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深度推荐】银行超额拨备还原与估值分析

【深度推荐】银行超额拨备还原与估值分析

作者:微信公众号【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关注、标星,以便更快获得我们研究推送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 文雪阳、王先爽、倪军 核心观点 目前常见的银行风险抵补能力衡量指标有二:一是(贷款)拨备覆盖率,即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额;二是拨贷比,即贷款减值准备/贷款总额,但受口径差异和涉及金融资产类别不够全面等因素,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或许难以反映银行真实的拨备情况。本篇报告将银行各类表内外金融工具的拨备计提一同纳入考量,构建银行“广义拨备覆盖率”指标,试图还原银行真实拨备水平、净资产规模、潜在业绩空间以及PB-ROE估值情况。 如何构建广义拨备覆盖率指标?一是将非信贷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和不良纳入计算,前者银行报表会详细披露,后者可用对应资产第三阶段规模来代替;二是统一不良贷款口径,可将贷款拨备不良率的分母设定为“逾期贷款+重组贷款”或“关注贷款+不良贷款”。从结果来看,口径拉平后,银行广义拨备覆盖率出现了进一步分化,国有行普遍稳中有升;部分前期风险暴露较多,风险抵补能力偏弱的银行广义拨备覆盖率相对较低;而资产质量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夯实的江浙地区城农商行广义拨备覆盖率明显偏高。 如何测算全口径超额拨备?根据《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要求,标准法下,贷款潜在风险估计值=正常类风险资产*1.5%+关注类风险资产*3%+次级类风险资产*30%+可疑类风险资产*60%+损失类风险资产*100%。同时,非信贷资产参考150%的拨备覆盖率监管水平。根据我们测算结果,2023H1末上市银行表内信用资产超额拨备率约为131.69%,其中农商行平均超额拨备率最高,城商行内部较分化,经济发达地区城商行超额拨备率明显偏高,国股行超额拨备率低于区域银行,整体较稳健。 超额拨备拨回PB和ROE估算。当前资产质量相对稳健的上市银行普遍保留了一定的超额拨备,若上述超额拨备在未来逐步释放,有望对上市银行业绩增长提供有效支撑。我们假设税率为25%,分红率与22年保持一致,以2024年1月19日收盘价为基准,可估算出超额拨备还原后PB水平;同时假设当前超额拨备分别在未来3年、5年、10年均衡释放,可估算出目前回拨后隐含ROE水平。长期来看,银行估值水平与ROE中枢基本呈正相关,超额拨备回表对于业绩的贡献最终也将反映到估值的提升。我们将银行当前PB-ROE与回拨后PB-ROE进行对比可发现,资产质量优质,超额拨备率偏高的银行回拨后PB-ROE相对于当前名义水平会明显向右下方迁徙,较为明显的银行包括杭州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张家港行、苏州银行、招商银行等。 风险提示:(1)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2)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3)国际经济及金融风险超预期;(4)政策调控力度超预期。 目录索引 01 引言 拨备又称准备金,是指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金融资产计提的准备金,可反映金融企业的风险抵补能力,同时也是影响其利润增长的重要指标。回归到银行财务报表,拨备余额(资产减值准备)体现在资产负债表,资产账面价值即为该项资产余额扣减对应拨备后的净额。拨备余额是银行业绩重要蓄水池,当期拨备的计提体现为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利润表,若银行在某个会计期间不良风险暴露压力提升,不良核销增加,为维持合理拨贷比(贷款减值准备/贷款总额),银行可能会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资产减值损失提升,进而对利润形成一定拖累;对应的,若银行不良风险暴露压力缓释,拨备计提压力下降,且前期核销不良资产也可能回收后冲减拨备,此时资产减值损失相对回落,会对利润增长形成正贡献。 目前常见的风险抵补能力衡量指标依旧仅聚焦于贷款,或许难以反映银行真实拨备情况,本篇报告将银行各类表内外金融工具的拨备计提一同纳入考量,构建银行“广义拨备覆盖率”指标,试图还原银行真实拨备水平、净资产规模、潜在业绩空间以及PB-ROE估值情况,供投资者参考。 01 银行真实拨备情况探究 目前常见的银行风险抵补能力衡量指标有二:一是(贷款)拨备覆盖率,即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额;二是拨贷比,即贷款减值准备/贷款总额。但受口径差异和涉及金融资产类别不够全面等因素,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或许难以反映银行真实的拨备情况。 