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招商电子】安森美23Q4跟踪报告:本季营收超指引中值,24Q1汽车和工业市场预计环比下降

【招商电子】安森美23Q4跟踪报告:本季营收超指引中值,24Q1汽车和工业市场预计环比下降

作者:微信公众号【招商电子】/ 发布时间:2024-02-0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招商研究小程序查看PDF报告原文 事件: 安森美于2月5日发布2023Q4季报,本季度营收20.18亿美元,同比-3.9%/环比-7.47%;毛利率46.7%,同比-1.7pct/环比-0.6pct。综合财报及交流会议信息,总结要点如下: 评论: 1、23Q4营收、毛利率超指引中值,汽车及碳化硅业务全年大幅增长。 23Q4营收为20.18亿美元,同比-3.9%/环比-7.47%,超指引中值(19.5-20.5亿美元)。23Q4毛利率为46.7%,同比-1.7pcts/环比-0.6pct,超指引中值(45.5%-47.5%),主要是East Fishkill工厂成本结构改善。23Q4库存环比增加2700万美元,DOI增加13天至179天。分销商库存环比下降1100万美元, DOI环比增至7.2周。2023全年营收为83亿美元,同比-0.88%,汽车业务同比增长29%创新高,碳化硅业务同比增长4倍,毛利率为47.1%,同比-2.1pct。 2、本季工业、汽车营收环比下滑,剩余非核心业务毛利与公司接近,不再退出。 分部门来看,23Q4电源方案部(PSG)营收10.85亿美元,同比+4%/环比-12%,同比增长得益于汽车和能源基础设施的碳化硅收入增加;先进解决方案部(ASG)营收6.25亿美元,同比-11%/环比持平,主要是由于计算和移动终端市场的疲软;智能感知部(ISG)营收3.08亿美元,同比-13%/环比-6%,原因是计算和工业市场的下滑。分下游来看,23Q4汽车营收11.14亿美元,环比-4%/同比+13%,同比增长原因是客户选择更高价值的8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工业收入4.97亿美元,环比-19%/同比-10%,所有细分市场都受宏观经济和工业需求放缓的影响;其余业务收入4.07亿美元,环比持平/同比-28%,公司Q4退出了3000万美元的非核心业务,全年总计退出了1.8亿美元。公司的非核心业务剩余部分现在健康发展,接近公司整体毛利率,不再退出。 3、24Q1营收毛利指引同环比下降,工业、汽车市场预计环比高个位数下降。 24Q1营收指引为18亿-19亿美元,指引中值同比-5.61%/环比-8.33%,基于早期LTSA信号,预计汽车、工业市场环比高个位数下降,24Q1仍不是收入的底部。毛利率指引为44.5%-46.5%,中值同比-1.34pct/环比-1.2pct,主要是由于工厂利用率较低和EFK持续不利。预计23Q4 Capex为3.10-3.40亿美元,主要用于碳化硅和EFK的brownfield投资。 4、预计2024年SiC将以市场增速2倍增长,短期产能利用率将保持在中60%。 碳化硅方面,2023年公司SiC营收超8亿美元,2023年占25%市场份额,预计2024年碳化硅市场增速为20%-30%,而公司将以市场增速的2倍增长。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客户群,包括亚洲和北美,预计欧洲在24H2会开始增长。产能利用率方面,公司表示所有终端市场处于库存消化和需求放缓时期,将保持产能利用率在中60%附近直至市场恢复正常,并保持毛利率在中高40%以上。渠道库存方面,公司表示渠道库存供不应求,预计在2024年补充渠道库存,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增加到7至9周,库存将开始正常化。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风险;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附录:安森美2023Q4业绩说明会纪要 时间:2024年2月5日 出席: ParagAgarwal-投资者关系和企业发展副总裁 HassaneEl-Khoury-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ThadTrent-首席财务官 会议纪要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下: 2023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的智能电力和感应技术占公司收入的71%,相比之下2021年为62%,因为公司已将产品组合推向战略领域,这些领域具有更高的毛利率。