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市场从哪里反弹 | 转债策略思考

市场从哪里反弹 | 转债策略思考

作者:微信公众号【覃汉研究笔记】/ 发布时间:2024-01-2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市场从哪里反弹 | 转债策略思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通过分析5个春季行情确认较晚或者特征不明显的年份,春节前后是市场反弹与否的关键时点。如果市场反弹,可结合长期趋势和短期反转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向。转债方面,高评级、大盘、双低的转债的持续占优,关注高价、高平价转债的机会。 2024年1月以来,权益市场表现较弱,但我们仍然认为春季行情有望会出现。 我们在《关于春季行情的思考》提到对政策取向边际变化的定价导致2010年、2011年、2014年和2016年的春季行情确立时点相对较晚。而2022年春季行情未能顺利确立是由于其独有的宏观背景。分析2010年、2011年、2014年、2016年、2022年的1月和2月的上证指数涨跌幅,春节前后大概率市场将启动反弹。再结合2023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政策基调,我们认为春季行情仍然有望会出现。 通过复盘上述5个年份,各个风格指数在春节前后的涨跌幅,统计得到短期领跌的风格,在下一阶段反弹幅度较大的短期反转特征。 金融地产、消费风格在市场调整期跌幅相对较小,相应的在市场反弹期,涨幅也相对较小。周期、先进制造风格在市场调整期跌幅相对较大,相应的在市场反弹期,涨幅也相对较大。医药、科技风格在市场调整期跌幅相对居中,相应的在市场反弹期,涨幅也相对居中。 在行业表现中,短期反转的规律得到部分验证,长期趋势的规律更加明显。 如果市场迎来反弹,可结合长期趋势和短期反转两个角度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向。过去1年表现占优的行业是通信、传媒、煤炭、纺织服装、公用事业。年初至今,表现较弱的行业是计算机、国防军工、电子、机械设备、医药。 转债市场的反弹特征如何? 转债市场的扩容是从2018年开始,仅能以2022年为例,低价、低溢价率的转债在市场调整前后始终表现占优。小盘转债的反弹符合长期和短期双重特征,过去1年领涨,过去1月领跌,是2月反弹幅度最大的转债类型。 2024年初至今和过去1年转债市场运行情况较为一致,高信用评级、低价、大盘、双低类型的转债持续占优。考虑到长期趋势,此类转债持续具有配置的价值。同时考虑到,高价、高平价转债的估值调整时间较长,估值水平调整相对到位,高价、高平价转债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改善持续性不足;债市超预期调整;海外流动性宽松节奏弱于预期;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研报正文 01 转债策略思考 2024年开年以来,权益市场表现较弱。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春季行情还会否出现、下一阶段合适的配置方向等问题。 我们在《关于春季行情的思考》中复盘了2010年起权益市场的春季行情,2010年、2011年、2014年、2016年春季行情启动时间点较晚。而2022年的1月上证指数下跌,一季度没有明显的春季行情特征。 对政策取向边际变化的定价导致2010年、2011年、2014年和2016年的春季行情确立时点相对较晚。而2022年春季行情未能顺利确立是由于其独有的宏观背景。一是2021年至2022年初,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春季行情确立时点或许本就相对较晚;二是2022年2月份地缘政治冲突这一外生冲击扰乱了春季行情的节奏,叠加风险事件的余温冲击,2022年初的春季行情未能顺利确立。 分析2010年、2011年、2014年、2016年、2022年的1月和2月的上证指数涨跌幅,春节前后大概率市场将有所反弹。2010年、2011年、2014年、2016年春季行情确立时间点在春节前后,1月指数下跌,但是2月指数上涨。2022年1月上证指数调整,2月春节后,上证指数小幅反弹。这5个年份,春节前后上证指数均开启了一波反弹行情。 结合2023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政策基调,我们认为春季行情仍然有望会出现。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短期春季行情尚未确立的原因可能在于分母端贴现率回落不及预期、全球资金对海外股市再配置可能一定程度上带来资金流“跷跷板效应”以及微观结构层面的结构出清过程等,随着相关风险逐步释放,我们认为春季行情仍然有望会出现。 回顾上述5个年份各个风格指数的涨跌幅,短期领跌的风格,在下一阶段反弹幅度较大。回顾上述5个年份各个风格指数在1月和2月的表现,可将6大风格分为3类,金融地产、消费风格在市场调整期跌幅相对较小,相应的在市场反弹期,涨幅也相对较小。周期、先进制造风格在市场调整期跌幅相对较大,相应的在市场反弹期,涨幅也相对较大。医药、科技风格在市场调整期跌幅相对居中,相应的在市场反弹期,涨幅也相对居中。 