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挤”出来的思考(东吴固收李勇 陈伯铭)20240219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春节“挤”出来的思考(东吴固收李勇 陈伯铭)20240219》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https://mp.weixin.qq.com/s/o8oSSn-RxnFCtmAc0KKK9g 摘要 观点 春节期间海外方面,风险类资产仍受到青睐,美债10Y回升至4.3%上下的水平,美元一度接近105关键点位,两者较符合我们前期判断,即过于乐观的降息路径,面临回调的风险,降息起点延后,但全年降息幅度则未必下降,边际上"软着陆"概率下降,"硬着陆"风险上升,美债左侧布局机会大增,胜率下降,赔率上升。同时,我们温和提示美元触顶风险,边际预期的变化或导致离岸人民币在7.3人民币/美元上下维持震荡格局,预期贬值幅度较前期有所收窄。 春节期间国内休市,不过放假前市场的暖意在假期期间也获得一定延续,除了港股先开先涨以外,比较值得深思的是龙年春节国内旅游市场普遍的供不应求。旅游这一服务业的特征是,生产与消费存在同时性、不可储存性,"堵点"可能意味着机会:1)采取预约制,本质上是一种配额制,替代拥堵税(congestion tax);2)利用大数据指引,实现智慧出行;3)供不应求的本质是特定时间段的供给无法匹配特定时间段的需求,对应若干方案,可能性较高的是恢复五一长假,前期2008年取消五一长假是为了增加传统假期,即"一长"变"三短",但只有长假才更适合远途旅游,尤其从2023年以来愈发明显的“南北互跨”式旅游,恢复五一长假,重新变成春节、五一、国庆三长假模式(同时保留中秋短假),将有利于降低特定时间段的需求扎堆造成供给“瓶颈效应”。 转债方面,跨过春节假期,转债将迎来3-4月转债发行高发期,一方面新票上市会增加资金的参与欲望,一方面缺乏核心资产的转债市场未必能跑赢权益窄基指数,因此配置策略方面如何定位转债部分所需扮演的在组合中的角色较为关键。结合权益更倾向于抱团核心资产,我们建议转债部分可以选择高YTM的低价标的,底层正股可关注偏成长而非价值的方向布局,同时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可优选预期收益确定性较强的临期转债,包括大丰转债、长久转债等,若同低价偏好两相结合,可优选艾华转债、烽火转债、核建转债、好客转债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全球“再通胀”超预期、地缘风险超预期 正文 1.周度市场回顾 权益市场方面,本周(2月5日-2月9日)权益市场整体上涨:上证综指累计上涨4.97%,收报2865.90点;深证成指累计上涨9.49%,收报8820.60点;创业板指累计上涨11.38%,收报1726.86点;沪深300累计上涨5.83%,收报3364.93点。转债市场方面,转债市场整体上涨,上涨幅达1.37%,收报379.27点。 1.1 权益市场整体上涨,多行业上涨 本周(2月5日-2月9日)权益市场整体上涨;两市日均成交额较上周放量约362.12亿元至7699.89亿元,周度环比回升4.94%,北上资金全周净流入160.82亿元 。 具体来看,周一(2月5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下跌3.15%和-22.73%以及-0.92%;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8774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717亿。盘面上,银行等少数板块上涨,数据要素、新型城镇化、计算机应用、云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2.11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6.14亿元,深股通净卖出4.03亿元。 周二(2月6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下跌2.47%、-24.54%和-1.83%;(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8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9263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89亿。盘面上,创新药、大基金持股、证券、小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ST板块、教育、新型城镇化、房地产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26.05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0.1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65.92亿元。 