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策略丨放量金针探底,转机到了?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每日策略丨放量金针探底,转机到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01 盘面观察 1月18日,两市上演放量金针探底,指数全线收涨,沪指留下超过2%的长下影线。但三市合计仍有超3500股收跌;成交超8700亿,较上个交易日大幅放量2200多亿。北向资金净卖出7.41亿元。 02 策略研判 结构上看,蓝筹与创蓝筹表现较强,题材热点分化。光伏为首的新能源板块,带头逆市上涨,隆基绿能、宁德时代等龙头齐涨,概念股上演涨停潮;CPO概念带头拉升,AI概念全线大反弹,带动MR、芯片半导体等泛科技。蓝筹方面,券商午后直线拉升,超跌的白马蓝筹齐反弹。景点旅游、酒店餐饮、冰雪产业、电器、粮食、乳业、零售等泛消费板块领跌。 市场在没有明显利空的背景下,盘中两次跳水,主要就是悲观情绪发酵的结果。经过18日连续两波跳水,恐慌情绪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释放。 同时,短线市场严重超跌,也吸引了大量抄底资金进场。上证50和沪深300相关ETF大幅放量,说明“国家队”正加速进场。不仅如此,尾盘两市全线放量反弹,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国家队”带领下,场外的观望资金也开始行动。 展望后市,指数放量金针探底,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针”安定人心,短期市场或已见底。若后市成交量能进一步放大,大级别的反弹也有望到来! 配置上,关注新能源和AI主线。新能源近期反复活跃,盘中逆市上涨,午后更是上演涨停潮;同时,CPO概念带动AI概念全线反弹。在市场完成探底的关键日子,新能源和AI两大主线成功卡位,接下来或将有超预期的表现。 03 市场热点 五部门力推“车路云一体化” 10年内“解决拥堵”,或刺激A股板块活跃 据财联社消息,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对城市公交车、公务车、出租车等公共领域存量车进行C-V2X车载终端搭载改造,新车车载终端搭载率达50%;鼓励试点城市内新销售具备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辆搭载C-V2X车载终端;支持车载终端与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前三季度,乘用车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占比超四成,我国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2万多公里,总测试里程超过7000万公里。 但智能网联汽车仅仅车辆自身的智能还远远不够,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需要从单车智能向“车路云”融合协同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加强车辆路侧感知、计算、通信的边缘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并与边缘云、数据中心云实现多级云边协同。 未来“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空间巨大,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将能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如在大城市普遍推行“车路云一体化”,预计5年之内一线城市将不再需要限购、限行,10年之内靠效率提升,就基本能解决拥堵问题。 从市场空间看,到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或超过6.5万亿元。赛迪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车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5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市场规模超14万亿元,市场前景可期。 具体到A股市场,作为2024年“新基建”的主要内容之一,以“车路云一体化”为代表的数字交通,将借助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向“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层级“跃迁”的风口乘势而上,迎来重大投资机遇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移动、北控等相关央国企已纷纷与该领域的华为、蘑菇车联等本土顶尖高科技公司牵手合作,共同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在全国落地及应用,或将激发A股当中相关公司的活跃度。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宇通客车、均胜电子、中国移动、中国交建等。 1.6T光模块亮相 技术领先的核心企业受益! 据财联社,剑桥科技近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第一代1.6T光模块产品将在2024年的OFC展会上Live Demo(现场演示),预计将在下半年小批量发货。 光模块在2024年全面进入“TB”时代,2025年进入爆发式增长,新产品周期开启! 2023年,AI大模型的爆发,导致AI算力成为全球数字基建的焦点,除了大放异彩的英伟达GPU,Mellanox的交换类设备也异军突起,成为最大黑马。究其原因,是在算网融合下,通信已成为大规模组网算力中的核心制约因素,甚至有一半的时间都耗用在数据通信上,而各种创新光学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催生光子的黄金十年。 从100G时代开始,光模块以4-5年一个代际的速度迭代升级,在2018-2022年,我们见证了400G周期,800G周期在2023年开启。AI算力、算网融合,对高速通信的极致需求,驱动1.6T光模块加速到来。 随着速率的持续提升,光模块功耗将从800G的15-18w提升至1.6T的0-24w,产生降本降功耗需求,CPO、LPO应运而生,CPO为长期路径、LPO为短期性价比过渡方案。 展望后市,经过2023年的大幅上涨,800G从0到1的预期基本Price in,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行业盈利将加速兑现,而客户结构、产品创新、场景拓展将提供更多“从1到10”的个股阿尔法。 落脚到A股市场,技术迭代加速对供应商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头部玩家更易于享受代际红利,关注在CPO技术方面领先的核心企业。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剑桥科技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推荐阅读 1月十大金股组合 点击上方关注 光大证券微资讯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开户,享新客理财”
