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投资热点】A股行情、生育率“洼地”、氢能...最新热点解读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一周投资热点】A股行情、生育率“洼地”、氢能...最新热点解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市场热点 一一一 1. 氢能 关注:内蒙古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制氢。 热点解读: 光储降价叠加政策溢价,绿氢成本提前进入经济性区间。绿醇、绿氨经济性可期,碳税打开新需求。交通领域氢价接受度最高,运营成本可实现平价。氢储能具备大规模、长周期、跨区域特性,氢储能作为风光电消纳经济性渐起。大规模电消纳压力下,配储时长与规模要求逐步提高。氢适用大规模、长周期储能,边际扩容成本经济性更优。氢冶金示范项目起步,绿氢降本下应用渗透开启。绿氢示范应用已开启,绿氢降本下,氢冶金正迈向平价区间。 新能源设备的大幅降价及绿色能源的政策性溢价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上游制氢端及下游应用领域开始陆续具备经济性,重点看好制氢端设备机会。核心推荐组合:华光环能、华电重工、科威尔、昇辉科技、石化机械。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氢能产业链系列报告之十七 ——绿氢经济性可期,高碳场景替代加速》 2. REITs 关注:2024年2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新规明确指出,从基础设施REITs 其他投资方的会计处理角度看,其持有的份额在性质上属于权益工具投资,后续投资机构可选择以FVOCI计量,将持有期间REITs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即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热点解读: 一、政策新规:明确REITs权益属性,长线配置逻辑进一步确认 基础设施REITs其他投资方的会计处理角度看,其持有的份额在性质上属于权益工具投资。此外,进一步明确权益属性瑕,投资机构可将其持有的REITs份额选择以FVOCI计量,将持有期间REITs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有助于缓解保险等配置型资金的长期持有策略与短期价格波动的矛盾。本次明确REITs属性为权益产品,将助推配置型资金入市,提高流动性,FVOCI计量将降低市场波动,提升稳定性,激励更多优质项目上市,促进底层资产类型多元化。 二、23年四季报:基本面筑底信号明显,板块增速仍存在分化 从营运指标看,保租房和仓储物流板块出租率呈小幅下滑趋势,产业园板块中博时蛇口产园REIT和华安张江产业园REIT出租率分别环比增长4.0%和4.4%,高速公路板块普遍呈现同比走强、环比走弱情形,能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板块内分化明显,鹏华深圳能源REIT上网电量环比下降51.8%,而中信建投新能源REIT上网电量环比提升77.3%,中航首钢绿能REIT业务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而富国首创水务REIT污水处理量环比下降30.3%。 三、配置价值:超跌反弹叠加高分红率,配置资金进场流动性改善,REITs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春节假期后第一周(2.19-2.23),REITs市场迎来开门红,中证REITs(收盘)指数大涨4.4%,30只REITs全部收涨。分板块看,仓储物流板块领跑,涨幅达15.3%,博时蛇口产园REIT涨幅最高,达21.5%,4只REITs涨幅超15%、23年各REITs平均派息率达6.41%,5只REITs派息率超10%,能源基础设施板块平均派息率最高,达10.46%。23年预期现金分配目标整体完成率较高,仅6只完成率不足100%,但仅有4只偏低。本轮上涨主要源于此前超跌,估值已来到相对低位,且红利投资下REITs分红率较高,叠加政策利好和市场情绪回暖,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政策利好加持,REITs配置资金加速进场》 宏观视野 一一一 1. 生育率“洼地”有哪些? 点评:2021年全球人口发展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较低人口增长率阶段。1950年代,全球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增长率由1950年的1.73%提升至1963年的2.27%、达到人口增长率峰值。此后六十年中,全球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均呈现持续下滑态势,2021年为 1.69%、0.88%、0.82%、分别较1963年回落2.05%、0.60%、1.5%。 热点解读: 一、如何理解人口转变理论?基于经济、社会制度等因素解释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 全球人口发展至今,学术界先后三次提出人口转变理论,用以描述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经典人口转变理论把工业化发展时期与人口再生产类型匹配,将“人口转变”的原因解释为,工业化带来了更好的医疗条件,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且城市化发展改变了传统社会生活方式,个人主义得到发展的等。 