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宏观||李超】关注通胀和财政对美债利率的支撑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李超 / 林成炜 来源: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 具体参见2024年2月16日报告《关注通胀和财政对美债利率的支撑——春节期间海外大事记》,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 核心观点 假日期间10年期美债利率最高触及4.34%。主要源于美国CPI超预期后推动联储宽松预期回撤,CME利率期货定价首次降息时点再次后移至6月。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在当前点位10年美债利率可能继续在4%以上维持高位震荡。制约利率回落的因素包括: 一是美国年内二次通胀风险仍在,可能约束货币宽松空间;二是美国财政当前面临的有效约束有限,CBO发布最新报告指向未来10年美国赤字率中枢将明显高于疫前水平,美国可能长期处于“宽财政”状态。短期而言,虽然该报告指向2024财年赤字率可能有所回落,但考虑到历史上大选年美国财政赤字率往往趋于扩张,我们认为仍应重视年内美国财政扩张力度超预期的可能性。后续预算拨款协定,或新增立法项达成后,财政扩张力度同样可能反弹。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内容摘要 >>1月美国通胀强于预期宽松预期再回撤,提示关注2024年二次通胀风险 1月美国CPI同比增速3.1%,连续两个月高于市场预期;环比增速0.3%,相较前值0.2%再度走高。非核心分项中,能源分项1月环比-0.9%,自2023年10月以来,以巴以冲突为起点衍生的中东地缘风险至今仍在延续,以色列近期空袭拉法、英美则对也门和伊拉克等发动空袭,未来需关注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对能源和商品分项的扰动。1月核心CPI环比0.4%,创2023下半年以来新高。分项来看(部分内容详述可参考前期报告《破局,突围》): 核心商品分项1月环比-0.3%,该分项未来可能逐渐转向环比正增长,主要源于美国即将进入补库周期并带动核心商品需求回暖;此外,联储快于预期的转向也可能提振需求助长核心商品分项走势。 住房分项1月环比0.6%,虽然短期仍具韧性但住房分项将是美国通胀回落的核心驱动项。根据旧金山联储测算预计2024年CPI住房分项延续全年下行态势,且同比增速可能在下半年逐渐转负(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破局,突围》)。 我们测算的剔除住房以外的核心服务分项1月环比位于0.8%-0.9%之间,相较前值大幅跳升,运输、医疗等分项均明显反弹。2024年薪资压力驱动的服务业领域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通胀风险。 本月通胀超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们前期的观点,即重点关注2024年美国二次通胀的潜在风险,一是潜在的薪资粘性可能持续性存在,尤其是大选年背景下摇摆州选民罢工衍生的涨薪诉求可能得到总统的支持(类似此前汽车联合工会罢工);二是联储潜在快于预期的转向可能推动金融条件宽松,助长需求;三是各项地缘风险可能从供给侧对通胀形成扰动。2024年全球将迎来大选年,政治格局不确定性上升,诸如俄乌冲突、以巴以冲突为代表的中东衍生风险、朝韩局势等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形成扰动(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寻找改善的方向》和《破局,突围》)。 >>CBO发布10年期赤字预测指向美国可能长期处于“宽财政”状态 近期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新一期中长期赤字预测。对于2024财年的赤字率下修至5.3%,低于2023财年的6.3%;其中付息压力的GDP占比约为3.1%,高于2023财年的2.4%。中长期来看,对未来5年(2025-2029年)赤字率中枢预测为5.5%、未来10年(2025-2034年)为5.7%,均明显高于疫情前美国的赤字率中枢(2015-2019年美国赤字率中枢为3.5%)。我们认为: 一方面该报告指向未来10年美国赤字率中枢相较疫情前可能明显抬升,美国可能长期处于“宽财政”状态。另一方面,该报告虽然指向2024财年赤字率可能有所回落,但考虑到历史上大选年美国财政赤字率往往趋于扩张(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破局,突围》),我们认为仍应重视年内美国财政扩张力度超预期的可能性。后续预算拨款协定,或新增立法项达成后,财政扩张力度同样可能反弹。如近期众议院中共和党提出减税总额为775亿美元的《2024年美国家庭与工人税收减免法案(Tax Relief for American Families and Workers Act of 2024)》,核心内容包括:一是在2025年前部分恢复新冠时期的儿童税收抵免政策(体现民主党诉求),至2033年共计减税335亿美元,二是部分恢复2017 年减税和就业法案(TCJA)中的企业研发投资与短期资本支出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共和党诉求),至2033年共计减税328亿美元等。但由于法案设有税收优惠前置和后补的条款,2024年可能增加1175亿美元的赤字规模。目前来看同样具备较高的落地概率。 >>关注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因素 从选情来看,当前特朗普相较拜登而言在摇摆州具有明显的民调优势(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联储宽松预期或回撤,政治扰动需关注》),但2024年大选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为突出。 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集中在司法层面。特朗普面临的诉讼目前来看较难影响其参选资格,但一旦被指控刑事犯罪可能明显影响选情。2024年2月8日美国最高法院举行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剥夺特朗普初选资格的口头辩论,就结果来看美国最高法院很可能用技术性理由驳回原判,保留特朗普的大选资格,当前缅因州和科罗拉多州也搁置了剥夺特朗普初选资格的裁定。虽然选举资格受影响的概率有限,但如果特朗普被判有罪,对中间选民的投票将产生尤其不利的影响。Morning Consult2024年1月民调显示,如果特朗普被判有罪,53%的摇摆州选民将不会投票给他,而一旦入狱将进一步导致55%的摇摆州选民不会投票给他。2024年1月盖洛普民调同样显示只有29%的美国人会投票给被指控犯有重罪的候选人。 拜登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集中在身体状况层面。2022年11月拜登家中被发现存有机密文件,随即美国司法部对其展开调查。2024年2月8日美国司法部公布调查报告,决定不起诉拜登,但报告中称拜登记忆力“严重受限”。2024年2月11日报告公布后美国 ABC News民调显示86%的选民认为拜登年纪太大,无法胜任总统职位。未来需关注拜登身体状态对大选的影响,考虑到民主党内缺乏有力的候选人;如果拜登因为身体原因退出选举,可能提高特朗普胜选概率。 >>预计短期10年美债利率继续在4%以上维持高位震荡 假日期间10年期美债利率最高触及4.34%。主要源于美国CPI超预期后推动联储宽松预期回撤,CME利率期货定价首次降息时点再次后移至6月。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在当前点位10年美债利率进一步大幅上行的空间有限,可能继续在4%以上维持高位震荡。制约利率回落的因素包括: 一是美国年内的二次通胀风险仍在,可能约束货币宽松空间;二是美国财政当前面临的有效约束有限,后续预算拨款协定,或新增立法项达成后,财政扩张力度同样可能反弹。 >>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超预期恶化;美联储流动性风险超预期恶化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往期报告回顾 点击报告标题直达↓ [1] 2024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一):外部环境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二):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三):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四):大类资产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2] 人工智能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哪个更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对货币政策影响几何?