公司的crude product收入同比增长了40%,design-win的增长继续超过公司在分析师日所概述的长期收入增长目标。汽车收入增长了29%创下新高,这得益于智能电力和感应的双重推动。公司实现了汽车图像传感器首个10亿美元收入年份,design-win同比增长了50%以上,为公司的新产品带来未来增长。 碳化硅: 2023年出货了超过8亿美元的产品,是2022年收入的4倍。公司的碳化硅收入在行业中增长最快,无论是以美元还是百分比计算,2023年占25%市场份额。2023年客户增加到600多个,前10大客户在地理上分布广泛,其中超过50%在亚太地区,包括韩国,其次是美国,预计2024年随着欧洲客户产量增加,公司的客户基础将进一步多元化。 公司继续在200毫米方面取得进展,材料已经开始通过制造步骤,随着公司在韩国富川的扩张,宣布了世界上最大的碳化硅晶圆厂。尽管市场报告仍预计2024年碳化硅将增长30%或40%,但OEM最新的电动汽车计划显示出更平缓的增长,这表明碳化硅市场增长在20%到30%的范围内。随着客户在工业和汽车领域加快生产,公司仍然预计2024年将以市场增长的2倍增长。 电车市场: 电气化仍然是公司价格扩展的机会。公司广泛的碳化硅和IGBT产品组合加上高功率封装解决方案,使公司在从HEV到PATV和BEV的所有电动汽车级别上拥有竞争优势。实际上,公司2023年与混动汽车相关的收入同比几乎翻了一番,而车辆数量增长了30%。公司在所有非EV车型中都取得了显著的单价增益,特别是在混动驱动系统和车载充电器上,单车价值高达350美元。 Siliconpower领域: Onsemi在Silicon power领域排名第二,拥有业界领先的IGBT和MOSFET技术。过去两年,公司的整体IGBT收入几乎翻了一番,这得益于市场份额的增加和在非EV和能源基础设施中的进一步渗透。 汽车领域: 汽车领域,公司在图像传感器方面排名第一,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2%,转向更高价值的800万像素传感器,因为客户倾向于选择更高ASP的更好性能。8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收入同比几乎翻了一番,显示出市场趋势朝着更高分辨率的ADAS系统发展。公司还在汽车LED照明、感应和超声波传感方面排名第一,公司计划通过即将推出的模拟和混合信号平台来提升公司的领导地位。 工业领域: 在工业领域,公司在太阳能和能源存储解决方案方面排名第一,公司的IGBT、碳化硅和模块产品组合覆盖从商业到公用事业规模的串联逆变器。能源基础设施仍然是公司工业领域增长最快的大趋势,公司继续看到对公司的硅和碳化硅混合模块的需求。2023年,国际能源署(IEA)报告称,世界可再生能源增长超过2022年的50%,这是过去25年中增长最快的一次。同期,公司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收入增长了60%。IEA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增长2.5倍。 电动汽车充电器: 对于电动汽车充电器,公司刚刚推出了一整套Elite SiC功率集成模块,使直流超快电动汽车充电器具备双向充电能力。公司新发布的模块可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器中的最高350千瓦,这是行业中最高的,可将充电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接近满电。公司广泛的产品组合使公司成为客户的一站式购物选择和最优化解决方案的来源。对于客户来说,为系统提供最佳性能至关重要,使用公司的产品组合提供跨越公司的电力和感应技术的系统级优化解决方案仍然是一个竞争优势。公司也对支持向48V过渡的电力机会感到兴奋。公司已经与一家领先的汽车客户在他们的新48V架构上投入生产,因为公司已经为这样的转型规划了产品组合。 总结: 去年,公司专注于执行以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公司的全球团队在克服了挑战性的市场条件的同时,展现出卓越的运营能力,并且没有忽视创新,以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智能电力和感应解决方案方面的领导地位,如公司可预测和可持续的财务结果所示。公司对2023年所取得的进展感到满意,已经建立了一个能够在所有市场环境下表现良好的强韧业务模型。 公司现在正转向2024年运营改进的机会,以实现公司的目标财务模型。基于公司当前的展望和早期LTSA信号,公司预计所有终端市场在库存消化和需求放缓时期,将继续疲软。关键是,公司将以远好于以往低迷时期的财务表现度过2024年。