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棉访纱】销售加快支撑盘面,供应充裕亮点不足
(以下内容从中信建投期货《【谈棉访纱】销售加快支撑盘面,供应充裕亮点不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 |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 吴新扬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4年2月4日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尽管当前郑棉盘面维持强势,但市场对节后价格的韧性存疑。近期郑棉盘面的支撑主要来自几个方面:1、近期美棉出口销售表现亮眼,ICE美棉价格走势偏强,侧面支撑国内郑棉盘面;2、随着织厂备货需求结束,棉纱采购行情向上游传导,在库存棉纱优化之后,市场棉纱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带动纱厂利润修复,进而再节前仍维持较高开工负荷,消耗棉花用量,带动轧花厂销售加快。 不过产业链库存结构调整并未进一步向终端转移,并在近期出现小幅累库迹象。尽管织厂开工出现节前规律性下降,但坯布库存去化并不明显,而随着纺企开工延续,棉纱库存出现小幅累库迹象。市场将此现象归结于节前备货,一定程度意味着市场存在节后订单下达的利好预期,不过仅是预期。 反之,在皮棉供需端,供应充裕的局面正在形成。棉花进口持续放量,9-12月累计进口达110万吨。而在产量方面,截至2月3日,新疆棉累计加工546.99万吨,减产不及预期。目前价格逐渐站稳16000上方,但在供应充裕的局面下,想要更上一层楼需要需求端的配合。因国内新疆地区纺纱产能持续扩张,棉花的支撑消费可能不差。但节后一旦订单不及预期,产业链条累库趋势出现,不排除郑棉存在继续回调的可能。 长期而言,在新疆地区纺纱产能持续投放,且种植端成本上移和补贴政策效用减弱的矛盾凸显,笔者认为新疆棉花价格向上驱动继续存在。作为季产年销的作物,后期棉花市场长期维持去库趋势。不过目前短期上下驱动较为有限,供需暂无亮点驱动,建议观望为主,可逢低回调做多。 棉纺产业回顾:本周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稳中微涨,整体变动不大,纺企采购棉花现货较上周略好转,但主要为局部成交相对较好,市场大多交投低迷冷清,纺企采购量也不大,主要为刚需采购为主,纺企对当前郑棉价格接受度仍不高,剩余挂单在CF05合约15000~16000区间不等。本周现货套保压力也不集中,剩余轧花厂惜售看涨心态较浓,部分库存压力也已不大。本周现货销售基差坚挺,大多基本持稳,少量略有下调基差。临近春节,物流逐步停运,本周纯棉纱市场成交量继续萎缩,鲜少成交。纯棉纱价格方面,持稳为主,部分工厂惜售,多数节后有一定涨价预期。本周全棉坯布市场收尾,销售基本停滞。厂商基本集中在收款降产,个别工厂和贸易商一两万米少量发货。 全国棉花库存数量在18年9月-22年10月的每年的整体变动趋势一致,由于新花上市,皆是在12月左右库存达到最高点。22年9月-23年8月的库存最高点的到来相较于往年有所延迟,大致在2月左右达到最高点528.91万吨,随后整体呈现下降。 22年9月到23年8月的棉花进口量同往年的变动趋势不同,自22年9月到11月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11月左右达到最高点后直至次年开始回落并于次年3月达到历年来新低点,并在之后呈现波动上升状态。在23年7月后进口量开始大幅度提升,并超越22年的最高点在10月达到新高点29万吨。整体而言,22年9月至次年10月的棉花进口量始终在较低的水平进行波动。 由五年均值线可以看出中国棉纱进口量均在每年的1月开始下降并在2月达到最低谷11.74万吨,自2月之后进口量在15万吨左右小范围波动,呈现出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而22年的棉纱进口量自5月达到一个高点后开始快速下降,相较于往年整体呈现出较低进口量的水平。而23年的棉纱进口量自1月起呈现出一个逐步上升的趋势并在3月达到一个小高峰,随后在9月之前都在稳步上升,10月有所下降。相较于22年度的整体下降趋势,23年度的中国棉纱进口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 作者姓名:吴新扬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5926 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号:F3053947 重要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CFC农产品研究)为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下设的农产品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报告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877-780 网址:www.cfc108.com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 |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 吴新扬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4年2月4日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尽管当前郑棉盘面维持强势,但市场对节后价格的韧性存疑。