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0124】【行业】传媒【个股】当升科技、阳光电源、卫星化学、松原股份、江苏吴中

【东吴晨报0124】【行业】传媒【个股】当升科技、阳光电源、卫星化学、松原股份、江苏吴中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4-01-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124】【行业】传媒【个股】当升科技、阳光电源、卫星化学、松原股份、江苏吴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行业 传媒: MR行业深度报告 Vision Pro开启空间计算时代 期待内容生态拐点 报告摘要: 硬件端:Vision Pro顶级配置实现性能突破。2016虚拟现实元年以来,硬件端持续迭代,2023年Meta发布其首款消费级MR一体机,2024年苹果发售其首款MR设备Vision Pro,MR篇章正式开启。过往XR头显的发展一直都面临着“高性能”、“便携性”和成本之间的矛盾,虽然Vision Pro距离轻便仍有一定距离,但其通过远高于其他VR/MR设备的的硬件配置,实现了更清晰的成像、更强大的运算能力、更便捷的交互,进而解决了过往头显分辨率较低、晕眩、交互复杂等诸多问题。我们看好全方位体验升级的Vision Pro有望正式开启下一代交互终端的革新周期。 内容端:空间计算时代,关注Vision Pro应用场景突破。过往受限于设备性能以及终端活跃用户数,内容厂商布局热情不高,XR内容应用数量规模小,且局限于影视、游戏等娱乐场景。我们认为兼具软硬件生态的苹果入局值得关注,一方面Vision Pro将兼容iPhone和iPad的应用,初始生态较为丰富,另一方面苹果强大的开发者生态有望催生出较多优秀的MR原生内容。我们认为产品初期用户渗透率或受限于价格等因素,但长期看好其拓展XR应用场景,辐射至办公等泛化场景,成为下一代交互终端,正如苹果CEO所展望的,Mac将用户带入Personal Computing(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用户带入Mobile Computing(移动计算时代);而Apple Vision Pro将带用户进入Spatial Computing(空间计算时代)。 投资建议:生产力工具、内容、AI三线看XR投资机会。 生产力工具及AI:1)XR对于3D内容需求增加,但3D内容制作门槛高、周期长、成本高,关注AI赋能3D内容生成工具,有望实现3D内容制作的降本增效。我们建议关注丝路视觉(AI+MR内容和工具兼具的稀缺标的)、凡拓数创、洲明科技等。2)关注AI+XR,降低XR交互门槛,改变交互方式,我们推荐昆仑万维等大模型厂商。 内容:看好前瞻布局XR内容的厂商,同时积极关注海外内容映射,1)游戏领域,我们推荐恺英网络、中文在线、盛天网络、宝通科技、华立科技,建议关注恒信东方、佳创视讯等;2)文旅及影视领域,我们推荐风语筑,建议关注罗曼股份、凡拓数创、锋尚文化、上海电影等;3)体育场景,我们建议关注力盛体育等。 风险提示:XR设备体验不及预期风险,XR内容生态建设不及预期风险,XR头显出货量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监管风险。 (分析师 张良卫、周良玖、张家琦) 个股 当升科技(300073) 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 Q4业绩符合预期 盈利仍好于市场平均水平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2023年归母净利18.5-20亿元,同减11-18%;扣非净利19-20亿元,同减14-18%,其中Q4归母净利3.6-5.1亿元,同减35-54%,环减10-37%;扣非净利2.6-3.6亿元,同减46-61%,环减37-54%,符合市场预期。 23Q4出货1.4-1.5万吨,海外需求较弱环比下滑。出货端来看,我们预计公司23年三元正极出货6.3-6.4万吨,同比持平,其中Q4出货预计1.4-1.5万吨,受海外需求影响环比下降20%+。公司24年海外优势维持,同时将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我们预计24年出货有望同增20%左右。此外23年公司铁锂进入国内储能供应链,我们预计全年出货4 k吨左右,Q4出货2k吨左右,环增30%+,攀枝花铁锂项目一期第一阶段4万吨预计24年初全部投产,24年铁锂出货增量明显。 23Q4单吨扣非利润约2.5万,盈利优势维持。盈利端,我们测算公司23Q4三元正极单吨利润近3万元,单吨扣非利润约2.5万元,环比下降20%左右,主要系原材料锂镍价格下跌、产能利用率下降所致;我们预计23全年单吨扣非利润仍维持3万元+,同比下降5%左右。24年考虑原材料跌价,以及国内客户占比可能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4年盈利将有所回落。此外23Q4铁锂亏损对利润产生一定影响,我们预计24年铁锂规模提升可能减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原材料跌价,我们下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9.3/14.7/18.0亿元(原预期21.1/24.6/29.3亿元),同比-15%/-24%/+23%,对应PE为9x/12x/10x,给予2024年18x,目标价5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量不及预期,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分析师 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 阳光电源(300274) 2023年业绩预告 2023年业绩略超预期 2024年有望再续华章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业绩预告发布,2023年营收710~760亿,同增76~89%;归母净利93~103亿,同增159~187%;扣非净利91.5~101.5亿,同增170~200%。