与此同时,公司将继续投资于扩展公司的领先产品组合,并在市场复苏时获得好处。 2023&23Q4财务情况: 2023年:全年营收为83亿美元,毛利率为47.1%,比2020年(即产能利用率处于相当水平的最后一年)高出1440bp。运营利润率为32.3%,并实现了EPS5.16美元。今年,公司通过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了140%的自由现金流,并且在一年前宣布的回购授权中仍有24亿美元余额。 23Q4:2023Q4总营收为20.2亿美元,毛利率为46.7%,EPS为1.25美元,均高于指引的中值。在第四季度,公司退出了另外3000万美元的非核心业务,全年总计退出了1.8亿美元。虽然预期客户会找到替代选项,但公司业务的剩余非核心部分现在健康发展,接近公司整体毛利率,并展示了公司产品组合的实力。 终端市场业绩:23Q4汽车业务达到了11亿美元,同比+13%,环比-4%,符合公司的预期。尽管如此,车辆电气化和先进安全特性仍在推动增长,正如公司2023年在图像传感器方面创纪录的汽车收入所证明的那样。工业领域收入为4.97亿美元,同比-10%,环比-19%,这与预期一致。所有细分市场都受到宏观经济因素和工业活动放缓的影响。2023年,汽车和工业收入占业务的80%,与2022年的68%相比有所提高,这符合公司转向可持续生态系统的高增长大趋势的战略。 分部门业绩:23Q4电源方案部(PSG)营收11亿美元,同比+4%,得益于汽车和能源基础设施的碳化硅收入增加;先进解决方案部(ASG)营收6.25亿美元,同比-11%,主要是由于计算和移动终端市场的疲软;智能感知部(ISG)营收3.08亿美元,同比-13%,原因是计算和工业市场的下滑。 毛利率:23Q4毛利率为46.7%,高于指引中值,尽管产能利用率从第三季度的72%下降到66%,毛利率仍然超出了预期,进一步验证了在过去三年中实施的结构性变化。预计在第一季度看到产能利用率下降的全面影响。 在East Fishkil,公司通过改善晶圆厂的整体成本结构取得了进展,使其在第四季度的稀释影响比预期少了50bp。基于公司当前的展望,公司预计在产能利用率处于60%中段的情况下,将毛利率保持在中高40%以上。碳化硅的毛利率也保持在40%以上,预计将在2024年保持这些水平。 每股收益:23Q4GAAP摊薄每股收益为1.28美元,去年同期为1.35美元。非GAAP每股摊薄收益高于指引的中值,为1.25美元,去年同期为1.32美元。公司的GAAP摊薄股数为4.4亿股,非GAAP摊薄股数为4.34亿股。 运营费用、运营利润率及税率:23Q4GAAP运营支出为3.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16亿美元;本季度非GAAP运营支出为3.0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亿美元。本季度GAAP运营利润率为30.3%,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31.6%。GAAP税率为7.8%,非GAAP税率为15.4%。 股票回购:23Q4公司通过3亿美元的回购向股东返还了136%的自由现金流。 现金流:23Q4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25亿美元,循环信用贷款(revolver)还有11亿美元未提取。运营现金为6.11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2.21亿美元,占收入的11%。 资本支出:23Q4的资本支出为3.91亿美元,相当于资本密集度为19%。预计2024年全年的资本密度将在低十几个百分点(low-teens),低于公司最初的计划,并受改善的150毫米碳化硅产线的驱动。 库存:23Q4库存环比增加2700万美元,库存天数增加13天至179天。这包括大约74天的bridge inventory,以支持晶圆厂转型和碳化硅产能提升。排除这些战略性建设,基础库存环比减少了5200万美元,库存天数105天。公司继续主动管理分销商库存,分销商库存环比下降1100万美元,分销库存周数为7.2周,而第三季度为6.9周。在专注于公司的长期供应协议(LTSA)承诺的同时,公司一直在渠道库存供应不足。公司预计在2024年将补充渠道库存,以服务于大量客户,并预期随着库存水平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增加到7至9周,库存将开始正常化。 2024Q1业绩指引: 营收:18亿至19亿美元之间,预计所有终端市场都将出现疲软。 毛利率:非GAAP毛利率将在44.5%至46.5%之间,主要是由于产能利用率较低和EFK持续不利。第一季度的非GAAP毛利率包括500万美元的股权薪酬支付。 运营支出:公司预计非GAAP运营费用为3.05亿至3.2亿美元,其中包括2700万美元的股权薪酬支付。