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主动权益基金2023年四季报全解析 —— 医药与电子持续增持,小市值偏好仍然延续

主动权益基金2023年四季报全解析 —— 医药与电子持续增持,小市值偏好仍然延续

作者:微信公众号【DigitalAlpha】/ 发布时间:2024-01-2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主动权益基金2023年四季报全解析 —— 医药与电子持续增持,小市值偏好仍然延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简介 基金规模:根据基金披露的2023年一季报数据,截至2023年03月31日,公募基金市场总规模26.33万亿,较上季度末提升5798亿元。其中主动权益类总规模5.00万亿,占比18.98%,较上季度增加1058亿元,占比较上季度下降0.02个百分点。华商基金周海栋蝉联“吸金”最多基金经理冠军,本规模管理规模增加111.99亿元,总管理规模突破300亿元。 基金规模: 截至 2023 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市场总规模增至 27.26 万亿,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下降至 3.93 万亿,占比 14.42%,减少 3283.05 亿。总份额达 26.47 万亿,主动权益基金份额减少 1056.17 亿,数量增至 4348 只。中欧医疗健康仍为最大规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王艺伟季度管理规模增长最多,达 127.14 亿元。百亿以上主动权益基金数量持续下降,减至 31 只,占比 0.7%。 股票仓位:各类型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中位数显示,普通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中位数微降 0.07pct 至 90.05%,偏股混合型上升 0.48pct 至 89.66%,灵活配置型下降0.62pct 至 58.34%,平衡混合型下降 0.08pct 至 85.59%。除平衡混合型外,其他类型仓位均高于近三年中位数。 板块配置:基金前十大重仓股的板块配置中,沪深 300 板块仍是最高,占比46.1%,但较上季度下降 2.01pct,港股和中证 1000 的配置比例分别减少 1.24pct 和0.05pct。在中证 500、中证 2000、创业板指和科创 50 的配置比例分别增加1.16pct、0.06pct、0.75pct 和 0.79pct。 风格配置:基金在市值因子、波动率因子和成长因子上的暴露持续下降,估值因子暴露基本不变,Beta 因子暴露有所上升。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依然延续小市值、低波动、低估值的风格偏好,具有反转效应、高信息确定性的个股受青睐。 行业配置:周期的配置比例仍然最高 27.22%,其次为科技(22.21%)、消费(19.82%)、医药(14.73%)和新能源(8.79%)。医药与科技增配最多,分别增持 1.46%和 1.16%。从中信一级行业上看,医药成为配置比例最高的行业 14.73%,其次为电子(14.21%)和食品饮料(13.16%)。电子和医药增幅最高,其他增配较多的行业有农林牧渔、机械、电力及公用事业和煤炭等,减配幅度较大的为食品饮料、计算机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个股配置:贵州茅台仍为配置比例最高的个股,占比 4.55%,相对上季度小幅减持0.31%。宁德时代、泸州老窖占比其次分别为2.56%和2.10%。立讯精密位列第五,增持最多 0.56%。基金增持最多的个股包括立讯精密、迈瑞医疗、紫金矿业、美的集团等,电子行业个股增持较多;减持最多的包括宁德时代、中兴通讯、泸州老窖、工业富联等。 集中度监控:个股集中度有所下降,top50 个股集中度下降 1.25pct 至 39.02%,top100 个股集中度下降 2.02pct 至 52.01%。行业集中度有所回升,top5 行业集中度上升 2.11pct 至 56.26%,top10 行业集中度上升 1.39pct 至 77.39%。 港股投资:1、港股仓位:主动权益基金(包含 QDII)配置港股总市值达 2796 亿元,相对上季度显著下滑 618 亿。港股通渠道配置的港股,四季度仓位中位数为9.00%,相对上季度下降 1.48%。QDII 持港股仓位中位数为 30.72%,相对上季度下降 7.14%。2、行业配置:除了资讯科技业和必需品消费,其他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增持,其中公用事业和非必需品消费增持最多,资讯科技业大幅减持 4.87%。3、个股配置:基金增持最多的个股包括金蝶国际、康方生物、中芯国际、中国海洋石油等;减持最多的个股包括美团-W、药明生物、快手-W、腾讯控股等。 风险提示 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报告不构成投资收益保证,投资需谨慎。 极端市场环境可能对因子效果和模型造成剧烈冲击,需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 01 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分析 本报告中主动权益基金是指通过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公募基金产品,具体上,按照wind投资类型二级分类,统计基金类型包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和平衡混合型。 1.1 主动权益整体规模变化 根据基金披露的 2023 年四季报数据,公募基金市场总规模 27.26 万亿,较上季度末提升 943.02 亿。其中主动权益类总规模 3.93 万亿,占比 14.42%,较上季度-3283.05 亿,占比较上季 度-1.26pct。 份额上,截至 2023 年四季报末,公募市场总份额增加到 26.47 万亿份,其中主动权益基金总 份额 3.56 万亿份,总份额较上季度略有下滑,减少 1056.17 亿份,对公募基金市场总份额占比持 续下降,降低 0.64pct。数量上,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共 4348 只,较上季度增加 67 只(基金只数 仅统计主代码,即基金若有多个分级基金,按照一只基金统计,下同)。 1.2 不同规模下基金数量变化 对成立时间满三个月的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进行划分,划分为(0, 2亿]、(2, 10亿]、(10, 20亿]、 (20, 50亿]、 (50, 100亿元]和100亿以上,以统计不同规模下基金数量变化。 