其中Q4营收246~296亿,同增36~64%,环增38~66%;归母净利20.8~30.8亿,同增35~101%,环比-28~7%。Q4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逆变器2023Q4出货高增、毛利率稳中略降。2023年公司光伏逆变器确认120-130GW(出货130-140GW),同增67%+,我们预计Q4确认45-55GW,同环增73%+/58%+;Hybrid逆变器2023年出货20-25万台,同增67%+。因Q4人民币略有升值+运费涨价+国内占比提升影响,毛利率稳中略降;我们预计2024年逆变器出货达150-170GW,同增25%+,Hybrid我们预计30-35万台,同增30-50%+;2023年受运费+汇率+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毛利率相对偏高,我们预计2024年以上因素减弱,毛利率略有下降,但依靠强劲的品牌和渠道力,仍将保持较强的盈利水平。 储能高价高盈利、2024年出货持续高增。我们预计2023年储能出货10-13GWh,同增70%+,其中户储我们预计1GWh+,同比翻倍增长。公司储能品牌力强,我们预计2024年海外降本降息,公司出货20-24GWh,同增80%+,美国占比50%+;盈利方面,因海外价格传导较慢,2023年高价单交付享受碳酸锂降价红利,我们预计毛利率较高,2024年红利期步入尾声,我们预计毛利率稳中有降,总体维持较高水平。 2023Q4电站交付超预期、2024年继续加大户用开发量。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电站EPC交付7.5GW+,同增120%+,其中Q4交付3.5GW+,同环增80%+/94%+,主要系户用并网交付超预期。我们预计2024年电站开发8-9GW,同增约20%,其中户用6-7GW。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2023Q4业绩超预期,但后续竞争加剧或致盈利能力略降,我们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98/105/126亿(2023-2025年前值为93/120/150亿元),同增173%/7%/20%,考虑公司盈利水平较强,给予公司2024年18xPE,对应目标价12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曾朵红、郭亚男) 卫星化学(002648) 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 23年净利同比高增 新材料扩张贡献增量投资要点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6~52亿元,同比增长48%~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5.6~51.6亿元,同比增长48%~67%。其中23Q4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1~18.1亿元,中值为15.1亿元,环比-22%~+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1~18.1亿元,中值为15.1亿元,环比-14%~+29%,业绩小幅超预期。 乙烷价格回落,C2板块盈利增厚。1)Q4期间,美国乙烷均价为175美元/吨,环比-40美元/吨,乙烷裂解制价差环比增加592元/吨。下游方面整体表现平稳,其中聚乙烯/乙二醇/环氧乙烷/乙醇胺/DMC/聚苯乙烯价格分别环比-4%/-0%/+5%/+14%/-11%/+3%。2)进入24年后,乙烷价格持续下行,截至1月19日,美国乙烷价格为148美元/吨,处于近十年低位,乙烷裂解制价差较Q4均值增厚172元/吨。 C3板块例行检修,嘉宏并表增厚业绩。1)Q4期间,华东丙烷均价为671美元/吨,环比+44美元/吨,PDH价差环比下滑92元/吨。下游方面整体偏弱运行,其中聚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环氧丙烷/双氧水价格分别环比+1%/-4%/-4%/-1%/-27%,同时公司丙烯酸及酯装置在11月进行年度检修,对C3经营形成一定扰动。2)嘉宏新材于23年10月底完成股权变更登记,公司新增145万吨双氧水及40万吨PO产能,贡献部分增量业绩。3)进入24年后,丙烷价格高位回落,截至1月19日,华东丙烷价格为622美元/吨,PDH价差较Q4均值增厚161元/吨。 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环评公示,产能扩张助力业绩提升。1)公司拟投资257亿元在连云港基地建设α-烯烃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121.5亿元,建设2套10万吨/年α-烯烃装置、1套9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45×2)、1套45万吨/年聚乙烯装置、1套12/年万吨丁二烯抽提装置、1套26万吨/年芳烃处理联合装置及配套的200万吨/年原料加工装置(含WAO配套装置),该项目已于23年12月29日在连云港徐圩新区官网进行环评一次公示,预计将于24年初开工建设;2)除此之外,公司还有80万吨丁辛醇、26万吨高分子乳液、20万吨精丙烯酸、4万吨EAA等项目处于建设过程中,其中80万吨丁辛醇项目已经进入安装阶段,有望于2024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综合考虑项目投产节奏,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9、70、80亿元(此前为46、66、79亿元),按1月22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9.1、6.4、5.5倍。乙烷裂解成本优势突出,新材料扩张贡献增量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需求表现疲弱,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分析师 陈淑娴、曾朵红) 松原股份(300893) 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点评 2023Q4业绩超预期 自主被动安全龙头持续成长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至2.10亿元,同比增长60.96%至77.91%。