政策的展望,债市应该关注什么?——宏观政策及基本面变化 关注点1——基本面:化债对于部分省份固投增长拖累,预计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需财政&货币协同发力。 透过2024年地方两会,三个维度可以看出化债对于部分省份固投增长拖累明显: 1、从2024年目标设定角度来看,12个化债省份中9省全面下调固投目标,其中青海及云南省未在两会中提及固投目标,反映出化债省份对于2024年省内固投增速表现预期较为谨慎且具有较高不确定。 2、从2023年目标完成情况来看,12省中仅有部分省公布2023年实际固投增速,均低于目标值,且广西省2023年实际增速仅为-15.5%,与年初设定的8%差距较大;天津市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6.4%,年初目标为3%左右。 2024年宏观脉络中仍需关注严禁一边化债一边大规模投资下,重点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表现。 关注点2——财政政策:财政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三手抓 1、稳增长:财政政策进一步支持经济发展,关注超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及投向对经济支撑。 2、扩内需:地产销售、“三大工程”、促进各地设备更新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消费。当前地产销售压力突出,1-2月30城商品房周度成交面积仍持续并大幅低于历史同期表现,购房者持币观望心态较强,解除限购等政策发力改善地产销售情当前有限。内需疲弱下,促消费及财政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以旧换新提供贴息将是下一阶段宽信用发力的主要方向。 3、助力地方化债:2024年“防风险”仍是地方两会重点讨论及工作部署方向,其中防风险及化债具体措施主要聚集于地市级两会内容中,根据两会表述预计“政府增加化债支出”、“置换贷款”、“盘活资产”、项目“续缓停”分类实施将是2024年地方化债的主要方式。 关注点3——货币政策:总量+结构性政策双发力,降息仍可期 2023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表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五大文章”将成为未来金融支持实体的重点方向。此外,在2月8日央行发布《2023年Q4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于“逆周期调节”表述前置或反映出货币政策调控及使用更加重视经济短周期的问题。从2023年12月PSL重启,到1月支持“五大文章”领域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下调,到本次LPR与MLF的非对称式调降,本轮货币政策凸显“重结构”的调控方式。未来或仍将推出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及促消费等结构性政策,重质重量或是今年货币政策新看点。 此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跌破1.7%,至1.69%。当前5年LPR下调后,银行息差压力或进一步加大,我们认为调降存款利率及银行负债端成本依然可期。 综上,逆周期及跨周期调节背景下,市场对于全国两会宽信用政策加码已有较为充分的预期,短期受地方债供给发力、资金面波动、政策预期债市有所波动,但波动幅度或有限,止盈盘冲击有限,长端超长端或继续交易宽松预期及3月份货币宽松。 中长期来看,债市依然回归基本面及资金面定价,关注跨月后中短端交易机会及配置价值。 固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1.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政策利好加持,REITs配置资金加速进场》 2. 《地方债供给节奏偏缓,或让位国债发行》 3.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哪些区域在真“化债”?》 4. 《固收深度报告:开门红抢跑告一段落,债市回归资金面定价》 5. 《城投新论(十七):各省理财对城投化债支持力度如何?》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