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全景 | 聚焦浙商医药北京上市公司交流会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观点全景 | 聚焦浙商医药北京上市公司交流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2024年,全球宏观环境依旧纷繁复杂,而医药板块的刚需属性及人口结构老龄化,人民对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升级。同时,从政策面来看,国资委宣布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从本土供给角度看,中国本土创新力量全球化有望成为未来3-5年潜在最重要的动能之一。从出海能力看,中国力量正在逐渐从原料药、低值耗材渗透到创新药、高端器械。板块配置价值愈发凸显。 在此背景下,浙商证券大健康组于2月27日至2月28日在北京举办“寻找医药破局新方向”上市公司交流会,特邀30余家上市公司高管、知名产业专家,与到场投资者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格局、新趋势,前瞻产业投资新挑战、新机遇。 ? 观点精粹 医药主题论坛由浙商证券大健康组组长、医药首席孙建及中药首席吴天昊领衔,携手重磅专家,深入探寻2024年二级市场医药阻力最小的方向。 “ 浙商医药新成员亮相,2024年如何跟踪板块找寻“破局”机遇? 1、2024年医药政策趋势展望。 ①宏观层面,2024年医改持续深化,特别是医疗环节成为重点,医保监管水平持续提升以应对收支紧缩趋势; ②产品价格、诊疗行为规范化、基药目录调整、医疗服务定价等政策值得关注; 2、创新药械从研发积累走向商业化兑现的阶段。 ①产品销售放量及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②集采、谈判规则更合理、更科学,利于企业形成合理应对策略,医药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产业集中度提升在路上。 ③延续2023年过渡期,特别是营销体系调整下公司之间的分化或依然比较明显,创新药械、疫苗公司随着增量产品商业化兑现(EPS)、临床进展或国际化交易(PE),或带来板块弹性表现。 3、老龄化加速带来院外疫苗、中药OTC、连锁药店等业态进入更景气的增长窗口。 ①出生率、在职退休比体现压力,医保基金发展面临新挑战。 ②诊疗复苏、双通道等政策的落地以及门店扩展带来的增量产能,中药OTC也正经历品牌强化周期。 4、2024年医药投资关键词:需求量增,结构调整。 ①老龄化节奏加速、诊疗恢复增长,依然是2024年医药需求端的重要支撑; ②2018年以来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医保监管水平提升,带来行业竞争业态进入“良币驱除劣币”的阶段。 风险提示: 新品类的价格政策超预期;贸易摩擦影响订单不确定性;医疗环节政策推进导致产品放量低于预期的风险。 相关报告: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年度策略:蓄力,破局》 “ 政策与改革双轮驱动,中药投资价值解析 1、看政策:顶层设计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强劲,发布机构升级且增加明确的发展数据指标;审评审批机制改革,中药创新药获批加量提速;中医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付限制逐渐宽松;中药集采降价幅度相对温和,市场竞争良性的品种受益明显。 2、看公司:股权激励开门红,国企激励方案有望陆续推进。 ①2024年1月2日,东阿阿胶发布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江中药业发布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条件反映出公司对远期业绩的信心和对经营质量管控的决心。我们认为随着“十四五”计划逐步实施,其他中药板块国企也有望加强内部激励。 ②2024年2月21日,中国中药公告,国药集团拟每股4.6港币(溢价34.11%)将中国中药私有化。中国中药私有化推进,中药央国企改革加速。 3、看估值:中药与消费板块相比估值更具性价比。当前中药板块估值处于2023年以来底部,与消费食饮行业相比,我们认为在老龄化受益明显、政策支持属性强同时需求更为刚性的背景下,中药行业估值更具性价比。 4、建议关注以下组合: ①国企改革线:推荐东阿阿胶、华润三九,关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 ②低估值高股息:推荐羚锐制药、济川药业; ③基本面优秀,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国企:建议关注片仔癀、同仁堂等。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集采降价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 相关报告: 《政策与改革双轮驱动,中药投资价值解析》 基药专家 “ 时隔6年,基药目录能否再次带动院内放量 1、随着时间及相关部委职能的变化,基本药物制度及目录的意义将逐渐倾向于在众多品种中遴选综合价值较高的品种,国家供应保障; 2、根据基本药物制度精神要求,药监、医保等部委之间的协同会越来越多; 3、未来目录扩容、升级的可能性很大,但总量上的幅度不可能与医保目录太过接近; 4、中成药(儿科),肿瘤、“两病”治疗药物及近年来谈判进入医保且在临床使用率较高的品种可能受到关注。 如需了解更多策略会精彩内容,欢迎联系对口销售或研究员。 嘉宾所述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浙商证券研究所研究观点,如果嘉宾发布的观点和浙商研究所发布的观点有分歧或不一致,这也仅作为一种不同的研究视角,供投资者参考。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信息仅面向浙商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若您非浙商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浙商证券研究所”)是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商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与维护的官方公众号。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浙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观点、判断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浙商证券所载完整报告。 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浙商证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对依据或者使用该等信息、意见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浙商证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减或修改。