其中,2023Q4单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73亿元至0.93亿元,同比增长87.18%至138.46%,环比增长35.19%至72.22%。公司2023Q4业绩超过我们之前的预期。 客户销量环比增长叠加新业务放量,公司2023Q4业绩超预期。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Q4我国狭义乘用车行业实现批发770.32万辆,环比增长14.07%;新能源狭义乘用车行业实现批发295.60万辆,环比增长24.81%。主要客户方面,奇瑞汽车2023Q4实现批发销量60.33万辆,环比增长24.60%;吉利汽车2023Q4实现批发销量53.12万辆,环比增长15.18%;上汽通用五菱2023Q4实现批发销量51.67万辆,环比增长41.05%;长城汽车2023Q4实现批发销量36.67万辆,环比增长6.35%。下游主要客户2023Q4产销量环比提升推高了公司的营收规模,此外,公司新业务气囊+方向盘的持续放量也对业绩产生了正面影响。 安全带业务量价齐升,气囊+方向盘成为第二曲线。安全带方面,公司凭借技术、成本和服务响应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安全带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对外资的国产替代;此外,高性能安全的功能复杂,安全性更好,价值量更高,特别是集成主被动可逆预紧式安全带(电动安全带)的价值量更是大幅提升,公司安全带业务有望实现量价齐升。而方向盘+气囊业务则是公司的第二曲线,公司于2021年实现方向盘+气囊产品的量产,目前已经突破吉利、上通五菱、奇瑞和合众等客户,后续有望持续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收入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对公司盈利能力带来提升,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从1.81亿/2.44亿/3.26亿调整至2.01亿/2.70亿/3.58亿,对应的EPS分别为0.89元、1.20元、1.59元,市盈率分别为32.54倍、24.14倍、18.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及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盈利不及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刘力宇) 江苏吴中(600200) AestheFill童颜针获批落地 医美迎重要突破 投资要点 AestheFill童颜针获批落地。公司公告孙公司达透医疗于1月22日取得AestheFill 产品注册证,产品预计将于 2024 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销售。 AestheFill为知名再生产品,采用独家专利技术,定位再生材料高端市场。公司公告孙公司达透医疗于1月22日取得AestheFill 产品注册证,产品预计将于 2024 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销售。AestheFill为韩国REGEN Biotech研发的童颜针再生产品,由PDLLA微球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于2014年首次在韩国获批上市,目前已销售至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AestheFill在中国台湾地区“医美再生注射剂”市场以接近30%的份额排名第一,且终端价格高于Sculptra和Ellansé。 AestheFill具有多重差异化优势。与国内获批的其他再生注射剂产品相比,Aesthefill的优势主要包括:(1)再生微球结构为多孔状空心微球,刺激胶原增生的效率更高;(2)具有可多浓度复配的优势;(3)具有专利速溶特性;(4)安全性较高。 公司构建完善的医美产业平台,推动医美管线全面布局。(1)Aesthefill童颜针:采用聚双旋乳酸成分&空心微球专利技术,定位再生材料高端市场,公司预计将于 2024H1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销售。(2)HARA玻尿酸:艾莉薇的迭代新品,使用最新交联技术,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处于临床阶段。(3)重组胶原蛋白:内外并进,内部中凯生物制药拥有重组蛋白药物产业化经验,并引进资深人才,布局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表达技术,外部合作东万生物研发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原料和终端产品均有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医药产品和产业链布局完善,通过内生外延医美业务也得到全面布局。我们维持20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1.3/2.6亿元,20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增127%/513%/103%,当前市值对应2023~25年PE 279/46/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研产品进展不及预期,产品推广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分析师 吴劲草、张家璇、朱国广、冉胜男)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