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2023年报业绩预告:金融消费增速稳健,新能源资源类增速向均值回归

2023年报业绩预告:金融消费增速稳健,新能源资源类增速向均值回归

作者:微信公众号【长城总量】/ 发布时间:2024-02-08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长城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在市场低迷时期,企业估值普遍被压制,企业业绩分析的重要性显著提升,业绩增长稳健的行业和企业或成为低迷市场中的“诺亚方舟”,具备防御属性和稳增长特性。 随着经济增速换挡和高质量发展,我们需摆脱21年主流的景气度模型,目光从“短期业绩增速”转向“中长期业绩增速”,对企业业绩的“中长期增速水平”和“中长期增速的稳定性”进行定价,深挖成长风格中的长期“稳增长”属性。拥有一群业绩中长期增速不低且增速稳定性强的企业或是“解药”,既完成经济稳增长目标,又能通过业绩驱动(而非估值驱动)实现市场的稳增长。 全A四季度营收增速小幅改善,但利润复苏有待加强。已披露业绩的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加总后增速小幅转负,累计净利润增速-2.56%,四季度净利润总额小幅亏损,2023Q4净利润总额-393.20亿元,对应2022年Q4净利润-685.09亿元。根据模型估算,2023Q4,全A营收增速5.96%,营收累计增速4.46%,全A利润增速0.59%,利润累计增速-0.70%。 拆分全A业绩,存在以下特征:非金融板块利润亏损,金融板块盈利增速稳健;国企全年盈利稳健,其中省属国资尤为突出,非国企盈利增速下滑;全年沪深300企业维持盈利,四季度中证1000企业亏损扩大。 板块层面,消费、金融板块盈利较为亮眼,可选消费业绩大幅改善,必选消费、金融服务盈利增速较为稳健。出于2023年疫情放开,纺织服装、社会服务(旅游、酒店、餐饮)扭亏为盈,可选消费业绩大幅改善。食品饮料中,除了白酒业绩稳健增长外,调味发酵品、饮料乳品、休闲食品全年和单四季度净利润纷纷维持正增长,导致必选消费业绩在众多板块中较为亮眼。银行和非银金融全年净利润维持增长,但四季度利润增速呈现微微下滑趋势。 行业层面,业绩增速的总特征是“业绩增速均值回归”,过去三年业绩较好的行业23年业绩向均值回归,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业绩反转,但前者业绩占全A比重较高。受高基数影响,上游板块中煤炭和有色金属在 2023 年的业绩增速整体呈下行趋势,而石油石化行业则在低基数效应下表现出色。剔除基数效应后,贵金属和石油开采等细分环节仍然保持较高的业绩韧性,然而,能源金属、煤炭开采等环节业绩大幅下滑。在中游板块,摆脱景气度思维,特别是追求业绩增速“边际变化”,以中长期、可持续的盈利增速视角,机械设备和新能源符合前文提及的“长期稳增长属性”;待到行业增速向均值回归后,未来行业或将维持稳定、中高增速向前发展。机械设备凭借出海战略在高基数下业绩小幅下滑,其中船舶制造的业绩表现出色。新能源赛道中,电池中面向风光储的环节、风电设备成为板块业绩的主要拖累,但光伏设备、电网设备行业业绩仍存韧性。下游消费和金融板块盈利维持稳健,汽车行业维持高景气。食品饮料中,除了白酒业绩稳健增长外,调味发酵品、饮料乳品、休闲食品全年和单四季度净利润纷纷维持正增长。银行和非银金融全年净利润维持增长,但四季度利润增速呈现微微下滑趋势。汽车行业中各子板块维持净利润高增,其中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商用车全年和单四季度净利润增速维持在100%以上。 风险提示: 计算误差、代表性误差、模型误差、中美关系恶化风险 正文 在市场低迷时期,企业估值普遍被压制,企业业绩分析的重要性显著提升,业绩增长稳健的行业和企业或成为低迷市场中的“诺亚方舟”,具备防御属性和稳增长特性。 站在当下视角看企业盈利,需摆脱21年主流的景气度模型,特别是交易“边际变化”、不断寻求中短期业绩增速超预期;随着经济增速换挡和高质量发展,我们需逐渐切换到“寻求业绩增速保持中长期稳定”的模型,以业绩总额、业绩增速、增速的稳定性为核心指标,对企业业绩的“中长期增速水平”和“中长期增速的稳定性”进行定价,深挖成长风格中的长期“稳增长”属性;类似2010年后的微软,除去个别年份,年度营收增速稳定在5-15%,净利润增速均值14.92%,稳定在0-40%区间内。面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市场的频繁波动现状,拥有一群业绩中长期增速不低且增速稳定性强的企业或是“解药”,既完成经济稳增长目标,又能通过业绩驱动(而非估值驱动)实现市场的稳增长。 