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早知道 | 3月5日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浙商早知道 | 3月5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信息仅面向浙商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若您非浙商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本期精华 【浙商汽车 邱世梁】如NOA等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普及下放,激光雷达几乎成为国内车企的必需品,当前渗透率低,后续增长空间巨大。 内容详情 01 市场总览 1、大势: 3月4日上证指数上涨0.41%,沪深300上涨0.09%,科创50上涨0.37%,中证1000上涨0.49%,创业板指上涨0.59%,恒生指数上涨0.04%。 2、行业: 3月4日表现最好的行业分别是石油石化(+2.11%)、煤炭(+2.09%)、医药生物(+1.81%)、通信(+1.63%)、公用事业(+1.55%),表现最差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2.51%)、非银金融(-1.34%)、建筑材料(-0.99%)、银行(-0.85%)、食品饮料(-0.78%)。 3、资金: 3月4日全A总成交额为10860.15亿元,北上资金净流出70.61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36.63亿港元。 02 重要点评 【浙商汽车 邱世梁】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再看汽车智能驾驶之眼 1、主要事件: 自动驾驶技术升级,激光雷达搭载量提升。 2、简要点评: 随着智能驾驶普及,激光雷达渗透率持续提升,2023年12月渗透率达到了4.09%,外资主机厂的激光雷达车型项目也在陆续上马,预计搭载激光雷达的外资车型将在2024-2026年逐渐放量。2023年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约为人民币227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25万亿,CAGR为77.4%。 3、投资机会、催化剂与投资风险: 1)投资机会: 当时间的指针拨向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并未随着新年的到来而放慢脚步。从头部品牌的激进价格促销到尾部车企的逐渐出清,我们可以预见2024年将会有更加激烈的汽车行业竞争乃至洗牌出现。智能驾驶技术作为车企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下,得到了格外的关注与重视。 短期来看,预计2024年起国内市场新推出的20万以上自主品牌新车绝大部分将搭载激光雷达(部分配或标配),并且带有激光雷达车型的起售价也将逐渐向20万以下拓展。而对于外资车企来说,搭载激光雷达的外资车型将在2024-2026年逐渐提速放量。所以短期视角而言,激光雷达暂时没有被取代风险。 长期来看,我们不否认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纯视觉路线会取得非常亮眼的智驾表现,但我们认为智能驾驶或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是“比人的开更好”,而不是“开的和人一样好”。拥有激光雷达加持的智驾系统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类长尾、边界场景,实现比人开的更好的终极目标。并且随着激光雷达搭载量的不断提升,规模化效应体现,成本将不再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所以长期来看,激光雷达将成为车辆自动驾驶的基础安全性配置。 2)催化剂: 如NOA等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普及下放。 3)投资风险: 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缓慢,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严重事故导致公众对其接受度降低;纯视觉算法实现革命性突破,降低了车企对激光雷达的需求。 报告日期:2024年3月4日 报告详情: 《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再看汽车智能驾驶之眼》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浙商证券研究所”)是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商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与维护的官方公众号。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浙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观点、判断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浙商证券所载完整报告。 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浙商证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对依据或者使用该等信息、意见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浙商证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减或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信息仅面向浙商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若您非浙商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本期精华 【浙商汽车 邱世梁】如NOA等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普及下放,激光雷达几乎成为国内车企的必需品,当前渗透率低,后续增长空间巨大。 内容详情 01 市场总览 1、大势: 3月4日上证指数上涨0.41%,沪深300上涨0.09%,科创50上涨0.37%,中证1000上涨0.49%,创业板指上涨0.59%,恒生指数上涨0.04%。 2、行业: 3月4日表现最好的行业分别是石油石化(+2.11%)、煤炭(+2.09%)、医药生物(+1.81%)、通信(+1.63%)、公用事业(+1.55%),表现最差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2.51%)、非银金融(-1.34%)、建筑材料(-0.99%)、银行(-0.85%)、食品饮料(-0.78%)。 3、资金: 3月4日全A总成交额为10860.15亿元,北上资金净流出70.61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36.63亿港元。 02 重要点评 【浙商汽车 邱世梁】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再看汽车智能驾驶之眼 1、主要事件: 自动驾驶技术升级,激光雷达搭载量提升。 2、简要点评: 随着智能驾驶普及,激光雷达渗透率持续提升,2023年12月渗透率达到了4.09%,外资主机厂的激光雷达车型项目也在陆续上马,预计搭载激光雷达的外资车型将在2024-2026年逐渐放量。2023年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约为人民币227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1.25万亿,CAGR为77.4%。 3、投资机会、催化剂与投资风险: 1)投资机会: 当时间的指针拨向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竞争并未随着新年的到来而放慢脚步。从头部品牌的激进价格促销到尾部车企的逐渐出清,我们可以预见2024年将会有更加激烈的汽车行业竞争乃至洗牌出现。智能驾驶技术作为车企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当下的竞争环境下,得到了格外的关注与重视。 短期来看,预计2024年起国内市场新推出的20万以上自主品牌新车绝大部分将搭载激光雷达(部分配或标配),并且带有激光雷达车型的起售价也将逐渐向20万以下拓展。而对于外资车企来说,搭载激光雷达的外资车型将在2024-2026年逐渐提速放量。所以短期视角而言,激光雷达暂时没有被取代风险。 长期来看,我们不否认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纯视觉路线会取得非常亮眼的智驾表现,但我们认为智能驾驶或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是“比人的开更好”,而不是“开的和人一样好”。拥有激光雷达加持的智驾系统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类长尾、边界场景,实现比人开的更好的终极目标。并且随着激光雷达搭载量的不断提升,规模化效应体现,成本将不再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所以长期来看,激光雷达将成为车辆自动驾驶的基础安全性配置。 2)催化剂: 如NOA等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普及下放。 3)投资风险: 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缓慢,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严重事故导致公众对其接受度降低;纯视觉算法实现革命性突破,降低了车企对激光雷达的需求。 报告日期:2024年3月4日 报告详情: 《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再看汽车智能驾驶之眼》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浙商证券研究所”)是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商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与维护的官方公众号。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浙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观点、判断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浙商证券所载完整报告。 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浙商证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对依据或者使用该等信息、意见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浙商证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减或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