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则关注到生育率持续下降背后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指出,劳动参与率提升增强女性经济地位,高等教育发展亦使女性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随着配偶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女性初婚年龄上升、生育行为选择多元和生育年龄推迟等因素均推动生育率持续下降。 二、全球生育率现状如何?全球人口发展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较低人口增长率阶段 从人口增速看,196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东南亚地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降幅居前。1963年,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口增速达2.8%峰值,此后快速回落,2021年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口增速为0.23%、仅略高于高收入国家的0.16%。与之对应,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人口增速2021年仅0.2%、较1963年峰值下降近2.7%。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口增速下滑主因生育率拖累。1963年以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总和生育率加速下滑,由1963年的6.3下滑至2021年的1.52、接近低生育率“警戒线”,亦低于同期高收入国家的1.56。对应地,2021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总和生育率仅1.5、为世界最低水平,较1963年的6.4峰值下降明显。 三、生育率“洼地”有何特征?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劳动参与率较高等 分发展程度看,当前全球总和生育率“洼地”集中于发达、高收入国家;分地区看,东亚、南欧等地区总和生育率处于最低水平。2021年,发达国家及高收入国家总和生育率处于最低水平,分别为1.52、1.56,低于2.1人口更替水平;分地区看,2021年欧洲国家总和生育率普遍较低、平均为1.50,东亚地区国家总和生育率最低、近1.17。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或可部分解释欧洲及东亚地区较低的总和生育率。2021年,韩国、新加坡、中国等和部分群岛地区总和生育率较低,均低于1.5的低生育率“警戒线”;其中,韩国和中国香港总和生育率甚至不到1。究其背后原因,依据“经典人口转变理论”,较高的人均GDP、较长的平均预期寿命和较高婴儿存活率等或可部分解释。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政策周报第12期:人口的转变:生育率“洼地”有哪些?》 2. 从“专精特新”看产业转型 关注:2024年,多地发力布局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企业或是重点“阵地”。2023年,前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数量接近1.3万家,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培育1万家的发展目标。 热点解读: 一、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路径有何变化?区域上向东部集中,行业上重点产业占比抬升 分地区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向东部发达地区集中。受经济实力、产业基础等因素影响,前五批认证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占比63.9%,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分列前三甲。2023年第五批认证企业中,东部地区占比75%、较2022年的64.1%进一步提升。“小巨人”上市企业聚集在东部地区的特征更加显著、占比高达74.3%。分行业看,十大重点产业领域集中度不断抬升,近九成上市公司分布在制造业。伴随科学技术、信息软件企业数量的增多,2022年认证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比降至59%、十大重点产业领域企业占比升至81.2%,分别较2019年下滑10.7、上升7个百分点。“小巨人”上市企业明显更多分布在制造业,占比高至九成。 二、政策扶持思路,有何转变?认定标准趋严,财税奖补、融资政策等支持力度加大 财税政策方面,近年来财政奖补力度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多。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支持“小巨人”企业。