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长江宏观于博团队】如何看待3%的赤字率?

【长江宏观于博团队】如何看待3%的赤字率?

作者:微信公众号【于博宏观札记】/ 发布时间:2024-03-0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长江宏观于博团队】如何看待3%的赤字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作者:于博 宋筱筱 蒋佳榛 核心观点 如何看待2024年3%的赤字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1)2023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如何?第一、二本账收入完成度分别为99.8%、90.5%。2)2024年财政的增量在哪里?广义赤字实际增加1.28万亿,第二本账支出增速抬升。3)2024年财政的减量在哪里?第一本账收入增速下调,第二本账收入仍有下行压力。4)如何看待2024年财政支出力度?中央加杠杆,地方去杠杆,2024年整体适度加力。 目录 1、2023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如何? 2、2024年财政的增量在哪里? 3、2024年财政的减量在哪里? 4、如何看待2024年财政支出力度? 以下是正文 2024年3月5日,全国两会召开,2024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拟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 2023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如何? 第一、二本账收入完成度分别为99.8%、90.5%。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分别实现收入21.7万亿、7.1万亿,同比分别增长6.4%、下降9.2%。与年初预算相比,2023年第一、二本账收入完成度分别为99.8%、90.5%,支出完成度分别为99.8%、85.9%。受第二本账收入下滑影响,2023年广义财政收入、支出分别仅录得2.1%、1.3%的增速。2010年以来,2023年第二本账支出进度仅高于2015年和2022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仅高于2021年。 2024年财政的增量在哪里? 广义赤字实际增加1.28万亿,第二本账支出增速抬升。 (1)首先,在预算安排上,3%的赤字率对应赤字规模4.06万亿(中央赤字3.34万亿、地方赤字0.72万亿),加上1万亿特别国债和3.9万亿专项债,合计广义赤字8.96万亿,较2023年的8.68万亿(赤字4.88万亿,专项债3.8万亿)增加2800亿。其次,从实际使用来看,由于去年的万亿增发国债结转5000亿至今年使用,也就是说2023年的实际广义赤字减少为8.18万亿,今年的实际广义赤字增加为9.46万亿,增加1.28万亿。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12.02万亿,增长18.6%,支出增幅较高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2024年拟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计入第二本账,拉动9.9个百分点的增速;二是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对一般公共预算的补充收入从5600亿降至0亿,客观上第二本账可用资金增多,拉动5.5个百分点的增速;三是第二本账近年来总是有结余资金产生,导致每年实际支出规模降低,基数降低,拉动9.0个百分点的增速。 2024年财政的减量在哪里? 第一本账收入增速下调,第二本账收入仍有下行压力。 (1)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2.4万亿,增长3.3%,低于2023年的预期增速6.7%,也低于2024年隐含的名义GDP增速7.4%。主要系2022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入库一次性垫高2023年基数、2023年年中出台的一些减税降费政策对2024年产生翘尾减收,以及2024年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影响,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或有难度。 (2)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7.08万亿,增长0.1%。从历史来看,2022-2023年第二本账收入预算增速几乎均在0%附近,但实际实现情况低于预期,分别同比下滑20.5%、9.2%。若地产销售持续低迷,2024年卖地收入或有持续承压。 如何看待2024年财政支出力度? 中央加杠杆,地方去杠杆,2024年整体适度加力。 (1)从赤字率来看,2024年狭义赤字率从3.8%下降到3%,广义赤字率从6.9%下降到6.6%,但如果从实际可使用的资金来看,2024年广义赤字增加1.28万亿,实际广义赤字率从6.5%提升到7%。 (2)进一步的,若考虑类财政资金PSL,更大口径的广义赤字率则从6.6%提升到7.1%。 (3)判断财政力度不仅仅要看赤字率,还要看财政支出增速。若不考虑调出资金,2024年广义财政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增速分别为2.5%、7.9%;若假设政府性基金收入与2023年一样,同比下滑9%,且按照预算安排不产生结余资金,那么2024年广义财政收入、支出增速则将分别回落至0.3%、6.2%;两种情况下,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均高于2023年1.3%的水平。 风险提示 1、政策效果不及预期:2023年万亿增发国债、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地方专项债等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不佳,政府投资带动作用较弱,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限,或需要更大力度的财政支持。 2、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传导至财政收支,或使得财政收入大幅不及预期、财政支出力度相应下降。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如何看待3%的赤字率?——财政动态跟踪系列2 对外发布时间:2024-03-06 研究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于博 SAC编号:S0490520090001 邮箱:yubo1@cjsc.com.cn 宋筱筱 SAC编号:S0490520080011 邮箱:songxx3@cjsc.com.cn 韩轶超 SAC编号:S0490512020001 SFC编号:BQK468 邮箱:hanyc@cjsc.com.cn 蒋佳榛 邮箱:jiangjz@cjsc.com.cn 相关链接 2024-03-05 | 关注五大细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刘承昊) 2024-03-01 | 抓住需求的牛鼻子——2月PMI数据点评积极财政系列3(长江宏观 于博,刘承昊) 2024-02-20 | 久违的25BP LPR下调——央行动态跟踪系列5(长江宏观 于博,宋筱筱,蒋佳榛) 2023-10-25 | 四问1万亿增发国债——财政动态跟踪系列1(长江宏观 于博,宋筱筱,蒋佳榛) 评级说明及声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