周三(2月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下跌1.89%、-26.41%和-1.48%;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0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10219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56亿。盘面上,稀土永磁、超导、大基金持股、中字头等板块涨幅居前,新型城镇化、PEEK材料、建筑节能、注册制次新股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6.84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59亿元,深股通净买入7.25亿元。 周四(2月8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下跌1.94%、-26.76%和-0.64%;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48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10174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5亿。盘面上,塑料制品、互联网服务、仪器仪表、软件开发、半导体、专用设备等涨幅靠前,仅银行板块下跌。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5.8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180万元,深股通净买入5.51亿元。 行业方面,本周(2月5日-2月9日)31申万一级行业中29个行业收涨,其中24个行业涨幅超2%;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美容护理、电子、电力设备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31%、9.26%、9.01%、8.64%、8.43%;建筑装饰、综合、纺织服饰、房地产、环保跌幅居前,跌幅分别达-0.69%、-0.58%、0.66%、1.00%、1.03%。 1.2 转债市场整体上涨,多行业上涨 本周(2月5日-2月9日)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37%,29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7个行业收涨,其中行业涨幅超过2%的行业共12个。美容护理、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石油石化、汽车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83%、5.34%、3.53%、3.38%、3.27%;建筑装饰、银行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71%、-0.01%。本周(2.5-2.9)转债市场日均成交额为461.86亿元,大幅放量130.33亿元,环比变化39.31%;成交额前十位转债分别为锋龙转债、花王转债、惠城转债、大秦转债、欧晶转债、卡倍转02、科伦转债、中旗转债、文灿转债、九典转02;周度前十转债成交额均值达39.31亿元,成交额首位达60.25亿元。从转债个券周度涨跌幅角度来看,约66.37%的个券上涨,约29.50%的个券涨幅在0-1%区间,36.87%的个券涨幅超2%。 转股溢价率方面,本周(2月05日-2月08日)全市场转股溢价率继续上涨,本周日均转股溢价率达71.53%,较上周上涨5.90%。分价格区间来看,各价格区间转债日均转股溢价率均走阔,其中90以下价格区间的转债日均溢价率走阔幅度最大,达49.25%。分平价区间来看,除90-100元、100-110元和110-120元价格平价区间的转债日均转股溢价率走窄,其余价格区间转债转股溢价率均走阔,其中90以下平价区间的转债走阔幅度最大,达19.21%。 从各行业溢价率变化来看,本周(2.5-2.9)28个行业转股溢价率走阔,其中27个行业走阔幅度超2%;社会服务、传媒、建筑装饰、环保、农林牧渔等行业走阔幅度居前,分别达64.17%、36.33%、31.18%、30.99%、27.80%;石油石化走窄幅度居前,达-3.51%。 转股平价方面,本周(2.5-2.9)3个行业平价有所走高,其中1个行业走阔幅度超2%;银行、石油石化、美容护理、煤炭、非银金融等行业走阔幅度居前,分别达12.30%、1.88%、1.20%、-0.13%、-1.18%;计算机、传媒、纺织服饰、建筑装饰、轻工制造等行业走窄幅度居前,分别达-21.67%、-17.47%、-17.27%、-15.07%、-14.42%。 