2019-202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管理支出由1878亿元提升至2887亿元。2023年,专精特新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升至100%、设备投资扣除所得税延期至2027年底。融资政策方面,专精特新企业是金融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受到的融资约束或进一步放松。2020年以来,央行进一步加大对于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2024年,金融机构小微贷款增速18.8%、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的10.6%。政策扶持下,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同时利率或更优惠、额外享受贴息等。 三、产业转型脉络,如何洞察?新质生产力引领数字、智能化趋势,软科技受关注度提升 产业脉络上,“新质生产力”或引领产业体系加快重构,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进一步确立。专精特新企业或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科技、信息服务“小巨人”企业占比显著提升,反映了政策对“软科技”关注度提升的重要变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下,2023年信息技术投资增速13.8%、较过往明显提升。以“小巨人”企业为样本,设备制造行业质效突显,石化、钢铁等传统行业受技术创新赋能更加显著。政策重点扶持下,专精特新企业经营能力保持优势,“小巨人”上市企业营收增速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OA水平高于A股整体。分行业看,汽车等设备制造行业ROA位居前列;石化、钢铁等行业ROA明显高于A股同行业上市公司。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见微知著系列之七十:从“专精特新”看产业转型》 3.短看“躁动”行情,中长期依赖改制“红利” 关注:节前“V型”反弹,节后“东风”如期而至,“躁动”行情确认开启。 热点解读: 具体而言:本轮上涨不仅是简单的“超跌反弹”,更似以“风险偏好回升+流动性修复”为驱动的阶段性上涨,预计2~3月期间将开启一个多月的“躁动行情”。 本轮市场反弹持续性如何?4月前后需留意房地产、国内经济通缩及海外经济放缓三大风险逐步暴露或“打断”市场反弹逻辑。届时,市场或再次构建“双底”。“躁动”期间,风格看好“低估值+中小盘成长”,“止盈”高股息。A股市场制度怎么改?其中改革红利当如何把握?中、美、印三大市场比较,A股回报率最低,原因几何?我们构建股市回报收益模型,投资回报=盈利贡献+估值贡献+分红贡献+回购贡献,四因子均趋于下行,横向低于美国和印度市场。根本原因:1、A股市场“融资”规模过大,且上、退市家数明显失衡;2、警惕高股息“假象”,但实际派息率偏低、分红意愿不强;3、A股市场接近“零回购”,将导致实际EPS贡献进一步削弱、估值中枢下行。 第一,纵横比较“回购”意愿占优行业,关注:科技+可选消费;第二,抓住“派息率”趋于改善、“股息率”更具真实性的中长期红利机会;第三,把握当下“回购潮”机遇:重点布局低估值、中小盘方向。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三月策略及十大金股:短看“躁动”行情,中长期依赖改制“红利”》 行业前沿 一一一 1.传媒互联网行业:2月国产游戏版号常态化发放,连续3个月获批数量破百 热点解读:2024年2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24年2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计111个游戏获批,同时更新2024年游戏审批变更信息,此次新增5款游戏信息变更获批。获批游戏数量连续3个月破百,“移动-休闲益智”类游戏占比仍处于较高水平。1)从获批游戏数量看,2月发放游戏版号111个,环比1月(115个)基本持平,近3个月发放的国产游戏版号数量明显高于23年的均值。2)从发放时间间隔看,此次国产游戏版号发放距上次32天,保持常态化每月发放一批的节奏。3)从获批游戏的申报类型看,申报的“移动-休闲益智”游戏共61款,占比约55.0%,环比(50.4%)略有提高。近3个月获批的国产游戏版号中“移动-休闲益智”类占比均处于2020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黑神话:悟空》获批,发放数量增多下上市公司旗下产品占比降低。Steam官网显示中国神话RPG大作《黑神话:悟空》将于24年8月20日上线;从获批游戏所属的公司来看,与上市公司相关的游戏包括网易《天启行动》《永劫无间》(信息变更,原申报类别增报移动端)、完美世界端游《完美新世界》、中青宝《九州元意歌》《梦境食旅》《职场浮生记》等,相较显著增多的版号发放数量,归属上市公司的产品数量未呈现显著变化。 投资建议:连续3个月游戏版号破百,强化了鼓励游戏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信号,关注《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落地情况;个股方面,从此次版号获批情况及24年业绩变化趋势、估值看,建议关注今年产品排期丰富且多为大IP产品(《一拳超人》《女神异闻录》《诛仙世界》等)、此次《完美新世界》获批的完美世界,近两年成功推出《蛋仔派对》等爆款产品、《天启行动》《永劫无间》移动端获批的国产游戏厂商龙头网易。