公司预计公司的非GAAP其他收入将为800万美元的净收益,其中公司的利息收入超过利息支出。这一好处是公司过去两年完成的债务重组活动的结果,减少了对损益表的历史拖累。 每股收益:非GAAP稀释后股数预计约为4.33亿股,非GAAP每股收益在0.98美元至1.10美元之间。 税率:非GAAP税率将在15.5%至16.5%之间。 资本支出:资本支出为3.10亿至3.40亿美元,主要用于碳化硅和EFK的brownfield投资。 公司在2024年将专注于运营,同时不忽视公司对客户和股东的长期承诺,在专注的市场上保持完美定位,并继续与公司的战略客户签订长期供应协议。在公司执行工厂正确策略以优化产能利用率并在整个公司推动运营效率的过程中,公司对实现53%的长期毛利率目标保持自信。 Q&A: Q:汽车方面,公司对碳化硅与第三方的估计有些不同,从OEM处看到的也有所不同。上个季度谈到了欧洲一级供应商中出现了一些弱点,能否更新一下这方面业务的最新情况? A:在碳化硅方面,大家都知道第三方的估计是什么。但当看客户情况、甚至是公开宣布的2024年的展望,这个展望已经有所下调。然而,从公司这边来看,一切完全是需求驱动的。这些平台已经得到了认证,design-in也已经开始发货,现在的问题是与最终需求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公司仍然对市场增长的两倍非常有信心。基于已经做出的一些公告,市场在2024年会怎么样,公司将紧随需求。 至于汽车方面总体来看,公司看到了一些疲软,这是库存消化,也是需求放缓。你们会在公司的指引中看到这一点。但对公司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管理内部库存和外部库存,这意味着公司已经开始降低产能利用率,以匹配公司认为的展望,当展望恢复时,公司将获得所有这些好处,所以这是公司的谨慎做法。自从上个季度以来,公司已经看到了这些信号,因为长期供应协议(LTSAs)给了公司这样的展望。 Q:关于毛利率,公司似乎打算维持之前提到的45%的底线,能否带公司了解一下随着今年进展而影响毛利率的因素?65%的产能利用率将会是底线,大概会对毛利率产生多大的影响,与长期目标恢复到53%的目标相比,影响有多大? A:公司计划保持中低40%的毛利率底线。公司认为产能利用率将在中低60%触底,现在已经接近这个水平了。回顾如今的毛利率,我认为公司执行得非常好,这确实显示了公司两年前实施的Fab-liter策略非常有效,随着公司执行Fab Right策略,公司将继续在该网络中推动成本效率。 应该考虑的是, 1pcts产能利用率大约影响毛利率15bp,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所以你可以这样考虑,公司从2022年开始已经主动降低了产能利用率,现在处于公司认为可以在这个水平上管理的时点。 Q:请问是什么帮助公司避免了一些同行所经历的30%、40%的高峰到低谷的大幅调整?与此相关的是,你认为第一季度是不是周期的最低点?因为谈论产能利用率已经接近底部时,这似乎表明第一季度是最低点?公司应该按季节性恢复来建模吗?所以问题有两部分,一是什么帮助公司避免了一些调整,二是从今天所能看到的情况,第一季度是不是onsemi周期的相对低谷? A:考虑到已经发布指引的公司。正如你提到的,20%、30%的调整,实际上是因为公司长期供应协议(LTSAs),至少LTSAs会在情况开始变得更加糟糕时给公司预示,这些预示在任何人谈论工业疲软之前开始在工业领域出现,即六个季度前,那时公司开始降低产能利用率,甚至更严格地控制公司投放到渠道中的产品,使其与公司认为的当时需求紧密相连。 在汽车领域,公司在第三季度财报中,也就是90多天前,谈到了公司开始看到的迹象,因为公司开始接到有关LTSAs的信息,客户希望在数量上得到一些缓解。所以这些都是公司在过去几年中实施的工具,以给公司提供这种可见性。但LTSAs并不能解决需求问题。 LTSAs所做的是允许公司准备在需求环境变疲软时公司的应对。你已经看到公司对库存进行了严格管理,库存并没有激增,实际上公司降低了产能利用率,减少了基础库存,所有这些都是公司模型中韧性的迹象。顺便说一下,所有这些都会在另一方面成为优势。 Q:关于碳化硅,能否介绍一下第四季度的情况,汽车和工业的混合情况如何?第一季度的暗示是什么?为什么与市场增长率挂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根据供应协议给公司非常具体的绝对数字?能否对第四季度碳化硅的表现进行更多量化?第一季度的暗示是什么,以及今年的一个绝对数字,而不是与市场增长率挂钩? A:首先,关于第四季度,公司的碳化硅收入环比增长了,符合预期,这显示了该业务的多元化和实力,这种实力将在2024年随着公司预期的增长而持续存在。 