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热点站|为您带来上周热点资讯汇总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华西热点站|为您带来上周热点资讯汇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财联社,经整理后发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1 【AI】 1、智能算力已成为稀缺资源,厂商投入大幅增加之下这类产品需求激增 根据华为GIV预测,2030年人类将迎来YB数据时代,全球算力总规模达到56ZFlops,其中智能算力达到52.5ZFlops,在算力需求中占绝对主导地位,2022-2030年CAGR达81%。 智能算力即人工智能算力,由 GPU(图形处理器)、ASIC(专用集成电路)、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等各类专用芯片承担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计算,在专门应用下具有性能更优、能耗更低等优点。AI大模型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厂商对智能算力投入大幅增加,支持存储和训练的高端AI服务器的需求激增。不少AI服务器厂商去年订单都集中在高端AI服务器上。业内人士表示,随着AI大模型加速迭代,智能算力已成为稀缺资源。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AI服务器市场维持供不应求状态,国产AI芯片市场规模增长迎来关键窗口期。 华西热点站 华西证券 华西证券 #2 【电商】 1、跨境电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据报道,当前在传统贸易承压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快速发展且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外贸新业态,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激发对外贸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跨境电商以提升交易效率降低成本为目的,本质是国内供应链与海外需求的匹配。至2022年我国跨境出口电商规模已达12.3万亿元,出海电商历经库存积压、亚马逊封号潮、流量红利消退等影响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当前,电商平台格局迎来竞争拐点,传统电商巨头走向多平台分流,新兴平台崛起之下,跨境交易成本与效率迎来更优解。相关机构指出,跨境电商物流环节费用较高,跨境物流行业空间大,有望分享消费品出海红利。物流运输是跨境电商企业的一个比较大的成本项。根据运联智库预计,2023年跨境电商物流出口市场规模约为7563亿元同比+11%。其中,2022年第三方+自建海外仓的市场规模高达705亿元。预计,未来跨境物流行业将伴随我国消费品跨境出口一同实现较高增速。 #3 【智能硬件】 1、Vision Pro产品中长期有望达到数千万台量级 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Wedbush预测,Vision Pro在2024年的销量将达到60万台,随着更便宜版本和太阳镜式外形的推出,2025年的销量有望超过100万台。 苹果布局头显类产品是其未来五到十年的核心战略之一,Vision Pro带领苹果从个人计算、移动计算跨越到空间计算时代,用户从移动计算时代的人机交互升级为人+机+环境的多维度交互,参考苹果手机、Mac发布早期的出货量水平,中信证券预计,Vision Pro产品2024-2025年出货量分别约60/300万台,中长期有望达到数千万台量级。中信证券表示,持续看好苹果头显产品的迭代以及对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行业的引领作用,建议关注产业链核心零部件、设备以及内容端的投资机会。 2、三星订单翻倍!LGD广州8.5代线CA-1已复产 据行业媒体,三星电子和LGDisplay今年将扩大LCD和OLED领域的合作。据DSCC、WitDisplay等调研机构消息,三星电子与LGDisplay两家公司近期同意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供应LCD和OLED面板。DSCC估计,LGDisplay去年向三星电子供应了约300万片液晶面板,今年预计将供应500万片-600万片。DSCC指出,由于LCD供应增加,LGDisplay已于1月重启位于广州8.5代LCD面板(CA-1)工厂。 近年以来,LCD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供给格局改善,行业内企业有效控产,实际供需趋于平衡,2023年LCD价格持续上涨,TV类产品价格明显上涨,行业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国信证券认为,伴随着LCD扩产进入尾声,行业将由过去供给端主导转向需求端主导,行业周期属性将淡化,成长属性显现,LCD面板企业的盈利稳定性有望逐步强化。 3、机构预期行业将大幅反弹,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今年或创历史新高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预测,由于产业各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增加,今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大幅反弹13.1%,来到近六千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相关机构认为,半导体市场正在回暖,预期2024年将迎来较大反弹。具体看,2023年半导体市场收缩,但月销售额正在回暖。2023年1-11月全球及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3%、21%,但月度销售额在3至11月连续9个月实现环比增长。中国半导体市场正在经历与全球相似,但幅度更大的波动,未来有望迎来有力反弹。同时相关机构指出,中长期看,中国大陆芯片自给率还较低,本土晶圆代工产能远未满足需求,具备较大扩产空间,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成长空间广阔。 4、人形机器人再迎新进展,其是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在走进千家万户之前,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先给自己在工厂找了一份工作。在这家机器人先锋公司最新发布的短视频中,其人形机器人Atlas抓起了比自己手臂还粗的汽车支柱,搬运到目标位置。该演示不仅体现了Atlas的物体识别能力,还展现出该机器人较好的运动控制能力。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全球第一,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随着大模型等多项技术的发展成熟,代表工业机器人升级方向的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门领域。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颠覆性产品。