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巨头预告2023年业绩,部分公司逆势增长!锂电池行业何时出现拐点?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锂电池巨头预告2023年业绩,部分公司逆势增长!锂电池行业何时出现拐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板块跟随大盘持续回落,市场仍然担心行业的需求状况。 就在整个行业寻找未来发展方向时,多家动力电池巨头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部分上市公司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速。 宁德时代2023年有望取得净利润规模为425亿元-455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8.31%-48.07%。两大锂矿巨头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净利润出现了显著的回落,但是规模仍然有望超60亿元。多家公司实现了逆势扩张,包括中伟股份、国轩高科、楚江新材、隆华科技等。 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约为624.4GWh,同比增速达到41.8%。中国电池巨头依然成为行业领导力量,宁德时代凭借37.4%的市占率雄踞榜首,比亚迪市占率也达到15.7%。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锂电池公司的2023年财报状况,共同探索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机遇。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多家新能源巨头发布公告,部分公司盈利规模保持高位 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回归到正常的增速,部分海外国家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这使得行业承受压力。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动力电池上游材料碳酸锂价格的持续暴跌。自去年7月以来,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的碳酸锂主力连续合约价格持续大跌,由高位的24.05万元/吨跌破10万元/吨,最大跌幅突破57%。 根据iFinD数据库,电池碳酸锂平均价格由2022年底的57万元/吨,持续暴跌至今年1月25日的9.8万元/吨,跌幅高达82.8%。 在碳酸锂暴跌的影响下,锂矿行业面临极大的压力。8家锂矿公司日前批量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两家公司出现首亏,6家公司业绩预计减少。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净利润降幅或超60%,盛新锂能、融捷股份、西藏矿业等公司2023年业绩或降超8成。 业绩大幅下滑已经被市场预期到,多家锂矿巨头股价较峰值大幅下挫。在业绩和股价两端均回落的影响下,锂矿巨头的估值出现明显的下滑,天齐锂业、赣锋锂业、雅化集团等公司的市盈率均在7倍以下。 上游材料价格大幅回落,对中游动力电池制造影响就更加复杂,部分公司实现了业绩逆势增长。 宁德时代日前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公司净利润将实现38.31%-48.07%的增速,盈利规模高达425亿元-455亿元。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增长,宁德时代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受此影响,1月31日宁德时代股价大幅异动,盘中涨超8%。 除了宁德时代,珠海冠宇、国轩高科业绩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2023年业绩增速都有可能超过2倍,科达利则实现两位数增长。 然而,多家锂电池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多家公司出现了亏损,11家公司业绩或出现回落。 展望未来,动力电池公司能否实现业绩增长,既与新能源汽车需求关系密切,也深受公司市占率的影响。 2、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长36.2%,渗透率已经突破40% 日前乘联会重磅发布12月乘用车市场数据,当月零售量达到235.3万辆,同比增长8.5%。2023年全年零售量达到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 尽管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速保持相对较低水平,但是新能源乘用车数据则延续较高增长状态。12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量为94.5万辆,再次刷新零售销量纪录,同比增速达到47.3%。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 渗透率方面,12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40.2%,较去年29.6%的渗透率提升10.6个百分点。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5.8%,较2022年提升8.1个百分点。 根据韩国权威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统计,2023年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突破72GWh。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约为624.4GWh,同比增速达到41.8%。 中韩电池巨头成为行业大扩张的最重要动力,1-11月宁德时代电池装车量达233.4GWh,同比增长48.3%,市占率已经达到37.4%。比亚迪装车量为98.3GWh,同比大增超60%,市占率达到15.7%。据此计算,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大巨头,豪取世界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53.1%。 LG新能源、松下、SK On、中创新航、三星SDI等厂商分列第三到第七名。LG新能源的市占率达到13.6%,紧随宁德时代、比亚迪之后。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居于第八到第十名,市占率均在2.5%之下。 展望未来,随着各大厂商加大电动车研发和销售力度,这将有利于激发市场需求,最终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根据iFinD数据库显示,市值排名靠前的动力电池概念股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科达利、珠海冠宇、孚能科技、派能科技、鹏辉能源、德福科技等。 (本文首发于2024年1月31日)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近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板块跟随大盘持续回落,市场仍然担心行业的需求状况。 就在整个行业寻找未来发展方向时,多家动力电池巨头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部分上市公司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速。 宁德时代2023年有望取得净利润规模为425亿元-455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8.31%-48.07%。两大锂矿巨头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净利润出现了显著的回落,但是规模仍然有望超60亿元。多家公司实现了逆势扩张,包括中伟股份、国轩高科、楚江新材、隆华科技等。 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约为624.4GWh,同比增速达到41.8%。中国电池巨头依然成为行业领导力量,宁德时代凭借37.4%的市占率雄踞榜首,比亚迪市占率也达到15.7%。 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锂电池公司的2023年财报状况,共同探索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机遇。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多家新能源巨头发布公告,部分公司盈利规模保持高位 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回归到正常的增速,部分海外国家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这使得行业承受压力。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动力电池上游材料碳酸锂价格的持续暴跌。自去年7月以来,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的碳酸锂主力连续合约价格持续大跌,由高位的24.05万元/吨跌破10万元/吨,最大跌幅突破57%。 根据iFinD数据库,电池碳酸锂平均价格由2022年底的57万元/吨,持续暴跌至今年1月25日的9.8万元/吨,跌幅高达82.8%。 在碳酸锂暴跌的影响下,锂矿行业面临极大的压力。8家锂矿公司日前批量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两家公司出现首亏,6家公司业绩预计减少。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净利润降幅或超60%,盛新锂能、融捷股份、西藏矿业等公司2023年业绩或降超8成。 业绩大幅下滑已经被市场预期到,多家锂矿巨头股价较峰值大幅下挫。在业绩和股价两端均回落的影响下,锂矿巨头的估值出现明显的下滑,天齐锂业、赣锋锂业、雅化集团等公司的市盈率均在7倍以下。 上游材料价格大幅回落,对中游动力电池制造影响就更加复杂,部分公司实现了业绩逆势增长。 宁德时代日前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公司净利润将实现38.31%-48.07%的增速,盈利规模高达425亿元-455亿元。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市场持续增长,宁德时代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受此影响,1月31日宁德时代股价大幅异动,盘中涨超8%。 除了宁德时代,珠海冠宇、国轩高科业绩实现突飞猛进的增长,2023年业绩增速都有可能超过2倍,科达利则实现两位数增长。 然而,多家锂电池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多家公司出现了亏损,11家公司业绩或出现回落。 展望未来,动力电池公司能否实现业绩增长,既与新能源汽车需求关系密切,也深受公司市占率的影响。 2、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长36.2%,渗透率已经突破40% 日前乘联会重磅发布12月乘用车市场数据,当月零售量达到235.3万辆,同比增长8.5%。2023年全年零售量达到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 尽管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速保持相对较低水平,但是新能源乘用车数据则延续较高增长状态。12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量为94.5万辆,再次刷新零售销量纪录,同比增速达到47.3%。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 渗透率方面,12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40.2%,较去年29.6%的渗透率提升10.6个百分点。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5.8%,较2022年提升8.1个百分点。 根据韩国权威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统计,2023年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突破72GWh。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约为624.4GWh,同比增速达到41.8%。 中韩电池巨头成为行业大扩张的最重要动力,1-11月宁德时代电池装车量达233.4GWh,同比增长48.3%,市占率已经达到37.4%。比亚迪装车量为98.3GWh,同比大增超60%,市占率达到15.7%。据此计算,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大巨头,豪取世界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53.1%。 LG新能源、松下、SK On、中创新航、三星SDI等厂商分列第三到第七名。LG新能源的市占率达到13.6%,紧随宁德时代、比亚迪之后。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居于第八到第十名,市占率均在2.5%之下。 展望未来,随着各大厂商加大电动车研发和销售力度,这将有利于激发市场需求,最终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根据iFinD数据库显示,市值排名靠前的动力电池概念股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科达利、珠海冠宇、孚能科技、派能科技、鹏辉能源、德福科技等。 (本文首发于2024年1月31日)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