——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3] 美国财政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会影响通胀么?——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债务付息压力是否会影响财政刺激?——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两党制衡是否能限制财政扩张?——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美国财政扩张不再探讨挤出私人投资——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四 [4] 2023宏观半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一):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二):通胀就业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三):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四):海外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五):大类资产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PPT)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5] 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国内防疫放松后哪些会超预期?——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欧洲的不确定性因素何时化解?——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美联储加息何时休?——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央行转向紧缩了么?——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会怎样?——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房地产如何走过过渡期?——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货币配合新机制——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七 【浙商宏观||李超】当信息杠杆遭遇居民存款搬家——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八 【浙商宏观||李超】地方两会有哪些积极动作?——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外资流入——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 【浙商宏观||李超】疫后重点关注年轻人消费——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一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创造性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二 【浙商宏观||李超】再议超额储蓄——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三 【浙商宏观||李超】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看?——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四 【浙商宏观||李超】2023财政预算报告怎么看?——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五 【浙商宏观||李超】降准如甘霖——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六 【浙商宏观||李超】拥抱“AI+”,助力长期增长——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6] 2023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一):预期全面反转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二):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三):通胀就业与汇率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四):货币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五):财政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六):产业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七):海外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八):大类资产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九):风险因素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PPT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7] 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链长制是强链补链的新机制——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新能源化成为强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不能再用盈利来预测制造业投资?——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供给短缺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转型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稳增长为什么不能看传统中观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PMI为何对指示新制造稳增长的作用更大?——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的中观高频变量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财税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金融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一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8] 城市更新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城市更新值得重点关注?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是地产投资的强变量——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有哪些投资类型?——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可以拉动多少地产投资?——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谁来干?——城市更新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资金从哪来?——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五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9] “新能源+”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一 【浙商策略】产业新能源化带来的价值重估——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二 【浙商电子】“新能源+”重构供应链,重视能源产业链全方位机遇——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三 【浙商化工】新能源大背景下,化工行业的“立”与“变”——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四 【浙商交运建筑】赋能、节能、产能,建筑工程行业三层次助力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五 【浙商机械】聚焦“发电端”低碳、“用电端”低碳——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六 【浙商汽车】“新能源+”驱动汽车行业迎历史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七 【浙商新材料】供需错配难解,"新能源+"金属牛市在途——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八 【浙商|计算机】“数字新能源化”的两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碳中和如何拉动国内需求?