公司不谈论绝对数字的原因是,碳化硅是一个增长中的业务,就像任何与adoption挂钩的增长业务一样,一个非常新的增长业务将会有不规则的波动,这就是公司选择市场增长两倍的原因,这也是公司在分析师日上向你们展示的内容,所以公司并没有真正改变公司的做法,公司更改了短期而非长期的内容。公司一直说将超过市场增长,将是市场增长的两倍,这是分析师日上讨论的未来五年的轨迹。基于拥有的design-in,公司将保持这一轨迹的承诺。 所有的design-in都已完成,所有的发货已经完成,以便开始与广泛客户群的增长,现在的问题仍然是最终需求将会怎样。如果最终需求比公司预测的要好,公司的增长将会比公司预测的市场增长两倍还要好,这就是2024年短期的预期。 Q:碳化硅业务今年是否仍然期望有一个主要客户占据大约30%到40%的营收?相比三到六个月前,硅碳化硅的价格预期有变化吗? A:价格没有变化,公司的价格与长期供应协议(LTSAs)挂钩,尽管公司会基于产能增加或终端市场与客户讨论产量变化,价格是一致的。除了改善产量、转移技术等方面获得的效益,没有受到任何价格影响,这些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提高了公司毛利率。 关于客户集中度,公司将继续与几个主要客户合作,这点与2023年没有太大不同,作为百分比来看,会看到更多的多样化。随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客户群,包括亚洲和北美,欧洲在下半年会开始增长,这是公司在过去几年中获得的design win所带来的结果。公司将继续保持与关键客户的关系。公司不会讨论每个客户的营收百分比,多样化会像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中预测的那样继续发展。 Q:能否再详谈一下汽车和工业市场两个主要终端市场的趋势和整体预期,哪一个预计会更早开始复苏?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是否会从现在开始变得更糟或相反? A:公司只能管理和评论所见到的情况,公司看到的是库存消化和终端需求疲软,因此,这就是需要管理的情况。在过去的大约两个季度中没有复苏,所以公司一直表示要管理2024年。如果真的出现了复苏,公司会利用它让它成为所有财务指标的助力,产能利用率提高时,毛利率上升,营收增加等等,这是公司的管理方式。 汽车和工业是最大的两个市场之一,公司甚至已经比许多同行提前看到了疲软迹象。公司在第三季度谈到了汽车行业的疲软,在2022年第四季度谈到了工业行业的疲软。公司已经看到了市场变化并已经在管理它。公司在管理中做得非常好,将继续根据能够控制和看到的信号进行管理。 当市场开始复苏时,公司也会利用它。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公司并不会无视它,而是让实现率人为地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希望能出现复苏。如果复苏没有出现,那么调整将更加困难,这是你们在公司的一些同行身上看到的,公司在如何应对市场方面采取了更加纪律严明的方法。 预计这两个终端市场在第一季度的季度环比高个位数下降,因此,目前还没有看到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出现复苏。 Q:公司的汽车图像传感器业务在2023年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design win同比增长了50%,这个业务在2024年的展望如何?能否谈一下这个业务的盈利能力,尤其是在比以往更多地内部生产的情况下? A:这个业务与汽车和工业密切相关,图像传感器业务中超过90%的收入来自汽车和工业。在过去几年里,公司业务发生了非常积极的转变,将产能转移到汽车和工业领域,这是因为很多增长都来自消费品和网络摄像头等领域的转移,这个转变已经完成了。从财务表现来看,利润率表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高于公司平均水平,实际上是增值的,盈利能力大致在公司水平上。 随着公司保持该业务的营业费用并投资于创新,比如800万像素和晶圆厂转移。从外部转向内部的组合变化更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公司已经在EFK取样了产品,但在产品开始大规模生产并成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不会有来自内部采购转变的组合变化对利润率的影响,这将成为公司业务展望的一部分,当实现53%的毛利率模型时,这将是一个贡献因素。 Q:中长期的毛利率为53%,过去曾谈论过晶圆厂出售对毛利率扩张的贡献。