一方面,目前各家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的认定标准并不统一,如部分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的贷款均纳入不良,也有银行逾期90天以上贷款才纳入不良,不同认定标准下的拨备覆盖率并不可比;另一方面,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均针对贷款,未涉及金融投资、同业资产、表外承诺等其他金融资产,而这部分非信贷资产对于银行拨备水平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基于以上两方面,我们试图构建更为可比且涵盖资产类别更多的广义拨备覆盖率指标。一是将非信贷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和不良纳入计算,前者银行报表会详细披露,后者可用对应资产第三阶段规模来代替;二是统一不良贷款口径,可将贷款拨备不良率的分母设定为“逾期贷款+重组贷款”或“关注贷款+不良贷款”。由此可得到以下三种广义拨备覆盖率计量方式: 广义拨备覆盖率1=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第三阶段金融资产(注:“金融资产拨备”指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表外承诺以及其他涉及信用风险资产的减值准备,下同) 广义拨备覆盖率2=金融资产减值准备/(逾期贷款+重组贷款+第三阶段非信贷金融资产) 广义拨备覆盖率3=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不良贷款+关注贷款+第三阶段非信贷金融资产) 如表1所示,口径拉平后,银行广义拨备覆盖率出现了进一步分化,国有行广义拨备覆盖率较贷款拨备覆盖率普遍稳中有升;部分前期风险暴露较多,风险抵补能力偏弱的银行广义拨备覆盖率相对较低;而部分资产质量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夯实的江浙地区城农商行广义拨备覆盖率明显偏高,如杭州银行三种计量方式下的广义拨备覆盖率分别高达727%、932%、491%;苏州银行分别为558%、613%、325%。 02 银行超额拨备估算 根据《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要求,标准法下,应当按潜在风险估计值与资产减值准备的差额,对风险资产计提一般准备,其中潜在风险估计值=正常类风险资产*1.5%+关注类风险资产*3%+次级类风险资产*30%+可疑类风险资产*60%+损失类风险资产*100%。同时,根据《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为150%,2018年调整为120%~150%。 另外,目前除贷款外,其余资产五级分类情况均未披露,但各家银行普遍披露了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三阶段资产规模,“阶段三”适用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可视作不良资产(五级分类与三阶段具体对应关系见下文专题)。 基于以上要求,我们可对单家银行最低拨备要求进行估计, 结果如表3所示。 1.贷款最低拨备=MAX(正常类贷款*1.5%+关注类贷款*3%+次级类贷款*30%+可疑类贷款*60%+损失类贷款*100%,不良贷款*150%); 2.非信贷资产最低拨备=第三阶段规模*150%。 3.超额拨备率1=表内外信用资产超额拨备/表内外三阶段信用资产总额; 4.超额拨备率2=表内信用资产超额拨备/表内三阶段信用资产总额。 根据我们测算结果,2023H1末上市银行表内信用资产超额拨备率约为131.69%,其中农商行平均超额拨备率最高,主要由于农商行普遍位于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资产质量相对较稳定,风险抵补能力较强,如常熟银行、无锡银行等;城商行内部较分化,经济发达地区城商行超额拨备率明显偏高,如杭州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等;国股行超额拨备率低于区域银行,整体较稳健。 专题:五级分类与三阶段对应关系 五级分类: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商业银行贷款按其风险大小分为五级,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具体要求见表4),其中次级、可疑、损失统称为不良贷款。2023年2月,《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下文称“风险分类新规”)正式稿发布,将风险分类从贷款资产拓展至所有承担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新规于2023年7月1日开始施行,其要求2025年12月31日前,按季度有计划、分步骤对所有存量业务全部按要求进行重新分类。 资产三阶段分类:根据I9相关准则,企业应当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以便及时充分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具体见表5)。其中: (1)阶段一适用于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无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需确认金融工具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 (2)阶段二适用于自初始确认起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尚无客观减值证据的金融工具,需确认金融工具在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 (3)阶段三适用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客观减值证据的金融工具,需确认金融工具在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金额。 