——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 【浙商通信】重视储能温控赛道高成长机会——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一 【浙商中小盘】把握时代机遇,紧抓科创北交十倍股——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二 【浙商宏观||李超】“新能源+”指数编制及其应用——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三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0] 乌克兰冲突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为何成为地缘政治的冲突焦点?──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俄乌冲突如果失控对通胀有何影响?──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从美俄对抗共性经验看资产走势──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俄罗斯面临的SWIFT制裁影响几何?──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油价高点上调,节奏基本不变——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联储政策如何推进?——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国CPI何时见顶?——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1] 公募REITs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公募REITs:掘金长坡厚雪赛道──公募REITs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Pre-REITs的价值评估:向光而行──公募REITs系列研究之二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2] 房地产税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房地产税需要关注?——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一) 【浙商宏观||李超】韩国“存量征收,阶梯税率”的房产税是怎样的?——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二)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香港地区对我国房产税试点扩大借鉴意义有限——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三)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启示?——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四) 【浙商宏观||李超】德国房产税意在财政创收而非地产调控——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五)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六) 【浙商宏观||李超】新加坡公有住房体制下的房产税征收力度弱——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七)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房地产泡沫破裂与房产税是否有关——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八)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3] 碳中和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碳中和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使得能源投资逐渐转化为制造业投资——碳中和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碳中和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供给侧影响几何?——碳中和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如何影响PPI和CPI?——碳中和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碳中和与欧美相比有何异同?——碳中和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绿色金融是否会带来投资机会——碳中和系列研究(七)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碳中和系列研究(八)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双控与大国关系缓和——碳中和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能源革命的指挥棒指向何方?——碳中和系列研究(十)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4] 共同富裕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收入分配改革是共同富裕重要抓手——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浙江共同富裕哪些值得关注?——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理解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消费?——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投资?——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外贸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三次产业?——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产业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财政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十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5] 反垄断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三轮反垄断浪潮均源自生产要素垄断——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为了公平还是效率?——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的方式有哪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欧美日反垄断有什么差异?——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本轮反垄断全球如何演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措施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六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宏观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把握预期差, 关注这一个就对了!