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传媒互联网点评:2月国产游戏版号常态化发放,连续3个月获批数量破百》 2.慢乙肝治愈行业:创新疗法探索道阻且长,长效干扰素基石地位稳固 热点解读:慢性乙肝治愈赛道是我们团队持续看好并推荐的赛道之一,慢乙肝临床治愈从早期探索到国际认可再到快速深入发展,目前已进入新的阶段。随着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等官方指南的发布,慢乙肝临床治愈正向着扩大抗病毒治疗人群、拓展临床治愈人群的新阶段发展。我们特为广大投资者梳理了现阶段慢性乙肝肝炎治疗药物格局,并按照药物类型汇总了慢乙肝治愈领域在研药物最新临床试验进展,并整理了相应药物的治疗方案及治愈率。我国乙肝患者众多且诊疗率低,未竟临床需求+政策推动有望持续催化市场增长。真实世界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完善,NAs+长效干扰素慢乙临床治愈率可达30%以上。创新疗法探索道阻且长,乙肝治疗药物格局短期难以颠覆。 近年来真实世界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积累,基于长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可达30%以上,为现阶段可及的治愈最高的治疗方案。目前乙型肝炎领域多款在研创新药物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治愈率仍未较现有长效干扰素+NAs药物方案显现出相应优势。整体看乙肝治疗药物格局短期难以颠覆,长效干扰素及NAs仍将是未来慢乙肝治疗重要药物,持续推荐慢乙肝治愈赛道中布局长效干扰素及相关创新药物的企业。。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慢乙肝治愈行业深度系列:创新疗法探索道阻且长,长效干扰素基石地位稳固》 3. 电动工具行业:锂电化浪潮推动国产出海 热点解读:电动工具、OPE市场规模逾400亿美元,需求有望修复,去库步入尾声,行业拐点将至。1)行业特征:中国制造,海外消费,规模超400亿美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电动工具、OPE市场保持稳步增长,20年市场需求(不含零件市场)分别为219/213亿美元,合计432亿美元,欧美市场占比超80%,制造端主要由国内企业把控。2)库存:去库步入尾声。①美国零售库存销售比(建筑材料、园林设备和物料店):22Q2起库销比走高,23Q2触顶回落;②渠道商存货周转天数:家得宝距离中枢的偏离在23年Q1/Q2/Q3分别为16/11/7天,已触顶向下;③电动工具生产商存货周转天数:创科实业23H1库存已回落;④电芯供应商存货周转天数:蔚蓝锂芯23H1库存已回落。由于旺季先后原因,电动工具基本完成去库,OPE预计1H24完成去库。3)需求:通胀回落+地产周期向上,有望带动工具需求修复。①通胀回落:工具属于耐用消费品,对通货膨胀敏感,22年起美国高通货膨胀对消费需求构成压制,当前核心CPI环比增速有所回落,利于需求复苏;②地产周期有望向上:美国工具、园林设备消费景气度滞后美国地产周期0-1年,呈现强正相关性(其中电动工具相关性更强,OPE还受天气等因素影响),目前加息周期临近尾声,有望带动美国房地产销量&工具、园林设备消费景气度向上。 工具复苏重视锂电赛道,OPE领域锂电加速渗透。1)渗透率:电动工具渗透率较高,OPE未来渗透空间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及泉峰控股招股说明书,2020年全球电动工具中无绳类(绝大部分为锂电)占比47%;2020年全球OPE中燃油类/无绳类/有绳类占比78%/17%/5%,锂电渗透率相对较低;2)需求侧:环保、产品力、经济性共驱锂电渗透,预计24年重回高增。①环保:欧美地区重视环保,OPE“禁油”政策频出,加州24年在OPE领域全面禁油将直接推动锂电渗透;②产品力:当前锂电OPE产品性能已逼近燃油OPE,且保修期更长;③更优的生命周期经济性:锂电OPE较燃油OPE有更高的购买成本,但有更低的运营成本及生命周期成本;④锂价下行有望缓解价格痛点:电芯在电动工具的售价/成本中占比高,过去1年碳酸锂价格下降约80%,带动锂电池价格下降,将降低锂电OPE的初次购买成本。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电动工具行业深度:行业拐点将至,锂电化浪潮推动国产出海》 公司聚焦 一一一 1.同花顺 HithinkGPT持续落地,经营增速放缓 AI方面,目前公司自研的问财HithinkGPT预训练金融语料达万亿tokens,预计应用于投顾、投研、客服、代码生成、法律咨询等领域。目前同花顺AI开放平台目前可面向客户提供数字虚拟人、短视频生成、文章生成、智能金融问答、智能语音、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质检机器人、会议转写系统、智慧政务平台、智能医疗辅助系统等多项AI产品及服务。此外,公司预计2024年加大基金销售投入,也将在海外持续拓宽金融信息服务产品的市场。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同花顺公司点评:经营增速放缓,HithinkGPT持续落地》 2.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电池产业链不断完善。万华化学将电池产业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进行培育,本次交易完成后,万华电池将完善上游原料产业链,增强在电池产业尤其是磷酸铁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安纳达钛白粉在行业处于前列,万华化学在涂料、塑料和油墨等领域与众多大客户也有良好合作关系,同时万华化学在全球具有完善的销售体系,万华电池控股安纳达后该业务与万华化学现有业务具有极强的互补及协同效应。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万华化学公司点评:对外投资落地,完善电池产业链布局》