1.3 股债市场情绪对比 本周(2月5日-2月9日)转债、正股市场周度加权平均涨跌幅、中位数均为正,且相对于转债,正股周度涨幅更大。从成交额来看,本周(2.5-2.9)转债市场成交额环比上升11.45%,并位于2022年以来7.60%的分位数水平;对应正股市场成交额环比增加11.44%,位于2022年以来34.20%的分位数水平;正股、转债成交额均大幅放量,相对于转债,正股成交额涨幅接近但所处分位数水平更高。从股债涨跌数量占比来看,本周(2.5-2.9)约68.05%的转债收涨,约59.92%的正股收涨;约44.05%的转债涨跌幅高于正股;相对于转债,正股个券能够实现的收益更高。综上所述,本周(2.5-2.9)正股市场的交易情绪更优。 具体到交易日:周一(2月5日)转债、正股的涨跌幅加权平均值、中位值均为负值,且转债跌幅更小;转债成交额环比上涨32.17%,正股成交额环比上涨16.66%,分别位于2022年以来11.00%、53.10%的分位数水平;转债、正股总体跌多涨少,约9.07%、8.51%的转债、正股上涨,约89.79%的转债涨跌幅高于正股;总体上看,周一转债市场交易情绪更佳。周二(2月6日)转债、正股的涨跌幅加权平均值、中位值均为正值,且正股涨幅更大;转债成交额环比上涨20.70%,正股成交额环比上涨6.57%,分别位于2022年以来25.90%、61.20%的分位数水平;转债、正股总体涨多跌少,约88.85%、74.67%的转债、正股上涨,约64.46%的正股涨跌幅高于转债;总体上看,周二正股市场交易情绪更佳。周三(2月7日)转债、正股的涨跌幅加权平均值均为正,中位值均为负,且正股涨幅更大;转债成交额环比上涨5.22%,正股成交额环比上涨11.95%,分别位于2022年以来31.10%、78.40%的分位数水平;转债、正股总体跌多涨少,约45.18%、49.53%的转债、正股上涨,约50.09%的转债涨跌幅高于正股;总体上看,周三正股市场交易情绪更佳。周四(2月8日)转债、正股的涨跌幅加权平均值、中位值均为正值,且正股涨幅更大;转债成交额环比下跌-2.39%,正股成交额环比上涨0.10%,分别位于2022年以来28.70%、78.60%的分位数水平;转债、正股总体涨多跌少,约89.79%、90.55%的转债、正股上涨,约87.52%的正股涨跌幅高于转债;总体上看,周四正股市场交易情绪更佳。 2.后市观点及投资策略 春节期间海外方面,风险类资产仍受到青睐,美债10Y回升至4.3%上下的水平,美元一度接近105关键点位,两者较符合我们前期判断,即过于乐观的降息路径,面临回调的风险,降息起点延后,但全年降息幅度则未必下降,边际上"软着陆"概率下降,"硬着陆"风险上升,美债左侧布局机会大增,胜率下降,赔率上升。同时,我们温和提示美元触顶风险,边际预期的变化或导致离岸人民币在7.3人民币/美元上下维持震荡格局,预期贬值幅度较前期有所收窄。 春节期间国内休市,不过放假前市场的暖意在假期期间也获得一定延续,除了港股先开先涨以外,比较值得深思的是龙年春节国内旅游市场普遍的供不应求。旅游这一服务业的特征是,生产与消费存在同时性、不可储存性,"堵点"可能意味着机会:1)采取预约制,本质上是一种配额制,替代拥堵税(congestion tax);2)利用大数据指引,实现智慧出行;3)供不应求的本质是特定时间段的供给无法匹配特定时间段的需求,对应若干方案,可能性较高的是恢复五一长假,前期2008年取消五一长假是为了增加传统假期,即"一长"变"三短",但只有长假才更适合远途旅游,尤其从2023年以来愈发明显的“南北互跨”式旅游,恢复五一长假,重新变成春节、五一、国庆三长假模式(同时保留中秋短假),将有利于降低特定时间段的需求扎堆造成供给“瓶颈效应”。 转债方面,跨过春节假期,转债将迎来3-4月转债发行高发期,一方面新票上市会增加资金的参与欲望,一方面缺乏核心资产的转债市场未必能跑赢权益窄基指数,因此配置策略方面如何定位转债部分所需扮演的在组合中的角色较为关键。结合权益更倾向于抱团核心资产,我们建议转债部分可以选择高YTM的低价标的,底层正股可关注偏成长而非价值的方向布局,同时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可优选预期收益确定性较强的临期转债,包括大丰转债、长久转债等,若同低价偏好两相结合,可优选艾华转债、烽火转债、核建转债、好客转债等。 3.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叠加经济内部结构不均衡或致经济走势超预期下行; (2)全球“再通胀”超预期:包括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在内的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物价指数同比都逼近,或超过阶段性高点,由于深层次逆全球化、全球供应链重组等因素,覆上短期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或让市场低估了通胀风险; (3)地缘风险超预期:拜登政权对待全球地缘政治版图及相应的地缘政治策略虽皆不同于特朗普政权,但带来的风险却仍可能超预期。 相关报告 临期转债的下修博弈——“转”机系列(三)(东吴固收李勇 陈伯铭)20240205 高股息转债的投资陷阱——"转"机系列(二)(东吴固收李勇 陈伯铭)20240204 建议围绕“再通胀”左侧配置(东吴固收李勇 陈伯铭)20240130 周观:如何看待跳升的M1同比?(2024年第6期)20240218 免责声明