短期领跌风格和板块在下一阶段大概率反转的规律在行业上也适用么?比较市场反弹前后大约1个月时间,表现最弱的5个行业和表现最强的5个行业的交叉性,短期反转的规律得到部分验证。过去1月表现最强的前5个的行业中,银行、地产、交运、家电行业在下一个反弹阶段有出现在表现最弱的板块中。过去1月表现最弱的前5个的行业中,汽车、农林牧渔、有色金属行业在下一个反弹阶段有出现在表现最强的5的板块中。 长期趋势的规律在行业表现中更加明显。比较市场反弹过去1年表现最弱的5个行业和表现最强的5个行业,和反弹后的2月表现最弱或者表现最强的5个行业的协同性。过去1年表现最强的前5个的行业中,平均来看,可能有2个行业会在2月份延续表现占优的特点,仍然在表现最强的5个行业之中。过去1年表现最弱的前5个行业中,平均来看,也有部分行业延续相对较弱的表现。 如果市场迎来反弹,可结合长期趋势和短期反转两个角度选择合适的方向。过去1年表现占优的行业是通信、传媒、煤炭、纺织服装、公用事业。年初至今,表现较弱的行业是计算机、国防军工、电子、机械设备、医药。 转债市场的反弹特征如何?转债市场的扩容是从2018年开始,所以前几个权益市场春季行情来的较晚的年份无法在转债市场中找到对应的表现。仅以2022年为例,低价、低溢价率的转债在市场调整前后始终表现占优。小盘转债的反弹符合长期和短期双重特征,过去1年领涨,过去1月领跌,是2月反弹幅度最大的转债类型。 2024年初至今和过去1年转债市场运行情况较为一致,高信用评级、低价、大盘、双低类型的转债持续占优。考虑到长期趋势,此类转债持续具有配置的价值。同时考虑到,高价、高平价转债的估值调整时间较长,估值水平调整相对到位,高价、高平价转债的投资机会也值得关注。 02 转债行情 过去一周(1月15日-1月19日)仅上证50上涨,其余指数均下跌,中证1000下跌4.8%,跌幅最大,中证转债指数下跌1.5%。万得转债等权指数下跌2.52%,万得转债正股等权指数下跌5.22%,转债表现优于正股。 转债价格下跌,过去一周价格中位数从116.39下降至113.41。价格处于120以下的转债比例从62.9%上升至72.5%,低价转债比例上升。 板块方面,转债对应的行业中,银行、商贸零售、纺织服饰行业平均涨幅排名前三;国防军工、汽车、通信行业平均跌幅排名前三。 从个券来看,过去一周(1月15日-1月19日)543只个券(不含过去一周新上市的转债)中,上涨个券25只,下跌个券515只,持平3只。 过去一周领涨的转债为起步转债、鸿达转债、翔港转债、嘉美转债、太平转债,涨幅分别为5.3%、3.2%、2.9%、1.8%、0.9%,分别归属纺织服饰、基础化工、轻工制造、轻工制造和纺织服饰行业。 过去一周领跌的转债为精测转债、思特转债、银轮转债、瑞鹄转债、华统转债,跌幅分别为12.1%、10.6%、9.1%、9.0%、9.0%,分别归属机械设备、计算机、汽车、汽车和食品饮料行业。 03 转债估值 过去一周(1月15日-1月19日)余额加权计算的全市场转股溢价率上升1.62%。按照平价分类,仅有平价处于120-130的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上升,其余平价区间的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下降。 按照偏股、平衡、偏债型转债分类,余额加权计算的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一周下降1.18%,余额加权计算的偏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一周下降2.00%,余额加权计算的平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一周下降0.06%。 板块方面,转债对应的行业中,环保、钢铁、建筑材料行业转股溢价率上升幅度排名前三。 04 转债供需 过去一周(1月15日-1月19日)共有7只转债上市,规模共计71.8602亿元:镇洋转债、浙建转债、华康转债、博23转债、家联转债、神码转债、诺泰转债。 过去一周转债市场成交规模较前一周下降。过去一周中证转债日均成交额298.49亿,较前一周下降。 未来一周(1月22日-1月26日)暂无转债上市。 05 05 风险提示 经济基本面改善持续性不足,导致市场情绪反复波动; 债市超预期调整,导致转债估值大幅下跌; 海外流动性宽松节奏弱于预期,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承压; 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文中统计的规律有效性可能下降。 < 完 > 本研究报告根据2024年1月21日已公开发布的《转债:市场从哪里反弹》整理,如需获取完整研报,请联系对口销售。 分析师 覃汉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3080005> 王明路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3120006> 研究助理 陈婷婷 <执业证书编号:S1230123050014> 特别声明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固收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固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