您稍微提到了EFK,碳化硅应该会逐渐恢复正常,而且公司产能利用率希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提高,在2027年的模型中,收入假设大约在130亿美元到145亿美元的范围内,公司是否需要达到这些收入水平才能实现53%的毛利率?或者即使在明显较低的收入水平下,也可以通过在多个方面取得的进展达到这些水平? A:实现53%的毛利率不取决于收入。显然,随着提高产能利用率和市场在未来几年恢复正常,公司将会获得一股助力,但考虑到当前的制造基础,公司并不认为主要驱动因素是收入,而是产能利用率、EFK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022年出售的晶圆厂的变现以及新产品的推出,它们对毛利率是增值的。所有这些将带来助力使公司达到目标。显然,从这里公司必须有一定的增长,但不需要像您所说的那样的增长。公司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内部控制上,看能够实施什么,而不是需求驱动、收入驱动的数字。 Q:Q1代表整个年度制造产能利用率的低点,鉴于公司连续四个季度库存天数的增加,是否应该理解为Q1代表了财政年度营收的底部? A:公司不认为这里是底部。公司产能利用率将保持在中60%的范围内直到市场恢复正常,开始回归到早些时候2022年的水平。关于库存,公司实际上在增加所谓的战略性库存,即硅碳化物和晶圆厂转型。公司工作库存/基础库存在季度上实际下降了5200万美元,天数增加只是因为成本销售额是较低的数字,但公司一直在非常有效地管理它,并且保持在很好的紧密范围内。预计随着公司今年的进展,将增加一些战略库存的金额,但公司一直的计划是会在多年的时间里逐渐消耗掉它,因为公司退出那些晶圆厂并开始将生产转移到内部晶圆厂,所以就基础库存而言,公司对目前的状况感到满意。 Q:五月的分析师日上第一次真正公开强调模拟和混合信号平台,关于此推广进展的大致情况和它在财政年度24年余下时间中可能会有多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延续到财政年度25年? A:是的,技术开发实际上是按计划进行的,产品方面略微超前于进度。公司已经完成了几款主要产品的设计,将在24年初开始取样。显然,在实现收入前还有一个设计周期。从所有主要指标来看,一是平台的竞争力;二是产品的竞争力和早期采用情况,所有这些都在或超前于公司认为技术会带来的影响。 随着逐渐进入2024年,会有更多关于这个技术平台的信息,它是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混合信号模拟平台,将带来与公司在功率方面所做的工作高度协同的产品,是非常互补的驱动器、控制器,公司进展顺利。鉴于此,公司比做分析师日时更加乐观,将继续努力推进到2024年。 Q:传统观点是碳化硅受限,而很多同行的评论似乎正在转向更多的需求焦点。公司是否仍然认为碳化硅受限?鉴于现在正在朝着更多的需求信号方向发展,考虑到垂直整合工作需要付出的所有努力和长周期,公司如何管理投资水平? A:关于供应,基于整个行业所谈论的晶圆厂和产能,与电气化整体增长的轨迹相比,技术将继续受限。短期内,2024年的产能基本已经建立,这是一个需求驱动的情况。但这又回到了公司一直谈论推出突然增长的不平衡性,所以这不是是额外的产能或过剩产能,因为它是暂时性的,而且增长将会持续。 公司管理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内部驱动的,大部分底片供应是由内部生产,公司会在转换为8英寸时调节它。上个季度将产能在盈利中降低,资本密集度将在2024年下降,这是因为公司在6英寸方面表现更好,能够比最初预期更快地推出8英寸。公司将调节这种内部-外部供应,以追随所看到的需求信号。 所以公司不认为会超载,除了您在公司中所看到的情况之外,公司会以这种方式来管理它,因为收入将会恢复。电动汽车的增长将会持续,无论是从20到30,还是从30到40,都无关紧要。它将会增长,并且是一个跨数十年的增长,考虑到碳化硅和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仍然低于25%,而且总体上,电动汽车仍然低于25%。在这个业务中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不会改变公司对大趋势的展望,公司将继续进行长期投资。 关于长期投资,公司可以非常容易地调节投资,因为有从6英寸转换到8英寸资本轻型的策略。公司的晶圆厂已经具备8英寸的能力,所以在考虑底片时可以慢慢转换,而不必去建立一个新工厂的新设施。当市场起飞时,公司可以相应地调节投资,根据发生的情况以相等的方式进行,如果需要可以迅速采取行动增加产能。 Q:在准备好的发言中提到在2024年某个时候将寻求重新填充渠道,公司需要看到什么信号才会采取行动吗?