截至 2023 年四季度末,2 亿元以下基金数量持续增加,较上季度增加 136 只;50-100 亿元 区间主动权益基金数量减少较多,较上季度减少 25 只,共计 81 只;百亿以上主动权益基金共计 31 只,较上季度末下降 7 只,数量占比 0.7%。中欧医疗健康仍为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最 新季度末规模 461.22 亿元,较上季度减少 48.98 亿元。 1.3 最“吸金”个基和基金经理 单个基金规模看,规模增加最多的 10 只基金季度资产净值增加共达 188.83 亿元,其中规模 增长最多的产品为交银新回报,规模增加 33.69 亿元,其次为中欧成长优选回报和金元顺安优质精选,规模分别增加30.78亿元和21.05亿元。收益上,10只产品中本季度7只产品录得正收益, 其中本季度收益最高的基金产品为中银医疗保健,季度收益 5.57%。 单个基金份额角度看,份额增加最多的前十只产品合计份额增加 121.85 亿份,其中份额增 长最多的为中欧成长优选回报,增加 23.79 亿份,其次为融通动力先锋和建信兴利,份额分别增 加 14.10 亿份和 13.38 亿份。 本季度无新进百亿主动权益基金。 我们统计了单一基金经理最新季度管理规模变动情况,如果一个基金是由多个基金经理共同 管理,计入单一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本季度新发基金规模数据不计入,代表基金为该基金经理主 动管理的本季度规模或份额增加最多的基金产品。市场上管理规模增加最多的前 20 名基金经理截 至最新季度末共管理 1237.31 亿元,其中,交银施罗德基金王艺伟成为本季度“吸金”最多基金经理,本季度管理规模增加 26.75 亿元,总管理规模 127.14 亿元,其次为中欧基金曹名长,管理 规模增加 25.68 亿元。本季度规模增加较多的基金经理中百亿基金经理占据 3 席。 从份额增加角度看,本季度份额增长最多的前 20 位基金经理合计份额为 818.14 亿份,其中 中欧基金曹名长管理份额增加最多,较上季度份额增 22.37 亿份,其次为中欧基金沈悦和金鹰基 金陈颖,份额分别增加 17.76 亿份和 15.09 亿份。 02 主动权益基金持仓分析 2.1 股票仓位 不同类型基金的仓位的变化往往代表基金经理对于后市的态度,我们按照 wind 投资类型二级 分类统计2019年以来不同类型基金的仓位变化情况,其中剔除了发行日距离报告期不足三个月的基金产品。 最新季度各类型主动权益基金仓位中位数如下图所示,除平衡混合型基金外,仍处于近三年 中位数以上水平。具体上,普通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中位数下降 0.07pct 至 90.05%;偏股混合型 基金仓位中位数上升 0.48pct 至 89.66%;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下降 0.62pct 至 58.34%;平衡混合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下降 0.08pct 至 85.59%。 2.2 板块配置 基于每个季度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计算2019年以来重仓股在在主要宽基指数上的配置情况, 以观察市场对于不同板块的配置变化。从统计结果看,沪深 300 仍然是基金重仓股配置最高的板块,配置比例 46.1%,较上季度占比下降 2.01pct。本季度,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在港股(判定条 件为股票代码以‘HK’结尾的股票)、中证 1000 上的配置比例相比上季度同样减少,减配 1.24pct 和 0.05pct,在中证 500、中证 2000、创业板指和科创 50 的配置比例有所增加,分别上 升 1.16pct、0.06pct、0.75pct 和 0.79pct。 2.3 风格配置 基于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计算 2019 年至今重仓股的风格暴露,如下图所示,相对上季度, 基金在市值因子、波动率因子和成长因子上的暴露持续下降,估值因子暴露基本不变,Beta 因子 暴露有所上升,其余因子变化均不大。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依然延续小市值、低波动、低估值的 风格偏好,具有反转效应、高信息确定性的个股受青睐。 2.4 行业配置 我们将中信一级行业划分为若干板块,以展现中观层面基金重仓股的变化趋势,分类如下: 基于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计算 2019 年至今重仓股在各行业板块上的配置比例,如下图所示,周期的配置比例仍然最高 27.22%,其次为科技(22.21%)、消费(19.82%)、医药(14.73%) 和新能源(8.79%)。医药与科技增配最多,分别增持 1.46%和 1.16%,医药过去一年持续增配目前已回到2021年下半年的配置水平,科技行业上的配置在经历过三季度的减配后又重新增持, 可见在该板块上机构存在一些分歧;金融地产配置回落,相对上期减少 1.35%;新能源板块连续 6 个季度下降,减持 0.96%;周期与消费变化不大,周期小幅增持 0.18%,消费小幅减持 0.34%;军工小幅减持 0.15%。 具体看中信一级行业口径下数据,医药成为配置比例最高的行业 14.73%,其次为电子 (14.21%)和食品饮料(13.16%)。电子和医药增幅最高,分别增持 2.97%和 1.46%,其他增配较多的行业有农林牧渔、机械、电力及公用事业和煤炭等,减配幅度较大的为食品饮料、计算机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分别减持 1.28%、1.02%和 0.96%。 相对市场指数,基金在食品饮料、医药、电子、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超配最多,在非银行金融、 银行相对低配。四季度仅有 4 个行业获得正收益包括电子、农林牧渔、煤炭和综合,跌幅较大的 行业为房地产和建材。 2.5 个股配置 个股配置方面,贵州茅台仍为配置比例最高的个股,共有 1017 只主动权益基金持有,占比 4.55%,相对上季度小幅减持 0.31%。宁德时代、泸州老窖占比其次分别为 2.56%和 2.10%。立 讯精密位列第五,增持最多 0.56%,四季度获得 15.53%收益;宁德时代减持较多。 基金增持最多的个股包括立讯精密、迈瑞医疗、紫金矿业、美的集团等,电子行业个股增持 较多;基金减持最多的包括宁德时代、中兴通讯、泸州老窖、工业富联等。 2.6 持仓集中度监控 将所有主动权益基金季报重仓股汇总,计算个股与行业的集中度数据,观察趋势变化,如下 图所示,四季度个股集中度有所下降,top50 个股集中度下降 1.25pct 至 39.02%,top100 个股集 中度下降 2.02pct 至 52.01%。