分析师:李超 / 林成炜 来源: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 具体参见2024年2月16日报告《关注通胀和财政对美债利率的支撑——春节期间海外大事记》,如需报告全文或数据底稿,请联系团队成员或对口销售。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 核心观点 假日期间10年期美债利率最高触及4.34%。主要源于美国CPI超预期后推动联储宽松预期回撤,CME利率期货定价首次降息时点再次后移至6月。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在当前点位10年美债利率可能继续在4%以上维持高位震荡。制约利率回落的因素包括: 一是美国年内二次通胀风险仍在,可能约束货币宽松空间;二是美国财政当前面临的有效约束有限,CBO发布最新报告指向未来10年美国赤字率中枢将明显高于疫前水平,美国可能长期处于“宽财政”状态。短期而言,虽然该报告指向2024财年赤字率可能有所回落,但考虑到历史上大选年美国财政赤字率往往趋于扩张,我们认为仍应重视年内美国财政扩张力度超预期的可能性。后续预算拨款协定,或新增立法项达成后,财政扩张力度同样可能反弹。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内容摘要 >>1月美国通胀强于预期宽松预期再回撤,提示关注2024年二次通胀风险 1月美国CPI同比增速3.1%,连续两个月高于市场预期;环比增速0.3%,相较前值0.2%再度走高。非核心分项中,能源分项1月环比-0.9%,自2023年10月以来,以巴以冲突为起点衍生的中东地缘风险至今仍在延续,以色列近期空袭拉法、英美则对也门和伊拉克等发动空袭,未来需关注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对能源和商品分项的扰动。1月核心CPI环比0.4%,创2023下半年以来新高。分项来看(部分内容详述可参考前期报告《破局,突围》): 核心商品分项1月环比-0.3%,该分项未来可能逐渐转向环比正增长,主要源于美国即将进入补库周期并带动核心商品需求回暖;此外,联储快于预期的转向也可能提振需求助长核心商品分项走势。 住房分项1月环比0.6%,虽然短期仍具韧性但住房分项将是美国通胀回落的核心驱动项。根据旧金山联储测算预计2024年CPI住房分项延续全年下行态势,且同比增速可能在下半年逐渐转负(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破局,突围》)。 我们测算的剔除住房以外的核心服务分项1月环比位于0.8%-0.9%之间,相较前值大幅跳升,运输、医疗等分项均明显反弹。2024年薪资压力驱动的服务业领域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核心通胀风险。 本月通胀超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们前期的观点,即重点关注2024年美国二次通胀的潜在风险,一是潜在的薪资粘性可能持续性存在,尤其是大选年背景下摇摆州选民罢工衍生的涨薪诉求可能得到总统的支持(类似此前汽车联合工会罢工);二是联储潜在快于预期的转向可能推动金融条件宽松,助长需求;三是各项地缘风险可能从供给侧对通胀形成扰动。2024年全球将迎来大选年,政治格局不确定性上升,诸如俄乌冲突、以巴以冲突为代表的中东衍生风险、朝韩局势等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形成扰动(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寻找改善的方向》和《破局,突围》)。 >>CBO发布10年期赤字预测指向美国可能长期处于“宽财政”状态 近期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新一期中长期赤字预测。对于2024财年的赤字率下修至5.3%,低于2023财年的6.3%;其中付息压力的GDP占比约为3.1%,高于2023财年的2.4%。中长期来看,对未来5年(2025-2029年)赤字率中枢预测为5.5%、未来10年(2025-2034年)为5.7%,均明显高于疫情前美国的赤字率中枢(2015-2019年美国赤字率中枢为3.5%)。我们认为: 一方面该报告指向未来10年美国赤字率中枢相较疫情前可能明显抬升,美国可能长期处于“宽财政”状态。另一方面,该报告虽然指向2024财年赤字率可能有所回落,但考虑到历史上大选年美国财政赤字率往往趋于扩张(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破局,突围》),我们认为仍应重视年内美国财政扩张力度超预期的可能性。后续预算拨款协定,或新增立法项达成后,财政扩张力度同样可能反弹。如近期众议院中共和党提出减税总额为775亿美元的《2024年美国家庭与工人税收减免法案(Tax Relief for American Families and Workers Act of 2024)》,核心内容包括:一是在2025年前部分恢复新冠时期的儿童税收抵免政策(体现民主党诉求),至2033年共计减税335亿美元,二是部分恢复2017 年减税和就业法案(TCJA)中的企业研发投资与短期资本支出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共和党诉求),至2033年共计减税328亿美元等。但由于法案设有税收优惠前置和后补的条款,2024年可能增加1175亿美元的赤字规模。目前来看同样具备较高的落地概率。 >>关注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因素 从选情来看,当前特朗普相较拜登而言在摇摆州具有明显的民调优势(详细请参考前期报告《联储宽松预期或回撤,政治扰动需关注》),但2024年大选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为突出。 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集中在司法层面。特朗普面临的诉讼目前来看较难影响其参选资格,但一旦被指控刑事犯罪可能明显影响选情。2024年2月8日美国最高法院举行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剥夺特朗普初选资格的口头辩论,就结果来看美国最高法院很可能用技术性理由驳回原判,保留特朗普的大选资格,当前缅因州和科罗拉多州也搁置了剥夺特朗普初选资格的裁定。虽然选举资格受影响的概率有限,但如果特朗普被判有罪,对中间选民的投票将产生尤其不利的影响。Morning Consult2024年1月民调显示,如果特朗普被判有罪,53%的摇摆州选民将不会投票给他,而一旦入狱将进一步导致55%的摇摆州选民不会投票给他。2024年1月盖洛普民调同样显示只有29%的美国人会投票给被指控犯有重罪的候选人。 拜登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集中在身体状况层面。2022年11月拜登家中被发现存有机密文件,随即美国司法部对其展开调查。2024年2月8日美国司法部公布调查报告,决定不起诉拜登,但报告中称拜登记忆力“严重受限”。2024年2月11日报告公布后美国 ABC News民调显示86%的选民认为拜登年纪太大,无法胜任总统职位。未来需关注拜登身体状态对大选的影响,考虑到民主党内缺乏有力的候选人;如果拜登因为身体原因退出选举,可能提高特朗普胜选概率。 >>预计短期10年美债利率继续在4%以上维持高位震荡 假日期间10年期美债利率最高触及4.34%。主要源于美国CPI超预期后推动联储宽松预期回撤,CME利率期货定价首次降息时点再次后移至6月。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在当前点位10年美债利率进一步大幅上行的空间有限,可能继续在4%以上维持高位震荡。制约利率回落的因素包括: 一是美国年内的二次通胀风险仍在,可能约束货币宽松空间;二是美国财政当前面临的有效约束有限,后续预算拨款协定,或新增立法项达成后,财政扩张力度同样可能反弹。 >>风险提示 美国通胀超预期恶化;美联储流动性风险超预期恶化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往期报告回顾 点击报告标题直达↓ [1] 2024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一):外部环境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二):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三):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破局,突围(四):大类资产展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2] 人工智能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科技革命推演——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哪个更像?——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第四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人工智能对货币政策影响几何?——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系列报告之四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3] 美国财政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财政刺激会影响通胀么?