? 2024年,全球宏观环境依旧纷繁复杂,而医药板块的刚需属性及人口结构老龄化,人民对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升级。同时,从政策面来看,国资委宣布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从本土供给角度看,中国本土创新力量全球化有望成为未来3-5年潜在最重要的动能之一。从出海能力看,中国力量正在逐渐从原料药、低值耗材渗透到创新药、高端器械。板块配置价值愈发凸显。 在此背景下,浙商证券大健康组于2月27日至2月28日在北京举办“寻找医药破局新方向”上市公司交流会,特邀30余家上市公司高管、知名产业专家,与到场投资者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格局、新趋势,前瞻产业投资新挑战、新机遇。 ? 观点精粹 医药主题论坛由浙商证券大健康组组长、医药首席孙建及中药首席吴天昊领衔,携手重磅专家,深入探寻2024年二级市场医药阻力最小的方向。 “ 浙商医药新成员亮相,2024年如何跟踪板块找寻“破局”机遇? 1、2024年医药政策趋势展望。 ①宏观层面,2024年医改持续深化,特别是医疗环节成为重点,医保监管水平持续提升以应对收支紧缩趋势; ②产品价格、诊疗行为规范化、基药目录调整、医疗服务定价等政策值得关注; 2、创新药械从研发积累走向商业化兑现的阶段。 ①产品销售放量及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 ②集采、谈判规则更合理、更科学,利于企业形成合理应对策略,医药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产业集中度提升在路上。 ③延续2023年过渡期,特别是营销体系调整下公司之间的分化或依然比较明显,创新药械、疫苗公司随着增量产品商业化兑现(EPS)、临床进展或国际化交易(PE),或带来板块弹性表现。 3、老龄化加速带来院外疫苗、中药OTC、连锁药店等业态进入更景气的增长窗口。 ①出生率、在职退休比体现压力,医保基金发展面临新挑战。 ②诊疗复苏、双通道等政策的落地以及门店扩展带来的增量产能,中药OTC也正经历品牌强化周期。 4、2024年医药投资关键词:需求量增,结构调整。 ①老龄化节奏加速、诊疗恢复增长,依然是2024年医药需求端的重要支撑; ②2018年以来行业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医保监管水平提升,带来行业竞争业态进入“良币驱除劣币”的阶段。 风险提示: 新品类的价格政策超预期;贸易摩擦影响订单不确定性;医疗环节政策推进导致产品放量低于预期的风险。 相关报告: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年度策略:蓄力,破局》 “ 政策与改革双轮驱动,中药投资价值解析 1、看政策:顶层设计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强劲,发布机构升级且增加明确的发展数据指标;审评审批机制改革,中药创新药获批加量提速;中医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支付限制逐渐宽松;中药集采降价幅度相对温和,市场竞争良性的品种受益明显。 2、看公司:股权激励开门红,国企激励方案有望陆续推进。 ①2024年1月2日,东阿阿胶发布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江中药业发布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条件反映出公司对远期业绩的信心和对经营质量管控的决心。我们认为随着“十四五”计划逐步实施,其他中药板块国企也有望加强内部激励。 ②2024年2月21日,中国中药公告,国药集团拟每股4.6港币(溢价34.11%)将中国中药私有化。中国中药私有化推进,中药央国企改革加速。 3、看估值:中药与消费板块相比估值更具性价比。当前中药板块估值处于2023年以来底部,与消费食饮行业相比,我们认为在老龄化受益明显、政策支持属性强同时需求更为刚性的背景下,中药行业估值更具性价比。 4、建议关注以下组合: ①国企改革线:推荐东阿阿胶、华润三九,关注太极集团、昆药集团; ②低估值高股息:推荐羚锐制药、济川药业; ③基本面优秀,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国企:建议关注片仔癀、同仁堂等。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集采降价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 相关报告: 《政策与改革双轮驱动,中药投资价值解析》 基药专家 “ 时隔6年,基药目录能否再次带动院内放量 1、随着时间及相关部委职能的变化,基本药物制度及目录的意义将逐渐倾向于在众多品种中遴选综合价值较高的品种,国家供应保障; 2、根据基本药物制度精神要求,药监、医保等部委之间的协同会越来越多; 3、未来目录扩容、升级的可能性很大,但总量上的幅度不可能与医保目录太过接近; 4、中成药(儿科),肿瘤、“两病”治疗药物及近年来谈判进入医保且在临床使用率较高的品种可能受到关注。 如需了解更多策略会精彩内容,欢迎联系对口销售或研究员。 嘉宾所述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浙商证券研究所研究观点,如果嘉宾发布的观点和浙商研究所发布的观点有分歧或不一致,这也仅作为一种不同的研究视角,供投资者参考。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信息仅面向浙商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若您非浙商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浙商证券研究所”)是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商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与维护的官方公众号。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浙商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观点、判断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浙商证券所载完整报告。 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浙商证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对依据或者使用该等信息、意见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浙商证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减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