行业集中度有所回升,top5 行业集中度上升 2.11pct 至 56.26%, top10 行业集中度上升 1.39pct 至 77.39%。 03 主动权益基金港股投资分析 3.1 基金配置港股情况 剔除成立不足 3 个月的产品,2023 年四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包含 QDII)配置港股总市值 达 2796 亿元,相对上季度显著下滑 618 亿,其中港股通配置的比例为 92%。投资港股的基金数 量小幅增加,共有 1538 只基金通过港股通渠道配置港股,70 只基金借助 QDII 渠道。 港股通渠道配置的港股,四季度仓位中位数为 9.00%,相对上季度下降 1.48%,总市值 2566 亿,相对上季度减少 586 亿。QDII 持港股仓位中位数为 30.72%,相对上季度下降 7.14%, 总市值 230 亿,相对上季度减少 32 亿。 3.2 行业配置 按照恒生行业分类,资讯科技业仍然为配置比例最高的行业 31.40%,其次为非必需性消费 (13.01%)和医疗保健业(12.79%)。除了资讯科技业和必需品消费,其他行业均有不同程度 增持,其中公用事业和非必需品消费增持最多,资讯科技业大幅减持 4.87%。四季度港股大部分 行业下跌,仅公用事业、综合企业和工业获得正收益。前 5 大行业集中度达 75.23%,相对上季度 下降 2%。 3.3 个股配置 个股配置方面,腾讯控股仍为第一大重仓股,共有 352 只基金持有,占比 17.64%,相对上 季度减持 1.61%。中国海洋石油成为第二大重仓港股占比 8.65%,相对上季度增持 0.54%。金蝶 国际增持最多 1.15%,跃升至第八大重仓股。美团-W 大幅减持 4.15%。前 10 大重仓股比例之和 52.48%,相对上季度显著下滑 8%。 基金增持最多的个股包括金蝶国际、康方生物、中芯国际、中国海洋石油等;基金减持最多 的个股包括美团-W、药明生物、快手-W、腾讯控股等。 风险提示 1. 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报告不构成投资收益保证,投资需谨慎。 2. 极端市场环境可能对因子效果和模型造成剧烈冲击,需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 说明: 本订阅号资料基于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布证券研究报告制作。 证券研究报告:《 主动权益基金 2023 年四季报全解析——医药与电子持续增持,小市值偏好仍然延续 》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3日 分析师:杨怡玲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3040002 分析师:邱蕊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9020001 分析师:薛耕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3080007 重要提示(向上滑动浏览): 本订阅号为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东方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订阅号,并非东方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 本订阅号仅转发东方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资料仅供东方证券研究所指定客户参考。因本订阅号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东方证券研究所指定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东方证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客户。 免责声明(向上滑动浏览): 本订阅号不是东方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仅转发东方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 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东方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风险提示、各项声明及信息披露,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无法考虑到客户个体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谨慎合理使用。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作出邀请。 在任何情况下,东方证券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东方证券及关联人员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东方证券不保证本订阅号中的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东方证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东方证券所有。未经东方证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引用本订阅号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东方证券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复制、转发或引用本订阅号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权就任何不当行为要求行为人赔偿全部损失。提示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任何情况下,对于行为人擅自使用该内容所包含的信息所引起的损失、损害等后果,东方证券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东方证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客户。 东证数量金融创新实验室 负责人:杨怡玲 021-63325888* 邱蕊 *5091 刘静涵 *3211 薛耕 *6123 陶文启 *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期待与您的交流!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