近期郑棉盘面的支撑主要来自几个方面:1、近期美棉出口销售表现亮眼,ICE美棉价格走势偏强,侧面支撑国内郑棉盘面;2、随着织厂备货需求结束,棉纱采购行情向上游传导,在库存棉纱优化之后,市场棉纱价格维持高位运行,带动纱厂利润修复,进而再节前仍维持较高开工负荷,消耗棉花用量,带动轧花厂销售加快。 不过产业链库存结构调整并未进一步向终端转移,并在近期出现小幅累库迹象。尽管织厂开工出现节前规律性下降,但坯布库存去化并不明显,而随着纺企开工延续,棉纱库存出现小幅累库迹象。市场将此现象归结于节前备货,一定程度意味着市场存在节后订单下达的利好预期,不过仅是预期。 反之,在皮棉供需端,供应充裕的局面正在形成。棉花进口持续放量,9-12月累计进口达110万吨。而在产量方面,截至2月3日,新疆棉累计加工546.99万吨,减产不及预期。目前价格逐渐站稳16000上方,但在供应充裕的局面下,想要更上一层楼需要需求端的配合。因国内新疆地区纺纱产能持续扩张,棉花的支撑消费可能不差。但节后一旦订单不及预期,产业链条累库趋势出现,不排除郑棉存在继续回调的可能。 长期而言,在新疆地区纺纱产能持续投放,且种植端成本上移和补贴政策效用减弱的矛盾凸显,笔者认为新疆棉花价格向上驱动继续存在。作为季产年销的作物,后期棉花市场长期维持去库趋势。不过目前短期上下驱动较为有限,供需暂无亮点驱动,建议观望为主,可逢低回调做多。 棉纺产业回顾:本周国内棉花现货价格稳中微涨,整体变动不大,纺企采购棉花现货较上周略好转,但主要为局部成交相对较好,市场大多交投低迷冷清,纺企采购量也不大,主要为刚需采购为主,纺企对当前郑棉价格接受度仍不高,剩余挂单在CF05合约15000~16000区间不等。本周现货套保压力也不集中,剩余轧花厂惜售看涨心态较浓,部分库存压力也已不大。本周现货销售基差坚挺,大多基本持稳,少量略有下调基差。临近春节,物流逐步停运,本周纯棉纱市场成交量继续萎缩,鲜少成交。纯棉纱价格方面,持稳为主,部分工厂惜售,多数节后有一定涨价预期。本周全棉坯布市场收尾,销售基本停滞。厂商基本集中在收款降产,个别工厂和贸易商一两万米少量发货。 全国棉花库存数量在18年9月-22年10月的每年的整体变动趋势一致,由于新花上市,皆是在12月左右库存达到最高点。22年9月-23年8月的库存最高点的到来相较于往年有所延迟,大致在2月左右达到最高点528.91万吨,随后整体呈现下降。 22年9月到23年8月的棉花进口量同往年的变动趋势不同,自22年9月到11月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11月左右达到最高点后直至次年开始回落并于次年3月达到历年来新低点,并在之后呈现波动上升状态。在23年7月后进口量开始大幅度提升,并超越22年的最高点在10月达到新高点29万吨。整体而言,22年9月至次年10月的棉花进口量始终在较低的水平进行波动。 由五年均值线可以看出中国棉纱进口量均在每年的1月开始下降并在2月达到最低谷11.74万吨,自2月之后进口量在15万吨左右小范围波动,呈现出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而22年的棉纱进口量自5月达到一个高点后开始快速下降,相较于往年整体呈现出较低进口量的水平。而23年的棉纱进口量自1月起呈现出一个逐步上升的趋势并在3月达到一个小高峰,随后在9月之前都在稳步上升,10月有所下降。相较于22年度的整体下降趋势,23年度的中国棉纱进口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 作者姓名:吴新扬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5926 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号:F3053947 重要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CFC农产品研究)为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下设的农产品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报告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877-780 网址:www.cfc108.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