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市场有望继续修复

市场有望继续修复

作者:微信公众号【湘财证券】/ 发布时间:2024-02-2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市场有望继续修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市场回顾 春节期间,公布的1月金融数据、假期消费数据好于预期,中国A50指数大涨2.7%。海外大部分股市上行,美股在超预期通胀数据公布后,先跌后涨,经济前景预期仍然强劲。国内市场有望震荡企稳后继续开启修复,历史数据来看,政策积极宽松预期之下,春节后到两会区间市场表现通常较好。短期对市场中性,中期维度看好市场一季度的表现。 后市展望 国内方面,1月金融数据开门红,社融数据部分显著超预期。央行公布的1月信贷社融数据显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2万亿,预期4.67万亿,较去年同期基本不变;新增社融6.5万亿,预期5.79万亿,较去年同期6.0万亿有所提升;M1同比增长5.9%,较前值1.3%大幅提升;M2同比增长8.7%,略低于预期9.3%。但结构上,剔除政府债的社融同比增速8.2%,为历史上1月社融较低水平,目前还很难说私人部门已重新开始扩张,市场仍在期待3月份能有进一步的刺激政策。 货币政策层面,后续大方向或保持宽松。2月8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4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我国2024年经济有望进一步回升”的利好信号,未来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仍以宽松为主。春节消费方面,市民出行意愿较强,但消费能力未恢复。据文旅部数据,国内出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119%,客单价则仅恢复至2019年的91%。 策略层面,春节前小盘股出现了较大幅度反弹,虽然前期的流动性风险逐步解除,但站在国内基本面已经见底并将逐渐有所起色、市场制度持续完善的当下,大盘股胜率更高,大盘和红利风格更具中期配置价值。 海外方面,美国1月通胀数据保持韧性,叠加2023四季度GDP、非农数据等强劲经济数据及FOMC鹰派发言,预期美联储降息时间将推迟,首次降息预期时点移至6月,受此影响十年期美债利率大幅上行至4.335%,当下宽松预期修正后,预计美债利率进一步上行空间有限,或维持高位震荡格局。欧洲央行释放鸽派信号,宽松政策或已确认。欧央行管委会成员表示,随着未来一年物价上涨速度放缓,通胀状况有所缓解,降息预期明确。日本失去世界第三经济体位置,国内消费依然低迷,日央行目前保持流动性宽松状态,预计4月份将结束“负利率”时代。红海局势持续紧张,红海地区武装冲突短期内较难缓解,全球交运及大宗商品市场或因此有较大波动。 如果把利润、流动性、资本市场制度、风险偏好这四个要素综合起来,你对于2024年A股市场的具体看法是什么? 如果市场再度出现调整,可以考虑择机买入股票。当前A股主要指数的估值历史分位数已经低于过去多次市场底,这意味着,当前市场估值已经低估,中长期看反弹的空间较大。对于2024年,我们大方向判断A股是可以期待的,主要来自伴随经济持续稳定修复,全A盈利较2023年会有明显改善。此外,内部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较2023年会显著增强。 相比2023年,2024年市场面临的最大投资差异有以下几点: 一是盈利改善。2024年全A盈利增速预计较2023年负增长显著改善,有望成为支撑市场的基石。具体来源于消费的内生修复与出口回暖下制造业投资的持续。 二是政策边际改善。内部改善,2023年末新增万亿几乎全部用在2024年,地产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处置路径更加清晰,高质量发展政策着力点更加明确。外部风险缓释,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中美利差收窄。 三是估值修复。当前估值水平修复空间大、下行空间小。主要指数和各风格指数的估值百分位基本与过去多次底部时相当,甚至部分指数显著低估。当然在市场修复前,我们认为结构性改善和边际性改善的迹象需逐步落实,这也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结构性机会。 海外方面,美国1月的通胀数据和PMI数据均超市场预期,反映当前美国的金融条件较为宽松,通胀的粘性和经济的韧性依然存在,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期美联储2024年降息3-4次,相比此前的5-6次明显有所修正,美债利率大幅上行至4.3%以上,美国3月、5月议息会议利率维持不变的概率较大,海外市场过于提前交易降息仍可能导致大类资产波动加大。 