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开型纯债基金会否面临止盈赎回压力?(东吴固收李勇 徐沐阳)20240207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定开型纯债基金会否面临止盈赎回压力?(东吴固收李勇 徐沐阳)20240207》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正文 事件 ??在2024年2月3日发表的《长债收益率接连下探,两角度看后续点位》中,我们回顾了2013年以来的两轮牛市,目前仍在持续的第三轮债牛始于2021年2月18日。前两轮牛转熊拐点均存在资金主动收紧现象,当前资金面仍然较为宽松,因此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但以中债估值来看,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下行至2002年7月以来的低位,我们分别从新发行和2024年上半年将进入开放期的定开型纯债基金规模来观察一级和二级市场情绪,评估债基是否会出现止盈赎回压力。 观点 ??2024年上半年,进入开放期的定开型纯债基金规模有多少?我们统计了2024年上半年短期和中长期定开型纯债基金各个月份的开放规模,由于部分基金的开放间隔时长较短,存在半年内多次开放的情况,在此我们假定在下一开放期后基金的规模不变。2024年2-6月各个月份的开放规模维持在3000亿元以上,分别约为3000、3600、3700、2500和5200亿元,6月份开放规模最高。 ??从收益率角度来看,定开型纯债基金累计年化回报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令机构止盈压力逐渐凸显。我们统计了定开型纯债基金自上一开放日至2024年2月6日的累计年化回报率,并根据基金规模进行加权平均(剔除未披露净值的基金,部分基金开放期中净值波动较大),得到结果为5.12%。与其他投资收益相比,跑赢央行三年期整存整取基准利率2.75%,远超2023年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大多数基金自上一开放日至2024年2月6日的年化收益率处在(2%,3%]区间,只数为141只,规模超7000亿元。为了体现定开型纯债基金由于止盈而面临的赎回压力,我们进一步统计了累计年化回报率超过2%的基金2024年2-6月的开放规模,分别约为2900、3000、3600、1700和1500亿元。由于部分距离上一开放期较近的基金累计的票息收入还较为有限,上述根据收益率划定的开放规模或存在低估。 ??从供给端来看,新发行的纯债基金规模出现收缩。2023年11月、12月和2024年1月新发行的纯债型基金规模分别为877、518和140亿元,若将范围缩小至定开型基金,则新发行规模分别为107、185和79亿元,均呈现逐月下降的态势。对于债券收益率的预期将对一级市场新发的纯债基金规模产生影响,在预期当前利率为阶段性高点且后续将进入较为顺畅的下行趋势时,新发行基金规模将有所上行。2024年1月新发行规模乏力,对应一级市场发行较为保守,一定程度预示着机构对于后续债券收益率能否继续下行突破的情绪较为保守。 ??2024年以来债券收益率震荡下行,反映出市场情绪尚不稳定。截至2024年2月5日,1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出现9次较前日的回升,自2.56%震荡下行至2.40%。债市收益率反复回升下降,昭示着目前债市情绪仍不稳定。结合此前我们对于定开型纯债基金开放节奏和规模的统计,4月是第一次止盈赎回压力释放的时间点,若届时赎回规模不大,则第二次压力时间点在6月。截至2023年底,纯债型基金规模总共约6.7万亿元,鉴于定开型纯债基金每月开放规模较总量而言占比较小,且出现踩踏式赎回的可能性较小,止盈压力有限。对于债市走势,我们仍保持利率将持续下探的观点,宽松货币政策和“资产荒”将成为债市主线。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政策调整超预期;预测值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相关报告 长债收益率接连下探,两角度看后续点位(东吴固收李勇 徐沐阳)20240203 货币政策的“以我为主”意味着什么?——兼论债市“抢跑”(东吴固收李勇 徐沐阳)20240131 免责声明
正文 事件 ??在2024年2月3日发表的《长债收益率接连下探,两角度看后续点位》中,我们回顾了2013年以来的两轮牛市,目前仍在持续的第三轮债牛始于2021年2月18日。前两轮牛转熊拐点均存在资金主动收紧现象,当前资金面仍然较为宽松,因此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但以中债估值来看,短期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下行至2002年7月以来的低位,我们分别从新发行和2024年上半年将进入开放期的定开型纯债基金规模来观察一级和二级市场情绪,评估债基是否会出现止盈赎回压力。 观点 ??2024年上半年,进入开放期的定开型纯债基金规模有多少?我们统计了2024年上半年短期和中长期定开型纯债基金各个月份的开放规模,由于部分基金的开放间隔时长较短,存在半年内多次开放的情况,在此我们假定在下一开放期后基金的规模不变。2024年2-6月各个月份的开放规模维持在3000亿元以上,分别约为3000、3600、3700、2500和5200亿元,6月份开放规模最高。 ??从收益率角度来看,定开型纯债基金累计年化回报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令机构止盈压力逐渐凸显。我们统计了定开型纯债基金自上一开放日至2024年2月6日的累计年化回报率,并根据基金规模进行加权平均(剔除未披露净值的基金,部分基金开放期中净值波动较大),得到结果为5.12%。与其他投资收益相比,跑赢央行三年期整存整取基准利率2.75%,远超2023年沪深300指数收益率。大多数基金自上一开放日至2024年2月6日的年化收益率处在(2%,3%]区间,只数为141只,规模超7000亿元。为了体现定开型纯债基金由于止盈而面临的赎回压力,我们进一步统计了累计年化回报率超过2%的基金2024年2-6月的开放规模,分别约为2900、3000、3600、1700和1500亿元。由于部分距离上一开放期较近的基金累计的票息收入还较为有限,上述根据收益率划定的开放规模或存在低估。 ??从供给端来看,新发行的纯债基金规模出现收缩。2023年11月、12月和2024年1月新发行的纯债型基金规模分别为877、518和140亿元,若将范围缩小至定开型基金,则新发行规模分别为107、185和79亿元,均呈现逐月下降的态势。对于债券收益率的预期将对一级市场新发的纯债基金规模产生影响,在预期当前利率为阶段性高点且后续将进入较为顺畅的下行趋势时,新发行基金规模将有所上行。2024年1月新发行规模乏力,对应一级市场发行较为保守,一定程度预示着机构对于后续债券收益率能否继续下行突破的情绪较为保守。 ??2024年以来债券收益率震荡下行,反映出市场情绪尚不稳定。截至2024年2月5日,1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出现9次较前日的回升,自2.56%震荡下行至2.40%。债市收益率反复回升下降,昭示着目前债市情绪仍不稳定。结合此前我们对于定开型纯债基金开放节奏和规模的统计,4月是第一次止盈赎回压力释放的时间点,若届时赎回规模不大,则第二次压力时间点在6月。截至2023年底,纯债型基金规模总共约6.7万亿元,鉴于定开型纯债基金每月开放规模较总量而言占比较小,且出现踩踏式赎回的可能性较小,止盈压力有限。对于债市走势,我们仍保持利率将持续下探的观点,宽松货币政策和“资产荒”将成为债市主线。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政策调整超预期;预测值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相关报告 长债收益率接连下探,两角度看后续点位(东吴固收李勇 徐沐阳)20240203 货币政策的“以我为主”意味着什么?——兼论债市“抢跑”(东吴固收李勇 徐沐阳)20240131 免责声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