——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的债务付息压力是否会影响财政刺激?——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两党制衡是否能限制财政扩张?——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美国财政扩张不再探讨挤出私人投资——美国财政研究系列报告之四 [4] 2023宏观半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一):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二):通胀就业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三):国内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四):海外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五):大类资产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水到渠成,股债双牛(PPT)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5] 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国内防疫放松后哪些会超预期?——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欧洲的不确定性因素何时化解?——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美联储加息何时休?——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央行转向紧缩了么?——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房地产新发展模式会怎样?——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房地产如何走过过渡期?——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货币配合新机制——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七 【浙商宏观||李超】当信息杠杆遭遇居民存款搬家——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八 【浙商宏观||李超】地方两会有哪些积极动作?——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外资流入——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 【浙商宏观||李超】疫后重点关注年轻人消费——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一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创造性理解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二 【浙商宏观||李超】再议超额储蓄——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三 【浙商宏观||李超】政府工作报告如何看?——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四 【浙商宏观||李超】2023财政预算报告怎么看?——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五 【浙商宏观||李超】降准如甘霖——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六 【浙商宏观||李超】拥抱“AI+”,助力长期增长——夺回失去的牛市系列研究十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6] 2023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一):预期全面反转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二):国内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三):通胀就业与汇率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四):货币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五):财政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六):产业政策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七):海外经济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八):大类资产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九):风险因素展望 【浙商宏观||李超】万里风云,峰回路转PPT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7] 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链长制是强链补链的新机制——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新能源化成为强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产业智能化是高壁垒的慢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为何不能再用盈利来预测制造业投资?——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供给短缺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企业转型驱动的制造业投资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稳增长为什么不能看传统中观变量——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PMI为何对指示新制造稳增长的作用更大?——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的中观高频变量有哪些?——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财税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 【浙商宏观||李超】制造业投资有哪些金融支持?——新制造稳增长系列研究之十一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8] 城市更新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城市更新值得重点关注?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是地产投资的强变量——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有哪些投资类型?——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可以拉动多少地产投资?——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谁来干?——城市更新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城市更新资金从哪来?——城市更新系列研究五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9] “新能源+”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从新能源到“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一 【浙商策略】产业新能源化带来的价值重估——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二 【浙商电子】“新能源+”重构供应链,重视能源产业链全方位机遇——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三 【浙商化工】新能源大背景下,化工行业的“立”与“变”——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四 【浙商交运建筑】赋能、节能、产能,建筑工程行业三层次助力新能源+——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五 【浙商机械】聚焦“发电端”低碳、“用电端”低碳——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六 【浙商汽车】“新能源+”驱动汽车行业迎历史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七 【浙商新材料】供需错配难解,"新能源+"金属牛市在途——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八 【浙商|计算机】“数字新能源化”的两大变局——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碳中和如何拉动国内需求?