https://mp.weixin.qq.com/s/o8oSSn-RxnFCtmAc0KKK9g 摘要 观点 春节期间海外方面,风险类资产仍受到青睐,美债10Y回升至4.3%上下的水平,美元一度接近105关键点位,两者较符合我们前期判断,即过于乐观的降息路径,面临回调的风险,降息起点延后,但全年降息幅度则未必下降,边际上"软着陆"概率下降,"硬着陆"风险上升,美债左侧布局机会大增,胜率下降,赔率上升。同时,我们温和提示美元触顶风险,边际预期的变化或导致离岸人民币在7.3人民币/美元上下维持震荡格局,预期贬值幅度较前期有所收窄。 春节期间国内休市,不过放假前市场的暖意在假期期间也获得一定延续,除了港股先开先涨以外,比较值得深思的是龙年春节国内旅游市场普遍的供不应求。旅游这一服务业的特征是,生产与消费存在同时性、不可储存性,"堵点"可能意味着机会:1)采取预约制,本质上是一种配额制,替代拥堵税(congestion tax);2)利用大数据指引,实现智慧出行;3)供不应求的本质是特定时间段的供给无法匹配特定时间段的需求,对应若干方案,可能性较高的是恢复五一长假,前期2008年取消五一长假是为了增加传统假期,即"一长"变"三短",但只有长假才更适合远途旅游,尤其从2023年以来愈发明显的“南北互跨”式旅游,恢复五一长假,重新变成春节、五一、国庆三长假模式(同时保留中秋短假),将有利于降低特定时间段的需求扎堆造成供给“瓶颈效应”。 转债方面,跨过春节假期,转债将迎来3-4月转债发行高发期,一方面新票上市会增加资金的参与欲望,一方面缺乏核心资产的转债市场未必能跑赢权益窄基指数,因此配置策略方面如何定位转债部分所需扮演的在组合中的角色较为关键。结合权益更倾向于抱团核心资产,我们建议转债部分可以选择高YTM的低价标的,底层正股可关注偏成长而非价值的方向布局,同时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可优选预期收益确定性较强的临期转债,包括大丰转债、长久转债等,若同低价偏好两相结合,可优选艾华转债、烽火转债、核建转债、好客转债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全球“再通胀”超预期、地缘风险超预期 正文 1.周度市场回顾 权益市场方面,本周(2月5日-2月9日)权益市场整体上涨:上证综指累计上涨4.97%,收报2865.90点;深证成指累计上涨9.49%,收报8820.60点;创业板指累计上涨11.38%,收报1726.86点;沪深300累计上涨5.83%,收报3364.93点。转债市场方面,转债市场整体上涨,上涨幅达1.37%,收报379.27点。 1.1 权益市场整体上涨,多行业上涨 本周(2月5日-2月9日)权益市场整体上涨;两市日均成交额较上周放量约362.12亿元至7699.89亿元,周度环比回升4.94%,北上资金全周净流入160.82亿元 。 具体来看,周一(2月5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下跌3.15%和-22.73%以及-0.92%;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8774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717亿。盘面上,银行等少数板块上涨,数据要素、新型城镇化、计算机应用、云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2.11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6.14亿元,深股通净卖出4.03亿元。 周二(2月6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下跌2.47%、-24.54%和-1.83%;(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8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9263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89亿。盘面上,创新药、大基金持股、证券、小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ST板块、教育、新型城镇化、房地产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26.05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60.1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65.92亿元。 