01 盘面观察 1月18日,两市上演放量金针探底,指数全线收涨,沪指留下超过2%的长下影线。但三市合计仍有超3500股收跌;成交超8700亿,较上个交易日大幅放量2200多亿。北向资金净卖出7.41亿元。 02 策略研判 结构上看,蓝筹与创蓝筹表现较强,题材热点分化。光伏为首的新能源板块,带头逆市上涨,隆基绿能、宁德时代等龙头齐涨,概念股上演涨停潮;CPO概念带头拉升,AI概念全线大反弹,带动MR、芯片半导体等泛科技。蓝筹方面,券商午后直线拉升,超跌的白马蓝筹齐反弹。景点旅游、酒店餐饮、冰雪产业、电器、粮食、乳业、零售等泛消费板块领跌。 市场在没有明显利空的背景下,盘中两次跳水,主要就是悲观情绪发酵的结果。经过18日连续两波跳水,恐慌情绪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释放。 同时,短线市场严重超跌,也吸引了大量抄底资金进场。上证50和沪深300相关ETF大幅放量,说明“国家队”正加速进场。不仅如此,尾盘两市全线放量反弹,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国家队”带领下,场外的观望资金也开始行动。 展望后市,指数放量金针探底,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针”安定人心,短期市场或已见底。若后市成交量能进一步放大,大级别的反弹也有望到来! 配置上,关注新能源和AI主线。新能源近期反复活跃,盘中逆市上涨,午后更是上演涨停潮;同时,CPO概念带动AI概念全线反弹。在市场完成探底的关键日子,新能源和AI两大主线成功卡位,接下来或将有超预期的表现。 03 市场热点 五部门力推“车路云一体化” 10年内“解决拥堵”,或刺激A股板块活跃 据财联社消息,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对城市公交车、公务车、出租车等公共领域存量车进行C-V2X车载终端搭载改造,新车车载终端搭载率达50%;鼓励试点城市内新销售具备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辆搭载C-V2X车载终端;支持车载终端与城市级平台互联互通。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前三季度,乘用车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占比超四成,我国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2万多公里,总测试里程超过7000万公里。 但智能网联汽车仅仅车辆自身的智能还远远不够,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需要从单车智能向“车路云”融合协同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加强车辆路侧感知、计算、通信的边缘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并与边缘云、数据中心云实现多级云边协同。 未来“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空间巨大,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将能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如在大城市普遍推行“车路云一体化”,预计5年之内一线城市将不再需要限购、限行,10年之内靠效率提升,就基本能解决拥堵问题。 从市场空间看,到2030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或超过6.5万亿元。赛迪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车市场规模接近6000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5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市场规模超14万亿元,市场前景可期。 具体到A股市场,作为2024年“新基建”的主要内容之一,以“车路云一体化”为代表的数字交通,将借助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向“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层级“跃迁”的风口乘势而上,迎来重大投资机遇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移动、北控等相关央国企已纷纷与该领域的华为、蘑菇车联等本土顶尖高科技公司牵手合作,共同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在全国落地及应用,或将激发A股当中相关公司的活跃度。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宇通客车、均胜电子、中国移动、中国交建等。 1.6T光模块亮相 技术领先的核心企业受益! 据财联社,剑桥科技近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第一代1.6T光模块产品将在2024年的OFC展会上Live Demo(现场演示),预计将在下半年小批量发货。 光模块在2024年全面进入“TB”时代,2025年进入爆发式增长,新产品周期开启! 2023年,AI大模型的爆发,导致AI算力成为全球数字基建的焦点,除了大放异彩的英伟达GPU,Mellanox的交换类设备也异军突起,成为最大黑马。究其原因,是在算网融合下,通信已成为大规模组网算力中的核心制约因素,甚至有一半的时间都耗用在数据通信上,而各种创新光学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催生光子的黄金十年。 从100G时代开始,光模块以4-5年一个代际的速度迭代升级,在2018-2022年,我们见证了400G周期,800G周期在2023年开启。AI算力、算网融合,对高速通信的极致需求,驱动1.6T光模块加速到来。 随着速率的持续提升,光模块功耗将从800G的15-18w提升至1.6T的0-24w,产生降本降功耗需求,CPO、LPO应运而生,CPO为长期路径、LPO为短期性价比过渡方案。 展望后市,经过2023年的大幅上涨,800G从0到1的预期基本Price in,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开始行业盈利将加速兑现,而客户结构、产品创新、场景拓展将提供更多“从1到10”的个股阿尔法。 落脚到A股市场,技术迭代加速对供应商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头部玩家更易于享受代际红利,关注在CPO技术方面领先的核心企业。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剑桥科技等。 本文内容综合自:Choice、Wind、财联社、光大研究所 夏萱 S0930623100013 推荐阅读 1月十大金股组合 点击上方关注 光大证券微资讯 免责申明:本文由光大证券向其机构或个人客户提供,其内容基于光大证券及证券媒体已发布报告、资讯或数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光大证券力求本文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在任何情况下,光大证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开户,享新客理财”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