——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 【浙商通信】重视储能温控赛道高成长机会——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一 【浙商中小盘】把握时代机遇,紧抓科创北交十倍股——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二 【浙商宏观||李超】“新能源+”指数编制及其应用——拥抱“新能源+”系列研究十三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0] 乌克兰冲突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为何成为地缘政治的冲突焦点?──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俄乌冲突如果失控对通胀有何影响?──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从美俄对抗共性经验看资产走势──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俄罗斯面临的SWIFT制裁影响几何?──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油价高点上调,节奏基本不变——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联储政策如何推进?——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乌克兰危机下美国CPI何时见顶?——乌克兰冲突系列研究七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1] 公募REITs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公募REITs:掘金长坡厚雪赛道──公募REITs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Pre-REITs的价值评估:向光而行──公募REITs系列研究之二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2] 房地产税系列报告 【浙商宏观||李超】为什么房地产税需要关注?——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一) 【浙商宏观||李超】韩国“存量征收,阶梯税率”的房产税是怎样的?——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二)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香港地区对我国房产税试点扩大借鉴意义有限——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三) 【浙商宏观||李超】美国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启示?——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四) 【浙商宏观||李超】德国房产税意在财政创收而非地产调控——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五) 【浙商宏观||李超】日本房地产税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六) 【浙商宏观||李超】新加坡公有住房体制下的房产税征收力度弱——房地产税系列报告(七) 【浙商宏观||李超】全球房地产泡沫破裂与房产税是否有关——房地产税系列报告(八)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3] 碳中和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碳中和系列研究(一)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使得能源投资逐渐转化为制造业投资——碳中和系列研究(二)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带来哪些需求变化?——碳中和系列研究(三)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供给侧影响几何?——碳中和系列研究(四)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如何影响PPI和CPI?——碳中和系列研究(五) 【浙商宏观||李超】中国碳中和与欧美相比有何异同?——碳中和系列研究(六) 【浙商宏观||李超】绿色金融是否会带来投资机会——碳中和系列研究(七)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未来技术突破会怎样?——碳中和系列研究(八) 【浙商宏观||李超】碳中和、双控与大国关系缓和——碳中和系列研究(九) 【浙商宏观||李超】能源革命的指挥棒指向何方?——碳中和系列研究(十)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4] 共同富裕系列 【浙商宏观||李超】收入分配改革是共同富裕重要抓手——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浙江共同富裕哪些值得关注?——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理解三次分配?——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消费?——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投资?——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外贸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六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三次产业?——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七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产业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八 【浙商宏观||李超】如何从财政视角看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九 【浙商宏观||李超】共同富裕如何影响货币政策?——共同富裕系列研究之十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15] 反垄断系列研究 【浙商宏观||李超】三轮反垄断浪潮均源自生产要素垄断——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一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为了公平还是效率?——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二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的方式有哪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三 【浙商宏观||李超】欧美日反垄断有什么差异?——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四 【浙商宏观||李超】本轮反垄断全球如何演进?——反垄断系列研究之五 【浙商宏观||李超】反垄断措施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反垄断系列研究之六 (滑动查看历史报告)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浙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简介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宏观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李超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 把握预期差, 关注这一个就对了!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