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银宏观:12月通胀点评】复苏仍在,价格略弱

【中银宏观:12月通胀点评】复苏仍在,价格略弱

作者:微信公众号【朱启兵宏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12月通胀点评】复苏仍在,价格略弱》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2月通胀整体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CPI同比增速较11月小幅上升但仍处于负增长区间,主要拖累因素是猪肉和能源,但食品价格受鲜果和鲜菜影响整体环比上行;服务消费需求稳定释放;PPI同比增速同样受国际能源价格扰动,但受益于基建投资的水泥、黑色金属等价格环比有所上行;我们预计2024年在内需持续恢复趋势下,通胀有望维持增速上行趋势,预测2024年CPI同比增速1.2%,PPI同比增速0.1%。 12月CPI环比上升0.1%,同比下降0.3%,核心CPI同比增长0.6%,服务价格同比增长1.0%,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1.1%。 从环比看,12月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9%转为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食品价格下降3.7%,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 CPI同比增速小幅上升,但需求仍显疲弱。12月CPI环比增速转正、同比增速反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食品、能源和服务价格是影响CPI的主要因素。从环比看,鲜菜、鲜果及水产品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9个百分点,国内汽油价格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从同比看,猪肉价格影响CPI下降约0.43个百分点,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2023年CPI累计同比增长0.2%,核心CPI累计同比增长0.7%,服务价格累计同比增长1.0%,食品价格累计同比下降0.3%,整体来看,2023年CPI同比增速偏弱的原因是内需弱,从分类来看,食品和非食品消费品价格疲弱是CPI增速的主要拖累因素。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内需将维持温和复苏态势,受此影响,CPI同比增速将在需求恢复和低基数的双重影响下有所上升,我们预期2024年CPI同比增速或升至1.2%,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0.8%、1.0%、1.2%和1.8%,全年维持上升趋势。 12月PPI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2.7%,PPIRM同比下降3.8%。12月份,受国际油价继续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从环比看,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 2024年工业品价格有望持续修复。12月PPI同比增速较11月小幅上升,环比增速持平于11月,其中能源价格的拖累较为明显,但品类中水泥和黑色金属等建筑材料价格受益于基建项目加快施工,价格环比有所上行。我们预期2024年以基建投资为代表的固投增速将维持在偏高的水平,叠加工业企业补库存周期触底上行,带动工业品价格延续上行修复趋势。预测2024年PPI同比增速0.1%,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1.8%、-0.2%、0.9%和1.4%。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回落偏慢;欧美经济回落速度偏快;国际局势复杂化。 CPI 12月CPI同比增速继续下降,环比增速转正。12月CPI环比上升0.1%,增速较11月上升0.6个百分点。从分项看,12月环比上涨的有生活用品及服务(0.8%)、食品烟酒(0.6%)、其他用品和服务(0.3%)等,环比下降的是交通通信(-1.2%);12月分项中较11月环比增速上升较多的有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和服务,环比增速下降的是衣着。12月CPI同比下降0.3%,较11月上升0.2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增长0.6%,较11月持平,服务价格同比增长1.0%,较11月持平,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1.1%,较11月上升0.3个百分点。从分项看,12月同比增速较高的是其他用品和服务(2.9%)、教育文化娱乐(1.8%)、衣着(1.4%)、医疗保健(1.4%)和居住(0.3%),同比增速较11月上升较多的是生活用品及服务、食品烟酒和交通通信,较11月同比增速下降的是其他用品和服务。12月份,受寒潮天气及节前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保持稳定。 受节前消费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上升。雨雪寒潮天气影响鲜活农产品生产储运,加之节前消费需求增加,鲜菜、鲜果及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6.9%、1.7%和0.9%,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9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2月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9%转为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从同比看,食品价格下降3.7%,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0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6.1%,降幅收窄5.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43个百分点,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 非食品中能源价格继续拖累通胀表现。从环比看,12月非食品价格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从同比看,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扩大1.9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是拉低CPI环比涨幅的主要因素,元旦假期出行、娱乐和家庭服务需求增加,带动服务价格环比上涨,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CPI同比增速小幅上升,但需求仍显疲弱。12月CPI环比增速转正、同比增速反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食品、能源和服务价格是影响CPI的主要因素。从环比看,鲜菜、鲜果及水产品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9个百分点,国内汽油价格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从同比看,猪肉价格影响CPI下降约0.43个百分点,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2023年CPI累计同比增长0.2%,核心CPI累计同比增长0.7%,服务价格累计同比增长1.0%,食品价格累计同比下降0.3%,整体来看,2023年CPI同比增速偏弱的原因是内需弱,从分类来看,食品和非食品消费品价格疲弱是CPI增速的主要拖累因素。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内需将维持温和复苏态势,受此影响,CPI同比增速将在需求恢复和低基数的双重影响下有所上升,我们预期2024年CPI同比增速或升至1.2%,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0.8%、1.0%、1.2%和1.8%,全年维持上升趋势。 PPI PPI环比增速保持回落。12月PPI环比下降0.3%,其中生产资料环比下降0.3%,生活资料环比下降0.1%。12月PPI同比下降2.7%,较11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同比下降3.3%,较11月上升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同比下降1.2%,较11月持平。PPIRM同比下降3.8%,较11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构成来看,12月同比增速仍以下降为主,同比增速下降较多的是建筑材料(-7.6%)、燃料动力类(-7.2%)、农副产品(-7.0%)、木材纸浆(-6.2%)和化工原料(-6.1%),同比增速上升的是有色金属(1.6%);同比增速较11月下降的是有色金属,增速较11月上升较多的则是农副产品、黑色金属和纺织原料。12月份,受国际油价继续下行、部分工业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 原材料价格环比增速较11月上升。12月生产资料价格中,采掘业环比下降1.1%,原材料业环比下降0.5%,加工业环比下降0.2%。国际油价回落、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偏弱,依然是影响PPI增速偏弱的主要因素。从环比看,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从同比看,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降幅分别收窄0.3、0.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降幅均有收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降幅分别扩大0.3、0.4个百分点。 2024年工业品价格有望持续修复。12月PPI同比增速较11月小幅上升,环比增速持平于11月,其中能源价格的拖累较为明显,但品类中水泥和黑色金属等建筑材料价格受益于基建项目加快施工,价格环比有所上行。我们预期2024年以基建投资为代表的固投增速将维持在偏高的水平,叠加工业企业补库存周期触底上行,带动工业品价格延续上行修复趋势。预测2024年PPI同比增速0.1%,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1.8%、-0.2%、0.9%和1.4%。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回落偏慢;欧美经济回落速度偏快;国际局势复杂化。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