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宏观于博团队】“寻找政策锚点”系列研究合集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长江宏观于博团队】“寻找政策锚点”系列研究合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写在前面的话 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经济金融政策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在党中央的领导和系统部署下,2024年经济政策“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已经确定。随着地方两会以及部委年度工作会议的召开,2024年两会的部署也愈发清晰。 长江宏观始终紧跟大政方针变化,结合经济基本面情况,研判下一阶段经济与政策方向。在此,我们为您整理了去年12月以来的专题分析,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于博 博士 长江宏观首席分析师 刘承昊 宏观分析师 深度专题 1 01 地方如何规划2024年经济?——地方两会解析 2024/02/04 回顾2023年,多数省市GDP、投资增速目标完成度较低,消费表现相对强势,目标完成度较高。从地方两会看,经济增速目标普遍调降。产业政策方面,地方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产业升级成为年度首要工作重点。展望2024年,地产下行叠加地方化债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扩张力度和空间较为有限,中央层面的总量政策和部委层面对产业升级的支持政策或为今年的政策重点,需重点关注。 阅读原文 2 02 部委如何发声,执行重心何在?——部委年度工作会议及近期发声跟踪 2024/02/02 2023年末至今,与经济金融密切相关的九部委陆续召开年度会议,并在国常会部署资本市场相关工作后积极发声。我们梳理后发现,今年部委工作会议的重点主要是调结构、稳信心、防风险。其中,宏观调控以货币短期发力为主,财政支出相对谨慎。稳信心主要由证监会、国资委、央行等部门协同推进,意在增加投资者回报。防风险,则主要是地方化债、房企化险及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我们发现,部委作为“政策执行者”的特征更为突出,作为“政策制定者”的特点在逐步淡化。未来总量利好政策或更多以中央相机部署、部委密集发声的形式出现。 阅读原文 事件快评 1 01 敢想肯干,唱响经济光明论——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2023/12/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定调积极,在宏观政策、培育产业、扩大内需、改革开放、发展安全等多个方向提出具体要求。短期来看,经济增长能否稳中有升,关键在于政策能否尽快落地。而长期来看,经济转型处于消化风险的中后期、新兴产业的洗牌期和前沿技术的萌芽期,多期叠加更需要经济环境保持平稳,提升转型速度。 阅读原文 2 02 稳在当下,立在长远——12月政治局会议点评 2023/12/09 政策基调首提“以进促稳”,同时再提“先立后破”,在多重目标平衡中,宏观政策将持续巩固经济复苏。财政政策从加力提效,到适度加力,反映财政加码方向明确,但力度有限;货币重回灵活适度,未提合理充裕,反映宽货币重心或在降息。强调“高水平安全”,并与“高质量发展”并列,反映决策层重视大局稳定;而着眼长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需求更为迫切,改革则需要等待三中全会信号。未来政策的重心或是:稳定短期内外环境,为长期转型创造条件。货币与财政的角色也随之转变,短期相机抉择防风险,长期则是为经济转型保驾护航。 阅读原文 系列电话会 定期跟踪 2023-12-09 | 稳在当下,立在长远——12月政治局会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刘承昊) 2023-07-24 | 解题思路有何变化?——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刘承昊) 2023-04-29 |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4月政治局会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刘承昊) 文中报告节选自长江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评级说明及声明
写在前面的话 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经济金融政策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在党中央的领导和系统部署下,2024年经济政策“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基调已经确定。随着地方两会以及部委年度工作会议的召开,2024年两会的部署也愈发清晰。 长江宏观始终紧跟大政方针变化,结合经济基本面情况,研判下一阶段经济与政策方向。在此,我们为您整理了去年12月以来的专题分析,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于博 博士 长江宏观首席分析师 刘承昊 宏观分析师 深度专题 1 01 地方如何规划2024年经济?——地方两会解析 2024/02/04 回顾2023年,多数省市GDP、投资增速目标完成度较低,消费表现相对强势,目标完成度较高。从地方两会看,经济增速目标普遍调降。产业政策方面,地方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产业升级成为年度首要工作重点。展望2024年,地产下行叠加地方化债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扩张力度和空间较为有限,中央层面的总量政策和部委层面对产业升级的支持政策或为今年的政策重点,需重点关注。 阅读原文 2 02 部委如何发声,执行重心何在?——部委年度工作会议及近期发声跟踪 2024/02/02 2023年末至今,与经济金融密切相关的九部委陆续召开年度会议,并在国常会部署资本市场相关工作后积极发声。我们梳理后发现,今年部委工作会议的重点主要是调结构、稳信心、防风险。其中,宏观调控以货币短期发力为主,财政支出相对谨慎。稳信心主要由证监会、国资委、央行等部门协同推进,意在增加投资者回报。防风险,则主要是地方化债、房企化险及中小银行风险化解。我们发现,部委作为“政策执行者”的特征更为突出,作为“政策制定者”的特点在逐步淡化。未来总量利好政策或更多以中央相机部署、部委密集发声的形式出现。 阅读原文 事件快评 1 01 敢想肯干,唱响经济光明论——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2023/12/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定调积极,在宏观政策、培育产业、扩大内需、改革开放、发展安全等多个方向提出具体要求。短期来看,经济增长能否稳中有升,关键在于政策能否尽快落地。而长期来看,经济转型处于消化风险的中后期、新兴产业的洗牌期和前沿技术的萌芽期,多期叠加更需要经济环境保持平稳,提升转型速度。 阅读原文 2 02 稳在当下,立在长远——12月政治局会议点评 2023/12/09 政策基调首提“以进促稳”,同时再提“先立后破”,在多重目标平衡中,宏观政策将持续巩固经济复苏。财政政策从加力提效,到适度加力,反映财政加码方向明确,但力度有限;货币重回灵活适度,未提合理充裕,反映宽货币重心或在降息。强调“高水平安全”,并与“高质量发展”并列,反映决策层重视大局稳定;而着眼长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需求更为迫切,改革则需要等待三中全会信号。未来政策的重心或是:稳定短期内外环境,为长期转型创造条件。货币与财政的角色也随之转变,短期相机抉择防风险,长期则是为经济转型保驾护航。 阅读原文 系列电话会 定期跟踪 2023-12-09 | 稳在当下,立在长远——12月政治局会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刘承昊) 2023-07-24 | 解题思路有何变化?——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刘承昊) 2023-04-29 |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4月政治局会议点评(长江宏观 于博,刘承昊) 文中报告节选自长江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评级说明及声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