国内方面,央行公布的1月金融数据大超市场预期,社融和信贷再次实现开门红,同时制造业PMI小幅回升,春节期间消费数据亮点较多,此前市场对经济过于悲观的预期有望得到修复,但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未来经济核心需要观察地产和出口数据。考虑到未来2-3个月左右时间,财政政策仍有望进一步发力,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国内外经济预期有望边际向好。目前全球库存周期开启补库,A股企业盈利有望在二季度逐渐走出底部。当前A股整体估值依然处于较低区间,随着国内政策继续发力、海外经济需求回暖,未来A股指数有望开启震荡向上的趋势。 期权&期指 节前标的指数普遍上涨,其中成长指数涨幅占优,中证500、创业板和科创50指数涨幅最大,周度涨幅超10%,其他指数涨幅均超过5%。期权市场情绪回暖,大部分期权品种曲线偏斜程度有所回归,呈现较对称的状态。随着标的指数上升,除1000期权隐含波动率有所上涨以外,期权品种隐含波动率周度下降,其中50和300隐含波动率下降最多,期权和标的指数保持负相关关系。目前,各期权隐含波动率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节前市场情绪转暖,结合春节长假日历效应,隐含波动率大概率快速下行,节前布局空波动率跨式策略或可获得收益。注意节后期权结算gamma风险,关注跨期跨品种波动率套利机会。 大宗商品 春节前一周随着国内救市资金入场遏制股市流动性风险,A股反弹,股指期货大幅上涨,黑色市场上涨;1月社融和信贷数据表现亮眼。春节长假消费火热,经济有望边际好转。虽然1月通胀数据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其中服务价格表现也较历史同期平均水平偏低,表明内需复苏仍有偏弱的现象,但春节假期居民消费较2019年同期实现了较明显的增长,且整体好于市场预期。节假日期间,美联储各大官员发言表示美联储调整利率“紧迫性”较低,将保持“耐心”。 利好不断,市场开门红行情可期 2024年开年以来,受房地产数据继续下滑、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通缩预期明显、财报预告期大量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和市场资金层面的雪球、两融、dma、股东质押、各类资产管理机构面临巨大赎回压力等一系列风险综合影响市场避险情绪浓重,除了高股息红利股方向持续上涨之外,其他方向均出现大面积无差别杀跌,一月份全部A股跌幅中位数超过20%,市场异常惨烈。 节前最后一周只有四个交易日,主流指数均超跌反弹,大幅上涨收盘,但是身处其中便知节前一周的行情有多么波澜壮阔,雪球持续敲入带来dma产品爆仓、大量量化同质化策略批量止损,最后一周中小票出现流动性危机,尤其是以中证2000为代表的的小票指数,周一大幅接近10%,周二继续大幅低开,周三也未跟随其他指数一起上涨,直到最后一天出现资金回补才迎来大幅反弹,但整体看最后一周中证2000指数仍然下跌2.4%。 国内政策扭转微观预期的决心明确 节前市场持续下跌的一个核心因素便是市场对宏观政策走向预期不明确,出现了宏观政策和微观主体体感之间的差异,微观主体用体感给股票市场投票,才出现了节前日经ETF和纳指ETF等海外ETF指数溢价率高达十几个点,甚至接近二十个点的滑稽现象。现在随着开年以来市场的持续下跌,政策层面开始重视微观主体感受,同时也开始落地实质利好政策。 首先,节前换人。历史上很少有在春节前夕发布人事任命的情况,而本次在春节前夕临时发布人事任命更换证监会主席,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政策层面目前对资本市场的重视。而且不同于以往,本次上任的证监会主席是一直从事证券相关工作,相对更了解资本市场,也一定会更清楚资本市场的症结在哪里,可以尽快对症下药,春节期间已经在加班加点工作对于违规交易开出大量罚单,也让我们感受到本届证监会主席的决心。 其次,提供无限流动性。一月份每当市场跌破关键点位,都可以看到相关300ETF的认购大幅增加,以及节前最后一周市场出现流动危机时,中央汇金更是直接发公告表态认可当前A股市场投资价值,并将进一步扩大ETF增持力度,虽然没有明说会提供无限流动性,但实际行动证明实质已经开始提供无限流动性,最后两天中证1000和中证2000同样开始有大量认购。 综上,我们认为国内政策层面扭转微观主体预期的决心是非常明确的,只要市场信心得到改善,市场便有打破负循环走向正循环的可能。 自从2021年初市场整体见顶以来,三年的下跌已经让大部分投资者从yy牛市,到认清现实,再到悲观线性外推,推动市场进一步下跌出现流动性危机,从极度乐观到极度悲观的情绪周期被演绎的淋漓尽致。但股票市场最重要的是预期,只要大家开始感受到国内宏观政策的决心,以及这种决心带来的预期改善,市场便可以提前基本面走出底部,同时还有人工智能产业全球范围内加速落地带来的科技革命投资浪潮,相信市场一定可以走出颓势,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