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通胀仍是主要担忧——美联储2024年1月议息会议纪要点评

通胀仍是主要担忧——美联储2024年1月议息会议纪要点评

作者:微信公众号【梁中华宏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通胀仍是主要担忧——美联储2024年1月议息会议纪要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概 要 · 2024年2月22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2024年1月议息会议纪要,纪要释放了哪些信息? 其一,通胀继续放缓,担忧通胀下行停滞。就通胀现状来看,通胀在继续放缓。就通胀前景来看,通胀在过去一年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委员会的目标。仍需进一步观察,以判断通胀是否向2%目标持续下降。就通胀风险来看,金融条件的限制性不足或可能变得不足的风险,可能会给总需求增加不适当的动力,从而导致通货膨胀下行的进展停滞。此外,地缘政治事件也可能导致核心商品价格反弹。 其二,经济稳步增长,就业有下行风险。就经济现状来看,去年第4季度经济稳步增长,消费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就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水平。就经济前景来看,劳动力市场仍然紧张,但该市场的需求和供应会继续趋于平衡。劳动力供应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有限,就业前景存在下行风险。就经济风险来看,包括可能导致需求大幅回落的地缘政治风险、一些外国经济体增长放缓可能带来的负面溢出效应、金融状况可能在太长时间内保持限制性的风险以及家庭资产负债表疲软可能导致消费减速超过预期。 其三,政策利率或处于峰值,利率路径依赖数据。就货币政策现状来看,维持目前的政策立场是适当的;通胀继续向2%的目标迈进,劳动力市场继续向更好的平衡迈进。就货币政策前景来看,政策利率可能处于本轮紧缩周期的峰值,政策利率的未来路径将取决于即将到来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鉴于ON RRP工具的使用量正在减少,在委员会的下次会议上开始深入讨论资产负债表问题是适当的,以指导减缓缩表速度的最终决定。 此外,银行体系面临的风险已经显著下降。但一些银行存在脆弱性,需要对这些银行进行监控。作为审慎的应急规划,银行应继续做好使用美联储贴现窗口的准备,美联储应继续提高该窗口的运作效率。 根据CME观察显示,截至2月22日,市场预期美联储大概率在6月降息,概率为71.5%,预期2024年有4次左右降息可能。 风险提示: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 2024年2月22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2024年1月议息会议纪要,纪要释放了哪些信息? 其一,通胀继续放缓,担忧通胀下行停滞。 就通胀现状来看,与会者指出,通胀在继续放缓。例如,截至2023年12月的12个月内,PCE同比为2.6%,核心PCE同比为2.9%,通胀总体和核心通胀均远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达拉斯美联储银行构建的12个月PCE价格通胀率的截尾均值在12月为3.3%,也低于2022年同期的水平。 就通胀前景来看,与会者指出,通胀在过去一年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委员会的目标;他们仍然担心高通胀会继续损害家庭,尤其是那些承受价格上涨能力有限的家庭。仍需进一步观察,以判断通胀是否向2%目标持续下降。 随着劳动力市场继续走向平衡以及工资增长进一步放缓,除住房外核心服务通胀有望进一步下降;随着新租约的租金放缓逐步反映到住房通胀指标上,住房服务通胀也有望进一步下降。 就通胀风险来看,与会者指出,金融条件的限制性不足或可能变得不足的风险,可能会给总需求增加不适当的动力,从而导致通货膨胀下行的进展停滞。此外,地缘政治事件也可能导致核心商品价格反弹。 其二,经济稳步增长,就业有下行风险。 就经济现状来看,与会者指出,去年第4季度经济稳步增长,尤其是出口强劲,净出口贡献较大。此外,消费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就业增长速度自2023年年初以来有所放缓,但仍然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水平。 就经济前景来看,与会者指出,劳动力市场仍然紧张,但该市场的需求和供应会继续趋于平衡。不过,部分与会者认为,劳动力供应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有限,就业前景存在下行风险。 就经济风险来看,经济活动的下行风险包括,可能导致需求大幅回落的地缘政治风险、一些外国经济体增长放缓可能带来的负面溢出效应、金融状况可能在太长时间内保持限制性的风险以及家庭资产负债表疲软可能导致消费减速超过预期。不过,部分与会者指出,由于供应发展的比预期好,经济活动可能表现不错。 其三,政策利率或处于峰值,利率路径依赖数据。 就货币政策现状来看,与会者指出,维持目前的政策立场是适当的;通胀继续向2%的目标迈进,劳动力市场继续向更好的平衡迈进。在本次会议上维持利率水平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委员会的目标,并让与会者有更多的时间来收集更多的信息来评估这一进展。 就货币政策前景来看,与会者指出,政策利率可能处于本轮紧缩周期的峰值,政策利率的未来路径将取决于即将到来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 此外,鉴于ON RRP工具的使用量正在减少,许多与会者建议,在委员会的下次会议上开始深入讨论资产负债表问题是适当的,以指导减缓缩表速度的最终决定。部分与会者指出,即使美联储开始降息,资产负债表的缩减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与会者指出,银行体系面临的风险已经显著下降。但指出,一些银行存在脆弱性,需要对这些银行进行监控。作为审慎的应急规划,银行应继续做好使用美联储贴现窗口的准备,美联储应继续提高该窗口的运作效率。 根据CME观察显示,截至2月22日,市场预期美联储在6月大概率降息,概率为71.5%,预期2024年有4次左右降息可能。 风险提示: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 ----------------- 更多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低利率环境:配置什么资产?——低利率下的资产配置系列一(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等) “出海”竞争:哪些新机遇?(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中东:“油库”中的机遇——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七(海通宏观) “印度制造”:前景如何?——印度经济结构篇(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六) 低利率环境:哪些企业盈利更稳定?(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经济引擎能持续多久?——2024年海外经济展望(日本篇)(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房地产研究合集》:经济消费、债务化解、资产配置、汇率表现(海通宏观 梁中华团队) 印度:制造“落后”,服务“超前”——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五(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迎难而上——2024年海通宏观经济和政策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5%的美债利率:是否偏高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宏观因素:三个“转折”?——2023年四季度宏观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美国持续加息:消费为何还稳定?(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如何看待“库存周期”?(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国际货币如何更迭?——兼论“去美元化”的现状(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海通宏观研究团队:重点报告合集 汇率的波动:利差的视角(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存量房贷利率:怎么调?影响多大?(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与“货币”的赛跑——海通宏观研究框架(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日本房价下跌后:日元为何升值?——对1990年代日元升值的思考(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美国制造业在回流吗?——中美欧产业链的变化(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90年代日本消费的新机会(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高货币、低投资的原因和出路——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思考1(荀玉根、梁中华、应镓娴) “一带一路”:进展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美国的超额储蓄:还能支撑多久?(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宽松未通胀,钱都去哪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