公司提到不计划复苏,但是是否需要复苏才能让公司重新填充渠道?公司期望这将带来多少收入的助力? A:公司提到将开始补充7-9周,本季度为7.2周,公司需要立即开始填补这个渠道,大众市场服务不足。回顾过去几年,公司一直受到供应限制,所以开始长尾。公司专注于战略性长期服务协议客户,再次开始了长尾,公司确实需要开始补充。第一季度可能会看到周数增加了一个多星期左右。但请记住,按照这个收入基础,可能是按照美元计算下降的,公司必须开始将库存移入该渠道以支持更长的尾部。各种各样的客户从工业到目录,公司都没有好好地为他们服务。经销商一直在下订单,他们实际上希望持有的库存比公司允许他们持有的更多,所以公司必须开始补充,但这并不会有一个大增长,更多地是在几个季度内逐渐增加。 Q:公司的长期服务协议(LTSA)的整体水平?详细讨论一下碳化硅的LTSA,工业方面有什么变化,关于上季度的碳化硅客户的更新,他们有回来吗?本季度是否为他们提供了服务,在那方面的期望是什么? A:公司的长期服务协议(LTSA)在接下来的12个月中价值为48亿美元,这个数值的分布大约80%的是汽车,约17%的是工业,其余部分在其他领域,这给了公司在未来12个月的LTSA覆盖范围的视角。 不评论具体的客户,它确实与公司上一季度的指引完全一致。总体而言,它比第三季度高。公司将继续推进到2024年,这正如预期的那样是暂时性的,影响第四季度的需求信号已经过去了,公司正随着产能增加而推进。 Q:对于公司的非核心客户,目前已经完成了吗?或还保留着一些其他想法吗? A:当推出这项计划时,公司认为会在多年的时间里退出8亿至9亿美元之间。公司已经超额完成了几年,这给你们了一个关于公司为这些客户带来的价值的指引。今年公司退出了1.8亿美元,多年下来大约是4.75亿美元。剩下的是良好、健康的业务,与公司平均水平相当。 目前,如果客户还没有找到另一个来源,只要公司不需要那个产能,公司就认为这是好生意。公司将继续支持这些客户,他们很重视公司的支持能力,因为公司不仅提供正在谈论的这些产品,还提供许多其他产品。公司不会进一步谈论退出,只会把它作为基线。 Q:提到硫酸盐碳化物业务在亚洲的多元化,特别是在韩国、美国和欧洲。能否评论一下公司在中国的定位,无论是在电池电动汽车还是混合动力汽车领域? A:实际上公司在中国的地位非常好。上一季度谈到过与中国前五大OEM中的四家签署了长期服务协议(LTSA),并且已经进行了资格认证并开始产生收入,这与之前提到的最终需求评论有关。对于平台的资格认证、早期推广而言,公司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无论是硫酸盐碳化物还是IGBT,它们都在整体电气化方面有增长,所有类型的电气化都包括在内,公司对在中国的电动汽车业务的成功和曝光感到非常满意。公司会延伸到工业领域,能源储存领域的情况也是一样,公司与许多OEMs都有合作,其中许多都位于中国。 Q:关于产能利用率的另一个问题,公司怎么能确信产能利用率将保持在中60%左右?需求环境不确定,库存需要减少。公司是仅仅依靠长期服务协议(LTSA)给的可见性吗?是因为公司能够在这个产能利用率下将正常库存减少了5000万美元吗?公司怎样对保持产能利用率有信心的? A:是的。公司通过长期服务协议(LTSA)获得了可见性,更重要的是公司一直在管理基础库存,它已经降到了一个工作水平。公司对分销商进行了过量的发货,将工作基础库存保持在最佳水平。由于公司在库存上所处的位置,所以在当前的市场动态中展望时,公司认为以保持在中60左右。 公司不需要降低它,因为在任何地方公司都没有过多的库存。事实上,公司不得不开始向渠道发货,以支持将要推出的大众市场产品,也必须为此建立一些产品,这是广泛的产品线,而不是特定于碳化硅的产品,这是公司对当前市场动态下所处位置的信心来源。 Q:已提到一些汽车行业的减速和保守经营。但汽车收入时在第四季度的环比下降了个位数,年同比仍然是两位数增长,有一系列公司对各种类型的汽车使用进行了引导,但每个公司似乎都处于同一水平。年同比增长其中多少是碳化硅减去IGBT的替代产品,多少是普通汽车?似乎这些数字比公司的保守态度所暗示的要好一些。 A:总体上,如果公司剔除碳化硅,硅业务会有所下降。硅业务下降的数量与早期报告所预期的市场下降是一致的,所以公司的业务并不是市场的离群值,它可能是一些同行和其他一些人所说的离群值。对公司来说,公司更多地与市场相关,因为公司一直采取非常有纪律的方法,根据长期服务协议和公司与客户进行的持续讨论来决定要发什么货。公司对需求信号的反应相当快速,对此做出了非常迅速的产能利用率调整,并确保公司不会对此做出库存的建立,或者实际上是直接向客户发货。在这两者之间,汽车业务达到了预期,除了一些强劲的业务增长点,比如在图像传感器领域谈到的,这是一种价值增长和平均销售价格增长的方式。 Q:其他公司在顺序基础上的指引下降了10%到20%,公司下降要小得多,公司已经削减得足够了吗?换句话说,为什么不继续大幅削减?