市场热点 一一一 1. 氢能 关注:内蒙古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制氢。 热点解读: 光储降价叠加政策溢价,绿氢成本提前进入经济性区间。绿醇、绿氨经济性可期,碳税打开新需求。交通领域氢价接受度最高,运营成本可实现平价。氢储能具备大规模、长周期、跨区域特性,氢储能作为风光电消纳经济性渐起。大规模电消纳压力下,配储时长与规模要求逐步提高。氢适用大规模、长周期储能,边际扩容成本经济性更优。氢冶金示范项目起步,绿氢降本下应用渗透开启。绿氢示范应用已开启,绿氢降本下,氢冶金正迈向平价区间。 新能源设备的大幅降价及绿色能源的政策性溢价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上游制氢端及下游应用领域开始陆续具备经济性,重点看好制氢端设备机会。核心推荐组合:华光环能、华电重工、科威尔、昇辉科技、石化机械。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氢能产业链系列报告之十七 ——绿氢经济性可期,高碳场景替代加速》 2. REITs 关注:2024年2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新规明确指出,从基础设施REITs 其他投资方的会计处理角度看,其持有的份额在性质上属于权益工具投资,后续投资机构可选择以FVOCI计量,将持有期间REITs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即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热点解读: 一、政策新规:明确REITs权益属性,长线配置逻辑进一步确认 基础设施REITs其他投资方的会计处理角度看,其持有的份额在性质上属于权益工具投资。此外,进一步明确权益属性瑕,投资机构可将其持有的REITs份额选择以FVOCI计量,将持有期间REITs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有助于缓解保险等配置型资金的长期持有策略与短期价格波动的矛盾。本次明确REITs属性为权益产品,将助推配置型资金入市,提高流动性,FVOCI计量将降低市场波动,提升稳定性,激励更多优质项目上市,促进底层资产类型多元化。 二、23年四季报:基本面筑底信号明显,板块增速仍存在分化 从营运指标看,保租房和仓储物流板块出租率呈小幅下滑趋势,产业园板块中博时蛇口产园REIT和华安张江产业园REIT出租率分别环比增长4.0%和4.4%,高速公路板块普遍呈现同比走强、环比走弱情形,能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板块内分化明显,鹏华深圳能源REIT上网电量环比下降51.8%,而中信建投新能源REIT上网电量环比提升77.3%,中航首钢绿能REIT业务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而富国首创水务REIT污水处理量环比下降30.3%。 三、配置价值:超跌反弹叠加高分红率,配置资金进场流动性改善,REITs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春节假期后第一周(2.19-2.23),REITs市场迎来开门红,中证REITs(收盘)指数大涨4.4%,30只REITs全部收涨。分板块看,仓储物流板块领跑,涨幅达15.3%,博时蛇口产园REIT涨幅最高,达21.5%,4只REITs涨幅超15%、23年各REITs平均派息率达6.41%,5只REITs派息率超10%,能源基础设施板块平均派息率最高,达10.46%。23年预期现金分配目标整体完成率较高,仅6只完成率不足100%,但仅有4只偏低。本轮上涨主要源于此前超跌,估值已来到相对低位,且红利投资下REITs分红率较高,叠加政策利好和市场情绪回暖,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政策利好加持,REITs配置资金加速进场》 宏观视野 一一一 1. 生育率“洼地”有哪些? 点评:2021年全球人口发展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较低人口增长率阶段。1950年代,全球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增长率由1950年的1.73%提升至1963年的2.27%、达到人口增长率峰值。此后六十年中,全球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均呈现持续下滑态势,2021年为 1.69%、0.88%、0.82%、分别较1963年回落2.05%、0.60%、1.5%。 热点解读: 一、如何理解人口转变理论?基于经济、社会制度等因素解释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 全球人口发展至今,学术界先后三次提出人口转变理论,用以描述人口再生产模式的转变。经典人口转变理论把工业化发展时期与人口再生产类型匹配,将“人口转变”的原因解释为,工业化带来了更好的医疗条件,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且城市化发展改变了传统社会生活方式,个人主义得到发展的等。 