以下,从业绩角度,针对宏观层面的全A业绩、中观层面的行业业绩,进行分析(针对业绩预告中给出的营收区间和净利润区间,统一采取均值作为2023年企业营收和净利润)。 1. 整体业绩情况 1.1 全A四季度营收增速小幅改善,但利润复苏有待加强 截止至2024年2月4日,全A年报业绩预告的披露情况如下,营收的披露率为14.29%,净利润的披露率为53.92%(由于营收的披露率处于较低的水平,我们将采用宏观指标对其进行估算);作为盈利主力的沪深300/中证1000成分股,业绩预告的披露家数为125/513家。 已披露业绩的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加总后增速小幅转负,四季度净利润总额小幅亏损。2883家已披露预告的上市公司,2023年净利润总额10355.64亿元,对应2022年净利润10627.82亿元,累计净利润增速-2.56%;2023Q4净利润总额-393.20亿元,对应2022年Q4净利润-685.09亿元,对比2022Q4,2023Q4亏损有所减少。 考虑到营收的披露率较低,样本有限,自下而上的方法难以窥探全貌,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根据已公布的宏观经济指标,利用全A盈利模型,对全A年报进行盈利预测(在已发报告《自上而下全A盈利预测研究》中,自上而下利用宏观指标预测全A盈利的可行性已被证实,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思路拟合出全A盈利模型)。 根据模型估算,2023Q4,全A营收增速5.96%,营收累计增速4.46%,全A利润增速0.59%,利润累计增速-0.70%。营收层面,Q4全A营收增速较Q3提升3.90pct,且高于全年营收增速水平,四季度整体企业需求有所改善;利润层面,Q4全A利润增速较Q3下滑3.68pct,但仍高于全年利润增速水平,体现整体企业盈利的复苏有待巩固。 1.2 非金融板块利润亏损,金融板块盈利增速稳健 针对全A(非金融),同样从两种方法去观察,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 已披露业绩的非金融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加总后增速大幅转负,四季度净利润总额亏损。整体法下,在剔除金融板块后,2833家已披露预告的上市公司,2023年净利润加总7373.96亿元,对应2022年净利润7877.74亿元,累计净利润增速-6.39%;2023Q4净利润加总-907.71亿元,对应2022年Q4净利润-1201.70亿元。 根据模型估算,2023Q4,全A(非金融)营收增速5.18%,全A(非金融)营收累计增速3.30%,全A(非金融)利润增速-7.66%,全A(非金融)利润累计增速-11.02%。相较全A的数据,在剔除金融板块后,营收增速、利润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非金融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并转负,体现了现阶段非金融企业盈利状况较金融企业有所恶化。整体看,金融类企业支撑全A盈利增速,非金融企业拖累全A盈利增速。 根据模型估算,2023Q4,全A(非金融)Q4毛利率23.36%,全A(非金融)全年毛利率21.74%。相较Q3,非金融企业Q4毛利率呈现小幅改善,后续毛利率走势有待跟踪。 相较非金融板块的亏损,金融板块盈利增速的稳健尤为突出。50家已披露预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2023年净利润加总2981.68亿元,对应2022年净利润2750.08亿元,累计净利润增速8.42%;2023Q4净利润加总514.51亿元,对应2022年Q4净利润516.61亿元,Q4净利润增速-0.41%。 1.3 国企全年盈利稳健,其中省属国资尤为突出,非国企盈利增速下滑 从上市企业类型视角,全年国企盈利较为稳健,非国企整体增速下滑。整体法统计下,770家已披露预告的国企,2023年净利润7109.19亿元,对应2022年净利润7062.18亿元,累计净利润增速0.67%;2023Q4净利润-36.50亿元,对应2022年Q4净利润-127.74亿元;2067家已披露预告的非国企,2023年净利润3239.52亿元,对应2022年净利润3493.70亿元,累计净利润增速-7.28%;2023Q4净利润-209.83亿元,对应2022年Q4净利润-645.02亿元。 仔细拆分国企的企业类型,省属国资控股盈利最为稳健,全年和四季度均盈利且增速不低。省属国资企业包括贵州茅台、京东方A、上港集团、潍柴动力、北方华创等,整体法统计下,省属国资企业全年净利润增速7.53%,Q4净利润增速8.06%。 