周三(2月7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下跌1.89%、-26.41%和-1.48%;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0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10219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56亿。盘面上,稀土永磁、超导、大基金持股、中字头等板块涨幅居前,新型城镇化、PEEK材料、建筑节能、注册制次新股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6.84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59亿元,深股通净买入7.25亿元。 周四(2月8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下跌1.94%、-26.76%和-0.64%;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4800只个股上涨,两市成交额10174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5亿。盘面上,塑料制品、互联网服务、仪器仪表、软件开发、半导体、专用设备等涨幅靠前,仅银行板块下跌。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5.8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3180万元,深股通净买入5.51亿元。 行业方面,本周(2月5日-2月9日)31申万一级行业中29个行业收涨,其中24个行业涨幅超2%;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美容护理、电子、电力设备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31%、9.26%、9.01%、8.64%、8.43%;建筑装饰、综合、纺织服饰、房地产、环保跌幅居前,跌幅分别达-0.69%、-0.58%、0.66%、1.00%、1.03%。 1.2 转债市场整体上涨,多行业上涨 本周(2月5日-2月9日)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37%,29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7个行业收涨,其中行业涨幅超过2%的行业共12个。美容护理、社会服务、机械设备、石油石化、汽车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83%、5.34%、3.53%、3.38%、3.27%;建筑装饰、银行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71%、-0.01%。本周(2.5-2.9)转债市场日均成交额为461.86亿元,大幅放量130.33亿元,环比变化39.31%;成交额前十位转债分别为锋龙转债、花王转债、惠城转债、大秦转债、欧晶转债、卡倍转02、科伦转债、中旗转债、文灿转债、九典转02;周度前十转债成交额均值达39.31亿元,成交额首位达60.25亿元。从转债个券周度涨跌幅角度来看,约66.37%的个券上涨,约29.50%的个券涨幅在0-1%区间,36.87%的个券涨幅超2%。 转股溢价率方面,本周(2月05日-2月08日)全市场转股溢价率继续上涨,本周日均转股溢价率达71.53%,较上周上涨5.90%。分价格区间来看,各价格区间转债日均转股溢价率均走阔,其中90以下价格区间的转债日均溢价率走阔幅度最大,达49.25%。分平价区间来看,除90-100元、100-110元和110-120元价格平价区间的转债日均转股溢价率走窄,其余价格区间转债转股溢价率均走阔,其中90以下平价区间的转债走阔幅度最大,达19.21%。 从各行业溢价率变化来看,本周(2.5-2.9)28个行业转股溢价率走阔,其中27个行业走阔幅度超2%;社会服务、传媒、建筑装饰、环保、农林牧渔等行业走阔幅度居前,分别达64.17%、36.33%、31.18%、30.99%、27.80%;石油石化走窄幅度居前,达-3.51%。 转股平价方面,本周(2.5-2.9)3个行业平价有所走高,其中1个行业走阔幅度超2%;银行、石油石化、美容护理、煤炭、非银金融等行业走阔幅度居前,分别达12.30%、1.88%、1.20%、-0.13%、-1.18%;计算机、传媒、纺织服饰、建筑装饰、轻工制造等行业走窄幅度居前,分别达-21.67%、-17.47%、-17.27%、-15.07%、-14.42%。 1.3 股债市场情绪对比 本周(2月5日-2月9日)转债、正股市场周度加权平均涨跌幅、中位数均为正,且相对于转债,正股周度涨幅更大。从成交额来看,本周(2.5-2.9)转债市场成交额环比上升11.45%,并位于2022年以来7.60%的分位数水平;对应正股市场成交额环比增加11.44%,位于2022年以来34.20%的分位数水平;正股、转债成交额均大幅放量,相对于转债,正股成交额涨幅接近但所处分位数水平更高。