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则关注到生育率持续下降背后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等因素。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指出,劳动参与率提升增强女性经济地位,高等教育发展亦使女性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随着配偶关系越来越趋于平等,女性初婚年龄上升、生育行为选择多元和生育年龄推迟等因素均推动生育率持续下降。 二、全球生育率现状如何?全球人口发展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较低人口增长率阶段 从人口增速看,196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东南亚地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降幅居前。1963年,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口增速达2.8%峰值,此后快速回落,2021年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口增速为0.23%、仅略高于高收入国家的0.16%。与之对应,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人口增速2021年仅0.2%、较1963年峰值下降近2.7%。 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口增速下滑主因生育率拖累。1963年以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总和生育率加速下滑,由1963年的6.3下滑至2021年的1.52、接近低生育率“警戒线”,亦低于同期高收入国家的1.56。对应地,2021年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总和生育率仅1.5、为世界最低水平,较1963年的6.4峰值下降明显。 三、生育率“洼地”有何特征?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劳动参与率较高等 分发展程度看,当前全球总和生育率“洼地”集中于发达、高收入国家;分地区看,东亚、南欧等地区总和生育率处于最低水平。2021年,发达国家及高收入国家总和生育率处于最低水平,分别为1.52、1.56,低于2.1人口更替水平;分地区看,2021年欧洲国家总和生育率普遍较低、平均为1.50,东亚地区国家总和生育率最低、近1.17。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或可部分解释欧洲及东亚地区较低的总和生育率。2021年,韩国、新加坡、中国等和部分群岛地区总和生育率较低,均低于1.5的低生育率“警戒线”;其中,韩国和中国香港总和生育率甚至不到1。究其背后原因,依据“经典人口转变理论”,较高的人均GDP、较长的平均预期寿命和较高婴儿存活率等或可部分解释。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政策周报第12期:人口的转变:生育率“洼地”有哪些?》 2. 从“专精特新”看产业转型 关注:2024年,多地发力布局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企业或是重点“阵地”。2023年,前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数量接近1.3万家,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培育1万家的发展目标。 热点解读: 一、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路径有何变化?区域上向东部集中,行业上重点产业占比抬升 分地区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向东部发达地区集中。受经济实力、产业基础等因素影响,前五批认证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占比63.9%,其中广东、江苏、浙江分列前三甲。2023年第五批认证企业中,东部地区占比75%、较2022年的64.1%进一步提升。“小巨人”上市企业聚集在东部地区的特征更加显著、占比高达74.3%。分行业看,十大重点产业领域集中度不断抬升,近九成上市公司分布在制造业。伴随科学技术、信息软件企业数量的增多,2022年认证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比降至59%、十大重点产业领域企业占比升至81.2%,分别较2019年下滑10.7、上升7个百分点。“小巨人”上市企业明显更多分布在制造业,占比高至九成。 二、政策扶持思路,有何转变?认定标准趋严,财税奖补、融资政策等支持力度加大 财税政策方面,近年来财政奖补力度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多。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支持“小巨人”企业。2019-202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管理支出由1878亿元提升至2887亿元。2023年,专精特新研发费加计扣除比例升至100%、设备投资扣除所得税延期至2027年底。