对比来看,五级分类和三阶段均可表征银行信用资产风险状况,不同的是,五级分类是基于已发生损失模型,即划分聚焦于资产负债表日时点的风险状况,三阶段分类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其与已发生损失模型最大的区别为对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认定。但两种划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第三阶段资产与不良资产基本对应。第三阶段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客观减值证据的金融资产,《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逾期超过90天的信用风险敞口,应划分至第三阶段,除非有充分合理的信息证明信用主体并未违约”,与五级分类中不良资产(次级、可疑和损失)的认定标准类似。从数据上来看,上市银行第三阶段贷款规模基本与不良贷款规模相当(见表6);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资产可分别部分对应关注类、正常类资产。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与关注类、正常类资产大致对应,但并非完全对应,其间差异主要来自对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认定,五级分类只需判断资产负债表日的绝对风险状况,三阶段更偏向相对比较法,需考虑违约概率的变化、内部信用评级的变化、逾期天数(例如逾期30天)和“预警清单”等多方面因素,判断颗粒度更细。从数据上来看,上市银行第二阶段贷款规模普遍大于关注类贷款规模(见表6)。 03 超额拨备还原净资产PB估算 基于前文分析可知,当前资产质量相对稳健的上市银行普遍保留了一定的超额拨备,我们可以将这部分超额拨备还原至净资产,计算出对应PB水平。 假设税率为25%,分红率与22年保持一致,以2024年1月19日收盘价为基准,可计算出超额拨备还原后PB如图1所示,绝大部分银行回拨后PB水平均显著低于当前名义PB水平。 04 超额拨备拨回利润ROE估算 进一步来看,若上述超额拨备在未来逐步释放,有望对上市银行业绩增长提供有效支撑。我们假设当前超额拨备分别在未来3年、5年、10年均衡释放,可测算出目前回拨后隐含ROE水平,结果如表7所示。 若超额拨备在未来3年均衡释放,则预计当前上市银行隐含ROE水平约为12.37%,存在2.52pct的提升空间,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平均隐含ROE水平分别为13.11%、8.07%、12.63%、15.41%,分别有3.41pct、-1.11pct、2.56pct、5.25pct的提升空间; 若超额拨备在未来5年均衡释放,则预计当前上市银行隐含ROE水平约为11.44%,存在1.59pct的提升空间,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平均隐含ROE水平分别为11.77%、8.53%、11.77%、13.36%,分别有2.06pct、-0.64pct、1.70pct、3.20pct的提升空间; 若超额拨备在未来10年均衡释放,则预计当前上市银行隐含ROE水平约为10.71%,存在0.86pct的提升空间,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平均隐含ROE水平分别为10.74%、8.86%、11.08%、11.78%,分别有1.04pct、-0.31pct、1.01pct、1.62pct的提升空间。 05 超额拨备还原后PB-ROE估值情况 长期来看,银行估值水平与ROE中枢基本呈正相关,超额拨备回表对于业绩的贡献最终也将反映到估值的提升。我们将银行当前PB-ROE与回拨后PB-ROE进行对比可发现,资产质量优质,超额拨备率偏高的银行回拨后PB-ROE相对于当前名义水平会明显向右下方迁徙,较为明显的银行包括杭州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张家港行、苏州银行、招商银行等。(见图6-图8) 06 风险提示 (1)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经济下行超预期。 (2)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导致实体经济预期回暖不及预期。 (3)国际经济及金融风险超预期,当前国外局势较为复杂,可能带来超预期金融风险。 (4)政策调控力度超预期,利率大幅波动,导致流动性风险超预期上升。 倪军:SAC 执证号:S0260518020004 王先爽:SAC 执证号:S0260520040002,SFC CE No. BQV910 李佳鸣:SAC 执证号:S0260521080001 报告原文:《银行超额拨备还原与估值分析》 对外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2日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点赞和在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