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 声明 本文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本文的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依据本文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华西证券力求本文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本文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财联社,经整理后发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1 【AI】 1、智能算力已成为稀缺资源,厂商投入大幅增加之下这类产品需求激增 根据华为GIV预测,2030年人类将迎来YB数据时代,全球算力总规模达到56ZFlops,其中智能算力达到52.5ZFlops,在算力需求中占绝对主导地位,2022-2030年CAGR达81%。 智能算力即人工智能算力,由 GPU(图形处理器)、ASIC(专用集成电路)、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等各类专用芯片承担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计算,在专门应用下具有性能更优、能耗更低等优点。AI大模型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厂商对智能算力投入大幅增加,支持存储和训练的高端AI服务器的需求激增。不少AI服务器厂商去年订单都集中在高端AI服务器上。业内人士表示,随着AI大模型加速迭代,智能算力已成为稀缺资源。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AI服务器市场维持供不应求状态,国产AI芯片市场规模增长迎来关键窗口期。 华西热点站 华西证券 华西证券 #2 【电商】 1、跨境电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据报道,当前在传统贸易承压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快速发展且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外贸新业态,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激发对外贸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跨境电商以提升交易效率降低成本为目的,本质是国内供应链与海外需求的匹配。至2022年我国跨境出口电商规模已达12.3万亿元,出海电商历经库存积压、亚马逊封号潮、流量红利消退等影响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当前,电商平台格局迎来竞争拐点,传统电商巨头走向多平台分流,新兴平台崛起之下,跨境交易成本与效率迎来更优解。相关机构指出,跨境电商物流环节费用较高,跨境物流行业空间大,有望分享消费品出海红利。物流运输是跨境电商企业的一个比较大的成本项。根据运联智库预计,2023年跨境电商物流出口市场规模约为7563亿元同比+11%。其中,2022年第三方+自建海外仓的市场规模高达705亿元。预计,未来跨境物流行业将伴随我国消费品跨境出口一同实现较高增速。 #3 【智能硬件】 1、Vision Pro产品中长期有望达到数千万台量级 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Wedbush预测,Vision Pro在2024年的销量将达到60万台,随着更便宜版本和太阳镜式外形的推出,2025年的销量有望超过100万台。 苹果布局头显类产品是其未来五到十年的核心战略之一,Vision Pro带领苹果从个人计算、移动计算跨越到空间计算时代,用户从移动计算时代的人机交互升级为人+机+环境的多维度交互,参考苹果手机、Mac发布早期的出货量水平,中信证券预计,Vision Pro产品2024-2025年出货量分别约60/300万台,中长期有望达到数千万台量级。中信证券表示,持续看好苹果头显产品的迭代以及对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行业的引领作用,建议关注产业链核心零部件、设备以及内容端的投资机会。 2、三星订单翻倍!LGD广州8.5代线CA-1已复产 据行业媒体,三星电子和LGDisplay今年将扩大LCD和OLED领域的合作。据DSCC、WitDisplay等调研机构消息,三星电子与LGDisplay两家公司近期同意签订长期供应合同,供应LCD和OLED面板。DSCC估计,LGDisplay去年向三星电子供应了约300万片液晶面板,今年预计将供应500万片-600万片。DSCC指出,由于LCD供应增加,LGDisplay已于1月重启位于广州8.5代LCD面板(CA-1)工厂。 近年以来,LCD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供给格局改善,行业内企业有效控产,实际供需趋于平衡,2023年LCD价格持续上涨,TV类产品价格明显上涨,行业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国信证券认为,伴随着LCD扩产进入尾声,行业将由过去供给端主导转向需求端主导,行业周期属性将淡化,成长属性显现,LCD面板企业的盈利稳定性有望逐步强化。 3、机构预期行业将大幅反弹,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今年或创历史新高 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预测,由于产业各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增加,今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大幅反弹13.1%,来到近六千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相关机构认为,半导体市场正在回暖,预期2024年将迎来较大反弹。具体看,2023年半导体市场收缩,但月销售额正在回暖。2023年1-11月全球及中国半导体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3%、21%,但月度销售额在3至11月连续9个月实现环比增长。中国半导体市场正在经历与全球相似,但幅度更大的波动,未来有望迎来有力反弹。同时相关机构指出,中长期看,中国大陆芯片自给率还较低,本土晶圆代工产能远未满足需求,具备较大扩产空间,本土半导体设备厂商成长空间广阔。 4、人形机器人再迎新进展,其是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在走进千家万户之前,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先给自己在工厂找了一份工作。在这家机器人先锋公司最新发布的短视频中,其人形机器人Atlas抓起了比自己手臂还粗的汽车支柱,搬运到目标位置。该演示不仅体现了Atlas的物体识别能力,还展现出该机器人较好的运动控制能力。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全球第一,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工人392台。随着大模型等多项技术的发展成熟,代表工业机器人升级方向的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门领域。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颠覆性产品。据国际机器人协会预测,2021年至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71%。中国电子学会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约8700亿元。 声明 本文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本文的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依据本文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华西证券力求本文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本文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