1.4 全年沪深300企业维持盈利,四季度中证1000企业亏损扩大 从指数视角,相较中证1000,沪深300企业整体仍维持盈利,但盈利增速大幅下滑。整体法口径下,125家已披露业绩的沪深300成分股,2023全年净利润增速-4.41%,2023Q4企业仍维持盈利,净利润880.12亿元,2022Q4净利润1647.42亿元;513家已披露业绩的中证1000成分股,2023全年净利润增速-60.16%,2023Q4企业亏损扩大,净利润-334.94亿元,2022Q4净利润-76.53亿元。 2. 行业业绩情况 2.1 大类板块:消费、金融盈利亮眼 根据产业链上下游划分,我们把行业大致划分为资源类、中游材料、中游制造、必选消费、可选消费、地产基建、金融服务、TMT科技、其他,盈利情况如下: 消费、金融板块盈利较为亮眼,可选消费业绩大幅改善,必选消费、金融服务盈利增速较为稳健。出于2023年疫情放开,纺织服装、社会服务(旅游、酒店、餐饮)扭亏为盈,可选消费业绩大幅改善。食品饮料中,除了白酒业绩稳健增长外,调味发酵品、饮料乳品、休闲食品全年和单四季度净利润纷纷维持正增长,导致必选消费业绩在众多板块中较为亮眼。银行和非银金融全年净利润维持增长,但四季度利润增速呈现微微下滑趋势。 2.2 一级行业:金融消费增速稳健,新能源资源类增速均值回归 针对申万一级中的重点行业,按照23年利润增速可分组,包括高利润增速、利润增速稳健、扭亏为盈、负利润增速: 2023年行业业绩增速的特征是“业绩增速均值回归”,过去三年业绩高增的行业23年业绩向均值回归,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的行业业绩反转,但前者业绩占全A比重较高。过去三年业绩较好的新能源赛道、资源类赛道23年业绩增速普遍下调,并且二者的行业利润占全A比重不低;电力设备2023年净利润增速-18.94%,Q4增速进一步下滑;机械设备2023年净利润增速-6.59%,Q4增速进一步下滑。受全球通胀影响,上游资源涨价,以石油石化、煤炭、有色金属为首的行业普遍业绩大幅提升,23年通胀得到缓解,行业业绩增速下滑;石油石化2023年净利润增速-4.95%,煤炭净利润增速-33.83%,有色金属净利润增速-50.51%。 受高基数影响,上游板块中煤炭和有色金属在 2023 年的业绩增速整体呈下行趋势,而石油石化行业则在低基数效应下表现出色。剔除基数效应后,贵金属和石油开采等细分环节仍然保持较高的业绩韧性,然而,能源金属、煤炭开采等环节业绩大幅下滑。 在中游板块,摆脱景气度思维,特别是追求业绩增速“边际变化”,以中长期、可持续的盈利增速视角,机械设备和新能源符合前文提及的“长期稳增长属性”;待到行业增速向均值回归后,未来行业或将维持稳定、中高增速向前发展。机械设备凭借出海战略在高基数下业绩小幅下滑,其中船舶制造的业绩表现出色。新能源赛道中,电池中面向风光储的环节、风电设备成为板块业绩的主要拖累,但光伏设备、电网设备行业业绩仍存韧性。 下游消费和金融板块盈利维持稳健,汽车行业维持高景气。食品饮料中,除了白酒业绩稳健增长外,调味发酵品、饮料乳品、休闲食品全年和单四季度净利润纷纷维持正增长。银行和非银金融全年净利润维持增长,但四季度利润增速呈现微微下滑趋势。汽车行业中各子板块维持净利润高增,其中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商用车全年和单四季度净利润增速维持在100%以上。 3. 风险提示 计算误差:在测算全A和行业业绩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业绩误差 代表性误差:本文基于业绩预告的数据分析整体行业,对行业业绩的把握或存在偏差。 模型误差:文中提及通过建模估算全A业绩增速,模型本身的计算或存在偏差。 中美关系恶化风险:假设中美关系恶化,未来部分行业业绩或受损。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报业绩预告:金融消费增速稳健,新能源资源类增速向均值回归》 对外发布时间: 2024年2月8日 报告发布机构: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汪毅 S1070512120003 yiw@cgws.com 简宇涵(研究助理) S1070122080002 jianyuhan@cgws.com 长城证券研究院市场策略研究团队: 汪毅,王小琳,王正洁,丁皓晨,简宇涵,杨博文 研究员微信号: 汪毅(15000095031) 王小琳(18833550053) 王正洁(13127569759) 丁皓晨(15601751510) 简宇涵(15625136644) 杨博文(18263867287) 欢迎大家与我们微信交流! 最新的市场策略观点,最新的月度股票组合,最新的机构观点汇总,欢迎关注长城宏观策略! 长城研究--宏观策略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