假设需求保持在这个水平,不知道需求会走向何方,以65%左右的产能利用率来看,公司可能会有多少个季度的过剩库存? A:问题不在于公司是否削减了足够多,公司的指引是基于能见度水平以及与客户的密切接触,指引是基于公司相信的情况,以及根据季度的进展,公司相信客户需要公司提供什么,这是一个需求驱动的信号。现在公司在第一季度的较小削减与一些同行的较大削减的区别是历史性的,公司一直在逐渐减少向客户发货的数量。 与一些同行相比,公司与客户的需求更接近,无论是长期服务协议还是类似的计划他们没有同样的能见度水平。公司相信长期服务协议给了能见度,公司比大多数同行更早地与客户接触,相信可以更接近真实的需求信号,因此,对需求信号的变化并不像一些同行那样剧烈。公司的指引比一些同行要好,公司业务状况置于了比一些同行更好的位置。不仅仅是在收入方面,产能利用率、基础库存、渠道库存所有这些都比一些同行更好,显示出比一些同行更好的纪律性。所以公司不认为这是一个纠正,这是对第一季度需求预期的透明观点。 公司从2022年第三季度开始降低产能利用率,因为当时公司看到了工业的疲软。公司已经非常有效地管理基础库存了。从产能利用率的角度来看,公司已经实现了软着陆。公司并没有处于过度库存、渠道中有太多库存、不得不大幅下调库存的位置,所以在这些水平上,这是让公司有信心能够维持在这个中等水平的原因。 Q:应该将公司的碳化硅业务视为2024年的起点约为10亿美元,因为我相信,新增的产能,即2亿美元已被重新分配给其他客户。公司曾做了一个非常微妙但很重要的评论,大致是公司已经在晶圆厂或者说在某些地方生产了200毫米的碳化硅,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A:是的,我不会就碳化硅给出绝对的指引。鉴于所有的平台、客户和公司所见到的上升趋势,公司对两倍市场感到满意。现在的问题是关于最终需求,如果最终需求变好了,公司的增长也会更好;如果需求处于公司预期的水平,公司会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但总体来说,公司将是市场的两倍,这既显示了积极的增长趋势,也表明了公司在市场份额方面的提升,这是关于2024年的展望。200毫米更像是一个直接的评论,因为公司将在2024年进行200毫米的资格认证,并在2025年实现量产。公司发言纯粹是在强调公司正在实现设定的目标,即在2024年进行资格认证,2025年实现收入增长。它已经在晶圆厂运行了,这是公司在2024年信心的一个很好先行指标。 团队介绍 鄢凡: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经济学双学士,光华管理学院硕士,15年证券从业经验,08-11年中信证券,11年加入招商证券,现任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TMT及中小盘大组主管。 团队成员:曹辉、王恬、程鑫、研究助理(谌薇、涂锟山、王虹宇、赵琳)。 团队荣誉:11/12/14/15/16/17/19/20/21/22年《新财富》电子行业最佳分析师第2/5/2/2/4/3/3/4/3/5名,11/12/14/15/16/17/18/19/20年《水晶球》电子2/4/1/2/3/3/2/3/3名,10/14/15/16/17/18/19/20年《金牛奖》TMT/电子第1/2/3/3/3/3/2/2/1名,2018/2019 年最具价值金牛分析师。 投资评级定义 股票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强烈推荐: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20%以上 增持:公司股价涨幅超基准指数5-20%之间 中性:公司股价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介于±5%之间 回避:公司股价表现弱于基准指数5%以上 行业评级 以报告日起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市场基准(沪深300指数)的表现为标准: 推荐:行业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将跑赢基准指数 中性:行业基本面稳定,行业指数跟随基准指数 回避:行业基本面向淡,行业指数将跑输基准指数 重要声明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招商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招商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而视相关人员为专业投资者客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