融资政策方面,专精特新企业是金融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受到的融资约束或进一步放松。2020年以来,央行进一步加大对于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2024年,金融机构小微贷款增速18.8%、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的10.6%。政策扶持下,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同时利率或更优惠、额外享受贴息等。 三、产业转型脉络,如何洞察?新质生产力引领数字、智能化趋势,软科技受关注度提升 产业脉络上,“新质生产力”或引领产业体系加快重构,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进一步确立。专精特新企业或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科技、信息服务“小巨人”企业占比显著提升,反映了政策对“软科技”关注度提升的重要变化。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下,2023年信息技术投资增速13.8%、较过往明显提升。以“小巨人”企业为样本,设备制造行业质效突显,石化、钢铁等传统行业受技术创新赋能更加显著。政策重点扶持下,专精特新企业经营能力保持优势,“小巨人”上市企业营收增速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OA水平高于A股整体。分行业看,汽车等设备制造行业ROA位居前列;石化、钢铁等行业ROA明显高于A股同行业上市公司。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见微知著系列之七十:从“专精特新”看产业转型》 3.短看“躁动”行情,中长期依赖改制“红利” 关注:节前“V型”反弹,节后“东风”如期而至,“躁动”行情确认开启。 热点解读: 具体而言:本轮上涨不仅是简单的“超跌反弹”,更似以“风险偏好回升+流动性修复”为驱动的阶段性上涨,预计2~3月期间将开启一个多月的“躁动行情”。 本轮市场反弹持续性如何?4月前后需留意房地产、国内经济通缩及海外经济放缓三大风险逐步暴露或“打断”市场反弹逻辑。届时,市场或再次构建“双底”。“躁动”期间,风格看好“低估值+中小盘成长”,“止盈”高股息。A股市场制度怎么改?其中改革红利当如何把握?中、美、印三大市场比较,A股回报率最低,原因几何?我们构建股市回报收益模型,投资回报=盈利贡献+估值贡献+分红贡献+回购贡献,四因子均趋于下行,横向低于美国和印度市场。根本原因:1、A股市场“融资”规模过大,且上、退市家数明显失衡;2、警惕高股息“假象”,但实际派息率偏低、分红意愿不强;3、A股市场接近“零回购”,将导致实际EPS贡献进一步削弱、估值中枢下行。 第一,纵横比较“回购”意愿占优行业,关注:科技+可选消费;第二,抓住“派息率”趋于改善、“股息率”更具真实性的中长期红利机会;第三,把握当下“回购潮”机遇:重点布局低估值、中小盘方向。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三月策略及十大金股:短看“躁动”行情,中长期依赖改制“红利”》 行业前沿 一一一 1.传媒互联网行业:2月国产游戏版号常态化发放,连续3个月获批数量破百 热点解读:2024年2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24年2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共计111个游戏获批,同时更新2024年游戏审批变更信息,此次新增5款游戏信息变更获批。获批游戏数量连续3个月破百,“移动-休闲益智”类游戏占比仍处于较高水平。1)从获批游戏数量看,2月发放游戏版号111个,环比1月(115个)基本持平,近3个月发放的国产游戏版号数量明显高于23年的均值。2)从发放时间间隔看,此次国产游戏版号发放距上次32天,保持常态化每月发放一批的节奏。3)从获批游戏的申报类型看,申报的“移动-休闲益智”游戏共61款,占比约55.0%,环比(50.4%)略有提高。近3个月获批的国产游戏版号中“移动-休闲益智”类占比均处于2020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黑神话:悟空》获批,发放数量增多下上市公司旗下产品占比降低。Steam官网显示中国神话RPG大作《黑神话:悟空》将于24年8月20日上线;从获批游戏所属的公司来看,与上市公司相关的游戏包括网易《天启行动》《永劫无间》(信息变更,原申报类别增报移动端)、完美世界端游《完美新世界》、中青宝《九州元意歌》《梦境食旅》《职场浮生记》等,相较显著增多的版号发放数量,归属上市公司的产品数量未呈现显著变化。 投资建议:连续3个月游戏版号破百,强化了鼓励游戏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信号,关注《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落地情况;个股方面,从此次版号获批情况及24年业绩变化趋势、估值看,建议关注今年产品排期丰富且多为大IP产品(《一拳超人》《女神异闻录》《诛仙世界》等)、此次《完美新世界》获批的完美世界,近两年成功推出《蛋仔派对》等爆款产品、《天启行动》《永劫无间》移动端获批的国产游戏厂商龙头网易。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传媒互联网点评:2月国产游戏版号常态化发放,连续3个月获批数量破百》 2.