从股债涨跌数量占比来看,本周(2.5-2.9)约68.05%的转债收涨,约59.92%的正股收涨;约44.05%的转债涨跌幅高于正股;相对于转债,正股个券能够实现的收益更高。综上所述,本周(2.5-2.9)正股市场的交易情绪更优。 具体到交易日:周一(2月5日)转债、正股的涨跌幅加权平均值、中位值均为负值,且转债跌幅更小;转债成交额环比上涨32.17%,正股成交额环比上涨16.66%,分别位于2022年以来11.00%、53.10%的分位数水平;转债、正股总体跌多涨少,约9.07%、8.51%的转债、正股上涨,约89.79%的转债涨跌幅高于正股;总体上看,周一转债市场交易情绪更佳。周二(2月6日)转债、正股的涨跌幅加权平均值、中位值均为正值,且正股涨幅更大;转债成交额环比上涨20.70%,正股成交额环比上涨6.57%,分别位于2022年以来25.90%、61.20%的分位数水平;转债、正股总体涨多跌少,约88.85%、74.67%的转债、正股上涨,约64.46%的正股涨跌幅高于转债;总体上看,周二正股市场交易情绪更佳。周三(2月7日)转债、正股的涨跌幅加权平均值均为正,中位值均为负,且正股涨幅更大;转债成交额环比上涨5.22%,正股成交额环比上涨11.95%,分别位于2022年以来31.10%、78.40%的分位数水平;转债、正股总体跌多涨少,约45.18%、49.53%的转债、正股上涨,约50.09%的转债涨跌幅高于正股;总体上看,周三正股市场交易情绪更佳。周四(2月8日)转债、正股的涨跌幅加权平均值、中位值均为正值,且正股涨幅更大;转债成交额环比下跌-2.39%,正股成交额环比上涨0.10%,分别位于2022年以来28.70%、78.60%的分位数水平;转债、正股总体涨多跌少,约89.79%、90.55%的转债、正股上涨,约87.52%的正股涨跌幅高于转债;总体上看,周四正股市场交易情绪更佳。 2.后市观点及投资策略 春节期间海外方面,风险类资产仍受到青睐,美债10Y回升至4.3%上下的水平,美元一度接近105关键点位,两者较符合我们前期判断,即过于乐观的降息路径,面临回调的风险,降息起点延后,但全年降息幅度则未必下降,边际上"软着陆"概率下降,"硬着陆"风险上升,美债左侧布局机会大增,胜率下降,赔率上升。同时,我们温和提示美元触顶风险,边际预期的变化或导致离岸人民币在7.3人民币/美元上下维持震荡格局,预期贬值幅度较前期有所收窄。 春节期间国内休市,不过放假前市场的暖意在假期期间也获得一定延续,除了港股先开先涨以外,比较值得深思的是龙年春节国内旅游市场普遍的供不应求。旅游这一服务业的特征是,生产与消费存在同时性、不可储存性,"堵点"可能意味着机会:1)采取预约制,本质上是一种配额制,替代拥堵税(congestion tax);2)利用大数据指引,实现智慧出行;3)供不应求的本质是特定时间段的供给无法匹配特定时间段的需求,对应若干方案,可能性较高的是恢复五一长假,前期2008年取消五一长假是为了增加传统假期,即"一长"变"三短",但只有长假才更适合远途旅游,尤其从2023年以来愈发明显的“南北互跨”式旅游,恢复五一长假,重新变成春节、五一、国庆三长假模式(同时保留中秋短假),将有利于降低特定时间段的需求扎堆造成供给“瓶颈效应”。 转债方面,跨过春节假期,转债将迎来3-4月转债发行高发期,一方面新票上市会增加资金的参与欲望,一方面缺乏核心资产的转债市场未必能跑赢权益窄基指数,因此配置策略方面如何定位转债部分所需扮演的在组合中的角色较为关键。结合权益更倾向于抱团核心资产,我们建议转债部分可以选择高YTM的低价标的,底层正股可关注偏成长而非价值的方向布局,同时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中,可优选预期收益确定性较强的临期转债,包括大丰转债、长久转债等,若同低价偏好两相结合,可优选艾华转债、烽火转债、核建转债、好客转债等。 3.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叠加经济内部结构不均衡或致经济走势超预期下行; (2)全球“再通胀”超预期:包括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在内的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物价指数同比都逼近,或超过阶段性高点,由于深层次逆全球化、全球供应链重组等因素,覆上短期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或让市场低估了通胀风险; (3)地缘风险超预期:拜登政权对待全球地缘政治版图及相应的地缘政治策略虽皆不同于特朗普政权,但带来的风险却仍可能超预期。 相关报告 临期转债的下修博弈——“转”机系列(三)(东吴固收李勇 陈伯铭)20240205 高股息转债的投资陷阱——"转"机系列(二)(东吴固收李勇 陈伯铭)20240204 建议围绕“再通胀”左侧配置(东吴固收李勇 陈伯铭)20240130 周观:如何看待跳升的M1同比?(2024年第6期)20240218 免责声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