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招银研究|政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联合解读:以进促稳,奋发有为

【招银研究|政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联合解读:以进促稳,奋发有为

作者:微信公众号【招商银行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0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银行《【招银研究|政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联合解读:以进促稳,奋发有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回顾2023年工作,研判当前形势,提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部署重点工作任务。《报告》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将产生何种影响?招商银行研究院宏观、资本、行业、区域团队对此进行了联合解读。 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设定总体积极,彰显“以进促稳”。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新增就业目标“1,200万人以上”,CPI通胀目标“3%左右”。各目标内生一致,隐含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向好的基准情景,既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需要,也考虑了经济增长的潜在可能。去年我国经济两年复合增速为4.1%,距离5%仍有约1个百分点的差距。《报告》指出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要求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工具创新与协调配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财政政策将成为宏观政策“加力”的主要抓手,中央财政立场将更为积极。目标赤字与新增专项债合计较上年增加2,800亿,总规模达7.96万亿,再考虑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以及跨期结转及跨账本调入资金,中等口径下实际赤字规模预计超11万亿,实际赤字率达8.2%,较去年上升1.2pct(2.2万亿),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若未来经济修复不及预期,财政政策仍有可能参照去年,相机抉择、渐进加力。 货币政策总量边际扩张、结构持续优化。货币政策将加强与财政政策协同,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受公共部门加杠杆支撑,社融和M2有望维持约10%的增长。总量操作上,未来仍有宽松空间,同时着力畅通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结构工具上,将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重点工作将兼顾复苏与转型,统筹发展与安全。长期转型仍是重中之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置于首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次之,并通过坚定不移实施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短期复苏方面,通过促消费、扩投资、拓开放,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防风险方面,仍聚焦房地产、地方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重在“标本兼治”,稳妥处置存量风险与健全防控长效机制结合。 详见:以进促稳,奋发有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宏观篇 《报告》的产业政策均围绕“新质生产力”展开。聚焦至重点任务,不仅延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一经济重心,还新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第二项重点工作,致力于打造新质生产力;并在对外开放、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降碳等领域以结构优化升级为政策导向,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又可以拆解为两大方面,一是以科技与数字化为“新型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二是以盘活各类要素来打造“高质量生产力”,助推现代化产业的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体现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高端化的核心是提升产品附加值,体现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半导体等“卡脖子”领域加速自主可控进程,同时着眼于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智能化的关键是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绿色化以“双碳”目标为指引,推动传统工业、交通、建筑等多领域的绿色化升级。融合化旨在促进产业各部门间融合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国货“潮品”等新型消费的发展需要依托于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而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要义是教育、科技、人才统筹推进,构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引擎。 各类要素盘活表现在通过对外开放、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降碳等领域的结构优化,引进外资、国际合作、农村县域经济等资金、市场、能源等要素的激活或升级。具体包括:对外开放方面,加大吸引外资力度,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国际合作方面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方面,强调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背后是这部分人口和市场的激活,映射至产业层面体现出现代农业、农村及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市更新及“三大工程”的需求。新型能源体系方面,低碳经济与能源安全大方向不变,立足低碳先进技术,在全环节推动绿色升级,重点关注特高压主网、分布式能源、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与智能化升级等。 详见: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行业篇 《报告》将深化改革单列为第四项重点工作专题部署,系统性回应了“重点领域改革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的问题。 目标导向上,聚焦对内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 “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理念上,注重协调两重关系,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强调要“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二是处理好央地关系、地区间等关系,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任务中有所映射。 改革重点领域主要包含四方面。第一,国资国企改革仍为重点,部署较上年更为详实。其中,首次提出要“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有助于国央企优化布局有章可循、考核有据可依。此外需关注国资国企改革与财税体制改革的结合。第二,进一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强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第三,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或将提速,预计有三大着力点:一是推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招商引资不当竞争等,或将对区域间的竞合关系产生影响。二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土地要素、数据要素、创新要素、物流体系等。三是加强监管。第四,谋划落实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金融领域改革重在“落实”;“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则以“谋划”为主。此外,《报告》首次提出“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先行区”,究竟花落何处值得关注。 详见:聚焦四大重点领域,增强发展内生动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深化改革篇 《报告》秉承二十大报告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列为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进行了专题部署,旨在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新型城镇化建设突出以人为本。《报告》指出,我国城镇化还有很大发展提升空间,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二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发展城市群、都市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是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完善地下管网,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区域协调发展强调比较优势。五大边际变化值得关注。一是“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往年提及较多的“区域发展平衡性”未出现;二是经济发展优势地区要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作用;三是加强战略腹地建设,或为中西部区域发展带来新机遇;四是抓好标志性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说明新区建设已进入新阶段;五是优化主体功能区规划或已提上日程,将对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利用产生深远影响。 展望2024年区域经济发展,各省增长目标相较上年更加审慎务实,经济大省“真正挑起大梁”,为全国达成5%左右的增长目标提供基础支撑。 详见:新型城镇化体现以人为本,区域发展强调比较优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区域经济篇 《报告》对经济工作的定调总体符合市场预期,明确要求“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3月5日上午议程结束后,境内股债汇市场未见大的波动,各资产表现以稳为主。对大类资产配置展望如下。 固收方面,《报告》总体符合市场预期,有利于债券利率延续当前震荡下行的趋势。但考虑到长期国债利率已处历史低位,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短期大概率以低位震荡为主。 外汇方面,《报告》明确要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表明稳汇率政策将延续。中美利差对汇率所带来的压力仍需关注。 股票方面,A股是“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重要方面,未来不仅要规模扩张,更要提质增效、行稳致远。预计相关措施将减小A股市场波动,提高长期回报水平。中期看,大盘在一季度筑底后或于二季度迎来改观。长期看,“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政府工作任务之首,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利好资本市场,带来结构性机会。结构上,建议关注政策主线对应的科技和高股息方向,高股息和科技可均衡配置,以应对市场轮动的不确定性。 详见:A股机会在“新质生产力”,固收、汇率以稳为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资本市场篇 -END- 转载声明: 1、本报告为招商银行研究院已发布报告的公开版本,报告内容均为原创。 2、如需转载,请提前征得本公众号授权。转载时需要保留全文所有内容,请勿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3、转载时请注明出处为“招商银行研究院(ID:zsyhyjy)”,并在“原文链接”中保留原始公众号文章链接。 4、授权方式:请参照文末方式联络招商银行研究院。 注意:未经招商银行事先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发送或销售本报告。 招商银行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责任编辑|余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