慢乙肝治愈行业:创新疗法探索道阻且长,长效干扰素基石地位稳固 热点解读:慢性乙肝治愈赛道是我们团队持续看好并推荐的赛道之一,慢乙肝临床治愈从早期探索到国际认可再到快速深入发展,目前已进入新的阶段。随着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等官方指南的发布,慢乙肝临床治愈正向着扩大抗病毒治疗人群、拓展临床治愈人群的新阶段发展。我们特为广大投资者梳理了现阶段慢性乙肝肝炎治疗药物格局,并按照药物类型汇总了慢乙肝治愈领域在研药物最新临床试验进展,并整理了相应药物的治疗方案及治愈率。我国乙肝患者众多且诊疗率低,未竟临床需求+政策推动有望持续催化市场增长。真实世界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完善,NAs+长效干扰素慢乙临床治愈率可达30%以上。创新疗法探索道阻且长,乙肝治疗药物格局短期难以颠覆。 近年来真实世界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积累,基于长效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可达30%以上,为现阶段可及的治愈最高的治疗方案。目前乙型肝炎领域多款在研创新药物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治愈率仍未较现有长效干扰素+NAs药物方案显现出相应优势。整体看乙肝治疗药物格局短期难以颠覆,长效干扰素及NAs仍将是未来慢乙肝治疗重要药物,持续推荐慢乙肝治愈赛道中布局长效干扰素及相关创新药物的企业。。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慢乙肝治愈行业深度系列:创新疗法探索道阻且长,长效干扰素基石地位稳固》 3. 电动工具行业:锂电化浪潮推动国产出海 热点解读:电动工具、OPE市场规模逾400亿美元,需求有望修复,去库步入尾声,行业拐点将至。1)行业特征:中国制造,海外消费,规模超400亿美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电动工具、OPE市场保持稳步增长,20年市场需求(不含零件市场)分别为219/213亿美元,合计432亿美元,欧美市场占比超80%,制造端主要由国内企业把控。2)库存:去库步入尾声。①美国零售库存销售比(建筑材料、园林设备和物料店):22Q2起库销比走高,23Q2触顶回落;②渠道商存货周转天数:家得宝距离中枢的偏离在23年Q1/Q2/Q3分别为16/11/7天,已触顶向下;③电动工具生产商存货周转天数:创科实业23H1库存已回落;④电芯供应商存货周转天数:蔚蓝锂芯23H1库存已回落。由于旺季先后原因,电动工具基本完成去库,OPE预计1H24完成去库。3)需求:通胀回落+地产周期向上,有望带动工具需求修复。①通胀回落:工具属于耐用消费品,对通货膨胀敏感,22年起美国高通货膨胀对消费需求构成压制,当前核心CPI环比增速有所回落,利于需求复苏;②地产周期有望向上:美国工具、园林设备消费景气度滞后美国地产周期0-1年,呈现强正相关性(其中电动工具相关性更强,OPE还受天气等因素影响),目前加息周期临近尾声,有望带动美国房地产销量&工具、园林设备消费景气度向上。 工具复苏重视锂电赛道,OPE领域锂电加速渗透。1)渗透率:电动工具渗透率较高,OPE未来渗透空间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及泉峰控股招股说明书,2020年全球电动工具中无绳类(绝大部分为锂电)占比47%;2020年全球OPE中燃油类/无绳类/有绳类占比78%/17%/5%,锂电渗透率相对较低;2)需求侧:环保、产品力、经济性共驱锂电渗透,预计24年重回高增。①环保:欧美地区重视环保,OPE“禁油”政策频出,加州24年在OPE领域全面禁油将直接推动锂电渗透;②产品力:当前锂电OPE产品性能已逼近燃油OPE,且保修期更长;③更优的生命周期经济性:锂电OPE较燃油OPE有更高的购买成本,但有更低的运营成本及生命周期成本;④锂价下行有望缓解价格痛点:电芯在电动工具的售价/成本中占比高,过去1年碳酸锂价格下降约80%,带动锂电池价格下降,将降低锂电OPE的初次购买成本。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电动工具行业深度:行业拐点将至,锂电化浪潮推动国产出海》 公司聚焦 一一一 1.同花顺 HithinkGPT持续落地,经营增速放缓 AI方面,目前公司自研的问财HithinkGPT预训练金融语料达万亿tokens,预计应用于投顾、投研、客服、代码生成、法律咨询等领域。目前同花顺AI开放平台目前可面向客户提供数字虚拟人、短视频生成、文章生成、智能金融问答、智能语音、智能客服机器人、智能质检机器人、会议转写系统、智慧政务平台、智能医疗辅助系统等多项AI产品及服务。此外,公司预计2024年加大基金销售投入,也将在海外持续拓宽金融信息服务产品的市场。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同花顺公司点评:经营增速放缓,HithinkGPT持续落地》 2.万华化学 万华化学电池产业链不断完善。万华化学将电池产业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进行培育,本次交易完成后,万华电池将完善上游原料产业链,增强在电池产业尤其是磷酸铁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安纳达钛白粉在行业处于前列,万华化学在涂料、塑料和油墨等领域与众多大客户也有良好合作关系,同时万华化学在全球具有完善的销售体系,万华电池控股安纳达后该业务与万华化学现有业务具有极强的互补及协同效应。 + 详细解读点击阅读下方报告 《万华化学公司点评:对外投资落地,完善电池产业链布局》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